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最新关于《寒夜》读后感参考范文三篇
 

最新关于《寒夜》读后感参考范文三篇

发布时间:2022-01-26 14:29:57 影响了:

只有写出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受,你的读后感才会吸引人,但这些都是建立在你认真阅读的基础上,你会写关于《寒夜》的读后感吗?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最新关于《寒夜》读后感参考范文三篇,供大家参考。

最新关于《寒夜》读后感参考范文三篇

  《寒夜》读后感参考范文1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仍然感到寒冷。巴金写《寒夜》是为了”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是为了”宣判旧社会、旧制度的死刑“。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 ”乡村化、家庭化“ 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汪文宣的老母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特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很不和,汪文宣一直夹在中间受气,不久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最后曾树生跟随一位年轻的银行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而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只好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八年抗战时期的事,可我仍然觉的他是如此真切,仿佛是现实生活中,自己身边常常发生的事情一样。现在社会的医学已经很发达了,再也不会有人因隐患肺病、霍乱、痨病而死去了。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因贫穷,因善良,因无能而向汪文轩一样的人,妻离子散,最终走向毁灭的地步。

  汪母是一个尤其另人同情的不幸人物。年轻守寡,守着孤儿寡孙度日,仅有的爱全部都给了他们,甚至不能允许别人分享,包括儿子的妻子以及孙子的母亲,总是吵吵闹闹的。她的爱表现得无微不至,却也是独断专行,因此也是制造这个家庭悲剧的核心人物。我可以理她解作为母亲的苦心亦同情其不幸的身世,但是却无法接受她对于儿子和孙子的爱的偏执。就是这份爱,才导致了事情的悲剧。”树生“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放,不甘心于现状,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她为了解决温饱不得不当”花瓶“,她追求婚姻自由却不得不面对婆婆的絮叨,这是那个时代中国女性的特点,虽然懂得走出,但是在经济上却没有独立,显得很彷徨、无助、是一位值得同情的女性。而”我“夹在她们之中,让我倍受煎熬,使我变的软弱、无计可施、隐忍,最终让我病魔缠身。这三位主人公就是生活在充满了苦难的日子里,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不能够获得幸福的日子。个人悲剧的产生和时代的悲剧密不可分,和个人性格的矛盾密不可分。每个人不可能完全逃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小说反映的人物悲剧带有那个时代的普遍性。

  小说借 ” 文宣 “ 的嘴巴反复说过 ” 我做过什么错事呢?我一个安分的老好人!为什么我该接受这惩罚? “” 文宣 “ 最终以无声的呐喊 ” 要求公平,他能够在哪里找到公平呢?他不能够喊出他的悲愤,他必须沉默的死去。 “ 小说最后这样描写宣的离世。 ” 最后他断气时,眼睛半睁着,眼珠往上翻,口张开,好象还在向谁要求公平。这样的描写更渲染了人物的悲剧色彩。描写 “ 文宣 ” 的性格时,用了无数的梦境来衬托他的无助矛盾的心理,还有反复的自言自语甚至害怕发出的声音都形象的把 “ 文宣 ” 这个人物呈现再我的面前。 他怀着一个模糊的渴望,想找一个使他忘记一切的地方,或者干脆毁灭自己。痛苦的担子太重了,他的肩头挑不起。他受不了零碎的宰割和没有终止的煎熬。他宁愿来一个痛痛快快的了结。 “ 文宣 ” 最终的绝望来自于对生命苦难的无法承受,从精神到肉体都渴望摆脱。

  家庭是永远的港湾,可惜风雨飘摇的世界里,一个小小的港湾同样不能躲避风浪的侵袭。这就是我对于巴金老人的长篇小说《寒夜》的理解。

  《寒夜》读后感参考范文2

  

  尹老师常说,学文的每看完一部作品,最好是写读书笔记,把你的感触都记录下来。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养成这种习惯,感觉有太多的东西要写,却又无从下笔。其实,更多的是在为自己找借口。我承认,自己真的很懒,虽然我在一味的阅读,把自己的脑子塞得晕乎晕乎的,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写作,我被迫选择了它,强迫自己喜欢上它,可我就是做不到。可最近,心里憋得慌,特想写点东西,或许,文字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发泄的工具吧。

  寒夜的钟声依然在耳边回荡,使我久久不能平静,悲凉、无奈油然而生。三楼小屋那暗黄的灯光在寒风的强袭下,摇曳不定,而唯一打破这死寂肃杀氛围的,却是那阵阵撕人心肺的无力的咳嗽。那枯瘦的身影,无力的挣扎,痛苦的呻吟,呆滞的眼神,使屋里的空气压抑得令人窒息。

  好人好报?他忠厚老实,不声不响地忍受种种重压,终日终年辛辛苦苦地认真工作,从来都不想伤害别人,只希望自己能够无病无灾地生活下去,然而,他这种“老好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好报”。在这样一个动荡的、龌龊的社会里,他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注定只能化为泡影。加上顽疾缠身,婆媳相斗,他的意志逐渐趋向崩溃,直至自轻自贱。一定程度上,我非常同情他,为他的坎坷命运抱不平,但是,我想我的愤怒多于怜悯。

  毋庸置疑,他是个性格是很软弱的人,即使他心里有无数的怨言想发泄,他也不会,甚至是不敢在人前表露出来。我想,或许这种弱正是他苦难的根源吧。他空有满腹才学,远大抱负,甘愿做个连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了的校正员,甘愿受主任和科长的欺压。跳槽、辞职,他连想都不敢想,他根本就没有那个勇气去另寻个更好的职务。他的安于现状,懦弱无能,孱弱多病,有时让我觉得很反感,很愤怒。作为一家之主,他不能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为人之子,他不能让守寡多年的母亲安享晚年;为人之夫,他满足不了妻子需要的幸福和自由;为人之父,他连儿子最基本的教育问题都搞不好。我想,如果我是树生的话,我早就离开他了。真不明白,树生为什么会那样的爱他,那真的是爱吗?或许,那只是树生对他的一种怜悯与不忍?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还是很羡慕他的,他深爱的两个女人都无私地爱着他,为了他的病,汪母甘愿做老妈子,树生心甘情愿去做“花瓶”。尤其是汪母,竟容不下媳妇跟她分享儿子的爱。这样的母亲,在别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也许汪母觉得这世上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爱文宣吧。

  《寒夜》读后感参考范文3

  又在手机上看完了一部小说,感觉开始喜欢拿着手机看小说了。这样确实挺方便的,随时可以看。这次看的是巴金的《寒夜》。

  这部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自然是一号男主角——汪文宣。他是一个怯弱的小职员,在主任甚至同事面前都不敢坚持甚至表现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一个人,的确符合他妻子口中所谓的“老好人”这一形象。然而他的下场竟然有这般凄惨:连惨死的那一刻都没有最爱的人在他的身边。甚至他最爱的人都不知道他已离开这个世界。

  当他面对上司的刻薄,同事的鄙视,妻子的抱怨,他唯有一味的自责,永远不懂得反抗。妻子终于忍受不住他的怯弱,她甚至宁愿他打她骂她也不愿意他不做=作声,然而他还是没有半句怨言。面对母亲对妻子的诋毁,他也是毫无责备别人的意思。在抗战这样特定的环境中,作为一个小小职员的汪文宣,我想他有这样的境遇又是在情理之中的。而他最后惨死的结果又是与他怯弱的性格紧密相连的。一个连自己真实想法都不敢表达的人有时候想想狠一点也只有死了算了。

  在汪文宣身上,在剧情当中,我会不自觉想到现实中的我们。我们有时又何尝不是像他那样呢。优柔寡断,怯弱,怕事,苟且偷安,逆来顺受……人性的种种弱点一览无余。

  树生是一个时尚的银行职员,她不被世俗所束缚,没结婚就同汪文宣同居生子。她敢于最求自己的幸福,然而,她却忘了大小宣的痛苦。她受不了婆婆的看不起,受不了丈夫的无能,受不了生活的贫困,就同年轻的主任飞去了兰州。但作为一个妻子,她是洁身自好的,她并没有做对不起自己丈夫的事;作为一个母亲她又是尽责的,她没忘记自己儿子的学业,按时往家里寄钱。

  在汪文宣死后没多久,她便回来了。她是怀着思念和希望回来的。她以为宣在信里讲的都是真的,他的病一天天好起来了。当她知道丈夫的死讯的时候,她是痛彻心扉的,如刀绞的。这样看来,她的确是一位钟情的女子。

  《寒夜》是一部平民的文学,是适合我们这些小市民看的文学。在整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感触也就会来得更加的深。这样看来它的确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小说。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