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观后感 > 参观延安纪念馆有感
 

参观延安纪念馆有感

发布时间:2019-09-03 09:45:22 影响了:
    篇一:参观延安革命圣地 观后感延安精神 放光芒

  延安 精神,对今天的人们说来,似乎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故事。那故事写在延安黄土高原的折皱里,写在历史的交响乐中,写在了千百万贫苦老百姓的心坎上。黄金有价,延安精神无价。因为它是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用一个个壮举、一回回老百姓普遍认同的行动和事实谱写的壮歌!这曲壮歌,惊天地,泣鬼神;这曲壮歌,得人心,壮行色;这曲壮歌,惊世界,奏凯旋!她,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她,唱出了一次次"风景这边独好"!她,使蒋介石、国民党黯然失色;她,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信步走出阴霾,走出黑暗,走出日寇、美帝国主义的荼毒、围剿和封锁。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有太多曲折、太多艰辛、太多磨难、太多坎坷……然而,有了延安精神,我们就走得稳健,活得踏实,苦中有乐,豪情满怀,信心百倍,所向披靡,永远高唱"大风歌"。

  有了延安精神,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有了延安精神,不仅可以创造奇迹,亦能够铸就新的辉煌!因为我们身后有亿万人民的支持、滋养,我们思想和精神的茶饭里有泥土的芬芳。遥想当年,延安的土窑洞、煤油灯;小米饭、南瓜汤;土棉布、来福枪……那么艰苦的条件,那么

  简陋的行装,人民的军队面对那么强大的敌人,入枪林,冒弹雨,抛头颅,洒热血,突破国民党八百万精锐部队的围追堵截,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什么高原古城--延安,被西方人士称为东方的"耶路撒冷"(麦加),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北京、上海、广洲、武汉等等大城市的知识精英、青年学子,甘冒生命危险奔赴延安,用他(她)们的话说:"打断骨头还有筋,扒了皮肉还有心……爬也要爬到延安城!"为什么白求恩、柯棣华、斯诺、斯沫特来……等等外国友人,被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诸多党的领袖人物的英雄气魄和人格魅力所诚服呢?我想这本不是什么高深的数学命题,更不是歌德巴赫猜想,并不难解析。用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的话说:"得天下者,共产党也!"那前提不言自明,因为共产党得人心!因为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没有脱离人民群众的"洋气",更多表现的是颇具亲合力、亲民爱民为民的泥土气息。他们身上臃肿的土布棉衣、带布丁的服装、坦诚的笑容、田间地头与老百姓拉家常,席地而坐;在窑洞里、炕头上,走访普通百姓,吁寒问暖,倾听他们的心声,当机立断,解民忧,办实事。那不是做秀,不是扎势,不是形式主义的虚玄,而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的真实流露和生动写照。这本色辉映着延安精神,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丰富着延安精神的内容。诚然,不论你如何宣传,别样标榜,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人

  民群众并非愚民,而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才是真正的评判者和仲裁者。他们认定了"共产党,为人民"的政治本色,是在与国民党政府的贪污、腐化、剥削压榨人民,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等少数人谋利益的比较中认识和取舍的。于是指名道姓痛斥蒋介石:"你是中国的委员长,看上去你就不是个好皇上!"据说,蒋介石退守台湾后,仍然对其垮台之速,恍若梦昧,百思不得其解,好一段时间打不起精神,黯然伤神。呜呼!蒋介石拟或心有所悟,但想到了岂非做得到。国民党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从出发点、立足点以及其归宿,都是由其反共反人民的政治本性决定的。它与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领袖人物的初衷、胸襟、气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而献身,无私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一再被历史和现实证实并被继续证实的一条铁的历史定律!难道不是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悲剧,已经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写下了沉痛的一页!前车之鉴,岂可漠视。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延安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延安人民留给我们的一份厚重的宝贵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纵是新中国业已建国55周年,共产党已经走过了八十余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已经崛起,中国共产党仍然作

  为执政党带领亿万人民再创辉煌、奔小康。昔日的革命党已转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而且从几百名党员发展成为6800余万党员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但是延安精神没有过时,延安精神所揭示的本质内涵没有变化,延安精神必将永放光芒。当然啦,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应赋予新的内涵。王进喜、雷锋、焦裕禄以及孔繁森、郑培民、等等。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已经通过他们的光辉实践,为延安精神增光添彩,丰富和光大了延安精神,因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深情赞许。然而,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些党员中,延安精神这一共产党人的当行本色或者说这一具有巨大凝聚力的政治底色暗淡了,甚至隐遁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他们的行径,已在涣散着党心,离弃着民心,消蚀着党的领导权威,动摇着党的执政地位,损毁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回顾我党的光辉历程,学习对照延安精神,对此我们的确不可作等闲看待。

  人心向背,关乎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关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的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党中央未雨绸缪,号召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是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举措,也是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这既是对全党的召示,亦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警策。教育活动的成效如何,取决于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更重要的是取决

  于每个党员自律自觉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因为党的先进性是由共产党员先进性构成的。让我们铭心刻骨苏东剧变的深刻教训,让我们牢记人民是我们的再生父母,人心向背并非一劳永逸,要得民心,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继续发扬革命传统,光大延安精神,永远不要丢掉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不仅要有承诺、有宣言,更要见行动,持之一恒,永不褪色!(完)

  终于来到了这令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延安。虽然早知道延安没有秀丽的风光,也明白她还不富裕,但延安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红色底蕴却还是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时时怀揣着奔赴延安、感受延安精神的冲动。今天,当我踏上延安的土地,抚今追昔,真是感慨万千。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 1935 年到 1948 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 13 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

  篇二:西安、延安观后感

  三月四日早上我们来到了据有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西安。那天也刚好是星期五,刚下火车,看到一个个团队,在地接导游的引导下,坐上了不同大巴车,前往同一个方向行驶,据导游讲,声势浩大的千年历史的秦始皇兵马俑也是在位于西安市临潼县两公里的地段。我们也理所当然前往只有在电影、电视剧、图书才看到过的兵马俑了,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

  大约行车多长时间?我也记不太清了,只觉得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兵马俑这里,天下着蒙蒙的小雨。在“兵马俑”讲解员的解说下,我们第一个看见的是两个青铜铸造的大雁--浮雕。听导游说,我们这次十分幸运,这两只浮雁对外开放时间很短。浮雁后面一幅图,这幅图就是浮雁的出产地--临潼县的一个小山村。这一幅图加上浮雁身体上的细小纹条状物,就显得更加栩栩如生了。看了这两只浮雁就仿佛真的回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兵马俑”门口,导游说:“进去之后按着顺序前进,不要说话,出门说一句我回来了”。

  让后我们开始前进,进入展厅,一个个冷峻的武士,一件件古老的兵器,仿佛要立刻把我带入那战国时期秦王一扫六国的战场一般,它们让我感受到秦国的战争与生活。 前方,跪射俑单腿撑地,另一条腿膝盖向上,眉宇间透出警觉,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步兵俑面目清秀,身材矫健,身上的盔甲制作精细,是秦军中的主力军;骑兵俑神情稳重,一手握住牵马的缰绳;而将军俑则显得异常魁伟,特别是它们的铠甲甲片小而细,前胸还系着彩色花结,足可看出他们的身份。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秦俑身上的每一个细节,比如说头上的发髻,每个陶俑都截然不同。普通的兵士都戴着软帽,而高级军官则戴着制作精细的头冠。在陶俑中,找不到一个相同的面容,每一个陶俑都神形具备,毫无呆板之感。

  秦俑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先要用泥捏塑出陶俑的头、手、足等部分,身体则用泥条一圈一圈盘筑而成;接着将身体各部分拼接好以后,在表面进行雕刻、拼贴、对细微处进行修改,才将这些半成品放入炉中,用1000摄氏度上下的温度烧制成俑。最后,还要在陶俑上添加丰富的颜色,使陶俑更加生动。(其实,原来所有的陶俑都是有颜色的,

  因为陶俑年代久远,大多数颜色都剥落了,所以陶俑都显出青灰色。)这样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凝结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我凝视着这些秦俑,仿佛看见在远古的战场上,秦兵手持兵器,勇猛向前的场面。战场上,军鼓擂得震天响,士兵刀戈相向,黄沙被风刮得呼呼作响,战士的呼喊盖过了一切声音…… 似乎明白了秦始皇为什么要费尽心机,造出这庞大的地下军队--他要给后代留下他那段一统天下的辉煌历史

  兵马俑观后感我就介绍完了。我还去了秦皇地宫、钟楼、古楼、大雁塔等等景点。

  第二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了延安。在延安革命 纪念馆 ,那一幅幅发黄、发灰的图片与手迹,那一件件陈旧、简陋的生活实物,仿佛就是那段浓缩的历史,引领我们进入那烽火年代、峥嵘岁月。就是在这个小村庄,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领导了全国土地改革运动,召开了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在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在我们党面临着从农村到城市、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从夺取政权到掌握政权的历史性转折时刻,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此,“两个务必”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正确指针和告诫全党的响亮口号

  我们参观了向往已久的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延安、枣园、杨家岭,一个个多么熟悉的名字,早在儿时的记忆中就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里,我瞻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了十三个春秋的革命遗址,参观了延安 枣园 、杨家岭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曾经居住过的窑洞,参观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旧址。窑洞内那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令人难以忘怀。毛泽东旧居里那宽大而简陋的书桌、周恩来旧居里那绑着铁丝的床、朱德旧居里默默无声的纺线车,都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这里的每一件文物就是一段历史,每一件文物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都凝聚着延安

  精神形成的轨迹。1935年到1948年,对中国革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十三年。在这十三年里,中国革命从艰难走向了胜利,从弱小走向了强大。延安它承载了这段历史,也铸就了永放光芒的不朽的旗帜--延安精神。 我们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王家坪旧址,身临其境,缅怀历史,对延安精神所赋予的本质特征和时代意义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睹物思人,感慨颇深,思想上、心灵上受到了很大震撼,也引发了很多感想。重温历史,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第一、要坚定一个信念。这信念就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在延安时期,虽然延安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物质条件极其贫乏,但大批仁人志士、无数热血青年涌跃奔赴延安,使延安成为了领导全国抗日的一方热土、中国革命的摇篮。在当时,人们就已经认定了这一信念,诚如当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延安所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中国的希望在共产党”。

  篇三: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炎炎六月,我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这座北国边塞之城,是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黄土地,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光照日月、启迪后人的经典。延安因为与中国现代史的诸多大事结缘而名声大噪,成为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为神奇的地方。宝塔山、枣园、 杨家岭 ,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址,都勾起人们无限的追忆。

  抚触历史,让人唏嘘。1935年10月19日,衣衫褴褛的红军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驻延安,从此荒无人烟的陕北高原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成为亿万优秀青年魂牵梦萦的圣地。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日渐成熟,实现第一次国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造中国革命的奇迹,谱写中华民族全新的历史!

  在杨家岭,一间间普通的窑洞,一张张斑驳的桌椅,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我们在这里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心灵上受到了一次极好的教育。 枣园,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在这里毛主席领导了抗日战争、全党整风运动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现在这里又修建了新的建筑,种植了大量花草树木,环境幽美,身处其中,就像漫步在山城园林。如今的枣园已经被建设的比较现代化,为当地人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参观中我们见到了惜日的纺车,这让我们不禁想到了大生产运动。

  巍巍宝塔山,是延安圣地的标志和象征,战争中由于敌机多次轰炸,要将宝塔炸掉,是毛主席的坚持,才将保塔保留了下来。现在保塔安装了彩灯,夜晚的宝塔,更加辉煌壮丽,灿烂无比。既然不能近距离观赏,大家便在远处摄影留念,让宝塔永在身边。

  延安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代伟人,产生了无数革命志士,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创造了一个今天的世界强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种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使人心里充满敬畏。感受着片孕育新中国的土地,感受着新中国开创者的艰辛和无畏,这次红色之旅是一次对心灵的洗涤,对灵魂的净化。

  通过这次参观,加深了我对延安的了解,感悟到了一种延安精神。这种精神包涵了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始终追求和坚持的。

  无数革命青年冲破反动派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共产党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武器、外援和资金,却依然很快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并最终取得胜利。他们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这种追求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一起构成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样,延安精神在今天也具有极为深远和现实的意义。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心浮躁,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现象泛滥。此时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我们要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

  篇一:参观延安革命圣地 观后感延安精神 放光芒

  延安 精神,对今天的人们说来,似乎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故事。那故事写在延安黄土高原的折皱里,写在历史的交响乐中,写在了千百万贫苦老百姓的心坎上。黄金有价,延安精神无价。因为它是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用一个个壮举、一回回老百姓普遍认同的行动和事实谱写的壮歌!这曲壮歌,惊天地,泣鬼神;这曲壮歌,得人心,壮行色;这曲壮歌,惊世界,奏凯旋!她,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她,唱出了一次次"风景这边独好"!她,使蒋介石、国民党黯然失色;她,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信步走出阴霾,走出黑暗,走出日寇、美帝国主义的荼毒、围剿和封锁。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有太多曲折、太多艰辛、太多磨难、太多坎坷……然而,有了延安精神,我们就走得稳健,活得踏实,苦中有乐,豪情满怀,信心百倍,所向披靡,永远高唱"大风歌"。

  有了延安精神,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有了延安精神,不仅可以创造奇迹,亦能够铸就新的辉煌!因为我们身后有亿万人民的支持、滋养,我们思想和精神的茶饭里有泥土的芬芳。遥想当年,延安的土窑洞、煤油灯;小米饭、南瓜汤;土棉布、来福枪……那么艰苦的条件,那么

  简陋的行装,人民的军队面对那么强大的敌人,入枪林,冒弹雨,抛头颅,洒热血,突破国民党八百万精锐部队的围追堵截,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什么高原古城--延安,被西方人士称为东方的"耶路撒冷"(麦加),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北京、上海、广洲、武汉等等大城市的知识精英、青年学子,甘冒生命危险奔赴延安,用他(她)们的话说:"打断骨头还有筋,扒了皮肉还有心……爬也要爬到延安城!"为什么白求恩、柯棣华、斯诺、斯沫特来……等等外国友人,被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诸多党的领袖人物的英雄气魄和人格魅力所诚服呢?我想这本不是什么高深的数学命题,更不是歌德巴赫猜想,并不难解析。用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的话说:"得天下者,共产党也!"那前提不言自明,因为共产党得人心!因为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没有脱离人民群众的"洋气",更多表现的是颇具亲合力、亲民爱民为民的泥土气息。他们身上臃肿的土布棉衣、带布丁的服装、坦诚的笑容、田间地头与老百姓拉家常,席地而坐;在窑洞里、炕头上,走访普通百姓,吁寒问暖,倾听他们的心声,当机立断,解民忧,办实事。那不是做秀,不是扎势,不是形式主义的虚玄,而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的真实流露和生动写照。这本色辉映着延安精神,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丰富着延安精神的内容。诚然,不论你如何宣传,别样标榜,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人

  民群众并非愚民,而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才是真正的评判者和仲裁者。他们认定了"共产党,为人民"的政治本色,是在与国民党政府的贪污、腐化、剥削压榨人民,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等少数人谋利益的比较中认识和取舍的。于是指名道姓痛斥蒋介石:"你是中国的委员长,看上去你就不是个好皇上!"据说,蒋介石退守台湾后,仍然对其垮台之速,恍若梦昧,百思不得其解,好一段时间打不起精神,黯然伤神。呜呼!蒋介石拟或心有所悟,但想到了岂非做得到。国民党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从出发点、立足点以及其归宿,都是由其反共反人民的政治本性决定的。它与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领袖人物的初衷、胸襟、气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而献身,无私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一再被历史和现实证实并被继续证实的一条铁的历史定律!难道不是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悲剧,已经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写下了沉痛的一页!前车之鉴,岂可漠视。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延安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延安人民留给我们的一份厚重的宝贵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纵是新中国业已建国55周年,共产党已经走过了八十余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已经崛起,中国共产党仍然作

  为执政党带领亿万人民再创辉煌、奔小康。昔日的革命党已转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而且从几百名党员发展成为6800余万党员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但是延安精神没有过时,延安精神所揭示的本质内涵没有变化,延安精神必将永放光芒。当然啦,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应赋予新的内涵。王进喜、雷锋、焦裕禄以及孔繁森、郑培民、等等。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已经通过他们的光辉实践,为延安精神增光添彩,丰富和光大了延安精神,因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深情赞许。然而,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些党员中,延安精神这一共产党人的当行本色或者说这一具有巨大凝聚力的政治底色暗淡了,甚至隐遁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他们的行径,已在涣散着党心,离弃着民心,消蚀着党的领导权威,动摇着党的执政地位,损毁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回顾我党的光辉历程,学习对照延安精神,对此我们的确不可作等闲看待。

  人心向背,关乎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关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的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党中央未雨绸缪,号召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是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举措,也是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这既是对全党的召示,亦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警策。教育活动的成效如何,取决于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更重要的是取决

  于每个党员自律自觉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因为党的先进性是由共产党员先进性构成的。让我们铭心刻骨苏东剧变的深刻教训,让我们牢记人民是我们的再生父母,人心向背并非一劳永逸,要得民心,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继续发扬革命传统,光大延安精神,永远不要丢掉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不仅要有承诺、有宣言,更要见行动,持之一恒,永不褪色!(完)

  终于来到了这令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延安。虽然早知道延安没有秀丽的风光,也明白她还不富裕,但延安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红色底蕴却还是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时时怀揣着奔赴延安、感受延安精神的冲动。今天,当我踏上延安的土地,抚今追昔,真是感慨万千。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 1935 年到 1948 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 13 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

  篇二:西安、延安观后感

  三月四日早上我们来到了据有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西安。那天也刚好是星期五,刚下火车,看到一个个团队,在地接导游的引导下,坐上了不同大巴车,前往同一个方向行驶,据导游讲,声势浩大的千年历史的秦始皇兵马俑也是在位于西安市临潼县两公里的地段。我们也理所当然前往只有在电影、电视剧、图书才看到过的兵马俑了,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

  大约行车多长时间?我也记不太清了,只觉得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兵马俑这里,天下着蒙蒙的小雨。在“兵马俑”讲解员的解说下,我们第一个看见的是两个青铜铸造的大雁--浮雕。听导游说,我们这次十分幸运,这两只浮雁对外开放时间很短。浮雁后面一幅图,这幅图就是浮雁的出产地--临潼县的一个小山村。这一幅图加上浮雁身体上的细小纹条状物,就显得更加栩栩如生了。看了这两只浮雁就仿佛真的回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兵马俑”门口,导游说:“进去之后按着顺序前进,不要说话,出门说一句我回来了”。

  让后我们开始前进,进入展厅,一个个冷峻的武士,一件件古老的兵器,仿佛要立刻把我带入那战国时期秦王一扫六国的战场一般,它们让我感受到秦国的战争与生活。 前方,跪射俑单腿撑地,另一条腿膝盖向上,眉宇间透出警觉,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步兵俑面目清秀,身材矫健,身上的盔甲制作精细,是秦军中的主力军;骑兵俑神情稳重,一手握住牵马的缰绳;而将军俑则显得异常魁伟,特别是它们的铠甲甲片小而细,前胸还系着彩色花结,足可看出他们的身份。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秦俑身上的每一个细节,比如说头上的发髻,每个陶俑都截然不同。普通的兵士都戴着软帽,而高级军官则戴着制作精细的头冠。在陶俑中,找不到一个相同的面容,每一个陶俑都神形具备,毫无呆板之感。

  秦俑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先要用泥捏塑出陶俑的头、手、足等部分,身体则用泥条一圈一圈盘筑而成;接着将身体各部分拼接好以后,在表面进行雕刻、拼贴、对细微处进行修改,才将这些半成品放入炉中,用1000摄氏度上下的温度烧制成俑。最后,还要在陶俑上添加丰富的颜色,使陶俑更加生动。(其实,原来所有的陶俑都是有颜色的,

  因为陶俑年代久远,大多数颜色都剥落了,所以陶俑都显出青灰色。)这样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凝结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我凝视着这些秦俑,仿佛看见在远古的战场上,秦兵手持兵器,勇猛向前的场面。战场上,军鼓擂得震天响,士兵刀戈相向,黄沙被风刮得呼呼作响,战士的呼喊盖过了一切声音…… 似乎明白了秦始皇为什么要费尽心机,造出这庞大的地下军队--他要给后代留下他那段一统天下的辉煌历史

  兵马俑观后感我就介绍完了。我还去了秦皇地宫、钟楼、古楼、大雁塔等等景点。

  第二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了延安。在延安革命 纪念馆 ,那一幅幅发黄、发灰的图片与手迹,那一件件陈旧、简陋的生活实物,仿佛就是那段浓缩的历史,引领我们进入那烽火年代、峥嵘岁月。就是在这个小村庄,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领导了全国土地改革运动,召开了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在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在我们党面临着从农村到城市、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从夺取政权到掌握政权的历史性转折时刻,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此,“两个务必”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正确指针和告诫全党的响亮口号。

  我们参观了向往已久的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延安、枣园、杨家岭,一个个多么熟悉的名字,早在儿时的记忆中就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里,我瞻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了十三个春秋的革命遗址,参观了延安 枣园 、杨家岭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曾经居住过的窑洞,参观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旧址。窑洞内那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令人难以忘怀。毛泽东旧居里那宽大而简陋的书桌、周恩来旧居里那绑着铁丝的床、朱德旧居里默默无声的纺线车,都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这里的每一件文物就是一段历史,每一件文物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都凝聚着延安

  精神形成的轨迹。1935年到1948年,对中国革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十三年。在这十三年里,中国革命从艰难走向了胜利,从弱小走向了强大。延安它承载了这段历史,也铸就了永放光芒的不朽的旗帜--延安精神。 我们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王家坪旧址,身临其境,缅怀历史,对延安精神所赋予的本质特征和时代意义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睹物思人,感慨颇深,思想上、心灵上受到了很大震撼,也引发了很多感想。重温历史,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第一、要坚定一个信念。这信念就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在延安时期,虽然延安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物质条件极其贫乏,但大批仁人志士、无数热血青年涌跃奔赴延安,使延安成为了领导全国抗日的一方热土、中国革命的摇篮。在当时,人们就已经认定了这一信念,诚如当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延安所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中国的希望在共产党”。

  篇三: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炎炎六月,我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这座北国边塞之城,是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黄土地,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光照日月、启迪后人的经典。延安因为与中国现代史的诸多大事结缘而名声大噪,成为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为神奇的地方。宝塔山、枣园、 杨家岭 ,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遗址,都勾起人们无限的追忆。

  抚触历史,让人唏嘘。1935年10月19日,衣衫褴褛的红军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入驻延安,从此荒无人烟的陕北高原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成为亿万优秀青年魂牵梦萦的圣地。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日渐成熟,实现第一次国共和作,共同抗日,延安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创造中国革命的奇迹,谱写中华民族全新的历史!

  在杨家岭,一间间普通的窑洞,一张张斑驳的桌椅,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我们在这里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心灵上受到了一次极好的教育。 枣园,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在这里毛主席领导了抗日战争、全党整风运动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现在这里又修建了新的建筑,种植了大量花草树木,环境幽美,身处其中,就像漫步在山城园林。如今的枣园已经被建设的比较现代化,为当地人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参观中我们见到了惜日的纺车,这让我们不禁想到了大生产运动。

  巍巍宝塔山,是延安圣地的标志和象征,战争中由于敌机多次轰炸,要将宝塔炸掉,是毛主席的坚持,才将保塔保留了下来。现在保塔安装了彩灯,夜晚的宝塔,更加辉煌壮丽,灿烂无比。既然不能近距离观赏,大家便在远处摄影留念,让宝塔永在身边。

  延安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代伟人,产生了无数革命志士,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创造了一个今天的世界强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种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使人心里充满敬畏。感受着片孕育新中国的土地,感受着新中国开创者的艰辛和无畏,这次红色之旅是一次对心灵的洗涤,对灵魂的净化。

  通过这次参观,加深了我对延安的了解,感悟到了一种延安精神。这种精神包涵了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始终追求和坚持的。

  无数革命青年冲破反动派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共产党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武器、外援和资金,却依然很快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并最终取得胜利。他们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这种追求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一起构成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它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同样,延安精神在今天也具有极为深远和现实的意义。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心浮躁,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现象泛滥。此时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我们要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