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钓鱼城上的古代兵器谱:钓鱼城32将军为何自刎
 

钓鱼城上的古代兵器谱:钓鱼城32将军为何自刎

发布时间:2018-12-27 04:44:59 影响了:

  当人们说,落后就要挨打的时候,宋人是不会认可的。这个拥有报纸、纸钞、宋词、巨舰、火器可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超级文明体,却总是被草原上那些大字不识的人揍得鸡飞狗跳,首都一迁再迁,国境一退再退,直到最后连小皇帝也被赶入大海。
  从军事上看,这一切的根源只在于宋人缺马。于是,宋人打造出了有史以来最厚重的铠甲,最尖利的长枪,最强劲的弓弩,试图用自己高超的技艺弥补这一先天缺陷。但野战时这样的军队就像是慢腾腾的乌龟,当宋人还在懵懵懂懂地开拔时,那些骑马的家伙已经绕过去抄掉了他们的老家。于是“乌龟们”憋屈地一退再退,一直退到一个叫做钓鱼城的地方。
  这之后,草原上的汉子勒住马缰,抽出马刀,准备一战轻松解决掉这群被自己折磨得疲惫不堪的“败寇”。然而,钓鱼城上,大宋帝国的各种神兵出世……于是,这一战,便是三十六年。
   在一个头顶艳阳的下午,我和宋史研究学者周显人来到钓鱼城博物馆,试图找寻当年这群守军如此悍猛以致坚守孤城三十六年的原因。也许人们会认为那是勇气与斗志铸造的奇迹。我们却认为勇气与斗志不是全部,我们想寻找的是在此之外,那些来自于工匠们的原因,来自于那个辉煌文明的原因。
  我们穿过护国寺,来到一个名叫“钓鱼城博物馆”的僻静院堂,发现这里几乎没什么人,最靠角落的房里挂着十来幅黑白的画卷,画着些奇形怪状的器械。我们走了进去,从最左边的一幅开始,循着这些画卷,回到了那个“矢交坠兮士争先”的年代。
  
  神弓劲弩:射程260米
  黄桦弓、黑桦弓、麻背弓
  神臂弩、床子弩……
  在当时两军交战中,守军手中的弓弩是非常最要的兵器。作为一个连文士都将“射”视为六艺之一的国家,中国古代军队历来非常重视弓弩。从秦弩、汉直弩,汉大黄弓这么一路走来,到宋时中国的弓弩制造水平达到了巅峰。以至于南宋诗人华岳言道:“军器三十有六,而弩为魁首,武艺一十有八,以弓拔头筹。”而钓鱼城,这一大西南防御的中流砥柱,自然也拥有大量的强弓劲弩。
   “围攻钓鱼城时,蒙古人已经吞并金、西夏、花刺子模等文明较发达的地区,积累了大量财富,也俘获了大批工匠。”周显人告诉笔者,“因此,此时的蒙古军队早已鸟枪换炮,再也不是与其他部落逐鹿草原时的两匹瘦马、一柄马刀、裹身皮毡子就上战场的穷酸形象。此时,他们普遍装备了厚重的铁鳞甲,顶贯带罩面的铁盔,鳞甲内还嵌着致密的丝绸用以防箭(类似现代防弹衣的复合装甲设置)。为了贯穿这种复合甲胄,钓鱼城里的能工巧匠们不断精研改进,将弓弩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钓鱼城守军用的弓有黄桦弓、黑桦弓、麻背弓等多种,弓型虽与当时宋军所用制式装备相同,但在铁箭上却有相当大的创新。设计成熟的箭,通常分为箭头、箭杆和箭羽三部分,箭头是战斗部,箭杆是平衡部,箭羽则是调节部。轻而韧的竹、木始终是箭杆的首选材料。使飞行和下落遵循正确角度,从而飞得更远,攻击更加有效的是箭羽,守军使用雕翎作羽取代常用的雁鹅羽,使得箭在飞行中速度损失最小,穿透效果最佳。箭头造型都己脱离扁平四棱形的单调,变得更长更厚,以牺牲射击距离为代价增强破甲能力,同时部分箭枝加装了三棱倒钩,大幅扩大了伤口面积,称为“插刃凿子箭”。在那个战地医疗几乎没有的年代,被这种箭叮上一口,即使没有命中要害,也很可能伤口化脓感染而死。在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几枚这样的箭头,那狰狞的模样着实让人心寒。
  弩被视为后部装有弩机的弓。一般弩机四周有“郭”,“郭”中有牙,可钩住弓弦。“郭”上有“望山”作为瞄准器,“牙”下有“悬刀”作为扳机。发射时,扳“悬刀’,“牙”缩下,“牙”所钩住的弦弹出,弦向前运动弹击箭杆使箭激射而出。因此,弩比弓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加之弩在射击时无须像弓那样用大力拉弦,瞄准起来更加简单,因此成为钓鱼城守军最为青睐的防守利器。
  守军手中最强劲弩的被称为神臂弩和床子弩。神臂弩是在宋神宗时,由民间匠人李宏研制的精良兵器,并由钓鱼城守将王坚入川时带入,总数约5000张。据《宋会要辑稿》记载,神臂弓是以坚韧的山桑木作弓身,以结实檀木为硝,以铁为橙子枪头,以铜为马面牙发,以麻绳扎丝为弦。弓身长约合1米2,弦长约1米。单兵可以操射,发射数寸长的木羽箭,射程远及二百米,“仍透穿榆木,没半尺”,足见其劲利。神臂弓来到钓鱼城后,又被这里的能工巧匠们改制成了克敌弓,射程达到了260米,百米内可贯穿重甲,“每射铁人,一发应弦而倒”。
  如果说神臂弩是狙击枪,那么床子弩就是榴弹炮。这是一种重型武器,又称床弩,它是在唐代绞车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据说宋太祖“尝令试床子弩于近郊外,矢及七百步,又令别造千步弩试之,矢及三里”。宋朝的床子弩有不同的款式和名目,仅《武经总要》中就记有双弓床弩、大合蝉弩、小合蝉弩、手射弩、三弓弩等。它们一般都用四脚木架作为弩座,其上安置二至三张复合弓,大大加强了弩的张力和强度。张弩时,用粗壮的绳索把弩弦扣连在绞车上,士兵们摇转绞车,张开弩弦,安好巨箭;放射时,由士兵用大锤猛击扳机,机发弦弹,将箭射出。由于其相当笨重,不便运输,往往用于城防。钓鱼城大多采用的是体型巨大,威力惊人的三弓弩。这种弩使用的弩箭甚为巨大,有粗壮的箭杆和铁制的箭羽,前端装有巨大的三棱刃铁链,因为这箭头的大小和一般士兵使用的长枪差不多,也被守军戏称为“一枪三剑箭”。在第二次围城战时期,就是这种三弓弩将蒙哥帐下前锋副帅兀拔忽一击粉碎,大大挫伤了蒙军士气。
  
  
  武装到牙齿的城防装备望楼警戒地面,地听警戒地下回收型檑木,飞钩,狼牙拍……
  钓鱼城名虽为城,实际上却是一座纯粹的军事要塞,钓鱼城攻防战时期,它被各式各样的城防装备武装到了牙齿。
  望楼是守军用以侦查敌情和示警的场所。它高可达二十余米,用坚木支撑,顶端建有一座宽五尺的木板屋,在屋底设一出入口,坚木上钉上钉子以便观测人员(望子)攀爬,底座是用两枝各长三米的鹿颊木先埋入土中,只在地面露出一米的头,以船只上绑桅杆的方法将坚木和鹿颊木固定,然后在坚木上绑上三十米左右的固定绳加以固定。楼中望子需时时警惕,无敌情楼中望子将手中白旗卷起,若敌出现则将旗张开,敌人靠近城楼将旗杆横置,若敌人败走则慢慢将旗举起。有趣的是,当时大汗蒙哥见望楼好用,于是打算在钓鱼城对面的脑顶坪也依样画葫芦地建一个起来观测城内情况,结果这种班门弄斧的行为让蒙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蒙哥刚爬上望楼,便被等候多时的石炮齐射所中,挨得两日,最终在北碚一命呜呼。
  望楼警戒地面,地听则警戒地下。若是攻城部队挖掘地道攻城,守城部队往往防不胜防,唯一的方法是提前发现地道位置以做好准备。于是钓鱼城守军在城内的各方都掘好了深二丈的洞穴,称为“地听”,以耳力好的军士待在洞中,然后取一个带伪装物的瓮盖在洞顶,只要敌人在数百步之内活动,在洞中的军士就可以藉由声音来判断敌军的方位,然后守城方就趁夜赶到敌人挖掘地道的方位,掘开孔洞,利用风扇迅速将毒药或石灰粉吹入,或者在敌方地道方向预凿地道,两旁横向凿洞,隐藏伏兵,洞外再以上色毡帘加以隐蔽欺敌,均可轻松粉碎攻方的图谋。据说二三十年前,钓鱼城附近常有人发现这类巨大的孔洞,后来为了游人安全,被悉数填平,也算是个小小的遗憾。
   攀爬城墙是攻方伤亡最大的阶段,此时守军可以用所有兵器去对付攀爬中无力还击的攻城士兵。这些武器中钓鱼城守军应用最多的是擂具。宋时最主要的檑具是木檑,它的主体是由巨大木材修成的木柱,然后在其上钉上铁钉,从城头滚下时能大片杀敌,糜烂数十米。这种檑木杀伤力巨大,但木材消耗也很大,若敌人围城经年,城中有限的资源便无法长期维持。要檑木,还是要箭枝?这是摆在守城将士面前一个事关生死的问题。此时,又是天才的工匠们站了出来,发明了一种回收型檑木。这些回收型的擂木有车脚擂和夜叉擂两种。其中车脚擂是自城上立一个绞车,然后以车轮作为擂具,投掷后再以绞车收回。而夜叉擂(俗称“留住客”)则以长一丈多、直径一尺的湿榆木制成,擂木外钉满长五寸的铁钉,两端装有轮子,一样依靠城上的绞车施放。这样,当夜叉擂施放后,可以迅速的帮助擂木回收到原位。
  在这种可回收的擂木之外,工匠们举一反三地发明了其他回收型的攻击兵器,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飞钩和狼牙拍。飞钩,又名铁鸦脚,它的设计有点像是在钓鱼,末端利用一段铁链来增加抛掷时的稳定性,然后再加上钩锋长利的铁钩。使用者利用敌军士兵冒着箭矢飞石攻城时,不敢抬头露出面部的心理,只要他们聚集在城下,就立刻将飞钩抛下,飞钩会钩住盔甲,每次可以钩到两三个人。然后用绞盘绞到半空再凌空掷下,既可使被抓之敌顷刻毙命,也可使其如人肉炮弹般给城下密集的敌军制造混乱。
  狼牙拍的拍面是由长四米、宽三米、厚十厘米的榆木板钉满狼牙铁钉而成。狼牙钉多达二千二百个,钉刺穿出木面足有五厘米,木板四面再各装上一刀刃,以加强杀伤力。狼牙拍由两组绳子控制,敌军一但攻城,就用一组绳子将拍面举起与城墙垂直,等到敌军攀爬至拍面下方,再立刻撒手将狼牙拍重重砸下……
  虽然已经拥有如此种类繁多的防御武备,鱼城守军们最强大的城防利器还得算原始的石炮――抛石机。在火炮发明以前,这种抛石机就是最重型的远射武器。它不仅是抛掷石弹的工具,而且也是抛掷燃烧和爆炸性火器的主要工具。最早的炮弹是石制的,后来出现了特殊炮弹,如燃烧弹、化学弹等。再后来毒烟球、烟幕弹、毒药甚至带瘟疫的动物尸体也加入了进来。这使得这种抛石机俨然成了中古时代的生化武器。
  与蒙军相比,钓鱼城内的石炮数量并不占优势,对射起来相当吃亏。因此守军一反常规地将炮撤下城头,安置在城墙里侧――在如今校场下面仍能看到这些炮位压出的遗迹。炮前再设置树木伪装,以避免受到蒙军齐射而损毁。宋史研究学者周显人告诉笔者:发射时,每炮会在城头上设一战士,专管观察敌情,同时提供石弹落点反馈。如果角度偏得小,就让拉拽炮索的人调整拉索力度;角度偏得大,就让炮手移动炮架。试射几次后,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命中目标。这种把炮置于隐蔽处,进行观测修正的间接射击,在八百多年前无疑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军事指挥技术。
  为了配合这种军事指挥上的灵活性,守军将石炮加装上底座和轮子,称为旋风炮车。这类炮上没有固定的炮架,而是竖立一根巨大的“冲天柱”,在柱头安放投射杠杆,于是炮击时可以变换方向,向四面发射,不用像单梢炮改变方向时还要移动袍架。虽然因无架座,稳定性不够强,发射的炮石也不能太重,只有三斤左右,难以击毁对方的攻城器械,但用以杀伤士兵,则是绰绰有余。旋风炮为木制结构,因此现已无实物留存,只在博物馆的院坝上还保留着一个缩小版的模型,供游人缅怀它当年的威风煞气。
  
  
  喷涌而出的各种火器突火枪、火弹、铁火球、猛火油柜……
  至于如何对付攻城器械,守军用的是火器。
  虽然在人们眼中,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但无论在任何世界军事史的典籍里,宋朝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宋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娴熟的技艺将火器带入了这个世界,独立完成了热兵器取代冷兵器这场连绵数百年大戏的序章。
  最早的火器出现在南宋绍定五年蒙古军进攻河北时,守城士兵使用的飞火枪,将纸制的火药筒绑缚在矛柄上,近战中既可喷火伤人,又能格斗拼刺。虽然飞的只是“焰火”,但在火药中还掺杂着铁滓、磁末等,与火焰同时喷出,也能起一定的杀伤作用。
  一百五十年后,南宋寿春军器造备监又进一步创制出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它用竹子做枪筒,内装铁子,一发之后可以打到五、六十米远,三百米都能听到那震耳的巨响。这是数千年来的第一次,人类成功地做出了在战场上用化学能取代人力的尝试。
  到南宋末年,火器已发展得具有相当的实用性,据《编续资质通鉴长篇》记载,宋末送入四川的武备中,就包括神臂弓火箭二十万只,火药弓箭十二万只,突火枪七千杆,火弹八千枚、铁火球三百个、猛火油柜一百五十樽等火器。其中约五分之一留在了钓鱼城。由于攻城装备多为木制,即使为了防火做过浸水处理,但守军使用的火器仍可以轻易将其点燃。蒙军眼睁睁看着云梯冲车化为一柱烈焰,即使冲到城下,也终究无可奈何。
  在特殊场合,火器也可发挥特殊的作用。据周说,第三次围城其间,蒙军进攻东城墙甚急,守城偏将与部下奋死抵挡却终告失败,在陷入重围的情况下,偏将率部下250名点燃一具大铁火球集体殉国。火球爆炸后,据蒙军内的汉人文书记载,“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天(蒙)军亦多惊死者”,鱼城兵将更是“灰烬无遗”……
  震撼于这些南宋匠人卓越不凡的工艺与想象力之后,不禁让人幻想:如果当时没有这场战争,让那些天才匠人的才智离开战场,回归生活,给他们以时间去发展酝酿。数百年后,中国大地会结出多少智慧的果实?可惜,随着南宋全境投降,皇帝蹈海,钓鱼城打开自己的城门,这段历史也便宣告终结。直到元末、明末以至清末,幻想也没能成为现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