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金陵十三钗游戏 《金陵十三钗》中篇到长篇的历史叙述演变
 

金陵十三钗游戏 《金陵十三钗》中篇到长篇的历史叙述演变

发布时间:2019-04-15 04:21:21 影响了:

  摘 要:严歌苓的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侧重人性在灾难中的迸发和升华,历史作为小说背景为表现人性服务。以侧面表现为主,小说以历史切面的形式突出非常态的历史时空中人性的美好。而在同名长篇中,严歌苓表现历史的力度较之中篇有较大提高,除侧面表现之外,对*****的正面描写显著增强。另外,长篇中严歌苓对*****的历史叙述不仅在于表现历史,而且倾向于反思历史,这些都增强了长篇《金陵十三钗》历史叙述的厚度与深度。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 中篇 长篇 历史叙述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严歌苓创作了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这篇小说最初刊登在《小说月报·原创版》2005年第6期上。之后,《名作欣赏》于2006年7月(第13期)全文转载。有了这两个影响力颇大的文学杂志的推广,加之严歌苓自身已具有的广泛的读者基础,《金陵十三钗》遂成为严歌苓小说中又一部引起较大关注的作品。工人出版社2007年1月即出版了由《金陵十三钗》和《太平洋探戈》两部中篇小说组成的合集——《金陵十三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7月也出版了同名的严歌苓中短篇小说合集。《金陵十三钗》被张艺谋导演看中并确定要拍成电影之后,严歌苓又对原本的中篇小说进行了扩充,2011年6月由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长篇版本的《金陵十三钗》。中篇及长篇《金陵十三钗》在内容上有较大差别,尤其是在表现*****的历史时,长篇更多地渗透进作者对于这段历史的深刻思考。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论述两个不同文本讲述历史的不同之处以及在不同的叙述方式背后所体现的作者面对*****这段历史的思想意识的演变。
  一
  严歌苓在谈到她创作《金陵十三钗》的渊源时说道:“我查到金陵女子大学教务长魏特琳日记的一段记录,南京陷落的时候,所有女人在金陵大学避难,日本人要求他们必须交出100个女人,否则就要在学校中驻军,当时就有20多个妓女站出来了,使女学生们没有遭到厄运,这就是故事的萌芽。”① 严歌苓所言的这段“真实的历史”,笔者在《魏特琳日记》中也找到了出处,原文如下:
  12月24日,星期五
  再过一天就是圣诞节了。10时,我被叫到我的办公室,与日本某师团的一名高级军事顾问会晤,幸好他带了一名翻译,这是日本使馆的一名年长的中国翻译,他要求我们从1万名难民中挑选出100名妓女。他们认为,如果为日本兵安排一个合法的去处,这些士兵就不会再骚扰无辜的良家妇女了。当他们许诺不会抓走良家妇女后,我们允许他们挑选,在这期间,这位顾问坐在我的办公室里,过了很长时间,他们终于找到了21人,日本人认为,姑娘们听到这一消息后会躲起来。许多姑娘来问我,日本人会不会从她们中间再挑选另外79名?我所能的回答是,如果我能阻止的话,应该不会。②
  作为一部详细记录日军侵略南京罪行的文献,这部日记影响广泛,也成为文学家们的素材与灵感源泉。按照海登·怀特的观点,作为一种对历史的叙述和书写,历史话语并不是“时间的镜像”,并不能完全地、客观地、真实地表现曾经发生的历史。所有的历史叙事中都含有虚构的成分,也就是说历史话语阐释世界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与小说家阐释世界的方式具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借助了想象。以此来分析上面魏特琳的那篇日记,我们可以发现魏特琳在记述12月24日所发生的日本兵挑选妓女这一事件时,因为自身无法参与整个过程(她被叫到办公室里,并一直待到日本兵带走21个女子),所以在她的日记里留下了许多值得玩味的叙述。首先,她被要求从一万名难民中挑选出100名妓女。这里就有两处疑问,一是难民中有无妓女?二是即使有又如何辨认?其次,“当他们许诺不会抓走良家妇女后,我们允许他们挑选”,这句叙述背后也隐含着一个问题,即日本人是否会遵守承诺不随便抓良家妇女?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21人”,这21个女人都是妓女吗?她们是如何被挑选出来的?对于这些很关键的问题,日记所记录的历史显然是不完整的,遗漏了许多细节且经过魏特琳过滤了的历史。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为“历史的缝隙”。对于这种缝隙现在我们已无从做严谨、确切的考证,但是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想象、去填充,严歌苓恰恰就是在这种历史的缝隙中挖掘出其小说创作的题材。
  严歌苓所表述的“历史”,显然与魏特琳日记中的叙述已有非常大的区别。魏特琳日记中的叙述除了对日本兵有交代之外,对其他人物是没有说明身份的,也没有涉及任何冲突,但是被严歌苓想象之后的“历史”中,人物都有了确切的身份——日本兵、妓女、女学生,其次有了矛盾冲突的雏形,日本兵与女学生、日本兵与妓女、妓女与女学生等等。经过这种对历史缝隙的想象,达到了严歌苓对这个小说题材的审美要求——有“凄美的故事”——“一方面是残酷,一方面是美丽” ③。在残酷中表达人性的潜力,使美丽得到升华,这是严歌苓在小说中表现*****这段历史时所采取的叙述策略。
  *****自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始,持续了几个月,但是中篇小说中故事的发生时间是在1937年12月12日,国民党军队弃城而逃开始,至12月24日圣诞节止,只截取了其中12天时间,按照严歌苓的说法,“这是一个剖面”,不是一个“史诗性的东西”,并不是要展现历史的全貌,实际上也不可能完全展现,因此,中篇《金陵十三钗》中故事时间和地点都高度集中,由于小说时间、空间的限制,小说除了通过人物遭际直接表现战争的残酷、敌人的野蛮凶残之外,多是运用间接描写,通过英格曼神父、法比等人眼中的惨相和叙述来揭露南京城所遭受的巨大灾难,历史叙述缺乏纵深感。这些手段相对于那段沉痛的历史而言,分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因为作者想要表现的并不是“历史的镜像”,而是“一个群体,由于非常偶然的原因组合在一起,她们对战争的反应,到最后她们拿出自己的行为”④,所以,中篇《金陵十三钗》中的历史叙述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人物形象得以升华的背景以及人物行动的依据而出现的。实际上,为了营造更为曲折的情节,作者甚至不惜虚构出一个第三者插足(赵玉墨勾引书娟的父亲)的故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小说中历史叙述的分量,削弱了历史叙述对读者的冲击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