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大写的人]大写的人出处
 

[大写的人]大写的人出处

发布时间:2019-04-15 04:21:16 影响了:

  摘 要:作为中国“实践派”美学的开山鼻祖,李泽厚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社会性的“美学热”,他的“实践”论、“积淀”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学术和社会影响。从《美的历程》《华夏美学》,到《美学四讲》,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都是李泽厚美学思想的核心议题。围绕这一议题,李泽厚用“自然的人化”这一解剖刀,对中国文学艺术、传统文化精神,乃至“美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李泽厚美学概论》一书将李泽厚的美学思想称为“有人美学”,是不无道理的。尽管李泽厚没有把美完全归因于人的主观作用,但他的理论中却呈现出一个浓墨重彩的大写的人。“人”是实践的主体,“人”是“自然的人化”之关键所在,“人”在李泽厚的美学观点中占据着无比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将结合“自然的人化”,浅谈一下李泽厚美学观点中的“人”,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美学 人 自然的人化 人的自然化
  作为中国“实践派”美学的开山鼻祖,李泽厚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社会性的“美学热”,他的“实践”论、“积淀”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学术和社会影响。从《美的历程》《华夏美学》,到《美学四讲》,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都是李泽厚美学思想的核心议题。围绕这一议题,李泽厚用“自然的人化”这一解剖刀,对中国文学艺术、传统文化精神,乃至“美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李泽厚美学概论》一书将李泽厚的美学思想称为“有人美学”,是不无道理的。尽管李泽厚没有把美完全归因于人的主观作用,但他的理论中却呈现出一个浓墨重彩的大写的人。“人”是实践的主体,“人”是“自然的人化”之关键所在,“人”在李泽厚的美学观点中占据着无比重要的地位。
  一、李泽厚的“有人美学”
  “没有人类,所谓‘善’,所谓‘美’,有什么意义?”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人”在李泽厚美学观点中的重要地位。的的确确,李泽厚的美学是围绕“人”的问题立足并展开的“人类学本体论”美学。
  20世纪50年代,李泽厚和蔡仪、朱光潜展开了美学的论争,针对“美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一场大论辩。其时,在蔡仪的“客观派”看来,“美是被审美对象的‘客观规律’”;而朱光潜的“主观派”则认为“美是审美者的‘主观情感’”。朱光潜纯主观的美学观点后来又发生转向,转向“关系派”,认为美是审美中人与物的一种“关系”,自然美是人与自然接触后,人的情感移入自然,与人的情感发生了一定的关系后形成的。在这次论证中,未及而立之年的李泽厚开辟了自己的一派——“实践派”,认为“美是创造生活的‘实践’”。李泽厚认为蔡仪的美学逻辑是“无人美学”,“只要有上帝,自然仍然是美的,这符合上帝的意志”,没有看到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美其实与自然本身有一种外部关系,即自然本身具有一种审美素质。但这种关系并不能像“关系派”所讲那样成为美之所以为美的本质,不能称之为美的根源。李泽厚认为,要回答为什么审美素质和外在形式会让人产生美感的问题,还是需要从人类活动的根本上去说明。“离开人,离开人类活动,离开主题实践活动,根本就无法说明美的发生、美的根源与本质。”换言之,没有人类活动,就没有美学。在自由空气开始涌入的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践派”美学对“人”的肯定掀起了社会性的“美学热”,李泽厚也成为其时“审美代启蒙”的旗手。这种主题实践美学的观点也为刘再复提出“主体性的文学”播下了种子。
  李泽厚的“有人美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论述基点,即“自然的人化”论、积淀说和文化—心理结构。可以从文化—心理结构开始反向剖析这三个基点。文化—心理结构其实就是指人性。“人性不是上帝赐予的,也不是先天生物本性,恰恰是通过历史(就人类说)和教育(就个体说)所积淀形成自然的人化。”而这个积淀过程,正是历史进程中不同的素材汇聚成为人类的文化心理,然后塑造出了人性特征。换言之,人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以儒家文化为例,儒家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宣扬、借用,在华夏儿女的认知中积累素材,最终渗透进入中华民族的群落人格、审美意趣。这种积淀的过程也要借助于“自然的人化”:先是要通过狭义的“自然的人化”产生一定的物质基础,进而在广义的“自然的人化”过程中产生历史延续下的情理结构,最终通过内在的“自然的人化”内化成为一种无意识的积淀,人类开始发现美。而包含在“自然的人化”中的“人的自然化”,也对人类客服异化具有一定的意义。当物质基础达到一定高度,也开始发生“人的自然化”,人类开始欣赏自然,进而谋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天(自然)人合一”的境界。言及此处,不难发现,“实践派”美学的观点其实以“自然的人化”说为基础。
  再从理论反观作品,无论是《美的历程》《华夏美学》,还是《美学四讲》,“自然的人化”都是李泽厚反复使用的“解剖刀”。这把“解剖刀”到底是什么?又怎么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内在和外在之别呢?
  二、解剖刀:“自然的人化”说
  1.历史尺度:从狭义到广义
  “自然的人化”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观点,指的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引起的自然因素、自然关系等的变化。李泽厚认为“自然的人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人力开发自然,他把原本狭义的通过劳动和技术改造自然事物拓展成为一个广义的哲学概念——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即人类的自然活动与自然的历史关系。在广义的概念下,当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空无一物的天空、辽阔的大海、杳无人烟的荒漠、未经开发的险峰都可能实现自然的人化。因为在这一阶段,天空、大海、荒漠等自身包含的与人为敌或对人不利的因素都已经消失了,或者被人类的科学技术所克服,这些地方也就成为人眼中的“风景”,人开始欣赏其感性形式。
  不过狭义的“自然的人化”也是十分重要的。李泽厚指出,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广义“自然的人化”的基础,它是使人与自然界关系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原始人为什么不能欣赏山水花鸟?这是因为原始社会的狭义“自然的人化”水平,即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人类征服自然的尺度偏小,自然环境中还存在许多与原始人为敌、对其有害的因素,使原始人和自然的关系没有达到广义“自然的人化”中欣赏自然美的高度。可以说,在远古时期,只有某些被狩猎的动物成为人类活动和意识的对象,其余的自然事物,要么和人类无关,如自然界中的山水花鸟,要么与人类相互敌对,如雷电烈日,这些自然中威胁到人生存的对象和山水花鸟都不会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