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中医脏腑理论 [中医脏腑五行理论]
 

中医脏腑理论 [中医脏腑五行理论]

发布时间:2018-07-24 03:44:56 影响了:

  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便是阴阳五行学说,小编在此整理了中医脏腑五行理论,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医脏腑五行理论
 

  中医脏腑五行理论简介

  肺先行,万物由呼吸为首,脾为五脏之母(统血),肾为一身之根(原气、导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丹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心包:无形,气之所出;三焦:无形,气之所经。

  脏腑五行循环:金→水→木→火→土→金

  对应为:阴经络:肺→肾→肝→心→脾→肺;

  阳经络:大肠→膀胱→胆→小肠→胃→大肠。

  脏腑五行相生关系(调理改善促进相生关系)-- 咖色线: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

  肺助肾 →→→ 肾助肝 →→→ 肝助心 →→ 心助脾 → 脾助肺

  大肠助膀胱 → 膀胱助胆 → 胆助小肠 → 小肠助胃 → 胃助大肠

  脏腑五行相剋关系(药物副作用、空气污染、情绪等会引起相剋关系)-- 蓝色线:

  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 →→火剋金

  肺伤肝 →→→ 肝伤脾 →→→ 脾伤肾 →→ 肾伤心 →→→心伤肺

  大肠伤胆→→→胆伤胃 →→→ 胃伤膀胱 → 膀胱伤小肠 →小肠伤大肠

  人和自然是统一的,是协调的,人体的各个器官也是统一的,协调的。所以,五行学说,不仅把人和自然联系了起来,也把脏腑,形体,官壳,情感联系了起来。人体的各系统气的运动特征,也和五行相顺应。

  中医五行和五脏

  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木性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火性湿热,其性炎上。心阳具有温煦之功,故以心属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

  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为顺,故以肺属金。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肾属水。

  五脏腑相生相克

  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阳以温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

  通俗地讲,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像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肝生心就是木生火,肝可视为心的母亲,而心则可视为肝的孩子。同样,木就是火的母亲,火则是木的孩子,依次类推。这就是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阐释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就应用五行相生的原理治疗相关疾病。

  由于木、火、土、金、水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中医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黄帝内经》中讲克即为不胜之意,也就是说,水能胜火,火不胜水。由于克中有生、制则生化,所以称它为主。

  现在大家都讲治未病,讲究预防为主。中医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要考虑整体,应用五脏之间的相克关系来治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