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研究、学习、思辨】
 

【研究、学习、思辨】

发布时间:2018-12-27 03:59:08 影响了:

  在时代和历史的变革中,大学生作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不仅关心政治体制的改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关注音乐、文学等艺术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他们思考的是艺术是否应与时代、社会的进步同步,艺术作为精神产品,艺术家是否要考虑鉴赏者的主体因素,艺术家创作的意义何在等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修专业举办“研习、评价现代音乐作品”和相关的“音乐创作美学”、“音乐形式与内容”等系列音乐会和研讨会,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判断力和思辨能力。通过对伴随时代前进中出现的各种艺术品种,组织大学生研习、分析、思考与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力和判断力,形成正确的审美导向和树立正常的文艺批评。
  此次音乐会得到了各级领导及音乐界专家、学者的关注,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瑞敏、人民音乐出版社副编审杜晓十、北京大学教授严宝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穆礼第、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权吉浩、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余志刚等专家和一些高校的教师观看了音乐会。
  参加音乐会表演的是来自数学、物理、中文、政法等专业的大学生。他们不仅表演了西方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勋伯格、偶然音乐代表人物约翰・凯奇和1945年后继续寻求新的音色的代表人物里盖蒂等音乐家的部分声乐、器乐作品,还表演了《涉江采芙蓉》《长短组合》《芦笙与铜鼓》《序曲》等中国作品。
  在演出中,大学生还表演了自己创作的管乐五重奏、音乐剧、表演剧等,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诠释音乐的能力。
  为了对音乐发展的脉络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大学生和指导他们的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博士生一起学习中国当代和西方近现代音乐史,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从学习、研究的角度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和作品。在排练的过程中,他们克服困难,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音响,对作曲家的作品反复倾听,对不同版本的演奏及技术进行切磋,练习中国作品时,还特意请作曲家亲自诠释、指导。
  音乐副修专业的学生来自各个院系,他们的课程安排紧凑,课余还要做试验和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涉江采芙蓉》是我国第一首用十二音序列技法写成的歌曲,大学生分别以美声和通俗唱法形式演出,在自弹自唱时,钢琴与声乐衔接起来演唱十分困难,为了练习音准,学生走路、吃饭前甚至在公共汽车上都在练习,逐步克服了技术性的困难。罗忠�先生听说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演唱他的《涉江采芙蓉》时非常兴奋,他首先问跑调了吗?当他听说没有跑调时,连连说:“了不起,了不起,替我问候他们。”
  大学生为排演现代音乐剧,找到法国驻华大使馆,千方百计地借来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录像带。没有乐谱,他们反复听记旋律,边创作边自学和声、复调等音乐知识,并为旋律配器。他们把握管弦乐原作的整体风格,根据演奏员和乐器的限制写成双钢琴、长笛、小提琴、倍大提琴合奏并与人声融为一体。音乐会后,音乐学院的一些研究生们索要乐谱,他们表示喜欢,甚至有人表示毕业后给学生排练演出。杜晓十教授认为:大学生用心灵去表现音乐,真心投入到音乐中感受它的美,这就是审美的过程。用心去表现音乐和仅是技巧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大学生创作的音乐和他们真挚的表演都令人感动。
  资环学院的学生为了表现和谐的大学生生活和追求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创作了木管五重奏《暖色》,政法学院的学生表演了自己创作的《台湾情思》等。音乐学院科技系的钱锋主任对于学生的创意赞赏有加,当即把他主持的节目的画册送给副修学生,并与学生交流想法。
  表演剧《思辨现代音乐》展现出当代大学生们心目中对现代音乐的一些观念。这是副修专业学生从他们最关注的音乐形式与内容的问题入手,由西方代表性作曲家约翰・凯奇的《4分33秒》引发创作的动机。在创作中,他们研究了约翰・凯奇的生平,听了他的部分作品,分析了他于1925年在美国黑山大学开的“黑山音乐会”,查阅了他当年的好友、现代派美术家杜尚先生的反映其现代美术观念的有关资料和部分美术作品,研究了尼采的反理性主义哲学对追求新奇形式的文学艺术家们的影响。大学生以音乐家约翰・凯奇、美术家杜尚、表现主义文学家卡夫卡和尼采为人物主线,从音乐美学角度阐述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对代表作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还对当今社会艺术品种及对大学生思想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大学生在创作剧本时,研究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状况和对约翰・凯奇等人的生活和创作带来的种种影响。他们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来分析、思考、比较现代艺术,对音乐的表现形式的变革及其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大学生在研究的同时,用自己本学科的知识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探讨现代音乐形式与内容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与之相关理论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研究精神。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们体会尤深,他们很多人表示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音乐会,原以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不过是让大学生热爱音乐,增加点修养,随便谁都能教”,这种模糊认识和偏见在首师大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和“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和所要担负的责任有了清晰的认识。
  音乐会后,首师大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张大龙教授主持了座谈会。大家对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表示了诚挚的祝贺,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他们理解现代音乐作品和通过音乐所体现出的创造力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北京大学严宝瑜教授认为:音乐会非常有创造性,很多节目都是大学生自己创作的,令人佩服。事实证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培养了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才,我们不能忽视这些人才。首师大带了个好头,他们的做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性。谢嘉幸说:这是我第一次观看大学生表演现代音乐,了解了他们怎么看待现代音乐,他们的演出最重要的是体现了他们对音乐本质的探索和思考。
  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认为有时自己“被专业束缚住了”,副修专业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音乐,是来自他们的知识底蕴和创造力,而这正是自己缺乏的。
  观看音乐会的表演也使作曲家关注到了大学生这一群体。权吉浩说:“在大众的心目中现代音乐不好听,而今天的音乐会却有自由和活泼的形式。我好像又回到了年轻的时代,那时酷爱音乐,感到搞音乐非常崇高。后来进入了专业圈,为了参加比赛,常关注技术的难度与创新。今天看到大学生能够有这么好的、成功的音乐会和带有创新性的音乐作品,感受很深。现代音乐与大众的融合点应在什么地方,我要反思自己,思考自己的写作问题。我很高兴地看到了听众的资源,一个作曲家的关注应是多方面的,不能老写比赛的作品,应该写点给老百姓的作品。”
  专家们认为音乐教育工作者不回避现代音乐这个敏感的话题,引导大学生研习、评价、思考现代艺术,对他们分辨艺术的思潮、辩证地认识问题非常有好处。
  穆礼第谈到:我作为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更关注的是对大学生的教育,应主动引导学生思考将来走向社会走什么路,慢慢地形成他们的思想。对于现代音乐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回避,应像首师大这样,为大学生提供这样的学习研究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得到熏陶和教育。
  大学生在谈到现代意识时说:现代艺术离我们太近了,各种艺术思潮、艺术观念鱼龙混杂,经常引起我们的困惑。音乐有没有功能?例如古琴艺术,是否它的功能就是排遣抑郁?有没有继承文化的成分?西方的画家杜尚的小便池直接拿过来送进艺术馆就成了艺术品,这些问题应该怎么看?我们将来要走向社会,有些人还要做教师工作,面对学生的提问我们应怎么回答?
  大学生们相继发表了他们的看法:艺术思维每个人都会有,技术固然也很重要,但创作的技法应是表达艺术家思维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如果只重视音乐的形式和内部结构,忽视艺术与社会、作曲家对社会的体验之间的联系,这样下去的结果是否会导致艺术与社会、历史和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内在联系的缺乏?
  大学生思维活跃,他们表示学习音乐促使他们对艺术本质进行思考,在思辨中有了较清晰的定位。他们感谢音乐学院为他们提供了“思考”的氛围与环境。
  在谈到大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问题时,杨瑞敏主任说:“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行动、知识解读音乐,能有这样好的音乐修养,把音乐思考得这样深,把音乐做得这样漂亮,真是令人佩服。这样的思考对大学生的艺术定位有好处。我看全国的普通高校应向首师大这样推广艺术教育。”专家们对音乐会中美术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演出海报,制作的服装、道具,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设计的节目单、制作的演出现场大屏幕PPT文档,中文专业学生写作的剧本,外语专业学生翻译的歌词及在音乐会中创作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及显现出的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办的音乐学副修专业,是我国普通高校第一个培养在校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音乐学研究领域“音乐与科技”(音乐与网络、多媒体)、音乐与声学、音乐与教育学、音乐与心理学、音乐与人文等交叉学科的创新型人才的办学模式。大学生修满音乐专业的学分可取得音乐结业证书、音乐学专科学历和本科学位,也有音乐副修的学生考入音乐学院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专家们认为音乐副修专业是普通高校培养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对于音乐副修专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专家们予以了肯定。他们认为音乐副修专业办学模式是普通音乐教育、师范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契合点。杨瑞敏主任认为:音乐副修专业是做深层的普及音乐的工作,它将基础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杜晓十认为:首师大的音乐副修双学位教育非常有意义,未来的艺术创作属于会思考的艺术家,这些跨学科的人才,将来在音乐创作上一定会有所作为。穆礼第指出:首都师范大学的音乐教育走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前列,是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推动。他认为首师大有一批非常有经验的老师,他们在这方面注重研究,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在教学理念上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值得我们清华大学学习,也值得在全国的普通高校推广。
  专家们在发言中还谈到,评估教学不仅看大学生在演奏技术上与专业的差距,重要的是看音乐给大学生创新性思维所带来的影响,首师大音乐学院副修专业的办学模式为中国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描绘了可喜的前景。
  
  裴 芳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冯兰芳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