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公文范文 > 口腔科有序复工防护及急诊处理建议素材大全
 

口腔科有序复工防护及急诊处理建议素材大全

发布时间:2020-10-13 10:35:38 影响了:
  口腔科有序复工防护及急诊处理建议素材大全

  自 2019 年 12 月首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来,疫情的爆发和传播已成为全国性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将其认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鉴于口腔治疗操作的特殊性,口腔治疗除提供急诊处置外,大多处于停滞状态。随着我国疫情出现积极向好的状况,各个行业已经开始有序恢复生产,这也让口腔诊所朋友们看到复工开诊的曙光。如何进行做到有序开展口腔诊疗服务,同时又能有效防控,是全体口腔从业人员面临的难点。

 

   (一)

  复工前安全评估

  1、 风险等级

  诊所所在的位置疫情风险等级是重要依据,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必须严格执行当地(县市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按照当地卫健委文件精神开展相应工作。

  2、 物资保障

  医疗防护物资基本满足近期诊疗需求,包括医用外科口罩、N95 医用口罩、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隔离衣、消毒液、消毒片、测温仪等。

  3、 防控要求

  能严格执行感染控制的标准预防、诊疗环境清洁消毒、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等、医疗废物处理。

  4、 应急管理

  每个诊疗单元要制定应急预案,发现疑似病例应该尽早、尽快、就地隔离,密切接触者也要隔离观察、卫生环境要进行终末消毒,医疗垃圾要专门处理。应有相关制度和演练。

  开诊后医护、用户防护

  1.分诊台工作人员

  配备工作服、隔离衣,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乳胶手套、医用防飞溅护目镜。

  2.指导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如有用户或其家属未带口罩前来就诊,引导用户正确佩戴口罩,并提醒其做密闭性检测。

  3.设置预检分诊

  在诊所前台设立预检分诊点,并为其配备红外线体温计/体温枪、个人防护用品、免洗消毒液。

  由分诊台工作人员指导所有进入诊所的用户及家属正确佩戴口罩(尤其是鼻夹是否贴紧鼻梁),引导使用手消进行手卫生消毒,多人同时前往诊所时,引导间隔 1.5m 以上有序排队。

  使用红外线体温测量设备检测用户及家属体温,并做好实时记录,若二次复测体温仍 ≥37.3℃,判断为发热,应立即单间隔离并报告诊所及相关单位。

  在充分防护的基础上按照指定规范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隔离留观室及时隔离,属于口腔急症时,由防护到位的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后续消毒,诊所还需及时提醒用户居家隔离等事宜。

  4.医护人员上下班途中

  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优先选择步行、骑行、自驾、班车上下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不得不乘坐时,务必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少用手触碰车上物品,不用手摸口鼻、眼睛。

  5.医护人员进入诊所时

  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使用手消消毒,若二次复测体温≥ 37.3℃,向诊所报告,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在线问诊、医院就诊。

  6.一般诊疗操作防

  操作时,医护人员采取二级防护,执行“四戴”:即戴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帽子、医用手套、防护面罩或护目镜。工作期间禁止佩戴手镯(链)、手表和戒指等。

  医师如果没有喷溅操作,结束治疗操作后应立即脱去手套,洗手,不可戴手套进行病历书写等文案工作、触碰手机和接听电话。

  禁止戴手套离开诊疗区。

  要注意摘手套后应立即洗手(七步洗手法)。

  严格遵循“两前三后”手卫生原则,即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直接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和物品后,以及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有明显污染时应洗手

  7.有飞溅操作时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飞溅护目镜、防护面罩、面屏,穿隔离衣、一次性鞋套,指导用户使用 3% 双氧水含漱 30 秒,使用强吸及橡皮障减少污染物扩散。

  8.防护用品穿戴顺序

  换工作鞋→工作服(如外穿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更换洗手衣裤(如外穿一次性防护服)→手消毒→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并做密闭性检测)→佩戴一次性工作帽(头发不外露)→穿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面屏→穿鞋套→手消毒→戴手套

  9.防护用品脱卸顺序

  摘掉手套→手消毒→摘护目镜/防护面罩/面屏→手消毒→脱隔离衣/防护服(戴手套的手不触及防护服内侧,消过毒的手不接触防护服的外侧)→脱鞋套→手消毒→摘一次性工作帽→摘医用防护口罩→手消毒/洗手→更换工作服或个人衣服

  10.手卫生要求

  工作期间不戴手镯/手链、手表、戒指等物品;严格落实“两前三后”手卫生原则(两前: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三后:接触病人后,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脱下防护用品及工作服后,务必手卫生;非清洁的手不要接触口、鼻、眼等。

  11.发生职业暴露后

  流动水下冲洗伤口,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如粘膜暴露,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冲洗后,使用 75% 酒精或 0.5% 碘伏消毒,并向诊所有关部门上报。

  (二)

  常见口腔急症处理原则和建议

  ENTERPRISE RESUME TITLE

  对于各类口腔急症问题,应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诊疗操作的防护要求和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安全评估后,酌情治疗。

  对于必须的操作宜简要处理,尽量减少患者在医疗机构停留时间。

  其中牙齿疼痛、口腔出血、牙外伤以及口腔感染是最常见的口腔急症。

  1、牙齿疼痛

  急性牙髓炎或急性根尖周炎均可引起剧烈牙痛。

  减轻患者疼痛的有效治疗手段是引流炎性渗出物,缓解局部高压。

  对于龋坏或则较大缺损的患牙,可使用计算机控制局部麻醉系统及一次性带针手柄进行局麻, 在避免交叉感染风险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患者的疼痛。

  75% 酒精棉球术区消毒,挖勺刮除食物残渣及腐化牙本质,尝试用探针在龋洞或缺损最深处穿髓,见有红色血液渗出或白色脓液渗出,说明穿髓成功,观察渗出 1-2 min,待渗出不明显后窝洞内置丁香油棉球,髓腔开放。

  如是牙隐裂或充填后急性牙髓炎,必须使用高速涡轮手机开髓时,术前用 75% 酒精消毒术区,尽量使用橡皮障。

  有条件者可在牙科显微镜下开髓,显微镜能避免操作者和患者口腔近距离接触,术后注意对显微镜有效消毒。

  如是急性根尖周炎,开髓后需用 10 ~ 15# 手用锉疏通根管至根尖孔以建立根尖引流通路。

  术后给予口服甲硝唑片及头孢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必要时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

  2、口腔出血的处理

  口腔出血按出血原因分为 2 类:

  1.口腔疾病本身

  2.因全身系统性疾病

  口腔止血操作可在详细询问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和用药史等情况后进行。

  止血中充分吸唾,用纱布清除口腔内血凝块,寻找出血点,尽量避免冲洗。

  发现出血点后,可选择压迫止血、双氧水棉球压迫、碘仿纱条填塞或缝合止血。

  然后建议患者行血常规 + 凝血功能检查。

  待检验结果出来后,如结果正常且口腔内出血停止,可嘱患者保持口腔卫生,择期进一步治疗。

  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则提示患者有血液系统性疾病,建议患者转内科就诊。

  3.牙外伤的处理

  发生牙震荡、半脱位, 建议患者观察,短期避免咬硬物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患牙移位或影响咬合时需在局麻下复位并给予弹性固定,可使用计算机控制局部麻醉系统及一次性带针手柄进行局麻, 在避免交叉感染风险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患者的疼痛。

  操作时动作宜轻柔,去除酸蚀剂和涂布粘接剂后可用干棉球擦拭牙面代替使用三用枪,以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血液及唾液溅出。

  牙釉质缺损建议择期治疗;简单冠折,急诊可行玻璃离子间接盖髓,建议择期树脂修复。

  若冠折露髓,可视牙髓活力及根尖发育状况决定行直接盖髓、活髓切断或牙髓摘除术(如穿髓孔较大,可从穿髓处直接用拔髓针进行拔髓)。

  尽量避免喷溅操作。

  如患牙无法保留,建议在局麻后拔除松动折裂片,遗留残根待疫情结束后门诊拔除。

  4.口腔各类感染的处理

  牙龈、黏膜等浅表组织脓肿,触及明显波动感,可在局麻下通过探针刺破牙周袋,形成牙周袋引流。

  如果脓肿距离龈沟位置较远,可行脓肿切排术,冲洗脓腔时动作缓慢轻柔,最后置碘仿纱条引流。

  术后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可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 3 ~ 5 d,若症状不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则应及时切开引流。

  对影响患者呼吸、危及患者生命的口底多间隙感染,应在影像学检查确定脓肿部位后,行脓肿切开引流,并视患者全身情况选择留院观察或者收入院治疗。

  5.口腔颌面部创伤的处理

  软组织挫伤,建议患者做好皮肤黏膜表面清洁、消毒,观察。

  软组织挫裂伤,可行清创缝合术。

  清创时,冲洗伤口动作轻柔,避免喷溅。

  可使用计算机控制局部麻醉系统及一次性带针手柄进行局麻, 在避免交叉感染风险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患者的疼痛。

  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未危及生命者,可在紧急处理后延期手术;如有危及生命者应紧急入院治疗,做好患者以及陪护人员的健康监测。

  6.颞下颌关节脱位

  可先尝试口外法复位,操作时患者无需摘下口罩。

  口外法复位失败时,医师可戴双层手套,并用纱布保护好双手拇指进行口内复位。

  复位成功后可用颅颌绷带或者颏兜限制患者下颌运动 2 周。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