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教育厅党组书记在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厅党组书记在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9-09-17 08:44:05 影响了: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努力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郑邦山

 

同志们: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是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河南教育发展不平凡的一年,是全省教育系统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一年,是统一思想高位谋划的一年,是务实奋进攻坚克难的一年,是教育形象经受大考的一年,是党群工作提质给力的一年,是事业发展亮点纷呈的一年。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王国生书记对教育工作指示批示多达33次,深入郑州大学与青年师生代表座谈交流,出席教师节庆祝大会并亲切接见优秀教师代表,率团访问俄罗斯并亲自见证签署多个重大教育合作项目。陈润儿省长先后深入省教育厅、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调研指导,亲赴河南大学宣讲十九大精神。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多人多次到教育系统调研宣讲,对教育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环境和氛围更加有利,为新时代实现教育新发展新跨越开好了局、起好了步、奠好了基。

 

一、用“满意度”衡量成效,正确认识“2018年教育工作怎么看”

 

一年来,全省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和省“两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三股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调结构,提质量,抓改革,促公平,各级各类教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有提升、有亮点、有突破,以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效、新面貌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总体上看,2018年教育工作呈现出七个特点:

 

1.学得实。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学得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学校考察,给师生回信,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继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后,又在去年9月亲自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后,省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大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省政府专门召开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电视电话会议,霍金花副省长进行了专题宣讲。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大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实施了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十个一”工程,组织宣讲、深入传达,开展培训、深化认识,发挥优势、深度解读,摸清底数、深入调研,第一时间、最大范围、最大程度把大会精神传达到教育系统方方面面。各地也通过宣讲、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大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

 

2.气象新。就是党建和思政工作呈现出新气象。党的政治建设更加有力。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情况“回头看”活动,认真汲取秦岭问题警示教训,持续提升政治站位。理论武装工作持续深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亮彩纷呈:组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师团”巡回授课44场次,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进高校活动”1600场次,“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线上覆盖达180万人次,教育部专门致函表扬我省。各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明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等一批平台先后获批,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网络育人合力逐步形成。《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介绍河南高校思政课建设经验。基层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扎实实施“高校党建质量年”和“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22个高校基层党组织被评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对中小学党建进行了调研督查,着力解决党组织隶属关系不规范、政治功能弱化等突出问题。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两条例、两准则,制定并实施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办法。加强警示教育,深入推动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切实抓好巡视整改。

 

3.亮点多。就是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有亮点、有突破。基础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顺利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442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1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面改薄”累计投入资金311.4亿,惠及643.1万学生。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完美收官,累计投资565.6亿,新增学位255.1万。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903所。大班额和超大班额比例下降至13.01%、1.99%,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又有32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通过比例达到85%。两次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就消除大班额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作经验介绍。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毛入学率达91.23%。安排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8.7亿,着力改善薄弱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有效提升。圆满完成职教攻坚二期工程,中职学校布局调整顺利收官,由2015年的875所调减至414所,校均规模由1502人提高至3172人,跃居全国第一。在全国“改善中职办学条件中央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中,我省荣获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持续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立项建设25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稳步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意见》,顺利完成了民生实事建设任务。郑州大学实现部省合建,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序。遴选建设281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扎实推进,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荣获金奖。高校设置工作取得新成效,更名大学1所,新增本科2所、普通专科5所,数量居全国前列。高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居全国第4,增幅达71.7%。打造了“最美大学生”“大美学工”等校园文化品牌。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初见成效,取缔校外培训机构4904所,教育部给予充分肯定。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1739所,居全国第一。深入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在全国学校艺术展演活动中,我省参赛选手和节目频频获奖,被专家称为“河南现象”。实施了河南汉语方言保护工程,举办了第四届“经典照亮人生”诵读比赛和“2018河南省汉字大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成效明显。

 

4.力度大。就是教育综合改革力度明显增强。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办学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发挥好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107.7亿社会资本投资教育。同时,加强对民办学校指导,规范办学行为。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教育“管办评”分离和“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教育审批实现一网通办。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实施高校员额制试点。加强学校章程实施,切实提高内部治理水平。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实施,78所高职院校实行单独招生。高考综合改革稳妥推进,研究制定了消除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着力改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

 

5.成效好。就是教育惠民政策取得新成效。成立了河南省教育扶贫行动指挥部,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53个贫困县中,31个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1个县初中净入学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所有贫困县小学净入学率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安排资金131.8亿元,资助学生1531.3万人次,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坚持“两为主”“四统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现“应入尽入”。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工作。大力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有效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高校招生稳中有增,本专科招生78.7万人,本专科录取率达到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至45.6%,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积极争取省外重点大学招生计划,贫困地区孩子上重点大学的比例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2.5%,高于上年同期和全国平均水平。

 

6.提升快。就是教育保障水平上了新台阶。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快速提升,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全省教育财政支出达1687.3亿元,同比增加13%,占全省财政支出的17.9%。在资金安排上,更加聚焦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更加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加聚焦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不断强化师德宣传、创新师德教育,涌现出了一批以李芳、张玉滚为代表的先进模范,王国生书记多次对学习宣传李芳精神作出批示指示,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宣传张玉滚先进事迹。

 

此外,持续实施“特岗计划”“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乡村教师队伍得到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顺利推进。31名教师入选中原“千人计划”教学名师,引进培养62位省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持续提升教师待遇,安排5.2亿实施周转宿舍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率达到98.6%,多媒体教室占比达83.9%。中职学校信息化提升工程有序推进,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稳步实施,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覆盖面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加速融合。教育督导体制不断完善,印发了《对省辖市省直管县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实施方案》,推动地方政府依法全面正确地履行教育职责。

 

7.影响大。就是河南教育形象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京豫、沪豫教育合作扎实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新建孔子学院(课堂)2所,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2个、本科机构1所。顺利完成对刚果(布)教育结对援助,推动成立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承办第十一届欧亚交通高校国际会议,中原彼得堡航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高校交通教育联盟、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赞比亚大禹学院顺利揭牌。对台招生实现零的突破。

 

一年来,围绕职业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媒体建设等主题,我省在全国会议上多次作经验介绍。教育部将教育奋进之笔“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首站放在我省,组织20余家中央媒体对我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进行集中采访报道。教育厅政务新媒体领跑全国教育系统,政务微信全国排名第一,政务微博稳居全国十强,先后荣获新媒体领域8项荣誉。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新闻主流媒体全年刊(播)发我省正面教育新闻1000余条,对我省教育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高频率报道,河南教育的形象和国内国际影响正逐步提升。

 

2018年,教育援疆、信访、驻村帮扶等工作取得扎实成效,老干部、关心下一代、教育教学研究等工作得到加强。特别是教育安全稳定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建立了齐抓共管机制,教育大局保持安全稳定。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凝聚着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教育为国效力、为党分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紧迫,集中体现在如下三个关键词上。

 

第一个词:责无旁贷,就是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的部署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对教育地位作用做出全新判断,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调教育要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第二个词:重任在肩,就是教育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是教育的重要使命。省委提出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的总目标,强调要打好“四张牌”,打赢三大攻坚战,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些都迫切需要加快培养各类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但目前我省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质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育与科技和产业的融合不够、衔接不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既需要我们警醒,更需要我们艰苦奋斗、奋起直追。

 

第三个词:任重道远,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省是教育人口大省,受教育群体多样、需求多元,但教育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依然明显,一大批随迁子女、留守儿童、适龄幼儿渴望接受好的教育,教育资源配置、学校布局、经费投入、师资保障等面临一系列考验,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太苦太累,办学中的一些做法太短视太功利,更严重的是大家都知道这种状况是不对的,但又在沿着这条路走,越陷越深。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人心中都有一本教育学,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教育梦,人人心中都有一套度量衡,教育评价不再是也不可能是政府自说自话,教育如何让人民满意依然任重道远。

 

二、与“现代化”对标对表,准确把握“教育工作干什么”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教育部去年启动了“奋进之笔”行动,今年要写好“奋进之笔”新篇章,为贯彻好教育部上述部署,省教育厅将制定河南教育“奋进之笔”实施方案,教育厅各处室要实施“处长风采项目”和“干部奋进纪实档案”,各省辖市、直管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实施“教育局长突破项目”,各级各类学校要实施“书记校长履职亮点项目”,鼓励各地各校积极探索、争先进位,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让奋进成为河南教育人的精神符号。

 

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和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

 

关于今年的具体工作,我再强调以下几点:

 

1.谋大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贯彻落实好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今年工作的主线。全国教育大会全面谋划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发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动员令、任务书,明确了教育现代化2022、2035年的发展目标以及政策举措,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各地各部门各学校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步伐,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全省教育系统落地生根。对标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河南教育实际,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一”“三个五”,“三个一”包括:坚持一个根本,即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握一条主线,即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明确一个总目标,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个五”包括:强化五种理念,即站位全局谋教育、凝聚合力办教育、引领社会办教育、扩大开放办教育、胸怀理想办教育。突出五项任务,即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政策、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把服务社会作为基本职能。实现五大突破,即学前教育求普惠、义务教育促均衡、普通高中抓特色、职业教育上水平、高等教育重内涵,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今年全国“两会”前后要召开全省教育大会,这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次大会将一揽子推出《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年》等4个主文件及系列配套文件,着力构建我省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体系、实施原则、重点任务、推进战略等框架体系,力争破解关系教育事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若干重大矛盾和问题,为我省203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好实现路径,力争把这次大会开成一次写进历史、开启未来、有突破性的大会。各省辖市、直管县(市)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及早着手,及早谋划,年内要召开地方教育大会。要抓住这次机构改革的机遇,积极推动建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教育工委,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同时,针对教育信息化工作基础薄弱、教育安全稳定压力大等短板、弱项,成立专门机构、专人负责加以推进。

 

2.抓根本,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是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讲政治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以成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契机,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强化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加快思政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持续开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等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三是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深入落实省委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座谈会精神,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深入学习贯彻《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确定2019年为全省教育系统“支部建设年”,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持续推动高校党建“20条”落实,大力推进“对标争先”,培育创建更多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全面提升中小学党建水平,切实加强民办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组织建设。制定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指导意见,推动统战工作深入基层、厚实基础。重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持续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三股劲”精神,持之以恒抓好机关党的建设。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更好发挥老干部作用。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纪委三次全会和省纪委四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持续“从严”要求,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露头就打。持续抓好中央巡视和省委第五轮巡视整改落实工作,紧盯问题持续用力,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探索对厅直属单位(学校)巡察工作,深入推进以案促改,加强警示教育,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3.干实事,着力化解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

 

一是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我省实施意见,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为抓手,坚持公益普惠根本方向,新建改扩建1000所幼儿园,组织开展无证办园、幼儿园“小学化”、民办园过度逐利等专项治理,规范民办园发展,努力实现群众“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二是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意见,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900所,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做好“全面改薄”收尾工作,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达到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继续加强城镇学校建设,增加学位供给,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比例今年底要控制在12%以内。争取新增20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对已经通过认定的加强动态监测,防止指标反弹,巩固均衡成果。

 

三是积极推动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合、普及发展。继续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持续改善薄弱高中办学条件,研究制定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2019-2021年),建立年度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按照普职大体相当的要求,科学编制高中阶段招生计划。深入开展综合高中班试点工作,持续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为初中毕业生升学提供更多选择。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积极创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启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重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等职业学校达标与高水平建设、职业教育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教育基础能力提升五大工程,重点建设一批产业学院和骨干专业(群),认定一批示范院校,着力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五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双一流”政策、资源和资金支持。加强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力度。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优先安排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影响未来发展的学科专业,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专业等,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推动普通高校分类发展,在政策导向、评价标准等方面分类施策,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准确定位、特色发展,在不同领域争创一流。继续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加强省部(局)共建工作。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教40条”,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研究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严管严抓本科教学秩序,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深入开展高校基层教学组织达标创优建设,打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后一公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组织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持续打造“河南最美大学生”“大美学工”等品牌,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

 

六是切实加强素质教育。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足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加快发展校园足球,把体育工作纳入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纳入考试制度改革,纳入督导评价内容。要建立中小学美育课程刚性管理机制,加快推进美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强美育师资培训和名师送教工程,着力破解农村地区美育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做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深入推进研学旅行实践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将动手实践能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评估体系。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河南汉语方言保护工程,全面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

 

4.攻难关,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一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清理并规范各种评审、评估、评选、评比等活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人事管理、职称评定、科研经费使用等方面向基层放出一批有含金量的权力。深化教育职称制度改革,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切实激发办学活力。

 

二是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最复杂、最艰巨的重大改革任务,既连着“大局”,又牵着“人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一方面,要下功夫抓好办学办考条件改善,着力解决组织保障、配套措施缺失等问题,改进教学组织管理,夯实改革基础。另一方面,要认真借鉴试点省市经验,立足省情、教情、考情,科学制定我省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同时,要稳妥推进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办学行为的查处力度。认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有关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建设一批办学水平高、管理规范、社会反映良好的民办学校。

 

四是推进督导体制改革。落实“管办评”分离原则,促进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职能。健全市级政府和省直部门优先发展教育执行情况评价体系。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机制。健全督导问责机制,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加强督导公开监督和行政问责。支持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开展教育评价。今年,省政府将首次对省辖市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进行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评价,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请各地务必提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五是做好新时期教育交流与合作工作。要着力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加快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建设并争取今年秋季挂牌招生。加大资金投入,打造“留学河南”品牌。研究出台我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的意见,推进孔子学院改革发展,做好“汉语+”项目,深化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持续深化京豫、沪豫教育合作。

 

5.惠民生,努力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一是深入推动教育脱贫攻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聚焦深度贫困县和14个脱贫摘帽县,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组织动员高校和职业院校面向贫困地区产业需求进行科研攻关、培养适用人才。强化督促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力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努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二是健全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不因贫失学、辍学。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实行精准资助。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全面推动资助育人工作。统筹生源地信用国家助学贷款和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应贷尽贷”。推进学生资助标准化建设,完善资助管理机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工作队伍。

 

三是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研究出台《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实施意见》,明确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等主体职责,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是持续做好特殊群体就学保障工作。坚持“两为主”原则,扎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确保“应入尽入”;同时,落实好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好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深入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落实“一人一案”,做好教育安置。

 

五是做好招生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持续推进“阳光招生”工程,确保各类考试招生平稳顺利进行。继续实施好“新时代·新梦想”就业创业系列帮扶行动,做好大学生基层就业、征兵入伍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统计核查机制,对就业统计工作弄虚作假等问题,要严肃追责、绝不姑息。

 

6.重师道,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全面深化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教育部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深入学习宣传李芳、张玉滚先进事迹,开展“学习时代楷模,成就出彩人生”师德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开展最美教师、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等评选表彰,着力营造重德养德、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二是加强教师补充和培养培训。持续实施“特岗计划”和“小教全科”培养计划,深入开展“国培”、“省培”项目。开展卓越教师培养2.0计划,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开展师范专业认证。持续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高校“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三是健全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加强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大力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推动城镇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到乡村学校轮岗支教。深入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严格教师职业准入,完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减少规范各类评比检查,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督促落实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积极开展“两区”支教,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

 

四是改善教师待遇,形成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在评选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方面向乡村学校、乡村教师倾斜。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乡、村、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分别提高到200元/月、500元/月和800元/月。加快教师周转房建设,持续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确保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7.强服务,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贡献度

 

一是调整优化布局结构,积极服务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城镇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谋划、统筹考虑基础教育各学段建设规划的合理衔接,持续扩充城镇基础教育资源,进一步健全城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修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造血输血”功能,重点支持贫困县办好中职学校,持续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班”,重点建设一批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二是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服务我省“三区一群”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四个河南”建设需求,主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主导产业、新兴服务业和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培育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依据社会需求及高考录取率、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三是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持续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支持计划,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加强国家、省、校三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提升科研产出效率,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构建河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强高端智库,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咨政成果。

 

三、以“三股劲”提振精神,明确“教育工作怎么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工作,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听取兰考县和我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用“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对焦裕禄精神内涵进行了高度提炼概括。2018年5月,省委书记王国生在《河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努力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三股劲”精神。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贯通着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优良作风和坚定信念,是新时代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感召和精神源泉。全省教育系统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王国生书记文章精神,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身上的“三股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答好人民关注“三道题”

 

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亲劲,体现的是对党忠诚、亲民爱民的人民立场,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学习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就是要更加牢固地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把教育民生放在心上、抓在手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是维护权益,着力解决好“能上学”的问题。“人不可以无学”,受教育权利,是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我省是教育人口大省,教育群体中仍有一小部分适龄残疾儿童、家庭贫困学生因残因贫失学,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教育弱势群体,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切实维护其受教育权益,使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孩子,真正做到求学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二是扩充资源,着力解决好“有学上”的问题。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之一,就是能够接受公平而优质的教育。但是,当前我省教育供给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教育发展不均衡,城镇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滞后于城镇化步伐,“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个性化学习、非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不足,网络教育、社区教育还不发达。我们要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千方百计扩充教育资源,尽最大可能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学需求。

 

三是提升水平,着力解决好“上好学”的问题。“有学上”之后,“上好学”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心态和迫切需要。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是一个不断提升、永无止境的过程,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办学治教的永恒主题。我们要大力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水平,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可塑之才、可用之材。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抓工作的那股韧劲,用好提质增效“四要诀”

 

焦裕禄同志抓工作的韧劲,体现的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体现的是一抓到底、绝不懈怠的坚强定力。我省是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教育人口2817万,占全省人口的四分之一还多,但同时我省教育事业底子薄、基础弱,改革发展任务非常繁重。我们要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干事业的韧劲,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持不懈地推进我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勤做“加法”,增强保障能力。要筹好用好经费,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作为,推动当地政府健全教育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确保实现“两个只增不减”。要全面落实各阶段生均经费政策,征足、管好、用好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确保全额用于教育。要切实落实预算、决算、内部控制等管理规定,加强基层财会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经费管理水平,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要坚持依法治教,把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方式落实到教育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全过程,着力提升依法治教水平。要加快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加强教育宣传,主动向社会各界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教育工作成效,积极挖掘、推介全省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二是勇做“减法”,消除难题短板。任何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在其特定发展时期都存在制约因素和发展短板。虽然短板通常只表现为局部问题,但一块短板就能限制整个木桶的容量,短板虽小、影响极大。教育工作也存在许多短板,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程度不一,在我省,高等教育就是短板,无论是规模,还是层次和水平,和全国比、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比都有较大的差距。在每一类教育中,也都有不同的短板,在学前教育方面,资源总量尤其是普惠性资源总量不足是短板。在义务教育阶段,城镇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是短板,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资源使用效益不高也是短板。在职业教育方面,吸引力不够、办学活力不强是短板。在高等教育方面,基础弱、优质资源少是短板,缺乏高水平大学,缺乏大师和领军人物也是短板。这些短板我们不主动补上,在当前,会造成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质疑和不满,从长远看,可能使我们失去发展机遇,拉开发展差距。因此,必须做好“减法”,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个短板一个短板去补齐,才能真正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三是善做“乘法”,放大各种优势。要把执行政策的原则性和实际操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凡是以往探索出的好思路好举措,都要继续发扬;凡是兄弟省市先进的做法和经验,都可以借鉴运用;凡是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探索试行;凡是上级政策规定有一定弹性幅度的,都要千方百计用足用活用好。要广开言路,用好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媒体、网民中的意见渠道和资源,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帮助教育、兴办教育。要勇于破除“画地为牢”的封闭思想,每项工作都要力争向全国一流水平看齐,找出基础好、措施实、亮点多的工作,再努努力、加把劲,争取实现高位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四是敢做“除法”,破除“顽瘴痼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陈宝生部长提出今年要把教育评价改革作为龙头,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在破除“五唯”问题上打一场硬仗,搞清楚从哪里突破、规则是什么、路径是什么。这是摆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乃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时代教育之问。我们要正视问题,大胆探索,努力做到“四改”:考试招生制度的指挥棒要改,真正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对学校、教师、学生、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要改,坚决改变简单以考分排名评老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以升学率评学校的导向和做法;直接以升学率奖优罚劣的做法要改;把升学率与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的潜规则也要改。

 

3.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念好务实重干“六字经”

 

焦裕禄同志干事业的拼劲,诠释的是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念。面对兰考“三害”肆虐,焦裕禄同志发出了“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的誓言。他那种干事业的拼劲,不仅感动和教育了群众,也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号召力。中央和省委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我们要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干事业的拼劲,保持定力、动力、耐力,持以恒地抓好落实。

 

一是在“学”上下功夫。教育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在学习上下一番苦功夫。要坚守“初心”,时刻保持知识不足、能力不足、本领不足的恐慌之心和危机之感,既要学通党情国情、省情教情这门公共课,又要学精岗位职责分管领域内的专业课,在业务和政策方面成为行家里手。要在学以致用上提高效能,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新精神新部署新要求转化为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是在“谋”上动脑筋。善谋事才能干成事,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要胸怀全局谋,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等重大战略,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顺势而为,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要放开视野谋,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教育改革发展新动态、新趋势,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先进做法。要尊重基层谋,坚持开门办学,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要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坚持眼睛向下看,加强上下联动,把“土办法”变成“金点子”,确保教育决策更接地气、更加科学。要遵循规律谋,加快教育智库建设,统筹各级教科院所、高校教育院系、教育专业学会、教育政策研究机构等力量,构建和完善现代教育决策服务体系。

 

三是在“实”上出真招。人民群众评价教育最关心的是能不能说到做到,最不放心的是工作不落实或落实不好。抓好落实,既是方法和态度问题,更是政治和纪律问题,教育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讲政治是我们的生命线,要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要在高政治站位中强化抓落实的责任,在高政治站位中提升抓落实的本领,在高政治站位中增强抓落实的自律。具体工作中,政策要实,解决好“最先一公里”问题。坚持群众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切实以问题为导向,多出有含金量的政策、管用实用的举措,不喊口号、不搞花拳绣腿、不出空头文件。责任要实,解决好“中梗阻”问题。要全面系统梳理中央和我省的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一张网、一张表,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推进、年底有检查,确保工作不遗漏、效果不缩水。督查要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严格执行任务分解落实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把工作落实到岗到人,力争形成一个实施、检查、监督、反馈、改进、追责的管理闭环,推动各项工作有始有终、善作善成,决不能“沙滩流水不到头”。

 

四是在“争”上求主动。教育是一项崇高的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多争取、多协调、多汇报,要经常汇报成绩、讲明困难,把一些老大难问题摆上来,推动党委政府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要主动争取部门支持。要有“三皮”精神,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为事业发展去争,为师生切身利益去争。要主动争取社会支持。学校是开放的社会,教育也是开放的生活,要善于借八面之风、聚四方之力,构建起大教育工作格局。

 

 

五是在“廉”上做表率。打铁必须自身硬。越是在教育事业爬坡过坎的关口,越要加强教育自身作风建设。要坚守道德底线,严以修身,严于律己,不断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要始终心怀对权力的敬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荣誉观,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从政。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把讲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管理,按法律和规章制度说话办事,真正做到心中有法、行必依法。春节期间,往往是违反廉洁纪律和八项规定精神的易发期多发期,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严格廉洁自律,坚决遏制“四风”,用实际行动维护好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六是在“稳”字上做文章。今年是大庆之年,也是敏感之年,大事多喜事多难事也多,风险事件易发多发,保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更显得至关重要。要严格落实“安全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稳定工作职责和任务落实到位。要从细微处着手,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变化,保持广大师生思想统一、人心稳定。要抓好校园安全,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要抓好舆论引导,切实提高舆情应对的时效性、有效性,避免不良思潮、不实言论在校园内、在师生中蔓延、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形成正面舆论场,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同志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攻坚克难,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更务实的作风,书写好新时代河南教育的“奋进之笔”,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