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幼儿区域活动中的“动”_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幼儿区域活动中的“动”_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发布时间:2019-06-20 04:02:31 影响了:

  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参与和学习的机会,能够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这已经成为共识。但并非所有的区域活动都一定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目前,不少幼儿园的区域活动都不尽如人意。有的把区域活动当作一种时尚,你有我也有;有的把区域活动当成摆设,有人参观才开放;还有的把区域活动当作对孩子放任自流或由教师随心所欲的场所,结果收效甚微。那么,怎样才能利用好区域活动这一形式,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呢?关键要把握好区域活动中的“动”。
  一、把童趣还给幼儿,让他们“心动”。“心动”即幼儿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思维的活跃,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幼儿不同于成人,天生好奇、好动、好学,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尝试。然而,有些教师常常不能正确把握和顺应幼儿的天性,找不到幼儿的兴趣、需求与教育目标、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往往是教师费心费力为活动区所设计安排的一切,幼儿却不感兴趣,只能在教师的命令下被动地活动,常此下去会失去童真、童趣。那么,幼儿到底想学什么?希望接受什么?首先,教师必须深入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加以扩展或者把必要的学习内容进行转化。
  如:户外活动时幼儿发现了蚯蚓,想了解有关蚯蚓的知识,教师将这一问题进行扩展作为活动区探究内容,持续几周幼儿仍很感兴趣。又如:教幼儿认识几何图形。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手拿几何图形告诉幼儿:这是XX形,这是它的边,这是它的角,大家数一数它有几条边、几个角。幼儿只能被动的接受。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将这一内容进行转化:先让幼儿给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把彩色的图形一一剪下来,再进行拼图讲述。幼儿亲自动手,在涂一涂、剪一剪、拼一拼、讲一讲的过程中,亲自感知几何图形边与角的关系,幼儿学得轻松,认得深刻。同一个学习内容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效果。其次,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优美、富有童趣的环境。因为优美、淡雅的色彩,活泼的造型,都会给幼儿以亲切、舒适、愉悦之感。
  二、把说的权利交给幼儿,让他们“口动”。区域活动是幼儿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和发展语言的最佳途径。对此,不少教师尚未高度重视。有的教师误认为区域活动就是让幼儿动手操作,能完成操作就达到了目的,不了解幼儿还有说的需求;有的教师明知幼儿有说的愿望,但不敢让幼儿说,怕声音嘈杂、怕放开了收不住,一味地追求安静,殊不知失去了多少幼儿对语言主动建构的机会。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要“解放儿童的嘴”,这对目前区域活动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言为心声,在区域活动中,当幼儿真正产生心动的时候,就有了主动表达的愿望。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为他们爱说乐说创造条件,让他们将视觉听觉的信息、主观感受及愿望形成语言表达出来。
  如:谈谈参观或欣赏后的感受、说说绘画或制作的过程、描述自己实验或探索的结果、评价自己或同伴的作品等。还可以利用语言区每天早上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请部分幼儿介绍从电视、广播及家长处了解到的一些信息。让每一个幼儿有说的权利、说的机会,满足他们说的需求,增强他们说的兴趣,提高他们说的能力,为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三、把做的机会让给幼儿,让他们“手动”。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儿童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动手操作物体、材料得以实现的,“手巧”才会“心灵”。区域活动中,有些教师虽然也为幼儿提供了不少操作内容和材料,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怕活动场面混乱、怕幼儿出错,习惯于在操作前向幼儿提出一些指令性的要求,并示范讲解操作步骤,然后在让幼儿动手操作。这种操作只能算是机械的模仿,幼儿的主动性不能发挥,主体性也无法体现,对幼儿的发展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为避免幼儿无效的学习和学习的无效,教师应为幼儿提供真正能动手操作的机会,允许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方式和操作材料。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大胆尝试。
  四、把想的时间留给幼儿,让他们“脑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区域活动中,当幼儿产生了疑惑,遇到了困难,发现了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指导或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因为幼儿由探索到发现到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需要有一个过程、有一定的时间。教师过早的指导、过早的肯定与否定都不利于幼儿的充分思考。因此,教师要善于等待,要有足够的耐心,要舍得给幼儿想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
  如:玩“沉与浮”活动,教师为幼儿准备了木制品、塑料制品、石制品等各种各样的材料,当幼儿在自由探索中,发现有的东西能浮在水面,有的东西会沉到水里时,教师问:这是为什么?能不能找出原因?幼儿把浮在水面和沉到水里的物品分成两类。在反复的操作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发现“能浮在水面的东西都比较轻,沉到水里的东西比较重”,教师追问:想什么办法让浮在水上的东西沉到水里?怎么样才能使沉在水里的东西浮上来?对此,教师要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去探究,给他们出错的权利,允许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积累各种经验,进而提高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