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民主的实质与形式讲稿2:形式和实质
 

民主的实质与形式讲稿2:形式和实质

发布时间:2019-07-24 09:36:02 影响了:

详细文稿

课程简介教师介绍详细文稿自测练习

二、抽签

抽签是另一个意义上的代表,叫做描绘性的代表。

(一)描绘性代表

这个时候代表的产生用什么方法呢?叫随机挑选,英文sortition。这个词在中国出版的英文辞典中找不到,因为用得太少。

它的运作机制是选出来的代表是人民的缩样,他们可以代表人民的偏好、观点、利益和意识形态。

1.缩样

什么叫缩样呢?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有一个人认为一个国家的议会,“应该像一幅能够描绘真实地理状况的地图一样,不管是全幅或者一部分,小图都应该与真实的地理状况比例一致。”他把议会比喻成地图,地图不管画多小或者地图上某一个方位上的一小块,都应该体现真实地理里面的比例关系。

美国的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亚当斯说议会“应该就像一幅肖像画,只不过小一点”,这个人民的缩样“应该像人民一样思考、感觉、推理、行动”。这是个缩样,而不是被选出来的。

这是一本小说,它里面讲到,“好比肖像必须像本人一样,代议机构必须像它所代表的人民……一位权威告诉我们,我们的下议院应该像一面人民的镜子。我认为不是镜子,而是人民的缩样。”就是它能代表人民的种种特征。

在全世界做缩样最多的一个机构可能就是叫盖洛普的机构。盖洛普其实是一个人,他建立了一个民调盖洛普民调机构,他们也在中国做调查,在中国有分部。盖洛普本人讲,“如果样本是精确挑选出来的话,它就是代表了总人群的一个微缩复制品。它包括农民、医生、律师、天主教徒、新教徒、老人、年轻人、老板、打工者等等在比例上与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相上下。这种样本可以反映全国的观点,只有些许误差。”

2.形式性的代表和描绘性的不同

形式性的代表和描绘性的代表是不一样的。一个是选举方式的产生、一个是抽签的方式产生;运作机制,形式性代表是授权与负责,描绘性的代表是说这些人只要选出来,这些人都不想我代表谁,我就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办事,我的行为就已经代表了全体人群,因为从统计上这一群人跟全体人的想法几乎是能代表的,这叫缩样。

这本书是两个学者写的,2008年再版。他们主张美国的国会应该用抽签的方法产生。他说如果美国国会用抽签的方法产生,美国国会里面至少有50%的人是女人,因为人口中50%是女人,有12%是黑人,因为美国的人口中有12%是黑人,有6%的人是拉丁裔的人,有25%人应该是蓝领工人,

有10%的人应该是失业者,因为当时美国有10%的失业者,然后有2个医生或牙医,1个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2个会计师,等等。这本书最早出版是在1985年,那时候他说里面应该包括1个计算机工程师,当然现在需要的可能更多一点。选出来的这群人应该跟全体人的结构是差不多的。

用抽签来选代表,它的基本假设就是:普通的公民必须普通公民必须能够决定自己的未来,而不是由少数精英为他们作主;只要愿意参与决策,任何人都有能力做出有益的贡献,而确保所有人都享有这种机会的方式是赋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就是每个人不仅有选别人的平等权力,而且每个人有自己当选的权力;随机挑选是赋予所有人平等参政机会的最佳方式。就是用抽签的方式来产生。

很多人会担心抽签不如选举。这是两本书,一本书是1884年出版的,一本是1891年出版的。现在这种书已经被扫描在网上,可以免费下载。两本书都是讲用抽签的方法来选代表。而且这本书的标题叫做“唯一可以治政治腐败的方式”,当时美国非常非常腐败,主张的人说要用抽签,而不是选举的方法选代表才能治理腐败。实际上在古希腊,就是所谓民族的发源地古希腊雅典,当时选官员最追求的方式就是抽签。如果大家去希腊雅典的碑铭博物馆还能看到这块石头,这块石头是当时高科技含量的抽签石。每个人手里有一个小片,扔进去,扔到哪个槽就当选了,如果一个槽都没进就没当选。是一个抽签石,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被抽上。

古代的思想家,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民主是跟抽签连在一起的。亚里士多德有一句话是最有名的,“用抽签的方式产生执政官被认为是民主,用选举的方式产生官员被认为是寡头政治”。所以古代的思想家从来没有认为选举是民主的东西。

在中世纪欧洲比较好的几个政治体制里面,也都是用抽签的方式。这些方式我们现在看来好像有点匪夷所思。威尼斯大公国长期保持政治稳定,所以在中世纪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在1000多年中,威尼斯的大公(威尼斯首席执政官)是怎么选出来的呢?从12668年到1797年,威尼斯大公是通过抽签与选举搭配的方式产生的。第一步,用抽签的方法在全体人民中选出30人,再用抽签的方法在30人中挑出9人。第二步,让这9个人在全体人中挑40个人出来,再用抽签的方法把这40个压缩为12个人。这12个人再在全体人群中挑25个人出来。第三步,用抽签的方法把这25个人压缩为9个人,这9个人再选出45个人来。第四步,用抽签的方法将这45个人压缩为11个人,这11个人再选出41个人来。最后,这41个人

他们愿意谁,谁就是威尼斯大公。用这种方法挑选威尼斯大公很麻烦。这个方法当然在威尼斯那个不大的地方可以执行,如果说在全国13亿人中挑就比较麻烦。这个政治体制是威尼斯在1000年中能够保持政治稳定,而不腐败,不被威尼斯的大家族控制本地政治的秘诀所在。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钱有势的人控制挑选过程,用这种方式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操控选举的结果。

还有一个现在也在意大利,就是佛罗伦萨。佛罗伦萨是欧洲人文主义和共和复兴的知识中心。佛罗伦萨执政团队由9个人集体执政,相当于我们政治局常委的性质。他们怎么产生呢?在佛罗伦萨30岁以上的行会成员都是候选人,把这些人的名字分别放到8个皮包,然后把这些皮革包放在一个教堂中。每隔两个月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从皮包中像摸彩一样摸出9个人,谁被摸出来谁就当选,条件是:被抽中的人没有债(因为一般假设,如果负债的话就可能被人操控),最近没有担任过9个常委之一,而且与其他被抽中的人没有亲戚关系,这样就当选了,抽到谁就是谁。这个包也保留下来了,如果去佛罗伦萨还可能看到这个包,就把名字放在里面进行抽签。

上面讲的是古代的,现在有没有?2005年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省,就是温哥华所在地进行抽签。他们的目的是要修改选举法,但修改选举法有一个问题,修改选举法的议员都是现行选举法的受益者,让他们去修改选举法他们1000个不情愿,因为修改了他们就未必能够当选了。所以就换了一种方式,就是把该省79个选区的每个选区用随机的方式抽一男一女,这样保证男女比例不失调,然后在原住民中抽取的2个人,共160人,他们全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这些人组成一个选举法修改讨论会,他们的任务就是提出选举法怎么修改。这些人以前对选举法一无所知。

我教了几十年政治学,如果让我把选举法说的清清白白很难,选举法是非常非常麻烦的一件事,但这些人比我能干。他们请了几个专家给这些人讲解各种选举方式,很快他们就变成了选举法的专家。他们花了10个月的时间在讨论新的修改选举法的方案。但因为这是一个实验,他们提出的方案要变成法律要经过全民投票批准,门槛是60%的全省选民都要支持,然后60%选区中都要超过50%人支持这个修改方案,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通过的门槛。结果79个选区中77个选区过了门槛,但全省只有57.7%的选民支持,这个法案没有通过。这个东西失败了,但这个实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不仅这个省这么做,加拿大最大的省安大略省也采取了这种方法来修改他们自己的选举

制度。这两个例子现在引起了关注这方面改革的人非常大的兴趣,这个代表不是投票选出来的,是抽签抽出来的。

2006年法国大选的时候,一个女候选人就提出来修宪。她说如果她当选的话,将搞另外一个国会。一个是现在的国民议会,还要有一个抽签产生的市民议会,要两个会一起讨论才能形成法律。就是因为她认为国民议会现在选举产生的往往会被精英操控,不能反映一般老百姓的愿望,所以要有一个抽签产生的机构来补充它。

2011年出了一本书,我觉得非常重要,这本书还没有任何人翻译成中文,是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政治学教授写的,美国人。这本书前面都是讲历史,但最后一章提出一个改革美国国会的方案。他说,美国应该设立一个现代保民院。保民院这个词,如果大家熟悉罗马共和国历史的话,保民院是罗马共和国的一个机构。他的建议是:保民院应该由51个公民组成,抽签产生,任期一年,不得连任,不得重复担任。作为激励措施要发给他们钱,保证一年任期到了之后可以回到原单位,还可以免除子女大学学费,免税一年。限制就是进保民院的人不能是政治和经济精英,如果拿着钱很多,担任过官员就不够资格参加抽签。抽签产生的保民院应该在立法中起多大的作用,他有一个建议。我觉得都是非常大胆的建议。

(二)埃尔斯特论抽签的优势与劣势

这个人是清华大学公共学院崔之元教授在芝加哥大学学习的老师,叫埃尔斯特。前不久他来中国参加过一个和平与发展论坛的研究会。他是西方政治学家中比较早的讨论抽签的政治学家。

1.抽签的优势

他讲到了抽签的几种优势,比如避免策略性投票、避免选票浪费,以及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我看来,抽签的方式更大的优势可能是公平性。选举是保证每个人挑选别人的机会是平等的,但抽签是保证每个人被选上的机会是平等的。所以它的公正性应该比选举更高。

有人就会获益它的效率性,抽出来的人可能都是些一般的人,是不是有效。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2001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是发表一个技术性的刊物,并不是发在政治学的刊物上。他们做了一个模型,假设一个立法机构里面两个政党,再在这个模型里面加入一定比例的由抽签产生的独立议员,其他人都是选上的,但是有些人是抽签产生的,看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他们利用这个模型证明,加入一些抽签进来的人,通过法案的数量会增加,社会的平均福利水平会提高,所以效率也会更高。

还有人说,大家都会接受选出来的人,未必愿意接受

抽签抽出来的人。我这里展示的是最新的一个民调结果。今年2月份美国的一家民调公司叫拉斯穆斯报告,这个报告本身是公司的名字,他们在全国进行了一次民调。问的问题是如果从电话簿中随机抽选一部分人来做国会议员,他们会不会比现在的国会议员做得更好?也许美国人现在对国会议员太失望了,所以43%的人认为随便抽出来的来肯定比现在的人国会议员干得好;38%的人还是相信传统的方式,认为不好;19的人不知道。以前还有人做过调查,有一次高达63%的人认为抽签抽出来的人可能比选举出来的人要好。

2.抽签的劣势

抽签可能也有劣势,就是不好的地方。

第一个劣势是缺乏经验。因为抽签选出来的人一般都不能连选连任,而且也不太可能连选连任,这比雷电打到的机会还小。如果在很大的地方抽到两次,就跟得百万大奖的机会一样,不太可能,所以他要不断地变换。因此埃尔斯特认为他们难以积累立法的经验。但我觉得是埃尔斯特在这个问题上没想清楚。埃尔斯特讲抽签的优势的时候讲到,不断加入的新鲜血液有利于代表对人民的需求与要求有更深切的感受。他没有经验,但他对老百姓、对一般人的需求和要求有更深切的感受。到底哪个重要?经验重要,还是感受重要,他并没有想的太清楚。

第二个劣势是官僚影响过大。如果用抽签来产生代表,抽签的人没有体验,那么文官体系那些人,政府部门里面不是选出来、也不是抽出来的那些人的权力就会变成非常大。因为这时候他们变成了整个制度中最稳定那一部分,其他的人都是不断地轮换的。埃尔斯特这样议论的时候,他有一个假设,就是抽签的人是唯一被挑选出来的人。有一种可能性是把两种制度混杂,有一部分人是选出来的,一部分人是抽签抽出来的,这样的话可能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避免,不是不可能设计出一种新的体制来。

(三)选举与抽签:比较

那么选出来的人是不是水平就一定高呢?美国有一个最新的民调,2012年5月份的。这个民调非常有意思,把国会议员讲话的水平、用词的频率等等进行分析,后来发现美国国会议员的平均讲话水平连高中毕业生都不如,相当于高二学生的水平,所以也未必高。因为美国的平均教育水平就是这个水平,抽出来的人可能也是高二的水平,选出来的人也是高二的水平,未必选出来的人一定是程度比较高的。

如果要进行比较的话就比较有意思。用选举的方法产生,起来用抽签的方法产生,还是用混合的方法产生,我们可以在各个层面比较,理性

、代表性、公正性、效率、能力都可以做一个比较。这里我就不去下定论,大家可以去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方式比较好一点。

刚才讲了前两部分,代表的两种方式,一个是选举、一个是抽签。现在大部分想到的是选举,还没有人过多的人在考虑抽签潜在的可能作用。即使在西方,讨论抽签的学者我估计加起来不到100人。但是在一些更小的范围里面开始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实验,比如70年代开始德国、丹麦这些地方往往在做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决策的时候,以前全是专家垄断,包括环保的政策、核能发展的政策,但后来老百姓不满意,但又不相信选举出来的官员,他们就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德国出现过计划单元,计划单元中有官员、选出来的代表,也有专家和抽签选出来的人,由他们来讨论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决策和方案、立法。

在其他的一些地方,斯坦福大学有一个老师在全世界做一个实验,也来中国英文是,叫做“商议性抽签”或者“抽签式商议”。什么样的做法呢?比如某个地方碰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很小,可能就是一个乡镇。他在中国的点在浙江省,浙江有一个镇,他们讨论地方财政支出的优先项目,哪些是优先、哪些是不优先的时候是采取抽签的方式从本地居民中选出一批人来讨论。开始地方官员担心的是老百姓出来讨论的话跟他们的设想不一样,后来发现很有意思,如果官员的设想是比较符合本地整体利益发展的设想,往往跟抽签出来的那些人结果差不多。斯坦福这个教授在全世界做实验,包括美国、欧洲,他最大的项目是希腊和欧盟,就是用抽签的方式选出一群人来,这群人花很多时间讨论出一个方案来,再供立法机构通过。所以这个现在有些地方开始做实验,前不久香港特区政府也把此人请到香港,我觉得他们低估了这个人的一些做法。香港有很多政策现在争议性非常大,比如医疗体制改革,但是讨论的方式都是比较传统的讨论方式,我就跟他们建议,可以试一试抽签的方法选出一些人来加入讨论。

我今天要讲的更多是希望打破既有的迷信,另一方面打开大家的思路,未必要说哪一样东西一定比另一样东西好。

刚才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有代表。

三、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就不是代表,是公众要直接地参与到那个决策过程中去。如果公民不能直接地影响决策过程就不能算真正的民主。因为民主最原始的含义是人民直接地来作自己的主。

(一)公众参与的定义

公众参与的定义是指可能受政府决策影响的人或利益相关群体以各

种方式影响政府决策。这里有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利益相关者。谁是利益相关者?这个有时候不太容易定义,要看到底是什么议题,如果是某个地方的环保,比如这个地方的某一个项目出事的,这个地方的利益相关者应该有知道的权力,同时有能够影响决策的权力。另一个是公众。公众并不一定是指全体公民,公众的含义是随政策性质而变化的。利益相关群体很可能是由利益相互冲突的人群组成的。

1.公众参与的理想状况

公众参与的理想状况是什么样呢?P代表决策者、S代表利益相关群体,公众参与的理想状况是各个利益相关群体对决策者的影响是一样大,他们都可以影响决策者来做决策,这几个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未必是一致的,他们可能是互相矛盾的,但他们可以互相平衡对方的影响,使得自己的影响有融入到决策的后果里面去。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形。

参与也不是一种形式,参与有很多种形式。西方的一个学者把参与叫做参与的阶梯,画成一个梯子形的东西。由低层次的参与,Manipulation,就是被政府操控,好像参与了,实际上没参与,一直到最后Citizencontrol,就是老百姓真正能决策。它有各个不同的阶梯,参与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不同的层级。

公共参与现在很时髦,从六、七十年代以后,西方比较关心民主的学者就开始对用选举这唯一的方法来实现民主提出疑问。很人强调,除了选出代表以外,老百姓应该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地卷入到政治里面去。西方有一本书是“Strongdemocracy”,也翻译成中文了,但翻译的名字不太好,Strong当然可以是很强壮的意思,中国把它翻译成“强势民主”,这与它的原意有点不同。“Strongdemocracy”是比较好的,更符合民主理念的民主。这本书中讲到,真正的Strongdemocracy,更符合民主理念的民主,就要更多公民的参与。

但是参与有一个暗含的假设,这个假设就是说政策制定有一扇门,决策者在里面,公众在外面。公众参无非是把原来紧锁的门,决策者在锁住的门里面做决策,外面人根本进不来,把它改成一个虚掩的弹簧门。公众参与就好像老百姓可以推开这个门登堂入室参与室内的游戏。这是公众参与的一个假设。但跟它相关的一个假设是,决策者没有必要走到户外去,就是没有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到基层去调研,这个在西方的参与理念中不存在。

2.公共参于的形式和作用

参加的形式可以是民众向政府工作人员或者向媒体反映情况,给官员和报刊或者电视、微博、做微电影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包括上访、请愿、投诉、抗议、罢工、

示威,都算一种参与,甚至最激烈的用革命的方法,也是用直接的行动影响整个国家的走向,这都是参与的形式。

参与的作用是什么呢?我把它的作用概括成两类:一类作用是向决策者表达民意,提出要求;一类作用是向决策者施加压力。我到你那边去,我告诉你我想要什么东西,这是参与的一层作用;第二层是我人多势众,我的声音比较大,我就要求这个东西,我给你压力,你不这么做就不行。我这里用的是要求,要求跟需求不一样,要求是我想要的东西,需求是不能没有的东西,这两者是不一样的。公众参与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机会,让人们表达自己的要求。要求和需求它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我经常打一个比方。女同志上街需要一个包,这是需求,非得有个包不可;女同志上街非得买一个LV的包就是要求,LV的包很多钱,也就是装的东西而已,但这是你的要求。在政治生活中有大量的是需求,还有大量的是要求。公众参与主要解决的是要求问题。

(二)公共参与的缺陷

1.缺陷

它的缺陷是什么呢?现在绝大部分人都讲公众参与的好处,我很少看到有人讲公众参与的缺陷。它的缺陷在于参不参与取决于各个利益群体的参与能力。有些利益群体有钱有势有资源,不仅有金钱上的资金,也有知识上的资源,各种各样的资源,还有人脉关系,他们参与的能力很强,但另外一些群体未必如此,他可能就没有这个能力。不同利益群体的参与能力是不同的,跟“每个利益相关群体他们的影响力是一样的”这个假设是不一样的。不平等的参与就可能造成不平等的影响力。如果我是一个决策者,这边一个相关群体,那边一个相关群体,还有一些人有利益,但他发不出声来,根本就找不到这个地方来,根本不进这个门,可能就完全不能影响决策。所以强调参与的话,就使得资源比较多的群体会得到更多的东西。

公众参与有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叫做多元主义。多云主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社会中有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组成了不同的利益相关群体,不同的利益相关群体组成一些政治团体。你有一个政治团体,我有一个政治团体,是多元的。首先A和B不一样,第二是A和B可能有交叉。比如我是工人,你是农民,这是两个群体,但工人里面有男人,农民里面也有男人,它有交叉,所以多元主义这个假设是互相可以平衡,而且互相是交叉的,所以它不会产生激烈的矛盾,这样互动最后达成的结果是一个平衡的结果。这个理论最早的提出者是叫罗伯特·道尔的一位老人,今年应该有93岁了。我到耶鲁大学教书

的时候,他已经在耶鲁大学退休,是西方民主理论当今最有名的学者。他1956年做了一个研究,研究耶鲁大学所在的城市纽黑文,他用例子表明多元主义的局面。罗伯特·道尔到了晚年的时候,他越来越不相信自己这套理论,因为他看到的是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影响决策的能力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非常非常不平等的。如果仅是利益相关群体影响,没有东西相辅助的话,那就是强势群体的参与会给强势群体带来巨大的利益。

2.美国医改

以医改为例,美国的医改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只有三次算比较大的突破。一次是30年代给老人的医疗辅助;一次是1965年年后约翰逊总统时给穷人两种;最后一次是奥巴马的新医改。这中间多少次希望改医疗保险的体制,但是改不了。美国现在每年将近18%的GDP花在医疗费用上,是全世界医疗花费最高的国家,但是美国的健康指标在所有的发达国家中,就是OECD国家(经济联合体的国家)中排行几乎是最低的,就是说它是一个非常没效率的体制。花钱多、不公平,几千万人没有保险、婴儿死亡率高,还有很多健康指标都低于别的国家,但这个制度就是改不了。为什么改不了呢?有几个强势的利益相关群体在里面,包括保险业者、医生、医院的行政人员,这些人都是强势的利益群体,他们坚决不愿意改这个体制。上百年中要想推进这个体制的改革,没法儿改。

这个例子也许还不极端,还有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美国可以买枪。佛罗里达有一个人拿枪把在他家附近的一个小孩打死,引起轩然大波。如果做民意调查的话,绝大部分都认为枪支应该受到限制。但是几十年过去,控制枪支的法律通不过美国国会,因为美国有一个很强势的游水群体,叫美国来福枪协会,就是拥有枪支人的协会。它占人口的比重很少,但他们非常强势,任何法案想要通过美国国会的两院机会没有可能性,到现在也通不过。它是参与的,它并不是选举之类的事情,但这些强势的群体来参与决策未必对整体利益有好处,而且它会使得社会中不公平的东西可以持续下去。

美国的医改有三个里程碑,奥巴马这个能不能里程碑还不一定,虽然最高法院判定这个东西不违反宪法,但是在往后怎么走还很多很多的槛,不一定能迈得过去。这个例子只是要说明,公众参与听起来挺美好,但如果稍微做一些分析就会发现,它背后有参与能力分布的不平等。不平等的参与就会导致不平等的影响力。

3.公共参与的矛盾

所以公众参与的实际情况跟理想状况是非常不一样的。这是我刚才画的理想状况,

所有的利益相关群体理想都差不多大,都作用于决策者,这样达到一个平衡的局面。而实际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子,SS就是强势群体,WS是弱势群体。其实不仅在美国,在欧洲的其他国家也一样,这些我们都允许有游说群体,台湾也有游说专门,就专门游说议会和行政机关的法案。强势群体的影响不知道比弱势群体的影响大多少倍,最后形成的局面就是不平等的民主。2008年奥巴马大选还没有选上的时候,美国出了一本书,标题就做“不平等的民主”,讲得从选举到参与影响力是非常不一样的,造成的结果是矛盾的。

2011年5月份,北非开始出现革命,从突尼斯开始,一直到埃及、也门、利比亚、巴黎等等这些地方都起来造反。当时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写一篇文章,标题是“1%有、1%治、1%享”。他是把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变成了“1%有、1%治、1%享”,就根本不是民,民是100%的人。他讲到,“美国人正目睹埃及、突尼斯、利比亚、也门、巴林人民奋起反抗其政权,因为这些政权把财富集中在少数精英手中。而在美国,1%的人掌控了几乎全国1/4的收入,这种不平等水平让有些富人都看不过去。”包括巴非特都会讲富人的税收太少了。巴非特讲,我交得税还不如我秘书交税的税率高,我的税率是17%,他交30%多,就是富人有各种各样的方式逃税。“我们不免扪心自问:什么时候街头抗议也会出现在美国?从很多方面看,我们自己的国家已经变得与那些遥远的、麻烦的国家非常相似。”他这篇文章写了不久,威斯康星州就出现了情况,很快蔓延到纽约,出现了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因为平等的参与是没有的,变得1%的人、有钱有势的人参与非常多。

这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人战士的美国国旗。美国国旗上面已经不是50个州了,而都是一些大公司的LOGO,然后上面写了“SOLD”,美国已经被卖给那些有钱有势的大的团体。大的团体有些是美国本身的公司,它上面标得基本上都是美国本身的公司,其实还包括一些外国公司。比如香港英资的汇丰银行,它在美国有很强的游说群体,因为它要游说美国国会通过一些法案,什么对它有利、什么对它没有利。像壳牌石油公司,在各个国家都有大的游说群体。

这是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展现的同一条标语,叫做“华尔街有两个党,我们需要一个我们自己的党。”就是美国有两个党,一个共和党、一个民主党,这些人的感觉是说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实际上都是华尔街的两个党,那么我们需要我们自己的党。在各地都会看到这样的标语,就认为这种参与,政党也罢,其他

的参与渠道也罢,实际上都是利于少数人的参与。

四、群众路线

我不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讲,我想把它放到大的分析框架中去讲。

(一)群众路线的模式

二十年代有些人就开始使用“群众路线”这个名词,一直到四、五十年代,五、六十年代,群众路线的理论比较成熟。它最后概括成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它的基本假定,“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是毛泽东的话。这就要求决策者必须走出户外,这和参与不同。参与是你可以进来,我不必出去。但群众路线就要求决策者,以及能够影响决策的其他人,包括智库、媒体都必须走出户外,主动、深入、持续地贴近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低层的民众。公众参与模式强调参加是民众的权利,而群众路线模式强调与群众打成一片是干部的责任。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

1.群众路线的支撑点

群众路线的支撑点是各级决策者必须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就是必须走到低下去,走到外面去。而且深入群众首先是深入普通老百姓,所以长期的时候有的会讲访贫问苦。

参与的英文是Participate。有一次我和美国人说,我们可以发明一个新的英文词,Qunparticipate,Qun就是群众。后来美国人听了觉得好像有道理,你们确实有这么一个东西,我们只有Participate。

毛泽东讲群众路线的话非常多,有些从哲理上讲,有些讲具体的做法,有些是群众路线落实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事情,等等。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栏目。它写了一段话,每次栏目播出的时候都这段话,我觉得写的相当不错,“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还有一句话是“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大家也许都看过一个节目,叫做“皮里村的孩子们”,《焦点访谈》播了好几次。如果想用公众参与来解决它的问题,首先会提一个疑问,这些孩子他能参与吗?他有什么可能性去参与,说我要求什么样的东西?这个地方的一些事情没有上面的人或者媒体,或者了解的人去深入他们,是没有可能知道的。很多问题在中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底层的边远地区很多人的事情,想用参与的方式来解决几乎是没有可能性,哪怕10年、20年、30年、50年,还会有这个问题,他的信息也罢,他的

距离也罢,都使得他没有办法影响到哪怕地方性的决策,不要说全国性的决策。

2.群众路线的理想状况

群众路线的理想状况,如果跟参与做一个对比的话,可能是这样的。决策者在这里,SS是强势群体,WS是弱势群体,这时候不是强势和弱势群体走进决策者,而是决策者要想方设法地走进各种利益相关群体,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多接触弱势群体,也不能说不接触其他的群体,也要接触别的群体,但更多的要接触弱势群体。这是群体路线的理想情形。

群众路线跟政治参与一样,也有阶梯。有的群体路线的阶梯比较低,比如开个座谈会、恳谈会,我去那个地方2、3个小时把事情了解一下就回来了,还有现场调研;时间待的长一点,比如工作队;更高的要求可能是访贫问苦、大下访;然后抓点、蹲点、以点带面、三同。凡是现在干部觉得去了很麻烦,不想干的就是程度比较高的,比较容易的就是程度比较低的群众路线的要求。

(二)群体路线的理论

群体路线如果从理论上进行剖析的话:

它的作用是三条,它与参与不同。第一,培植群众观点。因为要下去,尤其跟最基层的人接触,甚至三同,就要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培养群众观点,要按他们的思路想问题。第二,了解民情。刚才我讲参与的时候,民情是他的要求,他想要什么,而这个地方的民情更多的是了解其需求,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像皮里村的孩子需求什么东西,他们上学那么麻烦,他需求什么东西。第三,汲取民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基于这个假设到老百姓中去,有很多问题他们可能有他们自己的解决办法,他们的一些建议可能比干部关着门、在家里想到的或者智囊出来的主意更好一些,至少有一些方面更好一些。

1.群体路线的缺陷

群体路线有没有缺陷呢?缺陷显然也是有的。这个缺陷取决于决策者是否有主动深入群众的意愿。现在说实在的比较难,愿意离开办公室、离开大城市,下去很长一段时间是比较困难的。另一个是取决于决策者深入哪些群体。它取决于决策者本身的意愿非常重要。

所以它的实际情况可能跟理想状况是不一样的。理想状况是希望决策者更多地深入到弱势群体中去,但实际情况很可能是跟老板来来往往的时间比较多,真正深入到普通老百姓中去的比较少,尤其是在前些年这种情况更少,因为当时要招商引资等等各种各样的事情,各样各种的时间都在忙于剪彩、吃饭、招商引资,可能跟弱势群体的交往反倒更少,而跟强势群体的交往更多。这是讲的正式的,非正

式的、私下的来往很可能也是如此,就是更多的跟强势群体的人有各种各样的联系,但是跟弱势群体是非常弱的。

2.公众参与与群众路线:比较

公众参与和群众路线是不一样的。不同点在于群众路线敦促决策者走出去,公众参与允许民众走进来。

优势也是不一样的,它有比较优势各有的优势。群众路线是培植群众观点、小姐民情、汲取民智,而公众参与是表达民意、对决策者施加压力。这两者的作用点、优势是不完全一样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群众路线和公众参与有互补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不是对立的,可以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那么怎么样珠联璧合呢?很可能就是这个样子的,决策者在这里,既允许人家走进来,也要求他们走出去。对弱势群体,希望更多地扶植弱势群体,改善他们的参与条件,使他们有更强的参与能力,让他们能够走进来。同时,决策者也更多地走出去,走进弱势群体。这样的话可以有一个互补的作用。

结语

我刚才讲了四个方面,就是选举、抽签、公众参与和群众路线。一般讲到民主,大家想到的往往仅仅是选举,跟选举相关的,好像只要把选举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都可以解决。我今天讲的观点是说,民主实现的方式不是只有一个轮子,我这里找了一张图片,是美国的独轮车,美国式的独轮民主,还可以其他的轮子,可以四个轮子都用上,而且是四轮驱动的。它不是前两轮驱动带动后两轮,而是四个轮子都能同时运作。

其实除了这四个轮子以外,还有其他的轮子。在当今的民主理论讨论中,大家强调的是商议式民主。这个概念也引进到国内来了。那么什么是商议式民主呢?这也是与选举式民主形成对照的。选举式的民主允许把个人的偏好表达出来,通过选派表达出来,我支持这个党或支持这个候选人,我支持他的主张,他表达的偏好就是我的偏好,这是投票式、选举式民主的基本假设。

但这个假设有一个东西是不对的,就是假设每个人的偏好是不改的,我的偏好就是我的偏好,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我跟你的不一样,你表达你的偏好,我表达我的偏好,但我的偏好跟你的偏好都没必要改,就看谁对政客的压力比较大,哪个政客得到选票比较多。但这个假设很可能是存在问题的。换一个假设,每个人未必是完全自私的,每个人可能也会想到把自己的利益跟别人的利益对比的时候,跟公众利益对比的时候,他有时候会觉得可能公众利益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在交换中,在商议中,人们可能会修改自己的偏

好,就是花时间讨论。大家互相讨论以后,自己表达的偏好跟公众的偏好可能有差异,所以我要做一些修正,或者说实现我这种要求的方式可能需要改变。同时商议,可能每个人的偏好、每个人的想法会出现变化,所以要进行商议。商议式民主现在强调的就是要开会、要讨论,而不仅仅是通过一锤子买卖、一次性投票把问题就算都解决了。商议式民主现在也算一个轮子。

另外的轮子还有电子民主。现在很多时候可以用互联网的方式、用新兴媒体的方式来解决很多人以前没有办法解决的参与问题。

所以民主实现的方式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民主跟选举挂起钩来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的一种情况,也就是在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把这两个东西仅仅地挂到一起。在此之前,大家不是这么看的,或者是有疑问的。到了80年代、90年代以后大家又提出疑问,50、60年的时候是非常紧密的,这个东西慢慢已经开始过时了。所以考虑民主的实现方式是今天讲座的主题,民主实现的方式就要考虑多条腿走路,而不是一条腿走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