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英语课堂教学 试析发展性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 试析发展性英语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19-06-26 03:56:37 影响了:

  [内容摘要]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是英语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我认为发展性课堂教学能够实现这一目的,使学生想学、愿学,最终达到通过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那么“发展性英语课堂教学”这一课程改革新名词究竟是什么呢?本文作者试图从基本原则和关系来分析。
  [关键词]发展性课堂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分析
  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死板的教学,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也就是说,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在课堂上学生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陸的人——生命主体。这便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动静失调,主次错位,本末倒置的课堂教学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而新课改下的发展性课堂教学正是针对这些而提出的。对于我们理解它显的尤为重要。
  二、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教学,是指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条件,以教师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主体性英语课堂教学贯穿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运用外语这一交际工具进行交际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外语作为一种工具来教。注意让学生在外语的听说读写等交际实践活动中发挥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什么是主体?哲学上讲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主体的人并不是指所有的人,主体与人不能完全划等号,是有条件的,人只有在能把客体世界作为自己的观察,思考,变革的对象时,才能成为主体,那么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只有把学生的学习,教师的传授等课堂活动作为自己积极主动感知参与时,学生才算得上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应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地安排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使这些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教师精心设计主体活动要了解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主体情况指学生的认知水平、英语基础;客体情况指英语特征、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环境指英语输入和输出的外部条件。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就是要根据阶段性教学要求,把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情况联系起来,并寻找出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佳联结点,使学生能够参与,乐子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
  按照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活动可分为:呈现活动;练习活动;交际活动。每一类英语活动都有很多方式,很多活动是可以交叉进行的。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1)呈现活动的设计要以旧带新,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创造情景,呈现新的教学内容,要力求生动形象,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
  (2)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情来设计活动。现在的“GO FOR IT”实验教材,其内容丰富,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是不同的,所以,设计任务、设计活动,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不熟悉或无知的内容,教师要从多方面、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信息,让他们了解,为语言学习和运用奠定基础。任何活动和任务都要针对学习的对象来设计。
  (3)交际活动要从头抓起,从培养交际意识到交际能力要循序渐进,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活动、生生活动,使交际活动在模拟的或课堂教学本身真实的环境中展开。
  (4)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主体能力发展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英语教学由于其特征性和现实性,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主体学这一方面时必须坚持从学生主体现实出发,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事求是地灵活施教,以学生主动意义来建构,也能发展学生主体性能力。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2.互动性原则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其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教授——学生接受”。
  (1)教师是“交流——互动”的前提
  在“交流一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样,使全体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2)学生是“交流——互动”的基础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3)小组讨论是“交流——互动”的主体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4个(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差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她)“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自学,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4)练习评定——“交流——互动”的检测
  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是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交流——互动”教学采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