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小学语文读后感8篇
 

小学语文读后感8篇

发布时间:2024-01-16 14:03:54 影响了:

读后感也是一个自我们反思的过程,我们可以审视自己在阅读中的反应和变化,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语文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读后感8篇

小学语文读后感篇1

今天,又拿起了《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艺术》这本书这是我上学期买的书了。书中介绍了目前活跃在小学语文届的特级教师的课例及特色教学。从书上不但欣赏到了这些名师的风采,而且许多名师的理念可以说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身为人师的方法,确实是一本小学语文老师的好读本,受益匪浅!

看这本书收获的不仅是名师的一些经典教案,还有他们平时的一些心得。毕竟名人也是从普通人成长起来的,听听他们的经验之谈,也能让自己枯燥的语言得到些许的滋润。向里看去,我看到了小语教学可以达到的精彩,看到了特级教师令人叹服的智慧,看到了小学生令人惊叹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解开我长久存在的疑惑。其中特别喜欢于永正老师的好书不厌百回读,名师的智慧需要细心品味,希望我能有那么一点悟性习得大师们的一点皮毛。

书中第一篇就介绍了于永正老师,一次又一次被于老的教学技巧折服了。从事这么多年来却从没走近他,了解他,甚觉惭愧。

于老说到一名语文教师具备的基本条件有三:一要善良,要善待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二要有责任心,严而不厉。三要爱读书,爱写作。审视自己在把学生当作朋友上还没这个意识,第二点还行,爱写作则差远了。看来自己在这些基本条件上还要加倍努力呀。再看于老《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虽然每一条建议都显得那么简短,但细细品味,这些细节上的处理却句句切中要害。比如: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找机会讲给学生听。就像于老说的,老师讲的故事,学生会终生不忘,能让调皮的学生亲近你,这样,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不就拉进了吗?看来,我得往肚子里多塞几个故事。这一些建议不正是于老长期的教育教学心得吗?不仅是对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非常有用,对我这所谓的老教师何尝不是一样有效!

惊叹于老师的艺术修养。于老师会讲,能根据讲课内容的感情基调和学生听讲的状况与情绪来调整语调、语速,并决定讲话的轻重和缓急。于老师善读,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把文字读活了,课堂因为师生之间入情入境的朗读而充满活力,充满情趣。于老师字写得棒,不管是楷书,还是行书、草书,都信手拈来,在这样的老师影响下,孩子们同样会关注、热爱祖国的书法艺术。于老师画画就更绝了,在教描写花鸟虫鱼的课文和一些描写人物的课文时,寥寥几笔就能将其勾勒出来,这样的课堂还能不“艺术”吗?有了这样的艺术修养,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上得有意思,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于永正老师能把课上得这么有魅力,最重要的还是精心备课。每个老师上课前都要备课,可是真正能做到“精心”两字的恐怕就有难度了。何为精心?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至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拿到课文,首先读,哪怕教过好几遍,朗读课文是备课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读的同时查字典、词典,把拿不准的字的读音,一一落实,绝不想当然。每个新词都查查词典,不能有半点含糊。他还说,只看教参,没有自己的思考,是从来没上过让他满意的课的。最后指出:这法儿那法儿,不钻研好教材就没有法儿。于老师在细微处下工夫,研究教材充分,所以上课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而得“庖丁”的雅号。

我想作为现在的我来说,那就是要多学习,多读书,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做到收放自如!

小学语文读后感篇2

今年寒假读了一本好书――管建刚著的《不做教书匠》,颇有些感悟,不吐不快。

在读完《不做教书匠》之后,蓦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个彻彻底底的教书匠,让烦恼和急躁占去太多。同时,也让我感到热血澎湃,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感觉。书中说到“教师职业相对稳定,前面没什么大诱惑,也没有什么大障碍,这种状况,对人生来说,实在不是件幸运的事。不做教书匠读后感—小学语文阅读

从精神世界的角度,初看这本书有奴性化的倾向,也一度让我放下书本,为管先生不值。可不值之余,在反思其“所谓”败笔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因素,也慢慢体会管先生的良苦用心和一片赤忱。细细研读,换一种心情,所看到的字里行间莫不透出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诚和对从事这项光辉事业的骄傲,所看到更多得是作者对年轻的同行的谆谆教导,其关爱之心跃然纸上。慢慢评来,这不过是浅层次的作者和读者的心灵碰撞。碰撞之余如果读者不仅能领悟到管先生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那份坚毅、那份执著、那份胸怀、那份以身相许、至死不悔真情,还能在这份真情感召下,重组和优化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是深层次交流后的收获。

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时常荡漾起一股轻柔充盈的暖流。有了这股暖流,不管是阳光灿烂或是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始终能漾起微笑;有了这股暖流,走在任何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都能不卑不亢,保持内心的祥和与平静;有了这股暖流,我们边能抵挡一切寒冷与饥饿,风再大、浪再猛,我们腰不弯,步不乱,目光穿越喧嚣与浮躁,清澈依旧。人生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物,而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人。(《不做教书匠》第14页)一个人拥有再多的物,无非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从而产生一种所谓的满足与畅快。但是,拥有众多的物并不意味着能拥有众多真心爱戴你、尊敬你的人。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我有时也会像书中所写的那样,很多时候,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工资、成绩等,忙于应付,苦于无趣,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其实我已经获得了很多比物更能让我受人尊敬的东西了。

“当你投入地工作的时候,你就会感受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正像你投入地恋爱时,会觉得恋人是那么可爱,连那些缺点,也一并为你所疼,为你所爱。”

从今以后,每当学生调皮时,退步时,违纪时,我都要告诉自己: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备,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求。用师爱为他们引路,用师爱在他们的心里谱写一曲最美的.歌。师爱像春雨,滋润了孩子的心田;师爱像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房。我们用心去爱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花,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自豪

最后,我想用管老师在《不做教书匠》里的一段话结束自己的读后感。“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所谓“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向着我们心中理想的目标进军吧。

小学语文读后感篇3

小学六年,我们一共学了十二册语文课本的内容,在课本中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世界名人。他们都令我难忘。所以我买了一本书——《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名人故事》,让我能够更加了解他们,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

这本书中有:挤时间看书的政治家毛泽东爷爷;拍照不愿突出自己,突出志愿军战士的·军事家彭德怀;视名利如粪土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勤俭节约,清廉正直的文学家王安石;勤奋好学的艺术家罗丹;讲诚信,只对书感兴趣的思想家苏格拉底……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要做一个好读书,爱读书的人。以前人们没有书可读,他们渴望读书,渴望知识。现在,大型图书馆已经有很多。虽然图书馆有很多了,但是人们已经没有像以前的人们那样对读书有着强烈的欲望了。人们的知识仅局限在课本上。我们要向毛爷爷那样挤时间读书。

我们要做一个多为他人着想,不自私自利的人。现在的`人,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地,不择手段,自私自利。少了以前人们的简单朴素。所以我们要向彭德怀学习。

时代在进步,每天就会有很多发明,发现。有些人会因为自己今天的一点成就,骄傲自大,而不再去努力,整天挥霍着自己的成就。被盛名宠坏。而不像居里夫人那样视名利如粪土。

有些人天天花钱似流水,毫不注意细节,吃不了的饭,就扔掉。水龙头不用时也开着……真应了现在一句网络流行语啊!“有钱就任性”可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浪费的是资源。是在亲自毁灭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每人都做王安石。

勤奋好学是学习的第一标准,我们学习要勤学好问。像罗丹那样。

我们还要讲诚信,一个人在社会上最需要的是朋友,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诚信都没有,他会有朋友吗?

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啊!

小学语文读后感篇4

海的女儿是我自小就非常喜欢的文章,每次读都有着不同的领悟。

幼年时,读懂啦:小人鱼回到海底宫殿,她变得非常忧郁,她爱上啦王子,她愿意放弃自己三百年的生命,只为拥有一个人类一样的灵魂。于是,他去找海巫婆。海巫婆给小人鱼一瓶使她的人鱼尾巴变成人腿的药。

海巫婆警告她说,如果他不能嫁给王子,那么在王子结婚的那天早晨,她就会变成海上的泡沫。作为代价,小人鱼失去啦自己的声音。小人鱼来到王子的宫殿,喝下啦药,她觉得好像一把利刃劈开啦她的身体,她昏啦过去。

当她醒来时,那位王子正站在她面前。王子收留啦她。小人鱼是宫殿里最美丽的人啦,然而她是一个哑巴,既不能讲话。小人鱼为王子表演舞蹈,没人知道她的脚接触到地面时候,就像是在刀刃上新走一样。

可是,王子娶啦海边那位年轻女子做妻子,他一直以为她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小人鱼的心都要碎啦。姐姐们送来一把刀子,只要把它插进王子的心脏,王子的血会让小人鱼与恢复原形。小人鱼不愿意伤害王子,在天亮之前在王子的婚礼即将举行时,她跳进大海,化成啦泡沫。

那时,这个故事告诉我,为啦友情,感情、爱情,要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

如今,《海的女儿》告诉成年的我:人鱼是海底的公主,在海底她可以拥有很多,有父母的爱、有姐妹的关心。她却向往岸上的一切,特别是遇上自己的王子时,为啦靠近他,她牺牲啦一切。为啦获得这个灵感她放弃啦海里的生活,她忍受得这些痛苦把自已的鱼尾换成啦一双人腿。后来她喜欢上啦一个王子,得到一份人类的灵魂。那个王子和人间女子结婚啦,她的希望没有啦。

小时候读啦《海的女儿》,我以为,那是一个悲伤的童话。现在读啦《海的女儿》,我坚信,那是一个幸福的童话。

美人鱼为王子割去长发,牺牲啦甜美的歌。可是,她可以用微笑传达对王子的爱。她会有甜蜜的感觉……

美人鱼为王子离开王宫。可是,她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因为,她活在王子的世界里……

美人鱼为王子变成泡沫,虽然,她没有漂亮的长发,没有甜美的歌喉,她甚至连继续活下去的权力都没有。可是,她却是最美的泡沫,因为她可以守候王子,看到王子的幸福。

美人鱼有守候的幸福,王子有思念的幸福。放弃又何不是一种幸福?

小学语文读后感篇5

一直以来,我对古诗文等经典都是断章取义,鲜学鲜用,用过即忘。即使教毕业班复习古诗文,也是如此应付。毕业班过后,一切诗文皆忘。为此常信誓旦旦,要利用假期恶补,要与学生齐积累……可是总搁浅于半途。试思缘由,皆因无内需。

今听杨淑芝教授讲座,单不说内容,仅从其年愈七旬,口齿清晰,头脑清明,就令人感慨万千。老太太国学经典娓娓道来,坚涩难懂的《周易》,经她旁征左引,日渐清晰。"相似育人″的教育教学理论渐渐浮出水面。"相似、易简、德圆″的过程中"成人成己″。阴阳自然之间"随姿顺势″、"以愚诱智″,做水一样的教师,行水一样的教育,研天地之学问……看似高深莫测的`教学论竟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厚德载物″之理原来如此。

边听边记,更在不停"百度″,这些耳熟的经典似曾相识,却不明其真正的含义。脑袋还停留在上句,杨老师已引入新句。只有不停搜索网络,搜索大脑的每个角落,不然自己跟不上杨老师的步伐。看似与教学无关的经典,却蕴藏深刻的哲理,听着听着,蓦然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这或许正是国学经典之魅力。

随着教学之路上的不断前行,我越来越觉得汉语之博大精深,故开始探寻《汉字树》中字根字源。因古汉语不扎实,故边看注释边听《史记》。因感古诗词之精妙,故下载《诗词歌赋》,闲来随看随悟……今与杨教授相比,甚感汗颜。为用而学怎比杨老博学专攻之大义?

国学之德在于明,国学之魅在于省,国学之魂在于承……由点及面,深研之,必有成!

小学语文读后感篇6

《简爱》这本书,就像一杯纯净水,滋润了、清洁了我的心灵。它讲述了简爱一生的情感经历,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这是一本伟大的历史著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简爱生活在一种“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没受到过关爱: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轻视,表哥的殴打……但她并没有在逆境中绝望、在侮辱中沦陷,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化悲愤为力量。也许正是因为她遭遇的种种,不幸,换来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去追求自己心目中那光明的、幸福的生活。她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令我敬佩。

在她的主人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位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这在150多年前的英国,是相当独特、有个性的思想,也正是因为简爱的正直、高尚、纯洁使罗切斯特大为震撼,并且深深地爱上了她。面对情敌英格拉姆小姐的轻蔑和咄咄逼人,她总是镇定而游刃有余,从未显出一丝一毫的慌张与不知所措。她这种大家闺秀的神态,令我敬佩。而命运总是会捉弄人,在她即将要与罗切斯特举行婚礼时,有人说出了罗切斯特有妻子一事,一直独立自强、自尊心极强的她立即选择了分手离开,她对感情的专一、对自己的自爱,让我敬佩!

最后,小说设计了一个光明的尾声——罗切斯特的府邸被大火烧成废墟,他的妻子不幸身亡,罗切斯特本人也半身瘫痪,双目失明。但简爱仍嫁给了他,两人获得了幸福的结局。她对爱情的始终专一,令我敬佩。是啊,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读完这本书,简爱的自尊、自强、温柔、自信和充满怜悯爱心的个性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觉得虽然现在我生活无忧,只要是合理的要求爸爸妈妈都能满足我,但是书中简爱的这种独立自强,爱人爱己的精神才是值得我学习与追求的!

独立、自信的人最美!我喜欢你——简爱!

小学语文读后感篇7

但非常有幸的是,有一个知心朋友《小学语文老师》一直陪伴着我。《小学语文老师》是我工作中的最爱。十几年来,她在不断更新,不断完善。而我在教学上也大有长进。心中真的非常感谢《小学语文教师》。自从与《小学语文教师》结伴以来,我学到了处理教材的技巧,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的方法等。《小学语文教师》有着动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通过她,我还认识了像于永正、支玉恒等教育界的名师,以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滋润了我的茁壮成长,是我成长的摇篮。她十分朴素平实。朴实是其魅力的源泉。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百家讲坛特别吸引人,教学点评格外忠恳,教案设计十分新颖,教学随笔精致过人。她走在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前锋。

?小学语文教师》让我感受到,教育要用心灵去点燃生命。每当我竭尽所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不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为我照亮前进的道路,让我寻到教学的亮点……

读了《小学语文教学》,我还认识到“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带领孩子们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自己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如何面对侃侃而谈的学生?我们语文教师的确要博览群书。掩卷沉思,自己要静下心来,认真读书了,但感觉自己读书存在的最大问题还是不能坚持。但不管收获多少与否,相信坚持便是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相信,读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让我们畅游在书的海洋中吧!

小学语文读后感篇8

前不久,我读了《小学语文阅读新干线》这本书。读后,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书里的每一个小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着人生的哲理。其中《最宝贵的一课》一文,让我深受启发。

文章讲述了,一个深夜,中国人来到德国某小镇的车站理发室理发。理发师却不为他理发,理由是本店只为乘客服务。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便为此争执,有人就提出通过实验来检验谁是谁非。

于是,留学生们趁认在闹市区的公用电话亭,在一左一右分别贴上“男士”“女士”的标记。第二天,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标有“男士”的那部电话前排起了长队,而标有“女士”的那一部电话前却空无一人。留学生问那些等待的先生:为什么不到另一边去打?被问的.先生们无一不坦然地说:“我们只能在这边打,这是秩序啊……”

看到这里,我不由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幕幕:公交车上,其中有些座位旁标有“老、弱、孕、幼”等字样。我想,每个大人都应该懂得这是什么意思,可是先挤上车的往往是那些年轻力壮的大人们,座位当然被他们抢了,站在那些座位边上的就是一些小朋友和爷爷、奶奶们了。车子行驶着,站着的人跌跌撞撞,坐着的人悠闲自在。有的脸朝窗外,有的干脆闭上双眼,浑然不顾周围的一切。

我真想为德国人鼓掌,而为中国的大人们感到羞愧。

读完整篇文章,我跟留学生们一样的感叹,这是我在暑假里学到的最为宝贵的一课。我希望大人们也牢牢记住这一课,从日常行为中体现你们良好的素质,为我们做出榜样,也让我们从小养成恪守规定,遵守秩序的好习惯。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