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初中历史教学几点新方法] 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
 

[初中历史教学几点新方法] 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

发布时间:2019-07-05 04:14:06 影响了:

  【摘要】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发展趋势,是矫正历史课当前尴尬地位,顺应学习方式革命的必然要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有效性的基础上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本文从建立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中,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历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28-01
  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记载着人类悠久的文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也需要历史的积淀。初中历史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初中历史的教育目标也是具有基础性的。在当今教改的大潮下,如何做好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是一个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采取教师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使得历史学习枯燥乏味,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从历史知识中得到启发,成为一个当今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课题。笔者认为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点,实行先学后导、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给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打造高效轻松的课堂,从而不仅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还能效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正确对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认识到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第二点,转变教学观念,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而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伙伴和良师益友。
  因而,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中,将教师的写、讲、说、画转变为学生行为,启发学生学习,让学生写一写、讲一讲、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第三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努力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布置作业,积极鼓励学生课上讲解,仔细倾听学生的讨论,不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见解不求全不责备,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出点评,对学生的思维表达不过分苛求,以赏识、赞许的心态构建学生学习的平台。
  第四点,教师努力形成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采用现代、诙谐幽默的语言重新包装课堂,可以试着将网络语言引进课堂,用学生喜欢、贴近学生生活的语音来讲述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听、好思、乐学。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既可以吸引学生的主意力,使得学习氛围轻松活泼,又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幽默是一门大学问,既要有愉悦性,又要有启迪性和教育性,以帮助学生理性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不单单只是调动课堂气氛。灵活采用历史资料,突出情景,活跃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的思维能力。
  第五点,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令人敬重的品格。历史教师要努力的完善自己的知识,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时刻了解和掌握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和思想,这样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知识。同时,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很重要的,真诚、亲切、正直、宽容、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等内在的人格魅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得到学生喜欢和尊重。因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成为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自己的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授的历史学科。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们这样描述他们喜爱的老师:“处事公正、和蔼、随和、责任心强,懂得如何和我们交流沟通,不但交给我们知识,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了解我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像父母一样体贴关心我们,我们喜欢听他说话、听他讲课。”正是建立了这种各谐的师生关系,爱屋及乌,学生在喜欢这样老师的同时当然喜欢这样老师所讲授的这门课,教学效果自然就很好了。
  面对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改革,我们历史教师要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建设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历史课堂,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好。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适时地调动和激发,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得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和舞台,促进历史学科的学习。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