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对照材料 > 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解读
 

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解读

发布时间:2019-08-07 05:08:46 影响了:

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解读_最新乡村振兴战略解读

最新“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2017 年 12 月 28 日至 29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清晰划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到列入 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 “八 项”重点之一,再到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全面部署,进一步彰显乡村振兴战略在新 时代“三农”工作中统领作用。

下一阶段,各地、各级政府将在《新农村建设规划》、 《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美 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另起炉灶,再做《###乡村振兴规划 2018-2050》。

为规范表述,简化前期政策学习过程,特编本文。

一、十八大以来,“三农”领域取得的 4 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 党工作重中之重,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 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 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发展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取得新突 破,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玉米、 大豆、棉花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

2、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农民收入增速连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基本 医疗和养老制度开始并轨, 8000 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 事业达到新水平,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水、电、路、气、 房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展开。

3、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地生效,6600 多万贫困人口稳 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4、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在 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三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导过去 5 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 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并深入贯彻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

一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是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三是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是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五是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六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七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八是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 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 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 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 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 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须立足国情农情,切实增强责 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 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 章。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 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 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 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 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标的战略安排,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 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基本原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 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 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七条“必由之路” 一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 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 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 公共服务体系, 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定居, 推动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二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 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壮大集体经济,建立符合市场 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

三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走质量兴农之路。

坚持质量兴农、 绿色兴农,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 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 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四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 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五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一齐抓,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 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 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六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 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 践,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建设平安乡村,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 谐有序。

七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聚 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开展扶 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 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攻坚战。

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 (一)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 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 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的政策, 完善承包地 “三权分置” 制度, 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产品收 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

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强农村专业人 才队伍建设,发挥科研人才支撑作用,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 人士投身乡村建设。要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 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 “三农” 倾斜; 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 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二)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 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 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 政府负责、 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

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 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要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 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 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要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 计划、 重大行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 要科学规划、 注重质量、 从容建设,不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风搞运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在研究制订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估计不久就 会颁布。

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解读_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学习重要解读讲稿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学习解读讲稿 同志们: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 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 , 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9 月 26 日,中央印发《乡村 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 段性谋划,分别明确至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2022 年 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 重大计划、重大行动,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促进 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遵 循和行动指南。为学懂弄通规划,在实践中抓好贯彻落实,下 面我们从七个方面来梳理一下规划的亮点重点内容: 一、首次建立乡村振兴指标体系 《规划》是依据今年中央 1 号文件作出的阶段性安排和 部署,对今后 5 年的主要任务作出了具体安排。

《规划》围绕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 按照分三个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设定了阶段性目 标,明确了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提出了 22 项具体指标,其中 约束性指标 3 项、预期性指标 19 项,首次建立了乡村振兴指 标体系。

《规划》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 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推动乡 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抓重点、补短板、 强弱项,对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建设 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健全现代乡村治 理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等作了明确安排,部署了 82 项 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 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 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

《规划》对指导全国各族人 民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 史意义。

《规划》细化实化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部署了一系 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大行动,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的总蓝图、总路线图。

二、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 这些年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建设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但是 与城市相比还明显落后。全国还有近 1/4 的村生活垃圾没有 得到收集和处理,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比例还不到一 半,80%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约 1/3 的行政村村内 道路没有实现硬化,行路难、如厕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 基本公共服务落后等问题都还比较突出。

《规划》提出以建 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 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制定了农村 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乡村绿化、乡村 水环境治理和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等 6 个重大行动。下步 主要是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全国人居 环境整治工作会议要求,坚决打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 场硬仗。重点做好三件事: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把规划作为人居环境的先手棋来抓, 推动各地抓紧编制完善县域的乡村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 划 , 尽可能体现出农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 , 尽可能体现出乡 村千差万别环境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引导乡村 建设,努力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农村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二是强化督导考核。坚持中央抓总、省负总责、市县抓 落实 , 研究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评估体系和办法 , 对开展整治工作好的先进县给予奖励,推动各地把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组织开展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督导,压实地方责任。

三是抓好示范引领。推广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 村整治”经验做法,启动“百县万村示范工程”,着力打造一 批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示范村,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让 基层干部群众学有榜样、干有遵循。

三、推进城乡双轮驱动、共同发展 处理好城乡关系,某种意义上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成败 的大问题。农耕文明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但城市发 展的速度比农村发展的速度要快得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 , 就是要加速农村发展 , 跟上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 步伐。现在搞建设的中央预算内资金,一半以上用在了农业 农村方面。随着《规划》出台,下一步必须着力在三方面做 好工作。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完善城乡布局结构,增强城镇地 区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 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态势,把农村建设成为美丽、宜居、富 裕的乡村。

二是推进城乡统一规划。过去搞规划,基本上是着眼于 城镇的发展,今后要和城镇同步来统筹做好城乡规划。在产 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 ,进一步促 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产业发展互补、基础设施互联、 公共服务均等、资源能源共享、生态环境互促的格局。通过 城乡统一规划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

三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重塑城乡关系,向 改革要动力,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 向流动、平等交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四、围绕“三个重大”推进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当前乡村产业发展态势良 好。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生产连续五年都在 1.2 万亿斤以 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了 20 万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业年营业收入在 7000 亿元以上,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年经营收 入在 2000 亿元以上。但也要看到,乡村产业仍然存在着大而 不强、产品多而不优、品牌杂而不亮等问题。

《规划》围绕 着乡村产业振兴提出了 26 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大行 动。今后,要紧紧围绕这“三个重大”,动员和组织方方面面 的力量,把乡村产业发展好。重点在四个方面推动落实: 一是坚定不移地夯实农业基础。扎实推进“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的战略,进一步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得更实更 牢。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加 农民收入。

二是推进质量兴农。

加快编制 《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解读_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学习解读讲稿

学习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 解读讲稿 同志们: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 》 ,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 大行动。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 年规划,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 行动纲领。下面,我们分别了解一下: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在 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必须抓 住机遇,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一)重大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 效途径,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和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振兴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党中央,坚持立足 国内保证自给的方针,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把推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坚持绿色生态导向,坚持 1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持加 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 性成就和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发展态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备良好条件。有习近平总书记为核 心党中央坚强领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党章,乡村振兴 具有根本政治保障。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乡 村振兴具有坚强制度保障。优秀农耕文明的人文情怀历久弥 深,乡村振兴具有深厚文化土壤。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日益增强,乡村振兴具有雄厚物质基础。农村建设积累了丰 富经验,乡村振兴具有扎实工作基础。

二、总体要求 按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步走实现第二个百年 奋斗目标的部署,2018 年至 2022 年这 5 年间,既要在农村 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好基础。

(一)思想原则 乡村振兴总思路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 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 六大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 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 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 乡村振兴原则是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 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 合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改革创新、 激发活力;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二)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 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乡村振兴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

到 2022 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探 索形成一批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远景谋划 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 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 农民富全面实现。

三、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国土空 间开发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乡村振 兴,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一)统筹城乡发展空间。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对国土 空间的开发、 保护和整治进行全面安排和总体布局, 推进 “多 规合一” ,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

(二)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打造集约高效生产空间,营造宜 3 居适度生活空间,保护山清水秀生态空间,延续人和自然有 机融合的乡村空间关系。

(三)分类推进乡村发展。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 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 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 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

(四)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 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 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确保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 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 困。

四、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坚持质量兴农、 品牌强农,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发 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 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一)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 粮于技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 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二)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 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 提质导向,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加快向农 4 业强国转变。

(三)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 的基础性地位,构建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 经营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 模经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 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

(四)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成果转化 水平,为农业发展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能,引领支撑农业 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五)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 竞争力为目标,强化绿色生态导向,创新完善政策工具和手 段,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

五、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 创新为动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加快发展根植 于农业农村、由当地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 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一)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把握城乡发展格局发生 重要变化的机遇,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产 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 合,让农村一二三产业在融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