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十三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热点问题的研究动态]什么是十三五时期
 

[十三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热点问题的研究动态]什么是十三五时期

发布时间:2019-08-08 09:56:45 影响了:

【区域经济理论】

“十三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热点问题的研究动态

刘玮李逸飞李静

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受到政界和学界的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到2020

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类目标、33个主要指标,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有两个篇章专门讲述区域发展问题,分别是第八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第九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十三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问题,学界则主要围绕区域政策的重点、任务、目标及三大战略;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以及影响区域差距的相关问题;城市发展模式、城市规模效应以及关于城市群建设等问题展开研究。关键词:区域政策;区域差距;城市化;城市群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6)04—0121—07收稿日期:2016—05—21

100872)。

作者简介:刘玮,女,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编审,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北京

李逸飞,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北京李静,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872)。100872)。

DOI:10.14017/j.cnki.2095-5766.2016.0100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2016—2020年)是中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新中国成立一百年)迈进的重要历史转换期。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受到政界和学界的高度重视。

2016年3月17日,新华社发布了《国民经济和

差距、城乡差距以及影响区域差距的相关问题;城市发展模式、城市规模效应以及关于城市群建设等问题展开研究。

一、“十三五”时期区域政策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区域政策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改革开放前区域政策是向内陆倾斜,20世纪70年代末改为向沿海倾斜,2000年后区域政策为“四大板块”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而“十三五”规划中涉及区域政策的表述应该是历史上内容最为丰富、最为具体和指向性最强的。针对“十三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重点、任务和目标,学界也进行了许多讨论。

(一)“十三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重点肖金成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及珠江—西江经济带将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与合作的战略重点。钱津认为县域经济一体化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重点,从改革开放后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除省会城市外,经济发展的行政区域主要表现是县域。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区域细胞,县

121

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类目标、33个主要指标,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

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规划纲要》全文共计6万多字,包括20篇80章节,其中有两个篇章专门讲述区域发展问题,分别是第八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第九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包括了10章近9000字,提出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对于“十三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问题,学界则主要围绕区域政策的重点、任务及三大战略;区域

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第4期

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范恒山认为当前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抓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坚定不移从实际出发制定区域政策;始终注重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科学把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探索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二)“十三五”时期区域政策的任务

刘元中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区域发展面临着以下几项任务:持续缩小区域差距(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城镇化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陈耀认为“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区域政策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总方针,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整合矫正区域“碎片化”,强化国家级区域规划实施评估与监督;构建五大都市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三角城市圈、成渝城市圈),推动内部一体化,培育国际竞争优势;以“一带一路”引领国内全方位开放,加强内陆和沿边“短板”建设;引入“区域治理”理念,建立有效的跨行政区协调机制。魏后凯等认为“十三五”时期,国家应以主体功能区和特殊问题区为载体,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进一步完善区域补偿政策,同时以创新、信息化为驱动力,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三)“十三五”时期区域政策的目标

一个国家的发展始终会面临着经济增长与区域平衡的双重目标,尤其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破解效率与平衡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重要。陆铭等认为在经济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趋势的背景下,要实现人均意义上的区域平衡,有两个选择:一是在劳动力流动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转移资源的“动钱”方式来实现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平衡;二是消除各种限制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动人”和“动钱”相结合,同时实现经济集聚和人均意义上的区域平衡。刘修岩基于中国1999—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他认为,空间集聚是推动地区总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同时也是导致地区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关键因素。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重点不应是平衡地区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而应侧重于尽量消除阻碍空间集聚和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因素,以实现生产在地理上集中但生活水平趋同。122

(四)三大战略研究

1.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研究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京津冀)区域面积占全国的1.9%,人口占全国的8%,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1.1%。未来,“京津冀”将是中国最具增长潜力的新兴增长极,也是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理想区域。

祝尔娟认为在有序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中,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是关键:中心城市与所在区域、北京与天津分工合作、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陈耀认为,至少“四个结合”对于深入认识和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十分必要。具体为:把促进内部相对均衡化与提升整体竞争力相结合;把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很好结合起来,尤其要尊重市场规律;把存量布局调整优化与增量建设引导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增量引导的作用;把三地自主合作对接与体制机制的创新结合起来。马晓河认为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必须建立三地协调机制,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周边城市体制改革和城市功能建设、统筹治理大气污染和产能过剩等问题作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推进。石碧华认为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加快建立区域一体化的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各种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通过加快区域产业转移、培育跨区域产业集群、促进合作共建开发区等方式,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注重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构建合理的城市群层级结构。

2.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是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包容性强的巨大发展平台。

申现杰等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快落实同周边国家和区域的“五通”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构建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张茉楠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利益诉求各异、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应对沿线国家科学分类,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做实做细政府间合作,尽快制定研究双边或多边可接纳、互动互补、操作性强的“一带一路”方案;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7大战略联盟支点;全面提升

“十三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热点问题的研究动态

基础设施水平;制定高铁走出去发展总体战略;推出一批重大项目清单;积极构建基础设施多元化投融资框架;最终建成“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

3.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研究

国家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再次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有效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合作发展以及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庆华等基于SSM 模型对2003—2012年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产值稳步增长,结构演变过程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交替主导;政策导向影响、要素价格变化、区域分工合作以及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方大春等以长江经济带“协调会”成员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显示:上海市影响力范围要远远大于其他中心城市,而南京、武汉和重庆的辐射影响主要集中于周围城市;产生辐射效果大小与距离、交通网络完善程度和自身城市质量大小有关;加快长江经济带内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有利于提高核心城市辐射强度和辐射效果;统筹配置资源,引导人口迁移,有利于发挥长江经济带最大效益;加大对地处多重断裂点城市扶持力度,有利于接受核心城市辐射和传递辐射。此外,就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合作机制,张智勇等认为从中短期来看,由地方政府代表参与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陷入了不完全合作博弈的“囚徒困境”,其中地方利益的调配是一把双刃剑,行政区划的刚性界限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中短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可以从改变博弈方的支付结构、化静态博弈为重复博弈、构建从双边互信到多边互信的倒逼机制这三个维度来有序推进。

问题研究中,主要体现为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

1.区域之间的差距

朱承亮等通过对1978—2010年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轨迹及区域来源进行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轨迹已由“U ”型转化为倒“N ”型,1990年和2003年是两个拐点;区域间经济差距是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来源,但区域内经济差距已成为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构成。皮亚彬也认为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出现了新的现象和趋势。在经历了1978—2004年区域差距不断拉大的过程后,从2004年至今,中国四大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在呈现出逐年缩小的态势。侯璐璐等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先后经历“缩小—扩大—缩小”的“倒S 型”特征。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正处于库兹涅茨威或威廉姆斯“倒U 型”变化态势后半段。文余源等认为中国省域和城市的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趋同,而是存在增长趋异,但在以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开放化为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较贫穷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快与富裕地区,各个经济体趋于自身的稳态。

2.城乡收入差距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区域差距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的同时,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孙华臣等认为劳动力在区域内部的迁移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外省迁入的劳动力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但是影响效果并不显著。许明等认为提高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助于实现区域内的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协调发展。李顺毅认为目前中国大多数地区城市体系中出现大城市过度扩张而中、小城市发育不足的失衡结构,这一失衡结构是导致中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主要因素。钞小静等认为当前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且城乡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也较大,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孙久文等认为城乡差距中,收入差距扩大阻碍了劳动力迁移,不利于城镇化;而金融支持对城镇发展的偏向性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以就业为基础的城镇化进程,但是投资偏向对城镇化的推动并不明显。靳涛等针对“中国的体制变革是否是城乡收

123

二、关于区域经济现实问题的研究

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前提,探索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演变规律,预判未来变化趋势及影响,是完善区域政策的重要前提。学界就区域差距的现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区域经济差距

由于城乡分割市场的原因,在中国的区域差距

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第4期

入差距扩大化的‘元凶’”这一质疑展开研究,认为中国体制变革使得体制活力和有效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之间“穷者更穷、富者更富”的“马太效应”, 必定会缩小城乡差距。

(二)影响区域差距的因素

近年来,中国学者对于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具体总结有如下几点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城镇化、空间集聚和资本流动。

1.城镇化对区域差距的影响

欧阳金琼等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城镇化并不会必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时间进程来说,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有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三阶段变化规律;从地区差异来说,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农业劳动力丰富的地区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可能得到缓解,对经济欠发达、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力稀缺的地区来说,城镇化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2.空间集聚对区域差距的影响

覃一冬等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后发现: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会使地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且空间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会随地区运输成本的下降而削弱。但是,陆铭等认为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在资本和人口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空间集聚可以破解区域效率与平衡的冲突。

3.资本流动对区域差距的影响

彭文斌等认为促进资本和生产要素在各区域间的自由流动,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生产资料的有效配置,提升各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可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4.全要素生产率对区域差距的影响

朱子云认为省际经济差距形成和绝对差距扩大的首要推动力是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在全要素生产率差距贡献中,综合效率差距提供了主导性的支持作用,高级人力资本占比差距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设备性资本占比差距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学界就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发展的规模效应及城市群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城市发展模式探索

选择“小城镇”模式还是“大城市”模式,是中国城市化战略中一个持久的争论论点。总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1)大城市重点论。认为大城市的规模效应以及集聚效应可以提升土地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2)中等城市重点论。认为相比小城镇,中等城市具有较大的经济集聚效应,同时又可以避免大城市带来的城市病问题。(3)小城镇重点论。认为通过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和商品经济,既可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有利于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有助于城乡交流互动发展。(4)城市体系论。国家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在继续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继而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城市群的辐射带动效应,以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发展大城市,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中国城市化模式和演进机制的选择,是决定城市化空间资源配置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中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张自然等认为兼顾效率和长期增长应该成为城市化模式的落脚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城市群战略应当成为中国城市化模式选择的首选;在未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调整城市规模结构,提高城市化的聚集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持续的效率改进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进行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及产业结构方面进行城市化制度的创新。方创琳认为,在新形势下,中国城市发展的模式应该是引导城市群,严格控制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鼓励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

2.城市结构的优化

很多学者一直在争论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模式应是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发展中小城市。普遍

124

城市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区

认为目前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已经突破了城市承

三、城市化与城市群建设

“十三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热点问题的研究动态

载力,突破了自然条件极限。但是对城市的承载力是否与城市的技术和管理有关的研究还比较少。中国有学者就城市的内部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

陆铭从“生活在城市”还是仅仅“活在城市”的论点出发,分别从“密度”和“距离”的角度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结构性问题。他发现:低密度不利于当地的就业,不利于城市社区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影响生活的便利性,与此同时,人口密度的降低会增加交通需求;离大城市越远,经济增长率越低。陆铭认为中国现在城市发展在思维上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强调发展中等城市、小城市时候,把中小城市的发展与大城市核心带动力做了一个切割,牺牲了大城市的核心带动力和规模经济效应。而且,目前中国城市存在的一个普遍结构性问题则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城市规划时过度强调“职住分离”,导致核心区域人口密度较小,城市边缘人口密度过大。在中国城市化建设的道路中,中国的地方政府急需认识到密度和距离对于城市(特别是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以防当前的低密度、远距离模式给城市发展留下后遗症。在高密度的城市,应该建设更加完善的商业配套和服务,城市结构应由过去的平面扩张型转向高密度垂直型。

(二)城市发展的规模效应研究1.城市规模的经济效应

(1)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一般认为,城市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余壮雄等在Combes 等人的分布特征—参数对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格点搜索的NLS 回归来识别集聚效应与选择效应的方法;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表明:集聚效应是解释中国大城市生产率优势的基本原因,而选择效应并不存在;集聚效应在城市与企业层面的表现截然不同,累计集聚效应与城市规模之间呈“倒S 型”关系,小城镇向小城市以及大城市向特大城市的扩张能够带来更大的边际集聚效应,而集聚效应系数与企业规模之间呈“倒U 型”关系,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在集聚中获益更多。

(2)城市规模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柯善咨等使用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计量估计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结构对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城市规模,城市需要达到一定的门槛规模才能从上下游产业关联中获得效益。柯善咨等的研究

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城市经济效益发生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 型”变化,而城市规模增大的边际收益则随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变而增加;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了中国非农业经济总量的近三分之二,且在各地区发挥着经济中心的作用,这些城市的经济效率基本上决定了中国经济的效率;由于这些城市的规模普遍偏小,扩大城市规模有利于提髙集聚经济效益;中国大部分地级市的实际规模仍小于最优规模,因此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同时,中小规模的地级市应该推动当地制造业的发展和人口集聚。

2002—2008年间中国1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

(3)城市化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王元春等基于

板数据,通过构建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指标,采用动态面板模型探讨了城市化进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总体样本来看,人口城市化进程和土地城市化进程均对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人口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是土地城市化进程的近2倍。在分区域研究后发现:人口城市化指标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在东中西部依然显著,且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土地城市化指标的作用则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为负,在东部地区并不显著,且从数值上也比人口城市化指标小得多。这说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且新型城市化的核心应是人口城市化。

2.城市规模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孙三百等基于中国的微观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城市规模与幸福感呈U 型关系,曲线最低点处市辖区人口规模为300万人左右。蔡景辉认为中国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幸福感影响效应呈显著的“U 型曲线”关系,其中,收入是城市规模影响流动人口幸福感的主要传导路径,城市规模通过影响个体收入而对流动人口幸福感影响的间接效应约占总效应的64%。同时, 城市规模通过提高城市生产率和降低失业率而影响流动人口幸福感的间接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6.1%和9%左右。此外,陈钊等通过国际经验比较,认为中国大多数的城市规模偏小,并且认为根据齐普夫法则,首位度城市人口规模的确定可以基本决定这一城市体系内的其他城市的人口规模。傅红春等认为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将居民幸福感作为约束因子,不同路径取得的

125

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第4期

最优城市规模在500万—780万人。

(三)城市群建设

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即“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学界关于中国城市群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路进行了深入研究。

1.城市群建设的现状

叶裕民等认为按照城市群发育程度,由高到低可以划分为都市连绵区、成熟城市群、潜在城市群三类。当前中国已形成“4+8+12”的城市群级别结构,即4个都市连绵区、8个成熟城市群、12个潜在城市群,在空间分布上构成了中国“准菱形”的城市群架构。中国城市群地区是中国经济、人口、就业的核心聚集区域,但经济聚集程度有所下降,人口和就业的聚集程度则不断增强。

2.对于未来城市群建设的思路

汪阳红等认为城市群是由众多城市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共同组成的具有紧密联系的城市集合体,具有高密度性、枢纽性、网络性和共生性四个基本特征。通过分析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密度、功能、联系、基质和治理特征及存在问题,认为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应该遵循以下三大思路:提升核心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合理分工;优化空间结构,现实可持续发展;构建政府之间的合作治理机制,实现共赢发展。张学良等认为中国城市群目前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发展特征,城市群经济在大部分城市群的发展中并未得到充分实现,从而造成效率损失和发展失衡;加强要素集聚、完善城市体系、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中国城市群未来提升竞争实力的主要途径。参考文献

[1]肖金成“十三五”. 我国区域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

[J ]. 中国经济周刊,2015,(3).

[2]钱津. 县域经济一体化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重

点[J ]. 区域经济评论,2015,(1).

[3]范恒山.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基本方向与重点任

务[J ]. 经济研究参考,2014,(13).

[4]刘元中“十三五”. 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更多元、更

均衡[J ]. 区域经济评论,2015,(1).

[5]陈耀“十三五”. 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几点思126

考[J ]. 区域经济评论,2015,(1).

[6]王业强,魏后凯“十三五”. 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战

略调整与应对[J ]. 中国软科学,2015,(5). [7]陆铭,向宽虎. 破解效率与平衡的冲突——论中

国的区域发展战略[J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8]刘修岩. 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对中国省级层面

集聚效应的检验[J ]. 世界经济,2014,(1). [9]祝尔娟. 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思路与重点

[J ]. 经济与管理,2014,(3).

[10]陈耀. 京津冀一体化要力求“四个结合”[J ]. 中

国发展观察,2014,(5).

[11]马晓河. 从国家战略层面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

展[J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4).

[12]石碧华. 京津冀协同发展态势与政策匹配[J ].

重庆社会科学,2015,(11).

[13]申现杰,肖金成.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

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 ]. 宏观经济研究,[14]张茉楠. 全面提升“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水平

[J ]. 宏观经济管理,2015,(2).

[15]黄庆华,周志波,刘晗.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

变及政策取向[J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6).

[16]方大春,孙明月. 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影响力研

究[J ]. 经济地理,2015,(1).

[17]张智勇,杨再惠. 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的优化路

径——长期视野的中短期策略[J ]. 理论与改革,2015,(1).

[18]朱承亮,岳宏志.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及区

域分解[J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1). [19]皮亚彬. 集聚与扩散并存——我国区域差距演

变的新特征[J ].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1). [20]侯璐璐,张燕华.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测算和

阶段划分[J ]. 区域经济评论,2015,(2). [21]文余源,于俊雅.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β趋同分

析[J ]. 区域经济评论,2015,(2).

[22]孙华臣,卢华. 城乡收入差距演变:劳动力迁移

的贡献[J ]. 财经问题研究,2014,(8).

[23]许明,刘长庚.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不

平等[J ]. 经济问题探索,2015,(1).

[24]李顺毅.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与城乡收入差

2014,(11). 2014,(4).

“十三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热点问题的研究动态

距——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 财贸研究,2015,(1).

[25]钞小静,沈坤荣. 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

中国经济增长[J ]. 经济研究,2014,(6). [26]孙久文,周玉龙. 城乡差距、劳动力迁移与城镇

化——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 经济评论,2015,(2).

[27]靳涛,李帅.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是内殖于

体制吗[J ]. 经济学动态,2015,(2).

[28]欧阳金琼,王雅鹏. 城镇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的影响[J ]. 城市问题,2014,(6).

[29]覃一冬,张先锋. 空间集聚会扩大地区收入差距

吗[J ]. 当代财经,2014,(5).

[30]陆铭,向宽虎. 破解效率与平衡的冲突──论中

国的区域发展战略[J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1]彭文斌,吴伟平. 中国区域差距与资本流动关系

的实证研究[J ]. 统计与决策,2014,(3). [32]朱子云. 中国经济发展省际差距成因的双层挖

掘分析[J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 [33]张自然,张平,刘霞辉. 中国城市化模式、演进机

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J ]. 经济学动态,2014,(2). [34]方创琳. 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调整与城市

规模新格局[J ]. 地理研究,2014,(4).

[35]陆铭. 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城市[J ]. 上海交通

2014,(4).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36]余壮雄,杨扬. 大城市的生产率优势:集聚与选

择[J ]. 世界经济,2014,(10).

[37]柯善咨,赵曜. 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

生产率[J ]. 经济研究,2014,(4).

[38]王元春,方齐云. 城市化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

[J ]. 城市问题,2014,(2).

[39]孙三百,黄薇,洪俊杰,等. 城市规模、幸福感与

移民空间优化[J ]. 经济研究,2014,(1). [40]蔡景辉,任斌,黄小宁. 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幸

福感的影响──来自RUMIC(2009)的经验证据[J ].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1).

[41]王俊,李佐军. 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最优城市

规模[J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7). [42]陈钊,陆铭. 首位城市该多大?——国家规模、

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影响[J ]. 学术月刊,2014,(5). [43]傅红春,金俐,金琳. 幸福框架下的最优城市规

模[J ]. 城市问题,2016,(2).

[44]叶裕民,陈丙欣. 中国城市群的发育现状及动态

特征[J ]. 城市问题,2014,(4).

[45]沈阳红,贾若祥. 我国城市群发展思路研究——

基于三大关系视角[J ]. 经济学动态,2014,(2). [46]张学良,李培鑫. 城市群经济机理与中国城市群

竞争格局[J ]. 探索与争鸣,2014,(9).

Research Tendency on Hot Issues of Regional Economics in China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Liu Wei Li Yifei Li Jing

Abstract:As China s economy has entered a new normal,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al economics has been highly valu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academia.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roposes 7categories of objectives and 33major indicators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fully embodies the 5development concepts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open, sharing ”. There are two chapters are devoted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One is Article 8“To Promote the New Urbanization ”, and the other is Article 9“To Promote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 The studies of regional economics in China in the academic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key points, tasks and 3strategies of regional policy, the gap among different region,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regional gap, the pattern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scale effect of urba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Key Words:Regional Policy ;Regional Gap ;Urbanization ;Urban Agglomeration

(责任编辑:柳阳)

127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