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玉米覆膜播种机_玉米不同覆膜栽培方式比较试验结果初报
 

玉米覆膜播种机_玉米不同覆膜栽培方式比较试验结果初报

发布时间:2019-02-24 05:13:21 影响了:

  摘要:玉米分别通过半膜单垄侧播(早期种法)、半膜双垄沟、全膜双垄面沟播和全膜单垄侧播(自主创新技术)四种方法进行栽培,其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都会随之发生较大变化。   关键词:玉米;不同覆膜;试验
  
  玉米覆膜种植是我区玉米栽培的主要种植方式,玉米覆膜种植方式在我区推广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为我区的粮食生产带来了显著的效益。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次引进试验地膜玉米种植技术(半膜单垄侧播),90年代中期引进地米玉米双垄沟栽培技术(半膜),2006年我们又引进了玉米双垄面全膜集雨侧播技术。该技术是我们从比较干旱的榆中引进,以集雨、保墒和增温为主要特点的栽培方式。而对于我区来说,近几年的降雨量呈增长态势,作物生长过程中降雨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6月和8~9月,这就要求我们在玉米种植中既要考虑增墒保墒,又要防止连续阴雨所致的涝害。针对这种气候特点,我们在归纳以上三种玉米不同覆膜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又自行设计了单垄面全膜侧播集雨增墒栽培技术,在我区最早引进、试验和推广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平南镇做了玉米不同覆膜栽培方法比较试验。通过对找出适合我区种植的玉米覆膜种植方法,为今后进一步试验、示范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试验基本情况
  
  1.1供试材料试验品种为吉单261,由秦州区种子公司提供;地膜为宽度120mm和70mm,厚度为0.008mm的白色超薄膜,由天水市塑料厂提供。
  1.2试验方法试验地点设在平南镇孙集村百亩塘,海拔1 650m旱川地,地势平坦,肥力上等,黑垆土,前茬作物为小麦。播前对试验地进行深翻打耱。本试验分4个处理:A(CK)为半膜单垄面覆膜侧播栽培,该方法为最早期栽培技术,起垄高10cm,垄宽60cm,垄上点种两行玉米并覆宽度为70mm的地膜,空行40cm,垄距100cm;B为半膜双垄沟播栽培,起垄高10cm,垄宽60cm,在垄上沿播种行开出两条深6cm的播种沟,沟内点种,垄上再覆宽度为70mm的地膜,膜要压实,使播种沟形成明显具有集雨作用的集雨沟,空行40cm,垄距100cm;C为全膜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新引进技术),按试验设计要求,先开播种沟,在开沟的同时把土翻向两侧,形成大小垄,大垄宽60cm,小垄宽40cm,形成宽窄行,垄高10cm左右,沟内点种,再覆120cm宽膜,膜要压实,两膜接茬在大垄面中间,接茬处用土压实;D为全膜单垄面集雨侧播栽培(创新技术),先起大垄,垄高12cm左右,垄面宽100cm,垄上两侧点种玉米,两垄相接处形成沟,在垄上覆120cm宽膜,膜接茬在沟内,用土压实接茬,并用木棍按30cm左右距离在沟内扎渗水孔。试验设计为随机区组设计,每处理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1m2(3m×7m),宽窄行种植,宽行60cm,窄行40cm,平均行距50cm,株距40cm;基肥每小区施优质农家肥60kg,播种时按每小区尿素1kg,磷酸二铵1kg的标准,混合穴施在两播种点的中间,2006年4月16日播种,播种前一天降过中雨,土壤湿润,墒情良好。先点播,后覆膜,除膜的宽度及覆膜方式不同(单因素)外,其余栽培和管理措施都相同; 5~6叶期间苗和定苗,同时每小区追施1kg尿素;生长期间按试验设计做好有关观测记载,成熟后分小区收获并考种。
  
  2结果与分析
  
   
  注:茎围为基部第一节伸长节中部的茎杆周长
  
  2.1不同覆膜方式对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根据表1记载结果,从出苗期分析,半膜A、B两处理的出苗期为4月28日,全膜C、D两处理的出苗期为4月26日,C、D两处理和对照A比较,早出苗2d,说明全膜覆盖比半膜覆盖早出苗2d;从生育期分析,A、B、C、D各处理的生育期分别为125、127、122、120d,B、C、D和对照A比较,生育期天数分别相差2、-3、-5d,各处理中B的生育期最长,A、B和C表现为晚熟,D的生育期最短,表现为中晚熟;从双穗率方面分析,A、B、C、D的双穗率分别为36.70%、43.50%、52.30%、63.50%,B、C、D和对照A比较,双穗率分别增加6.80%、处理15.60%、26.80%,其中D的增幅最大,双穗率最高,B的增幅最小,对照A的双穗率最低;从单株最大叶面积分析,A、B、C、D的单株最大叶面积分别为5885.60cm2、6065.30cm2、6 432.90cm2、
  6 699.40cm2,B、C、D和A比较,单株最大叶面积依次增加,其增加值分别为179.70cm2、547.30cm2、813.80cm2,D的单株最大叶面积最大,其次为C,对照A的单株最大叶面积最小;从茎围方面分析,A、B、C、D各处理的茎围依次呈增加趋势,其茎围分别为7.44cm、7.50cm、7.56cm、7.60cm,B、C、D和对照A比较,分别增加0.60cm、1.20cm、1.60cm,D的茎围最大,其次为C,对照A的茎围最小。
  
  2.2不同覆膜方式对经济性状的影响根据表2结果,A、B、C、D各处理的单株生物干重分别为482.90g、500.30g、520.80g、532.90g,呈依次增加的趋势,B、C、D和对照A相比较,单株生物干重分别增加17.40g、37.90g、50g,增幅分别为3.60%、7.80%、10.40%,其中D的增幅最大,C次之,对照A的单株生物干重最小;A、B、C、D的单株穗数分别为1.37、1.44、1.52、1.63个,依次增加,B、C、D和A比较,分别增加0.07、0.15、0.26个,其中D的单株穗数最多,其次为C,A的单株穗数最少;单株产量按A、B、C、D的顺序依次为177.70g、187.10g、195.30g、202.50g,呈依次增产趋势,B、C、D与对照A比较,分别增产9.40g、17.60g、24.80g,其中D的单株产量最高,其次为C,对照A的单株产量最低;从百粒重来分析,A、B、C、D的百粒重依次为37.10g、36.70g、38.30g、38.50g,B、C、D与对照A相比较,百粒重分别增加-0.40g、1.20g、1.40g,其中D的百粒重最高,其次为C,B最低,且低于对照0.40g。
  2.3不同覆膜方式对产量的影响根据表3产量结果,A、B、C、D的折合产量分别为592.34kg/亩、623.75kg/亩、651.10kg/亩、675.03kg/亩,呈递增趋势,B、C、D与对照A比较,分别增产31.41kg/亩、58.76kg/亩、82.69kg/亩,增幅分别为5.30%、9.90%、14.0%,4个处理中D的单产最高,其次是C,A最低;从差异显著性上分析(SSR测验),在5%水平上,A、B之间差异不显著,属同一层次,C、D之间差异不显著,属同一层次,即半膜覆盖是同一层次,全膜覆盖是同一层次。
  2.4不同处理效益分析试验除了各处理所用农膜宽度不同,农膜亩用量有差异外,其余条件都相同,所以试验成本分析只考虑地膜用量的增减。根据表四,B、C、D比对照A分别增产31.41kg/亩、58.76kg/亩、82.69kg/亩,分别增加产值37.69元/亩、70.51元/亩、99.23元/亩,分别增加成本0.00元/亩、32.50元/亩、32.50元/亩,分别净增收益37.69元/亩、38.01元/亩、66.73元/亩,净增收益率分别为5.30%、5.35%、9.39%,和对照A相比,D的净增收益率最高,其次为C和B,C和B比较净增收率基本相当,C比B净增收率只高出0.09%。
  
  3结论
  
  试验表明,不同的覆膜方式在膜宽相同的情况下,起垄侧播覆膜比沟播覆膜栽培生育期缩短2d,全膜覆盖比半膜覆盖生育期缩短3~7d,其中全膜单垄侧播覆盖方式的生育期最短,半膜沟播覆盖方式的生育期最长;半膜状态下,双垄沟播和单垄侧播相比较,玉米生物产量、双穗率、单株最大叶面积、经济产量都有所提高,全膜状态下,双垄面沟播和单垄面侧播比较,玉米生物产量、双穗率、单株最大叶面积、经济产量都有所下降;综合而论,全膜覆盖相比半膜覆盖,玉米生物产量、双穗率、经济产量都有所提高,但如果减去成本算净增收益,在半膜状态下,双垄沟栽培比单垄侧播栽培既增产又增收,在全膜状态下,单垄面侧播栽培比双垄面沟播栽培增产增收,四种方式相互比较,半膜双垄沟和全膜双垄面沟播与半膜单垄面侧播相比较,净增收益基本一致且比较高(37.69~38.01元/亩),而全膜单垄面侧播相比半膜单垄面侧播净增收益最高(70.63元/亩);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应该有不同的地膜玉米栽培方式与之相适应。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