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我们要不要批评孩子] 一年级孩子考试总差要不要批评
 

[我们要不要批评孩子] 一年级孩子考试总差要不要批评

发布时间:2019-01-25 04:48:54 影响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严厉地批评孩子,如果孩子不接受批评,甚至为此哭闹反抗,那么家长更是如临大敌,他们会用更加严厉的方式去压制孩子的哭闹反抗,或者担心地询问亲人、朋友:“我的孩子这么不服管,将来可怎么办?不吃亏才怪呢。”
  那么,这真的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吗?还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心理不够了解所造成的?或者当我们和孩子发生冲突时,我们根本就忘了就事论事,只是想着怎么在这些冲突中占据“上风”,只是想着让孩子低头,只是为了维护“家长的尊严”?
  让我们通过一些常见的例子,来看看我们平时都是怎么批评孩子的,而我们又该不该为这些事情批评孩子呢?
  
  故事一:“不听劝”的孩子被暴打一顿
  
  故事:
  某天,文文早早来到幼儿园,是第二名哦,老师表扬了她,她可高兴了。第二天,天刚刚亮,文文就起床了,叫醒爸爸妈妈,说要去幼儿园,因为今天她要得第一名。文文爸爸还想多睡一会儿,但是文文不让。文文爸爸劝文文:现在还早,去了幼儿园门都没开呢。但是文文不干,她就是要马上去幼儿园,去争取第一名。文文爸爸的火气渐渐往上蹿:“好,我带你去!”吃了早饭,他拽着文文来到幼儿园,果然如文文爸爸所说幼儿园“大门紧闭”。文文爸爸又拽着文文回到了家里,狠狠地揍了她一顿,边揍边骂:“让你不听话!”
  故事在文文的大哭声中结束。
  沙龙里的讨论:
  淘桃妈妈:我会陪着孩子在幼儿园门口等到开门的,其他的以后再说。
  陶陶妈妈:小孩“争第一”很正常啊!这样不是挫伤她的积极性嘛!我会带孩子上幼儿园,让孩子看到大门没开的情景,然后讲清不用这么早来的原因,陪她在附近逛一圈,掐准时间,争取让她第一个到幼儿园。
  钠钠妈妈:既然爸爸已经起床带孩子去幼儿园了,表示他准备让文文看到她没有预料到的结果,那么可以趁机教导孩子认识时间,告诉她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才是正确的。
  闲情感想:
  虽然我们总说,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有机会决定他们自己能够决定的事情。可是真正到了“放权”的时候,我们总是那么不甘心。因为我们心里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少惹麻烦”,凡事按照我们的意见行事。只有“听话的孩子”才会让我们觉得舒心,一旦他们不听话,我们就会找出种种理由来狠狠地“批评”他们。其实,我们最好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孩子真的做错了什么事情需要被打骂么?我们不能心平气和地陪孩子一起体验这个“争取第一”的过程吗?
  
  故事二:勤快挨批评,懒惰得享受
  
  
  故事:
  琪琪坐在沙发上,说:“奶奶,我要喝水。”奶奶说:“哦,好的,等一下。”马上跑去倒水给琪琪喝。琪琪喝完,坐在沙发上把杯子一举,奶奶立马拿去洗了。
  过了一会儿,琪琪又想喝水了,这次她自己去倒水,一不小心把水倒在了桌子上,奶奶大发脾气,边收拾边数落她:“你真是多事,怎么这么不小心啊。倒个水都不会!”
  这样的场景常常重复。每当琪琪想自我服务时,就可能因为不小心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而挨骂。而琪琪偷懒的时候,获得的是奶奶周到的服务。
  沙龙里的讨论:
  乐乐妈妈:只要是乐乐主动要求做的事,我们都尽量让她做,只是提醒她某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柠檬妈妈:不久前,一个美籍华人来我家做客时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他和妻子平时就很注意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比如,如果孩子要喝果汁,就得自己开冰箱倒,万一倒洒了饮料也从来不批评他。现在孩子的独立能力非常强。
  可可妈妈:奶奶这样做,给琪琪一个暗示,那就是,我以后再也不自己动手了,自己动手就会被骂,那我就偷懒吧,偷懒多好,又舒服,又不会被骂。可是这样一来,琪琪就失去了一个锻炼成长的机会。
  闲情感想:
  琪琪奶奶也爱琪琪,但是奶奶对于琪琪的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爱。她心甘情愿地服侍着琪琪,体贴周到;而琪琪一旦想自我服务时,奶奶便没有了耐心,她觉得琪琪给她增加了麻烦,于是严厉批评琪琪。奶奶的“奖错罚对”,对琪琪的成长来说不仅毫无益处,更是一种阻碍。真希望琪琪的奶奶能改变自己,也希望琪琪的父母能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
  
  故事三:孩子咬手指,我不批评他能行吗
  
  故事:
  杰杰快4周岁了,他常常会无意识地把手指放到嘴巴里吮。杰杰妈妈每次看到后都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但杰杰或者采用暴力手段――用手指甲来抓妈妈,或者就耍无赖哭闹,要求大人不要批评他。杰杰妈妈为难了: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不批评,那该怎么做呢?
  沙龙里的讨论:
  安安爸爸:碰到这种情况我不会批评孩子。我会想,孩子是否没有很好地度过口腔敏感期?如果家长在孩子半岁到两岁之间,总是阻止孩子吃手指以及别的他喜欢咬的东西的话,就可能妨碍孩子顺利度过口腔敏感期,导致他以后经常咬东西――最方便的,当然是咬自己的手指了。家长批评只能暂时压制孩子的行为,孩子还会因为你的批评而背上心理包袱――咬手指是“不好”的行为,然而我无法控制,因此我不是好孩子!
  咬手指的另外一种可能性是,孩子当时比较紧张,他用咬手指这个手段来缓解自己的压力。无论是什么情况,我们要相信,孩子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咬手指的,我们必须找出原因并且给予解决,咬手指的现象才能得到缓解和根除,压制绝对无法解决问题。
  杰杰妈妈反馈:我们确实一直在阻止孩子把手指或别的东西放进嘴巴,因为怕他把脏东西吃到嘴里。但如果现在我任他咬手指,这种情况要持续多久才能弥补上他小时候错过的口腔敏感期呢?孩子的手指常常很脏,是否应该让他把手指洗干净了再咬?
  安安爸爸:在儿童处于口腔敏感期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给他各种各样安全的适合他舔、咬、吸的东西,让他可以随意享用,直到他度过这个敏感期为止。孩子手指脏的话,帮他洗一下或者擦一下;或者提供给孩子别的合适的东西,比如毛巾。至于要持续多久,是由小孩子自己决定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安静地在一旁观察他,为他提供他需要的东西。
  
  闲情感想:
  正如安安爸爸所说,杰杰妈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杰杰顺利地度过迟到的口腔敏感期,而不只是发出“你不许再咬手指”这样一个简单的、强制性的命令。这个事例也提醒我们做父母的:不要只对孩子表面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指责,我们要透过表象找根源;而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一方面要仔细观察孩子,另一方面,也要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我们要不要批评孩子?
  
  通常,当我们被问到“要不要批评孩子”这样一个问题时,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孩子有错难道不批评?”有时甚至会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实在可笑。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当你看了上面的故事,你还觉得我们应该在孩子“有错”时,就毫不犹豫地批评孩子吗?
  沙龙里一位爸爸说:“批评给我的感觉,是对幼儿的一种居高临下的压制。”确实如此,当我们站在一个孩子面前,俯视他们,指责他们时,我们仿佛成了“权威”,我们无限制地提高了自己的“正确性”,否认了孩子的感受,我们拒绝去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拒绝去探究“问题”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事实上,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与其年龄相符的正常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也许过了这个阶段就会自动消失;孩子的一些表现,还可能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一些不当行为引发的。所以,当孩子表现出一些我们无法容忍的行为时,我们要首先想想:我有没有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孩子身上去?我认为这个行为不可容忍,事实上是不是真的就是如此呢?其次,我们也应该阅读一些介绍孩子生理心理成长的书籍,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这样,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理解他们,给予宽容,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而不是板下脸孔“批评”他们。
  最后,闲情要介绍两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孩子,并成功“训育”孩子自律的书籍给大家:一本是由孙瑞雪女士编著的《捕捉儿童敏感期》;另一本是由小巫女士著作的《和孩子划清界限――成功训育儿童自律的法宝》。相信大家看了这两本书后,对于“要不要批评孩子以及如何让孩子自律”等问题一定会有新的认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