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案例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实效性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总结
 

【“案例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实效性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总结

发布时间:2019-06-19 04:48:32 影响了: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很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教学中,出现教学案例选取的针对性不强、案例准备忽略了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忽视互动环节等问题。“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怎样恰当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更大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效性;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69-02
  《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四门必修课之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理》课理论性较强,如果仅仅重视知识的讲授,不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原理理论的理解不深,不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实效。作为新教学手段的案例教学法与《原理》课教学相结合,提高《原理》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在《原理》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就是源于《原理》课程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能力之间的矛盾,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矛盾。在《原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某一教学内容而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挖掘出比较深刻的东西,并通过讲评案例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这种方法通过“以案说理”的方式,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辩证思考,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实效性。因此,案例教学法在《原理》课程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案例是从当今社会的实践中精选出来的,具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典型性、时代性等特点,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学生对其分析与总结,能够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
  其次,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与自主学习成为更重要和更必要的一种学习能力。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通过精选案例的讲授,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思并重,相互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案例教学法的课堂上,重在讨论过程,寓理论于讨论之中,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充分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各种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判断的能力。
  最后,有助于教与学的双向互动。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深入简出地讲解,吸引学生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不再是以往课堂消极被动的客体,而是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思考。
  二、提高“案例教学法”在《原理》课程教学中实效性的方法
  1.精选案例的重要性。案例的选取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得了的案例,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学生能否接受和认同案例,主要看所选案例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提问题是否是其经常遇到或可能遇到的社会或人生的问题,以及通过案例学习是否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原理》课教学来说,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应具有较强时代性、明确针对性和深刻启发性。①针对性。由于一个主题的案例可能涉及多个主题的内容,这就要求在精选案例时应注意案例的目的性,以达到对相关知识点的融会贯通。②现实性。所选案例应取材于社会实践,与时俱进,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③启发性。所选案例应该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思考,增强案例的借鉴意义。④可读性。案例尽可能有故事性和可读性,以增强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比如让学生思考讨论:网络是拉近还是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个案例就达到了精选案例的要求,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法中必须注重互动式教学方法。传统的“独白”式被动教学强调灌输说教,重以老师主讲为核心的单项注入式教学,轻师生双方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重教师教学积极性,轻学生学习自主性;重知识的传授,轻学生能力的提高,课堂上缺少互动与交流,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取得一定的教学实效。现在大多数《原理》课的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少主动积极的交流。虽然教师课前准备较为充分,上课时理论阐述也很透彻明晰,还补充一些典型有趣的案例,但从实际的课堂效果来看,普遍存在着学生不认真听课的现象,学生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很少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和看法,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而老师在课堂上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授课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案例教学法也不能是单纯的案例讲授法,把案例教学理解为案例讲授。应该改革目前的单项式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的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进行交互作用和影响,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增强《原理》课的教学效果。这要求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激发教学双方的积极性,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它必须做到真正的“互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彼此交替,相互启发,才能显现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实效。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原理》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因为它可以把抽象深刻的理论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理解,从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用矛盾分析法,提高分析并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具体运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针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选取恰当的案例,注重教学互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仕伟.试论中的案例教学法[J].高教研究》,2011,(3).
  [2]周发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的辩证分析[J].重庆与世界,2011,(13).
  [3]汪建华.案例教学法在《原理》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6,(5).
  作者简介:陈元桂(1974-),女,湖南省冷水江人,哲学硕士,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