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艺术起源的“游戏说”,简论] 艺术起源简论
 

[艺术起源的“游戏说”,简论] 艺术起源简论

发布时间:2019-07-11 04:00:54 影响了:

  摘要:关于艺术起源的“游戏说”,首先由席勒提出,后来康德对艺术和游戏的自由本质论真正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康德关于艺术和游戏的自由本质论奠定了艺术起源游戏说的理论基础。国内学者以往对"游戏说"的论述多持否定态度,但并未能有力证明之。对“游戏说”自身的肯定与否决,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难题。
  关键词:艺术起源 “游戏说” 游戏
  “游戏说”首先由席勒提出,但游戏理论在西方却由来已久,第一个提出游戏理论的并不是席勒,游戏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席勒所赋予的含义。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曾经指出,游戏是人用来安抚神灵的活动。虽然人们早就注意到了游戏的重要性,但第一个对游戏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的是近代哲学家康德。
  一、康德、席勒的“游戏说”概观
  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康德初次把艺术与劳动明确区分开来:“艺术甚至也和手艺不同;前者叫做自由的艺术,后者也可以叫做雇佣的艺术。我们把前者看作它好像只能作为游戏,即一种本身就使人快适的事情而得出合乎目的的结果;而后者却这样,即它能够作为劳动、即一种本身并不快适(很辛苦)而只是通过它的结果吸引人的事情、因而强制性地加之于人。”①这段话真可谓是集中、明确地体现了康德的“游戏一艺术观”。
  康德的游戏理论的本质正在于对主体自由的弘扬,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张扬个性、自我解放的良好传统,希望能够在艺术领域中实现真正的主观自由。游戏中的主体,创造者或观赏者,都如同游戏中的游戏者一样,暂时忘记了现实的利害与利益,自由活动着。
  康德之后,人们对游戏的理解大多是从主体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席勒正是康德主体游戏观的最为成功的继承者。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席勒继承了康德的思想,强调游戏的自由性。席勒眼中自由的游戏有两种:自然的游戏与审美的游戏。只有审美游戏才是“摆脱了任何目的的侄桔”完全自由的生命活动。因而,席勒会说:“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全的人。”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席勒的“游戏说”具有相当程度上形而上的意义。
  二、胡伊青加的游戏观
  荷兰学者胡伊青加的游戏理论仍然是在康德的主体游戏观的范畴之内进行论证的,但是胡伊青加在康德游戏理论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他将游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首先,胡伊青加是站在文化学的角度来探讨游戏的。他试图将游戏概念融合到文化的概念中去。“处于最初的文明乃是被游戏出来的,它不是像婴儿从子宫脱离出来那样从游戏中产生出来的,而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产生出来并永远不脱离游戏。”③
  其次,胡伊青加给游戏以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他将游戏提升到了人的本质的角度。胡伊青加曾提到“我的目的不是要确定游戏在所有文化中的地位,而是要查明文化本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游戏的特征。”④这充分证明,他所探求的并不是文化中的游戏因素,而是文化自身中的游戏因素。
  同时,胡伊青加还注意到了游戏的严肃性:“我们习惯于把游戏和认真理解为绝对的对立,然而这种理解看来并未触到问题的实质。”⑤这种自由为游戏提供了类似宗教仪式的神圣性”。胡伊青加这一关于游戏的思想对伽达默尔的游戏观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
  最后,胡伊青加对游戏自身的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他认为游戏指向游戏自身。胡伊青加意识到了游戏的重要地位,游戏再不是游戏者的游戏,而是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性。
  三、伽达默尔“游戏观”述略
  在现代西方美学界,对游戏问题研究得比较深入且较有影响的当属德国哲学家、美学家伽达默尔。他努力将自己的游戏概念与康德、席勒的游戏概念加以明确的区分。在伽达默尔这里,游戏实现了其自身由主体论向存在论的转变。游戏已不再是指艺术活动中的态度或主观的情绪,而是指一种存在方式。
  伽达默尔的游戏观不同于以往的游戏理论。在这里“游戏的主体不再是游戏者,而游戏只是通过游戏者才得以表现。”⑥这就意味着,游戏者不再有决定作用,游戏者只是游戏得以表现的一种媒介,一种手段。在他看来,“游戏的主体并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⑦“游戏的存在方式就是自我表现。”⑧
  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并不意味着游戏中没有游戏者。游戏是通过游戏者来表现自身的,没有游戏者,游戏也就无法表现。游戏具有一种指向性,即指向其自身,而并非主观美学中的游戏者的主观性。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深受康德的主体论思想影响,他实际上是在康德的“艺术的本质即游戏”的基础上讨论游戏问题的。但从本质上来看,他所说的游戏具有独立的意义。他并非先验地从艺术的本质出发来演绎游戏的本质,而是根据游戏事实去研究游戏。不过他归纳出来的游戏的特征恰恰符合艺术的本质特征,这就说明:游戏的结构和艺术的结构是同一的,但游戏更简单、个体化,所以游戏可能是艺术之先。这就论证了从游戏去研究艺术起源的可行性。
  四、综论
  总之,“游戏说”有着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艺术活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它或许来源于一种与艺术活动完全相异的活动,但它最可能来源于一种与艺术活动相近的活动。而在远古时代的各种人类活动中,与艺术最为相近的活动就是游戏活动。艺术与游戏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而在时间上它们恰恰又是先后顺序,因此,艺术就极有可能是从游戏中来的。我们不能肯定地说艺术一定是起源于游戏,但某些艺术或某些艺术的因素起源于游戏,实在是难以否认。早期的艺术重象征、重表现,正可以用游戏进行解释。因为“假定性”正是游戏的重要特征之一。
  艺术起源于游戏,从理论上也是能够说得通的。至少可以说是,从游戏的角度出发去研究艺术的起源问题不失为一条重要的途径。关于游戏说,至今为止,最富有建设性的成果当属席勒关于物质游戏向审美游戏的转化,但是这项研究尚且处于起步阶段,还较为简单,他并没有对游戏作更深入的研究也没能明确区分各种不同的游戏以及它们对艺术的影响。
  因此,至今为止能够见到的关于“游戏说”的观点多为理论方面,尚缺乏充分的实证。困难正在于此,由于时间距离遥远,考古学、民俗学的相关研究材料本身亟待解决。一旦这些问题得以解决,“游戏说”的深入研究必将指日可待,也一定能够拥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
  注释:
  [1]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47页
  [2](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第十五封信).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4页
  [3](荷兰)胡伊青加.人:游戏者.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3页
  [4]同上,序言第2页
  [5]同上,第20页
  [6](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7] 同上,第138页
  [8]同上,第140页
  参考文献:
  [1]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
  [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
  [3](荷兰)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3页
  [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5]徐岱.审美者与游戏人——关于艺术精神的一种诠释[J].杭州师范学院学
  报:社科版,2006年2期
  [6]彭富春.说游戏说[J].哲学研究(京),2003年02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