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工作要点 > 2021年莆田市质量强市工作要点
 

2021年莆田市质量强市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1-06-26 08:42:53 影响了:

2021年莆田市质量强市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莆田市质量强市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进莆田高质量发展超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以及莆田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市的实施方案》,现提出2021年莆田市质量强市工作要点如下:

1.增加农产品优质供应。加强源头治理,强化产地环境监测,做好319个长期定位监测点例行监测工作。推进耕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比2020年减少2%。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行动,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升到92%,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创建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20个,带动提升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下简称“三品一标”),新增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0个以上,按照省农业农村等部门下达分配名额积极组织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推荐申报“福建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和“福建名牌农产品”认定评定。强化执法监管。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许可,严格落实限用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督促引导生产主体科学用药、合理用药,严格落实禁限用、间隔期(休药期)等规定。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打联动”、督查督办和行刑衔接机制,从严从重查处生产不合格农产品、生猪私屠滥宰、注水注药等违法违规行为。落实并行制度。大力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推动每家种植养殖生产主体年平均赋码出证不少于20批次,全市赋码出证总数(含生猪定点屠宰赋码量)达41.76万批次以上,督促生产主体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及时规范完整上传生产记录,产品上市时赋码出证、凭证销售。(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2.提升农产品、水产品供给质量。实施国门生物安全监测、供港蔬菜风险监测、进出口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和风险监测等工作,及时汇总并上报监测结果和风险信息,做好新增出口农产品、水产品企业备案审核工作,加强对出口农产品、水产品企业的年度考核,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莆田海关按职责落实)

3.加强林业标准化及林产品质量建设。积极组织林业企事业单位参与林业标准制修定;组织开展林业标准化示范区申报,配合开展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组织开展全市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全面加强林木种子苗木质量,防止假苗、劣苗上山。牵头单位:市林业局)

4.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持续深化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推动我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提档升级,做好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努力提高学校“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做好与省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平台的对接和数据推送工作,扩大“一品一码”食品追溯主体覆盖面,提升全市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工作水平。加强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农贸市场为重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发现风险隐患,严格问题处理。根据莆田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持续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督促农村食品销售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加强特殊食品安全监管。督促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特殊食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完成对高风险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每季度的日常监督检查,配合省局开展体系检查等相关工作。督促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完善自查报告制度,定期开展自查,继续深入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以加强食品监督抽检为抓手,按照国家总局、省局食品抽检计划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和实施市本级《2021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计划》,全年完成食品抽检计划任务为10900批次,抽样检验完成率达100%。严格推进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工作,加强与执法支队和县区局沟通协调,按照“五个到位”要求,推进执法支队和县区局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核查处置工作,提高核查处置办结率,力争核查处置率达100%。配合卫计委部门积极推进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进一步拓展预警交流广度和深度。依据《福建省食品安全承检机构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开展对市局本级招标食品安全承检机构的考核管理。(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5.续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严格落实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要求,及时汇总并上报进出口食品检测结果及风险信息,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力度,继续推进食品安全宣传进社区、进校园活动。(莆田海关按职责落实)

6.做好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相关工作。配合省卫健委持续推进地方特色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工作。加快建设完善统一的市级食品安全监测会商反馈机制。依靠省级食品安全监测评估业务应用平台,包括省级风险监测评估数据平台和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与国家平台的连通和数据交换。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属地责任,严格风险监测的质量控制,加强对本市、区、县级参与风险监测实验室的监督检查及技术指导。各地各医疗卫生机构贯彻落实《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好聚集性病例的识别、核实和报告工作,持续开展重点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牵头单位:市卫健委)

7.推动药品行业质量提升与发展。配合省药监局推进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在鼓励企业创新的基础上提前介入、及时对接服务,协助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启动化药注射剂再评价等相关工作。构建跨区域协同合作的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管格局,稳步推进注册人制度实施,加强第二类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和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管理,优化审评审批环境,全力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协助卫健部门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鼓励我市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开展中药制剂配制研究,贯彻落实《福建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规范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的行为。(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8.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食用水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落实,强化食用水产品合格证和“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配齐健全快检实验室,严格水产品监督抽查、快速检测和风险监测,加强水产品科学养殖、精准减量用药指导,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水产养殖违法违规行为,深化“餐桌污染”治理,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全年完成市级产地水产品抽检400批次、县级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540批次任务,落实织纹螺4-8月份每周抽样送检,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配合完成国家、省级抽检58批次、风险监测307批次任务。(牵头单位:市海洋渔业局)

9.促进重点产业质量提升。深入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装备制造和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行动。加快纺织鞋服、食品、医药等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品质化转型,积极引导企业发展中高端消费品,在鞋服行业重点推行个性化定制模式,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支持医药企业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提升装备制造竞争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攻关重大技术装备和核心智能化技术装备,加大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智能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促进装备产品向高质量、高性能发展。提高基础原材料供应能力,拓展中下游产业,进一步推进发展高韧性金属切割复合材料、取向硅钢、新型深加工玻璃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牵头单位:市工信局)

10.与市住建局等部门加强合作配合,联合出台部署实施《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大力推进我市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开展。(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11.促进体育消费品提质升级。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实施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行动,为体育制造业发展赋能,支持在面料、鞋底等关键材料、研发设计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参与和主导行业标准制定、申请国家科技专项、地方“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扶持政策,塑造莆田体育制造领先标准。(牵头单位:市体育局)

12.推动体育产业基地申报。按照体育产业基地申报标准,积极推荐我市符合条件的体育产业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牵头单位:市体育局)

13.提升工程质量水平。全市新改建城市供水管网80公里、污水管网60公里、雨水管网60公里。实施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和供水企业安全运行评估,开展供水水质抽检,保障供水安全。优化城市道路功能和路网结构,启动一批快速路建设,抓好城市主干道整治样板,推动交通品质提升。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督促建设单位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安全,通过合同约束等手段督促参建各方认真履职,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隐患。积极推进机制砂项目落地建设,保证建设用砂供应。强化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管,开展对预拌混凝土及其原材料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使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装配式装修和全装修交付,提高整体卫浴、整体厨房等集成化部品部件以及干式工法楼地面、管线分离等应用比例,提高建筑品质。跟踪《福建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的出台,提高绿色建筑在城镇新建建筑中的比例,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和大型公共建筑绿色等级,配合完善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制度,推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推广制度。完善勘察设计企业信用评价办法,跟踪修订设计直接发包和邀请招标实施细则,支持院士大师参与我省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优化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服务,推广优秀设计案例和地域建筑文化理念。(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14.提升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以质量安全综合督查、专项督查等方式持续加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加大《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条例》颁布实施后的宣贯力度,进一步提升交通建设市场法治监管水平。加大《公路水运工程淘汰落后工艺、材料、设备目录》的宣贯和实施力度。持续推进“坚守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红线”三年专项行动。注重农村公路建设品质,加大农村公路抽检工作力度,助力提升农村公路质量。(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15.加快服务业发展。贯彻实施《关于推进全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落实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方案,滚动推进我市列入方案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支持冷链物流园区、大型冷库、原产地预冷设施、信息平台等项目建设。推进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及落地互通服务业示范提升工程建设,策划实施提升一批有潜力、有成长性、有提升空间的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16. 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贯彻落实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引导养老服务机构不断优化内部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继续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加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监管成果应用,完善退出保障机制。实施农村幸福院运营质量治理专项行动,着力解决“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继续开展养老服务设施等(星)级评定,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不断强化养老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全市养老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持续推动养教结合试点工作,提高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的幸福指数。(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17.着力提升旅游产品品质。是指导推动仙游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城厢区创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指导创建单位开展2021年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市、区)验收认定工作。二是推进旅游景区转型升级,建立各县区A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产品体系,创建国家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6家,力争每个县区(管委会)都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或省级旅游度假区。发挥湄洲岛5A级景区和妈祖文化的品牌效应,创建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整合九鲤湖、九龙谷景区资源,启动“大九鲤湖”开发建设有关工作。三是结合“莆田文旅一卡通”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滨海休闲、温泉度假、康体养生、红色文化、非遗体验、研学旅游、乡村民宿、观光工厂等新业态,培育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一批职工疗休养基地、一批市级观光工厂,扶持创建一批红色旅游A级景区。四是重点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开展营销,组织赴江西、南京等地开展“妈祖圣地 美丽莆田”文化旅游推介。举办“5.19”中国旅游日活动,组织参加第十七届海峡旅游博览会、2021福建旅游生活展及省厅组织的各类展会,不断拓展国内旅游市场。五是以湄洲岛创成5A景区契机,加大宣传推介,扩大湄洲岛影响力。视疫情情况,以举办第六届世界妈祖论坛为契机,推进与港澳台文化旅游合作,扩大莆田文化旅游在港澳台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18.着力打造文化艺术精品。一是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及莆田历史文化资源和改革发展重要探索等重大题材,精心创排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艺术展演、展览活动等。二是鼓励现实题材创作,推出5-8个(台)具有莆田特色的优秀剧(节)目,储备一批冲击省级以上奖项的优秀作品,积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省市文艺发展基金等文艺创作扶持资金资助。三是组织参加福建省第28届戏剧会演,打磨提升《御史江春霖》《借新娘》,推动莆仙戏《踏伞行》等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参加全国、全省各类比赛和展示展演活动。(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19.优化政务服务。深入实施“自己‘批’网上办”问卷式审批服务新模式。加快推进数据互联互通,深化网上办事“一网通办”。在全省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基础上,结合疫情防控,运用全程网办、邮寄办方式,推动政务服务“一趟不用跑”。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电子化,在税务、社保、公积金、信贷等领域推广电子营业执照。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全面实施全程网办、同城通办、无差别审批、无纸化审批。深化办事大厅“一窗受理”,推动“一件事”联办,围绕项目、企业、公民三个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改革,督促部门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深化“一业一证”改革,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向纵深发展。完善县区、乡镇“一窗受理”窗口设置,健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机制。(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行政服务中心)

20.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对接省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平台,加快推进文旅数据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强化数字化服务。巩固“厕所革命”成果,支持建设一批示范性旅游厕所和旅游服务中心(点),强化日常管理运营。(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21.加强法律服务工作持续推动落实《莆田市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实施标准(2020—2022年)》和《莆田市公共法律服务发展指标(2020—2022年)》,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加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日常监督和指导,组织案件质量专项检查,切实提高法律援助工作便民、惠民水平。进一步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健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政府合同中的参与机制,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进一步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以常态化“补短板、创机制”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充实医患纠纷调解组织,协调卫健委配强配齐医患纠纷调解队伍和专家库,充分发挥调解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最大限度的将医患纠纷解决在萌芽,防止激化或群体性案件的发生。(牵头单位:市司法局)

22.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继续开展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出院患者与医院职工满意度调查;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落实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条例,各医疗机构要加强调解室建设,及时消除和化解医患矛盾隐患。引导医患双方通过法定途径和程序解决医疗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市级医疗质量质控中心建设。(牵头单位:市卫健委)

23.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影响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突出问题,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规范、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1年底,医养结合服务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初步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得到提升。(牵头单位:市卫健委)

24.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知创莆田”,推进“互联网+”知识产权,向社会提供知识产权政策查询、知识产权业务办理指南、知识产权展示交易等更便捷、更优质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综合能力。(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25.激发企业质量创新活力。做大做强行业创新平台,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精准对接,加快突破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短板装备,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牵头单位:市工信局)

26.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扶持我市产业发展。持符合条件的产业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管理,帮助协调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27.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开展超前谋划布局,集中在填补产业链空白或实现国产替代领域培育设立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引导工程研究中心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开放共享、引进培育人才团队、开展国际化合作等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创新资源更加集聚、布局结构更加合理、产业链上下游更加协同的创新平台体系。(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28.以高端、智能、绿色为发展方向,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29.推动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支持高校围绕我省、我市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教融合,支持莆田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布局要与产业发展需求对接,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快推进高校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促进高校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和有效融合。(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30.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寻两岸行业标准共通的新思路和新做法,培育若干具有莆田特色的有影响力的团体标准,拓展两岸标准共通范围。深入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进重点领域标准研制。继续推进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军民融合、市场监管等领域的标准制定和推广。推进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开启第十批省级农业农村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支持企业标准领跑,鼓励企业参与企业标准排行榜,争当企业标准“领跑者”。持续推动实施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引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加大对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监督力度。(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31.大科技计划项目对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鼓励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在技术研发中形成相关技术标准,将技术标准作为科技成果的重要提供形式。(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32.组织实施一批符合产业优化升级方向、质量提升作用大的产业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支持企业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进一步激发质量创新活力。(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33.进一步推动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引导企业更好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积极组织企业首席质量官公益培训50名以上。积极组织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活动,充分发挥质量技术机构的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质量技术服务。(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34.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拟出台《莆田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方案》,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优化营商环境。针对重点领域开展“护航”、“铁拳”等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更多的纠纷解决方式。加强进出口环节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扎实推进“龙腾2021”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市市场监管局、莆田海关按照职责落实)

35.强化打击整治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公安机关等部门开展执法联动和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严打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加强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建设,督促本地信息服务企业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信息审核工作,对违法有害信息频发多发的网站,坚决依法进行整治和查处。加强互联网舆情监测处置,宣传、网信、公安等部门强化联动协作机制,密切关注、稳妥处置网上侵权假冒伪劣热点案事件,严防炒作;对恶意制造传播谣言的人员,及时落地查证,依法打击处理。落实2021年‘网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市场突出问题。强化合同行政监管,组织查处合同行政违法行为。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切实履行好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职责。突出抓好打假打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烟草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烟草制品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市场净化水平。(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渔业局、市烟草专卖局、市公安局等单位按职责落实)

36.继续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风险预警。加强进口重点敏感商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落实新一代查验系统指令要求,强化对进口大宗资源性产品、旧机电、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检验监管工作,对不符合技术要求或不能进口的货物严格实施退运,及时汇总并上报风险信息。积极协调、争取有利政策,推动莆田跨境电商新业态健康发展。(莆田海关按职责落实)

37.继续推进促消费工作,开展“全闽乐购”、闽货华厦行等活动;对接省厅,出台补助商贸冷链物流发展政策;继续开展“八闽美食嘉年华、莆田餐巴活动;根据省厅统一部署,积极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积极推荐诚信兴商典型案例,多渠道进行诚信兴商宣传教育。(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38.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消费品、取消许可证产品、食品相关产品为重点,有序开展工业产品市级监督抽查。加强对重点消费品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不达标生产企业的处置;全面推行工许获证企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基础上的全覆盖重点监管,深入开展重点工业产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使用全省或全市产品质量安全智慧集成监管系统,推进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39.持续推进改进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调整电梯检验检测方式两项试点工作,推进莆田市电梯物联网及其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完善试点工作机制,提升智慧监管水平。持续开展电梯维护保养与运行质量监督抽查和老旧电梯安全性能技术评估,全面提升电梯质量安全水平。完善维保单位信用评价制度,强化信用监管(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40.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认证活动及风险程度高的机动车检验等机构的监督检查。配合省局持续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和有机认证产品风险监测,督促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规范运作。(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41.加大药品和疫苗安全监管力度。严格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和《疫苗管理法》,建立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加强与卫健、疾控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疫苗管理体系,深化疫苗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增强协同共治合力;加快推进疫苗追溯体系建设,整合疫苗全过程追溯信息,实现疫苗“一物一码”全程可溯。加强重点产品、重点领域的风险排查,加大对国家集中组织采购和使用中选药、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品种、国家基本药物、儿童用药、2年内新药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血液制品、麻精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监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公开监管执法信息,及时曝光违法行为,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42.继续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疫情风险监控。夯实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基础,加强疫情监测与防控,强化口岸精准检疫和卫生安全监督,推动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全覆盖,加强智慧卫生检疫建设,提升卫生检疫技术支撑能力,严防重大传染病疫情跨境传播。严格按要求落实进出境动植物疫情疫病监测、进出境食用农产品和饲料安全风险监控工作,持续关注重大动植物疫情境外发生形势,强化口岸疫情防控,严防非洲猪瘟、禽流感、沙漠蝗等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传入传出。

(莆田海关按职责落实

43.有效运用全国12315平台,探索消费维权智慧监管,优化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处理流程,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作用,大力推进ODR(纠纷在线解决)机制和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行线下无理由退货制度,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充分发挥各级消委会的作用,加强消费教育引导。(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44.督促粮食经营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开展专项督查,重点督促粮食收购者、经营者、承储企业和政策性用粮经营企业严格执行相关质量安全制度;积极配合国家、省不断完善粮食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粮食标准制修订工作;全面加强粮食收购、储存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定期开展粮食质量安全抽查与监测;组织开展收获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品质测报工作;并结合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粮食科技宣传周以及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粮食质量安全宣传,形成社会共治粮食食品安全意识。(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45.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积极开展标杆经验学习交流活动,向企业深入宣传质量管理、品牌培育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好全国、省级质量标杆申报工作,重点推荐一批通过产业协同创新、标准引领、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的典型经验。结合“中国品牌日”、“质量月”等大型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一批优秀工业企业和品牌。(牵头单位:市工信局)

46.广泛开展“质量月”“中国品牌日”“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世界标准日”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增强公众消费品质量安全意识,引导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47.组织开展第四届中国质量奖申报工作。跟踪落实第七届福建省政府质量奖评选工作,组织开展第二届莆田市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举办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优秀管理经验分享活动,积极宣传推广获奖企业科学先进管理模式和方法,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48.结合我市品牌特点和发展实际,牵头组织开展我市2021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切实做好参展企业遴选、加强品牌宣传等相关工作,加快我市自主品牌“走出去”步伐。(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49.推进商标品牌工作。深入推进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申请使用,为地理标志使用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贯彻落实《关于强化地理标志运用 促进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及时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商标,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培育地理标志为载体的区域品牌,推动地理标志产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的有机结合。加大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支持涉农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等国内外重要农产品展览会,不断提升我市地理标志产品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指导企业积极开展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加强境外商标权保护。(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50.推进林业品牌建设,提升林业品牌竞争力。加大林业品牌培育力度,积极组织林业企事业单位申报林业龙头企业发展。鼓励花卉苗木企业(花农)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产业,申报省级花卉项目。用好“森林人家”品牌,积极组织开展省级森林养生城市、森林康养小镇和森林康养基地申报工作,围绕“百园千道”生态产品共享共程,改造提升1个森林公园,建设6公里森林步道。(牵头单位:市林业局)

51.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快推进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我市各项工作,落实《莆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重点实施兴化府、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打造整体风貌协调、地域特色彰显、商业布局完善的历史文化街区。结合全市50年以上建筑普查工作,再认定公布一批市级、县区级文物,实现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应保尽保。规范文物保护碑(牌)的材质、规格、形制和内容,制作安装51块市级以上文保单位保护碑和929处未定级文物保护牌。依托革命文物场所,策划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挖掘弘扬莆田优秀传统文化,组织编撰《莆田古厝》,利用文物建筑、博物馆等文博场所,举办“读书分享会”“传统构件专题展”等特色文化活动,讲好莆田故事,弘扬正能量。组织开展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研究工作,摸清木兰溪流域内历史文化遗存保存和分布概况,理清历史文化发展序列,填补区域唐宋以前历史空白地带。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常态化开展文物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52.推进林业品牌建设,提升林业品牌竞争力。加大林业品牌培育力度,积极组织林业企事业单位申报林业龙头企业发展。鼓励花卉苗木企业(花农)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产业,申报省级花卉项目。用好“森林人家”品牌,积极组织开展省级森林养生城市、森林康养小镇和森林康养基地申报工作,围绕“百园千道”生态产品共享共程,改造提升1个森林公园,建设6公里森林步道。(牵头单位:市林业局)

53.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快推进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我市各项工作,落实《莆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重点实施兴化府、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护,打造整体风貌协调、地域特色彰显、商业布局完善的历史文化街区。结合全市50年以上建筑普查工作,再认定公布一批市级、县区级文物,实现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应保尽保。规范文物保护碑(牌)的材质、规格、形制和内容,制作安装51块市级以上文保单位保护碑和929处未定级文物保护牌。依托革命文物场所,策划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挖掘弘扬莆田优秀传统文化,组织编撰《莆田古厝》,利用文物建筑、博物馆等文博场所,举办“读书分享会”“传统构件专题展”等特色文化活动,讲好莆田故事,弘扬正能量。组织开展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研究工作,摸清木兰溪流域内历史文化遗存保存和分布概况,理清历史文化发展序列,填补区域唐宋以前历史空白地带。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常态化开展文物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54.持续推进文旅产业开放招商。开展全市重点文旅项目大调研、大摸排、大提升,精准推进项目建设。策划储备一批重点文旅产业招商项目,研究梳理文旅项目审批、用林用地用海、税费奖补等各类招商引资政策,利用厦门文博会等各类重大展会及省旅发大会等活动加大宣传推介,主动对接全国知名文旅企业,提高招商精准度,力争“招大商、招好商”。(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55.营造安全有序文旅市场环境。是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检查机制,联动公安、市场等相关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度,规范和整治文化旅游市场秩序。落实“放心游莆田”承诺,加强市场执法监管,及时处置、严格查处各类文化和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大案要案处力度。完善“双随机”抽查和巡查工作机制,分批次在全市范围开展抽暗访工作,为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的文旅市场环境。二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双随机一公开”,落实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制度,建立文化旅游市场主体信用“红黑榜”,营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的良好的文化旅游市场氛围。三是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完善文化旅游培训体系,举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组织导游参加“导游云课堂”在线培训,组织参加全省旅行社服务质量提升及星级饭店管理人员培训班,做好星级饭店复核工作,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服务和管理水平。引进组团能力强的知名旅行社对接我市旅行社,提升我市旅行社组接团能力。评选市级“金牌导游”、“金牌讲解员”。(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56.夯实计量技术保障,提升计量服务能力。落实好省局关于2021-2023年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指导意见,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完善量传溯源能力,不断提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技术保障能力。发挥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专业优势和市计量所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作用,开展计量服务实体经济行动,精准施“测”服务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强化计量监督管理,规范社会计量秩序。加强集贸市场衡器、加油机、民用三表等重点监管计量器具的法制管理,保障重点领域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继续组织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能效水效标识的计量监督检查工作,强化不合格企业后处理。配合省局开展红外体表温度计等重点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57.计量、标准、检验检测与认证等领域,支持我市有关企事业单位承担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大科研设施与科学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58.支持企业购买重大科技成果,实现产业质量水平整体提升。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59.支持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加大力度落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惠企举措,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更多资金投向质量攻关和质量创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60.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2021年教育类项目建设,建立常态化项目跟踪机制。组织开展好建党100周年、第37个教师节庆祝活动。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大普惠性民办园管理扶持力度,确保学前教育普惠率保持在92%以上。加强乡村小规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推动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和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工作,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教育联盟工作,优化片区管理实施办法。深化实施以“名校带动”为抓手的优质带动工程及校际联动工程。积极应对2021年的新高考、新中考、新课标、新教材、新形势,扎实推进课程改革。紧扣“343”重点产业发展要求,加快推进中、高职院校布局结构调整,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61.编制实施《莆田市2021-2022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将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领域人才需求纳入目录,支持用人单位引进相关专业人才。(牵头单位∶市人社局)

62.着力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精神,健全完善文艺创作生产运行机制,激发国有文艺院团创新创造活力。创新文艺院团艺术生产传播模式,积极引导国有文艺院团践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牵头单位:市文旅局)

63.健全质量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联合相关单位开展青年职业技能竞赛,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创建活动。(牵头单位:团市委)

64.围绕“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工作,重点聚焦“343”重点产业发展,强化经济形势运行监测,做好统计服务工作。定期做好重点产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强化统计分析研究,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言献策。(牵头单位:市统计局)   

65.推进多项金融服务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围绕“十四五”期间莆田市的新发展目标,引导金融机构重点发展“产业金融、数字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跨境金融、涉农金融、普惠金融”等八大金融服务域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以全面跟进、对接莆田市发展新机遇,为全方位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强有力支撑。(牵头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市中心支行)

66.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金融支持力度。以推动我市小微金融服务增量扩面为工作重点,强化重点领域薄弱领域金融服务保障,推动优化实体经济信贷服务,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工作质效。(牵头单位:市金融办、人行莆田中心支行、莆田银保监分局)

67.加强落实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享受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市税务局按职责落实)

68.开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技术法规和贸易政策研究,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国外标准法规,扩大对“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出口。对申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注册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一对一开展现场培训指导,帮扶企业获得相关国家注册。(莆田海关按职责落实)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