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党课下载 > 优秀纪实摄影作品点评
 

优秀纪实摄影作品点评

发布时间:2019-07-19 15:00:01 影响了:

优秀纪实摄影作品点评_提高纪实摄影作品品位的有效途径

提高纪实摄影作品品位的途径内容摘要:好的纪实摄影作品应具备的 3 个要素:主题性、真实性、 艺术性;拍好纪实摄影力求做到要有健康的创作理念,具有一定的文 化素质水平,贴近社会,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熟练运用摄影的技能 技巧,时刻准备着,心到、眼到、手到。

关键词:纪实摄影;途径;要素;素质。纪实摄影的主旨是什么?顾名思义,纪实是摄影的核心功能,摄 影起于纪实并发展于纪实,摄影的各种流派也衍生于纪实。以布列松 为代表的纪实摄影家们的作品, 至今还受到摄影家和读者的尊崇。

研 究他们的表现艺术,品味他们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加说明了他们的纪 实摄影作品的思想抒发方式和艺术魅力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试想, 如果没有了纪实摄影, 摄影艺术中还能剩下多少广大读者认可的东西 呢?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 摄影这个当今世界上最为客观的艺术, 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性的审美媒介,一种社会性的文化景观。一幅 好的摄影作品,完全可以起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 鼓舞人”的作用。在我国近百年来,曾涌现出无数凝结历史变化、震 憾亿万人心的摄影作品。只有那些真正与时代相共震的优秀作品,才 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纳。如组照《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 1 页 共 12 页 (吴印咸摄)记录了中国革命昨天的沧桑和辉煌; 《舍已忘死战井喷》 (姜 东青摄)和《洪水袭来之际》(胡武功摄)讴歌了无数英雄人物的奉献 和顽强; 《欢乐的农村》(徐枫摄)和《自由市场》(赵大鹏摄)等作品, 体现了对当今生活变化的自然展示和对社会进步的热情肯定。

当下摄 影在数码相机普及之后更变得随心所欲,相机数码化和手机照相化, 激发和方便了全民摄影的兴趣。当下人人都能拍照,照片的数量成几 何倍数增长,但好的摄影作品并不多,特别是让人感动不忘的艺术作 品更少。在这摄影大军日益增加、摄影大潮洪流滚滚向前的时期,怎 样提高摄影水平, 提高纪实摄影作品的品位是我们摄影人首要面临的 一个问题。一、好的纪实摄影作品应具备的要素1、对象的真实性。摄影最大的特点是它对客观对象的映照。按 下快门的时刻,它能够把对象的状态记录下来,让我们看到对象当时 的实际情况,记录是摄影的根本。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许我们不再 想念打字机打出的文章,听录音机录下的声音,但我们仍然相信读图 时代的“有图有真相” ,相信拍下的照片是真实的。我们欣赏摄影作品, 也是在这个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真实,我们会为对象的境况所 打动,或赞赏、或鄙视、或高兴、或忧伤;也是因为真实,能让我们 看到照片拍摄的难度,看到拍摄的技巧,在观看作品的同时为摄影师 的能力、技巧叫好。如果摄影师在一个拍摄条件极差的环境下拍到了 精彩的照片,他一定会得到读者的更大认同,他的作品也就能带来更第 2 页 共 12 页 大的审美价值。一旦其真实性打了折扣,作为摄影作品其审美价值也 就丧失殆尽。

在中国摄影, 弄虚作假的照片“周老虎” 、 “刘羚羊” 、 “广场鸽” 、 “金像门”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有人这样说过:只有辨别出真假 , 才能辨别出对错;只有辨别出对错,才能辨别出善恶;只有辨别出善 恶,才能辨别出美丑;只有辨别出美丑,才能提出艺术,没有真和善, 就没有美的存在,我赞同这个观点。近年来国内外图片“打假”的呼声 越来越强烈, 就连在第三届哈姆丹国际摄影大赛获得级别最高的赛会 大奖和 12 万美元奖金的江西摄影家周抚阳,获奖作品《乡村教师》 的真实生活性也广为读者质疑。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对摄影真 实性上要求的迫切性,可以肯定的说,真实性是摄影审美的基础。

2、作品的主题性。所谓主题性就是纪实摄影作品体现了哪些方 面的价值,要给读者传达一个什么样的感觉或感知,想要告诉读者什 么?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作品,也就更能获得读者的认同,能打动人 的照片就是好的有品位的作品 。纪实摄影作品主题的表达,它不是 用 1+1=2 的公式去套取瞬息多变的生活,也不是用照猫画虎的办法 去反映纷繁复杂的事物,而是用敏锐的视角去观照不断变化着的现 实,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敏捷的思维去领悟生活的真 谛, 用娴熟的技巧去捕捉精美的瞬间。

依靠手中的照相机, 摄眼前景, 传心中情,颂新世界,破旧观念,或抒发情怀,或侧面述理,或托物 言志,或讴歌河山,能够将一切的情致,一切的心语,皆融入摄影这 种独特的语汇之中。美国《时代广场的胜利日》这幅作品,记录了当 二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纽约的时代广场, 一位狂喜的海军士兵搂过正在第 3 页 共 12 页 身旁的陌生护士热烈地亲吻着她。照片出现于《时代》杂志,它之所 以成为经典,就是它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里,反映了战争结束后人们 轻松欢乐的心情,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和代表性。因此,纪实摄影要 善于发现被摄对象蕴含的情感因素,要有鲜明的主题和思想。图片的 情感价值是被摄对象与读者之间的心灵通道,是最便捷的沟通桥梁, 它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去体验被摄对象的情绪变化,随之起伏,与 之共振,这样的图片就富有感染力。纪实摄影要在思想力度和文化景 观上突破传统乃至只注重商业价值的格套,改革那些只表现美女、风 景,宠物之类的内容,以其形式新、构图新,创意新、人物新而引起 读者的共鸣和赞同。

我们要多多创作一些具有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的 典型画面,多捕捉一些具有思想含量大、艺术品位高,文化气氛浓的 精美镜头,使之具有历史感,现实性。能令人在清醇刚健、积极奋发 的文化消费和艺术审美过程中,受到启迪、教育和鼓舞,成为广大人 民群众亲切、可意的文化快餐和雅洁高尚的精神养料。图片对象蕴含 的美(或思想)是多方面的,有外在形象之美,有内在情感之美,有 山川壮丽之美,也有自然秀丽之美,更有社会生活之美,你对美的认 识有多深刻,你的表现才有多到位。好的纪实摄影作品一定是能够反 映对象的深层意味,能够唤起读者美的享受。

3、摄影的艺术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这句话大 家都明白其意,但在纪实摄影实践中要达到高于生活的境界,却是考 水平的。一谈到摄影艺术,有的高高在上自认为是艺术家,有的满头 雾水不知道怎么做才是艺术,有的不屑一顾,认为我摄影我快乐就行第 4 页 共 12 页 了,这些现象在当今的摄影界比比皆是。其原因是他们对艺术的概念 和含意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艺术是什么?艺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源于现实的社会和自然景观。但它又不是对事物的简单的认识和反 映,而是经过人们主观的探索、提炼、剪裁和加工,采用相应的技法 和工具, 根据不同的需要, 使用一定形式语境构成的形神兼备的作品, 从而形象地传达作者的感情,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艺术美的追是生 活美的升华,蕴涵着高妙精致、情境合一的审美境界,展露着对自然 的挚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直觉洞照, 体现着至情至性灵感神思的个性结 晶。它是摄影家在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以至于典型 化地加以表现的过程中,时时处处体现着的审美理想,流露着的思想 倾向, 抒发着的个性情感, 表现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对艺术美的追求。

在中国摄影界, 郎静山、 钱万里、 陈复礼等人刻意追求诗意画意之美; 王苗、 罗小韵, 徐哲等人喜欢通过自然景象去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感情; 杨绍明偏爱用摄影去表现历史名人的生活; 王文澜重视瞬间动感的捕 捉;张旗善于通过形象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李晓斌注重新闻要素 的历史文献价值;这些都是力图挖掘摄影作品蕴含的诗情画意,创造 独特的意境,去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 审美需求,技能、认识和心态是艺术创作的三要素,艺术的消费离不 开接受者对作品的感悟和联想。要对人民群众审美心理的准确把握, 包括对拍摄对象的捕捉、挖掘,抓住要害,直击特点,揭示内涵;也 包括围绕主题表达对构图的取舍、 光影的掌握和对摄影技巧的灵活运 用和掌控。如果说主题性是图片的内在美的体现,那么,艺术性则更第 5 页 共 12 页 侧重于图片外在美的表现。二、拍好纪实摄影作品的五个有效途径1、要有健康的创作理念。摄影作为一种大众性的审美媒介,饱 含着时代意蕴的文化色彩,其宣传,教育功能是其它门类艺术所无法 替代的。因此摄影工作者一定要有健康向上的创作理念,这种健康的 创作理念就是: 服务社会出精品, 爱国爱家爱人民, 高扬时代主旋律, 发挥社会正能量。纪实摄影作品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散发出一种积 极向上、昂扬激越的精神力量,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内容与形式要统 一,能产生令人心旷神怡的心灵陶冶和激荡澎湃的情感震撼。纪实摄 影创作不主张完全脱离政治去“表现自我”,去过多地追求离奇和怪诞 的东西。因为凡是真正有影响的摄影作品,并不能割断其与政治意识 的联系,更不是那些脱离现实的空灵吟唱。我们不反对摄影艺术表现 重大政治性,政策性的题材, 更不反对摄影艺术反映伟大时代及具 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大事件。恰恰校相反,重大政治性、政策性题材 更能集中体现时代精神,更值得我们去拍摄。因为艺术是一定经济基 础的反映,而经济与政治又是密不可分的,完全脱离政治的艺术是不 存在的。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关注政治的摄影作品,只要能和人民 群众的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摆脱那种政治观念的图解,改变那种游 离于改革风云之外的简单直视,就不但能增强作品的审美价值,而且 更能完成摄影作品的艺术使命。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有一个 自己发展的道路,有国才有家,只有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我们的国第 6 页 共 12 页 家才能繁荣昌盛,我们的小家庭生活的才能美好美满。因此,我们的 艺术、我们创作的作品,理所当然的应有利于人民的幸福,有利于国 家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以引领社会繁荣,促进社会和谐。特 别是纪实摄影作品,它真实的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加之 我们已进入读图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地域广,影响大,其作用不 可小视。缺乏时代主旋律的摄影作品,不论其形式多么新颖,艺术性 多么高超,也难以进入佳作之林,难以产生热烈而积极的社会效应。

因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水平。在摄影越来越平民、拍照越来越 平凡的今天,每一个公民都可能济身其中,享受着我摄影,我快乐的 过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进入 21 世纪,社会生 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社会问题更加层出不穷, 但纪实摄影却没有在期待中与时俱进,相反,它显得势微和软弱,甚 至浮躁。

近些年来, 全国的、 各地的、 各种类型的摄影展览比比皆是, 可是,有品位、上档次、反映时代特征的好照片却很少。究其原因, 就是我们的文化知识不够丰富,文化素质修养不足。要表达中华传统 美德的“尊道贵德、律己修身、天下为公、精忠报国、仁爱孝悌、诚 信好礼、以义制利、自强不息”等行为,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创造、 精神面貌的变化及风土人情……弘扬民族优良传统, 激发民族自尊心 和自豪感,创作更多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和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的好作品,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不行的。纪实摄影是全方位、多视第 7 页 共 12 页 觉记录事物发生、 发展、 变化的重要过程, 深层次关注社会发展动态, 关注民生、 见证历史, 它既要展示事实, 又要给读者留下启迪和思考,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发展前进,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 深刻的思想感触是拍不出能够见证历史、承载历史、让人经久不忘的 摄影作品的。

解海龙的 《希望工程》 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俗话说: “居 高声自远” ,只有站的高,才能看的远。要达到这种境界,摄影者只有 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大厦,从古今中外、史地文理及音乐 、美术、 书法、舞蹈等领域吸取营养,不断从知识积累中提高自己的鉴赏力, 辨析力和洞察力,这些都会有助于纪实摄影作品的个性、尝试、风格 的升华。

3、贴近社会,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社会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 的源泉,任何搞艺术创作的人,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社会知识,就 没有攀登艺术高峰的基础。

脱离社会生活、 纪实摄影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摄影家解海龙在为希望工程拍照片时,怀着一片深情投入 生活,了解和熟悉农村失学或将失学儿童生存状态,加深了对偏远山 区学龄儿童的深刻了解,认真对生活观察和思考,才拍出了让人过目 不忘的《希望工程》这幅作品。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著名英国战地 记者唐·麦库宁(Don McCullin) (1935-) ,被公认为当今世上最杰出 的、最为勇敢且最为敏感的战地记者,他的战地生涯长达 18 年,他 的足迹遍及刚果、柬埔寨、越南、尼日利亚、印度、巴基斯坦、撒哈 拉和北爱尔兰等世界各地,无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甚至曾被关入乌 干达阿敏的死亡监狱,他记录了残酷的战争和暴力,并将图片发表在第 8 页 共 12 页 世界一流的杂志上,获得过“华沙摄影金牌奖”、“世界新闻摄影家奖” 等许多奖项,成为战争摄影中的著名摄影家。他的作品连英国政府也 畏惧,他的经历令间谍小说作家约翰·勒卡雷大为折服;他的一生跌 宕起伏,比大多数小说、电影都精彩。他的成功,就是他传奇式深入生活的所得。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它是对生活的浓缩和提炼。黑格尔曾说, “当人们惊异于艺术作品在内心引起的波澜—— 愉快、谅讶、恐惧、哀怜一类情感波动——总之,心灵的震颤时,为 描述这种状态……艺术家寻找的便是这种神往。

”那么,对于摄影人来 说, 明白“任何物体都有它内在的美” , 美往往就近在咫尺。

如果能在“无 景”中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出美的存在,并能通过照片表述观念、表达 情绪,这便是摄影家和匠人的最大区别。摄影者要深入生活,贴近人 民群众,从中捕捉情节,抓住动态,关注情感,才能展示他们的喜怒 哀乐,悲愤情仇;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正如罗丹大 师所说“美的东西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 少发现。

” 4、熟练运用摄影的技能技巧。相机是纪实摄影创作的唯一工具, 充分运用好手中的相机功能和掌握的拍摄技巧, 是拍出一幅好的纪实 摄影作品的关键。与传统的机械相机相比,现在的数码相机功能越来 越强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项设置和参数越来越准确精细,更 有方便摄影者拍摄需要的个性功能设置。

虽然我们可以拿起相机举手 可拍,但实际上要拍出一幅高质量的作品,还应该根据自身作品的需 要而确定,如景深的把握、虚实的掌控、画面的构图、明暗的对比、第 9 页 共 12 页 色彩的控制、光影的效果、层次的体现、细节的处理、角度的取舍、 主次的安排、焦点的虚实,这些都需要靠我们熟练运用和掌控摄影的 技能技巧去完成的。如凌飞等人拍摄的《长城之夜》 ,由于他们对古 老长城的象征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促使着他们多人联手合 作,采用多个闪光灯分段曝光这种特殊的技巧,将古老长城拍成了一 条闪烁着多种色彩的龙,体现了作者心情和想象的内在生命。陈长芬 拍摄的《日月》构思设计更具匠心,他将灿烂辉煌的太阳与扑朔迷离 的月亮组合在一起,使我们见到了一个梦幻般的景象。既表现了宏观 世界的壮丽雄伟又表现了作者对“自我”与“世界”的认知,让人们的思 想升华到一种微妙状态。

“工欲善其事,先得利其器”这里的“器”就是我 们对摄影技能技巧掌握的程度。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些技能,熟练地运 用自如,我们才能够去拍更多的生动画面,使作品更加传神。

5、时刻准备着,心到、眼到、手到。在摄影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 么一种现象, 面对丰富多彩的拍摄对象, 难免会遇到手忙脚乱的情况; 看到了重要的事情,没来得及反应,失去了拍摄的机会;或者举起相 机进行了拍摄, 但没有拍到精彩的画面; 更有甚者, 错过了精彩瞬间, 过后才恍然大悟而后悔莫及。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摄影者只有时刻准 备着,心到、眼到、手快,学会抓拍,才可能捕捉到精彩。纪实摄影 的先驱者布列松,所拍摄的《布列松习作》 这张照片的题材并不重 大, 但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

表现一个男孩: 两只手里, 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的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 的任务。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熟练的抓第 10 页 共 12 页 拍功夫。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坚持的基本手段,他从来不去干涉他的 拍摄对象。

四川大学摄影教授冉玉杰先生出版了一本《抓拍、捕捉 生活精彩》一书,就全面深刻地讲述了这一方法。所谓抓拍,就是在 生活的实践场景中,在不干涉对象的前提下进行快速拍摄,抓拍的目 的就是要保持对象的原始状态,拍到对象最自然,最真实,最生活化 的本质影像。首先,抓拍核心是动态思维。所谓动态思维,就是在观 察被摄对象的时候把它当作运运变化的主体来考察。自然景观中有 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也有日、夜、晨、昏的时间变化;社会 生活中有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化 ,也有方向、角度、位置、运动 的变化。学会动态思维就要求我们看到对象多方面的可能性,从而找 到更多理解对象的角度,找到更多表现对象的机会。动态思维要与预 见性相结合,帮助你的思维走在现实生活的前面,让你有充分的提前 量去寻找你所需要的位置,去调整你的相机设置,避免下手时的手忙 脚乱。第二,抓住决定性瞬间,布烈松认为: “一个人,一个事物,都 具有决定性瞬间。这一瞬间决定了此事物与它事物的区别,决定了其 典型意义。

”摄影家的使命就是: “要把眼睛、头脑和心灵放在一条瞄准 线上, 这条瞄准线与现实世界相扣的一刻, 就是决定性的一刻。

”第三, 抓拍应注意:要保持恰当距离,根据画面取景范围,画面内部相关因 素之间的空间关系、画现的感染力来确定。应该提到的是,抓拍宁可 不完美,也不能不生动。既然是抓拍,一般情况下对象给你的时机总 是有限的。提及这些,主要是是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加深认识,形成第 11 页 共 12 页 良好思维与行为习惯,以期待拍摄活动更理性,使拍到好照片的可能 性成为必然。

拍照这门技术随着数码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已在全民中普 及,他如同人人都会写字一样被人们接受,但能写字并不是它就是书 法艺术, 同理, 会拍照并不是摄影艺术。

要真正成为摄影师、 书法家, 那还相距甚远。摄影人要从千千万万个拍照的人中脱颖而出,拍出源 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品,健康地向摄影艺术迈进,还需要丰富的学 识、勤奋的实践、科学的对待、严谨的创作和不断的进取,本文就算 是助推摄影人向摄影艺术之门迈进的第一步阶梯吧。

(冉菊亭)第 12 页 共 12 页

优秀纪实摄影作品点评_浅谈纪实摄影的艺术性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纪实摄影的艺术性 作者:董媛媛 来源:《文艺生活· 中旬刊》2016 年第 11 期 摘 ;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摄影也同样在不断地发展中。而纪实摄影时刻在我们生 活中扮演着许许多多的角色,无论是纪实摄影的社会文献性、纪实摄影的社会批判性,还是纪 实摄影的私人化都无法排除在外,如果单单是用摄影范畴的标准来评价纪实摄影的价值是绝对 不够的。

关键词:纪实;摄影;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419.1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019-01 19 世纪,“现代摄影之父”欧仁· 阿杰用他的一生对 19 世纪的巴黎进行了记录,充分的发挥 了摄影的纪实性。那时候人物肖像、建筑以及大自然的风光,是纪实摄影拍摄的内容;到二十 世纪,拍摄的内容从物像上升到抽象;到了 21 世纪,部分摄影师已经不再重点关注社会的边 缘,更侧重于普通人的生活问题,还有一些摄影师把商业摄影移到了纪实摄影上,甚至一些摄 影师摈弃了原先的传统的纪实摄影的方式,将一些“虚拟的现实”放入当代纪实摄影中。摄影, 是要通过拍摄者对拍摄对象的观察和思考,然后通过相机的定格来体现拍摄者想表达的内容、 感情。这个跟文学是一个道理的,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书,都是作者通过自己笔下的文字来体 现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并投入感情去读这个文学 作品。

一、纪实摄影的定义 纪实摄影,就是主要记录社会现状、社会生活的拍摄方式,内容主要来自生活,真实的呈 现出人们所能看到的现象。在摄影术发明后的 10 年,纪实摄影就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20 世 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国际杂志》的摄影家林少忠曾经请翻译家王慧敏翻译英文“Docunment photography”,当时由于实在是找不到适合的概念给这种国外的摄影模式取名,最后两人共同 决定了用“纪实摄影”这个词语。早在 1988 年,纪实摄影的概念就传到中国了,但是直到 1992 年,它才普遍被中国的摄影届所接纳。

美国纪实摄影家罗西亚· 兰格有这样一个观点:纪实摄影就是用来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社 会场景,它既映照了当下,也为未来留存下了有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宝贵资料。纪实摄影的 关注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记载了人类的生活,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刻画了人们在社 会中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

斯蒂芬尼· 安克莱恩是一个来自美国南卡罗莱那的硕士生,1985 年在他的论文《纪实摄影 的新定义》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纪实摄影有三大寓意。首先,纪实摄影可以抓到人们社会生 龙源期刊网 .cn 活中的真实,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其次,纪实摄影可以表现出摄影者对其所拍对象的关注 以及关心,并向社会呼吁;最后,纪实摄影是诠释了人们生活中与环境、与社会的关系。

二、纪实摄影的特点 (一)纪实摄影需要真实 “纪”和“实”就是纪实摄影中最大的两个特点。顾名思义,“纪” 便是纪录,“实”便是事实、 真实,这两个是纪实摄影中尤为重要的规范。邱志杰,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家曾经说过,纪实就 是摄影的尊严。正因为有真实性,纪实摄影才会有让人震撼的力量。

发现就是纪实摄影的基础,它的可贵指出在于它可以让人们看到“不见”、“不愿见”和“不 能见”。拍摄纪实摄影是需要勇气和良心的,甚至需要摄影师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它跟艺术摄 影不同,用事实说话,有着照片本身的信息价值,而不是给人直观感受。苏珊· 桑塔纳在《论 摄影》中有一段内容写的是这样的: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纪实摄影给人类存留下了历史, 更是通过摄影师的作品,把大家带到另一片遥远的土地上去。我们可以通过照片更多地了解到 那边的社会是否安详、那里的人们是否平安、那里的风俗是那么的有趣。

(二)纪实摄影需要艺术 “只有通过纯粹的真,才能得到完美的美”,人类通过摄影作品发现美是生活中随处可见 的。纪实摄影同样也需要艺术性。要拍好一张纪实摄影的照片,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拍摄对象题 材,也需要让观赏者在看到作品时感受到震撼的同时受到感染,与拍摄者感同身受,这样的照 片才能成为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如今社会,人们对真善美的要求可谓是越来越高,所以艺术 性在纪实摄影中是无法替代或者缺少的,于是这对拍摄者有着较高的要求。相机是没有生命 的,人是有生命有思想的,如果拍摄者没有融入自己的想法就盲目地按下快门,最终就只是做 照相机的奴隶罢了。摄影,是要通过拍摄者对拍摄对象的观察和思考,然后通过相机的定格来 体现拍摄者想表达的内容、感情。

(三)纪实摄影需要灵魂 就是因为有许多优秀的纪实摄影的作品,纪实摄影才能一直被人们所感动、所关注。前两 年央视上曾经放过一个栏目,标题是“我记录了他的死亡”,整个事件就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拍摄 了一组溺水者从溺水到死亡的照片,然后传到网络上,后来这个帖子引起了许多人的争议。然 而对于一组照片,人们争议的是道德问题,而不是照片本身了。这组照片可以说是很好的体现 了纪实摄影的真实性,但与此同时,却让人认为拍摄者的冷酷、肤浅。即使对于很多人来说, 在水流如此湍急的情况下去救一个陌生人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拍摄者与溺水者有一定的距离, 而他拍下这组照片是无意的,但是他将这组照片传到网络上想用这组照片让自己引起不晓得关 注,这是这个人道德的冷漠。在网上,这样类型的“纪实摄影作品”实在是数不胜数,它们仅仅 龙源期刊网 .cn 是拥有了纪实摄影的躯壳,却没有纪实摄影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它又能具有什么意 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