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民生改善调研报告 [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
 

民生改善调研报告 [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9-06-04 14:39:06 影响了: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第二篇: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第三篇: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第四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持续努力改善民生第五篇:保障和改善民生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函告精神,现就我局涉及的城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后街背巷改造和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调研报告。

一、建设成绩

(一)经济适用房建设和推行廉租房制度:为妥善解决拆迁地段的矛盾和困难,让困难群众有房买、买得起房,保证“居者有其屋”,切实加大了经济

适用房、解困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力度,自05年以来,陆续开工建设了阳光小区经济适用房(1.4万平方米)、绿色佳园解困房(2600平方米)、王家塘拆迁安置房、解困房(3.1万平方米)和城堡经济适用房一期(3万平方米),共计7.7万平方米。今年,又新开工建设新区农民安置房(10万平方米),王家塘拆迁安置房(近3万平方米)、城堡经济适用房二期(近3.8万平方米)及新区经济适用房小区(规划建设13万平方米,一期工程6万平方米)。同时,为加快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市政府于今年4月15日出台了《兴化市城市社区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试行),为我市下一步推行廉租住房制度提供现实的法律依据。

(二)后街背巷改造:自今年三月初以来,我局组织了20家施工队,分四大片区,在城区二十四个社区内全面展开。目前,762条后街背巷已有398条开工改造和维修,已竣工250条,同时清理、整修和新建老住宅楼化粪池91个。

(三)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环境工程建设:截止2014年底,城区规划区面积达6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7万人,建成区面积达16.5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444人/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增至15.98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99,污水处理率达51.74,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6.0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3.52,绿地率为28.91。2014年全年城乡建设事业共完成投入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近15。其中,城市建设完成投入15亿元,小城镇建设完成投入32亿元。路桥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了老城区“九路四桥”、新城区“十路三桥”建设,新增道路里长16公里,新增道路面积26万平方米。市政工程建设,结合新区、开发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继续做大了城市供水规模,安装直径100毫米以上主管道9公里,安装用户2638户,实施“一户一表”制改造2100多户;城市管道燃气规模进一步做大,铺设供气管道30公里,新增用户2014户;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厂区土建及部分收集管网已完成。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围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完成了春季绿化改造补植工作,对人民公园、拱极台公园实现了免费开放,重点突出了秋季绿化工作,全面完成了17项秋季绿化工程,全市新增绿化面积达87.91万平方米。城市旧城改造稳步推进,以英武中路二期拆迁工作为重点,兼顾王家(请您支持WWw.HAOWoRD.COm)塘防洪墙地块、北窑厂地块、广电局地块、跃进桥西水利工程处地段、赵海仙洋楼搬迁地块及防洪闸建设地块等6个拆迁项目,全年共计拆迁房屋面积近15万平方米,搬迁1600余户。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新建房地产项目21个,新开工面积45.8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41万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快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围绕城市路桥工程建设,将新区和老城区纳入一个整体,加快实施城市畅通工程,构筑内环外通城市路网,增强城市通行能力,更加方便市民的出行。项目建设上,由市政工程、园林绿化、旧城改造等三个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切块实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工程例会和会办制度,将局长办公会与工程例会相结合,定期召开项目例会,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切实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序时进度推进项目建设。推行项目建设整体联动机制,一手抓在建工程的进度,一手抓待建工程启动,从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招标、进场、施工等环节做到环环相扣,整体联动,一着不让,切实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以月度施工计划为节点,坚持进度与质量并举,考核与监督并重,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

(二)是深入推进民心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快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推进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工程,去年11月份市政府召开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专项工作会议,确定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工作的责任部门为市建设局。为此,我局迅速拟定了工作方案,先期开展了对24个社区后街背巷的调查摸底工作,结合我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制度,将24个社区后街背巷的调查工作具体挂钩到一名副局长和一个具体责任科室,有力保障了调查工作细致全面地开展,调查摸底后,我局收集整理《城区后街背巷基本情况调查表》等相关数据资料,为科学决策和部署我市后街背巷的维修改造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今年1月份,我局对调查资料进行了汇总,并根据后街背巷调查结果,科

第二篇: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函告精神,现就我局涉及的城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后街背巷改造和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调研报告。

一、建设成绩

(一)经济适用房建设和推行廉租房制度:为妥善解决拆迁地段的矛盾和困难,让困难群众有房买、买得起房,保证“居者有其屋”,切实加大了经济适用房、解困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力度,自05年以来,陆续开工建设了阳光小区经济适用房(1.4万平方米)、绿色佳园解困房(2600平方米)、王家塘拆迁安置房、解困房(3.1万平方米)和城堡经济适用房一期(3万平方米),共计7.7万平方米。今年,又新开工建设新区农民安置房(10万平方米),王家塘拆迁安置房(近3万平方米)、城堡经济适用房二期(近3.8万平方米)及新区经济适用房小区(规划建设13万平方米,一期工程6万平方米)。同时,为加快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市政府于今年4月15日出台了《兴化市城市社区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试行),为我市下一步推行廉租住房制度提供现实的法律依据。

(二)后街背巷改造:自今年三月初以来,我局组织了20家施工队,分四大片区,在城区二十四个社区内全面展开。目前,762条后街背巷已有398条开工改造和维修,已竣工250条,同时清理、整修和新建老住宅楼化粪池91个。

(三)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环境工程建设:截止2014年底,城区规划区面积达6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7万人,建成区面积达16.5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444人/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增至15.98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99,污水处理率达51.74,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6.0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3.52,绿地率为28.91。2014年全年城乡建设事业共完成投入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近15。其中,城市建设完成投入15亿元,小城镇建设完成投入32亿元。路桥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了老城区“九路四桥”、新城区“十路三桥”建设,新增道路里长16公里,新增道路面积26万平方米。市政工程建设,结合新区、开发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继续做大了城市供水规模,安装直径100毫米以上主管道9公里,安装用户2638户,实施“一户一表”制改造2100多户;城市管道燃气规模进一步做大,铺设供气管道30公里,新增用户2014户;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厂区土建及部分收集管网已完成。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围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完成了春季绿化改造补植,对人民公园、拱极台公园实现了免费开放,重点突出了秋季绿化,全面完成了17项秋季绿化工程,全市新增绿化面积达87.91万平方米。城市旧城改造稳步推进,以英武中路二期拆迁为重点,兼顾王家塘防洪墙地块、北窑厂地块、广电局地块、跃进桥西水利工程处地段、赵海仙洋楼搬迁地块及防洪闸建设地块等6个拆迁项目,全年共计拆迁房屋面积近15万平方米,搬迁1600余户。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新建房地产项目21个,新开工面积45.8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41万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快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围绕城市路桥工程建设,将新区和老城区纳入一个整体,加快实施城市畅通工程,构筑内环外通城市路网,增强城市通行能力,更加方便市民的出行。项目建设上,由市政工程、园林绿化、旧城改造等三个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切块实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工程例会和会办制度,将局长办公会与工程例会相结合,定期召开项目例会,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切实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序时进度推进项目建设。推行项目建设整体联动机制,一手抓在建工程的进度,一手抓待建工程启动,从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招标、进场、施工等环节做到环环相扣,整体联动,一着不让,切实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以月度施工计划为节点,坚持进度与质量并举,考核与监督并重,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

(二)是深入推进民心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快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推进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工程,去年11月份市政府召开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专项会议,确定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的责任部门为市建设局。为此,我局迅速拟定了方案,先期开展了对24个社区后街背巷的调查摸底,结合我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制度,将24个社区后街背巷的调查具体挂钩到一名副局长和一个具体责任科室,有力保障了调查细致全面地开展,调查摸底后,我局收集整理《城区后街背巷基本情况调查表》等相关数据资料,为科学决策和部署我市后街背巷的维修改造提供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今年1月份,我局对调查资料进行了汇总,并根据后街背巷调查结果,

科学制订了维修改造计划,将24个社区600多条后街背巷分成东南西北四个片区,划分了20个标段进行改造施工。为确保后街背巷维修改造取得实效,我局进一步优化了施工方案,对后街背巷进行分类改造施工,将600多条后街背巷分成三类地区进行改造,第一类地区为不实施拆迁的地段,以长安社区、文峰社区为代表,这类地区以改造为主,重新铺设下水道,路面改造结合水乡城市特色全部更换水泥地面砖,竹巷、辐辏巷、龙珠巷等已完成了水泥地面砖铺设;二类地区为3—5年不拆迁的地段,如南郊社区等绝大多数社区,这类地区总体以维修为主,但对路面破损严重的进行全面改造,铺设水泥地面砖,牌楼社区城内东大街也已完成水泥地面砖铺设任务,下水道堵塞无法疏通的重新铺设下水管道;三类地区为近期拆迁的地段,如沧浪社区、儒学社区等社区,这类地区暂不实施维修改造,对于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急需维修路面进行简易维修。2月16日完成了招投标,落实了20家施工单位。为了确保后街背巷顺利实施,我局抽调四名副局长担任东南西北四个片区的片长,各片区同时配备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和工程监理。按照“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维修改造计划,今年3月1日起,20家施工单位全部进场施工,后街背巷改造全面展开。为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这项实事工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积极响应贾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城市建设理念,我局将“城市建设不仅要为群众办实事,而且要为群众办成事,办群众满意的事”的为民理念贯穿于后街背巷改造全过程,一方面切实搞好组织调度,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干扰,另一方面在施工中我局充分考虑群众意愿,从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组织实施到施业时间都问计于民,听计于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针对群众提出的改造维修中化粪池改造的问题,我局多次与城管局对接,将化粪池一并纳入改造范围之内,这项利民措施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同时,我局进一步完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加大经济适用房、解困房和农民安置房建设力度,积极推行廉租房制度,扩大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受益面;切实加强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面落实“三保”,逐步实现小区封闭化管理,切实加大住宅小区环境整治力度;以关注民生为第一需要,本着“服务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以“12319”城建服务中心为平台,全力推进城市市政管理无缝隙覆盖。“12319”城建服务中心是我局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为解决广大市民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而设立的一个便捷、高效的服务窗口,该热线3月19日已正式开通,热线自开通以来,共受理300多件的来电、来信、来访,办结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下一步我们将从服务平台硬件设施着手,逐步完善软件设施建设,积极放大服务平台为民效应,使“12319”城建服务热线作为一条“民声通道”,真正起到听民情、帮民需、解民忧、暖民心的积极作用。

(三)是大力实施环境工程。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城市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致力营造绿化有层次、美化有品位、亮化有特色的城市新面貌。推进了城市绿化建设,结合老城区改造、新区建设和乌巾荡风景区开发,大面积增加城市绿地,提高城市绿化三大指标水平。加快实施道路绿化建设,加大道路绿化配套和补植改造力度,帮助和指导广大市民搞好庭院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和室内绿化,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和立体绿化,不断开拓绿化空间。通过邀请园林专家,对我市城市道路、景点、街头绿化的设计理念、树种的研究布局和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开展调研,着力提升城市绿化建设品位,使城市绿化建设与彰显城市个性、延承城市文化脉络、提升城市形象相适应。实施了居住区绿化和单位绿化,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式居住区和单位”的活动,力争建设一批上规模、高品位的园林式居住区和单位。今年,重点开展了“两带、三园、四河”建设。“两带”即南过境线绿化带、西北过境线绿化带;“三园”即竹石园、森林公园、水上公园;“四河”即直港河、中心河、车路河和沧浪河。大力开展城市美化建设,充分挖掘我市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强力推进乌巾荡风景区建设,加快风景区内景观房产和森林公园建设;注重人文景观建设,加快实施赵海仙洋楼修缮、任大椿读书楼建设和古城墙维修;切实加快城市亮化工程建设步伐,在城市主干道两边,根据“建一房、亮一点,修一路、亮一线,建一区、亮一片”的原则,配套完善路灯亮化设施建设,增强市区夜景灯光效果,提高城市亮化程度。

(四)是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综合考虑城乡发展地均衡性,将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通盘考虑,实现城乡统筹性发展。全面开展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调整修编,加大小城镇详细规划编制的力度,确保完成100个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切实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大力实施公共绿地建设,努力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以创建康居示范村为抓手,全面开展村庄环境建设整治活动,务求整治取得实效。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在各乡镇政府的领导下,定期组织巡查执法队队员加强对村镇范围内的各项建设进行巡查,确保村镇范围内的各项建设严格按规划实施。

三、存在问题

(一)城市基础设施基础建设欠帐多,滞后于经济发展,影响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我市的城市基础设施这几年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照“五城同创”创建指标,差距仍然较大,城市供水能力,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水平,城市垃圾、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城市标志、小品、广场、绿地等文化气息和文明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二)城市配套工程建设力度不够。近几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在还存在重开发轻配套的现象。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开发、配套还有脱节现象。

(三)经济适用房建设覆盖面不广。目前,我市经济适用房建设主要用于安置拆迁户,属定销房,还没有真正面向困难群众。

《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63w

科学制订了维修改造计划,将24个社区600多条后街背巷分成东南西北四个片区,划分了20个标段进行改造施工。为确保后街背巷维修改造取得实效,我局进一步优化了施工方案,对后街背巷进行分类改造施工,将600多条后街背巷分成三类地区进行改造,第一类地区为不实施拆迁的地段,以长安社区、文峰社区为代表,这类地区以改造为主,重新铺设下水道,路面改造结合水乡城市特色全部更换水泥地面砖,竹巷、辐辏巷、龙珠巷等已完成了水泥地面砖铺设;二类地区为3—5年不拆迁的地段,如南郊社区等绝大多数社区,这类地区总体以维修为主,但对路面破损严重的进行全面改造,铺设水泥地面砖,牌楼社区城内东大街也已完成水泥地面砖铺设任务,下水道堵塞无法疏通的重新铺设下水管道;三类地区为近期拆迁的地段,如沧浪社区、儒学社区等社区,这类地区暂不实施维修改造,对于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急需维修路面进行简易维修。2月16日完成了招投标,落实了20家施工单位。为了确保后街背巷顺利实施,我局抽调四名副局长担任东南西北四个片区的片长,各片区同时配备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和工程监理。按照“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维修改造计划,今年3月1日起,20家施工单位全部进场施工,后街背巷改造全面展开。为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这项实事工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积极响应贾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城市建设理念,我局将“城市建设不仅要为群众办实事,而且要为群众办成事,办群众满意的事”的为民理念贯穿于后街背巷改造全过程,一方面切实搞好组织调度,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干扰,另一方面在施工中我局充分考虑群众意愿,从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组织实施到施业时间都问计于民,听计于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针对群众提出的改造维修中化粪池改造的问题,我局多次与城管局对接,将化粪池一并纳入改造范围之内,这项利民措施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同时,我局进一步完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加大经济适用房、解困房和农民安置房建设力度,积极推行廉租房制度,扩大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受益面;切实加强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面落实“三保”,逐步实现小区封闭化管理,切实加大住宅小区环境整治力度;以关注民生为第一需要,本着“服务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以“12319”城建服务中心为平台,全力推进城市市政管理无缝隙覆盖。“12319”城建服务中心是我局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为解决广大市民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而设立的一个便捷、高效的服务窗口,该热线3月19日已正式开通,热线自开通以来,共受理300多件的来电、来信、来访,办结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下一步我们将从服务平台硬件设施着手,逐步完善软件设施建设,积极放大服务平台为民效应,使“12319”城建服务热线作为一条“民声通道”,真正起到听民情、帮民需、解民忧、暖民心的积极作用。

(三)是大力实施环境工程。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城市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致力营造绿化有层次、美化有品位、亮化有特色的城市新面貌。推进了城市绿化建设,结合老城区改造、新区建设和乌巾荡风景区开发,大面积增加城市绿地,提高城市绿化三大指标水平。加快实施道路绿化建设,加大道路绿化配套和补植改造力度,帮助和指导广大市民搞好庭院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和室内绿化,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和立体绿化,不断开拓绿化空间。通过邀请园林专家,对我市城市道路、景点、街头绿化的设计理念、树种的研究布局和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开展调研,着力提升城

市绿化建设品位,使城市绿化建设与彰显城市个性、延承城市文化脉络、提升城市形象相适应。实施了居住区绿化和单位绿化,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式居住区和单位”的活动,力争建设一批上规模、高品位的园林式居住区和单位。今年,重点开展了“两带、三园、四河”建设。“两带”即南过境线绿化带、西北过境线绿化带;“三园”即竹石园、森林公园、水上公园;“四河”即直港河、中心河、车路河和沧浪河。大力开展城市美化建设,充分挖掘我市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强力推进乌巾荡风景区建设,加快风景区内景观房产和森林公园建设;注重人文景观建设,加快实施赵海仙洋楼修缮、任大椿读书楼建设和古城墙维修;切实加快城市亮化工程建设步伐,在城市主干道两边,根据“建一房、亮一点,修一路、亮一线,建一区、亮一片”的原则,配套完善路灯亮化设施建设,增强市区夜景灯光效果,提高城市亮化程度。

(四)是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综合考虑城乡发展地均衡性,将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通盘考虑,实现城乡统筹性发展。全面开展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调整修编,加大小城镇详细规划编制的力度,确保完成100个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切实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大力实施公共绿地建设,努力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以创建康居示范村为抓手,全面开展村庄环境建设整治活动,务求整治取得实效。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在各乡镇政府的领导下,定期组织巡查执法队队员加强对村镇范围内的各项建设进行巡查,确保村镇范围内的各项建设严格按规划实施。

三、存在问题

(一)城市基础设施基础建设欠帐多,滞后于经济发展,影响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我市的城市基础设施这几年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照“五城同创”创建指标,差距仍然较大,城市供水能力,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水平,城市垃圾、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城市标志、小品、广场、绿地等文化气息和文明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二)城市配套工程建设力度不够。近几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在还存在重开发轻配套的现象。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开发、配套还有脱节现象。

(三)经济适用房建设覆盖面不广。目前,我市经济适用房建设主要用于安置拆迁户,属定销房,还没有真正面向困难群众。

《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第2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第2页)。63w

第三篇: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函告精神,现就我局涉及的城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后街背巷改造和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调研报告。

一、建设成绩

(一)经济适用房建设和推行廉租房制度:为妥善解决拆迁地段的矛盾和困难,让困难群众有房买、买得起房,保证“居者有其屋”,切实加大了经济适用房、解困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力度,自05年以来,陆续开工建设了阳光小区经济适用房(1.4万平方米)、绿色佳园解困房(2600平方米)、王家塘拆迁安置房、解困房(3.1万平方米)和城堡经济适用房一期(3万平方米),共计7.7万平方米。今年,又新开工建设新区农民安置房(10万平方米),王家塘拆迁安置房(近3万平方米)、城堡经济适用房二期(近3.8万平方米)及新区经济适用房小区(规划建设13万平方米,一期工程6万平方米)。同时,为加快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市政府于今年4月15日出台了《兴化市城市社区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试行),为我市下一步推行廉租住房制度提供现实的法律依据。

(二)后街背巷改造:自今年三月初以来,我局组织了20家施工队,分四大片区,在城区二十四个社区内全面展开。目前,762条后街背巷已有398条开工改造和维修,已竣工250条,同时清理、整修和新建老住宅楼化粪池91个。

(三)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环境工程建设:截止2014年底,城区规划区面积达6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7万人,建成区面积达16.5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444人/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增至15.98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99,污水处理率达51.74,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6.0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3.52,绿地率为28.91。2014年全年城乡建设事业共完成投入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近15。其中,城市建设完成投入15亿元,小城镇建设完成投入32亿元。路桥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了老城区“九路四桥”、新城区“十路三桥”建设,新增道路里长16公里,新增道路面积26万平方米。市政工程建设,结合新区、开发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继续做大了城市供水规模,安装直径100毫米以上主管道9公里,安装用户2638户,实施“一户一表”制改造2100多户;城市管道燃气规模进一步做大,铺设供气管道30公里,新增用户2014户;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厂区土建及部分收集管网已完成。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围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完成了春季绿化改造补植工作,对人民公园、拱极台公园实现了免费开放,重点突出了秋季绿化工作,全面完成了17项秋季绿化工程,全市新增绿化面积达87.91万平方米。城市旧城改造稳步推进,以英武中路二期拆迁工作为重点,兼顾王家塘防洪墙地块、北窑厂地块、广电局地块、跃进桥西水利工程处地段、赵海仙洋楼搬迁地块及防洪闸建设地块等6个拆迁项目,全年共计拆迁房屋面积近15万平方米,搬迁1600余户。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新建房地产项目21个,新开工面积45.8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6.41万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快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围绕城市路桥工程建设,将新区和老城区纳入一个整体,加快实施城市畅通工程,构筑内环外通城市路网,增强城市通行能力,更加方便市民的出行。项目建设上,由市政工程、园林绿化、旧城改造等三个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切块实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工程例会和会办制度,将局长办公会与工程例会相结合,定期召开项目例会,随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切实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序时进度推进项目建设。推行项目建设整体联动机制,一手抓在建工程的进度,一手抓待建工程启动,从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招标、进场、施工等环节做到环环相扣,整体联动,一着不让,切实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以月度施工计划为节点,坚持进度与质量并举,考核与监督并重,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

(二)是深入推进民心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快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推进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工程,去年11月份市政府召开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专项工作会议,确定了后街背巷维修改造工作的责任部门为市建设局。为此,我局迅速拟定了工作方案,先期开展了对24个社区后街背巷的调查摸底工作,结合我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制度,将24个社区后街背巷的调查工作具体挂钩到一名副局长和一个具体责任科室,有力保障了调查工作细致全面地开展,调查摸底后,我局收集整理《城区后街背巷基本情况调查表》等相关数据资料,为科学决策和部署我市后街背巷的维修改造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今年1月份,我局对调查资料进行了汇总,并根据后街背巷调查结果,

第四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持续努力改善民生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持续努力改善民生

——市委专题听取民生工作汇报会发言摘登

坚持民生优先,着眼长远发展。市委在对2014年全市工作的安排部署中,将民生工作放在全市中心工作重要位置。在8日召开的市委专题听取民生工作汇报会上,与会各单位纷纷结合部门工作提目标,添措施,就做好民生工作,促进民生改善提出明确的思路和举措。总体要求: 围绕大局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的基本要求。我市今年在民生工作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胡精(市委副秘书长、市民生工委办主任):今年全市各项民生工作,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主题,积极推动“三个加快”和“六个绵阳”建设,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民生工程工作目标任务,力争全市民生工作继续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方案,早计划,早安排今年全市各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围绕民生工作的顺利推进,进一步建立健全民生工作机制,调整和完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直接抓民生工作的领导体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机构专门抓的工作格局。坚持目标管理和专项督查,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滞后项目“点球通报”制。围绕民生工作目标任务实现,确保民生资金投入。要积极争取把民生工作资金纳入财政全年资金预算,加大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力度,强化民生资金监管,提高民生资金使用效益。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突出民生工作新亮点。围绕灾后重建和“六个绵阳”建设的要求,今年民生工作要在四个方面形成新的亮点:继续大力推进职业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深入开展青年创业和高校毕业生创业活动,加大推进“安居工程”,继续办好惠民帮扶中心。要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营造人人关心支持民生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民政帮扶: 加大对困难群众救助

张学民(市民政局局长):今年,全市民政工作要在五个方面求突破,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群众救助力度。

全面完成恢复重建任务。要坚持立项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在建项目抓完工,完工项目抓使用,狠抓工程质量和进度,全面完成民政项目恢复重建,确保在今年5月12日,全面完成218所敬老院福利院的建设,并迅速组织入住。要确保今年6月底之前,基本完成村居委会、防减灾及直属项目的灾后恢复重建。

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全面提高县市城乡低保标准,规范城乡低保申报、审核机制,确保“应保尽保”。建立完善“能进能出”的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城乡人均补差分别达到140元和60元以上。严格落实《绵阳城乡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认真组织敬老院福利院入住管理。从机构编制、人员招聘、经费保障,以院养院等方面积极探索持续发展的路子,完善管理办法,确保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

抓好优抚工作。全面贯彻实施《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进一步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妥善安置复转士兵。加快推进军休干部房改工作,全面落实军休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

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突出矛盾。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大调解体制中的作用,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加大对信访涉稳的现场处置,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就业帮助: 全力推进社会就业保险

苗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今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

积极拓宽城乡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目标,全方位推动就业和创业工作。坚持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强化失业动态监管,帮助新增失地农民工、城镇低收入人群和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重点做好3.9万城镇人口就业、1.5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12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以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为目标,全力推进社会保险工作。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促进农民工、城镇居民、灵活就业人员、大中小学生等群体参加社会保险,努力做到应保尽保。扎实搞好江油的“新农保”试点工作。做好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工作,深入实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平安计划”二期工程,按时完成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及工伤人员的养老金和工伤保险待遇工作,使全年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参保总人次突破300万。

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扎扎实实做好劳动协调关系。强化依法行政,重点提高规模以下企业和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强化劳动监察执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就业社保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起市、县、乡(街道)、村四级就业社保公共服务网络。

教育发展: 倾力打造“科教绵阳”

王和金(市教育局局长):全市今年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这一战略任务,积极分类规划发展各类教育,构建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体制。

创新环境,增强绵阳教育的吸引力。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创设教育消费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地学生来绵读书。积极拓宽与国内外和省内外教育部门和知名学校交流合作,拓展职业教育学校办学路径,不断扩大绵阳教育规模和影响。

创新思路,提升绵阳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巩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加快打造六个以上万人职教集团,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全力支持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院等高等教育学校建设。

创新举措,倾力打造“科教绵阳”。要办好绵阳中学、南山中学、北川中学等一批名校,通过组建名校教育集团,吸引更多外地学生来绵读书。加快教育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快学校灾后重建,确保2014年3月1日前,完成恢复重建学校689所,到2014年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达规划目标的85%,让学生基本都能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校舍学习。继续加强学校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大幅提升学校软实力,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卫生医疗: 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秦晓明(市卫生局局长):坚持“跳出卫生抓卫生,围绕民生管卫生”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灾后重建、卫生防疫、民生工程、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强化质量进度,全力推进灾后重建。采取正排工序、倒排工期,责任到人的办法,加快全市卫生灾后重建工作。确保今年5月12日前除港澳援建项目外,县以下的医疗机构重建项目95%竣工投入使用,今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重建任务。

坚决守住卫生防疫防线,确保实现灾后无大疫的目标。加强对甲流感及儿童基础免疫接种,加强对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和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疾病的监测防控。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进村入户,抓好饮用水等重点对象的防疫工作。

大力实施卫生民生工程,健全新农合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农民参合率,全面实施妇幼卫生工作,进一步推进医疗惠民利民便民措施,确保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学编制“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优化整合卫生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兴办新的医疗机构。在三台、盐亭乡镇卫

生院,涪城、游仙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医改基本药物目录试点工作。在全市推进九项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提高城乡群众健康水平。

旅游发展: “灾区游”和“乡村游”是重头戏

谭荣达(市旅游局局长):旅游产业属于“眼球经济”,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一业带百业”的关联效应,深入推进旅游“重振工程”,加强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展示灾后重建成果。

全力抓好北川地震遗址旅游要素建设及适度开放。协调配合做好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唐家山堰塞湖建设开发工作,全力抓好平武等第三批旅游市场开放。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工作为重点,以农家乐升级打造a级景区和星级农家乐评定为动力,着力构建绵—江—平、绵—三—盐、绵—安—北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经济片,全力促进乡村旅游的上档升级。

全力抓好旅游重建项目后续工作。用好财政引导资金,积极鼓励更多的民营资金参与旅游“重振工程”,加强旅游精品线路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市旅游业恢复发展。

全力抓好《绵阳市旅游产业总体规划》修编、《绵阳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绵阳市十二五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并以三个规划为指导,加快全市旅游特色、要素和品牌建设,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全力抓好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恢复外地游客来绵旅游安全信心,突出灾后全市旅游亮点看点,提高全市旅游收入。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全省开展的质量强旅活动,加快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标准化建设和旅游市场秩序建设,树立绵阳旅游文明形象,提升全市旅游服务质量。

商务服务: 让老百姓足不出户放心购物

侍玉蓉(市商务局局长): “充分发挥商务部门在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健全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2014年,全市商务部门将突出流通先导、突出关注民生,在统筹协调商务发展上创造新业绩,在拉动消费需求上迈出新步伐,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新成果,为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全力推动区域性商贸中心建设。深入开展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努力扩大挖掘社区消费潜力,大力发展便利店(超市)、早餐快餐店、标准化肉菜店等便民商业设施。推进二手车市场改造,提高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认真实施“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项目,引导绵阳城区18个菜市场开展标准化改造。加快城区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

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结合“万村千乡工程”,制定完善农家店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到2014年底,除北川、平武外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农家店全覆盖。加快放心肉体系建设。按照商务部即将出台的《生猪屠宰企业分级管理办法》,推行分级管理制度,完善生猪定点屠宰设置规划,优化屠宰行业布局,全面压缩不能达标、不符合规划的小型屠宰场。

加快市场服务体系恢复重建。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扎实推进灾后市场服务体系恢复重建,坚持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积极搞好项目建设协调服务,确保市场服务体系重建投资和项目,今年9月底完成85%,12月底完成投资90%,完工项目达到98%。

推动对外经济和劳务合作,引导长虹、九洲等企业进入境外经贸合作区经营,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参与战略性资源合作开发。大力开展对外工程承包,支持企业开展工程承包业务及设计咨询服务,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提升外派劳务规模和质量。

第五篇:保障和改善民生调研报告

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

调研报告

多年来,我乡积极相应上级政府的号召,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经过我们的努力,劳动保障和民政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加强、完善和提高。

一.基本情况

尖字沽乡位于丰南区南部,南邻沿海开发区,交通条件良好,全乡九个村,有良好的农业和养殖业基础,截止到今年初,我乡九个村都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目前我乡应参保人数8017人,已缴款人数7591人,达到了94.69%的参保率。

我乡低保户177户,313人,其中:农保户有175户,311人,城镇低保2户,2人,城镇低保金每月310元。享受40%救济人员2人。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农保标准提高到1740元,主要分四个档次840元,1040元,1240元,1740元,按低保户的家庭收入实行差额补贴; 优抚对象80人,其中三属6人,伤残军人6人,现役军人22人,复员军人12人,带病退伍军人、参战军人34人, 每季度都分别享受着抚恤金;五保老人25人。在敬老院有22人,散居3人,其中在截瘫疗养院居住的1人,未入院的三无老人34人。残疾人423人;60周岁以上老人2324人,占总人口的13%。

二.加强敬老院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集中供养:

目前我乡在敬老院有22人,散居3人,其中在截瘫疗养院居住的1人,未入院的三无老人34,目前我乡敬老院,条件简陋,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善,农村敬老院建设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

三 .关于巩固殡葬改革成果,从而实现绿色殡葬的目标:

近几年的努力,我乡的乱葬乱埋问题得到了有效清理和整顿,殡改工作有很大改善,完成了殡葬改革的第一步目标。然而,殡葬改革不仅仅是解决遗体火化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骨灰安葬,解决乱埋乱葬问题,以达到节约土地、节约资金、净化环境、文明丧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做好我乡公益性生态墓地建设总体测算,把村级公益性墓地建设好,并作为推行殡葬改革的一项硬件措施来抓,全面禁止骨灰乱埋乱葬和二次入棺土葬,促进农村殡葬改革向纵深发展。

四.加大扶贫力度:

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使贫困人口和特殊群体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助学水平,加大助残力度。推进困有所助。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等方面的工作。

wang小编推荐访问其他精彩范文:

关于我县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市十大民生工程建设现状及建议调研报告

关于社会十大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有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调研报告

我市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情况调研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关于宁海县技工学校工会“近榜样激励法”的调研报告第二篇:幼儿教育心得榜样激励法第三篇:宁海县生态县建设调研报告第四篇:我市技工状况调研报告第五篇:学校工会工作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关于宁海县技工学校工会“近榜样激励法”的调研报告

挖掘近榜样 传递正能量

--关于宁海县技工学校工会“近榜样激励法”的调研报告

宁海县教育工会

一、调研背景: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一面旗帜,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针对学校实际,积极挖掘身边的典型,及时发现和宣传“典型”,以先进人物教育人,以高尚精神激励人,以身边榜样感动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失为学校榜样的一本活教材。

“近榜样激励法”是宁海技校工会近年挖掘总结出来的具有创新性、现实性、可行性的工会品牌工作。及时挖掘身边的典型,用身边的榜样传递正能量,以此来感动老师、内化老师。以身边的人为榜样,使广大教职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能够更加奋发进取、努力工作,人人争做敬业报国的模范、为人师表的模范、严谨笃学的模范、业务精湛的模范、教育创新的模范。

“近榜样激励法”作为基层工会的一个品牌工作,在宁海县教育界、宁波市职教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为此,我们宁海县教育工会组织人手在2014年上半年对宁海县技工学校工会的“近榜样激励法”进行调研。

二、调研设计:

1.调研时间:2014年3-5月。

2.调研方式:

(1)工会座谈。工会牵头组织工会委员、积极分子以及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学校近几年开展“近榜样激励法”的有关研究与做法。

(2)调查问卷。向全体教师发放《“近榜样激励法”开展情况调查问卷》,全校教师82名,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占100%。本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主要对“近帮样激励法”的开展情况、认识态度、影响作用等三方面进行了解。(具体内容见表1)

( 3)人物采访。对典型事迹进行深层次挖掘,对榜样人物进一步总结,以便其他教师可以更好地学习。

三、调研内容:

1.“近榜样激励法”的概念界定

本研究是近年来宁海县技工学校工会的一个创新工作品牌。研究主体是宁海县技工学校的全体工会会员,“近榜样”指的是与教师当中或者身边各方面条件比较接近的优秀人物和优秀事迹,即身边的榜样,“近”是指空间和时间上距离较近,“榜样”是指易于理解、易于效仿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近榜样激励法”就是在师德教育过程中,学校工会利用身边的人物优秀事迹为榜样,效仿好榜样,传递正能量,使广大教职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人人争做模范、赶超先进。

2.“近榜样激励法”的具体做法

(1)挖掘总结 树立榜样

①榜样的挖掘过程

[步骤1]全体动员。动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宣传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宁海县技工学校每逢推荐先进都要向全体教师或会议动员或网上公布,将有关的文件精神、评选条件让全体教师逐条领会。

[步骤2]自荐小结。要求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自我小结,向学校提交自荐报告。这个总结过程是符合条件的每个老师的一个反思过程,也是一个再次学习的过程。

[步骤3]民主推选。推选包括推荐与评选两个环节。首先是召集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民主推荐,根据推荐理由与表决意见确定候选人;然后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先介绍自荐小结或者事先网上公布小结,再由全体教师差额或者等额评选。推选的过程也是全体教师学先进、比先进、找差距的过程。

[步骤4] 挖掘提升。评选出来的先进人物,再由校办组织人员对其先进事迹进行采访挖掘,整理出一份完整的上报材料。这样既有利于评选过程,也为下一步宣传打下基础。

[步骤5] 媒体宣传。对榜样人物和群体,学校根据他们的典型性在各级媒体上报道。如黄仁发校长的事迹在《中国教工》2014年第8期上刊出,学校关工委的工作研究在教育部刊物《关系下一代》2014年第1期上发表,学校青年文明岗工会小组的活动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网站上发布。此外,近年来宁海技校挖掘的榜样事迹在《浙江日报》、《宁波日报》、《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扬子晚报》、《东南商报》、《今日宁海》以及《职业》杂志发表近40篇文章,宁海电视台、宁波电视台也进行了相关的报道。

[步骤6]榜样树立。马云说过:“为过程喝彩,为成果奖励。”宁海技校的“近榜样激励法”依据教师的工作实绩设立榜样,并遵循三条原则:一是民主评选榜样;二是以特长选拨榜样;三是榜样选拨不求高大全。近年来,宁海技校工会通过“近榜样激励法”树立了十多个榜样人物和群体,在教师当中传递着正能量,使全体教师学有榜样,比有标杆,共同努力办好学校育好新人。

②榜样的事例列举

[榜样1]宁海职教的德育标杆--黄仁发校长。黄仁发老师1988年进入宁海县技工学校,二十五年不离不弃坚守技校,呕心沥血办好学校。近年来黄校长根据宁海县技工学校多年的办学经验,积极创新德育工作,在宁波市职教界有很大的影响,多次在县、市德育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他多次获得县市级荣誉,并获得“浙江省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2014年又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先进工作者”,他的事迹在《中国教工》上刊发,成为宁海职业教育的一面德育标杆!黄仁发校长就是宁海技校一面飘扬的旗帜,他引领着全校教师对事业不懈追求!

[榜样2]挑战自我的骄傲人物--黎震老师。黎震老师用超乎寻常的毅力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诠释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用一个个撼人心魄的故事诉说着他自身的价值。他身患重疾两次进行换骨的大手术,以顽强的毅力挑战自我的极限,勇挑重担,为学校创建五四红旗团委、“三好四无”、省重点技校等工作日夜奋战……黎震老师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属于他的荣誉。他先后获得县文明之星、市技校系统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市优秀团干银质奖章、省师德楷模等荣誉称号。黎震老师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位技校人,他是技校的骄傲,他也是宁海的骄傲。

[榜样3]严慈合一的爱心教师--周毅老师。周毅老师说过:“教育无疑是爱的事业,而爱是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是矫正不良行为的利器,是谱写人生乐章的音符。”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他对待自己的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既想父亲一样威严又像母亲一样慈祥,用他的“真爱”、“真诚”、“真信”温暖学生、规范学生、抚慰学生。周毅老师所带班级学生丁阳敏被评为“宁海县首届十佳阳光少年”,周毅老师本人也以其对学生无私的爱心赢得了“宁海县首届十佳爱心教师”的荣誉。

[榜样4]精益求精的教学标兵--王丽丽老师。王丽丽老师是2014年进入宁海县技工学校的,从教还不到十年,但她在省市级教学业务比赛中先后获得2014年度浙江省职教优秀课件评比一等奖、2014年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优秀实践课例评比一等奖、2014年宁波市技工院校数学单元设计比赛一等奖、2014年浙江省技工院校数学单元设计比赛一等奖、2014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三等奖,在县级教学业务比赛中更是次次折桂。王丽丽老师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教学业务精湛,深受学生欢迎,所带高考班学生的数学成绩非常突出。十年磨一剑,王丽丽老师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逐步成为宁海县技工学校教学标兵。

[榜样4]奉献青春的青年团队--青年文明岗。宁海技工校青年文明岗成立于2014年9月,至今已经运行十年。为了更好地发挥青年教师年轻有活力的特点,学校工会专门设立青年文明岗工会小组,提出“创建小家,凝聚大家”的口号。该工会小组所有教职工在积极完成本职和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之外,还承担学校值勤工作,巡视校园安全。并在课余组织各类文体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青年文明岗被县教育工会评为2014年先进教工小家,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大中专学校寒暑假社会实践先进团队。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教师在岗位上建功立业、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学校工会每年都通过推荐评选并加以挖掘,“近榜样”激励着广大教师张扬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之美,让健康文明精神占领校园文化主阵地;“近榜样”引导校园文化朝健康、高雅方向发展。

(2)见贤思齐 学习榜样

在选定了榜样后,就要利用榜样来激励他人,让大家见贤思齐、学习榜样。宁海技校积极开展“身边榜样,前进力量”主题教育,营造“时时有榜样,人人有标杆”的良好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学习榜样,建立完善组织评价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模式,形成“近有榜样、学有方向”,“人人学习榜样、个个争当榜样”的自我完善机制。具体活动情况见下表:

经过调研,我们把宁海县技工学校近年来对“近榜样激励法”的研究与推广的榜样效应作如下归纳:

①榜样的宣传效应

对榜样进行宣传,供教职工学习,发挥榜样激人上进的作用。并努力做到:榜样的事迹要真实而不拔高,强调可信度;榜样的宣传多渠道多时段,强化效果性。

②榜样的经验效应

经常性组织榜样人物向其他教师介绍经验,这样不仅能认可榜样的工作,更能给其他教职工以良好的引导作用。

③榜样的激励效应

给予榜样的奖励不仅是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无形的精神奖励,这样才能激励其他教职工为享受相同的待遇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3)引领提升 争当榜样

通过学习“近榜样”,让榜样引领广大教师多找差距、提升内涵,激励他们努力工作、不断上进,使学校形成树正气、比先进的氛围,使学校工作更具创新、更具活力。

近年来,学校工会通过“近榜样激励法”的推进,编写了10多个榜样故事,树立了10多位榜样人物及榜样群体,丰富了学校工会工作内容,创新了学校工会品牌工作。通过“近榜样”的激励,同时也不断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榜样”。(见表2、表3、表4)

表3:宁海县技工学校近五年的“育人榜样”(市级以上)

(略)

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对我校多年来“近榜样激励法”这个工会品牌工作考量的最好尺度。

四、调研反思

通过对宁海县技工学校工会“近榜样激励法”的调研,我们有下列一些思考:

1.榜样的定位:尽量避免“高大全”,让榜样走下神坛。

提起榜样,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想到革命先烈、想到英雄人物、想到伟人名流,但这些榜样往往都是神化了的。他们太遥远,远得遥不可及,我们无法走近;他们太完美,全得美不胜书,我们无法媲美;他们太高大,大得高不可攀,我们自惭形秽。先辈的榜样是神,英雄的榜样也是神,伟人的榜样更是神。是神就该在神坛上奉着,我辈只有敬仰的份,没有学习的份,更不该有攀比的份。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很多人有33.7%的人认为榜样应该是完美神圣的,45%的人认为榜样应该是突出优秀的,只有21.3%的人认为榜样也可以是有一技之长的。由此可见,即便在“近榜样激励法”实施多年的宁海技校教师群体中,把榜样人物也定位于太过神圣、太过完美、太过优秀。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在评选榜样的过程中这也考虑那也考虑,就会导致个别业务能力非常强、业绩非常突出的教师没能评上。相反,个别业务能力一般、业绩平平、人缘关系较好的人就有可能被评上先进。这样的先进其实是起不到榜样的作用的,更谈不上传递正能量了。“近榜样激励法”目的就是让榜样走下了神坛。首先,近榜样应该是与广大教职工朝夕相处的人,榜样与学习者身份相同、学识相等、阅历相当;其次,近榜样可能这或那的缺陷,但在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有值得他人学习的东西。我们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样更易于教职工对榜样的行为认同,这在有效缩小双方心理距离的同时,也会增强教职工赶超榜样的信心。

2.榜样的培养:完善机制“学榜样”,让人人成为榜样。

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潜藏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次需要。“近榜样”激励应该通过满足教师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他们的模仿和学习的需要,引导他们的行为向组织目标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搭建榜样学习平台,引导教师成为榜样。根据心理需求理论,学校应注重“榜样激励、目标引导”,搭建榜样学习平台,不断满足他们渴望尊重、希望成功的心理需求,为教师的成功创造机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开春满园”,只有不断营造比学赶超榜样的氛围,这样的学校才能树正气、才能塑朝气、才能聚人气。

完善榜样评选机制,促进教师创先争优。为了增强榜样人物的可信性、可学性,学校必须建立科学的榜样评估机制,真正评选出事迹感人、教职工信服的榜样。首先,要做到“凡事预则立”,年初出台量化考核标准,并经教代会表决通过;其次,要为教职工搭建竞争平台,为教师提供展示教学艺术和个人才能的机会;再次,要及时记录教职工突出的业绩与表现。最后,在评选过程中要实施量化考核,做到按质论价、按量论价。“百舸争流千帆竞”,只要学校完善榜样评选机制,为每个教师营造创先争优的竞争氛围,那么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为榜样,校园将成为教师体验成功的乐园。

3.榜样的维护:切实维护“近榜样”,积极传递正能量。

“近榜样”树立起的榜样人物,因为来自教职工的身边,都是大家熟悉的,而且资历阅历等都与大家差不多,连他们的缺点大家都一清二楚,因此特别需要工会切实做好维护和管理好榜样的心理秩序工作,让他们更好地传递正能量。

一对榜样的人际关系维护:榜样树立后,因为待遇与宣传,可能会让其他员工产生妒忌或反感等情绪,进而被孤立。因此,学校工会通过安慰没有成为榜样的教职工,让他们以榜样为骄傲,缩小榜样与他人的反差等方法,来维护榜样的人际关系,避免因树立了榜样而影响了与同事的正常交往。

二对榜样的自我激励维护:学校工会要关注榜样的成长,教育他们戒骄戒躁,时刻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细节行为,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贴标签效应”。当教师一旦被贴上了“榜样”的标签后,就会主动管理自我印象,并努力让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保持一致。

三对榜样的抗挫能力维护:如果榜样在不经意之间犯了错,那么会比普通教职工更容易受到领导或他人的指责。每遇到此类情况,学校工会要找他们谈心,要让他们能够接受现实,坦然接受惩罚,还要让其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念。

2014.6.6

作者:叶权泰 黎 震 杜建国(执笔) 施 斌

通讯地址:宁海县跃龙街道人民路290号

邮编: 315600

联系人:杜建国 联系电话:*****

第二篇:幼儿教育心得榜样激励法

幼儿教育心得

刘静薇

常规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孩子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独立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的重要手段,所以常规教育方法很重要。我们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常规也尝试进行了以下几种常规教育方法:

一、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让幼儿通过老师对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幼儿有个榜样学习,其改变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法。幼儿的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但幼儿对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我们老师应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特别是对能遵守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像其学习,巩固,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解决幼儿不愿洗手的坏习惯,老师可以让以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做示范、展示给幼儿看,在这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后,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幼儿有种荣誉感,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二、故事引导法

故事引导法实际也是种榜样教育,主要通过讲述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从而使幼儿遵守常规、做榜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都喜欢听一些好玩有趣的故事,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故事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如:老师向幼儿讲述《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让幼儿明白故事中的角色,教育幼儿爱惜粮食。在进餐时强化幼儿,这样幼儿就会有意识,因此,掉饭粒现象明显减少。老师可以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使幼儿在故事中明白。

三、行为巩固法

行为巩固法是教师定期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检查和评比,从而是幼儿在生活常规的约束下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在巩固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评红花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对幼儿的成长很重要,也能更好的帮助老师和家长教育孩子。所以,在本次的幼儿常规展示中,幼儿无论是从哪一方面的常规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在这里也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们的常规教育方法。

最后,也想对大家说,常规培养是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不怕烦,有耐心,多与孩子交流,你会从孩子身上看到许多闪光的东西,让那么多闪光点凝聚在班级里,那你的班级一定是一个特色的常规班。

第三篇:宁海县生态县建设调研报告

宁海县生态县建设调研报告

信息来源:宁波市政府门户网站2014-04-21 15:09:00浏览次数:605字体:【大 中 小】

一、生态县建设背景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从全国来看,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废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续增加。流经城市的河道普遍遭到污染,五分之一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四分之一的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集中出现。“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两个主要指标没有完成。“十五”计划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消减10%,2014年实际排放量达到2549万吨,比2014年增加了27%。要使全国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允许排放量只有1200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十五”计划要求消减10%,2014年实际排放量1414万吨,只比2014年减少2%。要使全国七大重点流域的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水标准,化学需氧量的允许排放量只有800万吨。环境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对社会稳定也造成影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2014年以来,国务院就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全国大气污染防治会议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通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环境保护指标列为约束性指标。国家监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国家环保总局组建了11个司(局)级建制执法监督派出机构。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决定》,积极推进生态省、生态市建设和“811”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督查和考核的力度不断加大。

二、宁海县生态环境现状

宁海县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山水资源较为丰富,“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以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县为抓手,努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10月通过全国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在全市生态市建设目标管理考核中,县政府连续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空气环境质量保持优良;集中式饮用水源合格率达100%;五大溪流中清溪、白溪、中堡溪、洋溪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三类标准,凫溪水质有较大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62%。二是全民环境意识普遍提高。对环境的关注度进一步加强,绿色、生态、环保已成为人们共同的企盼和追求,群众性的绿色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舆论宣传氛围浓厚。三是环境支撑能力增强。建成了西溪水库、自来水厂二期等饮用水源地与供水设施、兴海污水处理厂一期3万吨、白峤岭垃圾填埋场与渗滤

液处理、徐霞客大道、柔石公园等一批生态重点工程。四是农村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积极开展坟墓专项整治、畜禽污染整治、“百里清水河道”整治和垃圾处理网建设、康庄工程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五是工业污染防治成效明显。通过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许可把关、推进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加大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整治,全县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平有了提高,“十五”以来,否决不符合环保审批条件的项目508个,涉及投资额43.32亿元,投入工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资金1.32亿元,完成限期治理企业185家,关闭企业78家。有37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2家正在开展,3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9家正在进行。六是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旅游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浙江东海岸绿色农产品基地、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在省内已有较大影响。

但是我县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取得的成绩是初步的,对照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差距很大,42项考核指标中目前还有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重、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化肥使用强度、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城市化水平等10项指标没有达标。这10项没有达标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

1、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国家生态县考核标准的基本条件要求,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我县地域面积大,乡镇数量多,在14个乡镇和4个街道中,目前只有大佳何镇通过省级生态镇验收,胡陈乡、长街镇、岔路镇通过市级生态镇验收。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考核标准有6条基本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建成区环境、乡镇辖区生态环境等三大类26项指标。从我县目前多数乡镇的现状来分析,主要差距有以下几条:(1)城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2)城镇布局合理,公共设施完善,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城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3)镇郊及村庄环境整洁,无脏乱差现象,“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4)配备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或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

2、环境保护指标。经济快速发展与控制排污总量的矛盾十分突出,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难度增大,宁波市分配我县“十一五”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00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0.218万吨。根据测算,2014年全县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725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55万吨。加上国华电厂的排放量,“十一五”末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达到1.348万吨。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2014年降水酸雨频率为97.4%,降水年均ph值为4.48,属于重酸雨区。国华电厂一期240万千瓦、二期200万千瓦全部建成投产,按环评要求同步实施除尘、脱硫和脱硝后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7746吨、烟尘1933吨、氮氧化物18890吨。海螺水泥粉磨站粉尘年排放量为327吨。届时空气环境质量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颜公河目前水质属于劣五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凫溪流域部分河段水质达不到功能区要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不到海洋环境功能区标准,象山港和三门湾的海洋环境功能区标准分别为一类和二类海水,目前均为四类海水,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要求大于60%,目前只有30%,城区环境噪声、汽车尾气、餐饮油烟污染等问题较突出。此外,西店、深圳、黄坛等局部区域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环境投诉居高不下,各类环境纠纷时有发生。

3、经济发展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考核指标要求达到33000元,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是129.42亿元,人均为22150元。人均财政收入考核指标要求达到5000元,2014年全县财政收入是16.61亿元,人均为2843元。主要农产品中有机及绿色产品的比重(产值)要大于20%,并且要以颁证面积或产值为考核依据。

三、今后五年宁海生态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环保优先方针,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以建设生态县为主要载体,以创新环保机制为主要动力,以“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为重要原则,通过积极的环境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建设布局、优化人居环境,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抓、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最佳生态人居区和和谐社会先行区建设,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总体目标。到2014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整治,全县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计划指标内,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建成一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生态乡镇,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确保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

四、生态县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为实现国家生态县建设的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今后几年我县着力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夯实基础,全面推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农村环境保护是个难点,也是生态县创建工作的重点,如果80%的乡镇达不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县创建目标就无法实现。各镇乡党委、政府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整合资源,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建设。一要成立创建机构。设立专门办公室,选调精兵强将,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任务,硬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制度,确保每一项任务的落实。二要明确创建目标。2014年底前所有镇乡(街道)都要完成生态建设规划的评审,长街、深圳、岔路和西店、强蛟、黄坛、桥头胡分别争取通过省、市生态镇乡考核验收,大佳何要争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14年所有镇乡(街道)通过省、市生态镇乡考核验收。2014年上半年80%的乡镇完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考核申报工作。三要突出创建重点。各地要把整治畜禽粪便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垃圾与固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河沟池塘污染和提高农村绿化水平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抓好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搬迁和非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三级垃圾网建设,提高农村环境保洁水平;采取多种技术方案,在建成区和辖区中心村、生态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及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主要水系沿岸的重点村有计划地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河道保洁工作,清除河道淤泥和漂流物;防止农业面源污染,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推广应用,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合理改善肥料使用结构,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提高耕地肥力。四要扮靓小城镇。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搞好“一条街”建设。五要精心培育生态亮点。要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努力培育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城镇、生态文化发展和污染防治方面的先进典型。六要认真做好资料积累和创建申报工作。创建资料是创建工作成果的反映,也是创建申报验收的工作基础。各镇乡要做好各种材料的收集积累,力求资料完整,图文并茂,装帧精美。

(二)抓住重点,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一是严格实施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环境资源禀赋,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要求,

抓紧编制环境功能区规划,进一步明确各地的功能定位,优化经济布局。认真执行《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规划纲要》,充分挖掘和保护海洋资源,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海洋渔业、现代物流等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区域生态特别保护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养殖规模和岸线开发,适度发展清洁工业,严格控制污染项目,把象山港区域建设成为著名的生态经济型港湾和国家级海洋产业基地。二是加强建设项目许可把关。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优化经济结构,严格环境准入制度,禁止新上“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建设项目,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新型产业体系和“低投入、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新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加快生态重点工程建设。要围绕“蓝天、碧水、绿色、洁静”的目标,建成一批环保基础设施和生态重点工程。进一步推进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扩大污水收集覆盖面,提高集中处理率。加快镇乡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突破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主要障碍。加快颜公河的整治,采取截污、堤岸治理、清理淤泥、补充水源、绿化造景、清理违章建筑等多种综合治理措施,恢复其自然特征,将其建成一条生态河道。加快模具城建设,进一步减轻城区模具噪声污染。临港工业区块和宁东工业区块在开发中要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运营。抓紧启动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加快科技园区的生态化改造。根据县经贸局的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分析,宁海热电厂的热电联供项目技术方案可行,总投资为6209.12万元,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5.34%(税后),投资回收期为6.86年(税后),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更为突出。按科技工业园区现有的用户测算,项目实施后,集中供热可替代分散的小锅炉,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小锅炉烟囱,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700吨,下降93%,年减少烟尘排放量约350吨,下降86%,节约标煤11000吨。当供热量增加,以上三项指标下降将更大,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标。要着手进行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研究。四是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强饮用水源保护,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继续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整治,抓好电镀、化工、印染、铝氧化、酸洗磷化、造纸、食品等行业废水、废气的治理,督促企业通过调整产业或产品结构,淘汰关闭落后生产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实施清洁生产等多种途径,全面开展废水、废气治理达标升级工作和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完成环保工业园区建设,推进电镀企业废水、废气的集中治理。对长洋铝熔炼企业和黄坛铸钢企业的整治要取得明显成效。以高压态势,以铁的手腕,严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环境权益,防止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五是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继续加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滩涂资源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根据目前的工作现状,特别要加强对全县主要溪流挖砂采石的监管和治理力度。

(三)创造特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态经济,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生态经济比重,增强经济实力。要围绕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县”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目标,(请继续 关注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县发展循环经济已形成广泛共识,基础工作比较扎实,已被列为省循环经济发展10个试点县之一,临港区块被列为省循环经济发展100个重点项目之一,浙江东海岸绿色农产品基地被列为国家级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按照《宁海县发展循环经济规划》,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着重抓好循环经济“2133”工程的实施,即打造2个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10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创建3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培育3类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力争循环经济发展走在全市、全省的前列。

(四)加强宣传,积极营造生态县创建氛围。创建国家生态县,既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亦是思想观念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县创建顺利推进的根本所在。生态文化的核

心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提高全民的环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政府部门要带头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要动员企业加强环保、支持环保、完善治理设施,推进清洁生产,承担社会责任,投入公益事业。要倡导人人关心环境、热爱环境,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完善和疏通公众参与环保工作的渠道,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强化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创建国家生态县,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一是落实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责任。把任期目标任务书和年度目标任务书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实施严格的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之

一。二是多渠道筹措环境保护建设资金。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态重点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和完善社会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确保列入规划的相关工程项目能如期启动和建成使用。三是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要按照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的要求,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四是健全社会参与监督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布环境保护工作进展、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排放等情况,定期公布环保重点监管企业环保信息和环保违法企业名单,曝光典型环境违法行为。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建设项目,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探索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强化社会参与监督。

第四篇:我市技工状况调研报告

我市技工状况调研报告:

大力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农工党综合支部调研组

(2014年5月26日)

一线技术工人队伍状况不容乐观

技术工人是指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能力、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熟练工人,属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工人状况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技术工人总数偏低、结构失衡,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枣核型结构。据有关部门统计,自1994年~2014年,我市在职职工取得技工资格证书的有28552人。其中初级工6669人,占资格总人数的23.35%;中级工15775人,占资格总人数的55.25%;高级工5824人,占资格总人数的20.39%;技师284人,占资格总人数的1%。近期,对我市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四个主要骨干企业近28000名一线职工调查显示,在职高级工2100人,中级工1600多人,技师180人左右,高级技师仅4人,而初级工仅200多人。从统计数字看,技术工人占一线职工总数14.58%。高级技师和初级工人数太少,只占技工总人数的0.1%和4.9%。有关专家认为,在技术工人队伍中,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合理比例应该分别占8%、14%、46%、32%。

二是高级技工年龄偏大,人才梯队建设堪忧。目前我市

企业高级工和技师年龄多在45岁左右,且多已不在专业岗位,或是从事管理或是提前退养。一大型企业20名技师中在岗的只有8人。近年来企业大量减员,青年职工人数减少,企业技术工人出现了“断层”现象。

三是整体素质不高,实际操作工作中,部分技工虚有其名,不能满足企业生产使用先进技术的需要。特别是数控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工种稀缺。现代化生产要求技术工人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经验,还要掌握基本的电器、电子和自动控制技术。现有的技工、技师多是师徒相传,只有传统操作经验。因自身文化程度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岗位培训及后续学习未跟上,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即使是高级技工,也难以胜任岗位的需要。部分企业表示其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不能完全胜任企业引进高新技术或进行技术改造任务的需要,缺少真正懂技术、勇于创新的技术工人,特别是一些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高级技术工人。当前尤其缺乏兼具开发、科研能力又具备实践操作经验的高级技师。

技工短缺掣肘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和深化阶段,产品和技术更新日益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方兴未艾。我市致力于原材料深加工、新型建材、电子元器件及装备制造业的新一轮创业布局,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最好的设计图纸,如果没有专业的技工去加工,是难以变成优质产品的。我们的产品质量不高,往往不是我们的设计水平低,而是在具体制造过程中走了样,达不到设计图的要求。一线工人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了产品质量的高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样的设计,同样的设备,产品优劣殊异。究其原因,管理是一个方面,但职工操作技能差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首当其冲,便是身处一线的生产工人的加工技能问题。

一方面,企业缺乏技术工人,特别是优秀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是社会就业不充分,大量的人员失业。他们中间不少人是因为不具备一技之长,无法适应岗位的需求。现在,带学历求职的人多,带职业等级证书求职的人很少,企业招不到急需的技能人才。前不久,我市一电子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送上门的定单不敢接,企业负责人干着急。

长期以来,粗放式经营使得一些企业和部门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按照国家规定,企业应提取工资总额的

1.5%用于职工培训。但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长期得不到落实。一些企业宁肯花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高薪去聘请技术专家,也不愿花几百元去培训一名技工。技术工人不等同于普通操作工,高级技工、高级工艺师与设计师、工程师同样重要。在人才市场上,技术工人正成为“香饽饽”。在南方,高级技工和硕士博士一样大受欢

迎;在深圳,大学生失业率在逐年上涨,而中高级技工的失业率基本为零。在美国,一个焊工的收入和州长差不多。一定程度上,技工及高级技工、技师的短缺,正成为制约各地工业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技工队伍的建设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为技能型人才营造成长环境

据测算,到“十一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30%-3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20-25个百分点,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加快高技能人才建设培训工程,尽快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技术又会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已成为我市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树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新、崇尚技艺、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舆论氛围,营造有利于工人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彻底改变重文凭、轻技能,重设计、轻工艺的现象。将高级技工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有利于高级技工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和选拔机制。比照科技拔尖人才奖励办法,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工人也应设立政府津贴。在劳动模范的评选中,向技术工人倾斜,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和成就感,扩大社会认同感,增强就业吸引力。

二、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第一、企业要落实技术等级与工资待遇紧密挂钩的政策,鼓励工人学习技术。在分配上要体现向技能型人才倾斜,让他们感到学技术有奔头,懂技术有甜头。对有绝招绝技、先进操作法的创造者、操作技术的领头人和独立开展技术创新的技能人才给予重奖。使广大技术工人从被动的“你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提高自身技术素质。注重技术工人的切身利益,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实行技师、高级技师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第二,加大培训力度。引导企业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按季提取职工工资总额的1.5%用于职工教育。大型企业集团应建立高技能人才业务进修和培训制度,开展技能提升和岗位培训,完善名师带徒的措施,广泛开展技术练兵、观摩、研讨、攻关等活动,努力造就一支高技能人才生力军。要发挥高级技工学校、高等职业院校等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职业院校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应充分体现相关职业资格的要求,为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

三、改进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要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

促进高技能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要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证制度,打破“重学历、轻技术”的惯有思维模式,代之以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为技术工人的成才打通上升和拓展通道。劳动部门要根据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扩大技能鉴定范围,使达到相应技能水平的工人都能够获得《资格证书》,壮大我市技工队伍。

我们可以引进外资,可以引进先进技术,甚至可以移植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我们不可能引入大批的有技术技能工人,技术工人队伍的培养还得实实在在靠自己。

第五篇:学校工会工作调研报告

学校工会工作,是新形势下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团结纽带作用,是党政领导与广大教师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对于服务学校发展大局、推进民主管理、维护教师权益、调动工作热情、保障教育改革等均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为此,我们采取汇总工会工作内容、工会代表访谈、下发调研问卷、专题研讨诊疗等方式,对学校一年多来学校的工会工作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调研专题一:以人为本,关心教职工生活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财富。关心教职工,生活是基础,是最基本的切入点。我校工会在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始终树立“民生为本”的关怀意识,把温暖首先送在教职工的生活细节上。

一是实施“晨练餐补”制度。这一制度从关心教职工身体健康着想,从保证教职工早餐入手,提倡全员参加早操锻炼,奖励早餐补助。这一制度已经坚持实施两年多,一方面形成了早到校早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方面促进了教师身体健康和早餐习惯保持,是广大教师每一天工作都有一个规范、规律的开始,健康了身体,提高了工作效率。

调研发现,这一活动教职工参与人数齐,记录详细,大家普遍反映良好。

二是坚持“三必到三必问”制度。即教职工婚丧大事必到必慰问,教职工生病住院必到必慰问,教职工难事麻烦事必到必慰问。

一年来,工会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亲自到教职工家里慰问活动。其中丧事到家慰问18次,婚事到家慰问7次,难事麻烦事到家慰问12次。必到必问率100%,教职工满意率100%。“三必到三比问”活动的持续经常化,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激发了干事成事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春风化雨,把温暖送到教职工的生活细节上,,把温暖送到教职工心坎上。

三是组织实施“假日旅游休假”活动。我们认为: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教职工积极为自己做“加法”,为教学、学生课业做“减法”,切实把“学生减负,学业增效”落到了实处。但是,超负荷的工作带来的身心疲惫需要积极的休闲放松去化解。这既是关心教职工身体的需要,也是爱护学校“第一资源”、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

学校利用暑假时间,先后组织了高三教师海南一周游,华中三省五市一周游;高一、高二教师、全校职工金丝大峡谷两日游,豫西大峡谷两日游。奇险旖旎的风光,使大家消退尽繁重工作的疲劳,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和愉悦。假日旅游休假发挥了“休闲身心,加油鼓劲”的良好作用。调研结果,大家满意率100%,幸福度100%,成为最受欢迎、最为满意、最感幸福的工会活动。

四是节假日慰问品发放长效制度化。节日是最能体现人情素养、人本关怀的重要时间。我校工会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长效制度化的节假日慰问机制。这些节日主要有:“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教师节”、“中秋节”、“春节”。资金有保障、对象全员化、注重精神塑造、体现人文情怀,已成为我校节假日慰问品发放的鲜明特色。

五是办公条件改善生活入手细节化。生活是工作的基本保障,唯有好的生活才会有好的工作。我校工会高度重视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教师工作的关系,注意办公室教师生活细节关心,主要抓好办公室卫生,特别是生活用品的保障。仅本学年度而言,全校三个年级15个备课组34各办公室、学校6个处室增换电热开水瓶52个,添置取暖煤炉52套,办公桌椅68套,塑制垃圾桶52个,煤渣垃圾铁桶58个。基本生活条件的完善,为广大教师舒心工作提供了保障。

六是积极组织教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我校工会组织教职工先后参加了4月份市局举办的校级领导乒乓球赛;7月份市委市政府举办的纪念建党70周年“唱红歌、跟党走”文艺晚会;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10月份举办的2014年兴平市教职工篮球赛,荣获第二名;校内组织开展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体育活动,12月份的迎元旦南郊师生书画会展。

七是坚持一年两次教职工体检。我校工会每年坚持组织教职工5月、10月做两次体检,并根据卫生局、防疫站要求,免费为全体教职工注射疫苗。

调研专题二:以教为重,关心教师业务成长

业务成长,使广大教师人生幸福的最高指数反映。工会围绕学校《人才机制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积极配合,发挥“贴心人”的纽带作用,扎实细致的做好教师业务成长的参谋人,帮忙人,服务人。

一是倡导教师加强政策法规学习,提高师德师风素养,做依法从教的明白人。我校工会倡导广大教师开展“四法一纲要两意见”学习活动,“四法”即《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工会法》;“一纲要”是指《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两意见”是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市教育局转发的《关于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学习,大家普遍增强了从教的自豪感、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依法从教、厚重师德、端正师风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是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争先创优,岗位建功,做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学校工会按照学校人才兴校战略的总体布置,服务于“选苗子——结对子——递梯子——给面子——有位子”的整体思路,全力做好服务。

首先、抓好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工作。校工会协同教务、科研,以激发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上进有为为侧重,催生专业成长动力,激发干事爱事成事的行动。

第二、积极参与人才机制创新工作。校工会积极参与人才建设工程的制度拟定,就升职、晋级、奖励、考核、评选等工作参与讨论,进言献策。

第三、倡导参与“教育教学书籍视频目录库”创建活动。校工会与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协作,吸纳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精心筛选图书、视频目录,为教育教学提供新鲜的富有时代感的。这些书目主要有:北师大教授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的情趣与艺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祯《为青少年搭建精神家园》、《真正了解孩子的特征和内心》;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教育》;罗伯特.加涅(美)《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的原理》;教师报《高中新课程改革专版》等。图书视频目录按照“学校管理——教学管理——班主任工作”等分门别类,已有4大类近100种,目录库建设已初具规模。

调研专题三:发挥工会职能,参与民主建设

维护教职工利益,润滑干群关系,参与民主建设,促进学校发展,是新形势下学校工会的重要职能。这一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督促学校行政落实好校务公开制度。凡是涉及教职工权利与义务的事项,工会都有代表全过程参与;凡是学校有大批财务的招、投标,合同的签订等都有工会代表参与。一年来,工会参与的制度拟定、学校基础建设议定、督察、建议共8项12人次,涉及教学管理制度、平安设施购置、教学设施建设等方面。

二是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我们充分尊重教师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建议权、参与权,听民声,建民言,及时反映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意见和建议。关心女职工的工作生活权益,特别是婚、育假权利。关心离退休职工,及时联络;配合学校行政,落实好教职工福利。一年来,向学校反映涉及教学评价、教师待遇、餐厅卫生、公寓管理等教职工意见建议12条,落实12条;落实女职工孕期工作减负等建议3条。

调研专题四:教职工思想精神现状

学校的发展,历练着教职工的思想境界。我校几年的持续发展,既造就了持续攀升的高考佳绩,也积淀了兼职工的思想精神。通过调研梳理,教职工普遍形成了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建功立业、深钻教研、追求卓越的思想精神和团结、和谐、自信、乐观、豁达的人生境界。

一是直面困难、敢于挑战的勇气。 通过调研,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五六年前学校发展的低谷阶段,还是持续发展的今天,南郊教职工在校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一种直面困难不认命,百尺杆头更进取的勇气。这种勇气曾经使我校振作于低谷之秋,仅一年时间就在兴平市率先创建为第一所陕西省标准化高中;这种勇气同样创造了我校07—11年连续五年的高考大跨越、大发展、大辉煌。仅以2014——2014年为例,,我校二本上线人数分别为521、608、679,二本上线率从32.8%提高到40.2%,实现率持续正增长,特别是10、11两年,净增人数全市第一,分别荣获兴平市委市政府17万3千元、16万5千元重奖。我校连续多年荣获兴平市教育局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兴平市委市政府高考工作一等奖;咸阳市教育局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一等奖、咸阳市委市政府咸阳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二是争先创优、干事成事的朝气。自信、乐观、上进、负责汇聚成我校广大教职工争先创优、干事成事的朝气。特别是一大批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挥洒激情,与学生一起成才,同学校一起发展,干事有热情,干事长才干,态度勤勉,目标高远,脚踏实地,追求卓越。他们成长速度快,人数多,很多人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充沛的朝气,催生了名师队伍又高又快的成长,学校现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特级教师、教学能手、校本研修引领者8人,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42人。

三是和谐处事,平易待人的和气。广大教职工以学校发展大局为重,讲团结、讲奉献;干群关系润滑,同志关系和睦;教育教学的业务事,集体商讨,结晶智慧,注重沟通互助,强调和谐而不和泥;家里家外的生活事,事事关心,温暖入心,不摆架子,不计辛苦,顺手能帮的一定帮,顺手够不着的垫起脚跟伸长脖子扬起头够着盖着也要帮。这种和气,带来的是班组的温馨和睦,带来的是集体的荣誉成绩,带来的是每一个教职工的学校生活工作的幸福感。近年来,学校先后有语文、文科数学、生物、英语、文科综合等5个教研组11次荣获咸阳市高考优秀学科组;先后有18人次在温馨和气的学科组内脱颖而出,成为兴平市委市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15人次成为两市级骨干教师、学科专家、学科带头人。

调研专题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教职工反映存在问题主要有:

1、一些同志对工会的作用认识不清,对工会的向心

力、信任度较低,参与工会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太高。我们将采取“你不靠过来,工会迎上去”的办法,主动工作,提高工会的凝聚力和信任度,用扎实的工作赢得广大教职工更高的参与度、信任度、幸福指数。

2、一些同志对工会参与学校民主建设、维护教职工利

益的期望值很高,对工会学校工作的参与方式与参与度略有意见。为此,我校工会将积极创新、解放思想,以工会法为依据,在配合学校党政工作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参与、进一步改进参与方式,连接好干群关系,服务好发展大局,是工会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全体教职工放心,让全体教职工满意。

3、基础设施建设成绩虽然不小,但距离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现代教育的规格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教学设施现代化、办公条件现代化还有较大差距。通过调研,联系对对照先进地区,这些差距主要表现为课堂多媒体教室数量严重不足,理化生实验室建设仅仅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图书馆建设藏书量不足、且多陈旧,体育器械简陋,现代校园体育场地(馆)建设为零;教师办公室数量严重不足,办公设备简陋陈旧,十多人拥挤一间办公,仅配备一台陈旧电脑。这一情况已引起学校高度重视过。学校将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力争早日实现教学设施现代化,大力改善办公环境、办公条件,不断提升科技装备水平。

调查研究,是为了积累经验,查找问题,不断完善。通过调研,我们更加坚信了我校工会工作的思路,明确了重点,总结了经验,认识到了不足。我们的工作党政支持,组织得力,内容具体,扎实有效,不乏创新;但还存在着参与度不深、满意率不高、载体不新等不足,我们将大胆创新,完善工作,为把我校工会工作推向新高度、创建市级乃至省级先进学校工会而努力奋斗!

查阅更多范文:

学校工会调研工作报告

学校工会工作调研报告

学校工会开展活动情况调研报告

海口中心学校工会经审工作调研报告

学校工会开展活动情况调研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关于对党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第二篇:关于对党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第三篇:党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第四篇:关于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第五篇: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情况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关于对党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分院现有职工574人,党外人员232人,占全院职工40,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基层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呈现出日益社会化的趋势,统战领域不断向基层延伸和拓宽,统战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且任务更加艰巨,标准亦更高。因此,如何加强分院统战工作,这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新课题。从分院统战工

作实践来看,虽然统战工作有了明显的发展和取得了新的成绩,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制约发展不平衡,面临着不少困难。为深入了解当前分院党外人才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统战工作,根据市委统战部的要求,分院党委对分院部分党外人才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

分院职工积极参与本次调查活动,并认真回答了涉及国家政策、人才工作、国企改革、经济生活状况以及统战工作等各方面的问题,这既反映出了分院各党支部组织得力,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企业、对自身诸方面的期望,这给分院今后开展统战工作提出了方向,树立了信心。对此,我们结合分院统战工作的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分院统战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一些见解和探讨。

[找材料到好范文 HAOword.com-www.dami

shu.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一、对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

1.对国家发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认识。

从本次调查来看,多数员工政治思想素质比较高,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忠诚党的事业,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如,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关心的占80,对我国目前总体政治状况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58和42,对我国目前总体经济状况满意、基本满意的占37和58,对我国目前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总体状况满意、基本满意的占35和51,对21世纪中国的发展前景抱有乐观和比较乐观的态度的占53和44,大部分党外人才,参政议政的热情和愿望都很强烈(占67),同时,认为党外人才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充分发挥作用和基本发挥作用的占35和53,很多人对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轨道内保障党外人才的合法权益及实现政治方面的要求和愿意的状况满意的和基本满意的占42和49,大部分人认为我国必须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占74),并认为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绝不能实行西方私有化的经济制度(占72)。

2.对我国、我省营造人才工作方面的认识。

从本次调查来看,大部分人对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表示赞同的占70,对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人才强国、人才强省战略表示赞同的占79,对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表示赞成的占86,对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赞同的占74,对“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工作的指导方针赞成的占81,对省委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翻两番、三步走”的宏伟目标有74的人赞同,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消极心理,对我省在营造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62)、“服务环境”(58)、“法治环境”(51)、“舆论环境”(56)方面很多员工认为基本满意,对我省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方面大部分人员认为基本满意,占总数的58,对我省在人才工作中投入力度49的员工认为基本满意,对我省在“培养人才”(60)、“吸引人才”(51)、“用好人才”(56)、“待遇留人”(47)、“感情留人”(47)、“事业留人”(63)方面的工作也是基本满意占了大多数,对目前我省党外人才的“政治安排”(51)“实职安排”(56)“社会安排”(65)情况也都是基本满意。这说明我们的统战工作仍然存在盲区,还有待于继续提高。

3.对国企改革问题、和统战工作方面的认识。

从本次调查来看,多数党外知识分子支持、关注国企改革,能够正确认识改革、改制对自身利益所带来的触及。也就是说,尽管企业改制工作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冲击,但绝大多数人的心态还是积极的,能理解形势并支持参与企业改制工作,能够时刻认识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在实际工作中敬业爱岗,表现出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较高的思想觉悟。例如,大部分人认为对目前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在加强党外人才的培训和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基本满意的占65,对目前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在加强党外人才的培养、选拔、推荐方面所做的工作基本满意的占63。

二、分院体制改革带来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

分院转制后,带来单位性质、产权结构、分配制度、职工队伍一系列重大变化。在体制改革过程中,绝大多数党外知识分子对分院体制改革是

拥护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也有一部分党外知识分子的心态是矛盾的,他们既希望体制改革成功,关心分院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担心改革使自己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竞争上岗,有的党外知识分子竞争不上领导职位,便感到得不到重用,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顾虑重重,有的提出辞职,要求“跳槽”。还有的犹豫不决,感到前途渺茫……

科研机构企业化,势必给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冲击和影响。也给基层党组织对党外知识分子传统的工作方法产生了冲击和影响。改制前,科研机构是行政管理事业单位,党支部作为一级党组织,能够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改制后,科研机构企业化管理,成立董事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样一来,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必然降低,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必然受到影响。

三、加强分院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分院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而又发挥业务骨干作用的地方,分院党政领导注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积极做好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工作,他们对待党外知识分子与党内知识分子一视同仁,能够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注意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作用。在党组织的教育关怀下,许多党外知识分子积极靠拢党组织,写了入党申请书;许多党外知识分子担任了中层以上领导职务和科研课题组组长,有的成为学科带头人。

分院领导班子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不少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但总的看,离统战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统战意识还不够强,统战宣传还不够有力,统战方针政策落实还不到位,统一战线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统战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稳定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对于深化分院科技体制改革,增创分院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必须采取对策和措施,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

1、党组织要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党组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变无为为有为,党组织的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不但不能削弱,还应进一步加强。要强化统战意识,明确将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统战对象,纳入党组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统战方针政策,重视解决党外知识分子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要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从事科研、经营、管理方面的良好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履行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职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教育引导他们转变观念,积极投身改革实践,为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作贡献。要设立统战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统战干部,以便协调和指导下属单位开展统战工作。

2、党支部书记平时参加统战工作会议少,学习有关文件少,对党的统战方针政策了解少,不太善于开展统战工作。因此,有必要加强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要将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纳入计划。针对分院科研机构的特点,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党组织负责人的统战理论水平,增强贯彻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3、加大统战宣传力度。分院业务性强,职工平时很少接触统战宣传,不知道统战工作的内容和实质。因此,有必要在分院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统战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要使广大职工群众不断加深对统战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对统战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与统战对象搞好团结合作的自觉性,打好开展统战工作广泛而又坚实的群众基础。要采用专题讲座、会议报告、座谈讨论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有关文件。

4、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工作。分院党外知识分子大多数学历高(许多人是博士、硕士)、知识面广(许多人出过国,留过学)、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强(许多人担任中层以上领导和科研课题组组长),他们是分院的骨干力量,要从他们中物色、培养、选拔德才兼备、能与党真诚合作,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党外优秀人才,将其举荐到人大、政府、政协或有关部门进行适当安排,对于充实党外干部队伍,搞好合作共事,具有积极意义。

5、党委统战工作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分院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要经常督促检查,发现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提出政策性建议;要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做好举荐人才的工作。同时要通过交友联谊等方式,重点做好分院有代表性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并通过他们,进一步团结广大党外知识分子。

第二篇:关于对党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分院现有职工574人,党外人员232人,占全院职工40%,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基层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呈现出日益社会化的趋势,统战领域不断向基层延伸和拓宽,统战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且任务更加艰巨,标准亦更高。因此,如何加强分院统战工作,这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新课题。从分院统战工作实践来看,虽然统战工作有了明显的发展和取得了新的成绩,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制约发展不平衡,面临着不少困难。为深入了解当前分院党外人才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统战工作,根据市委统战部的要求,分院党委对分院部分党外人才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

分院职工积极参与本次调查活动,并认真回答了涉及国家政策、人才工作、国企改革、经济生活状况以及统战工作等各方面的问题,这既反映出了分院各党支部组织得力,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企业、对自身诸方面的期望,这给分院今后开展统战工作提出了方向,树立了信心。对此,我们结合分院统战工作的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分院统战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一些见解和探讨。

[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www.dami

shu.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一、对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

1.对国家发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认识。

从本次调查来看,多数员工政治思想素质比较高,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忠诚党的事业,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如,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关心的占80%,对我国目前总体政治状况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58%和42%,对我国目前总体经济状况满意、基本满意的占37%和58%,对我国目前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总体状况满意、基本满意的占35%和51%,对21世纪中国的发展前景抱有乐观和比较乐观的态度的占53%和44%,大部分党外人才,参政议政的热情和愿望都很强烈(占67%),同时,认为党外人才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充分发挥作用和基本发挥作用的占35%和53%,很多人对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轨道内保障党外人才的合法权益及实现政治方面的要求和愿意的状况满意的和基本满意的占42%和49%,大部分人认为我国必须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占74%),并认为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绝不能实行西方私有化的经济制度(占72%)。

2.对我国、我省营造人才工作方面的认识。

从本次调查来看,大部分人对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表示赞同的占70%,对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人才强国、人才强省战略表示赞同的占79%,对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表示赞成的占86%,对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赞同的占74%,对“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工作的指导方针赞成的占81%,对省委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翻两番、三步走”的宏伟目标有74%的人赞同,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消极心理,对我省在营造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62%)、“服务环境”(58%)、“法治环境”(51%)、“舆论环境”(56%)方面很多员工认为基本满意,对我省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方面大部分人员认为基本满意,占总数的58%,对我省在人才工作中投入力度49%的员工认为基本满意,对我省在“培养人才”(60%)、“吸引人才”(51%)、“用好人才”(56%)、“待遇留人”(47%)、“感情留人”(47%)、“事业留人”(63%)方面的工作也是基本满意占了大多数,对目前我省党外人才的“政治安排”(51%)“实职安排”(56%)“社会安排”(65%)情况也都是基本满意。这说明我们的统战工作仍然存在盲区,还有待于继续提高。

3.对国企改革问题、和统战工作方面的认识。

从本次调查来看,多数党外知识分子支持、关注国企改革,能够正确认识改革、改制对自身利益所带来的触及。也就是说,尽管企业改制工作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冲击,但绝大多数人的心态还是积极的,能理解形势并支持参与企业改制工作,能够时刻认识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在实际工作中敬业爱岗,表现出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较高的思想觉悟。例如,大部分人认为对目前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在加强党外人才的培训和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基本满意的占65%,对目前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在加强党外人才的培养、选拔、推荐方面所做的工作基本满意的占63%。

二、分院体制改革带来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

分院转制后,带来单位性质、产权结构、分配制度、职工队伍一系列重大变化。在体制改革过程中,绝大多数党外知识分子对分院体制改革是拥护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也有一部分党外知识分子的心态是矛盾的,他们既希望体制改革成功,关心分院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担心改革使自己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竞争上岗,有的党外知识分子竞争不上领导职位,便感到得不到重用,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

第三篇:党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分院现有职工574人,党外人员232人,占全院职工40,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基层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呈现出日益社会化的趋势,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统战领域不断向基层延伸和拓宽,统战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且任务更加艰巨,标准亦更

高。因此,如何加强分院统战工作,这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新课题。从分院统战工作实践来看,虽然统战工作有了明显的发展和取得了新的成绩,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制约发展不平衡,面临着不少困难。为深入了解当前分院党外人才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统战工作,根据市委统战部的要求,分院党委对分院部分党外人才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

分院职工积极参与本次调查活动,并认真回答了涉及国家政策、人才工作、国企改革、经济生活状况以及统战工作等各方面的问题,这既反映出了分院各党支部组织得力,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企业、对自身诸方面的期望,这给分院今后开展统战工作提出了方向,树立了信心。对此,我们结合分院统战工作的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分院统战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一些见解和探讨。

一、对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

1.对国家发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认识。

从本次调查来看,多数员工政治思想素质比较高,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忠诚党的事业,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如,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关心的占80,对我国目前总体政治状况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58和42,对我国目前总体经济状况满意、基本满意的占37和58,对我国目前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总体状况满意、基本满意的占35和51,对21世纪中国的发展前景抱有乐观和比较乐观的态度的占53和44,大部分党外人才,参政议政的热情和愿望都很强烈(占67),同时,认为党外人才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充分发挥作用和基本发挥作用的占35和53,很多人对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轨道内保障党外人才的合法权益及实现政治方面的要求和愿意的状况满意的和基本满意的占42和49,大部分人认为我国必须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占74),并认为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绝不能实行西方私有化的经济制度(占72)。

2.对我国、我省营造人才工作方面的认识。

从本次调查来看,大部分人对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表示赞同的占70,对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人才强国、人才强省战略表示赞同的占79,对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表示赞成的占86,对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赞同的占74,对“尊重劳动、尊(请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hAOWORd.CoM)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工作的指导方针赞成的占81,对省委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翻两番、三步走”的宏伟目标有74的人赞同,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消极心理,对我省在营造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62)、“服务环境”(58)、“法治环境”(51)、“舆论环境”(56)方面很多员工认为基本满意,对我省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方面大部分人员认为基本满意,占总数的58,对我省在人才工作中投入力度49的员工认为基本满意,对我省在“培养人才”(60)、“吸引人才”(51)、“用好人才”(56)、“待遇留人”(47)、“感情留人”(47)、“事业留人”(63)方面的工作也是基本满意占了大多数,对目前我省党外人才的“政治安排”(51)“实职安排”(56)“社会安排”(65)情况也都是基本满意。这说明我们的统战工作仍然存在盲区,还有待于继续提高。

3.对国企改革问题、和统战工作方面的认识。

从本次调查来看,多数党外知识分子支持、关注国企改革,能够正确认识改革、改制对自身利益所带来的触及。也就是说,尽管企业改制工作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冲击,但绝大多数人的心态还是积极的,能理解形势并支持参与企业改制工作,能够时刻认识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在实际工作中敬业爱岗,表现出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较高的思想觉悟。例如,大部分人认为对目前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在加强党外人才的培训和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基本满意的占65,对目前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在加强党外人才的培养、选拔、推荐方面所做的工作基本满意的占63。

二、分院体制改革带来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

分院转制后,带来单位性质、产权结构、分配制度、职工队伍一系列重大变化。在体制改革过程中,绝大多数党外知识分子对分院体制改革是拥护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也有一部分党外知识分子的

心态是矛盾的,他们既希望体制改革成功,关心分院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担心改革使自己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竞争上岗,有的党外知识分子竞争不上领导职位,便感到得不到重用,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顾虑重重,有的提出辞职,要求“跳槽”。还有的犹豫不决,感到前途渺茫……。

科研机构企业化,势必给党外知识分子的

思想产生冲击和影响。也给基层党组织对党外知识分子传统的工作方法产生了冲击和影响。改制前,科研机构是行政管理事业单位,党支部作为一级党组织,能够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改制后,科研机构企业化管理,成立董事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样一来,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必然降低,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必然受到影响。

三、加强分院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分院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而又发挥业务骨干作用的地方,分院党政领导注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积极做好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工作,他们对待党外知识分子与党内知识分子一视同仁,能够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注意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作用。在党组织的教育关怀下,许多党外知识分子积极靠拢党组织,写了入党申请书;许多党外知识分子担任了中层以上领导职务和科研课题组组长,有的成为学科带头人。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分院领导班子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不少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但总的看,离统战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统战意识还不够强,统战宣传还不够有力,统战方针政策落实还不到位,统一战线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统战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稳定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对于深化分院科技体制改革,增创分院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必须采取对策和措施,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

1、党组织要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党组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变无为为有为,党组织的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不但不能削弱,还应进一步加强。要强化统战意识,明确将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统战对象,纳入党组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统战方针政策,重视解决党外知识分子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要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从事科研、经营、管理方面的良好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履行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职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教育引导他们转变观念,积极投身改革实践,为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作贡献。要设立统战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统战干部,以便协调和指导下属单位开展统战工作。

2、党支部书记平时参加统战工作会议少,学习有关文件少,对党的统战方针政策了解少,不太善于开展统战工作。因此,有必要加强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要将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纳入计划。针对分院科研机构的特点,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党组织负责人的统战理论水平,增强贯彻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3、加大统战宣传力度。分院业务性强,职工平时很少接触统战宣传,不知道统战工作的内容和实质。因此,有必要在分院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统战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要使广大职工群众不断加深对统战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对统战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与统战对象搞好团结合作的自觉性,打好开展统战工作广泛而又坚实的群众基础。要采用专题讲座、会议报告、座谈讨论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有关文件。

4、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工作。分院党外知识分子大多数学历高(许多人是博士、硕士)、知识面广(许多人出过国,留过学)、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强(许多人担任中层以上领导和科研课题组组长),他们是分院的骨干力量,要从他们中物色、培养、选拔德才兼备、能与党真诚合作,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党外优秀人才,将其举荐到人大、政府、政协或有关部门进行适当安排,对于充实党外干部队伍,搞好合作共事,具有积极意义。

5、党委统战工作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分院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要经常督促检查,发现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提出政策性建议;要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做好举荐人才的工作。同时要通过交友联谊等方式,重点做好分院有代表性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并通过他们,进一步团结广大党外知识分子。

第四篇:关于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实践证明,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如何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党的十六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党的组织部门在干部制度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在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我市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从总体上看,我市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较好。近年来,我市尤为注重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在优化班子结构、选好配强班子、调动干部队伍活力、强化干部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行了公开考选、竞争上岗、全程征求意见和“零起点”培养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党政人才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得到了提高,领导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处理复杂局面、驾驭全局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得了到增强;各级党政干部的理论素质和任职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各级各类干部的知识、文化和专业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

(二)从结构上看,我市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趋于合理。近年来,我市注重干部选拔培养和轮岗交流,使得人才队伍建设趋于合理。一是全市现有副科级以上干部769人,其中县级干部49人(含担任非领导职务和享受县级待遇的7人),局级干部720人(正局级187人,副局级533人);35岁以下干部90人,占11.7%。大学以上学历干部390人,占50.7%。二是全市女领导干部81人(含县级4人),占10.5%。7个党委工作部门中5个部门配备了女领导干部,25个市政府工作部门中13个部门配备了女领导干部(共21名);10个镇街中有9个党政领导班子配备了女干部(共20名)。全市党政群一把手女干部达到5人,其中镇长1名,市直部门一把手4人。三是全市非中共党员干部19人(含县级5人),占

2.5%。全市共有5个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非党干部,有3个镇配备非党领导干部。四是全市现有党政干部14800人,其中公务员1800人,事业干部13000人。

二、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

近年来,我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委的部署要求,认真实施“科教兴兖”和“人才立市”战略,始终把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大事来抓。

(一)建立健全党政人才组织网络。建立党政人才管理机构,形成了领导到位、责任分明、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组织和工作体系;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了党政人才选拔工作制度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业绩档案和目标档案管理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党政人才,经济上给予重奖,政治上给予荣誉,使用上提拔重用;建立了党政人才信息网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到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党政人才1.4万多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二)重视培养和造就各级各类党政人才。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了培养造就党政人才力度。一是强化党政人才教育培训。坚持“纵向到底,横跨到边”,注重抓载体、抓主题、重实效,在培训中做到“六个结合”,即理论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学历教育与干部培训、培训与使用、课堂培训与挂职锻炼相结合,大大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同时,建立了党政人才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干部考学、述学、评学制度,把干部受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考核、任用、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立了培训计划申报备案制度、定期检查制度、信息通报制度以及全员培训档案制度;建立干部全员培训竞争机制,激发了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拓宽干部选拔任用视野。2014年面向社会公开考选了8名非党干部和7名女干部,2014年公开考选了10名正副科级干部及乡镇武装部长。今年我市又实施了“三个一批”工程,加大了优秀年轻党政人才的培养,注重了在实践中选拔培养干部。即选调一批,从2014年应届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中选调30名到镇、街道担任党委、政府主要部门助理职务;选派一批,从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选派了10名35岁左右、大专以上学历党政领导干部,到温州瓯海区和深圳侨商国际联合会会员企业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挂职锻炼;考选一批,面向全市考选了20名30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到镇、街道、经济开发区担任镇长(主

任)助理职务。

(三)选好用好各级各类党政人才。发挥党政人才作用,重点在选,关键在用。我市注重党政人才选用结合,壮大了党政人才队伍。一是严把党政干部入口关。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和科学的选人标准,严格按照“凭政绩、看德才、重民意”的要求,注重党政干部政治素质,努力将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并注重将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宏观管理能力或专业知识水平的干部选拔到部分关键或重要部门的领导岗位上。二是改革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坚持探索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公开选拔、交流轮岗、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改革传统的选人方式,转变选人观念,努力将优秀人才集聚到党政干部队伍中来。党政机关中层领导职位试行竞争上岗,使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机关中层岗位。三是疏通“下”的渠道。通过实行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试用期制度,以及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和不称职领导干部力度等措施,及时腾出领导岗位,用以安排优秀党政人才。今年以来共调整交流干部80人,其中提拔45人,重用8人,交流11人,到龄离岗16人。

(四)做好高层次党政人才的推荐和引进工作。近年来我市按照向上推荐、向内引进的原则,做到高层次人才的推引结合。一是严格程序要求,做好副县级后备干部推荐工作。按照济宁市委组织部《关于调整充实县级后备干部队伍的通知》(济组通[2014]4号)精神,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对县级后备干部人选进行了推荐,经过综合分析、通盘考虑,严格了选拔条件,注重了公论,考虑了民意,推荐出15名县级后备干部人选。对15名初步人选分成熟9人、比较成熟3人、需要进一步培养3人等情况,其中40岁以上9名、40岁以下6名(35岁的3名、35岁以下的1名、女干部4名、非中共党员干部1名、少数民族干部1名)。二是强化措施,做好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和高学历人才安置使用工作。注重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接收和管理工作,建立了省委组织部选调生信息库,将现在我市工作的56名选调生信息全部输入微机,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选调生座谈会,及时了解选调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同时,加大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充实镇街、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力度,吸引了更

多高学历人才回兖工作,壮大了党政人才队伍规模。

(五)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改善党政人才队伍结构。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规定,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兖州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意见》等,对妇女干部、党外干部配备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三、我市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的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现实需要相比,同兖州的发展目标要求相比,我市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仍然不够,人才智力储备的优势不明显,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零散的、一般性的教育培养与造就高层次党政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教育培训仍局限于一般性的轮训、培训上,缺乏刚性的规模培训措施,形不成培训的合力。党政干部的实践锻炼机会少,层次低,面不够宽。

二是培养方法途径不能满足党政干部的实际需求。培训和锻炼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还不强,渠道比较狭窄。同时,方式方法上显得比较单一,手段不多不活,制约了党政人才队伍的发展。

三是人才层次偏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少、年龄老化,外向型、创新性和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缺乏。

四、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既不能因为个别方面的政策措施相对超前而盲目乐观,也不能因为某些状况一时难以改变而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极端重要性,强化工作措施,调整人才政策。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工作新格局,加强对党政人才和其他人才工作的领导。党管人才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管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局,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大事,着力解决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抓总的重要职能,建立党政人才工作协调机制。

(二)继续调整和优化党政人才队伍结构,建立一支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党政人才队伍。按照“总量要增长,层次要提高,结构要合理”的要求,在年龄、文化程度、专业、层次、性别、数量和部门和单位分布等结构方面做好工作,尤其是研究生以上高学历高层次和紧缺人才需要大力引进;经济类、法律类和管理类人才需要加快培养开发。适合镇街、综合经济部门、对外经贸和招商部门、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各类专业和紧缺人才也需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要不断充实法律、经济、城建类专业党政人才。

(三)继续改进和创新党政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方式,下大力使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应当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遵循人才供求的客观需要,继续改革和创新党政人才的培训方法、渠道和机制,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激励制度,努力提高培训质效。使用方式要更加灵活多样,不断加大党政人才到不同机关、上级有关部门、农村和沿海发达地区交流挂职的力度,在实际锻炼中增长才干,以促进党政人才整体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人才价值的充分实现。

(四)继续深化和推进党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培养吸引使用优秀党政人才提供制度和环境支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有机结合,积极借鉴国内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制度的改革成果,不断创新党政人才的管理、培养、选拔任用、监督和考核奖惩制度,积极推进干部制度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建设,努力探索实践党政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为优秀党政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提供良好的制度和环境支持。

(五)坚持正确的人才工作导向,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加强对人才工作在政策、环境的舆论宣传,营造党政人才等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要总结推广党政人才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树立党政人才工作的新典型。要广泛开展思想宣传和发动工作,动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人才观念,做好党政人才工作,促进整个人才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第五篇: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情况报告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情况报告

根据相关安排,从4月16日至17日,组织人事科和团委对火铺矿现有的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调研时间:4月16日至17日

二、 调研单位:采一区、采三区、开拓区、安检科、机修厂、选煤厂

三、 调研对象:单位党政领导(7人)、车间(班队级)管理人员(2人)、工程技术人员(6人),共计15人。

四、 调研方式:口头交流

五、 调研题目:

1、 对人才的定位与理解,你是如何看待的?

2、 我矿当前的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与弊端?

3、 就如何加强我矿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如何加强与改进?

六、 主要调研情况:

1、对人才的定位与理解,你是如何看待的?

从调研结果来看,所有被调研单位的领导都比较重视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也身有体会的感受到人才缺乏给本单位的工作所带来的困难。在人才认识方面,主要定位于有一技之长,能在特定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同时强调了有才还要在实际问题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能带来效益的人。

在人才的看待问题上,没有较大的区别,都一致认为人才是生产各个环节和其它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从生产实际出发,对生产过程中比较紧缺的技术工人、班队级管理人才方面提出了许多实例,说明这些人才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林显云、刘志当等)

2、我矿人才队伍的现状?

在被调研的四个生产单位和二个地面单位所提出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在生产技术工人(即技能型人才方面)紧缺方面存在于所有单位,特别是能在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在一线从事管理方面的人才,是现在制约生产和火矿发展的重要瓶胫。如:机电设备出现问题,没人能处理,要把唯一的人才从地面或其它地方请过去处理。机修厂的修理工经常被通知到井下处理问题,这样就延长了事故问题的处理时间。还有,我矿的综采、综掘没有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单产单进上不去,就是这些合乎要求的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大量的缺乏。如我矿的六台综掘机,真正能承担起维护工作任务,得到大家认可的人只有3人,高效益的司机也只有五、六人,这些现场的人才紧缺是制约我矿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没有发挥好,没有得到职工、现场班队管理人员的认可。这方面在采区表现的较为突出,班队长对他们的意见较大。主要是认为他们的工作在现场没有多大作用,所制定的规程措施不符合实际,写个规程措施就是“改换门面”,内容一样,让谁干都可以干的出来。造成个别队组与工程技术人员工作脱钩,甚至产生矛盾,有些班队长甚至提出他们队不需要技术员的想法。

三是辅助单位和地面的单位人才(技术工人)的断档情况严重。由于矿现有的人力资源政策,辅助单位及地面单位的人员补充基本来自井下的老弱病残人员,多年没有年轻血液输入,造成没有年轻人可以培养。这个情况在去年有较大缓解,主要是补充了技校毕业生。

四是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相应的敬业精神,利我主义严重,严重缺乏奉献精神。如他们提出的问题多为:工资收入低、活太多,没有加班工资等。最典型的代表是:他们认为他们的工资考核与完成生产任务不应当挂钩,应当旱涝保收,没有大局观念和任务观念。没有想到他们为企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五是安检科二十多名副科级管理人员这个队伍没有准确的定位,他们感觉是被矿贬到那里,是被打入了冷宫,他们绝大多数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压。

没有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3、我矿当前的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哪些问题与弊端?

一是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与技术工人的培养力度严重失调,对技术工人的培养方面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严重不足是造成我矿基层、一线严重缺乏人才的主要原因。在待遇上,矿没有明确的标准,只有沿用的多年前的技术津贴发放制度,但在现在的工资收入和消费情况下,技术津贴的作用发挥非常有限。在培训方面,

好范文网推荐更多精彩范文: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调研情况的报告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大调研工作情况汇报

海燕实业公司政工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县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