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从《追风筝的人》的文学话语看胡赛尼的文化身份_卡勒德 胡赛尼是阿米尔吗
 

从《追风筝的人》的文学话语看胡赛尼的文化身份_卡勒德 胡赛尼是阿米尔吗

发布时间:2019-04-15 04:21:29 影响了:

  摘 要:通过细致探究《追风筝的人》的文学话语,我们不难发现,表面上胡赛尼似乎是以一个阿富汗人的身份来讲诉祖国对他的恩典以及他的救赎,表达出了对阿富汗人民以及岌岌可危的阿富汗文化的深切忧虑和关怀,但实质上他说话的方式和腔调完全是西方式的。主人公阿米尔站在种族优越的立场怜悯哈桑,又以西方式的优越去实施救赎,反映出作者不自觉的文化倾向性。以西方的姿态去救赎深陷西方话语权之中的阿富汗文化,作者的西方文化身份可见一斑。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话语 身份
  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一经问世便得到了广泛而一致的好评。一部处女作,霸占了美国两大权威畅销书排行榜《纽约时报》排行榜、《出版商周刊》排行榜长达八十余周,声势超过红遍全球的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不论是西方评论界还是中国学术界,都一致认同这部作品对阿富汗人与阿富汗文化的温情描绘,对其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思想热情褒奖。然而,这种一致的声音令人质疑,通过细致探究《追风筝的人》的文学话语,我们不难发现,表面上胡赛尼似乎是站在阿富汗人民的立场上替他们说话,表达了对阿富汗人民以及岌岌可危的阿富汗文化的深切忧虑和关怀,但实质上他说话的方式和腔调是西方式的,他以西方人道主义的立场去救赎深陷西方话语权中的阿富汗文化,从本质上来说胡赛尼的身份非西方莫属。
  一、后9·11时代的阅读期待
  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两驾波音飞机先后撞毁了世贸中心。双子塔的轰然倒地让世界历史猝然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前9·11时代和后9·11时代。9·11之后,就有美国学者指出,自1812年以来,美国本土从未受到过外敌的侵犯。即使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本土也一直都是安全之地,而9·11事件却打破了美国本土永久安全的神话。9·11事件的明显后果是导致了伊斯兰和西方之间“文明的冲突”。美国纽约、华盛顿发生“9·11”事件之后,伊斯兰的形象经常遭到许多图谋不轨者的阴毒战术所歪曲和损害。美国和西方的许多穆斯林和清真寺也一度遭受敌视者的攻击与侵犯。尽管如此,令伊斯兰的敌人们意想不到的是,这次爆炸事件,给伊斯兰带来一次向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非穆斯林介绍自己和展现伊斯兰真相的历史性机会。
  《追风筝的人》无疑是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并充分迎合了西方读者的阅读期待。大众对伊斯兰文化的渴望并未得到主流媒体的认可,而这样一部介绍、书写伊斯兰的著作显然弥补了这个空缺。它所传达的深刻的人文关怀感染了西方的读者,并跨越西方和中东文化的隔阂,打破二者之间复杂的二元对立的范式,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糅合在一起,而这正是读者所期待的。正因如此,胡赛尼在2006年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一职,促进难民救援工作。
  吸引西方读者的首先是小说的选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不是“9·11”事件激发的,而是千年延续的矛盾,“9·11”事件可以被看做是这种根深蒂固的矛盾的现代表现,是冲突急剧恶化的极端爆发。伴随着“9·11”事件的巨大震撼,美国开始将阿富汗提上了日程,开始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西方集体无意识中对穆斯林世界的排斥又重新抬头,在文学层面上表现为更多的主题关注。《追风筝的人》选择的正是西方世界想要了解的,一个处于战争和混乱中的阿富汗。
  其次,胡赛尼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极具典型性,也吻合了西方读者心目中的穆斯林形象。循着“我”,即阿米尔的讲诉,西方读者看到了一些阿富汗人,譬如,“我”的父亲、哈桑等,而又是借助于“我”与阿富汗人的接触,西方读者发现了自己与阿富汗人之间的关联。虽然这种关联是建立在西方的视角之上,但是它却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期待。阿富汗没有民主,这可以从“我”与哈桑的地位来看;阿富汗落后混乱,这可以从战争中窥见一斑;阿富汗人奴性十足,要么逆来顺受如哈桑,要么逃亡到国外如阿米尔等人。对女性人物的塑造,《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也是沿袭了传统的套路。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大概有三位女性。其中,身为贵族的淑女,“我”的母亲红颜薄命,因难产而死,在小说中只是作为思念的对象出现。同样漂亮却地位低下的哈桑的母亲,年轻时是个放荡的**形象,且没有任何的母性,抛下刚出生的儿子自己寻欢。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她的这段过往,完全是由“我”,作为主人的阿富汗男性来讲诉的。第三位女性是“我”的妻子索拉雅,虽出身高贵却有过不洁过往,并因此难以嫁出去的女子。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清楚地告诉读者,这就是真正的阿富汗,与我们认为的阿富汗如出一辙。
  最后,小说的人道主义基调让西方读者爱不释手。小说塑造了一群亟须解救的人物,读者就是那个施救的人。小说在西方世界的畅销也许正是因为满足了西方对穆斯林的人道主义心态。读者可以在作者所创设的场景中施展自己的想象,充分去扮演上帝的角色。人道主义是以西方的救赎观念为基础所建构出来的一套理论,展示的是西方式的高高在上,甚至是世界警察的姿态。
  二、西方式的融合
  《追风筝的人》通过创造以阿米尔为代表的文化与以哈桑为代表的文化之间的对立、冲突、融合,以及前者对后者的拯救来满足读者期望弥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阿富汗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的融合的心理期待。它无比温馨的结局感动着无数的读者,这种西方式的融合充分暴露了作者胡赛尼的文化身份。
  在阿富汗,阿米尔是阿富汗“喀布尔屈指可数的巨贾”的唯一儿子,连最严厉的老师都不会惩罚他。他的母亲被公认为喀布尔数得上的淑女,祖上是皇亲贵胄,他的祖父则是一个万众景仰的法官。集万千荣耀于一身的阿米尔却得不到父亲的肯定。相反,父亲却对一个在阿米尔看来只是奇丑无比的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宠爱有加,这让阿米尔无法忍受。表面上拥有的一切光环都因无法得到最有话语权的人的肯定而黯然失色。阿米尔想争取的,最主要的是象征着最高权力的父亲的肯定。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阿米尔看做是西方文化的代言人,因为他虽然在阿富汗长大,受着阿富汗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却是作者在美国生活大半辈子之后写成的,而作者的叙事视角是与阿米尔一致的。离开了祖国很多年之后,阿米尔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寻求心灵的救赎。这种姿态只能是西方式的。哈桑代表的是纯正的阿富汗文化。他在面貌体征上都与纯正的阿富汗人相像。这也是父亲更加喜爱哈桑的原因。他代表着忠诚,对自己的主人,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家乡。自始至终,哈桑没有一丝的怨言,“为你千千万万遍”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也代表着他的文化立场。而这种文化立场正是让西方文化困惑、着迷的地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