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2018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试题 “两步计算式题”教学尝试等
 

2018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试题 “两步计算式题”教学尝试等

发布时间:2019-07-06 03:57:46 影响了:

  “两步计算式题”一课,是乘、除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的教学。内容单调、机械,不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诱发学生的思维。如何给这一内容添上“新”的色彩,使学生既能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到新的知识,又能得到思维的训练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从数到式,一步步切入新课
  采用旧中求新、同中求异的办法,精心设计与新课既有联系又有新意,既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有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复习训练。教学中,先出示一个数字,告诉学生把这个数字看作是一个算式的结果,口述一个算式。接着进行定向点拨,把思维的广角度收敛到只求商的除法算式这一集合范围,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向新课。要求学生将先出示的一个数字看作是一个除法算式的商,列出算式。这时,因学生兴趣较高,思维异常活跃,纷纷举手发言。至此,新课内容顺势而出,学生也在变式过程中,获得了乘、除两步计算式题的初步印象;同时在变式思维活动中,也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才智,从而克服了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二、从形象到抽象,一步步形成概念
  乘、除两步计算试题展示后,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强化对象的认识,设计形象的提问。如:这些算式中有几种运算符号?一个算式中有两个运算符号,应分几步来计算?在学生对两步计算式题的由来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步。教学读法时,要指导学生从左到右去读,要强调“再”这个字,因为“再”字暗示着运算的顺序,孕含着同级计算式题的运算法则。读过之后,乘、除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法则已呼之欲出,得最好不要急于挑开,还要给学生一个再思考、再体验的机会,以强化学生刚刚获得的认识。因而,安排第三步,自学例题,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认识与例题的运算规律进行比较,使之在对比分析的思维活动中,修正补充,接受新知识。接着。师生再一道讨论、剖析例题,加深对计算顺序和书写格式的认识,强化对运算法则的理解,最后推出:“在一个式子里,有乘有除,或连乘、连除,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并进一步引出:“在一个式子里,凡只含加、减或只含乘、除的两步式题的计算都应该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三、巩固深化,培养能力
  学生对乘、除两步计算式题的由来和运算法则、书写格式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趁其跃跃欲试之时,选几道题给他们做做,他们会高兴地去独立完成。这次训练可以让学生写在本子上,告诉他们谁先做好谁自己先到投影仪演示。并和大家一道检查结果,率领大家重申运算法则和书写格式。这样安排,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二能加快学生思维速度,三能促进其技能逐步形成。此时,学生的思维活动已进入互相启发、纵横发散、综合沟通的高潮,从而升华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本节课教学尝试,由数到式,由一步运算式题到两步运算式题,由形象人手,运用已有的认识结构,变换教学形式和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后推出概念。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始终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活动,一步步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因此,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叶蕾
  爱因斯坦说:“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中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让人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自由翱翔。由一事一人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个意境……通过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奇思妙想”后,我领悟到应该从以下几点人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一、理解词义,拓展想象
  对于有些词语的理解,可采用拓展想象的方法。既便于学生掌握,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在教学“风尘仆仆”“眉飞色舞”“灰心丧气”这几个成语时,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这三个成语的含义。“风尘仆仆”形容奔波忙碌,旅途辛苦劳累的样子。“眉飞色舞”形容极其高兴得意的样子。“灰心丧气”指因为遭受挫折心灰意冷,失去信心。接着引导学生对这三个成语做进一步的分析。三个成语都集中表现在人的神情态度上,或劳累或高兴或沮丧,而最能表现人的神态或心情的主要是眼神、脸色、语调、动作,其次是服饰、头发等,并且描写这三个成语各自构成的画面要和具体的人物、场景、情节或细节的描绘结合起来。最后,指导学生根据平时观察所获得的心理体验,展开丰富的想象生成生动的画面。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这几个词语抽象性的含义,还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填充空白,再造想象
  有些课文由于表达的需要,有些地方写的相当简单,甚至出现了略去情节的情况。这时,我们应鼓励或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去再造想象。如:教学《七颗钻石》一文,第二段写到:“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教学时抓住这一细节,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假如小姑娘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描述梦中的情景。学生可以想的是一个“好梦”:找到了水,小姑娘、母亲、人们和动物的欢乐,河流、水井的欢唱,树木、丛林的复苏……当然,也可以想的是一个“噩梦”:找不到水。小姑娘、母亲、人们和动物的悲惨命运,河流、水井、丛林等生态环境的恶化……这是通过想象对空白情节的一种合理再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的想象潜能得到了更充分地挖掘。
  三、根据图文,创造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它是对已有的感性材料在头脑中进行的深度加工、重组、创造出的新的表象,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教材中常常给学生出示的一幅图画或一段文字材料让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成一篇文字。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中一段配图文字:从鸟窝中同时飞出的是一对“双胞胎”小鸟。由于投奔的处所不同(树林和鸟笼),后来见面时则大不相同。要求想象并描写两只鸟飞出鸟窝后的变化和见面时的差异。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想象两只鸟儿飞出鸟窝后所遭受的不同境遇。可对飞向树林的鸟儿所遇到的情况作种种设想:各类天敌的侵犯,狂风暴雨的袭击、严冬酷暑的煎熬、饥饿病痛的折磨……也可设想鸟笼种的鸟儿享受的种种厚遇:主人的宠爱、佳肴的享用、栖所的高雅、旷日的悠闲……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饶有趣味地去想象。以此发展其创造思维。
  四、续写结尾,延伸想象
  有些课文虽然已经结尾了,但言尽而意未尽,留有令人回味的余地。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引导学生把作者未尽的东西,合理想象出来,参与教材的再创作,体现认知的再创造。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神圣威严的皇帝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广众之中。赤身裸体地举行游行大典,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情况将会怎样?可指导学生以《皇帝回宫……》进行续写。再如,学习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后,教师可以《给蔡老师的一封信》或《与蔡老师相见时》为题,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想象。
  总之,这种教法真正实践了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推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我们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着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欲望,让广大青少年的思维插上自由的翅膀,无拘无束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