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点燃深山孩子的希望 希望在深山里的故乡
 

点燃深山孩子的希望 希望在深山里的故乡

发布时间:2019-01-16 04:24:51 影响了:

  周末的夜晚多么舒适。人们享受着电风扇里吹出的凉风,在悠闲地观赏电视节目。楼下不知道谁家的录音机正在播放着《妈妈的吻》,“在那遥远的小山村……”这一切,构成了一副多么美好的夏夜图。我拿出当天的报纸来到阳台上,习习的凉风,迷人的夜景,使我感到如释重负的轻松。借着窗口透出的灯光,我翻开5月4日出版的《广西日报》头版头条新闻吸引了我:《自治区和南宁市领导希望中学生毕业积极报考师范院校,献身人民教育事业》。我虽然只是初二的一名学生,但这篇新闻却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中学生报考师范院校,“是国家的需要,四化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我放下报纸,遥望着远离这灯火辉煌的群山,那山峦连绵起伏的朦胧像一条曲线,又像一条记忆的纽带把我的思绪引向故乡那偏僻的山窝。
  去年暑假,我回老家去度假。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回故乡,因此我是那么兴奋,家乡的山是那样青,水是那样秀,尤其是那满山的茶花呀,美极了。下车后,再走一段好长好长的崎岖山路,好容易回到了座落在马子嶂深山里的故乡。
  听说我这个城里生,城里长的女孩子回来了,一下子就围上来一群人,婆婆们亲热的问这问那;小姑娘悄悄地看着我那时髦的牛仔裙,脸上流露出羡慕的微笑;男孩子们则躲在老远的地方瞅着我这个陌生的来客。在亲人们温馨的谈吐中,我除了感受到淳朴和热情外,更多的是我感到了我在他们眼里变成了“新闻人物”。这也难怪,听说这里的人们一辈子从未走出过大山。
  傍晚,我到村外走走。山脚下,湖水平静极了,对面满山洁白的茶花掩映于绿叶间,山上山下随时可见一些珍贵的药材。我忽然从心底涌起一股酸楚的感觉,家乡的物产是那样丰富,而乡亲们却总是得不到温饱……
  啊,是飞瀑,像一幅洁白的水帘挂在石壁上,下面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水,还有小鱼在游动,像柳宗元《小石潭记》里写的:“椒尔远逝,往来翕忽”我在潭边拨弄着娇嫩的小草,好不惬意。天又要暗了,我想,如果有电的话,这迷人的乡村之夜该是多么令人陶醉。这飞瀑,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这样长流不息,但乡亲们只顾埋头劳作,却从来没有想到要开发它,利用它,乡村的夜晚照样是漆黑的,只隐隐约约的闪着一点点稀稀疏疏的油脂灯光。
  “川姑!”一阵清脆的叫声过后,一双手搭在我的肩上,我回头一看是十二姐。我的辈份比她大,虽说她比我大三岁,我可不喜欢当这样的姑姑,便叫她做十二姐。“从哪里来?”我漫不经心的随便问道。“到你侄女婆家去吃饭。”十二姐的妈妈六婶甜甜地对我说。“婆家?”我瞪大了眼睛望着十二姐,十二姐摸着梳得光滑的辫子羞涩地笑了。噢,我明白了,看着她高兴的样子,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我看着乐颠颠走在前头的六婶,然后轻声对十二姐说:“你真愿意?你上次到我家不是说过让我教你识字吗?”她只是淡淡的说:“我今年17岁啊,该找个婆家了。”过去听人说我们村里的女孩都不上学,十六七岁就得出嫁。今天我真的相信了。
  这个暑假,我那深山里的故乡使我太难忘了。我想:故乡有勤劳纯朴的乡亲,有苍翠的大茶山,有永不停息的飞瀑,但他们却长久地缺少最宝贵的东西――文化。苍山依旧,飞瀑如常。文盲、早婚成了故乡人民走向富裕的屏障,使现代文明被拒之山外。
  徐徐的晚风吹动着报纸,我把目光从显得模糊的山峦上收回到报纸上,又拿起来读了一遍,一个坚定的信念涌上我的心头:当一名乡村女教师,用知识的枪炮轰倒屏障,把文化知识的种子撒在乡村的土地上,像春姑娘一样用现代文明之风吹绿故乡,让乡亲们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点评:
  文题典雅,有韵味,内容丰富,实在,热爱家乡的感情和改变家乡的面貌的责任感,交融一处,形成一个坚定的信念:当一名乡村女教师。文章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联想丰富、自然。由读报而联到家乡,由飞瀑下面小潭里的游鱼而想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词句;由天色将晚而想到要利用这里飞瀑发电:由同十二姐的谈话而想到乡亲的愚昧、落后;最后,又由读报而决心当一名乡村女教师。这些联想是循着现实(读报)――将来(当乡村女教师)的思路而自然展开的。这些丰富而自然的联想,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这种联想在衔接现在、过去、将来,抒写思想,憧憬未来的跳跃形式是任何一种表现手法都无法企及的。
  责编 李桂荫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