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黏膜创伤_鼻和鼻窦黏膜的创伤修复
 

黏膜创伤_鼻和鼻窦黏膜的创伤修复

发布时间:2019-05-15 03:54:53 影响了:

  【中图分类号】R7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269-01  创伤修复是生理过程中基本而复杂的过程,如果修复过程中出现紊乱,可能会导致癫痕或粘连等,严重者将影响相关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大多数创伤修复的研究是基于皮肤和消化道黏膜组织,对呼吸道黏膜的研究不多,而关于鼻和处窦黏膜创伤修复的研究更少,对再生的认识还很模糊。鼻息肉和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1%~2%,约占鼻病的20%~25%[1]。鼻腔、鼻窦手术势必带来创伤,如何促进创伤修复和上皮化、减少瘢痕形成和局部黏连等,是提高鼻及鼻窦手术疗效、减少复发及并发症的关键一步。研究鼻和鼻窦黏膜创伤修复具有临床价值,本文对这方面进行综述。
  1 黏膜创伤修复
  黏膜上皮的创伤修复是一个协调有序的过程,分为炎症、细胞增生、基质沉积及重塑4个阶段,受到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在炎症阶段,前24~48h多核中性粒细胞促进弹性蛋白酶和胶原酶分子的释放,有助于炎性细胞进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3~5d后,巨噬细胞代替创伤处的中性粒细胞并清除坏死的细胞,释放在量生长因子,这些物质维持着创伤的修复。淋巴细胞及有释放的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tumournecrosis factor,TNF)和干扰素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使免疫反应与创伤修复关联[2-3]。创伤后4d,在疏松结缔组织基质中,可以观察到成纤维细胞的移行、增殖以及ECM的沉积,形成纤维组织,继而血管和上皮形成[2]。组织重塑是器官功能恢复所必须的,鼻黏膜ECM沉积、创伤重塑与组织形成交迭进行,可持续到创伤后6个月,随着创伤的成熟、胶原合成和分解,ECM的成分也发生了变化[2,4]。
  生长因子能促进表皮、黏膜、皮肤及内脏器官创伤修复,各种生长因子间具有相互协调作用[2,4]。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FG)可以诱导上皮细胞增生、分化,促进血管生成,在体面加速创面愈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 factor,FGF)和胰导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I、II,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oncyte growth factor,KGF),血小板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FGF-1等也有促进组织和内脏修复等类似作用[5-7]。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能促进细胞分裂和上皮化。HGF能促进呼吸道上皮细胞迁移、增殖、扩展,而且与浓度正相关,还能被c-met受体的抗体抑制[8]。有研究证实HGF作用于纤维母细胞,促进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产生,改变纤维细胞的形态,减少纤维细胞产生I型胶原,使弹性蛋白排列更有序,减少瘢痕形成,但不影响纤维连接蛋白形成;HA还能防止创伤后过度结痂,促进主动愈合。TGF- β1,从而减少瘢痕形成[2,9]。体外实验发现TGF-β1,能部分抑制黏膜和纤毛细胞分化,说明对气道上皮重塑有决定作用[10]。
  有些中药对修复有促进作用,例如丹参是中药活血化瘀的代表性药物,能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创伤组织再生,抑制过度再生,与许多生长因子(TGF-β、EGF、PDGF、bFGF及IL-2等)有关,可选择性抑止TGF-β自分泌[11]。黄芩、黄柏等能去腐生肌,改善创面血循环等。有研究发现黄芩、黄柏、氨基酸等组成的MEBO和黄芪、当归、丹参等组成败丹黄液能去腐生肌,改善创面血循环,增强免疫力及抗感染能力等,如运用于鼻腔,能促进鼻腔创面上皮生长,减少粘连,抑制肉芽生长,减少鼻息肉复发[12,13]。
  2 实验研究
  1941年Hiding第1次介绍了兔动物模型,兔能有效模仿人的鼻窦,随后兔成为主要的研究工具,成为最多及最成熟的造模动物[14]。鼻或鼻窦黏膜上皮在创伤后的前12h,由上皮细胞的延伸和移行完成的,离创伤边缘距离越远,移行速度越慢。24h后细胞开始复制,48h后细胞的有丝分裂活性达到高峰〔15〕。Khalmuratova等〔16〕对鼠鼻黏膜创伤模型研究,发现术后14d上皮厚度和上皮下纤维厚度的指数上升,杯状细胞和纤毛细胞开始再生,术后28d恢复到基本正常。兔鼻窦黏膜进行消融后,表面呼吸上皮立即消失和黏膜分泌腺损伤,术后等3天出现鳞化不全的上皮再生和黏膜分泌腺坏死,术后第7天部分区域出现呼吸上皮替代鳞化不全的上皮,术后第14、29天可以观察到呼吸上皮进一步再生〔17〕。局部创作后如果基膜保持完整,3d后呼吸上皮将恢复成原来的厚度;如果创伤中基膜受到损害,整个再生过程将持续几个星期,并形成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2〕。
  地塞米松缓释剂运用于局部,对愈合有促进作用,特别是促进上皮化和减少肉芽组织的形成〔18〕。硫酸软骨素是脊椎动物EXM的一种黏多糖,如将它放在创伤的上颌窦黏膜,能加速上皮化,增加胶原再生,术后第4天就出现创伤的修复加速〔19〕。维生素A在鼻黏膜纤毛上皮分化前,能促进黏膜和纤毛生长,但对已再生的黏膜不能促进纤毛形成;在维生素A作用下,鼻黏膜纤毛摆术后2周接近正常,术后4周明显提高,而正常对照组纤毛功能的恢复需要更长时间〔20—21〕。Stumpe等〔22〕研究发现含有HA凝胶,特别是羧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同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鼻窦黏膜转归。
  3 临床研究
  上颌窦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比传统的根治性手术能更快减少炎症、促进愈合、减少纤维化[23]。内镜鼻窦手术后的黏膜修复可分为3个阶段:术后1~2周为第1个阶段,90%完成术腔清洁;术后3~10周为第2个阶段,80%术腔经历黏膜创伤反应和黏膜再生,该阶段黏膜水肿,囊泡及肉芽组织形成,小息肉形成,纤维增生,粘连与黏膜上皮化相互抗争共同存在;第3个阶段为完全上皮化,经过认真治疗,90%术腔完成上皮化,60%术腔上皮化完成在第11~14周[24]。术后30d,再生的上皮下发生组织重塑。这个期间如发生感染,即会加重是黏膜创伤或引起肉芽组织过度生长。在结痂期(术后3个月),筛窦区的上皮组织重塑基本完成,而完成上皮下组织的重塑需6个月以上[2,24]。Chesney等[3]对功能性鼻内镜术后的鼻分泌物进行研究,发现创伤修复过程中,TGF-β、EGF和PDGF在创伤不同阶段被激活,提示生长因子在鼻、鼻窦黏膜修复中起作用。鼻或鼻窦黏膜修复的质量直接影响功能性手术的结果,手术疗效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手术过程中的一些技术因素密切相关。采取减少手术创伤、以封闭的非粘连性材料长时间填塞(橡胶指状填塞物)和局部应用类固醇等措施来减少术后肉芽组织、水肿和肿胀。可吸收材料不仅对止血和维持中鼻甲形状有作用,且使患者感到比较舒适[2]。有些生物材料已被用来刺激或促进鼻窦手术的修复,Merogle(一种HA制剂)治疗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发现能使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大大缩短,粘连率下降和舒适率提高。因为HA能防止创伤后第1周的过度结痂,促进主观的愈合进程。自体秆维组织的胶合剂用于鼻腔或鼻窦腔内,可避免术后填塞,以减少并发症并促进修复[25]。许多可吸收的生物材料如Floseal,Merocel、纤维蛋白疑胶、丝裂霉素C、HA、维生素A等可以减少粘连[26]。
  总之,鼻息肉和鼻窦炎手术势必带来创伤,如何促进创伤修复,促进上皮化,减少瘢痕形成和黏连等,直接影响手术的结果。当然,这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手术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谢民强,李源,许庚.鼻息肉疾[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13(2):91-93.
  [2] 王益民,韦福康,刘敏,等.丹参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自分泌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2,16(6):408-410.
  [3] 毕景云.MEBO在鼻息肉术后创面应用的疗效观察[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4,16(4):303-305.
  [4] 陈新野,洪海裕,苟新敏,等.败丹黄配方颗粒鼻腔灌洗对鼻窦炎手术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16(5):361-361m369-369.
  [5] 林彬,林心强,王挥戈,鼻窦炎的动物模型[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2(1):46-48.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