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循环经济是国家平台吗?_绿色IT呼唤“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国家平台吗?_绿色IT呼唤“循环经济”

发布时间:2019-03-15 04:19:30 影响了:

  中国的经济增长目前仍处于“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传统模式,尚未形成“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状态。然而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双重危机,迫使我们必须考虑资源再利用问题。
  
  从传统模式
  向“循环经济”转变
  资料显示,中国的石油现在40%依靠进口,到2010年将达到60%;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50多种矿产资源中,目前约有30多种需要进口,到2010年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
  中国的经济增长目前仍处于“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传统模式,尚未形成“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状态。然而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双重危机,迫使我们开始考虑资源再利用问题。尽快实现循环经济,推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对中国以及世界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引发一场产业革命。
  从资源获取的途径看,除了开采、储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资源再生。当我们从地下、海底、山区开采矿产越来越难时,其实很多矿产资源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它已经不再以“资源”的原始形式出现,而是成为了堆在我们周围的“废旧物资”。精明的犹太人早就说过,“再好的铁矿也不如废钢”。世上有多少新,就有多少旧,废旧物资是全球惟一在增长、迟早要取代地下矿藏、俯拾皆是的“富矿”。
  资源再生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它可能是解决目前中国能源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有专家指出,回收1吨纸,能生产0.8吨好纸,还可节省一半的造纸能源。以铝矿石为例,日本一家专门回收包括铝料和铝合金废料的工厂负责人介绍说,从废弃材料中提炼铝的过程所消耗的能源仅为从矿石中提炼所消耗能源的3%。
  
  “循环经济”
  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是最大的资源消耗者,同时也应当是实践资源循环、创造节约型社会的先行者。
  一个企业如果只是无限制地采用原材料,大量地生产产品,这是非常简单又轻松的一件事情。反之,企业如需对产品进行循环回收利用,不仅要付出相当多的成本和精力,更要具有先进的技术和超前的理念。
  以富士施乐为例,今年年初,位于苏州工业园的富士施乐爱科制造(苏州)有限公司建立的整合资源循环系统开始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对富士施乐从全国范围内回收来的复印机、打印机和硒鼓进行拆解,将其分解成铁、铝、透镜、玻璃、铜等64个类别,并通过再生处理将其转化为原材料,作为新资源进行再利用。回收的硒鼓将被完全分解成零部件,在经过严格质量检验后,符合新品标准的零部件会被送到硒鼓生产线上进入组装流程,那些不可再利用的零部件将被再生处理为原材料。
  据富士施乐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富士施乐在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时,就考虑到了零部件的循环再利用问题,使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更易于产品使用后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比如对一些零部件进行备用设计,预留备用口以备再利用;对一些外部面板等耐磨部件,采取可拆解设计,便于整机使用后的再利用。针对一些短生命周期、易磨损、独特性的部件,在设计的时候尽量采用长生命周期、耐磨、通用性部件替代。
  
  “循环经济”
  催生新产业
  整合资源循环系统的意义不仅限于能够解决非法丢弃、有害物质排放和污染等环境问题,它还将推动中国的资源循环再利用,同时催生新兴产业,从而使中国社会多方受益。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一个范本,同时也为中国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中国企业如果都能将循环经济的概念引入到生产中,将有助于推动目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型的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循环型社会转变。有人曾经给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每1万吨废旧物资,能增加就业1000人,节约原生资源120万吨,少产生三废10万吨,节电1000万度,增加产值1个亿。
  表面上看产品回收循环利用与企业发展是存在矛盾的,但这其实也正是企业进行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企业投资于节能减排和资源再生利用,并不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不利影响,反而可以在一种新兴产业的形成过程中获得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经营理念,最终在这一新兴产业中占据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制高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