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东平湖麦穗鱼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标记分析:微卫星标记
 

东平湖麦穗鱼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标记分析:微卫星标记

发布时间:2019-02-16 04:13:53 影响了:

  摘 要: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采用26对鲤微卫星引物对山东东平湖麦穗鱼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表明,有13对引物能获得稳定的特异性条带(占总数的50%),其中有6个微卫星位点具有多态性(占总数的23.1%)。6个多态位点共检测到2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2个到7个不等,大小在80~406bp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115,平均观测杂合度(H0)为0.6812,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775。研究结果表明,东平湖麦穗鱼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种群结构合理,种质资源处于安全状态。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麦穗鱼;杂合度
  中图分类号:Q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47(2006)01―0067―04
  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 Temminck et Schleget)属鲤科(Cyprinidae)、的亚科(Gobioninae)、 麦穗鱼属(PseudorasboraBleeker),是一种常见的小 型鱼类,广泛分布于朝鲜、日本及我国的主要淡水水 域中。麦穗鱼主要以底栖动物为食,同时摄取大量 的藻类。胡建华等(1998)利用麦穗鱼清除宝 钢工业废水池壁的藻类复合体,结果表明这种方 法是有效的。目前,在许多湖泊,特别是大中型湖 泊,因社会、经济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型经 济鱼类的单产比较低,鱼食性鱼类(Piscivorous fish)资源也因过度捕捞而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 境非常有利于小型鱼类的繁衍和发展。因此,在 这类湖泊开展小型鱼类种群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研 究,能为合理开发利用小型鱼类资源,发展鱼食性 鱼类增养殖,优化湖泊渔业结构提供重要的基础 资料。
  有关麦穗鱼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报道较 少。尚未见微卫星(MicmsateUite)标记在麦穗 鱼基因组中应用的报道。微卫星标记与其它的 遗传标记(同工酶、RAPD等)相比,具有较高的突 变率,已被广泛应用于鲤鱼、鲑鱼、和泰山螭 霖鱼等鱼类中。本研究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东 平湖麦穗鱼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以期为合 理开发利用东平湖麦穗鱼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麦穗鱼共35尾,于2004年12月11日采集 于山东东平湖。
  
  1,2 基因组DNA提取
  提取方法见参考文献。
  
  1.3 PCR反应与产物检测
  PCR反应体系:DNA模板0.7 μL;上下游引 物终浓度均为0.6 1μmol/L;Mg2+浓度(见表1); dNTPs浓度为200 1xmol/L;0,625U TaqDNA聚 合酶;10xPCRbuffer 2.5μL;补充灭菌双蒸水至 终体积25μL。
  PCR反应程序:94℃预变性4min,94℃变性 30s,退火(温度见表1)50s,72℃延伸50s,30个 循环;再于72℃延伸7min.扩增产物用2%的琼 脂糖凝胶检测,鉴定有扩增产物后再用12%的非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银染,并用数码相 机拍照保存。
  
  1,4 数据分析
  根据每个个体产生的条带位置,利用Lablm- age(Version 2.7.2)软件辅助确定基因型并计算 等位基因大小,利用POPGENE32(Version 1.31) 软件计算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p)、多态 信息含量(PIC)和基因杂合度(H)等,
  其中,Pi、只是某位点第i、j个等位基因的基 因频率,n为某一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
  
  2 结果
  
  2.1 微卫星引物筛选
  本研究采用26对普通鲤鱼的微卫星引物对 东平湖麦穗鱼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 果有13对引物能够获得稳定的可重复的扩增条 带,占引物总数的50%。通过优化PCR扩增条 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参数,有6对微 卫星引物表现出个体多态性(表1),多态引物占 引物总数的23.1%。
  
  2.2 各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
  表2中列出了麦穗鱼群体在各个微卫星位点 的等位基因数目。6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22个 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为3.7个,最多为7个 (MFWl),最少为2个(HLJ006等),等位基因大 小在80-406bp之间。
  
  2.3 多态信息含量和基因杂合度
  表2中还列出了各微卫星位点的多态信息含 量和基因杂合度。6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 息含量为0,5115,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812,平 均期望杂合度为0,5775,表明这6个微卫星位点 在东平湖麦穗鱼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多态性。
  
  3 讨论
  微卫星的一个潜在价值是从一个物种产生的 引物可应用于相关的物种。因此,利用DNA数 据库(GENBAND,EMBL等),从相关物种的微卫 星引物中筛选并应用于一个物种是可行的。David 等(2001)用47对鲤微卫星引物对一种草鱼白 化突变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23对引物(49%) 适用于草鱼基因分型研究,邵昭君等(2002) 用2l对铲鲟微卫星引物对中华鲟基因组DNA进 行PCR扩增,有14对(67%)引物得到了扩增产 物,其中有10对(48%)表现出多态性,并获得了 中华鲟的2个微卫星位点。本文利用26对鲤微 卫星引物对山东东平湖麦穗鱼进行全基因组扫 描,有13对引物能获得稳定的特异性条带(占总 数的50%)(图1),有6个微卫星位点具有多态性 (占总数的23.1%)。这与鲤微卫星引物在东平湖 黄颡鱼中的检测结果一致。
  从实验结果来看,6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 位基因数为3.7个,最多为7个,最少为2个,这比 鲤鱼、鲫鱼的结果要低得多。多态信息含量 (PIC)是衡量片断多态性较好的指标。Botstein等 (1980)认为:当PIC>O.5时,该位点为高度多态位 点;当0.2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