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让学生妙语如珠、落笔生花_落笔生花
 

让学生妙语如珠、落笔生花_落笔生花

发布时间:2019-04-20 04:21:55 影响了:

  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中要求“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表达、交流地理学习的体会、想法和成果”[1]。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准确表达地理概念、叙述地理规律、说明地理现象和准确书写地理名词等方面经常存在困难,口头回答问题时不能兼顾准确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其中,语言智能是一项基本智能,笔者认为这是包含了听、说、读、写,并落实到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广义的语言智能。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妙语如珠、落笔生花呢?
  在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引下,我们地理教师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在地理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 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中要求“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2]。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提升表达能力的前提。在地理教学中,从以下三个阶段着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1)课前阅读:即预习阅读,要求纵览文字,了解梗概。通过课前阅读,学生可以预先发现一些平常不易理解的地理问题,带着问题听课,使自己的思维与教师授课的思维同步,有的放矢,活跃思维。
  ⑵课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阅读往往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进行阅读,这种阅读一般运用分段式阅读的形式,即阅读一个或几个重点的相关段落。阅读时,要指导学生对要点反复推敲,全面正确理解概念、原理、规律的实质。
  ⑶课后阅读:要求做到精读细读,重点落实。可采用重点句群的阅读、对比阅读、试背阅读、句子结构分解式阅读等。例如,对于主要气候类型、区域与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等概念,要求学生课后一定要对照定义反复对比阅读,并列出表格加以比较,这样能帮助学生梳理出知识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结构层次,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巩固和迁移。[3]
  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倡导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使课堂设计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力求营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氛围。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引,结合语言智能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对话、辩论与交流、演讲等,都是彼此间传递信息,培养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比如学习“人口与人种”时,可以让学生围绕“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住乡村好,还是住城市好”等辩题开展辩论活动。再如,可以让学生把所学地理知识编成地理故事,在每堂课前进行“三分钟地理演说”等,日积月累,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很多问题可能在学生脑海里困扰了很久,在表述出来以后,老师三言两语就能廓清。一些原先被学生坚持已久的观点也可能会经过老师的分析而被摒弃或者得到修正。在这种时候,学生不但会切实感受到老师的教学魅力,更能享受到独立思考、思想碰撞所带来的乐趣。
  三、 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在目前的地理中考题型中,出现了一些文字表达题,许多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时,文字表达往往存在如下问题:没有使用地理学科术语答题;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不强虽是学生答题不规范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关于不使用专业术语答题的缺陷,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根本就没有用于解答该题所需的专业术语,或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系统性而导致知识提取上的障碍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的不同情况,要采用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改变过去以选择题、填空题等为主的状况,适当增加简答题、分析说明题、作文式作业等,给学生提供文字表达的平台。例如,在讲到“认识地区”时,就可以布置这样一个问题:选择一个教科书没有介绍过的区域,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区域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回答同学的质疑;就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问题,分别扮演地理学家、政府官员、热带雨林区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开发商等角色,从各自角度发表见解。从实际交来的作业和课上的讨论来看,学生大都认真思考了这些问题,文字表述形式丰富多样,各自从不同角度作了论述。这种作业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用地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4]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数理逻辑智能,教师大搞“一言堂”和“满堂灌”,学生几乎没有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总是在课堂上“沉默寡言”,没有自信心,广义的语言智能得不到开发。在贯彻执行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今天,我们要深入挖掘地理学科中能增强学生表达能力的内容,在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并带动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2]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俐.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尝试[J].福建教学研究,2007(5).
  [4]周红杰.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1).
  (何芬,江苏省黄桥中学,22541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