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读图题 语文_语文读图教育初论
 

读图题 语文_语文读图教育初论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2:27 影响了:

  【摘要】随着图像时代的来到,读图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语文应该担负起培养读图能力的责任。而要让读图真正进入语文,必须要扫清来自语文和读图认知方面的障碍,就要打破封闭的语文观,重新认识图像语言,将其放到可与文字语言对等的地位,并且利用图像自身具有的综合性的因素,为语文教育开辟全新的空间。
  【关键词】读图 语文观 图像语言
  这里说的“图”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也被称作“图像”或“影像”。它不仅指称各种静态的图片图画,还包括多媒体动画、影视影像等等。在当代社会,各类“图”不仅借助于报刊、影视、手机、互联网等媒介急速传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且侵入以文字为核心的领域,改变着传统纸质印刷品的面貌,还通过广告牌、宣传画等形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通过图像进行交流己经发展到空前的规模。一切视觉的表达方式正在侵入每一个人的世界,正在渗透到所有的现代生活方式中。今天,形象,无论作为知识的媒体物,或者作为娱乐,或者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在文化经验的各个阶段上,都表现了出来。”故此人们惊呼,世界已步入“图像时代”。“图像时代”改变了大家的阅读习惯,所以又被人们称作“读图时代”。
  一、时代发展呼唤“读图”全面进入语文教育领域
  当前,“图”已成为不少语文教育研究者与教学实践者关注的对象,但“图”一开始似乎扮演了“文”的挑战者的角色,由于“图”降低了“文”的影响力,“读图”就被当做“读文”的对立面来批判,有人认为从“读文”到“读图”是一种认知能力的倒退,而图像“泛滥”应当作是国民语文素养整体下降的“元凶”,影视作品流行是扼杀经典名著的“罪魁祸首”,甚至“读图”还被指要为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匮乏负责。当然这些问题还需要仔细辨别分析,但有些对“读图”的指责未必有充足的科学理论依据,也缺乏可靠的事实依据,故不能对读图现象做过于简单化的认知与处理。不管怎么说,既然图像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读图能力就是生存的基本能力。现在很多人对图的认识和解读是肤浅的,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图像本身的问题,而恰恰是因为缺乏读图思维和能力的训炼,使得人们的认识尚且停留在“看”图上,还没到“读”图的程度,这反倒表明有进行学校教育的需要,既然如此,培养读图能力的使命应由谁来担当呢?
  笔者认为,图像应该进入语文教学领域,语文应该担负起培养读图能力的责任。在语文中培养读图能力,一方面是因为现有中小学中没有专门指导读图的科目,另一方面是基于语文的学科定位。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为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发展奠基,作为交际的载体可以是语言文字,也可以是图像,而且图像的基础地位和交际作用越来越重要,将其纳入语文教学系统也是顺理成章的。尽管在小学低年级有教学生看图的内容,但实际上那是极其简单的,并且看图的目标是指向说话和作文,读图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提高到生存的高度,一旦进入初高中阶段,就再也没有读图的教学和指导。我们现在要培养读图能力必须针对语文学习的全阶段,这样才能让读图真正进入到语文教学中。图像在语文中不能是作为装饰与点缀,也不只是在江苏等地新课改中提出了要求以及在教材编排中零星体现,而应该是大举地全面地进入。在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语文课程都对读图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培养读图能力需要改变狭隘的语言观和文字本位观
  要让读图真正进入语文,必须要扫清来自语文和读图认知方面的障碍。我们要改变固有的语文观念,正视读图的现实并给予准确的定位。
  图像进入语文,遭遇到语文固有观念的巨大阻力。读图被认为与语文无涉,究其原因,传统语文的理论和教学实践是建立在读文的基础上的。
  人们喜欢追问语文的本质,简单地说就是问“语文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如“语言文字说”“语言文学说”“语言文章说”“语言文化说”“言语说”“口语+书面语说”等等。其实我们并不认为有一个先于语文课程而存在的语文本质。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应社会的需要而生的,语文的存在是由于需要有一门学科来教授共同的母语,以适应社会的交际,传承已有的文明。凡是因需而生的,也会因时而变,当社会坏境发生变化,语文教学的内容就会相应调整。既然语文教学内容是变化的,语文的能力结构也是变化的,难道语文的本质都不会有任何改变吗?所以,从语文的本质论开始,我们需要打破封闭的语文观念。
  当然,读图进入语文不是要排斥文字,也不是要取代文字的地位,相反,在有些时候还要加强文字,但这要看具体的需要,不管怎么说最终要实现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语文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图文的真正融合来强化语文能力的培养,但是这个语文能力已不再是原有结构,就像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语文基本能力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听、说、读、写的框架,增加了视像能力和发布能力。视像能力是指对含有口语和视觉因素的文本进行认知、理解、阐释、比较和评价的能力,发布能力是指运用含有口语和视觉因素的技术和手段,叙述、表达、沟通信息、思想和观点的能力。这里所谓的视像能力,类似于我们说的“读图能力”。当然在培养读图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发布图像的能力。
  三、提升读图地位必须正确认识图像语言
  读图往往被当做一种低层次的能力,认为读图只是停留于浅显的形象,只有读文才上升到了抽象思维的高度。这种说法使“图”“文”对立,源自一种对“图”的狭隘认识,也是对读图的优势视若无睹。
  单就狭义的“图”来理解,人类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读图潜力。在技术条件落后的年代,图片与影像难以突破时空的阻隔,其传播受到很大的限制,是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图像的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使原本的潜力体现为真正的实力。当代社会读图大行其道并非是一种偶然,因为相对于低效率的文字,人们更容易接受图片,输入越是可视化,就越容易被认知,也越容易被回忆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图优效应。
  图的形象直观并不能等同于低级。读图并不是一个低级的认知活动,而是一种高级思维,视觉哲学认为:“图像不仅仅影响到思考的过程,它们就是思维的本身。图像甚至可以被看成是思维实体,它们对我们的依赖和我们对它们的依赖一样多。”其实人们对人类的思维的研究还不够,对图像思维的认知也不足。所以说认为读图是一种低层次能力。
  “图”和“文”不是全然对立的两者,它们是并行的,并可以相互转化。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的双重编码,既可以是图像编码,也可以是语言编码。图像和语言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译的,图像可以通过编码而以语言的形式储藏起来;语言可以通过译码而恢复为图像。人们在阅读文字的时候,不只是在识别一个个的字词,大多数人会在心里把文字转化成图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也就是在传递着图像。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所谓的“图”更是一种宽泛的概念,“图”不只是形象,它有意义,它传递着信息,它会说话,所以说图像也是一种语言,而且图像语言是一种融合的语言。新西兰政府早在1994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视觉语言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学习目标和能力指标。它所谓的视觉语言就是文字与图像融合而成的一种言语形式。读图是一种语言与图像融合的阅读方式,大量的影视文件不但融合了图与文,还将视觉和听觉融合了起来。文字与图片结合的方式比单一的文字更有助于学习,而视觉加上听觉的接受效果也会优于单纯依靠视觉,多数人喜欢看图片,喜欢有声有色的影像。按照大脑分工理论,左脑负责语言和抽象思维,右脑主管空间和形象思维,对复杂关系的处理胜过左脑,左脑侧重理性和逻辑,右脑侧重形象情感功能。语言与图像的结合也就是人的左右脑并用,全脑学习。
  所以图像语言是一种综合了图与文、融合形象与声音,全脑学习的语言,读图给我们指出的是一条语文教学的走向综合之路,而综合性正是语文原本的特点,我们可以借读图这一概念将语文教学中的诸因素综合起来。读图不仅不是读文的反面,而且给语文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图像语言进入了语文课程,学习和运用各种图像语言必将成为语文不可缺少的教学目标,语文能力培养就由过去的单纯进行读、写、听、说四种基本能力,发展为培养读写听说视五种语言技能,并且借助现代电子信息和传媒技术可以实现它们更有机的整合,语文教学内容丰富而逼真,语文教育面貌将焕然一新。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临江中学;重庆市开县临江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