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失独家庭北京闹翻天 [失独者]
 

失独家庭北京闹翻天 [失独者]

发布时间:2019-04-15 04:13:27 影响了:

  中秋元宵,团圆佳节,有一群人却难以享受到个中甘甜。他们人到中年失去独子,却因年龄过大难再生育。他们到了本该乐享天伦的年纪,却守着孤寂度过晚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失独者。
  一夜之间失掉了生活
  “这是我家娃娃,她走的时候才7岁。”林玉芬是一家企业的退休职工,今年64岁。“我家娃娃生下来时有先天性心脏病,”林玉芬指着手里的相片对记者说,“我们在她7岁的时候送她去做手术。我到现在都后悔啊!因为手术失误,女儿再没走下手术台来。”那一年,林玉芬38岁。这一晴天霹雳几乎将她摧垮。但她没有料到,后面的事情更加残酷,医生告诉她:“你不可能再生了。”丈夫断然说:“离婚吧,我还想再要孩子。”用白酒吞下大把***的林玉芬被救活过来。“大概是我命不该绝,那就继续吧。”她开始试着努力活下来,虽然心灰意冷。
  此后,朋友同事经常拉她出去散心,就为了不叫她一个人闷着。重新生活下去的她开始学打太极拳,这个过程中她又结识了一些朋友,也慢慢看开了一些事情。“我以后还是会进养老院的。即使我生病妹妹能赶来照顾我,但她也比我小不了多少。邻居朋友常常来照顾我,但人家也有家,总麻烦别人我于心不忍。”林玉芬前不久下楼时不小心摔伤了腰,在医院里躺了20多天。“怎么说呢?没有一儿半女不方便是肯定的,我就一个妹妹,但他们一家人在贵州。我在医院里不能动的时候,身边找不到一个能照顾自己的人,头一次感到这么害怕。不过,幸好腰伤不是很严重,否则哪能这么快出院啊?”话音至此,林玉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当她翻到和女儿的合影时,脸上又写满了爱与温柔:“我们都没想到这些会是她最后的照片,当时带她去龙泉看桃花,回来她就上了手术台。等到这些照片洗出来时,她已经走了。”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情感纽带。没有了子女的晚年该如何度过?这或许代表了大部分失独父母的担忧。
  李海清夫妇是典型的知识分子,晚婚晚育的他们把儿子抚养到大学毕业,却没有躲开失独这一命运。“娃娃刚工作没多久,自杀走的。那之前我们没觉得他和常人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不好,太疏于和他交流了……”时隔10多年,李海清依然后悔不已。在给儿子整理遗物的时候,看到儿子衣柜里各种女孩穿的衣服,李海清才惊异地知道,原来儿子心理上有性别错位。“如果我们早点发现,早点带他治疗,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了。”一字一顿,克制和隐忍全写在这个妈妈的脸上。50多岁失去独子,再生育是没有可能了。朋友同事无从安慰,能做的也只是常常过来陪伴,一起默默流泪。
  终究要触景生情,不久,夫妇俩离开原来的环境,回了趟老家。从老家回来,正好侄儿来到老两口生活的城市念大学。他们便把侄儿接到自己家,细心地照顾。不能投到儿子身上的爱,尽数投到了侄儿身上。后来侄儿结了婚生了子,老两口又开始帮忙照顾侄孙,直到侄孙上小学。“其实他们本不需要我们照顾的,这也是为了我们好受点。我们最大的困难不在经济方面,我们真正的困难在这里,”李海清摸摸自己的心口,“到了这把年纪,孤独是挥之不去的。中国人讲养儿防老,我们老了,他却走了。这是我们心中最大的伤疤,永远在那里的。这个不能提,不管过去多少年……”
  面对失独,有人选择用移情淡化哀伤,有人尝试用生育弥补逝去。
  2008年5月12日那天,杨方被从家里营救出来之后,心急火燎地赶往北川中学寻找女儿。大雨中,救灾的官兵没有让她进入现场。随后,她又赶往当地的两家医院打听消息,但没有找到女儿。心惊胆战地度过了5天,邻居告诉她女儿找到了。在被邻居领着去见女儿的路上,杨方矛盾万分,一方面急切地想知道女儿的情况,另一方面又隐隐害怕听到那个不好的消息。“直到见到被塑料袋包着的女儿时,突然之间感觉整个世界都塌了。”女儿过世之后,杨方精神恍惚,身体每况愈下。丈夫患上了抑郁症,每天服用药物帮助治疗。原来温和的丈夫如今郁郁寡欢,每天酒灌愁肠。已经44岁的杨方曾和丈夫多次去医院检查,试图通过培育试管婴儿重新生儿育女。但由于丈夫身体的原因,他们被告知无法再培育。
  汶川地震之后,国家对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放开生育政策,但一些父母由于受年龄、身体状况、经济能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尚难如愿。
  拿什么替代悲伤?
  “有孩子的父母没有办法理解我们。”一位失独者摇着头说,“没有这种经历的人体会不到那种痛!”认为自己的悲伤只有同病相怜的人才能理解,这是一些失独父母选择和别的失独者聚在一起的主要原因,他们以抱团取暖的方式寻找和自己命运相似的个体,通过相互安抚来释放压力、减轻伤痛。他们避开熟人的安慰,却不排斥陌生人的开解;他们在亲朋好友面前刻意回避,却可以尽情向同命人敞开心扉。也正因如此,网络上很多失独QQ群渐渐成了失独者们停靠心灵的港湾。这些失独QQ群多以城市为单位,群成员由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有着相同感受的人在网络的维系下,通过这样的方式,一点一滴修复着伤口。
  大连失独群的创立者“渴望真诚”说,当年她在考察了上海、湖北等地的失独者之后,建立了一个失独者QQ群,试着把大家联系在一起。成立QQ群之后,大家在一起互相安慰、互相开导,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缓解彼此的痛苦。后来,群友们的联系从网上渐渐走到网下,大家开始定期见面、聚会、聊天。最开始一个月聚一次,后来每周都聚。湖北的李铭兰在儿子过世后,建了QQ群、办了网站,联系起多位失独父母,通过组织大家旅游、组建合唱团、舞蹈队等方式,鼓励和帮助失独父母走出人生的低谷。2007年,李铭兰又自筹3万元,和几个失独者共同注册创办了“武汉市青山连心家园联谊会”,帮助失独者走出伤痛,重拾自我。迄今为止,已有600多名失独父母加入了“连心家园”。
  逝者永不再来,可失独者自己的生活还要继续。
  2012年8月9日上午8点,52岁的李钰莲照例来到北京市房山区阎村孤儿院照顾孩子。她刚年过半百,头发却已斑白,即使眼含笑意,却难掩忧伤之情。“我35岁才结婚,38岁那年才生下桃子。我还记得她肉嘟嘟的小手第一次握紧我的食指,那种做妈妈的感觉至今都难以忘怀……”说到这里,李钰莲声音有些哽咽,“她是4岁的时候走的,”李钰莲低下头,两道泪痕里是无尽的伤感,“那时我完全不能面对……之后我不能听谁说起自己的孩子,每次听到都止不住流泪。我每天呆在孩子的房间里,看着她的衣物,总感觉她还在,好像还能闻到她身上的味道……很长一段时间我和爱人都无法走出失去孩子的阴影,不知道自己还能怎么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