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优化全口径人工成本管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人工成本管控
 

优化全口径人工成本管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人工成本管控

发布时间:2019-08-08 09:59:26 影响了: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企业核心技术、运营能力和管理创新等要素的载体。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企业竞争的焦点逐渐集中在人才的竞争上,企业为了获得优秀人才,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投资,这种投资在企业中就体现为人工成本。因此,优化人工成本管控是企业获取优秀人力资源并发挥其作用的必然手段。作为用工总量庞大、用工形式多样、人工成本构成复杂的电网企业,人工成本管控不仅是会计核算问题,更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问题;不是单纯地为降低成本而控制人工成本支出,而是通过优化人工成本管控即人工成本结构优化,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实现公司效益效率最大化和降低用工法律风险,从而提高电网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意义         人工成本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工成本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狭义的人工成本由工资总额、各类保险费用(五项基本保险、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福利费用、教育培训费用、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劳动保护费用、辞退福利、非货币性福利、其他人工成本等项目构成。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人工成本投资收效慢。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益,并不像实物资产那么迅速显示出来,而是有一个比较长的时滞。这就要求企业根据发展战略,提前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储备大量的人才资源,保持企业的有效竞争力。   二是人力投资受益效果大。企业人工成本投资收效比较慢,而其影响是重大而深刻的,人力资源对企业的贡献会超过任何其他资源。   三是投资的边际成本递减而边际收益增加。随着对人力资源投资的增加,人力资源的能力将获得加速提升,其带来的收益也越来越巨大,呈加速度上升趋势。   四是收益不确定性。人力资源价值是以人为载体的,实现程度受个体主观能动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为企业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基于以上几点分析,有效的人工成本管理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企业并不重视人工成本管理概念,从投资上看,仅关注职工工资总额,忽略对员工培训、社保、福利保障的投入等。从管控技术手段上,多停留在事后的统计和分析,侧重人工成本总量分析,忽略人工成本的构成结构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人工成本的刚性增长,人工成本占企业成本的比重日益增长,人工成本投入对企业经营效益和员工积极性的影响逐步增大,企业也因此越来越重视对人工成本管理的研究。人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要使人工成本与企业经济效益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的效率,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形成“水涨船高”的局面。同时,人工成本的有效管理是建立在企业用工管理体系、薪酬福利保障体系、教育培训体系等方面完善的基础之上,加强人工成本管理也是构建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网企业全口径人工成本管控面临的形势         由于历史和体制因素,面对复杂的用工,优化全口径人工成本管控成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电网企业作为传统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全口径人工成本管控。   一是人工成本范围和口径不全。目前,电网企业实际劳动用工主要采用劳动合同工、劳务派遣用工、农电用工和业务外包等四种方式,而现有的会计核算中职工人工成本仅指劳动合同工发生的费用,其他用工的费用分散在不同的会计科目中。职工人工成本范围有限,口径不全,不能完全反映人工成本为企业在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人工费用总和这一设定理念。   二是人工成本的外部法律政策变化影响。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关注保护劳动者权益,陆续出台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加大对劳动关系的规范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要求企业建立与之配套的薪酬核算体系,以准确计量和反映与之相关的企业人工成本。同时,财政部2014年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对职工薪酬在会计核算范围上进行了大幅扩展,职工薪酬的范围扩展到向企业提供服务的全部用工。明确“包括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且明确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   三是政府加大对央企收入分配调控。近年来,国资委加大对央企人工成本管控力度,要求企业要高度重视人工成本管理,努力遏制人工成本过快增长趋势,通过拟定收入分配改革措施,加强工资总额管理,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等手段,确保工资增长与经济效益相匹配。各中央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工资总额预算执行统计分析制度和人工成本信息监测预警机制,效益下降的企业,职工工资和福利费不得增长。同时,国资委工资总额管理中运用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指标对央企及行业进行双控管理,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和效益指标已成为政府对中央企业分配调控的两大手段。   四是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电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日益增加,人工成本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公司提出推进人力资源“三全”(全员、全额、全口径)管理,把加强全口径人工成本管理作为全年人力资源重点工作,以加强人工成本效率管理为抓手,通过全口径人工成本管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推动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支撑公司战略目标,实现公司“两个一流”的企业愿景。         优化全口径人工成本管控的措施      增强人工成本管控意识   人工成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增强人工成本管控意识,就是要首先从战略上,认识到它是关系企业多方位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因素;从分配角度上,认识到它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是调节劳动者这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也是形成企业激励和动力机制的重要因素;从管理上,认识到它是关系人才资源开发和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工作。此外,还应认识到,其是有效应对在新法律环境下存在的法律隐患,合理规避公司的法律风险,降低未来可能发生的人工成本的一项举措。进行人工成本管控的最终目的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公司利润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员工收入,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双赢和共同发展。   扩展人工成本管控范围   (1)加强全员管控。将人工成本管理覆盖到全民职工、劳务派遣工、农电用工和非全日制工等电网企业存在的所有用工形式。   (2)加强全额管控。凡是涉及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使用、保障和离职等投入和发生的一切费用,都应纳入公司的人力成本管控对象。主要包括工资总额、保险费用、教育培训费用、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一次性住房补贴、劳动保护费用、福利费用、辞退福利等费用。   (3)加强全口径管控。将各单位、各类用工、各项人工成本支出全部纳入公司集约管控,实行“一体化”管理。统筹用工总量和人工成本管控,优化劳动用工结构和人工成本结构,加快构建规划科学、标准先进、配置高效、管控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   加强人工成本预算管理   按照“结构优化、管理规范、降本增效”的原则,在全员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公司不同的人员类别、用工性质、费用列支渠道、所在地属地政策、历史水平差异等因素,采取同类地区标杆法进行全年人工成本预算,分类核定各类人员的各项人工成本费用。同类地区标杆法,是指根据各单位主营业务特点、人员结构、地区经济发展、当地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合理分为若干类,以同类地区中人工成本占收入比(即人事费用率)最优的单位为标杆进行全口径人工成本预算,科学做好各类用工人工成本的事前预算。   强化人工成本过程管控   人工成本过程管控是指在人工成本形成过程中,随时将实际发生的人工成本与目标人工成本对比,及时发现差异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人工成本目标的实现,它是人工成本的实时控制和纠偏。   (1)构建人工成本预警机制,通过横向纵向比较,诊断警示企业人工成本的增长是否低于效益的增长,从而发出预警信号。   (2)进一步完善统计报表制度,及时全面掌握全口径人工成本信息,综合应用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等人工成本效率指标,设定预警值,指导各单位自觉加强人工成本总额管理,优化人工成本结构,有效提高人工成本效率。   过程管控可以保证人工成本管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可将各种人工成本偏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便于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实现人工成本事中的可控、在控。   强化人工成本结果管控   人工成本结果管控是指在人工成本发生之后,对实际人工成本的核算、分析和考核,这是人工成本的反馈控制。依照人工成本弹性控制理论,人均人工成本的增长必须与人均利润、人均销售收入、人均总成本、人均实物产量的增长相协调,可以利用人均利润增长率、人均销售增长率、人均总成本增长率、人均产量增长率4个指标对企业人工成本投入结果进行全面衡量。通过各项指标的横向比较和准确分析,查明人工成本节约或超支的主客观原因,确定其责任归属,对人工成本责任单位和部门进行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同时人工成本结果可用来指导下一期人工成本预算的科学制定,基期的人工成本产出水平与下期的工资总额计划直接挂钩,引导各单位自觉优化人工成本管控,提高生产效率。   完善人工成本管理协同机制   用工总量是决定人工成本的基础性因素,有效的人工成本管理需要通过严控用工总量、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素质等工作协同,不断提升人工成本效率,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1)严控用工总量规模。各单位要按照“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要求,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优化业务流程,严控机构、职数、管理岗位,不断深化“定编定员定岗”管理,通过与工资总额分配挂钩等方式,引导各单位按定员组织生产。同时,优化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按照效益决定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决定用工总量的原则,加强人工成本倒逼用工总量管控,指导各单位自觉控制用工规模,提升用工效率。   (2)创新激励考核机制。完善工资总量决定机制,由于人工成本中的大多数项目根据工资总额比例提取,故而要注重发挥工资总额的杠杆作用。引入价值贡献度指标,推进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使员工个人收入与其岗位价值、绩效贡献、能力素质3个要素挂钩,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深化企业负责人和全员绩效管理,优化各类企业关键业绩指标设置,强化效益类指标考核,实现员工收入与个人业绩、单位工资总额与企业负责人考核同向升降机制。   (3)提升员工队伍素质。要完善人才选培制度,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发挥优秀人才的带动作用,完善全员培训体系。以岗位培训为核心,健全覆盖全员岗位的培训体系,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研究建立员工能力素质评价体系,并与职工工资激励制度配套衔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为员工培训开发、职业发展树立合理的价值导向。   人工成本管控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事关企业的生产运营,又涉及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企业发展既要吸引人才,又要控制人工成本。人工成本过高,必然使生产成本增加;人工成本过低,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在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转型过程中的国有企业更是面临巨大的人工成本挑战,如何控制用工总量,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突出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构建和优化全口径的人工成本管控体系,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从而取得长足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作者系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副处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