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萧春雷,X,闽地神鬼录,诡秘精灵:石伯公、五通和瘟神】神鬼X测
 

【萧春雷,X,闽地神鬼录,诡秘精灵:石伯公、五通和瘟神】神鬼X测

发布时间:2018-12-27 04:36:19 影响了:

  福建神灵众多,成千累万,族繁不及备载。行走山村,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闻所未闻的地方小神。有段时间,我迷上了民间传说,记下了几则石伯公的故事。这个石伯公实在是我听说过的最有趣的精灵,似乎未经文人记录整理。其流传范围,大约仅限于闽西北泰宁县及其邻近地区。
  
  石伯公是一种山精,躲在山岩里,喜欢学舌,总是呆在有回声的地方。一句话有了回声,长辈说那是石伯公在学人说话。我老家长兴村附近山岩极多,空谷传响,是石伯公的理想乐园。我们从小被教导,在山里不要呼唤同伴的名字,怕石伯公学了去,然后叫我们。一答应,魂魄就会被他摄走,像催眠了一样受他支配。所以,这山喊那山,都是“呜――”、“喂――”,不叫名字的。在山里碰上生人喊你的名字,千万不能答应。
  石伯公喜欢藏人、藏东西。进山打柴、打猎、找蘑菇的人没回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被石伯公藏起来了。于是全村上下举着松明、敲锣打鼓进山,要石伯公放人。有时人会被藏走三五天。被找到的人往往满嘴松针,或蚯蚓,醒来后却说,他只记得石伯公喂他粉干吃。
  有个故事说,一位村民与石伯公做伙(朋友),石伯公经常到他家去煎泥鳅。石伯公总是夜深人静时悄悄去,自己带了泥鳅,升火下油,烹煮,并不麻烦人,走的时候还会留下一小碗给东家。但他从不洗锅,油腻腻的,让这家人的媳妇很生气。有次丈夫出门去了,临睡前,媳妇把锅端走,只在灶台上糊了一张黑纸。深夜石伯公提着泥鳅又来了,一起火,纸就呼啦啦烧了起来。石伯公吓了一跳,以为把人家的锅烧掉了,赶紧溜走,从此再也不来他们家煎泥鳅。泰宁童谣说:“石伯公,煎泥鳅,烧掉了灶神公。”
  和石伯公相关的童谣有许多。我母亲说,她小时候常唱:“石伯公,铜铁勺,日日敲背脊。”问她什么意思,她也不懂。母亲是将乐余坊人,可知那里也有石伯公的传说。
  石伯公不止藏人,还会藏鸡、鸭、柴刀、钥匙等等东西;他也不仅仅活动于山里,有时会来到村里。母亲说,就我们长兴萧家屋边的菜地也来过石伯公。她说:辉生叔叔的母亲红玉,从前喂了一窝小鸡,有段时间每天都要失踪一只。她断定这准是石伯公干的事情,拿起一把耙镰(泰宁人称耙子为耙镰),使劲在石头上跺,一边不断地骂:“铜耙镰,铁耙镰,藏走的鸡仔还归来。”(按:这句话不可译,唯有用泰宁话说,才有韵味)她这样骂了一阵,一转身,看见失踪的小鸡一只不少,全在那里。
  我听了觉得好笑。石伯公挺有人情味。像我们一样,恐怕他最受不了女人的破口大骂。
  在民间传说里,石伯公并不坏,只是喜欢与人恶作剧。他没有神像,没有祠庙,也没人烧香祭拜,尚未完全人格化。我猜他是山精木客的一种变体,类似山魈。《唐韵》说:“山魈,独足鬼,出汀州。”宋代的洪迈写过一本笔记小说《夷坚志》,讲述了许多福建山精木怪的故事,他统统称之为“五通神”,说他们性**,能变化为美男子勾引妇人。
  闽西是福建开发最迟的地方,也是山鬼在福建的最后一块根据地,五通庙众多。据清乾隆年间的长汀人杨澜记载,他那个时代还是人鬼杂处,“鬼魅混迹,与人肩摩往来,恬不知避”。长汀的五通街,是古城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
  前年春天,我去宁化湖村采访,顺便转了转下埠村的五通庙。庙前有口池塘,生满青绿的水草和浮萍;围绕着庙旁的空坪,还有一座古老的木戏台,一个站着牛头马面的小东岳庙。想来,乡间热闹的迎神赛会和演戏酬神,都在这里举行。
  五通庙为传统的斗砖门墙,木构门楼,隐约可见各个年代的政治标语。庙里搁着几块石碑,其中一方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镌刻的《五王庙碑记》。神龛里,五位官服官帽的金身塑像坐成一排,胸前位置绣着飞龙,这就是五通神了,一点没有邪气,倒仿佛五位道貌岸然的文职官员。他们前面,还坐着一僧一将,不知是什么神灵。两侧柱联曰:“五帝无私恒佑乡里人民奉祀幸福,通灵有感常应远近众姓来谒祯祥。”横批:“万民沾恩。”可见,民间又将五通神称为五王、五帝。
  宋代的五通神,因为是从山精演化而来,出身低贱,形象怪异,历代都被官府视为淫祀,受到严厉打压,被迫隐姓埋名。明清时期,五通庙大量减少,但多了许多五王庙、五帝庙。究其实,后者是五通庙的新马甲。
  五帝是福州民间最显赫的神灵,又称五圣、五显大帝、五福大帝等,祭祀规格非常高。乾隆《福州府志》说:“神俗称大帝,像设凡五,其貌狰狞可畏。殿宇焕俨,过其前者,屏息不敢谛视。”1642年春,福州发生瘟疫,迎神活动持续了半年,可见其盛况。不幸的是,清代几任福州太守禁毁淫祠十分坚决,五帝庙折损大半。三年前我去福州,只找到了福涧街的一座五圣庙――已改名为麻王庙。麻王指五帝的总政麻王爷。
  在福建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一个神灵往往有不同的名字,让人晕头转向。尤其像五通神这样的邪派神灵,被历代官府通缉了一千年,经常改名换姓,脱胎换骨,追踪他们的来龙去脉非常困难。五通神的形象,最初是五个丑怪动物,后来是面目狰狞的五帝,到最后,我在宁化看到了五个威仪的官员。时世迁移,他们也经历了从妖怪、邪神到正神的演化。
  五通神并非福建独有,而是广泛流行于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信仰。鲁迅曾写过小时候看五猖庙(即五通庙),他说神像是五个男人,后面坐着五位太太。冯梦龙《情史・五郎君》亦称,杭州人最信五通神,“或配以五妇”。总之,五通神以好色著称,是鬼神世界里的采花大盗。人们多烧香火,是因为惹不起,拜托他们少出来祸害人间。
  作为邪派精灵,五通神自然还干些其他坏事,例如盗取财物、散播疾病等等。古代闽人认为,生病是疫鬼作祟,瘟疫就是瘟鬼捣乱。瘟鬼也是不好惹的,既然赶不走,惟有讨好它,礼敬它到别处去。瘟鬼多难听啊,不如客气一点,尊称瘟神。明人谢肇�在《五杂俎》中抱怨说:“闽俗最可恨者,瘟疫之疾一起,即请邪神,香火奉事于庭,惴惴然朝夕拜礼许赛不已。一切医药,付之罔闻。”请注意,五帝本身就是散播瘟疫的瘟鬼,是恶神,病家惟有烧香磕头,恳请他停止作祟。一旦病人痊愈,则请巫师作法,“以纸糊船,送之水际。此船每以夜出,居人皆闭户避之。”可见,明末福州地区已经出现了烧纸船送瘟神的习俗。
  到了清代,五帝的形象再次蜕变,从瘟鬼变成瘟鬼的管理者,摇身变成正神。可是,为什么他面目狰狞呢?也有很好的解释。晚清施鸿保《闽杂记补遗》记载一个故事说:相传五帝原来是福州的五个秀才,夜见诸鬼在井中投毒,共商守护此井。无奈来担水的人不相信,以为他们造谣。五人乃汲水共饮,以身试毒,“果皆面青肤黑而死,合城感之,塑像以祀”。显然,给五帝伪造这样一个好出身,为的是逃避官府打击。
  五帝既然是瘟部厉鬼的主管,于是每逢瘟疫流行,福州五帝庙的司事就要延请五帝召集部将,巡行辖境,四处搜捕瘟鬼。再造大纸船,拘禁瘟鬼于纸船中,投入闽江,点火焚烧。人们依然要向五帝烧香,不过现在不是请他这个瘟鬼离开,而是请他认真抓拿瘟鬼,押解出境。
  晚清,五帝信仰随着福州移民来到台湾。连横《台湾通史》说:“五福大帝庙在镇署之右,为福州人所建,武营中尤崇祀之,似为五通矣。”他很精明,一眼就看穿了五帝的底细。据《台湾庙神传》统计,1979年前向台湾当局登记的五帝信仰庙宇共13座,称五瘟宫、五福坛、五龙殿、清德堂、白龙庵等等,什么名字都有。我们又要弄糊涂了。
  我知道的神灵里,没有什么比五通神更善于金蝉脱壳、变化多端的。猜想过去,五通神的前身,大约是石伯公那样爱与人恶作剧的山精,连形象也是虚幻的,没有香火。渐渐地,他变成了邪恶的山鬼,有了动物化的怪异形体,人们因畏惧而建祠祭拜。随着国家控制力的加强,他不得不藏起动物尾巴,转变为行善的人格神。
  文明就是理性化。最后,诡异妖邪的五通神消失了,香火缭绕的神台上,多了五位正襟危坐的正神。世界变得越来越无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