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党课下载 > 领导干部如何抓落实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领导干部如何抓落实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发布时间:2019-10-29 22:00:50 影响了:

  领导干部如何抓落实主题教育党课讲稿

  同志们:

  根据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今天的主题是:领导干部如何抓落实?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讲,“****、****”主题教育提出的“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落脚点就在抓落实。有没有守好初心、担好使命,要靠抓落实来检验;

  有没有找准差距、解决问题,也要靠抓落实来体现。今天我从三个方面和大家探讨领导干部如何抓落实的问题。

  一、什么是落实?

       谈到“落实”,大家耳熟能详。但对其内涵和外延的深刻理解、实质性把握,还有必要进行认真地探讨。

  从理论上说,落实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世界,变革现实物质的活动,具有客观性、直接现实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这里首要的是,要“落”。“落”是一个动态性的渗透过程。对于一项工作,会议开了、文件发了、任务安排了,决不等于事情就落实了。革命导师毛泽东同志说过,“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说,落实首先体现在思想观念上,思想上要“落”,要变成行动,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革命导师马克思也讲过,“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年初全县工作会议和一些重要会议部署的工作任务,落没落下去?落到什么程度啦?遇到了哪些阻碍?都要心中有数。我想,在“落”上,要有思路、有计划、有招法、有力度、有标准,做到一落到底、立见成效。

  接下来就是,落得要“实”。不能落空,落空等于没落。“实”,是我们党对工作的一贯态度和要求。毛泽东同志曾强调过:“抓而不紧等于没抓,落而不实就是失职”。在这里给大家讲一则关于列宁抓落实的小故事:一天,列宁收到前线发来的一封要求支援武器和服装的电报,当即派人把电报送到军需部,并在一小时后给部长打电活询问此事。当部长说没有收到电报,待查清后给列宁去电话时,列宁却固执地不放电话,说:“我等着。”一会儿,电报找到了,部长说商量后给列宁去电话,可列宁仍坚持说“我等着。”电话终于来了,说一切都作了安排,待与军械服装管理处联系后答复,列宁还是不放电话;“不,不,我等着。”就这样,直到前线来电话告诉列宁:“问题已得到了解决”,列宁这才说了声:“谢谢”,点点头放下电话。革命统帅抓落实,具体到了一封电报,因为这是一件事关大局的大事。由此可见,抓落实就得具体到事,不管大事小事,经安排布置,就要跟踪催办,做到桩桩有着落,件件有结果,宗宗有回音。

  落实就是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像宏观到大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微观到具体的规划、计划、方案、意见以及工作部署,具体安排等付诸实践,落实到行动上,达到预期目的。把简单的事情千万遍做对,就是不简单;

  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都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拿破仑说过,“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因此,我认为从实践上讲,“落”是过程,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和作风;

  “实”是结果,展现的是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落实包含着智慧、勇气、能力和作风,是检验和考验每一名党员干部素质能力的基本标尺。

  二、为什么要抓落实?

       首先,抓落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践品格的重要表现。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善于把远大目标、奋斗纲领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紧密结合起来。抓落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是把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相统一的过程,是推动实践、深化认识的重要环节。要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品格,把党的正确主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和政策付诸实践,真正从一点一滴的抓落实中彰显共产党人的实践风范。

  第二,我们党建立己90年、新中国成立已60多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 断取得伟大的成就,在全国各族人民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享有崇高的威望,靠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的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靠的就是全党同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三,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对于抓落实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党和党的主要领导同志先后都有过很多精辟的阐述。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一定要有“认真实干”的精神,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己,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强调“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凡事都“要落在实处”,“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江泽民同志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因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发扬共产党人 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求实态度的统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这些论述,把抓落实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讲得很清楚很深刻,我们在领导工作中要始终遵循和认真贯彻。

  三、如何抓好落实?

       在小浪底库区广场上,有一个雕塑群,主雕塑是“落实”。其创意是用三根粗钢管斜向交叉,架着一块由天而降的大石头,以大石落下,寓意落实。不少人看后赞誉有加,但也有细心人不以为然,认为下落巨石被三根钢管架着,没有落地,因而不是落实,是落不实。由此可见,落实并非易事,而是十分不易之事,“往往主观上很想落实,但客观效果却未必落实”。

  那么作为党的干部如何抓好落实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抓落实实际上就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行动、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往往沦为空谈,要想抓落实,最重要最首要的是需要克服主观的诸多障碍,这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作为党的干部,只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 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抓落实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完成使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实际感受。落实得好、落实得快,群众就拥护;

  落实得不好、落实得慢,群众就会有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否抓落实直接反映着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党性。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身体力行党的宗旨,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住了抓落实的根本,就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上。在其位,谋其政。我们党是为人民执政的,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有执政为民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抓落实,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检验。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懂得,党和人民把为人民服务的重担放在我们肩上,这是一种信任和责任。要把这种信任和责任看得比泰山还重,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自觉地盯着榜样找差距,对照先进学经验,努力争创一流业绩,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在抓落实过程中,不同的政绩观会有不同的抓法、不同的结果。

  什么叫政绩?顾名思义,就是为政之绩,即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我们做事情、干工作,如果做到了上有利于国家、下有利于人民;

  既符合国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符合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

  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那就做出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绩。

  (三)要提升能力,敢于创新 毛主席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通”。我所讲的提升能力指的就是排除困难、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抓好落实的能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方面的能力要尤为突出,因为职工群众要看着你、职工群众要依靠你,你有了能力,职工群众才能拥护你。我想这也是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加强学习,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新信息,否则就会落伍,甚至被淘汰。要创新实践,从实质上讲,抓落实的过程就是创新实践的过程,也是学习锻炼提高的过程。

  (四)要树立落实观念,提升执行力。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

  落实之要,贵在执行。执行者要有执行力。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就是抓落实的能力、力度和效力。只有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政策方针,才能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才能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现实中,各个单位部门规章制度应有尽有,却高高挂起、形同虚设。有一个故事,令人启发:一个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无可奈何,聘请了一位专家来管理。员工以为这位专家来后肯定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一番,可是出乎意外的是这位专家来后却什么也不改。制度没变,人事没变,生产设备也没变。他只带来一种观念,就是把这个企业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下去。结果,不出一年,企业就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位专家靠什么绝招使企业起死回生的呢?落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制度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落实,要在工作实践中树立起落实的观念,提高执行力。

  (五)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钉钉子精神。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对立面,就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搞形式主义,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 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

  抓落实不能总是只发“派遣令”不见“报到证”,抓落实就得具体到人,组织实施任何一项决策,都要善于协调运用,把复杂的任务逐一分解到岗,“点将”到人,盯住不放,防止出现“集体负责”之名下的“无人负责”现象,出了问题谁也挨不到板子;

  抓落实就得具体到目标要求,一项工作何时完成,达到什么效果,何奖何惩,均应明确无误,不能抽象笼统、模棱含糊。具体至此,就有了约束力和驱动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也就少了市场。

  中国人做事习惯于满足差不多,胡适先生专门写过《差不多先生传》,他认为这个差不多先生是中国人的代表。文章写道: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是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是很分明,有嘴和鼻子,但对气味和味道都不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记性却不很精明.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凡事差不多就好,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他妈妈骂他,他却摇摇脑袋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在上学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他说:山西、陕西差不多吗?有一天他忽然病了,叫家人赶快去找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忙的去了,一时找不到东街的汪大夫,就把西街的王 大夫给找来了。王大夫是个兽医。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找错人了,但一想汪大夫与王大夫差不多吗?就让他试试吧.结果这兽医哪会给人看病呀,最后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历史的车轮虽然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胡适小说当中的“差不多”先生,还依然有着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差不多”先生虽然生在不同的时代,而且并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做事不到位,忽视落实。因此要由“差不多”观念向“钉钉子”观念转变。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