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关于新课程教学研究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研究价值
 

【关于新课程教学研究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研究价值

发布时间:2019-01-20 04:12:12 影响了:

  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者要有更高的素质。课程改革,改到深处是文化。新课程需要学校文化的支撑,新课程也创造着学校文化。反思新课程的困惑和争论,说到底是课程价值追求的争论。不同的价值追求决定不同的伦理判断和行为选择。教学合理性后面也常常是教育的价值选择。由制度文化向非制度文化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层要求和境界追求。新课程挑战着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实力和专业高度,我国传统的偏于静态的班级结构和无须经历智慧过程的教学形式遭遇真正的挑战。新课程使校长和教师成为一代“觉醒了的迷惘者”。因为觉醒,他们幸福;又因为迷惘,他们痛苦。归根究底,新课程使校长和教师成为“幸福并痛苦着”一代。
  (1)一种态度。第一,只要我们选择的事情是正确的,再难也要做。困难和挑战不应该是拒绝做正确事情的理由。第二,改革目标的超越性衍生出改革过程的挑战性。第三,困难让我们清醒,困难让我们谨慎,不能冒进,但不能不进。第四,新课程的结构性矛盾只有在改革中适应,在实践中匹配,在行动中磨合,困难和问题只有在改革实践中才能克服和解决;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气也只有在改革的风雨中才能得到验证。(2)一种心态。理解新课程对旧课程所作出的改变,尽管这些改变并不尽善尽美。满腔热情地对待课改中的问题,乐此不疲地进行艰辛探索。课改走到今天,我们听到各种声音:义无反顾积极反思的主流声音,风雨兼程疲于奔命的沉重喘息,困惑无助充满期待的呼唤,再加上基于不同价值或利益追求的混杂声音,组成了课改这个阶段特有的交响曲。课改因不同声音而艰难,也因不同声音而精彩。(3)一种挑战。新的挑战对于每一位校长和教师来说,其实是一个新的机遇。与其它的职业相比,教师职业相对稳定,活动半径狭小,三尺讲台,方寸校园,日复一日,波澜不惊,守着一本发了黄的教科书,拿着一张教育的旧船票年年去登新的客船,很容易滋生职业的倦怠。这样一种生存状态造成了教师职业整体上偏于保守。教师们其实太需要一些挑战与变化了。课程改革其实是关于人的改革,表面上看是对学生的改革,实质上是对校长和教师的改革。在这一变革的进程中,校长和教师要么是改革的主力军,要么是改革的阻力源。这完全取决于人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坚信,这次课程改革是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在教育文化领域中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新课程是一个挑战,是一个痛苦的蜕变,是一种破茧成蝶的挣扎,是一种否定之后的新的建构。这种新的挑战其实就孕育着新的解放:当教师群体的创造意识被挑战与波澜激发和唤醒后,那种生命的迸发才是教育最美的风景。我们应该坚信,当那些挑战和困难被我们一个一个突破时,课程改革的前途将一马平川。愿所有的改革者和所有真诚的教育人在关注脚下土地的同时,多一些仰望星空的追求,我们愿风雨同行。(4)一种追求。为追求幸福快乐而行动,用教科研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我认为新课程教学者的整体素质是:端正的做人态度,积极的理性思维,敏锐的研究意识,严谨的科学规划,灵活的智慧技巧,大胆的行动实践。
  明确几种认识。教育者应当明确几种认识,才能更好地将新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到底。优质教育是高质量与高效益统一的教育。
  (1)知识的变化。知识从量上看,裂变得“一日千里”,使今天的知识即使刚印到书本上就可能被淘汰,更何况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知识从质上来看,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识,死的知识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交给电脑去完成了;知识的不确定性――知识是力量吗?能够带来知识的知识才是力量!(2)学校的产品是什么。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是学生;优质的、特色的服务――是课程。我的看法是:课程是需要好好经营的。(3)什么叫做激活课堂。激活课堂不是指简单的语言交流所形成的课堂喧嚣,它主要是指思维被激活后所形成的观点碰撞和思想交流。激活思维是激活课堂的核心要求和根本标志。如果不是基于思维激活后的课堂对话,那么这样的互动交流就是形式化和空壳化。从深层次上看,只有思维的开发才能使知识得以生长、技能得以提升,化为生命元素,贯通为智慧、能力与德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育。因此,新课程有效教学指向思维训练的价值取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追求人的智力开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智育。于是,我们教师要做到:以丰富的知识去建构知识的丰富(以娴熟的技法去训练技法的娴熟);以发散的思维去启发思维的发散(以有效的教育去达到教育的有效);以真挚的情感去培养情感的真挚,以高尚的心灵去铸造心灵的高尚。(4)课堂教学的新策略。让学生互助――推进合作学习;让学习有趣――创设学习情景;让评价多元――发掘智力强项;让思维展智――拓展资源思路。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校:扬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