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防汛抗旱工作资料实施方案工作总结报告汇编三十四篇
 

防汛抗旱工作资料实施方案工作总结报告汇编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1-07-10 11:30:46 影响了:
防汛抗旱工作资料工作总结汇编三十四篇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的抗旱原则,全力保障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促进抗旱工作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推动抗旱工作规范化,提高抗旱救灾处置能力,发挥最佳抗旱效益。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汛抗旱工作资料工作总结汇编三十四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1. 2020年度金川区自然资源领域防汛抗旱工作情况

  2. 2020年防汛防旱防风工作总结

  3. 2020年和顺县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4. 2021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5. 多伦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上报2020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6. 关于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实施方案

  7. 关于开展防汛抗旱包片责任区汛前检查情况的报告

  8. 贵阳市贵安新区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9. 霍山县佛子岭镇2021年应对防汛抗洪工作总结

  10. 晋城市水利防汛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11. 连然街道2020年防洪防汛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12. 临沂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13. 六安市城管局做好2021年防汛各项工作情况报告

  14. 明光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15. 那邦镇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16. 泉阳镇2021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17. 瑞昌市防汛工作汇报

  18. 三汊港镇防汛抗洪及灾后重建工作汇报

  19. 寿县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20. 舒城县阙店乡2020年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情况报告

  21. 数据资源管理局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22. 太和县地方海事(港航管理)处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23. 铁佛塘镇防汛抗旱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24. 万源市魏家镇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防汛抗旱的工作预案

  25. 涡阳县防汛抗旱工作汇报

  26. 乌兰浩特市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27. 下两镇2021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28. 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2020年度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29. 新集镇2020年防汛抗洪工作总结

  30. 兴安盟2020年度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31. 兴义镇防汛减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32. 沂水县水利局重点水利工作完成情况汇报

  33. 银川市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34. 长兴县2020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0年度金川区自然资源领域防汛抗旱工作情况

  根据《金川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转发关于开展地方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清查工作的通知》(金区汛指办〔2020〕7号)要求,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了防汛抗旱物资清查工作,现将清查情况及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思想高度重视,坚决扛起工作责任。我局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将防汛抗旱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牢固树立防汛工作无小事,真正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不断提高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主动作为,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治工作。

  二、积极储备物资,严格防汛值日值班。一是积极储备铁锹、手电、雨衣等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台账,对不足的部分及时进行补充更换,防汛抗旱物资存放于指定地点,确保随用随取。二是从全局干部职工中挑选精锐力量组成防汛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做到一旦发生险情,应急抢险救援队伍迅速到位,全力以赴,有序开展各类地质灾害、防洪抢险等工作。三是严格落实值日值班工作有关规定,实行防汛值班、当班、领导带班制,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值日值班人员坚守值班岗位,认真履行值班职责,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汛情发展,及时掌握并向上级部门反映重要情况,做到上报情况及时、准确。

  三、认真履职尽责,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一是健全和完善了金川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立了《金川区2020年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表》,形成一张“县(区)+镇+村+群测群防员”为一体的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体系网。二是针对金川区25处地质灾害点,按照“一点一表”原则,每一个地质灾害点建立了《地质灾害危险点防御预案表》。三是按照“一点一卡”和“一户一卡”原则,向受灾害威胁的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41份。四是向两镇、各街道办事处和区直有关部门单位印发了《关于开展金川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范围、排查方法、工作步骤、责任分工等提出明确要求。五是组织开展了金川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暨村级自然资源协管员业务培训。通过业务知识培训,充分发挥监测员地灾监测预警“前哨”作用,为开展地质灾害汛期防治巡查排查工作奠定基础。六是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醒目处增设警示牌17块,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周边环境变化,确保人身安全。七是指导双湾镇、宁远堡镇开展了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30余条,有效的增强了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避灾的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一是地质灾害隐患防治经费不足,应急装备物资缺乏;二是乡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人民群众防灾避灾意识比较淡薄;三是缺乏地质灾害应急方面的技术支撑,在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人员培训方面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四是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重,工作紧,工作人员少,造成工作落实不够。

  下一步,一是持续做好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汛期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巡查排查工作,及时发现隐患苗头,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处置;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补齐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缺口;三是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及防灾避灾宣传力度,努力提升乡镇政府对地灾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和人民群众防御地质灾害的能力。四是继续做好值日值班工作,保障汛期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2020年防汛防旱防风工作总结

  进入防汛期以来,我镇非常重视防汛救灾工作,从镇政府到各村(社区)都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的出发点,思想上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行动上积极做好各项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不断地提高全镇防灾抗灾能力,做到未雨绸缪,确保了安全度汛,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雨情、水情、风情、灾情分析总结

  (一)水雨情:2020年汛期期间挂影洲围录得月降雨量为554.3mm(石碣片),最大日降雨量为5月22日(359.2mm)。

  (二)风情:今年入汛早,天气复杂,台风集中出现在今年的第三季度。其中分别在6月、8月和9月,我镇遭遇2号台风“鹦鹉”、7号台风“海高斯”和11号台风“红霞”的袭击,出现强降雨。

  (三)灾情:汛期期间受雷雨云团影响,我镇普降大暴雨,并伴有强雷电和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市气象部门先后发布暴雨黄色、橙色、红色预警等信号,5月22日,受强雷雨云团影响,我镇出现强降水过程,并伴有局部8级的雷雨大风天气。挂影洲围工作站总部5月22日00:00~5月22日06:00录得降雨量为359.2mm。今年汛情较为平稳,未出现较大的洪涝灾害。

  二、防汛防旱防风工作开展情况

  (一)责任制落实

  健全三防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成立以镇长香杰新为总指挥的三防指挥机构。切实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要求各部门单位和各村(社区)要落实防汛责任人,各项工程、各个部位和各个环节的防汛责任都要落实到人,同时还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由于工作失职造成灾害损失的,要对有关责任人严肃追查,追究责任。

  (二)日常防汛工作开展

  汛期期间,雷雨骤降,我镇及时转发市级雷雨信息并制定《关于做好近期强降水防御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强对流天气防御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近期强对流天气防御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东江洪水安全防御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新一轮强降雨相关工作的提醒函》《关于做好近期连续性强降水防御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热带风暴防御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台风“红霞”防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台风“红霞”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村(社区)、成员单位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并及时将有关单位抢险救灾及灾情险情上报。

  今年进入汛期以来,我镇迅速组织人力加强相关防汛工作:一是加强中心隧道管理,组织8名卫生监督员在雨天24小时轮流值班。二是加强下水道清理,共先后清理堵塞下水道200多米,组织100多人次对下水道井口进行清掏及雨天应急处置,减少了道路水浸的现象。三是加强绿化修剪,组织绿化公司出动30多人次,对镇内重点路段树木进行修剪,预防出现树木倒塌情况。四是加强隐患排查工作,组织260多人次对易涝点、危房、简易工棚、铁皮屋、泥砖屋、在建民房等隐患进行排查及防控。

  为切实做好汛期期间救援工作,我镇镇党委书记、镇长以及镇党委副书记多次召开防汛防风工作会议、参加会商系统视频会议和开展防汛防风检查,要求各村(社区)、各部门单位要马上落实“三防”工作部署,启动应急预案,把防汛救灾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安全稳定。

  (三)加强值守,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暴雨大风来临时,各部门、单位切实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并有领导带班,密切注视雨情,发现特殊情况迅速安排处理,并做好有关信息的上传下达,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三防指挥渠道畅通。

  (四)投入队伍和物资储备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石碣镇的防灾减灾避险能力,结合镇内实际情况,要求各村(社区)落实村一级防汛抢险队、防汛抢险人员名单和职责,确保今年的防汛安全。在汛期期间,我镇摸底检查镇、村两级三防物资及应急避护场所建设情况,通过摸查,镇、村两级三防物资仓库17个,都根据统一标准落实三防物资,做到有备无患。应急避护场所包括室内、室外共52个。为保证我镇防汛质量,确保抢险救灾时能有效发挥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三、三防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情况

  已将市三防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取得共识,现已根据我镇实际情况起草具体工作方案,呈报镇政府审批,正在走流程。

  四、存在问题

  (一)我镇部分河涌由于长时间没进行清淤,造成河道淤塞,影响过流面积,导致部分街道出现水浸情况。

  (二)早期建设的下水道设计标准已不满足现状的城市排涝要求,暴雨情况下,部分街道会出现短暂内涝情况。

  (三)缺乏专职三防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三防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缺乏水文、水利、气象等三防专业知识。

  (五)我镇现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并有领导带班,但应急值班人手不足,应急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经验缺乏。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水域面源整治工作力度,确保行洪安全。

  (二)进一步加强全镇范围和相关领域的隐患点、风险点的巡查检查。

  (三)针对前期排查的易涝点,加强下水道清淤梳竣,提高管网的过流量。

  (四)落实三防会商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助推三防能力提升。

  (五)加强宣传教育报道,做好播发防御暴雨相关指引。

  2020年和顺县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进入汛期以来,和顺县委、县政府、县防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防指关于防汛工作的系列安排部署,以及省委楼阳生书记、市委常书铭副书记关于防汛工作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防汛工作目标,超前筹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做好防汛各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现将全县有关防汛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预案制定

  一是由水利局主持修订完善了全县《和顺县防汛应急预案》、《和顺县抗旱应急预案》,并进行了专家评估。二是编制了《恋思水库水库调度方案》、《恋思水库防汛应急预案》、《三泉水库防汛应急预案》等水库防汛预案,并向市、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报批;三是县水利局组织专人专班,编制松烟河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以及县城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目前正组织专家评审修改。四是组织修订完善了全县10个乡镇150多个重点防御村的镇村两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录入了水利监测预警平台。五是各乡镇和有防汛任务的重点成员单位已修订了本乡镇和本部门的防汛应急预案,确保汛期遭遇险情能有效应对。

  二、责任落实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为强化防汛责任,我县防指按照防汛抗洪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3月24日县政府调整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4月2日、6月9日县防汛指挥长对全县防汛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并第一时间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王勇总指挥讲话以及省委楼书记、市委常书铭副书记、县委孙永胜书记等领导关于防汛工作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从思想和行动上有效防范洪涝干旱等灾害风险。二是责任上狠抓落实。5月22日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公示全县防洪重点责任人名单》,并在和顺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明确了水库和骨干坝的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以及县城、全县重点河段的行政责任人,全面落实防汛责任,确保重点环节责任人责任到位,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同时县防办先后下发了《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加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和顺县2020年度汛实施方案》等文件14份,坚持“宁可靠前一步形成重叠,不可后退一步形成缝隙”的要求,从责任落实上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队伍建设

  防汛抗洪是社会公益事业,各乡镇、相关成员单位组建了各自防汛队伍,在县乡两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共同做好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工作。我县的防汛专业队伍主要由武警中队、民兵预备役、森林防火应急分队组成,承担抗洪抢险任务。

  四、物资储备

  我县水利局设有防汛物资储备库,目前物资储备情况如下:编织袋1.7万条、照明设备3套、铅丝1吨、救生衣150件、雨具200套、铁钎100把、应急灯60个、救生绳90条、吸水麻袋1900个、帐篷20个、泥浆泵2个、升降工作灯4个、大型移动发电机1个、橡皮舟3艘。为加强物资储备管理,汛前县水利局对防汛物资库进行了整理、充电、调试和维修保养,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

  五、隐患排查

  汛期隐患排查是防汛工作重点,县水利局一方面结合县河长办“清四乱”工作对全县流域面积50km2以上17条主河道进行巡河及防汛隐患排查,对影响河道行洪的临时设施、施工围堰、阻水便道、废弃堆积物等,按照“属地管理”和“谁设障、谁清漳”的原则,下达隐患通知书10份,限期进行整改,确实难以整改的提前做好应对防范措施。同时县水利局紧盯水库安全度汛、超标洪水防御、山洪灾害防治三个重大风险点,组成班子成员包乡镇分两轮对水库、河道、堤防险段、边山峪口、在建水利工程、供水设施等防汛重点区域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督导进行整改。各乡镇人民政府、相关单位在主汛前对各自辖区的防汛工程及防汛重点项目进行了检查。

  六、应急值守

  进入汛期以来,应急、水利、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及各乡镇全部进入24小时值班值守状态,防汛主要负责人保证24小时信息畅通。县水利局机关全体人员参与汛期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值守制度,确保防汛日常工作的政令畅通,上传下达工作到位,雨情、水情监测预警预报及时,特别是在强降雨期间,24小时进行监测,并通过防汛微信群、短信、邮箱、电话等多种方式保障雨情信息和上级防汛指令的快速传递,为防指领导决策提供信息保障,为受威胁群众撤离转移提供条件。恋思水库加强了巡查频次,并指定专人专班负责汛限水位监管和应急值守,做好日常运行调度工作。

  七、天气播报预警

  据县气象部门统计,我县入汛以来(6月1日至7月22日),出现了26次降水天气过程,最大一次出现在7月2日,过程降水量为33.6mm。乡镇降水量最大一次出现在6月24日,出现在松烟镇,降水量为45.0mm。截止目前(6月1日至7月22日)共降雨量为138.3mm,与历年同期相比6月份偏少48.0mm,7月份降雨量截止目前106.3mm,属正常。

  发布预警情况:6月1日到7月22日,共发布预警信息34条,其中:雷电黄色预警26条、地质灾害气象风险7条(黄色预警4条,蓝色预警3条),暴雨蓝色预警1条,接受人数1270人/次,共计4.3万人次。

  八、宣传工作

  汛期,县各类媒体通过快讯、专栏等形式及时发布雨情和气象信息,宣传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气象、自然即时发出了预警预报。汛前,县水利局向10个乡镇发放了《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15000张、《预警员手册》800册、《山洪灾害防御宣传手册》2000册,各乡镇按要求在汛前下发到所辖山洪灾害重点防御村及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各户,做到“防、撤、抢”心中有数。在“5.12”防灾减灾日,县防指成员单位根据各自防灾减灾特点进行了山洪灾害、地质灾害等防御宣传,以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县广播电台多次播报县领导巡查督导防汛工作,以及水库、河道、在建工程防汛安全工作,以营造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为全县夺取防洪减灾胜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2021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为认真做好防汛抗旱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理工作,保证防汛抗旱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我街道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防汛抗旱以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粮食生产安全、供水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稳定为首要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重于抢,有备无患”的防汛抗旱工作原则。

  2.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实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机制,分级负责,以辖区属地为主的防汛抗旱工作原则。

  3.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洪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规约束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组织领导及工作职责

  1.成立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平书卫(党工委副书记、主任)

  副组长:苗晋宏(人大工委主任)

  向东亮(党工委副书记)

  刘 喆(纪工委书记)

  宋宇东(组织委员)

  许旭红(武装部长)

  朱 丹(宣传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秦 晨(办事处副主任)

  梁 瑾(办事处副主任)

  刘佳烊(办事处副主任)

  程新民(主任科员)

  关旭庭(主任科员)

  彭 华(副科级干部)

  李效民(副科级干部)

  赵 明(关村派出所所长)

  郭丽军(壶口派出所所长)

  李宇新(国土所所长)

  王书勤(心理康复医院院长)

  成 员:郭 亮 杨 东 李 炜 李建伟

  张嘉燕 裴慧兰 李丽霞 陈丽霞

  王秀庭 田 萍 李建林 王素芳

  李海燕 路拴锁 张跃清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街道水管站,办公室主任由李路安(兼),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在领导组的统一指挥下,设立通讯联络组、医疗救助组等。

  2.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汛工作的法规、方针、政策,执行街道防洪防汛指挥部各项决策和上级防汛指挥部的调度指令。

  (2)掌握汛情、灾情,必要时发布洪水预报警报和汛情公报,编写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报告。

  (3)负责协调、检查、督促辖区内各级和有关部门的防汛工作。

  (4)检查、督促各项防汛抗洪和救灾措施的落实工作。

  (5)协助组织防汛抢险队伍,组织防汛信息系统建设。督促、检查和落实有关防汛物资的储备。

  (6)完成街道防洪防汛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各工作组主要职责

  监测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街道防汛抗旱日常工作,归口管理全街道防汛工程:负责组织指导全街道防洪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责任单位:水管站、各村(社区)

  信息组:及时收集、整理和反映农业灾情信息,指导农业防汛、灾后救灾和生产恢复的防洪救灾工作。

  责任单位:水管站、农科所、党政办、各村(社区)

  转移组:负责按照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的指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组织工作,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组织,协调全街道防汛救灾工作,组织灾情核实,及时向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灾情信息。管理、分配社会各界救助受灾群众的款物,并监督使用。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等工作。

  责任单位:水管站、民政办、综治办、派出所、各村(社区)

  调度组:负责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

  责任单位:党政办、各村(社区)

  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维护防汛抢险交通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因防汛引发的治安事件,做好发生水涝灾期间的治安保卫工作。

  责任单位:派出所、各村(社区)

  应急抢险组:组织民兵做好防汛抢险救援工作,及时配发救助物资。

  责任单位:武装部、各村(社区)

  三、重点隐患及避险措施

  1.隐患点:涉及22个村共25个易受山洪灾害危险区域。

  避险责任人:各村村委主任

  避险措施:各村在接到上级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按照街道《应急预案》要求开展避险工作。

  2.隐患点:南垂村东高铁路基阻碍行洪,造成内涝隐患。

  避险责任人:崔民

  避险措施:(1)编制《南垂村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从源头化解洪水隐患;

  (2)配备16台抽水设施,进行24小时排水作业。

  3.隐患点:石子河水库石桥段背阴坡塌陷存在山体滑坡隐患。

  避险责任人:首钢长钢有限公司、区交通运输局、郭建红

  避险措施:

  (1)汛期来临时,石桥村安置临时警示牌,车辆、行人禁止通行;

  (2)首钢长钢有限公司加固背阴坡,并完善排洪设施;

  (3)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对下沉道路进行修缮。

  四、调动运行方案

  1.街道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街道的防汛抢险工作,各村、各单位统一受防汛领导小组的调度和指挥。

  2.各村、各单位负责人负责本辖区内的防汛抢险工作,要在汛情来临之前,检查各自责任范围内的防汛安全工作,对确实存在防汛隐患的地方,要进行加固维修和除险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五、特大险情的抢险方案

  当发生特大险情时,抢险的原则是:确保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弃财物。

  1.当防洪堤发生漫顶和决口的险情时,重点村、单位抢险队伍、抢险物资、抢险工具,首先投入到抢险第一线;其它村的抢险队伍,视险情大小待命。

  2.如果险情扩大,防洪堤缺口难以堵住,必须先转移群众,再撤离抢险队伍,撤离出来的群众先向县乡主干路转移,逐步向高地集结,转移顺序为先儿童和老弱病人、一般群众,后党员和干部。

  3.各村各单位辖区内的人员、房屋、财产受到山洪或雨涝灾害的威胁时,防汛小组成员首先要组织抢险、转移群众。

  4.对撤离出来的人员,安置在地势高的房屋内,房屋不够,搭建临时帐篷进行安置。

  5.做好灾民的生活供给保障;卫生院要做好疫情和疾病防治工作;派出所要做好防汛期间的治安工作,防止不法之徒趁火打劫。

  六、工作要求

  1.各村各单位必须服从防汛领导小组统一调度和指挥,各司其职,不得懈怠。

  2.各村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下级服从上级的意识。

  3.各防汛队伍要严格岗位责任制,不得擅自脱岗、离岗、断岗。

  4.各村各单位要及时准确地向防汛领导小组汇报险情情况,不得出现差错。

  5.发生灾情后,立即向防汛领导小组汇报,并将财产受灾损失情况、人员伤亡情况书面上报,情况要准确,不得虚报、瞒报、漏报。

  多伦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上报2020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盟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县委办、政府办:

  多伦县防汛抗旱及防灾减灾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始终把该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工作早部署、责任早落实、措施早到位、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汛期基本情况

  今年全县降水量相比往年偏多,共遭受14次风雹、洪涝灾害,受灾人口23734人,房屋受损18间,房屋进水29户,淹没机井5眼,倒塌牛棚3间,水泥路塌陷(两侧)3公里,牲畜死亡1头,农田受灾面积14832公顷、绝收面积1252公顷,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55.5万元。

  二、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组织机构。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调整了多伦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明确了职责分工,加强了防汛抗旱工作统一指挥与统筹协调。通过建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微信工作群,进一步理顺了防汛抗旱协作机制,增强了工作合力。

  (二)从严压实责任。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防汛抗旱各项工作方针、政策,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与全县5个乡镇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大中型水库责任人签订了责任状,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防汛抗旱指挥部多次对汛前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先后20余次实地踏查了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和各类隐患排查整改情况,确保工作落实到位,问题整改到位。

  (三)深化各类预案方案。修订完善了《多伦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多伦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洪水防御方案》,指导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行政村制定了《防汛抢险预案》、《紧急避险撤离路线》。全县大中小型共14座水库全部制定了《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及《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并已通过水利部门技术审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对相关预案、计划进行了批复。

  (四)全面排查风险隐患。针对全县自然灾害易发点,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多次组织水利、住建、交通等部门对防汛抗旱各项准备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水利部门对全县各水库、水电站、河道堤防等重要设施开展了2次整体性防洪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已立行立改,全部整改到位,并及时做好了山洪灾害的预警工作,确保了重点部位和区域防汛安全。

  (五)备齐防汛抗旱物资。先后投入近10万元更新补充了防汛防旱物资。根据灾害特点优化了物资物料储备品种,通过集中储存、乡镇储存、险工险点现场储备、协议储备等多种方式,按需备好了各类抢险物料。全县除救灾储备库现有棉被褥355套、棉衣733件、蒙古包51顶、帐篷50顶、折叠床77张外,县本级、乡镇、险工险点共储备编织袋19560条、铁锹870把、镐头146把、绳索1970米、应急照明灯81个、铁丝466公斤、橡皮艇1艘、雨具457件、排水泵34台、救生衣71件、救生圈26个、帐篷7顶、对讲机92部、发电机22台、铲车28台、挖掘机4台、柴油发电机组1组、水罐车2辆、输水管道700米、潜水泵5台、GPS卫星定位仪1套。

  (六)加强抢险队伍建设。全县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应急抢险队伍(其中多伦诺尔镇53人、滦源镇36人、大北沟镇32人、蔡木山乡14人、西干沟乡37人),队长全部由乡镇主要负责人担任。全县65个行政村按照属地管理共组建了65支社会群众抢险队伍,作为抢险救援的后备力量。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强了资源整合和力量调配,充分发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民兵救援队伍的主力军作用,统筹蓝天救援队社会抢险救援力量,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抢险救援队伍应急处置能力。

  (七)扎实做好灾害天气预警。应急、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已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第一时间获取灾害性天气预警后,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主汛期,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共发布23次灾害天气预警,实现了打通预警信息传递到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及时提醒广大农牧民群众、企业管理者提高防灾意识,将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八)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引导。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应急、人防、消防、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等部门和社会团体,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大力宣传了防灾减灾和自救常识。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九)开展抢险逃生应急演练。由应急管理部门牵头,水利局、各乡镇、大唐水电公司、水利工程管理站共同参与,模拟多伦县东南部连降暴雨,西山湾水库大坝发生险情,开展联合抢险逃生应急演练。此次演练完善了应急机制,检验了应急预案,提高了水库上下游广大群众紧急避险和安全防范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今年已安全度汛,但从防汛整体形势上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防汛抢险物资储备还不完善,二是部分干部群众对防汛安全思想认识不足,防大汛、抗长灾、抗多灾的思想准备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继续实施水利工程、在建工程、抢险工程的除险加固,进一步提高防洪工程的防御能力。二是继续做好防汛减灾工作培训,强化各乡镇、各部门责任意识,切实提升应对灾害的处置能力。三是针对灾害易发点,加强抢险救援、避险逃生应急演练,不断检验防汛抗灾指挥决策和应对处置的能力水平。

  关于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平度市防汛办通知要求,为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切实做好2020年防汛抗旱各项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切实做好今年防汛工作做出如下方案。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防汛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防汛抗旱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根据平度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建设,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水平,确保防汛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各村庄、各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高度关注民生,按照“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防汛指导方针,扎扎实实的落实好各项防汛措施,确保工程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全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根据降雨年籍不均的特点,今年汛期来的较早,很可能是一个丰水年,防汛形势非常严峻。各村、各单位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立足防大汛、抗大洪,做到以防为主,有备无患,未雨绸缪。要端正工作态度,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切实将防汛工作提高到维护稳定、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高度来认识,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二、加强领导,健全工作班子,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

  根据《防洪法》,防汛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村党支部书记对防汛工作负总责。为切实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经党委政府研究,镇里成立了由镇长任指挥的共32人的镇防汛指挥部领导班子,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检查督促全镇各辖区内的防汛工作。各村要成立防汛指挥小组,根据工程检查情况,落实防汛责任制,对重点防汛工程,要有领导分工,有技术责任分包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切实做到责任、人员、物资、措施四到位。

  三、落实措施,加强防汛安全检查工作

  各村、各单位要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的防汛工程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各项防汛责任制落实情况;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安全情况;防汛物资准备及防汛队伍配备情况。检查过程要认真细致,严禁走过场,对检查出的险工隐患要抓紧处理,切实提高防洪工程的安全标准,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制定工作预案,提出应急措施,并落实严格的工作责任,确保不出责任事故。要加强工程的安全监测和巡查,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坚决打击乱采乱挖行为,确保河道工程行洪安全。要加强雨情、水情、灾情的测报及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地测报雨水情和灾情,决不允许漏报、瞒报、谎报。

  四、搞好防汛队伍的组建和防汛物料筹集,切实做好抗洪抢险各项准备和组织工作

  要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根据工程抢险需要,做好防汛物资的核查,尽快对防汛物资进行补充更新,确保足额、及时落实到位;要本着专防和群防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抓好抢险队伍的组织和落实,重点抓好专业机动抢险队伍建设,搞好设备配备、培训和演练,提高抢险技能和技术水平;出现重大汛情、险情或灾情后,各级防汛责任人必须在第一时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根据责任分工,要加强信息调度和组织协调,搞好抗洪抢险指导,并根据险情发展,搞好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调配,确保抢险救灾顺利进行 。

  各村要在5月30号前组建好防汛队伍,备好防汛物资。要根据镇防汛指挥部的部署,按照本村的实有户数和实有人口,每户收交两根2米长、小头直径不低于10公分的木桩,每人收交三条编制袋。防汛物资要登记造册,重点存放,专人负责,不得挪用,对往年的防汛物料要认真进行检查,对已腐蚀变质的要及时更新。

  防汛常备队、抢险队、后备队要编组登记防汛,常备队要进行岗前培训,应急演练,从6月1日起上岗,实行昼夜值班,24小时有人在岗,做到令行则动,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各村庄遇到重大险情时,要在第一时间迅速上报,提前安排好群众转移路线,确保群众生命安全。转移路线、地点,原则上要求,地势低洼的村庄向地势较高、有安全保障的村庄转移,靠近河道的村庄向离河道较远、有埠陵的村庄转移。

  沿河、闸坝村庄要按照标准备好备足所需的防汛物料及路面养护用沙,以备抢险急用。对已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立即修复,确保防汛安全。各部门、站所及有关单位,要根据镇防汛指挥部的总体部署,听从统一调度指挥,服从全镇防汛工作大局。

  全镇上下要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顾全大局,扎扎实实地做好防汛的各项工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确保我镇安全度汛,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

  关于开展防汛抗旱包片责任区汛前检查情况的报告

  根据同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明确2020年同德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包片责任区及开展防汛抗旱工作检查的通知》(同政办[2020]43号)要求,我单位于6月24日组织县公安局、文体局、移动公司相关人员对巴沟乡责任片区水电站、涝池等责任人落实情况,度汛方案、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运行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各电站检查情况

  (一)巴河一级电站:1、防汛应急预案已制定;2、有运行管理安全操作票制度;3、防汛领导小组已成立。

  存在的问题:1、值班记录未按24小时值班制度记录,存在随意性;2、防汛应急物资储备不到位;3、未开展防汛应急演练。

  (二)巴沟电站:1、防汛应急预案已制定批复;2、有安全操作制度;3、防汛责任人已落实。

  存在的问题:1、值班记录6月4日后无记录;2、未开展防汛应急演练。

  (三)戈迈一级电站:1、防汛应急预案已制定批复;2、有防汛值班记录;3、制定了水电站运行方案,记录《水库巡查运行记录表》;4、有防汛物资;5、防汛责任人已落实,已开展防汛应急演练。

  存在的问题:1、防汛物资中无救生衣等必备应急装备;2、左坝肩渗水问题未处理。

  (四)戈迈二级电站:电站引水口截水墙损毁,处于停运状态。

  (五)戈迈三级电站:1、已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和运行方案;2、防汛责任人已落实;3、有防汛值班记录。

  存在的问题:1、未储备防汛应急物资;2、未开展防汛应急演练;3、库区垃圾围坝现象严重。

  二、各涝池检查情况

  (一)卡力岗涝池:涝池内蓄水3000立方米,按照湖长制管理工作要求落实县、乡、村三级管理人员。

  存在问题: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二)加日亥涝池:涝池老化失修,未蓄水,村级管理责任人员为村长。

  (三)地干涝池:涝池内蓄水2000立方米,按照湖长制管理工作要求落实县、乡、村三级管理人员。

  存在问题:1、涝池围栏被损坏;2、涝池北侧因车辆碾压,有轻微塌陷现象。

  (四)松多涝池:涝池未蓄水,按照湖长制管理工作要求落实县、乡、村三级管理人员。

  存在问题:1、涝池围栏损坏严重;2、涝池出水口用土袋进行封堵,存在易堵塞出水管道隐患;3、涝池出水口处坝面砌石被破坏;4、涝池出水口处坝体外侧土体被村民挖做土袋堵水,对坝体造成破坏。

  三、防洪工程检查情况

  (一)黄河干流防洪工程:通过现场查看,黄河干流防洪工程班多段与才乃亥段总体情况较好,班多段存在局部变形问题。

  (二)巴曲河防洪工程:通过现场查看,已修建完成的巴曲河东山水文桥至尕哇玛段总体情况较好,曲乃亥村段有部分塌陷。

  四、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运行情况

  巴沟乡共有9处雨量站,全部于汛期前委托润德安信息技术公司检修完毕,其中上巴村雨量站于6月中旬出现故障,已于6月20日完成修复,现巴沟乡各雨量站均运行正常。

  贵阳市贵安新区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2021年05月10日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保障贵阳贵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现结合贵阳贵安实际,提出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和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折不扣落实省防指对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安排,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及时高效应对处置各类水旱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坚持防指统筹、扁平指挥;坚持属地管理、分级分部门负责;坚持群测群防、社会共治;坚持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相结合;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三、工作目标

  全力防范化解较大以上水旱灾害风险,全面提升防汛抗旱排涝能力,最大程度减少和减轻洪旱灾害损失,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确保全年安全度汛。

  四、主要任务

  (一)有序做好汛前准备,夯实防汛抗旱基层基础工作

  1.加强基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建设。各地(含贵安新区,下同)应按法律法规要求,健全完善防汛组织调度、应急通讯、汛情旱情监测、会商研判、应急值守等工作制度。认真检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在统筹指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落实承接防汛抗旱工作的机构,配足配强防汛工作人员,确保事有专人、人有专责。

  2.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及指挥体系。各地要结合基层换届的实际,及时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及时通过媒介渠道公布防汛行政责任人及水工程、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要防洪对象的防汛责任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视具体情况进行动态更新,抓好抓实防汛抗旱责任衔接,全面夯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

  3.组织开展汛前安全检查。各地及市防指成员单位要制定汛前检查工作方案,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力量对各类水工程、防洪排涝设施、在建涉水项目、地下空间(已建轨道交通1号及2号线、在建轨道交通项目、地下车库、地下管廊等)、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监测设施设备及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排查,针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建立台账,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尽早消除防洪隐患,提升抵御洪水的能力。一时难以整改的,要落实度汛措施及度汛方案,确保安全度汛。各地及负有防汛抗旱检查任务的市防指成员单位汛前隐患排查整改情况于3月底前上报市防指办。

  4.强化各类防汛抗旱预案方案修订及培训演练。各地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在2020年预案方案运行总结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防汛、抗旱、排涝及水工程调度等方案预案,增强预案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要根据责任人及专业技术人员更新变动情况,适时组织开展防汛抗旱业务培训。要借鉴2020年防汛抗旱演练的典型做法及经验,采取沙盘推演、现场演练等多种形式,提升各级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的能力。

  5.持续推进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规范化建设。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各地各相关单位要在2020年汛前上报市防指办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基础上,在各地防指办统筹下,充分发挥应急部门应急物资管理主动性,进一步梳理本地本单位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品种、目录、规格、数量等信息,充分运用好应急物资管理平台,及时录入相关信息,全面摸清底数,完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数据库。各地各相关单位应加大防汛物资储备经费投入,结合防汛抗旱实际采取购置、更新、保养、轮换等措施提升物资储备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及单位还应在救灾安置点适量补充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同时,要加强仓储现代化建设,摸清辖区及行业系统相关企业产能及仓储等信息,积极构建政府储备和社会储备相结合的制度,完善防汛抗旱物资企业储备和产能储备机制。各地各单位要结合本地本系统实际完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采购、调运、保障等制度,不断实现防汛抗旱物资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调用快速、保障有力的目标。

  6.提升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各地各单位要依托应急部门对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优势,充分发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主力军作用;充分利用好市应急部门同安能、林东等社会专业救援力量签订救援协议的应急救援补充优势;组织指导各地各相关单位现有的防汛应急救援队伍及参与防汛抗旱工作的社会应急力量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应急预案演练,落实自身防护措施,发挥好行业系统自有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先期处置作用,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援。此外,市防指各相关成员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防汛抗旱职责组建由水务、水文、地质、勘察、机电、施工、通信等领域专家组成的防汛抗旱应急处置专家库,为水旱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7. 抓好大中型水库地区联合防汛工作。红枫、百花、东风、索风营、大花水(格里桥)等大中型水库(电站)管理单位及涉及地区、相关单位要配合市防指办在汛前召开好地区联合防汛会议,明确防汛主体责任,配合做好大型水电站防洪调度工作,协同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水库泄洪预警、船只安全管理责任,细化水库泄洪安全和船只安全的防范措施,确保水库上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加强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加强防汛抗旱态势分析系统、智慧防汛决策系统等系统平台及其配套监测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及运用,进一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实时会商研判、决策指挥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进一步提升贵阳贵安防汛抗旱指挥调度能力和防汛抗旱决策的智慧化水平。

  9.及时开展河道清障工作。汛前,市水务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河道管理处及相关地区要按职责范围开展河道清障工作,重点对南明河及其支流河道阻水设障进行清理,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有力有序落实清障责任,确保汛期河道行洪畅通。

  (二)切实做好汛期风险管控,着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10.适时开展会商研判。各地及市防指相关成员单位要在汛前防汛抗旱趋势会商研判基础上,视汛情、旱情发展情况适时开展会商研判,提出工作安排建议,安排部署应对措施,妥善应对和处置水旱灾害风险。

  11.完善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市气象、水务、水文、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要在市防指办统筹下,就目前防汛预警信息存在的发送范围重叠、内容重复、信息冲突等情况,探索建立规范统一的防汛预警信息统一联合发布渠道,加强同周边跨界交叉贵安安顺的雨情汛情监测,实现与安顺等地监测预报信息共享。要强化局地性、突发性和极端天气监测预警,加密监测频次,采取多种手段及时发布洪旱灾害预警信息。

  12.强化度汛风险管控。各地各单位要在汛前隐患排查整改基础上,聚焦薄弱环节和重点对象,尤其是南明河上游三库、病险老旧土坝、老城区易积水点、下拉槽、危房树木等重点对象,要有针对性地落实防御措施,加派人手、加密巡查、加强信息上报,确保重点领域、重要对象度汛风险可控。

  13. 加强水工程科学调度。南明河上游阿哈水库、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小关水库等水工程事关城区防洪安全,汛期市水务、应急部门要强化协同统筹,科学调度,严禁擅自超汛限水位运行,在汛后期要结合供水要求有针对性的提出联调措施,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做到蓄泄兼顾。对病险水库和有安全隐患的老旧土坝,要健全巡查抢护制度,降低水位甚至空库运行,落实好应急抢险措施,备好抢险物料,确保安全度汛。

  14.强化汛期安全度汛督查指导。汛期,市防指办将会同市督办督查局适时组织开展防汛抗旱工作督查,市防指相关成员单位要按照督查工作要求,在辖区内深入一线对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完善度汛隐患动态排查整改机制,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措施,限期整改销号。

  15.做好应急处置及转移安置工作。各地各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修订完善后的《贵阳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根据雨情、水情、汛情、工情、旱情具体情况科学启动应急响应,按应急响应等级落实防汛抗旱措施。各地及应急、水务、综合行政执法、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要加强避险点建设,针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合理预置抢险救援力量,科学调配应急抢险设备设施及应急物资,妥善做好受威胁群众避险转移工作,加强后勤保障,确保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工作高效有序。

  16.严格落实防汛值班值守制度。各地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保持防汛信息畅通,遇紧急突发情况能立即处理,确保水旱灾害突发险情有效开展先期处置,把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17.扎实做好水旱灾害灾情统计报送工作。各地及市县两级水务、综合行政执法、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要协同应急部门开展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落实灾情统计报送人员,加强灾情统计报送人员业务培训工作,严守灾情信息报送标准,及时准确全面报送各地受灾情况,科学开展灾后灾情核查,切实做好灾害信息上报录库工作。

  18.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各地各相关单位要建立完善防汛抗旱信息专人负责制度,确保防汛抗旱信息及时有效报送和发布,及时向社会通报防汛抗旱信息和抢险救灾工作情况,配合宣传部门正确引导防汛抗旱正面舆论。充分利用“中国水周”、“5.12”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安全生产月、“七进”等时机,综合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中声传媒等宣传媒介,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市-县-乡(街道)-村(居)”四级应急广播平台,广泛开展防汛抗旱宣传活动,将防汛抗旱应急避险救灾及自救互救相关知识延伸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19.合力开展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各地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贵阳市贵安新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落实方案》相关工作要求,协同配合开展贵阳市贵安新区普查工作专班针对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全面真实摸清贵阳贵安水旱风险隐患底数,为提升贵阳市贵安新区防汛抗旱防治水平提供科学基础支撑。

  (三)做好汛后防汛抗旱总结考核评价工作

  20.汛后总结评估工作。各地各相关单位在汛后要根据汛期处置应对洪旱灾害具体情况,全面分析防汛抗旱工作经验及不足,提交市防指办统筹编制贵阳市贵安新区防汛抗旱工作总体评估报告。

  21.完善防汛抗旱考核评价制度。各级防指办在汛后应根据各地各相关单位防汛抗旱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建立完善防汛抗旱考核评价体系,对完成防汛抗旱工作较好的地方和单位提出表彰,对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促进防汛抗旱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四)切实加强抗旱工作

  22.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各地要结合“十四五”规划实施,大力开展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建设,对现有小水库、小塘坝、小水池等蓄水工程进行清淤扩容、续建配套、除险加固,对老化失修的泵站、渠道等灌溉设施要抓紧修复改造,加强抗旱机井运行管理,提高城乡抗旱保障能力。

  23.强化抗旱水源管理及调度。旱情发生后,各地各相关单位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要求,科学制定应急供水方案,科学调度,合理配置,优先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兼顾生产需求。要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加强洪水资源利用,尽可能增加工程蓄水,尽量多引、多提、多拦、多蓄水,努力增加抗旱水源。

  霍山县佛子岭镇2021年应对防汛抗洪工作总结

  2021年,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防洪保安全”为主,认真做好防汛工作,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安全度汛。现对我镇的防汛准备工作总结如下:

  一、早安排、早落实,认真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我镇水资源十分丰富,为做好“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准备工作,在年初对防汛工作做出早安排,成立了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防汛指挥部成员,完善了防汛工作预案,制定了工作措施,进一步全面落实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做到思想到位,措施落实,并完善村级防洪预案,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到了领导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以确保安全渡汛。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镇认真组织学习上级防汛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上级对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全体干部职镇认真组织学习上级防汛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上级对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在防汛工作中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清醒认识到今年防汛形势,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牢固树立防汛工作无小事,真正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2、制定应急抢险预案,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针对我镇防汛工作的现状,结合去年工作运行情况,我镇认真学习了的防汛抢险预案、应急预案。组织民兵应急抢险队伍开展了防汛演练,组织进行了集中业务技能培训。

  3、落实防汛责任制,加强检查督促工作

  镇积极落实领导班子、各单位、各村负责人防汛责任制和防汛职责,及时上报、反馈情况。同时,加强对防汛责任制的检查督促工作,制定了检查督促制度,要求镇督查考核工作组随时进行检查,以进一步落实防汛职责。

  4、严肃防汛纪律,加强防汛值班

  按照防汛工作有关规定,镇及时修订了防汛值班制度,落实了防汛值班责任制,实行防汛值班、当班、带班制。坚持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各项防汛工作制度,坚守值班岗位,认真履行值班职责,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汛情发展,及时掌握并向上级部门反映重要情况、及时上报雨情雨量,做到上报情况及时、准确。

  5、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治理。

  汛期实行工作人员巡山查哨,对易滑坡、泥石流、塌陷等险段及时排出隐患,随时监测灾害变化情况,及时上报,由各村工作组长负责监测,做好防汛抢险队伍、抢险物资和应急通讯设施、备用电源等一系列措施的准备,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各项工作,一旦发生灾情立即投入抢险救灾,并及时向防汛部门上报灾情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镇地理位置特殊,位于佛子岭大坝下游,防汛难度较大。

  2、缺乏资金投入,在应急抢险物资、人员培训方面力度不够。

  三、今后工作打算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继续完善好防汛工作预案,落实好防汛责任制。

  2、实行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级,实行群防群治。

  3、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加大对防汛物资的筹备,完善各种防汛设施。

  4、加强对防汛抢险队伍的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防汛队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5、防汛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实,工作到位、责任到人。

  晋城市水利防汛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洪涝灾害出现频率高,危害大,向来是政府有关部门,尤其是水利部门的重点防范内容。机构改革后,水利部门在防汛抗旱方面主要承担的职责为水旱灾害防御,主要为水情旱情监测预警、水工程防洪抗旱调度、防汛抗洪抢险技术支撑三项职责。根据多年工作实践,以及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对于我市的水利防汛工作,报告如下:

  一、洪涝灾害风险

  洪涝灾害风险主要有三点,分别为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

  (一)超标洪水

  超标洪水是指超过防洪系统或防洪工程设计标准的洪水。从经济合理和现实情况出发,防洪设施的保证率只能达到一定的设计标准,而洪水由于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等影响,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可能超过设计标准。一旦发生超标准洪水,而且没有有效的应对,可能发生毁灭性灾害。

  (二)水库失事

  水库一旦失事,可能造成河流洪水泛滥,淹没沿途村庄、城市等,造成严重的损失。

  (三)山洪灾害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及伴随发生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山洪灾害具有季节性强、频率高,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来势迅猛、成灾快,破坏性强、危害严重等特点。我市山区多、地形复杂,极易发生山洪灾害,是我市防御的重点。

  二、防汛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

  防汛工作点多面广,很多地方存在着困难以及不到位的地方,主要有:

  一是防洪工程存在短板。部分重点河道没有护岸堤防,有的河道防洪能力低于设防标准。我市多年来未发生过大的洪水,各防洪工程尚未经受过较大压力下的洪水考验。河道抵御洪水能力不能完全保障。

  例如2020年8月14-15日,沁水县出现大暴雨,平均降水量达119.4mm。受强降水影响,沁水县县河、端氏河等河流出现10-20年一遇洪水,沁水县河油房站8月15日14时50分洪峰流量达270m³/s。在洪水冲击下,沁水县内大量堤防被冲毁,累计62处18.2km,经济损失约3000余万元。由于资金所限,多数尚未能得到修复。

  二是山洪灾害防御任务艰巨。我市山区多,地形复杂,极易发生山洪灾害。水利系统建立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包括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市级1个,县级6个)、162个自动雨量和水位监测站点、1056个简易雨量监测站点等。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和平台主要建于2014年,年代已久,经费有限,导致部分维护不到位,有的电子设备老化失修,影响监测监控。

  机构改革后,山洪灾害日常防治和监测预警工作仍由水利部门负责,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由应急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由基层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在工作分工上,会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一方面,一些工作人员对于工作分工不够了解,不清楚自己的职责和边界;另一方面,这里的分工只是一个大的方向,具体一些细的工作,到底由谁来负责还不是很明确,比如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宣传栏、培训演练等群测群防工作,具体由谁负责组织,没有明确规定。

  三是水利系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减弱。机构改革后,市县防办划归应急部门,大批从事防汛抗旱的业务骨干从水利系统转隶到应急系统,然而水利系统仍承担着很多方面的水旱灾害防御任务,导致水利系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呈现任务重、人员少、协调难的局面。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上也不充裕,防御能力减弱。

  四是社会防洪意识淡薄。我市旱多涝少,多年来未出现过大的洪水,全社会的防洪意识有所淡化,特别是对山洪灾害风险重视不足。在生产生活中存在人为河道设障、堆弃垃圾、侵占河滩等现象。基层防汛力量薄弱,预案体系弱化,培训演练开展较少,全民防洪意识差,群众的防灾避险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亟待提高。

  五是人员流动导致干部业务不熟练。尤其今年新调整了部分县(市、区)的水利系统领导干部,时间不长,一些情况还不熟悉,业务能力尚需提高。在平时,也会有相关的干部人员流动现象,导致新来的人业务不熟练,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六是预报预警准确性不高。气象预报有时不够精准,一方面是有时预报不准确,例如预报小雨实际却发生大雨之类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对于局地的强降水往往不能精准预测。山洪灾害预测预警难度更高,除了需要考虑降水量之外,还需要考虑下垫面条件、土壤饱和度、山洪沟现状等情况,虽然前些年做过调查评价,但由于依据不足,加之实地情况随时间产生变化,准确度不高。山洪灾害很难精准预测,现多贯彻“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原则,预警阈值取偏低值,久之容易造成群众麻痹心理。

  三、我市水利系统防汛工作情况及成效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极易发生区域性暴雨洪水和阶段性干旱,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尤为重要。面对严峻的水旱灾害防御形势,我市水利系统积极担当,全面开展了各项工作:

  一是早谋划早部署。4月9日,市水务局组织召开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4月19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从提高政治站位,明确职责任务,抓好防汛备汛,加强监测预警,加强组织领导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再部署、再要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通知》,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进行了细化的安排部署。

  二是抓落实抓排查。为确保汛期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防汛作用,3月份以来,全市水务系统就加快推进水毁项目修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沟道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项目建设;对所有水库及淤地坝,落实了“三个责任人”,重点山洪灾害点,落实了县(市、区)、乡(镇)、村三级责任人。市县水利部门扎实开展了隐患排查工作,市水务局专门成立了6个专班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开展防汛备汛督导检查,截至目前,市级检查30余人次、县级272人次,发现隐患80处,已经整改45处,剩余35处正在整改。

  三是强支撑强备战。今年,在往年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并设立了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三支水利抢险分队,负责水利行业的防汛应急抢险工作;同时,各有关单位落实了防汛抢险物资。修订了95座中小型水库的汛期调度运用方案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以及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开展了演练与培训。对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开展了排查维护,完善了监测预警体系。

  通过积极的防汛备汛工作,夯实了基础,提高了对于洪涝灾害的抵御应对能力。确保了在洪水来前,能及时有效发出预警;洪水来时,能通过工程及非工程措施有效抵御,避免或削弱灾情;发生灾情时,能及时有效地支持开展抢险工作,降低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四、对于防汛工作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防洪工程。做好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对于病险水库,要及时进行除险加固;完善河道堤防,加固或新建重要河段的堤防设施,提高防洪能力。

  二是抓好山洪灾害防御。持续进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及工程措施建设,加强运行维护。多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提高预测精准度。

  三是充实水旱灾害防御力量。在人员、物资、技术等方面,加强水利系统的水旱灾害防御力量,建立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

  四是加强相关干部的培训与锻炼。积极开展对防汛相关干部的培训,老人要对新人多指导帮助,使尽快上手熟悉工作。

  五是要加强防洪防灾知识宣传。通过主流媒体、公众号、宣传栏,以及群测群防体系等方式进行防洪防灾宣传,加强培训和演练。

  连然街道2020年防洪防汛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一、辖区已建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辖区内分布有8座小(二)型水库,15座小坝塘, 10.5公里长的河道(包括7.5公里的螳螂川、2.5公里的沙河、0.5公里的八街河)及近30公里长的沟渠。辖区内水利工程严格按要求落实了水库、坝塘安全“三个责任人”,编制有可行应急抢险避险预案及调度运行计划,水库、坝塘溢洪道、启闭设备、穿坝建筑物、软硬结合部运行正常,水库、坝塘总体形象面貌完好,无渗漏情况,各类监测设备正常运用。

  二、强化部署,落实防汛抗旱责任、措施

  一是严格执行防汛减灾责任制。防汛抗旱减灾行政首长负责制是落实各项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根本制度保障。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层层落实”的原则,街道调整充实了防汛抗旱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办事处主任为组长,水利工作的分管领导及街道武装部长、财政所长等领导为副组长,街道行政办、水务、国土、安监、财政、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防汛抗旱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做到组织领导有力、资金物资到位、防范措施落实。同时,要求各社区(村)也要成立以社区(村)主任为组长的防汛抗旱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完善汛期带班值守制度,明确防汛抗旱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确保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修订完善库塘防汛抢险“一库一策”应急方案。按照市防汛办的要求,街道水管站对辖区8座小(二)型水库,15座小坝塘,修订完善了库塘防汛抢险“一库一策”应急方案。

  针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村小组编制了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案(沿用2019年编制的),明确了责任单位和防守责任领导。做到区域有人管,设施有人查,堤段有人防,水库有人守。

  三是召开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会,层层压实防汛抗旱减灾工作责任。街道于7月2日召开了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会,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干部、15家社区(村)书记、主任、大学生村官等65人参会,制定印发了《连然街道办事处2020年防汛减灾安排意见》,明确了辖区23座库塘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岗位责任人”即三个责任人;强调了防汛抗旱减灾工作重点,细化了各部门防汛抗旱减灾工作职责。并与15家社区(村)书记、主任(首要责任人)签订了《2020年防汛抗旱减灾工作责任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落实责任,赏罚严明。

  四是查缺配置防汛物资,建立防汛抗旱应急队伍。按照分级储备的原则,街道要求各社区(村)查缺配置好防汛物资,在街道储备了编织袋 1.2 万个,防洪桩100根,彩条布 300米等常用和专用抢险物资器材。

  另外,根据当前防汛抗旱减灾的新情况,街道组建了由人武部、财政、行政办、应急办、水利、民政、城规中心等部门人员共计40余人参加的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各社区(村)成立了防汛抗旱应急队伍 15支,组织应急队伍参加民兵知识培训,学习新技术,明确新要求,确保关键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干得好。

  五是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值班工作。街道结合“河长制”工作的深入推进,宣传发动群众,加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监督预警。在2020年汛期,街道机关及15家社区(村)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白天防汛值班电话:68677529,夜间及24小时值班电话:68678600),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到岗和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制度;遇有极端天气发生时,街道防汛办及时将相关天气预报发送给各社区、村主要领导,要求多留意手机短信内容并做好相关备案记录及相关防范;各级河长专管员及时排查维修库塘的警示标牌,确保“标识”醒目、发挥明示作用。

  六是加强宣传。街道水务部门积极抓紧“世界水周”及“安全生产月”等特定日子开展节水宣传、防汛抗旱应急宣传、山洪灾害防御宣传等工作,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

  三、严格安全检查,切实管护库塘安全

  一是落实各级巡查任务,互通信息,加大隐患排查力度。

  按照市水务局的安排,辖区库塘管理单位即所在社区(村)、组每天组织人员检查库塘运行情况,并填报记录表,做好信息登记,发现问题、险情逐级上报;街道水管站每月每库塘沟渠至少检查一次,同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检查,并填报检查记录表等相关信息,及时排查隐患,按时上报汛期信息。

  二是针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 北桥水库未做过除险加固,内坝埂迎水面无防浪坂,坝顶有裂缝,坝埂多处有蚁巢,库区有养殖场,坝肩堆有杂物,泄洪道口有一排高大乔木,已督促整改完毕。2.桃花水库外坝坡有一排高大乔木,已督促整改完毕。3.云化人工湖外坝坡种植菜地,有一排高大乔木,已督促整改完毕。4.清水河水库提升闸门故障,已督促整改完毕。5.和平水库泄洪道有拦鱼网、沙包堵塞,泄洪道出口设有子堰,已督促整改完毕。6.神平水库泄洪道有拦鱼网阻塞,已督促整改完毕。

  四.存在问题

  1.水库安全运行管理资金不足,水库、堤防除险加固资金难筹措,致使病险水库得不到及时除险加固,给安全度汛埋下隐患;

  2.街道财政薄弱,防汛工作经费不足, 小坝塘无养护资金,造成部分坝塘管理不到位;

  五.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防大汛思想准备,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把水库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确保连然街道水库安全度汛;

  2.强化管理、压实责任。不断强化水库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上岗、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水库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有名有实,履职到位。

  临沂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目 录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市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2.2县(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2.3其他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2.4专家组

  3 应急准备

  3.1 组织准备

  3.2 工程准备

  3.3 预案准备

  3.4 物资队伍准备

  3.5 转移安置准备

  3.6 救灾救助准备

  3.7 防汛抗旱检查

  3.8 技术准备

  4 监测预警

  4.1 监测

  4.2 预警

  4.3 市防指防汛预警

  4.4 市防指抗旱预警

  4.5 信息报告

  5 应急响应

  5.1 总体要求

  5.2 应急响应启动

  5.3 防汛应急响应

  5.4 抗旱应急响应

  5.5 应急响应终止

  6 应急保障

  6.1 通信保障

  6.2 应急队伍保障

  6.3 应急物资保障

  6.4 人员转移保障

  6.5 供电保障

  6.6 能源保障

  6.7 交通运输保障

  6.8 医疗保障

  6.9 治安保障

  6.10资金保障

  7 后期工作

  7.1 调查评估

  7.2 善后工作

  8 预案管理

  8.1 编制与实施

  8.2 宣传、培训与演练

  9 奖励与责任追究

  10 附则

  10.1 名词术语定义

  10.2 预案解释部门

  10.3 预案实施时间

  临沂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做好水旱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保证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依法、科学、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和《山东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鲁政办字〔2020〕90号)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部门“三定”方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范围内水旱灾害的防范与应急处置。

  1.4 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属地管理为主,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依法防控、群防群控的原则。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市政府设立临沂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指),负责组织领导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临沂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指办公室)设在市应急局,承担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市防指下设两个分指挥部,分别是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水利工程防指)和市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城市防指)。

  2.1 市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市防指指挥,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和军分区负责同志任常务副指挥,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市应急局、市水利局、市城市管理局、武警临沂支队、市气象局、沂沭河水利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主要负责同志任副指挥,市应急局负责同志任秘书长。

  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林业局、市水文局、市供销社、市地震台、临沂国际机场有限公司、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临沂交通运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临沂供电公司、中国移动临沂分公司、中国联通临沂市分公司、中国电信临沂分公司、中石化临沂石油分公司、中国人寿临沂分公司、人保财险临沂分公司、临沂车务段、临沂工务段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指挥部成员。

  2.1.1 市防指职责

  组织领导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贯彻实施国家、省防汛抗旱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省防指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部署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指导监督防汛抗旱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组织、协调、指导、指挥较大以上水旱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2.1.2 市防指成员单位职责

  临沂军分区负责根据军地抢险救灾协调联动机制,组织指挥民兵参加抢险救灾工作,协助地方政府转移和救援群众。

  市委宣传部负责指导协调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宣传、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指导发生灾情的地方和相关部门做好新闻发布和舆情引导调控工作。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积极开展防汛抗旱知识普及和公益宣传。组织指导市广播电视台、临沂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防汛抢险和抗旱救灾工作,播报预警响应等信息,宣传防汛抗旱预防、避险知识等。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积极争取防灾减灾救灾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统筹协调全市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组织煤、电、油、气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综合协调。负责全市市场价格的监测、预警,拟定价格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承担全市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督促石油天然气管道企业履行管道保护主体责任。做好全市煤矿安全监管工作。

  市教育局负责指导监督各级教育部门开展学生避险转移和水旱灾害应急知识教育和培训演练,做好校舍设施安全隐患排查维护工作,提前组织受威胁区、危险区师生转移并妥善安置,协助提供受灾人员转移安置场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协调防汛抗旱抢险救援有关应急产品等生产组织,对防汛抗旱无线电通信专用频率给予特别保护。指导工业企业安全度汛和工业节约用水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指导属地公安机关加强防汛抗旱抢险救援交通秩序维护、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防汛抗旱物资以及破坏防汛抗旱设施、城乡供水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协调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因防汛抗旱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加强灾区及周边道路管控和疏导。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或转移。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做好因降雨、台风等引发交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市财政局负责防汛抗旱相关资金保障工作,会同防汛抗旱业务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支持。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导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工程治理等工作;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以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指导开展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报预警等工作;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协同做好地质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防汛安全,做好房屋、市政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和防台风工作;指导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组织城市建成区应急供水工程实施。督促城市规划区内物业管理机构做好地下车库等易积水区防洪排涝工作;加强汛期城市规划区内危旧房屋安全督查工作;指导汛期全市房屋安全管理工作;指导灾区开展因灾毁损房屋的安全鉴定、修复。组织指导供气、供水等公用设施的汛期安全运行。

  市城管局负责市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日常工作,做好城市防汛排涝设施的安全运行管理,组织城市建成区防洪排涝抢险;督促城区建筑垃圾清理和市内路面垃圾杂物清除。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承担防汛抗旱工作的交通运输保障,协调解决交通运输保障中的重大问题,负责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做好所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隐患排查、抢修等,维护公共交通运营秩序,及时调配运力,妥善疏导滞留旅客。协调有关单位落实防汛抗旱物资及紧急避险人员运输车辆的储备、调集和运输工作,保障防汛抗旱指挥车辆、抢险救灾车辆道路畅通。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做好因降雨、台风等引发交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市水利局负责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挥部日常工作,按职责开展水情旱情监测预警,发布水情旱情及洪水预报;组织编制重要河道、湖泊和重要水工程的防御洪水抗御旱灾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方案,按照程序报批并组织实施;承担防御洪水应急抢险的技术支撑工作;承担台风防御期间重要水工程调度工作;指导监督全市水利工程防汛岁修、应急处置和水毁修复,负责水利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协同做好防汛抢险、抗旱救灾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监测、发布农业灾情,提出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指导农业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指导县、乡镇做好农业抗旱和农田排涝工作。协调种子、化肥等救灾物资的储备和调拨。监督管理渔政和渔业安全生产,负责渔业港口管理,做好渔船和水产养殖避风工作,组织水产抗灾和恢复工作。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指导粮食等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生产节约用水工作。组织、监督农业植物和水生动植物防疫检疫有关工作。负责及时收集、报送因水旱灾害等造成的农业灾情信息。

  市商务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强化汛期市场管理,整顿流通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生活重要必需品的供应;协助做好防汛物资供应。

  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各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做好汛期安全防范、转移避险、应急处置等工作。负责旅游安全应急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指导各级文化旅游部门协助提供受灾人员转移安置场所。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组织指导各地做好灾区医疗卫生救援和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工作。灾害发生后,及时组织调配医疗卫生救援力量支援灾区,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市应急局负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日常工作,组织协调较大水旱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协调水旱灾害防治工作。统一协调指挥全市应急救援队伍,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依法统一发布灾情。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和调拨制度,在救灾时统一调度。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下达调令调拨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分配市级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组织开展开展洪涝灾害调查评估工作。

  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做好灾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维护市场价格等市场秩序稳定。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按照权限组织实施应急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落实有关动用指令。

  市林业局负责组织指导全市国有林场、苗圃、森林公园和生态林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及时提供林业旱情,组织指导林区减灾工作。

  武警临沂支队负责组织、指挥所属武警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工作,协助地方政府转移和救援群众。

  市消防救援支队负责组织、指挥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参加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按照市政府联调联战机制规定,调度指挥全市应急救援力量开展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协助地方政府转移和救援群众。

  市气象局负责组织天气气候监测和预报预测工作以及气象灾害形势分析和评估,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向市防指及有关成员单位提供气象信息,参与较大及以上气象灾害应急处置。

  沂沭河水利管理局负责沂沭河直管河道防汛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沂河、沭河等直管工程的防洪预案;负责沂沭河等直管防洪工程的安全运行和调度运用;组织开展沂沭河直管河道、堤防的检查巡查工作,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沂沭河直管河道的防洪抢险工作;组织开展沂沭河直管防洪工程的应急处理、水毁工程修复。

  市水文局负责提供雨情、水情和洪水预报及实测信息,按职责发布水情及洪水预报。

  市供销社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防汛抗旱物资的供应;负责组织提供抢险人员和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必需物资。

  市地震台负责市内地震的监测、预测,及时向市防指及有关成员单位、防洪工程管理单位通报有关震情,指导有关部门做好防震减灾救灾工作。

  临沂国际机场有限公司负责临沂机场及设施的防洪安全工作,为紧急抢险和人员撤离及时协调所需飞机,优先运送防汛抗旱和防疫的人员、物资和设备;做好人工增雨的航空协调工作。

  齐鲁交通发展集团临沂分公司负责所辖高速公路交通设施防洪安全,确保道路畅通,抗洪抢险、救灾物资运输车辆优先通行。

  临沂交通运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客运车辆运输受灾群众及防汛抢险人员。

  临沂供电公司负责所辖电力设施的防汛安全,组织做好市防指、防洪工程和设施的电力保障,做好防汛抢险、排涝、抗旱、台风防御、救灾的电力供应,加强防汛抗旱突发事件处置现场的应急电力供应。

  中国移动临沂分公司负责所辖通信设施的防洪保安和应急抢护,协调调度应急通信设施,做好防汛抢险、抗旱、台风防御、救灾等防汛抗旱工作通信保障工作。

  中国联通临沂分公司负责所辖通信设施的防洪保安和应急抢护,协调调度应急通信设施,做好防汛抢险、抗旱、台风防御、救灾等防汛抗旱工作通信保障工作。

  中国电信临沂分公司负责所辖通信设施的防洪保安和应急抢护,协调调度应急通信设施,做好防汛抢险、抗旱、台风防御、救灾等防汛抗旱工作通信保障工作。

  中石化临沂石油分公司负责做好防汛抗旱所需油料物资的调拨供应。

  中国人寿临沂分公司负责投保群众因洪水灾害发生人身伤亡的理赔工作。

  人保财险临沂分公司负责投保财产因洪水灾害造成损失的理赔工作。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临沂车务段负责所辖工程及设施的防洪安全;组织运力运送防汛抗旱和防疫的人员、物资和设备。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临沂工务段负责所辖铁路设施的防洪安全和损毁铁路设施抢修。督促相关单位清除铁路建设中的碍洪设施;协助地方做好就近区域的防汛抢险工作。

  2.1.3 市防指办公室职责

  承担市防指日常工作,指导协调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指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组织全市防汛抗旱检查、督导。组织编制《临沂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按程序报批并指导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储备、调用等工作。综合掌握汛情、旱情、险情、灾情,提出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建议。协调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表彰工作。

  2.1.4 市级分指挥部职责

  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全市水利工程(含沂沭河直管工程)防汛抗旱的指挥、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市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全市城市防汛抗旱的指挥、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办公室设在城管局,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

  2.2 县(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县区政府依法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本级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及武装部负责人组成,在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本级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和指挥本地区的防汛抗旱工作,按照“三定”方案设置防指办事机构。

  2.3 其他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乡镇政府(街道办)要明确承担防汛抗旱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在县级防指和乡镇政府(街道办)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有防汛抗旱任务的单位可根据需要和机构设置的要求设立相关组织机构,负责本单位的防汛抗旱工作。

  2.4 专家组

  各级防指应当建立健全防汛抗旱防台风专家组。专家组主要职责是对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建言献策,参加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会商,参与重大工程险情分析研究、方案制定和处置,协助开展防汛抗旱防台风知识培训,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当发生重大险情时赶赴现场,协助地方制定切实可行的抗洪抢险方案,处理重大险情,指导地方抗洪抢险。专家组汛期始终处于待命状态。

  3 应急准备

  3.1 组织准备

  各级政府强化属地管理责任,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按照“三定”规定设置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各级防指要落实并公布防汛抗旱责任人。有防汛抗旱任务的部门、单位要落实本部门、单位的责任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落实河道重要堤防、水库、城市、重要设施防汛责任人。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3.2 工程准备

  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县级以上政府有关规划推进各类防洪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水毁工程修复、病险水利工程设施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建设,指导和监督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做好日常管理,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3.3 预案准备

  各级防指及有关成员单位要及时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防台风应急预案、各类河道(湖泊)防御洪水方案、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防御洪水方案、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和部门防汛抗旱相关预案等各类防汛抗旱预(方)案,按有关规定报批并组织实施。

  3.4 物资队伍准备

  各级防指及有关单位要按照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有关要求和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需要,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工作。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期社会物资、运输工具、设施装备等征用和补偿机制。

  县级以上政府应按照《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临政办字〔2020〕22号)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应急救援联调联战工作,建立完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的应急协调机制,加强基层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

  乡镇政府(街道办)、村(居)委会应当组织群众参加抗洪救灾。

  3.5 转移安置准备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县级以上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员转移工作。组织落实应急避难场所并及时向社会公告,提前部署做好转移安置的各项准备工作。人员转移补助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乡镇政府(街道办)具体负责实施本区域内的人员转移工作。应急、教育、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城管、交通运输、水利、卫生健康、文化和旅游、气象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人员转移的相关工作。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负责做好本单位的人员转移工作。人员转移工作应当明确相应责任人,落实相应责任制。

  各县区、乡镇(街道办)、村(居)和相关单位应当编制人员转移方案,统计管辖范围内需转移人员数量和实际转移人员数量,针对可能受洪涝灾害、台风影响区域的转移人员设立台账,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组织开展人员转移演练。

  3.6 救灾救助准备

  县级以上政府要完善政府救助、保险保障、社会救济、自救互救“四位一体”的自然灾害救助机制,提升灾害救助质量和水平,帮助受灾群众快速恢复生产生活,避免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按照省政府有关要求建立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

  3.7 防汛抗旱检查

  防汛抗旱检查实行单位自查、行业检查、综合检查等方式,以责任制、体制机制、工程设施、预案编制与演练、物资保障、队伍建设、值班值守、人员转移避险等方面为重点,排查梳理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落实整改措施、责任、时限,确保防汛抗旱工作顺利开展。

  3.8 技术准备

  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城管、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应急、气象、沂沭河、水文等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要加强专家力量建设,切实做好防汛抗旱技术支撑工作,及时提出工作建议,按市防指部署参与检查督导、抢险救援、抗旱救灾、调查评估和人员培训等工作。

  各级防指应不断完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等系统(平台)建设,做好防汛抗旱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等新技术新方法运用,提高灾害信息获取、预报预测、风险评估、应急保障能力。统筹协调专业技术力量,支撑服务防汛抗旱救灾工作。

  4 监测预警

  4.1 监测

  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应急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气象、水文、工程、洪涝、旱情等信息的监测预报。

  4.1.1 气象水文信息

  各级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应加强对台风、暴雨、地质灾害、洪水、旱情的监测和预报,发布有关信息。

  4.1.2 工程信息

  水利、沂沭河、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城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工情、险情监测,及时将重要信息报同级防指、政府,特别重要信息同时汇报上级防指。

  4.1.3 洪涝灾情信息

  洪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

  洪涝灾情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及时收集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及时报送同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并跟踪核实上报,为抗灾救灾提供准确依据。

  4.1.4 旱情信息

  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等。

  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单位要根据部门工作职责,掌握雨水情变化、当地蓄水情况、农田土壤墒情和城乡供水情况,加强旱情监测,按规定上报受旱情况。遇旱情快速发展时应及时加报。

  4.2 预警

  4.2.1 洪水预警

  发生强降雨,主要行洪河道、水库出现涨水时,水文部门要做好洪水预报工作,及时向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提供雨情、水情和洪水预报及实测信息,按职责发布水情及洪水预报。

  当河道湖泊达到警戒水位或警戒流量并预报继续上涨时,或大中型水库达到防洪高水位(或允许壅高水位)或小型水库接近设计水位(或达到警戒水位)并预报继续上涨时,水利及水文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发布预警,并报同级防指。应急部门按照同级防指部署,组织指导有关方面提前落实抢险队伍、预置抢险物资、视情开展巡查值守、做好应急抢险和人员转移准备。

  4.2.2 山洪灾害预警

  水利、自然资源和规划、气象等部门要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预报水平,及时发布预报警报。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以县级为主体,山洪灾害防治区内县、乡政府要根据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动采取预防、预警和避险措施,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4.2.3 台风灾害预警

  各级气象部门要密切监视台风动向,做好未来趋势预报,及时将台风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等信息报告同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预报将受台风影响地区要做好防台风工作。有关县区和部门单位要加强对建设工地、危房、仓库、交通道路、电信电缆、电力电线、户外广告牌等公用设施的检查、加固,组织危险区人员提前撤离避险。

  4.2.4 干旱预警

  水行政主管部门、水文部门要及时掌握旱情,按照职责适时发布干旱预警。因旱供水水源短缺出现供水危机时,供水部门(单位)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通知用水单位、个人做好节水、储备应急用水的准备。

  4.3 市防指防汛预警

  4.3.1 预警等级:防汛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I级)四个预警级别,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4.3.2 预警范围:全市行政区域或部分行政区域。

  4.3.3 预警发布:市防指根据部门、单位监测预警信息及预警建议,组织有关部门、专家会商,研判暴雨、洪水等影响区域、发展态势和危害程度,提出预警发布建议,报市防指副指挥或常务副指挥签发。

  4.3.4 防汛Ⅳ级预警(蓝色)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防汛Ⅳ级预警(蓝色):

  (1)市气象局发布暴雨(或台风)蓝色预警信号,且预报降雨区域在过去10天内累计平均降雨量100毫米以上。

  (2)预计沂河临沂站流量达到4000~7000(不含7000)立方米每秒。

  (3)预计沭河重沟站流量达到2000~3000(不含3000)立方米每秒;

  (4)预计某条重要河道发生超警戒水位(或流量)洪水;

  (5)预计某座中型水库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6)其他需要发布防汛蓝色预警的情况。

  防汛Ⅳ级预警(蓝色)应采取的行动:

  (1)市防指做好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的有关准备,一旦发生相应的险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市防指副指挥或秘书长主持会商,部署防汛有关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市防指指挥、常务副指挥并通报市防指成员单位。

  (2)市防指成员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启动Ⅳ级应急响应的相关准备。有行业防汛任务的市防指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安排部署本行业防汛有关工作。

  (3)市广播电视台等市主要新闻媒体应及时播报防汛预警信息。

  (4)预警范围涉及的相关县区防指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部署防汛工作,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洪水调度,加强辖区内工程的安全监测和巡查。预警范围内的乡镇防指根据水情、工情、险情安排好本级防汛物资、资金、队伍和防洪调度、群众转移避险工作。

  (5)预警范围涉及的有关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值班值守,按有关规定对各类防洪工程巡查检查,按照预案要求做好防洪工程调度,并采取相应防守措施。

  4.3.5 防汛Ⅲ级预警(黄色)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防汛Ⅲ级预警(黄色):

  (1)市气象局发布暴雨(或台风)黄色预警信号,且预报降雨区域在过去7天内累计平均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

  (2)预计沂河临沂站流量达到7000~12000(不含12000)立方米每秒;

  (3)预计沭河重沟站流量达到3000~5750(不含5750)立方米每秒;

  (4)预计2条以上重要河道发生超警戒水位(或流量)洪水;

  (5)预计1座大型水库,或2座以上中型水库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6)其他需要发布防汛黄色预警的情况。

  防汛Ⅲ级预警(黄色)应采取的行动:

  (1)市防指做好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的有关准备,一旦发生相应的险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市防指常务副指挥或副指挥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必要时派出督导组赴一线检查督导防汛救灾工作;根据险情、灾情严重程度,做好市级防汛队伍、物资调度准备,督导做好重点防洪工程的洪水调度工作。

  (2)市防指成员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的相关准备。有行业防汛任务的市防指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署本行业防汛有关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市广播电视台等市主要新闻媒体应实时播报防汛预警信息。

  (4)预警范围涉及的相关县区防指主要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部署防汛工作,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实时发布预警信息,有关防汛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赴一线组织指挥或指导工作,根据预案做好防汛抢险准备和群众安全避险准备,重点防汛部位抢险人员集结待命,防汛物资仓库做好出库和运输准备。强化基层现场报汛制度。预警范围内的乡镇防指按有关规定,落实好本级防汛物资、资金、队伍,做好防洪工程调度及险情抢护、群众避险工作。

  (5)有关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加强值班值守,提高工程巡查频次,严密监控运行状态,按照预案要求做好防洪工程调度,并采取相应防守措施。

  4.3.6 防汛Ⅱ级预警(橙色)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防汛Ⅱ级预警(橙色):

  (1)市气象局发布暴雨(或台风)橙色预警信号,且预报降雨区域在过去3天内累计平均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

  (2)预计沂河临沂站流量达到12000~16000(不含16000)立方米每秒;

  (3)预计沭河重沟站流量达到5750~8150(不含8150)立方米每秒;

  (4)预计2条以上重要河道发生超警戒水位(或流量)洪水,且预计有可能继续上涨接近保证水位(或流量);

  (5)预计2座以上大型水库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6)其他需要发布防汛橙色预警的情况。

  防汛Ⅱ级预警(橙色)应采取的行动:

  (1)市防指做好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的有关准备,一旦发生相应的险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市防指指挥或常务副指挥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必要时启动异地会商并派出督导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全面收集整理工情、灾情和抗洪救灾行动情况等。加强重点防洪工程的实时调度,充分做好市级防汛队伍、物资的调度准备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支队、军分区、武警支队等做好抢险救灾准备。

  (2)市防指成员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相关准备。有行业防汛任务的市防指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署本行业防汛有关工作,必要时派出工作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3)市广播电视台等市主要新闻媒体应实时播报防汛预警信息,并不定期播报汛情通报。

  (4)相关县区防指主要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部署防汛抢险工作,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实时发布预警信息,有关责任人上岗到位、靠前指挥,有关防汛抢险队伍在一线待命,加强防守巡查力度,及时控制险情,随时做好受威胁地区群众安全转移准备。重大险情区域及时组织群众避险转移。

  (5)相关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应按照预案加强工程实时调度,加密工程巡查频次,严密监控运行状态,配合当地防指全方位做好各项抢险准备,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及时处置。

  4.3.7 防汛I级预警(红色)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防汛I级预警(红色):

  (1)市气象局发布暴雨(或台风)红色预警信号,且预报降雨区域在过去3天内累计平均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

  (2)预计沂河临沂站流量达到或超过16000立方米每秒;

  (3)预计沭河重沟站流量达到或超过8150立方米每秒;

  (4)预计某条重要河道发生超标准洪水;

  (5)预计2座以上大型水库发生超允许最高水位洪水;

  (6)其他需要发布防汛红色预警的情况。

  防汛I级预警(红色)应采取的行动:

  (1)市防指做好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的有关准备,一旦发生相应的险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市防指随时召开紧急会商会或专题会商会,市防指指挥主持会商,作出防汛救灾应急工作部署。市防指派出督导组赴一线指导抗洪抢险,现场督促检查重要防洪工程调度、人员转移等落实情况,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消防救援支队、军分区、武警支队等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市防指视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抗洪救灾。

  (2)市防指成员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启动I级应急响应的相关准备。有行业防汛任务的市防指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署本行业防汛工作,全面做好各项应对措施准备,派出工作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3)新闻媒体应实时播报预警信息和汛情通报。

  (4)相关县区防指主要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部署抗洪抢险工作,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实时发布预警信息,有关责任人上岗到位、靠前指挥,加大查险、排险、除险力度,全力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做好参加抗洪抢险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有关防汛抢险队伍严阵以待,加强防守巡查力度,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

  (5)相关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配合当地防指全力投入抗洪抢险工作。

  4.3.8 预警等级调整:根据防汛形势变化,市防指办公室提出防汛预警级别变更建议,按规定程序签发调整。

  4.3.9 预警解除:(1)主动解除:当防汛实际情况低于原防汛预警启动条件时,市防指办公室及时提出市级防汛预警解除建议,由市防指副指挥签发解除。(2)自行解除:当启动与防汛预警级别相对应或更高级别的防汛应急响应,防汛预警自行解除。

  4.4 市防指抗旱预警

  市防指根据雨情、水情、墒情、气象等条件,及时组织会商分析,综合研判旱情发展趋势,针对即将发生的农作物受旱、人畜饮水困难、城镇供水水源短缺等情况,适时提出抗旱预警发布建议,报常务副指挥签发。抗旱预警启动后,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做好抗旱应对准备工作。旱区各级防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旱情监测分析,优化抗旱水源调配,科学编制供水计划,强化节水宣传,切实做好抗旱应对准备工作。旱情威胁解除后,市防指及时解除抗旱预警。

  4.5 信息报告

  有关部门、单位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字〔2019〕50号)等有关规定,做好突发险情、灾情信息报告工作。突发险情、灾情报告分为首次报告和续报。险情或灾情发生后,有关责任部门(单位)在第一时间掌握有关情况并首报。突发险情、灾情发展过程中,根据险情、灾情发展及抢险救灾的变化情况,及时对报告事件续报,续报应延续至险情排除、灾情稳定或结束。

  5 应急响应

  5.1 总体要求

  按洪涝、台风、干旱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防汛应急响应和抗旱应急响应,防汛(抗旱)响应级别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I级)四个响应级别。

  5.2 应急响应启动

  市防指根据气象、水利、水文、应急、城管、沂沭河等部门的预测预警信息,统筹考虑灾害影响程度、范围和防御能力,综合会商研判并启动响应。

  水旱灾害发生后,发生地有关单位应按照预案进行先期处置,并同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防指和上级主管部门。

  I、Ⅱ级响应:市防指指挥签发启动。Ⅲ级响应:市防指常务副指挥签发启动。Ⅳ级响应:市防指副指挥签发启动。

  当响应条件发生变化时,市防指及时调整响应等级。

  5.3 防汛应急响应

  5.3.1 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启动条件:

  (1)2个以上县区启动Ⅳ级或以上应急响应。

  (2)重要河道支流发生重大险情。

  (3)某座小(二)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

  (4)沂河临沂站发生4000~7000(不含7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或沭河重沟站发生2000~3000(不含3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

  (5)2个以上县区发生一般或以上洪涝灾害。

  (6)预报有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8~9级)过境或影响我市,并伴有大范围强降雨。

  (7)其他需要启动Ⅳ级响应的情况。

  响应行动:

  (1)市防指副指挥或秘书长主持会商,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参加,做出相应工作安排。

  (2)市防指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值班值守,密切监视汛情发展变化,加强防汛工作指导,视情派出专家组指导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3)根据险情灾情需要和地方请求,应急、消防部门统筹全市应急救援力量,协助地方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处置。视情协调武警和民兵参与应急处置。

  (4)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挥部实施防洪工程联合调度。

  (5)根据地方请求,应急部门协同水利、粮食和物资储备等有关部门调拨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应急部门统一做好灾情信息发布。

  (6)市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协同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工作情况及时上报市防指。

  (7)相关县区防指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各有关部门组织做好防洪工程调度、防汛抢险救灾、人员避险转移安置等工作,及时将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情况报当地政府和市防指。

  5.3.2 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启动条件:

  (1)2个以上县区启动Ⅲ级或以上应急响应。

  (2)某条重要河道发生重大险情,或某条重要河道支流发生决口漫溢。

  (3)某座小(一)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或2座以上小(二)型水库同时发生重大险情。

  (4)沂河临沂站发生7000~12000(不含12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或沭河重沟站发生3000~5750(不含575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

  (5)2个以上县区发生较大或以上洪涝灾害。

  (6)预报有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0~11级)过境或影响我市,并伴有大范围强降雨。

  (7)其他需要启动Ⅲ级响应的情况。

  响应行动:

  (1)市防指常务副指挥主持会商,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参加,做出相应工作部署。

  (2)市防指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值班值守,密切监视汛情发展变化,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发布汛情通报。

  (3)市防指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指导县区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4)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挥部实施防洪工程联合调度。

  (5)根据地方请求和实际需要,应急部门协同水利、沂沭河、粮食和物资储备等有关部门调拨防汛抢险救灾物资。

  (6)根据险情灾情需要和地方请求,应急、消防部门统筹全市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救助受灾群众,协调武警、民兵参与抗洪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

  (7)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工作情况及时上报市防指。

  (8)视情请求省防指在专家、队伍、装备和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援。

  (9)相关县区防指安排部署做好防洪工程调度、防汛抢险救灾、人员避险转移安置等工作,及时将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市防指。各有关防汛责任人在岗在位,靠前指挥,组织做好防汛抢险救灾等工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指导有关方面加强巡查值守。重要堤段、重点工程要加密巡查,出现险情及时抢护,提前向下游和左右岸受威胁地区发出预警,相关情况按规定及时报告。

  5.3.3 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启动条件:

  (1)2个以上县区启动Ⅱ级或以上应急响应。

  (2)沂河(或沭河)发生重大险情,或某条重要河道发生决口漫溢。

  (3)某座中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或2座以上小(一)型水库同时发生重大险情。

  (4)沂河临沂站发生12000~16000(不含16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或沭河重沟站发生5750~8150(不含815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

  (5)2个以上县区发生严重或以上洪涝灾害。

  (6)预报有台风(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2~13级)过境或影响我市,并伴有大范围强降雨。

  (7)其他需要启动Ⅱ级响应的情况。

  响应行动:

  (1)市防指指挥主持会商,市防指成员和专家参加,做出相应工作部署。并将情况迅速上报市委、市政府和省防指。

  (2)市防指组织有关部门加强联合值班值守力量,密切监视汛情、工情发展变化,组织事发地异地会商分析研判形势,制定应对措施,在新闻媒体上发布汛情通报。

  (3)市防指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指导县区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4)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挥部实施防洪工程联合调度。

  (5)根据地方请求和实际需要,应急部门协同水利、沂沭河、粮食和物资储备等有关部门调拨防汛抢险救灾物资。

  (6)市防指视情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和前线指挥部,根据险情灾情需要和地方请求,应急、消防部门统筹组织全市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救助受灾群众,协调武警、民兵参加抗洪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

  (7)市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工作情况按要求上报市防指,重要情况第一时间上报。

  (8)视情请求省防指在专家、队伍、装备和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援。

  (9)相关县区防指安排部署做好防洪工程调度、防汛抢险救灾、人员避险转移和安置等工作,及时将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市防指,重要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包保重点工程和县区的市领导和防指成员到所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各级责任人在岗在位,靠前指挥,组织做好防汛抢险救灾等工作。

  5.3.4 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启动条件:

  (1)2个以上县区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2)沂河(或沭河)发生超标准洪水或决口漫溢。

  (3)某座大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或2座以上中型水库同时出现重大险情。

  (4)沂河临沂站发生16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水;或沭河重沟站发生815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水。

  (5)2个以上县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

  (6)预报有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4~15级)、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6级以上)过境或影响我市,并伴有大范围强降雨。

  (7)其他需要启动Ⅰ级响应的情况。

  响应行动:

  (1)市防指指挥主持会商,市防指成员和专家参加,安排部署抢险救灾工作。

  (2)市防指加强值班值守力量,统筹协调、指导协助地方抢险救灾。各成员单位按照市防指部署,协同做好抢险救灾、物资调配、资金落实、安全保卫等应急保障工作。

  (3)市委、市政府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工作组,各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同时根据灾情险情情况,属地为主成立现场指挥部,下设若干工作分组,各组按照职责开展工作。需要分洪时,由市防指指挥或常务副指挥签署命令实施分洪。

  (4)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挥部实施防洪工程联合调度,财政部门紧急拨付救灾资金,应急等有关部门组织指导地方转移救助受灾群众,应急、消防等部门统筹协调抢险救援力量实施抢险救援,协调武警、民兵参加应急处置,组织协调新闻宣传部门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发布汛情通报。

  (5)市抢险救灾指挥部将工作情况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和省防指,根据领导批示指示作出进一步工作部署。

  (6)请求省防指在专家、队伍、装备和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援。

  (7)相关县区防指部署做好防洪工程调度、防汛抢险救灾、人员避险转移和安置等工作,及时将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市防指,重要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包保重点工程和县区的市领导和防指成员到所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各级责任人在岗在位,靠前指挥,组织做好防汛抢险救灾等工作。

  5.4 抗旱应急响应

  5.4.1 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启动条件:

  (1)农业发生轻度干旱。判断指标:区域农业旱情指数在0.1~0.6之间或连续无雨日数春季和秋季15~30天,夏季10~20天,冬季20~30天或0~40cm深度的土壤相对湿度50%~60%之间。

  (2)人畜发生轻度饮水困难。判断指标: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0%~15%之间。

  响应行动:

  (1)市防指副指挥或秘书长主持会商,气象、水利、农业农村、水文、应急管理等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分析旱情发展态势,提出应对措施,做出相应工作安排。将情况及时上报市政府、市防指指挥和常务副指挥,并通报市防指各成员单位。

  (2)相关县区防指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具体安排抗旱工作;派出专家组到一线具体指导抗旱工作,并将抗旱工作情况上报当地政府和市防指。

  相关地区各级政府要根据旱情发生的季节,充分利用已有水源,组织农民抗旱保墒、保苗。或根据苗情状况,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组织应急打井、挖泉等措施,增加抗旱水源。关注饮水困难群众吃水情况,落实供水措施。

  (3)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要做好以下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天气形势分析和对干旱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及预测预报;水文部门要加强土壤墒情和地下水位监测;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农情监测;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工程蓄水监测统计和水量动态变化,及时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报送信息。

  5.4.2 抗旱Ⅲ级应急响应

  启动条件:

  (1)农业发生中度干旱。判断指标:区域农业旱情指数在0.6~1.2之间或连续无雨日数春季和秋季31~50天,夏季21~30天,冬季31~60天或0~40cm深度的土壤相对湿度40%~50%之间。

  (2)人畜发生中度饮水困难。判断指标: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5%~20%之间。

  响应行动:

  (1)市防指常务副指挥主持会商,气象、农业农村、水利、水文、财政、应急、石油、电力等部门参加,分析抗旱形势,提出应对措施;加强抗旱工作组织领导,视情况召开全市抗旱工作会议;派出抗旱督导组赴受旱县区,督查指导抗旱工作;将情况及时汇报市委市政府。

  (2)相关县区防指主要负责同志主持会商,贯彻上级抗旱工作部署,落实区域内抗旱各项具体工作,并将抗旱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

  (3)相关县区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抗旱救灾工作。采取设置临时泵站、开挖输水渠道,在河、库、汪塘截水、挖潜水等措施,努力增加抗旱水源。加大再生水利用力度,组织开采地下水。组织向人畜饮水困难地区送水、运水。

  (4)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要做好以下工作:气象部门密切注视天气变化,条件适宜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水利部门科学管理调配水源,加强地下水开采技术指导;农业农村部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抗旱技术指导;财政部门积极落实抗旱资金;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开展报灾核灾工作;电力和石油部门及时为抗旱提供应急供电和用油保障。

  5.4.3 抗旱Ⅱ级应急响应

  启动条件:

  (1)农业发生严重干旱。判断指标:区域农业旱情指数在1.2~2.1之间或连续无雨日数春季和秋季51~75天,夏季31~50天,冬季61~80天或0~40cm深度的土壤相对湿度30%~40%之间。

  (2)人畜发生严重饮水困难。判断指标: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0%~30%之间。

  响应行动:

  (1)市防指指挥主持会商,常务副指挥、副指挥及全体成员参加,研究部署抗旱措施。实施全市地表水资源统一调度,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进行调配,用水上实行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态用水。

  (2)市县防指紧急制定应急水量调度方案,统一调度辖区内水库、闸坝所蓄水量,报同级政府批准实施,有关地方政府、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统一调度,严格执行调度指令。

  (3)各级政府实行限水措施。可在一定区域内限制或者暂停高耗水行业用水,优先保障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缩小农业供水范围或者减少农业供水量。

  (4)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要做好以下工作:财政部门及时为救灾提供应急资金;交通运输部门为抗旱物资运输提供运输保障;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卫健部门及时派出医疗卫生专业防治队伍赴灾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公安部门要维护社会稳定;新闻媒体滚动发布旱情,报导抗旱措施。市防指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5.4.4 抗旱Ⅰ级应急响应

  启动条件:

  (1)农业发生特大干旱。判断指标:区域农业旱情指数在2.1~4之间或连续无雨日数春季和秋季75天以上,夏季50天以上,冬季80天以上或0~40cm深度的土壤相对湿度小于等于30%。

  (2)人畜发生特别严重饮水困难。判断指标: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0%以上。

  响应行动:

  (1)市防指指挥主持会商,有关市领导、市防指成员、市直有关部门参加,作出抗旱应急工作部署,将情况上报省防指、省政府。市防指根据抗旱工作需要,经市政府批准,宣布本辖区内相关行政区域进入紧急抗旱期。市政府视情况组成前线指挥部,现场组织指挥抗旱救灾工作。市防指密切监视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旱情预测预报,派出督导组、专家组赴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市防指及相关部门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值守,根据需要随时在市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滚动发布旱情,报导抗旱措施。市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2)相关县区政府要严格落实和执行上级抗旱指示,要不等不靠,调动社会一切力量全力投入抗旱救灾。采取必要措施维护社会稳定。抗旱紧急期,地方政府可视抗旱工作需要,在辖区内征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

  (3)市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市防指安排,全力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5.5 应急响应终止

  5.5.1 当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时,市防指可视情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1)市气象部门解除台风警报信号,且预报对我市无明显影响。

  (2)市气象部门预报未来没有大的降雨过程,工程险情基本控制,沂河、沭河控制站流量已回落至警戒流量以下。

  (3)全市旱情已得到有效缓解。

  5.5.2 市防指根据防汛抗旱形势,组织会商,综合分析研判,提出应急响应终止建议,由市防指指挥或常务副指挥签发解除。

  5.5.3 防汛抗旱应急响应解除后,依照规定征用、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应按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归还、入库储存或核销。取土占地、砍伐林木的,汛期结束后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有关各级政府对取土后的土地组织复垦,对砍伐的林木组织补种。

  6 应急保障

  6.1 通信保障

  水旱灾害发生后,通信部门要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迅速调集力量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确保防汛抗旱抢险救灾通信畅通。必要时,调度应急通信设备,为抢险救灾通信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

  6.2 应急队伍保障

  (1)按照全市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应急部门和消防救援队伍组织指挥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实施救援。

  (2)当地应急部门向同级政府提出调动武警参加抢险支援需求,按照规定程序办理。

  (3)发生水旱灾害时,各类专业应急抢险队伍按照防指等有关调用指令赶赴现场抢险救灾。

  6.3 应急物资保障

  各级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做好防汛抗旱物资的储备管理工作。各级防指统筹本级防汛抗旱应急物资调拨工作,各存储单位接到调令后,第一时间将所需物资运抵指定地点。

  6.4 人员转移保障

  (1)人员转移工作由灾区各级政府负责,各相关单位协助实施。

  (2)各县(区)、乡镇政府(街道办)、村(居)委会按照预案确定的工作流程、转移线路、安置地点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工作。

  6.5 供电保障

  供电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用电重点保障单位名录,优先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等供电需要。

  6.6 能源保障

  能源部门组织做好油、气、电等能源供需调配,优先保障受灾地区和抢险救灾需求。

  6.7 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做好交通设施隐患排查,开辟绿色通道,保障抢险救援指挥、运送救灾装备、物资车辆通行。

  6.8 医疗保障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做好灾区疾病防治工作,组织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赴灾区指导、参与卫生防疫和伤病救治工作。

  6.9 治安保障

  公安部门负责做好水旱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打击破坏抗洪抗旱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负责做好防汛抢险、分洪爆破时的戒严、警卫工作,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

  6.10 资金保障

  按照事权与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各级政府要做好年度预算,合理安排防汛抗旱抢险救灾资金。

  7 后期工作

  7.1 调查评估

  发生水旱灾害后,市应急局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对较大及以上水旱灾害进行调查评估,提出防范、治理、改进建议和措施。

  7.2 善后工作

  各成员单位应各尽职责、加强协作,共同做好灾后工作。灾害发生地的县级以上政府应组织有关单位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征用调用物资费用补偿、治安管理、工程修复、污染物清除、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工作。

  8 预案管理

  8.1 编制与实施

  本预案由市防指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并按原程序报批。

  有关部门根据本预案组织编制本部门相关预案,各县区参照本预案制定本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8.2 宣传、培训与演练

  各级防指和新闻单位应加强防汛抗旱避险知识宣传,提高全民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全民参与防汛抗旱工作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各级防指结合实际,有计划地开展防汛抗旱培训演练,检验应急准备效果和应急响应能力。各防指成员单位结合本部门、本行业实际,组织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防汛抗旱实战能力。

  9 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防汛抢险和抗旱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对防汛抗旱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有关法律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 附则

  10.1 名词术语定义

  10.1.1 水旱灾害包括:河湖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台风灾害、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由洪水、地震等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等次生衍生灾害。

  10.1.2 骨干河道:沂河、沭河。

  重要河道:东汶河、祊河、蒙河、邳苍分洪道、分沂入沭、汤河、燕子河、吴坦河、西泇河、新沭河、温凉河、梓河、涑河、柳青河、李公河、南涑河。

  10.1.3 大型水库:岸堤水库、跋山水库、沙沟水库、唐村水库、许家崖水库、陡山水库、会宝岭水库。

  中型水库:刘庄水库、施庄水库、双河水库、长新桥水库、小马庄水库、考村水库、石泉湖水库、相邸水库、大山水库、黄土山水库、张庄水库、朱家坡水库、黄仁水库、寨子山水库、昌里水库、吴家庄水库、公家庄水库、杨庄水库、大夫宁水库、安靖水库、上冶水库、马庄水库、龙王口水库、古城水库、书房水库、石岚水库、寨子水库、高湖水库、凌山头水库、龙潭水库、刘大河水库。

  10.1.4 洪涝灾害:因降雨、融雪、冰凌、溃坝及风暴潮造成的洪水、渍涝灾害和由暴雨造成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一般洪涝灾害:一次洪涝灾害使1/6~1/3(不含1/3)的所辖行政区域受灾,或农作物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5%—29%。

  较大洪涝灾害:一次洪涝灾害使1/3~1/2(不含1/2)的所辖行政区域受灾,或农作物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0%—49%。

  严重洪涝灾害:一次洪涝灾害使1/2~2/3(不含2/3)的所辖行政区域受灾,或农作物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69%。

  特大洪涝灾害:一次洪涝灾害使2/3以上所辖行政区域受灾,或农作物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

  10.1.5 区域农业旱情评估采用区域农业旱情指数法。

  区域农业旱情指数计算公式如下:Ia=

  

 

  式中Ia—区域农业旱情指数(指数区间为0~4);i—农作物旱情等级(i=1、2、3、4依次代表轻度、中度、严重和特大干旱);Ai—某一旱情等级农作物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Bi—不同旱情等级的权重系数(B1=1、B2=2、B3=3、B4=4,依次代表轻度、中度、严重和特大干旱)。

  10.1.6 市级干旱等级判定标准

  轻度干旱:0.1≤Ia<0.6;或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占当地总人口比例10%~15%。

  中度干旱:0.6≤Ia<1.2;或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占当地总人口比例15%~20%。

  严重干旱:1.2≤Ia<2.1;或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占当地总人口比例20%~30%。

  特大干旱:2.1≤Ia≤4;或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占当地总人口比例≥30%。

  10.1.7 城市干旱缺水率:城市干旱缺水率=(城市正常日供水量-因旱城市实际日供水量)/城市正常日供水量。

  10.1.8 城市干旱等级判定标准

  城市轻度干旱:5%<城市干旱缺水率≤10%,出现缺水现象,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城市中度干旱:10%<城市干旱缺水率≤20%,出现明显缺水现象,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受到较大影响。

  城市严重干旱:20%<城市干旱缺水率≤30%,出现严重缺水现象,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受到严重影响。

  城市特大干旱:城市干旱缺水率>30%,出现极为严重的缺水局面或发生供水危机,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受到极大影响。

  10.2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防指办公室负责解释。

  10.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临沂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临政发〔2018〕7号)同时废止。

  (2020年7月18日印发)

  六安市城管局做好2021年防汛各项工作情况报告

  为切实做好2021年中心城区防汛排涝工作,确保城市安全度汛,市城管局认真履行城区防指办公室职责,未雨绸缪,精心谋划,扎实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

  一、认真组织谋划2021年城区防汛排涝工作

  根据市防汛抗旱指挥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为扎实做好2021年城区汛前准备工作,一是市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21年城区防汛排涝准备工作的通知》(城防办[2021]2号),要求金安区、裕安区、开发区及市直相关单位结合实际,认真做好防汛排涝隐患排查治理、防汛排涝应急预案修订完善、防汛物资器械配备、防汛应急演练等工作;二是组织考察学习。3月底,市城管局组织相关人员赴合肥、南京等城市学习考察防汛排涝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三是提请市政府印发《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度中心城区防汛排涝工作的通知》,对城区防指成员单位的防汛备汛工作再次进行部署和要求,对城区管渠清淤、居民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地下空间、城区水系、城区道路、建设工地、收储地块等防汛责任进一步明确,做到不留空白点、不留盲区;四是建立重点区域责任制。结合往年汛期情况,排查57处重点区域,每个点位都落实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修订完善防汛排涝应急预案并组织预案演练

  我局认真总结历年城区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工作实际,依据《六安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修订完善了《六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中心城区防汛排涝工作应急预案》,局属公用事业单位分别制定完善园林、环卫、市政排水、供水、燃气专项防汛应急预案,并组建了专业应急队伍。金安区、裕安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也修订完善了防汛排涝应急预案并报城区防办备案。根据前期制定的演练计划,近日开发区支队开展城市道路防汛排涝应急演练、市市政处开展城区低洼处和窨井抽排水排涝应急演练,市自来水公司开展启动防汛排涝设施应急演练、新奥燃气公司开展加气站区洪涝应急救援演练,演练都取得了圆满的成果,一方面对机械设备性能进行调试,另一方面检验设备操作人员操作技能熟练程度,为有效开展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提供重要保证。确保汛期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加强应急物资和器械储备

  按照“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我局备齐备足防汛排涝、抢险必备的物资、器材、设备。现有1艘冲锋舟,2艘巡逻艇和5辆排涝泵车、3辆疏通车、26台小型汽油泵,备有防汛沙570吨、石料2870吨、2000条防汛编织袋、9000条防汛麻袋以及警示标牌、水泵、铁锹、手电、救生衣等应急抢险物资。防汛物资落实专人看管,24小时随时领取。金安区政府计划采购橡皮艇8艘,排水泵8台,目前正在走采购程序。

  四、全面开展汛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汛前对城区防汛排涝隐患实施全方位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城市排水管网、行泄沟渠、排涝泵闸、老旧小区、下穿隧道、低洼地段、地下空间、施工现场等重点区域和重要设施,共排查隐患111处,已整改88处,还有23处正在整改。市城管局汛前对城区重要区域排水管网设施进行清淤和疏通,目前已完成了雨水主管网疏通123公里,支管网疏通104公里,城区排水沟渠清淤疏通17公里,检查井清淤6985座,雨水箅清淤11787座,对易发生冒溢地段的检查井,加装防护网等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汛期排水畅通。对金安区、裕安区分别下达《关于消除城区防汛排涝隐患的通知》,要求两区消除防汛排涝隐患5处。

  明光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做好突发性水旱灾害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安徽省抗旱条例》、《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突发性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主要包括:洪涝灾害、山洪灾害、台风暴雨、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由地震、恐怖活动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供水水质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灾害。

  1.4工作原则

  防汛抗旱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公众参与、军民结合的机制。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原则。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坚持依法防洪抗旱,以人为本,科学防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以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为首要目标。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市人民政府设立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指),负责组织、指挥全市的防汛抗旱工作,其办事机构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指办)设在市水务局。

  2.1.1市防指组织机构

  市防指由市政府市长任指挥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任副指挥长,市人武部、市政府办、市水务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委、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安监局、明光工业园区、市气象局、市供电公司、市移动公司、明光国元农保公司、市消防大队、市电信局、市水文站、市海事处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2.1.2市防指职责

  负责组织、指挥全市的防汛抗旱工作,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淮河、池河、女山湖等主要河湖防御洪水方案,及时掌握全市汛情、旱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统一调控和调度水资源,组织灾后水毁修复及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2.1.3市防指成员单位职责

  成员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性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2.1.4市防指办职责

  承办市防指的日常工作,及时掌握全市汛情、旱情、工情;根据市防指决策,具体统一调度全市骨干防洪抗旱工程;组织拟定主要河湖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中型水库调度运用办法和重点地区的抗旱预案,并监督实施;指导、检查、督促受涝地区开展排涝;督促指导有关防汛指挥机构清除河道、湖泊、行蓄洪区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负责防汛抗旱经费、农业抗灾用电指标计划安排,防汛抗旱物资的储备、管理和调拨;组织、指导防汛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队的建设和管理等。

  2.2防汛现场指挥机构组成及其职责

  为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市防指成立潘村洼、池河、女山湖、分水岭、石坝水库、林东水库、燕子湾水库、宝龙圩片等8个防汛抗旱指挥所。各防汛指挥所领导汛期现场组织指挥各片防汛抗旱工作。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预防预警信息

  3.1.1气象水文信息

  (1)气象信息。主要包括:降雨量及天气形势分析,预报中、短期降雨量及天气形势、台风生成及走向趋势、其他有关气象信息。

  气象部门应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工作,当有可能发生灾害性天气时,要加强与上级和周边地区气象部门的会商,滚动预报最新气象变化趋势,并及时报送市政府和市防指。

  (2)水文信息。主要包括:降雨量、蒸发量、水位、流量、蓄水量及其变化趋势,以及洪峰水位、流量、预计出现时间等水文特征值。

  各类报汛站应将监测和收集的水文信息及时报市防指办。

  3.1.2河道堤防信息

  河道堤防信息主要包括:实时水位、流量、工程运行状况、巡堤查险有关情况(包括查险队伍人员组成、人数、交接班等);工程出险情况(包括出险时间、地点、类别、程度、处置等情况);负责处理险情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应急通信联络方式、抢险队伍、抢险消耗物资等。

  现场防汛指挥机构、工程管理单位应随时掌握河道堤防汛情信息,认真做好记录。当河道水位超设防水位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负责巡堤查险并及时将情况报告市防指和上级主管单位;当河道水位超警戒水位时,由当地政府组织民工上堤巡堤查险和防守。现场防汛指挥机构应及时将有关工程及防汛信息报市防指;当河道水位达保证水位时并呈上涨趋势时,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斗争,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堤查险,及时将防汛有关信息报告市防指,每日按9时、15时两个时段向市防指报告抗洪抢险情况。

  3.1.3水库工程信息

  水库工程信息主要包括:实时水位及库容,入库、出库流量及变化趋势,泄洪建筑物调度及运行状况及水库大坝渗漏点观测等。若发生险情要形象描述险情状况及采取的应急抢险措施,负责处理险情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应急通信联络方式等。

  水库超汛限水位后,水库管理单位应按照规定,增加对大坝、溢洪道、输水管(洞)等区域的巡查次数,增加大坝安全监测设施观测频次,做好记录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在安全运行状况下,水库管理单位按规定向市防指和水库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当发现险情或建筑物运行出现异常时,应立即报告市防指和水库主管部门。

  3.1.4洪涝及灾害信息

  洪涝、灾害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土壤墒情、蓄水和城乡供水情况;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灾害发生后,有关部门应及时向市防指报告灾情。市防指及时收集洪涝、旱灾情动态信息,按规定报同级政府和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对有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须核实后立即上报。

  3.2预防预警行动

  3.2.1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抗旱队伍,检查维护防汛抗旱工程设施,储备足够的防汛抗旱物资,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保证通信畅通。

  3.2.2气象水文预警

  自预报有灾害性天气发生时,由气象主管部门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当预报将发生严重水旱灾害时,市防指应提早预警,通知相关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做好应对准备。

  3.2.3洪水灾害预警

  (1)当河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后,市防指在本区域内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汛情信息。当河道、湖泊水位接近保证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水库水位接近设计洪水位,水库、堤防、涵闸等发生重大险情时,市防指视情依法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

  (2)当河道堤防及涵闸、泵站等穿堤建筑物、水库出现重大险情时,水工程管理单位或现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及时向市防指和水工程主管部门报告,当地政府应迅速成立现场抢险指挥机构,负责组织抢险,并立即向可能淹没的区域发出预警,同时向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

  (3)当水库大流量泄洪、遭遇特大暴雨洪水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可能导致溃坝时,水库管理单位应及时向市防指和水库主管部门报告,现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及时向水库下游预警。

  3.2.4行蓄洪区预警

  当预报行蓄洪区达到规定运用水位时,应按有关规定启动行蓄洪区运用预案,做好群众、重要物资安全转移准备。市防指视汛情发展趋势,适时发出预备转移通知、限时转移通知。所在地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转移和安置,做好进洪口门爆破等准备工作。

  3.2.5山洪灾害预警

  山洪灾害易发区由国土部门负责监测,落实观测和预报措施。当预报或发生强降雨时,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加强观测。每个乡镇、村、组和相关单位都要落实信号发送员,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实现快速转移,并报市防指,以便及时组织抗灾救灾。

  3.2.6台风暴雨灾害预警

  (1)气象部门应密切监视台风(含热带风暴、热带低压等),做好趋势预报。对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暴雨,及时将台风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速度和台风暴雨的量级和雨区分布等信息,与水文部门、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会商,并报告市政府。台风影响临近时及时将有关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

  (2)预报将受台风暴雨影响的有关地区,加强值班,市防指组织气象、水文、国土资源等部门会商,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布。

  3.2.7干旱灾害预警

  市防指掌握实时旱情,并预测干旱发展趋势。针对干旱灾害的成因、影响范围及程度,采取相应预警措施。

  4应急响应

  4.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4.1.1按洪涝、旱灾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参照《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

  4.1.2进入汛(旱)期,市防指办、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跟踪掌握雨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预案。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巡查,发现险情立即向市防指和主管部门报告,同时采取措施,努力控制险情。防指各成员单位应按照市防指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并及时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4.1.3洪涝、干旱灾害发生后,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市政府和市防指负责组织实施抗洪抢险、排涝、抗旱等方面工作。

  4.2Ⅰ级应急响应

  4.2.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Ⅰ级响应

  (1)当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我市境内淮河或池河水位达到或接近保证水位;

  (2)淮河干流主要堤防、城防圈堤和林东水库发生重大险情;分水岭、石坝、燕子湾三座中型水库有发生垮坝的;

  (3)全市范围内发生大于80万亩旱情的特大干旱。

  4.2.2Ⅰ级响应行动

  (1)在上级防指的指导下,市防指主持会商,作出相应的工作部署,并迅速将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和滁州市防指。按照《防洪法》等有关规定,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每天在市电台、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告》,宣传报道汛(旱)情及抗洪抢险、抗旱行动情况。市防指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2)市防指协调解放军、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应急送水。按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组织强化巡堤查险和堤防防守。市防指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3)市防指全面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承担本区域的防汛抗旱工作,并将工作情况报上级防指。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

  (4)当防洪工程、设施出现险情时,市政府应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指挥机构,全力组织抢险。市防指领导到现场督查指导抢险工作,并派出专家组进行技术指导。按程序申请解放军、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

  (5)加强水源调度,确保人畜饮用水。

  4.3Ⅱ级应急响应

  4.3.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Ⅱ级响应

  (1)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或干流大部分河段及城市防洪圈堤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2)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及池河堤防发生决口;

  (3)分水岭、石坝、燕子湾三座中型水库、南沙河马场拦河坝、女山湖节制闸发生重大险情,或小(一)型水库、重点小(二)型水库发生垮坝;

  (4)全市范围内发生大于50万亩干旱。

  4.3.2Ⅱ级响应行动

  (1)在滁州市防指指导下,明光市防指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按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组织强化巡堤查险和堤防防守,及时控制险情,组织强化抗旱工作。及时将情况上报市政府和滁州市防指,通过防汛抗旱快报等方式通报市防指成员单位。必要时,由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并作出工作部署。定期在市电台、市广播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告》。按照《防洪法》等有关规定,依法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市防指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市防指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2)市防指全面承担全市的防汛抗旱工作,并将工作情况报市政府和滁州市防指。受灾地区的行政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按照职责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

  (3)当防洪工程、设施出现险情时,相应指挥所全力组织抢险。必要时,可按程序申请解放军、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

  4.4Ⅲ级应急响应

  4.4.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Ⅲ级应急响应

  (1)淮河流域发生较大洪水,或干流发生两个以上主要控制站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2)淮河干流明光段堤防出现重大险情,或一般支流堤防发生决口;

  (3)分水岭、石坝、燕子湾三座中型水库、女山湖节制闸、南沙河马场拦河坝出现较大险情、重点小(一)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或一般小型水库发生垮坝;

  (4)全市范围内发生大于30万亩干旱。

  4.4.2Ⅲ级响应行动

  (1)市防指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发展趋势,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及时将情况上报市政府和滁州市防指,并通过防汛抗旱快报等方式通报市防指成员单位。市电台、市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告》。市防指派出工作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2)市防指依法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八片防汛抗旱指挥所人员立即上岗到位,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开展本区域的防汛抗旱工作,按规定上足防汛抗旱民工,加强防汛查险,并将工作情况报市政府和市防指。

  (3)当防洪工程、设施出现险情时,所在地政府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指挥机构组织抢险。

  4.5Ⅳ级应急响应

  4.5.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Ⅳ级应急响应

  (1)淮河流域发生一般洪水,我市淮河、池河等河道水位超过设防水位接近警戒水位;

  (2)淮河干流堤防出现险情,或主要支流堤防发生较大险情;

  (3)全市范围内发生轻度干旱。

  4.5.2Ⅳ级响应行动

  (1)市防指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加强汛情、旱情的监视和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滁州市防指。市防指派出检查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2)有关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密切监视汛情,按职责加强巡逻查险,并将巡查情况上报市防指和上级主管部门。

  (3)现场防汛指挥机构按职责承担本区域的防汛抗旱工作,按规定组织民工上堤防汛查险,组织开机排涝或抗旱提水,并将工作情况报市政府和市防指。当防洪工程、设施出现险情时,当地政府应立即组织抢险并迅速上报险情。

  4.6不同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

  4.6.1河湖洪水

  (1)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分工的责任段督查防汛工作,市防指成员和技术人员要按照分工要求,进岗到位,开展工作。按《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逻抢险规定》上足防汛民工,巡堤查险和防守。当淮河水位继续上涨,危及重点保护对象时,市防指按调度权限和防御洪水方案,适时调度防洪工程,确保重要堤防及城市的防洪安全。

  (2)当预报接近保证水位或遇到重大险情时,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到责任段,靠前指挥,现场防汛指挥机构负责人根据需要增调防汛抢险民工,重要险工险段确定专人防守。抢险技术难度较大时,市防指申请上级防汛机动抢险队支援抢险。必要时,按程序请求动用解放军、武警部队参加突击抢险。

  (3)当遇特大洪水时,市防指按照淮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及淮河洪水调度方案,提出调度运用意见,报请上级防指批准后组织实施。

  (4)发生涝灾的地区要按先自排后机排的原则积极开展排涝。当地政府须组织劳力,拆除堵坝,保持沟渠畅通;全力开启固定泵站,调集并架设临时排水机械,抢排涝水。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积极筹措排涝经费,电力部门要优先保证排涝用电。

  4.6.2 行蓄洪区启用

  当预报行蓄洪区达到规定运用水位时,市防指做好各项准备。需爆破行洪的,市防指积极为部队实施爆破提供保障。根据洪水预报和批准的洪水调度方案,当上级防指研究决定启用行蓄洪区时,市防指及时通知部队赶到爆破现场,做好一切爆破准备。行蓄洪区启用命令下达后,由部队实施爆破,市公安部门维护治安秩序,市防指将实施情况及时向上级防指反馈。

  4.6.3山洪灾害

  当预报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由市防指或相关部门及时发出警报,市政府对是否紧急转移群众作出决策,如需转移,应立即通知相关乡镇或村组组织人员安全撤离。转移群众应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先转移危险区人员后警戒区人员。转移过程中要防止出现道路堵塞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时,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赶赴灾害点,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市政府组织民政、水务、交通、电力、通信等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山洪灾害造成更大灾害损失。

  发生山洪灾害后,若有人员伤亡,或滑坡体堵塞河道,市政府立即组织人员或抢险突击队进行紧急抢救、抢险,必要时向当地驻军、武警部队求援。

  4.6.4台风暴雨灾害

  (1)台风可能影响时,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防汛负责人应立即上岗到位,根据当地防御台风暴雨方案进一步检查各项防御措施落实情况。对台风暴雨可能严重影响的地区,市政府发布防台风暴雨灾害预警信息,组织防台风暴雨工作,派出工作组深入第一线,做好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落实防台风暴雨措施和群众安全转移措施,指挥防台风暴雨和抢险工作。

  (2)市防指督促相关地区组织力量加强巡查,督促对病险堤防、水库、涵闸进行抢护或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置措施。台风暴雨可能明显影响的地区,根据降雨量、洪水预测,控制运用水库、水闸及河湖洪水调度运行,超蓄的水库应将水位降到规定的蓄水位;湖泊水位高的应适当预排。

  (3)台风中心可能经过或严重影响的地区,当地政府应动员和组织居住在低洼地、危险区、危旧房特别是人员集中的学校、医院等人员的及时转移,海事、交通部门通知在湖 (河) 面作业的船只回港避风,住建部门通知高空作业人员停止作业。电力、通信部门落实抢修人员,一旦损坏迅速组织抢修,保证供电和通信畅通。城管执法局做好市区广告宣传标牌等高空物体的固定,林业部门做好树木的保护工作。医疗卫生部门做好抢救伤员的应急处置方案。国土资源部门对山洪泥石流、滑坡易发地区加强监测频次,采取应急措施。

  (4)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时播发台风预报警报、防台风暴雨措施以及市防指的防御部署。

  4.6.5水库溃坝、堤防决口、水闸垮塌

  (1)当出现水库溃坝、堤防决口、水闸垮塌前期征兆时,现场防汛指挥机构要立即启动水库、圩堤等对应抢险预案,迅速调集人力、物力全力组织抢险,尽可能控制险情,同时立即向市政府和市防指报告,向下游可能受灾区域预警。

  (2)工程出险地点的下游地区政府或现场防汛指挥机构应迅速组织转移淹没区或洪水风险区内群众,并根据预案利用有利地形构筑二道防线,控制洪水影响范围或减缓洪水推进速度。同时,市防指充分利用行蓄洪区及其他次要堤圈,做到有计划分洪,为抢险创造条件。

  (3)当水库溃坝、堤防决口、水闸垮塌,启动堵口抢护预案,充实现场抢险力量,设立技术专家组、施工组、物资器材组、后勤保障组、转移安置组等,迅速实施堵口抢护。

  4.6.6干旱灾害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按特大、严重、中度、轻度4个干旱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抗旱措施,并负责组织抗旱工作。

  (1)特大干旱

  抗旱工作成为全市中心工作。强化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市领导到受旱地区指导抗旱救灾工作,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重点企业用水安全,确保灾区社会稳定。

  市防指进一步加强旱情分析预报工作,及时掌握旱情灾情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宣布进入紧急抗旱期;及时召开成员单位会议,组织会商,全面部署抗旱工作;做好抗旱重点水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市防指派出抗旱指导组深入受灾地区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动员全市抗旱服务组织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流动机械及送水设备,全力以赴开展抗旱服务,并重点向饮水困难地区送水。及时将旱情及抗旱情况报告市政府和上级防指;定期通报旱情旱灾及抗旱救灾情况。

  市防指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全力做好抗旱救灾相关工作。

  市防指及时掌握旱情、灾情,分析旱情发展趋势,并向市政府和滁州市防指报告。受灾地区迅速启动相关抗旱预案,运用各项特殊的应急抗旱措施,包括应急开源、应急限水、应急调水、应急送水等。组织、动员抗旱服务组织和社会有关单位向饮水困难地区送水。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受旱地方政府视情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限制直至暂停高耗水、重污染企业的工业用水;限制直至暂停洗车、浴池等高耗水服务业用水;缩小农业供水范围或者减少农业供水量;限制直至暂停排放工业污水;限时或限量供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

  (2)严重干旱

  市防指及时掌握旱情、灾情及其发展趋势,视情宣布进入紧急抗旱期;不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全面部署抗旱工作;强化抗旱骨干水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派出抗旱指导组,深入受旱地区指导抗旱工作;及时将旱情及抗旱情况报告市政府和滁州市防指;通报旱情旱灾及抗旱情况;提请市政府将抗旱作为全市重点工作,加大对受旱地区资金和抗灾用电的支持。市防指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抗旱救灾相关工作。

  受旱地区适时启动抗旱预案并报市防指备案,当地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全力抗旱,视情采取应急抗旱措施,发生饮用水困难的地区应组织、动员抗旱服务组织和有关单位送水。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各成员单位落实抗旱职责,做好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增加并落实抗旱用电指标、应急抗旱资金和物资。加强水质监测,防止发生水污染事件。

  (3)中度干旱

  市防指及时掌握旱情发展情况,适时部署抗旱工作,做好抗旱骨干水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适时向受旱地区派出抗旱指导组,并向市政府、滁州市防指报告旱情;对受旱地区给予资金和抗灾用电支持。

  (4)轻度干旱

  市防指办及时掌握旱情信息和发展趋势,适时发布旱情预警预报,强化蓄水保水和水源统一管理,组织开展抗旱服务。

  4.7信息报送和处理

  4.7.1信息内容

  防汛抗旱信息主要包括:雨水情、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水工程、行蓄洪区调度运用情况,参加防汛抗洪、抗旱人力调集情况,防汛抗旱物资及资金投入情况,因水旱灾害转移人口及安置等情况。

  4.7.2信息报送

  各类信息实行归口管理,逐级上报。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实行一事一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4.7.3信息处理

  一般信息由防指办负责人审核后报出,重要和需要上级帮助、指导处理的信息,须经防指负责人审签。

  4.7.4信息核查

  凡本级或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准备采用和发布的水旱灾害、工程抢险等信息,由市防指根据上级部署立即调查核实。

  4.8应急结束

  河湖水位落至警戒水位以下、重大险情得到有效控制,严重旱情已缓解,并预报无较大汛情、旱情时,市防指可按规定的权限宣布解除紧急防汛(抗旱)期。

  依照有关紧急防汛(抗旱)期规定征用、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汛(旱)期结束后应及时归还或按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调用专业机动抢险队或抗旱服务队,由申请调用的单位支付成本费用。

  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现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协助当地政府进一步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修复水毁基础设施,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5应急保障

  5.1组织保障

  达到Ⅲ级以上响应条件时,市防指成员单位要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加强市防指工作力量,在市防指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处理防指紧急事务和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保证防汛抗洪和抗旱工作高效运转。

  5.2队伍保障

  5.2.1群众防汛抢险队伍

  群众防汛抢险队伍是防汛抗洪的基本力量,承担巡堤、查险、排险任务。按照《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逻抢险规定》,一线民工每公里10—20人,二线民工每公里20—30人,三线民工每公里30—50人,以行政区划统一编队,明确负责人,由现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调度。根据汛情发展,市防指或现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决定增调防汛民工。水库巡逻抢险民工按中型水库每座20人,小(一)型水库和重点小(二)型水库每座15人,一般小(二)型水库每座10人,明确责任人,由现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调度。

  5.2.2部队抢险队伍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是抗洪抢险的骨干力量。视汛情、险情发展,市防指逐级向上级申请调动部队支援。

  5.2.3防汛机动抢险队

  防汛机动抢险队主要承担对抢险设备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的防汛抢险任务。防汛机动抢险队由市防指调遣,赴指定地点实施抢险,必要时听从上级防指调遣,赴其他地区执行防汛抢险任务。有关大型企业组建的防汛抢险队,由市防指和现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调遣。

  5.2.4抗旱服务队

  抗旱期间,抗旱服务组织应服从市防指调遣,到受旱地区提供抗旱流动机械,维修抗旱机具,租赁、销售抗旱物资。市抗旱服务队重点支援严重受旱地区应急提水、抗旱技术服务等工作。

  5.2.5水文监测应急队伍

  为确保在特殊情况下,水文测站能测得准、报得出,完成在圩堤决口、行蓄洪区行洪等紧急情况下的水文测报任务。

  5.3物资资金保障

  5.3.1物资储备

  按照“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的原则,市防指、各乡镇、重点防洪工程管理单位以及受洪水、旱灾威胁的其他单位应按规定储备防汛抢险、抗旱救灾物资。

  5.3.2物资调拨

  (1)代省级储备防汛抗旱物资的调用,应本着“先近后远,先主后次,满足急需,及时高效”的原则,优先保证重点地区的防汛抢险和抗旱物资急需。

  (2)我市储备的防汛抗旱物资调拨须逐级申请,经市防指批准,由市防指办向各储备单位签发调拨令。紧急抢险情况下,可用电话或明传电报申请批准调动,用后补办手续。申请内容包括用途和需用物资的品种、数量、运往地点、时间等。

  (3)各储备单位、仓库接到调拨令后,必须立即组织发货,申请单位负责组织运输,并及时向市防指办反馈调拨情况。

  (4)进入紧急防汛期,各级防汛指挥机构根据防汛抗洪的需要,可在其管辖范围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凡运送防汛人员、物资的车辆在各等级公路、桥梁和渡口均免费优先通行。电力部门要全力保障防洪、排涝、抗旱供电。

  5.3.3资金保障

  市、乡财政预算每年安排防汛抗旱经费,用于辖区内防汛物资储备、水利设施运行与维护、水利工程应急除险、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防汛抢险和卫生防疫。上级财政下拨的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应及时安排,专款专用。

  5.4灾民安置及医疗保障

  市政府负责组织转移行蓄洪区和低洼地群众,当地政府及民政部门负责为临时转移出来的群众提供临时安置场所,妥善安置灾民生活。医疗部门负责保障灾民基本医疗条件。

  5.5通信保障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必须配备有线、无线通信设施;各雨水情、旱情采集点必须配备有线或无线通信设施,对于自动采集点,必须制定设备出现故障时的监测信息应急采集、报汛预案,确保信息畅通。

  在紧急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公共广播和电视等媒体以及手机短信等手段发布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撤离。

  市防指办应编制防汛抗旱所涉及到单位及个人防汛抗旱通讯录,每年汛前更新,对关键部门及关键人员要明确多种形式联系方式。

  6新闻报道

  坚持稳定、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和实事求是、及时准确、把握适度的原则,为抗洪抗旱救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7善后工作

  发生水旱灾害的地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

  7.1水毁工程修复

  汛期结束或洪水退去后,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或工程管理单位做好前期工作,提出水毁修复计划,抓紧组织实施,力争在下一次洪水到来之前恢复主体功能。

  7.2防汛抗旱物资补充

  针对当年防汛抗旱物资消耗情况,按照分级筹集的原则,各级财政应安排专项资金,及时补充到位。

  7.3行蓄洪区补偿

  当年行蓄洪区运用后,财政、水务等部门按照《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和《国家蓄滞洪区运用财政补偿资金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组织核查财产损失,提出补偿标准和办法,报市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7.4灾后重建

  各相关部门应根据汛(旱)期受损情况,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原则上按原标准恢复,但经上级批准同意的重要工程,可提高标准重建。旱情解除后,对经批准的临时截水工程和设施须尽快拆除,恢复江河沟渠及其堤防原貌。

  8附则

  8.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防指办负责管理,并视情况需要及时修订。各地根据本预案制定相关河道、地区和重点工程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8.2奖励与责任

  对防汛抢险和抗旱救灾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和奖励。对防汛抗旱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8.3应急指挥机构及联系方式

  市防指办值班室电话:0550—8105707

  传真:0550—8105708

  邮箱:mgfxb@163.com

  8.4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防指办会同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8.5预案生效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那邦镇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2020年以来,那邦镇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安全”这一中心,精心部署,扎实工作,从早、从严、从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现将那邦镇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那邦镇基本情况

  那邦镇地处盈江县西部,东与铜壁关乡相连,北与昔马镇毗邻,西南与缅甸联邦接壤,国境线长20.5公里,国土面积87.35平方公里,年降雨量2655毫米;全镇辖3个村委会、9个村民小组;全镇辖区内有16条河流、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加强防范,狠抓落实。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那邦镇认真组织学习上级防汛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上级对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在防汛工作中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清醒认识到今年防汛形势,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牢固树立防汛工作无小事,真正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二)加强领导、完善预案。成立了那邦镇2020年度防汛抗旱领导小组、那邦镇汛期防洪检查督促领导小组、那邦镇各村防汛抢险突击队,编制了《那邦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以保障全镇人民群众安全和生产安全为首要目标,建立统一、快速、协调、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

  (三)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发放宣传册900余份,把防汛法律法规的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组织开展辖区内防汛知识培训2次,广泛宣传灾害的危害性和各类灾害的典型特征及预防措施,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的主动性。

  (四)夯实基础,加强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在已建立的群测群防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镇群测群防体系,切实落实基层的防灾责任。

  (五)严肃防汛纪律,加强防汛值班。按照防汛工作规定,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各项防汛工作制度,坚守值班岗位,认真履行值班职责,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汛情发展,及时掌握并向上级部门反映重要情况、及时上报雨情雨量,做到上报情况及时、准确。

  (六)科学防灾,认真开展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我镇办公室及时收集气象预报,通知到各村,做好应急预防措施,确保防灾工作顺利开展。

  (七)常抓不懈,落实山洪灾害防灾的各项制度。各村认真落实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及时上报、应急现场调查等山洪灾害防灾制度措施。

  (八)落实经费,建立保障制度。结合实际,山洪灾害工作实行实报实销制度,确保了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危害大、影响严重、急需治理的隐患点,争取立项,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彻底治理或搬迁避让,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干部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受灾害威胁时,部分群众自救意识弱。

  (二)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队伍。对灾害诱因、发生规律等知识不深,预报预警能力不强。

  (三)灾害防治资金不足。由于镇财政收入不足,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防治。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加大对如何监测、如何防灾、救灾等知识的宣传,把宣传重点放在村组,提高群众知晓率,增强群众的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把政府强制的被动抗灾转化为群众自觉的主动避灾。

  (二)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全民参与防灾、抗灾。进一步完善镇、村、组三级群测群防体系,充分发动组织各站所部门和群众共同参与开展群众性的监测和预防。实行群众自测自警,加大监测力度,全面实现对灾害及时发现、快速预警和有效避让。

  (三)积极探索防御灾害的治本之策。将搬迁避让工作进行到底。搬迁避灾是灾害防治工作从“治标”转向“治本”的重要措举,已成为当前灾害防治工作的一种新趋向。针对我镇部分地区受灾害威胁的农村散户,搞工程治理得不偿失,在考虑群众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基础上,鼓励和动员灾害易发区群众搬迁,做到主动避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根本上解决山洪灾害威胁问题。

  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是关系到那邦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构建和谐稳定平安新那邦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形势严峻、困难重重,我们仍然有信心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坚强领导下,抓好灾害防治各项工作,为群众的生命财产提供安全保障。

  泉阳镇2021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界首市有关防洪工作会议精神及安排部署,为确保我镇在遭受灾害时,救灾应急工作能够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提高应对灾害的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结合我镇防汛抗旱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洪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我镇防汛抗旱抢险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和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指挥部工作职责

  1.负责对全镇防汛抗旱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和部署;

  2.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

  3.负责指导抢险救灾,安置疏散灾民,设置避难场所,做好疏散点食宿物品的供应工作;

  4.负责发布灾情信息,组织查灾、核灾,向上级报告灾情,接收、调拨救灾物品。

  (二)成立应急队伍

  镇政府成立应急救灾、安全保卫、医疗救护、后勤保障4个工作组,具体负责防汛抗旱应急工作。

  1.应急救灾组。负责灾区的抢险救灾工作。

  2.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维护秩序、疏导交通、疏散群众等工作,确定死亡人员姓名、身份并通知死者和伤员家属,防止和处理事故现场可能发生的刑事案件。

  3.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抢救和治疗工作。

  4.后期保障组。负责现场抢险物资供应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三、相关单位防洪救灾主要工作职责

  (一)村委会主要工作职责

  1.根据镇防汛抗旱预案,制定本村的防汛抗旱预案,并报镇防汛抗旱办公室备案。在汛期来临之前,按照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要求,对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安排,确定防汛抗旱第一责任人和防汛抗旱分片包干人员,并签订防汛抗旱安全责书。

  2.各村防汛抗旱第一责任人,要对本辖区的防汛抗旱工作负总责。

  3.防汛抗旱分片包干人员要坚决服从第一责任人的命令,并按要求对包干地区进行认真的洪前、洪期、洪后三个环节的检查,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包干区第一责任人,并向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上报书面材料,并及时处理,不留后患。

  4.对辖区内的河道、沟渠等重点地段进行详细排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

  5.对阻碍防汛抗旱工作的违章建筑物,要依据《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坚决予以拆除。

  (二)其它单位主要工作职责

  1.综治办:负责维护灾区治安秩序,打击趁灾打劫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重点目标安全,做好交通疏导、交通管制以及救灾物资牵引等工作。

  2.民政所:负责救灾款物的筹集和储备,制定救灾款物分配方案,组织救灾捐赠工作,做好救灾及捐赠款物的接收、使用、管理工作;开展救灾政策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和减灾意识。

  3.电力、电信和邮政部门:负责组织指挥灾区电力、通讯等设施的抢修工作,保障灾区电力供应、通信及邮路的畅通。

  4.农综站:负责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指导灾民搞好抢种补种等灾后生产,做好灾区种苗供应和动植物病的防治工作。

  5.安监办:负责对灾区雨情、水情、洪情的预报和监测。做好水位监测,分析预测未来水流量以及可能出现的险情;组织灾区重要水利、供水等设施的抢险修复工作,提出恢复重建方案。

  6.卫生院、计生办:负责灾区防病治病和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护和卫生监督工作,报告、发布疫情信息,负责疾病防治药品、器械的管理、使用和救灾药品的质量监督。

  7.财政所:做好救灾经费下拨工作,保证救灾款及时到位。

  四、防洪分片包干检查

  包村干部要及时组织村干部群众,做好救灾工作,负责对洪前、洪期、洪后全过程进行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处理,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镇防汛抗旱指挥部作出书面汇报。

  (一)汛前检查。各包村干部负责对各村领导机构的成立、防汛值班制度的落实,辖区内主要河道、沟渠和各学校、卫生院、村委会等重点地段防洪抗洪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二)汛期检查。督促检查和指导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根据当地实际,重点检查汛前所查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检查,对防汛抗旱预案不落实、值班不到位等问题要限期改正。

  (三)洪后检查。主要检查灾情情况(损失程度),总结防汛抗旱工作的经验教训和解决遗留问题。

  五、防汛抗旱的义务

  任何行政、企事业单位都有参加防汛抗旱救灾的义务;镇内有劳动能力的18周岁至60周岁的男性公民、18周岁至55周岁女性公民(包括外地在本镇从业暂时居住在本镇的公民),均有参加防汛抗旱救灾的义务。

  六、防汛抗旱工作的基本要求及工作纪律

  (一)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在防洪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工作纪律,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及时上报下达。指挥部各成员在防洪期间,若有事外出需离开本地时,必须经指挥长批准请假,并安排好自己责任范围内的防洪工作。值班期间出差时,应向防洪值班室说明去向和联系方式。

  (二)各村、各单位防洪领导小组,有电话的必须保证电话24小时畅通,制度健全,记录完整,值班交接手续齐全,发现险情要在第一时间内上报下达,不得延误抢险工作。

  (三)各村防汛抗旱组织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体现服从大局、团结抗洪的精神。

  (四)凡是在洪期值班和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中,玩忽职守、不负责任,失职或渎职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者,依法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救灾应急的反应和行动

  灾害发生后,救灾应急做出如下反应

  (一)镇指挥部召开救灾指挥部成员会议,通报全镇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更大灾害,部署全镇救灾工作。立即将我镇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报告区人民政府和区有关部门,请求区政府给予支持。

  (二)镇指挥部立即组织相关工作组,进驻受灾严重地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三)其它各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和任务,做好支援灾区工作。

  (四)发布灾情。镇指挥部办公室汇总灾情,报区救灾指挥部。

  八、灾后救济工作

  (一)及时召开生产自救工作会议,迅速组织恢复生产、抢种补种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劳务输出。

  (二)认真组织查灾核灾工作,重点核查因灾造成房屋倒塌特别是全倒户、农作物绝收等特重灾民的损失。

  (三)根据核实后的灾情,制定灾民救济方案,分步实施。

  瑞昌市防汛工作汇报

  我市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恪守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我们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各项准备,牢牢把握“一个中心、三个重点、五个确保“的防汛总目标,在防汛责任上更加压紧压实,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关键期各项工作,未雨绸缪,争取主动,从早、从严、从实做好各项防汛工作,在思想上更加警醒警惕,在行动上落实防汛各项措施,着力做好各类水工程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现将我市防汛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指挥机构设置情况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立以行政首长市长为指挥长,分管应急副市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分管大农业市委常委、市人武部部长、分管建口副市长、分管水利副市长和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指挥长,28个单位为成员的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防汛指挥体系。

  (二)防汛工程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各类水库94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82座;各类山塘2302座(水利普查后数字),其中“头顶一盆水”山塘49座;万亩以上圩堤2座,即长江堤和赛湖堤,长江堤全长10.55公里(其中瑞昌市境内的梁公堤5.6公里,九江县境内的赤心堤4.95公里),赛湖堤全长23.2公里。依江傍湖的地理位置决定我市防汛工作特点是:重点在长江堤,险点在赛湖堤,难点在各类水库和山塘。

  (三)防汛物质储备情况

  我市防汛仓库累计储备编织袋64.2万条,草袋4万条,麻袋2万条,三色布11.1875万平方米,土工布0.662万平方米,冲锋舟5艘,橡皮船33只,救生圈10个,救生衣600件,桩木330立方米,照明设备8台,救援麻绳3000米、铁锹100把、镐100把、防汛前哨指挥帐篷4个、便携光伏发电机8台,油据30把、多功能防汛救援包30个,抛绳抢2套,应急发电机5台,物资总价值达495.7725万元。长江梁公堤、赤心堤;赛湖堤及各类水库预备了抢险砂石料和块石2.6万方,另外还准备了一定数量的桩木、钢筋笼、排涝水泵等相关防汛应急抢险物资。各水库、堤防的现场均按照省防总下发的“水库堤防应急抢险备料基本要求”进行了应急备料。

  二、近期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雨、水情趋势

  雨水情: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天到13日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局地午后到夜间有阵雨或雷阵雨;14日~16日我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个别点大暴雨;17日多云,午后到傍晚有阵雨或雷雨;18~20日晴天多云,局部午后到傍晚有阵雨或雷阵雨。

  (二)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我市受持续强降雨和长江上游来水及鄱阳湖区湖水顶托影响,长江码头站和赛湖站水位先后均超出警戒水位。按照《瑞昌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并请示市防指领导同意,已于7月5日16 时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开展防汛工作;7月10日12时,长江码头站水位22.82米(超警戒1.82米),赛湖站水位20.70米(超警戒1.70米),且仍呈继续上涨趋势,按照预案规定市防指及时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全力做好防汛各项防御工作,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三)压实防汛工作措施

  为全力以赴做好流域性超警戒洪水防范和持续强降雨防范工作,进一步强化值班值守,强化山塘水库、堤防和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巡查排险,确保“不死一人、不垮一坝、不溃一堤”,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全力以赴做好防洪抢险应急准备各项工作:

  1.强化防汛责任落实。各地严格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防汛责任制,持续保持高度警觉,始终绷紧防汛安全弦,坚决克服侥幸心理、松懈思想、厌战情绪,充分做好打大战、打硬战、打持久战的准备。长江(梁公堤、赤心堤)、赛湖堤先后发生超警戒水位,圩堤各管辖堤段责任单位按照《瑞昌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领导到岗到位,及时组织人员上堤,全面落实责任堤段的巡查防守,开展值班值守、巡堤查险等工作,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落实到人。

  2.加强防指调度能力。按照应急预案规定,7月10日14时市防指已启动Ⅰ应急响应,市防指领导坐阵指挥部调度,每天会商一次,根据气象和水文等部门的预测预报情况,组织市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农业农村局、应急局、气象局、水文中心等相关成员单位会商,及时分析、及时研判,制定针对性措施,下达针对性指令;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市防办临时设在市水利局,鉴于目前防办人员少,在防办现有2名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分别再从应急、水利部门临时各抽调两名同志充实防办人员力量,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及时、有效。

  3.加强防汛督查力度。连日来市领导先后深入各挂点责任乡镇和重点堤防、山塘水库以及山洪地质灾害点,对防汛值班、物资储备、责任落实以及各项防洪抢险措施等落实情况实地督导。市防指于7月8日紧急派出6个督查组分别赴各地及相关水工程管理单位进行防汛督导检查。重点对“头顶一盆水”山塘、水库(水电站)以及以及重点堤防的履职尽责、度汛措施、防汛物资、防汛队伍、值班值守、隐患台账以及其它影响安全度汛等相关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做到责任到位、巡查到位、措施到位,切实做到全方面、不留死角,隐患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各类水工程安全度汛。

  4.强化巡堤查险责任。要求人员数,严格按照九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做好圩堤巡查抢险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落实巡堤查险人数和开展巡查。长江(梁公堤、赤心堤)各责任堤段由码头镇、白杨镇、武蛟乡负责组织人员上堤开展巡堤防守工作;赛湖堤各责任段由赛湖、桂林负责组织人员上堤开展巡堤防守工作;城防堤二道堤责任段由湓城街道负责组织人员上堤开展巡堤防守工作;提升为Ⅰ级应急响,各堤段责任单位严格按照保护耕地面积5万亩以上堤防及长江干堤每公里每班不少于9人,不间断巡查;采用拉网式方法,成排前进,确保了巡查做到“眼、手、耳、脚、工具等五到”,尤其重点加强了堤顶、堤坡、堤脚以及险工险段、历史出险点、穿堤建筑物等巡堤查险工作,避免巡堤盲区,真正做到了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市防指及时组织水利部门技术人员,前往各水工程点对巡查防守抢险等工作加强指导和帮助,切实提高了巡堤查险成效。

  5.成立防汛专项工作组。基于当前严峻防汛形势,市防指决定成立指挥协调、宣传报道等8个专项工作组,在市防指集中办公,合力应对防汛应急等各项工作。

  6.成立防汛前线指挥部。根据《瑞昌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经瑞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研究决定,成立以下六个防汛前线指挥部,城防堤防汛前线指挥部、赛湖堤防汛前线指挥部、梁公堤防汛前线指挥部、赤心堤防汛前线指挥部、下巢湖防汛前线指挥部、码头工业城防汛前线指挥部。

  三、下步工作开展

  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实到实处。坚决克服厌战情绪,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极端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防汛各项工作,把小汛作为大汛来对待,无汛当作有汛来防范,时刻绷紧防汛之弦;严格落实各级防汛工作责任制,狠抓各项工作落细落实,抓好隐患排查、健全研判会商机制、做好应急预案、加强值班值守、强化物资保障、压实防汛责任,确保我市安全度汛。

  三汊港镇防汛抗洪及灾后重建工作汇报

  三汊港镇辖区内有2座千亩圩堤——东风圩堤、左桥圩堤,1座小(一)型水库,7座小(二)型水库。当鄱阳湖水位达到警戒线19米,我镇即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防汛当中,抓好防汛巡查排险除险等工作,由于今年洪水来势凶猛,根据省市县防指文件相关要求,我镇两座圩堤全面泄洪。进洪受灾后,镇党委、政府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积极开展受灾群众转移安置、防疫消杀、灾后自救、“六稳六保”和脱贫攻坚工作,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尽全力降低灾害的损失。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标对表,从严从紧抓好抗洪抢险工作

  (一)工作落实情况

  自防汛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防指等各部门的悉心指导下,镇党委、政府始终将责任扛在肩上,带领全体党员干部与洪魔斗争。镇党委书记担任东风圩堤的副指挥长,镇长任左桥圩堤的指挥长,其他班子成员及一般干部按照安排在圩堤上值守、巡查、抢险。

  按照要求行洪后,镇党委政府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开展救灾和灾后重建等工作,明确分工,确定职责,围绕防汛值班值守、核灾救灾、灾民转移安置、灾后恢复生产自救、灾后重建、救灾物资的申报发放、贫困家庭和人口的救助、灾后环境整治及防疫等8个方面,有序开展工作。

  (二)物资储备情况

  4月份进入汛期后,我镇就开始为防汛做好准备工作,圩堤、水库清杂到位,砂石、编织袋、三色布等防汛物资提前提前采购到位,同时投入资金35万余元在两个圩堤上搭建了11个值守点,架设通电线路6公里,为防汛工作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巡查排险情况

  全镇防汛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和县乡两级责任单位的防汛干部日夜坚守东风、左桥两个圩堤,严格按要求进行巡查排险,镇纪委牵头的督查组每日对值守情况进行督查。至7月11日行洪时,共发现出险点19处,处理险情80余次,确保了两座圩堤的安全。

  在做好圩堤防汛工作的同时,镇党委政府也密切关注山塘水库汛情,每座山塘水库都有专人巡查,水位高时及时开闸放水,如发现险情第一时间上报,并按预案进行处置,确保了水库安全。

  二、精准规范,从实从细做好减灾救灾工作

  (一)转移安置情况

  我镇共转移群众484户1772人,其中11户34人集中安置在长红、亮星村小两个集中安置点,每个安置点都按“八有”要求配备,保障了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村干部每日到安置点了解群众需求,并做好思想工作,确保无人私自返回原住所居住。

  (二)核灾报灾情况

  灾情发生后,镇安排专人对全镇灾情进行汇总,要求各村据实上报,不得漏报、虚报。7月11日水位超历史最高水位,我镇13个行政村有11个受灾,梅堂村委会四房查村、港头老街村等部分自然村全村被淹。共有1194户5296人受灾,其中贫困户135户402人;紧急转移484户1772人,其中集中安置11户3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737.31亩,水产养殖受灾面积5873亩,良田损毁2443亩,其中贫困户产业受灾种植业864亩,绝收813亩,水产养殖受灾740亩;受灾房屋698户,其中贫困户51户,倒塌房屋6间;道路损毁17055米,桥梁损毁3座,水利设施损毁16处,直接经济损失8700余万元,其中农业损失2110万元,基础设施损失5186万元,群众家庭财产损失1422万元。

  (三)救灾款物管理

  灾情发生后,镇村干部通过微信等方式向在外能人志士介绍受灾情况后,许多乡贤通过个人、企业或者商会的形式为我镇捐资捐物,为家乡救灾工作奉献一己之力。

  共收到社会捐资12.8万,各部门下拨及社会捐物约15.5万元,已按程序全部发放到位,镇村两级全部建立台账。救灾资金123.5万元正在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步骤进行分配,各村按照省市县文件要求正在制定分配方案。

  (四)防疫消杀情况

  在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注重抓好防疫工作,镇党委政府安排镇分管卫生防疫的领导牵头在镇卫生院召开专题会议,对各村村医进行防疫消杀工作专题培训。村委会和村级卫生机构每天对退出洪水的区域进行消杀,对集中安置点的群众进行体温测量,对居住点定期进行消毒,杜绝疫情发生。

  (五)服务保障情况

  因圩堤进洪,我镇集镇老街、都中公路道路受淹进行管制,为方便周边十余万群众的出行,镇党委政府同县公路部门一起安排船只免费运送过往群众,累计运送群众4000余人次,对道路被淹村庄临时安排船只开辟简易山道,确保群众出行安全,督促供电、供水部门抢修设施,保障用电用水安全,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及智障人员管控,杜绝溺水事件发生。

  (六)灾后重建情况

  按照“一堤一策”的要求,对我镇两座圩堤分别编制了《圩堤退水期管理和圩堤内生产自救方案》,对圩堤巡查、安全管理、险情处置、内湖排涝、水环境保护、生产自救等工作设计了预案,确保退水期圩堤安全。

  我镇油茶、小龙虾等产业和早稻、水产养殖在此次洪灾中不同程度受损,镇扶贫站、农技站已对受灾情况逐一进行了核实,积极与保险公司对接,申请农业保险理赔,全镇早稻大户投保面积675亩,赔付27万元,散户投保面积6740亩,保险公司正在查勘,虾稻共作30011亩,已落实赔付360元/亩,赔付资金108.4万元。对退出水面的农田正组织开展自救,抢收早稻面积1520亩,发放粮种2.2万斤,坚持水退到哪里,种到哪里,已抢种晚稻面积1950亩。并加强技术指导,力争将损失降到最小。

  对洪水退出的区域,镇党委政府及时安排各村委会联合中峰公司对垃圾进行清运,杜绝垃圾成堆现象。对损坏的道路、桥梁和水利设施能抢修的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抢修,目前已抢修水毁公路1.7公里,同时申报水毁交通项目资金1564万元。镇执法队负责协助集镇被淹商户及时清运垃圾,恢复环境,确保集镇经济运转。目前我镇集镇受灾商户已全部恢复营业。

  三、科学调度,从优从速统筹落实各项工作

  (一)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做牢四道保障。对全镇730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落实教育帮扶政策;村卫生室、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全覆盖;加大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对象危房改造力度,彻底消除住房安全问题;通过安装自来水或签订供水协议,实现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全覆盖。

  二是做实两业扶贫。在产业扶贫上形成了百亩油茶行政村全覆盖基础上今年计划申报100万元项目资金对油茶基地抗旱设施项目进行改造。在就业扶贫上,目前已有1192人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县外723名,县内469名其中339名贫困劳动力在就业扶贫专岗实现本地就业)。

  三是做好普查准备。1、成立普查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该项工作;2、加大增收途径。通过筑牢保障、增加光伏专岗等方法7月份全镇贫困户收入测算全部超过6000元;3、细化扶贫政策。因户施策、因地制宜,全面细化十三五期间所有贫困户的帮扶政策。目前正在按照普查工作要求,《行政村普查表》、《贫困户摸底表》和《入户宣传卡》已全面完成初稿,正在进行数据核查。

  (二)人民武装工作

  一是选优择强,提升入伍青年质量。通过营造氛围、入户摸排、宣传发动等方式引导优秀在校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

  二是走访慰问,营造拥军优属氛围。临近建军节,我镇对现役官兵家属及退役军人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并召开座谈会,感谢其为国奉献。同时,引导群众观看官兵抗洪抢险视频,激发群众爱国热情。

  (三)环境整治工作

  在做好洪水退出区域垃圾清理工作的同时,全面开展铁皮棚整治,整治率达到85%,持续开展闲置宅基地整治、畜禽圈养整治,落实长效管护措施,同时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使我镇环境整治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四)厕所革命工作

  按照县统一安排,在摸准底数的情况,严格按照标准,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在全镇掀起农村厕所革命改造的新高潮。

  寿县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县水利局

  (2020年7月)

  一、雨情

  昨夜20时至今日07时,我县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具体雨量:隐贤104.2毫米,陶店97.3毫米,大顺96.2毫米,众兴95.9毫米,安丰88毫米,保义86.1毫米,正阳关83.5毫米,茶庵82.4毫米,迎河81.4毫米,张李76.4毫米,瓦埠76毫米,炎刘73.2毫米,双庙72.2毫米,板桥71.7毫米,小甸70.1毫米,窑口67.7毫米,安丰塘67.1毫米,双桥57毫米,涧沟55毫米,寿春49.4毫米,刘岗48.7毫米,八公山47.3毫米(堰口、三觉、丰庄雨量站被淹)。

  受雨带北抬影响,预计18日夜到19日白天暴雨,局部大暴雨,降水量60到120毫米,局地150毫米以上,主要降水时段18日后半夜到19日上午,最大小时雨量40到60毫米;19日夜转多云天气;21日雷阵雨转中雨;7月22日到25日以雷阵雨天气为主。

  二、水情汛情灾情

  19日7时,四大水库经横排头向淠河泄洪量3950m3/s,淠史杭灌区向我县淠东、瓦西、瓦东干渠及木北分干渠泄洪量 395m3/s。另外,17日晚22时48分,淮干王家坝水位超警戒水位,淮河形成2020年第一号洪水。

  我县各重要堤段水位相较18日均有所上涨, 19日7时,张马淠堤(幸福涵站)设防水位22.00米,警戒水位24.00米 m3/s,当日水位26.38米,超警戒2.38米;

  正南淮堤(正阳关站)设防水位20.80米,警戒水位23.00米,当日水位24.22米,超警戒水位1.22米;

  肖严湖(正阳涵)设防水位22.00米,当日水位23.58米,超设防3.58米;

  瓦埠湖(九里联圩)(东淝闸站)设防水位20.50米,当日水位22.12米,超设防1.62米;东门已经封堵;

  寿西淮堤(鲁台子站)设防水位20.50米,警戒水位23.00米,当日水位23.58米,超警戒0.58米;

  花果水库汛限水位45.60米,当日水位46.03米,库容1048.1万方;

  大井水库汛限水位41.50米,当日水位40.53米,库容3172.2万方;

  安丰塘水库汛限水位29.40米,当日水位29.24米,库容7516万方。

  截至17日16时,25乡镇上报受涝面积61.004万亩,其中受涝面积最大的茶庵镇为5.834万亩。受灾面积9450公顷。

  三、存在突出问题

  一是三觉镇内涝严重,由于淠史杭总局安排从红旗沟、新民坝、青龙堰泄洪及地表径流影响,沿湖村民组道路淹没,已转移人口100余人,1000人左右被困;二是淠东干渠压力较大,由于淠史杭总局安排从淠东干渠泄洪,加之已超保证水位;三是肖沿湖形势严峻,水位低于淮河水位,且超过保证水位,已形成关门淹。

  四、下步建议

  根据7月18日中午县防汛指挥部会议会商意见,全面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县防汛指挥部进入战时状态,8个防汛指挥所成员已于18日下午四点前全部到位,其一线民工全部上堤。建议下一步:

  一要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三觉镇问题,昨天也到位四艘冲锋舟和皮筏艇,今天又增加六艘。针对淠东干渠问题,计划按照防汛预案,根据需要,及时准备从老庙集泄水闸泄洪。针对肖沿湖问题,昨天夜里紧急会商,正在按照预案,计划弃守刘帝圩堤,搬迁丰庄镇1179人。

  二要进一步强化巡查防守。要高度关注淮淠河、三大干渠、七大分干渠、三大中型水库和内河生产圩堤防守,特别是对其穿堤建筑、重点险工险段和新建工程等,要严密细致做好防范,尤其像张马淠堤尤台拐段、寿西淮堤朱厂段等,低标准圩口肖严湖、梁家湖,城区、集镇、低洼地和建筑工地,以及中心沟、南小河、金小堰等相关泄洪渠道等,要认真记录当日水情、工情、巡逻抢险等情况,并报告同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重要情况要及时逐级报告。同时,巡逻人员要承担堤顶堤坡平整、堤身及护堤地内障碍物清除、堤身雨淋沟和陷洞修补等工作,要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三要进一步强化工程调度。要强化水利工程综合调度,与上游泄洪单位积极汇报沟通,通过闸、站调度,全力外排内水,特别是新老城区、集镇、洼地、在建工地等易积水地区,要统筹自排、固定泵站或架设临时排涝机械设备,全力抢排涝水。

  四要进一步密切关注雨情水情。要不断完善防汛研判会商制度,县防指要及时召集县应急、县水利、县住建、县气象、农业等单位对雨情、水情、汛情、险情、灾情等各种情况,及时进行研判会商,早研判,早发布,早采取措施,要严密细致做好防范。

  五要进一步强化技术支撑。技术人员要密切关注强降雨和水位情况,提前熟悉重点区域防洪工程概况和重点堤防险工险段及有安全隐患的堤防堤段,做好险情抢险技术支撑准备工作,要特别关注汛前检查发现和整改的隐患及近期排查的防洪风险隐患,提前分析潜在的风险,提前谋划隐患或险情处置方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要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坚持做到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确保通讯畅通,保障文件讯息及时上传下达;突发事件要按规定程序第一时间报告,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做好舆情引导。县防汛指挥部要建立领导带班制度,办公室人员要到岗到位,各防汛指挥所各司其责,确保在岗在位。要对防汛物资储备再排查再落实,确保备足抢险物资。要对一、二、三线民工进一步核实,做好随时上堤的充分准备。同时,建议立即成立由县纪委监委牵头的防汛工作督查组,加大督查力度,确保防汛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舒城县阙店乡2020年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情况报告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根据舒防指明电〔2020〕14号文件要求,我乡召开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一是提高防汛工作认识,把防汛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二是按照防汛责任制划分防汛地段,加强巡查工作;三是对险工险段列出清单,限期治理,消除安全隐患;四是受灾群众都较好按置。现将我乡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关于继续加强堤防巡查排险情况。

  目前乡内所有河流均已退水,对于损毁的堤防、护岸,除设置警示标牌外,对于现阶段具备修复条件的,立即安排人员进行修复,并加强人员巡查排险。

  2.关于全力保障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情况。

  本次降雨,我乡受灾群众均已转移。完成隐患排除后已妥善安排返家。

  3.关于精心组织好村庄农田排水和退水返家情况。

  因乡内所有河流均已退水,在乡村干部的统筹安排下,全乡转移村民已全部安排返家。

  4.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情况。

  坚持防疫防汛两手抓、两不误。在防汛中不忘防疫,坚持每天对重点部位进行例行性消毒,确保灾后无疫,进一步压实统筹防疫防汛工作责任,切实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要求落到实处。

  5.关于尽早恢复受灾地区供水供电情况。

  强降雨后乡供电、水厂等单位立即组织人员对受损的供电、供水设施进抢修,目前全乡已恢复正常供水供电。

  6.关于继续强化重点部位防护情况。

  今天下午雨势较大,昨天下午已召开防汛会议,加强对境内河、塘、堰、坝、渠及水库的监测,撤离地质灾害点群众,同时安排人员加强值班值守,做到发现险情及时报告。

  7.关于组织指导服务受淹工商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全乡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

  8.因灾住房损毁及安全鉴定情况。

  全乡因水灾受损房屋共四户五间,目前均已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待查勘理赔,其中一户已获理赔2600元。

  9.道路交通及设施损毁、修复情况。

  全乡因水灾护坡冲毁23处共440米,冲毁水泵5台,预计总损失240.1703万元;水毁道路1120立方,预计损失36.82万元;崩塌土方约40立方。

  数据资源管理局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各科室、局属各事业单位:

  为切实做好数据资源管理局对水、旱灾害的防范,及时有效处理因暴雨造成内涝和高温造成的旱灾,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市民之家”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数据局主要领导杨德明为组长,程金兰、周华山为副组长,市民之家管理中心、办公室、热线办、物业及食堂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启动后的指挥调度、工作安排、决策处置等工作。

  二、落实工作责任

  1.工作人员务必随时保持通讯畅通,能够闻讯即动;

  2.工作人员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快速反应,临阵不乱,快速、高效、稳妥地做好防汛抗旱安全管理工作和预案处置工作;

  3.值班要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决策、早处置。值班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向组长汇报,出现较大问题或不宜解决的问题组长要立即向防汛抗旱指挥部汇报。

  4.市民之家管理中心要储备好防汛抗旱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三、保障重点场所

  1.防止市民之家楼顶排水沟不畅、泵房、机房进水;

  2.防止楼层各办公室窗户进水;

  3.防止楼层下水道不畅;

  4.防止电瓶车停车棚进水漏电;

  5.防止大楼负一层食堂设备进水漏电、排水沟不畅等。

  四、加强巡查处置

  1.定期检查清理排水沟杂物,确保下水管道通畅,确保机房泵房设施设备运转正常;电瓶车充电棚定人定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恶劣天气要通过大楼广播站及时提醒通知;

  3.坚持汛旱期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

  太和县地方海事(港航管理)处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2020年,海事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市海事中心、县交通运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各项任务。回顾几个月来的工作,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我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县领导的部署要求,及时传达上级关于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做好防大汛准备,强化责任落实,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及时修订相应的防汛应急预案。

  二、加强防汛宣传,组织应急演练

  6月16日在文庙广场开展安全生产咨询日宣传活动。以“5·12”防灾减灾日为契机,组织全体党员参与防灾减灾日宣传与水上救助演练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水上遇险救助知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规避风险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6月19日参加太和县防汛抢险综合应急演练,我处及时发布航行通告,对演练水域实行临时交通管制,提前到达预定水域利用VHF、扩音设备,维持现场航行、停泊船只秩序,提醒过往船舶注意瞭望,避开演练水域。在演练活动中海事处与救援队的志愿者驾驶冲锋舟、巡逻艇。相互协助完成了险情发生时的水上巡逻任务,成功把落水人员救助上岸,转移被困在孤岛中的群众。

  三、加强巡航巡查,保障航道畅通

  为充分做好防汛工作,坚决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主要领导下沉一线督查巡查,到渡口、涉水工程、水运企业等检查防汛措施落实情况。精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确保防汛有力有序有效。我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航道巡查,逐船检查在港船舶锚泊情况,严防船舶走锚,消除安全隐患,减轻防洪风险。严格执行恶劣气象条件下船舶禁限航规定,统计辖区依靠船舶74艘,要求加强船舶配员和船员值班值守检查,督促航运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保障船舶汛期安全。

  四、狠抓汛期安全,强化防范措施

  牢固树立打硬仗打持久仗思想,严格落实防汛抗洪责任,开展险情处置、搜救营救等应对工作,加强渡口渡船安全监管,加强通航水域的现场巡查。全面排查海巡艇安全,保障执法人员安全和船艇适航,应急队伍和车船始终处于待命状态,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开展港口和船舶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加强船舶锚泊管理,打击无序停靠船舶,禁止船舶贴岸航行和在近岸水域抛锚。督促水上加油站制定各类防汛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做好防污染措施。进一步落实渡口渡船安全监管,督促乡管员履行职责,强化渡口现场管理,确保渡口停航停渡。

  严格落实航行通告要求,7月22日18点起阜阳辖区所有通航水域实施禁航措施,对违反禁令擅自航行船舶依法查处。7月30日16:00起调整船舶禁(限)航管制范围进行,实行单边限航措施,太和通航水域的船舶可以上行,采取安全航速航行。8月19日10时起解除船舶禁航措施,水上交通运输工作基本恢复。

  五、加强值班值守,落实应急处置

  全面落实巡查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准备,强化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保持通信畅通,确保及时妥善处置。自6月28日起启动防汛值班,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零报告、日报告制度,专人负责每天上报《全市交通运输防汛救灾情况统计表》、《交通运输行业因灾损失情况统计表》。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和天气变化,督促船员、渡工落实值班制度,牢固系泊船舶。严格落实市航行通告要求,加强对停泊区船舶的检查,查验证书证件,检查防污染措施,宣传防汛要求,安抚船员情绪,保障通航安全。8月4日,在耿楼船闸组织开展“送清凉”活动,走上船头给高温期间的待闸船舶送去纯净水、白糖等防暑降温用品,帮助联系补水、购物,积极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切实解决船员实际困难。

  铁佛塘镇防汛抗旱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

  2021年04月12日

  根据南防指发〔2021〕2号文件要求,我镇迅速召开党委会议,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抗旱责任,成立防汛抗旱安全检查小组,对辖区内的河道、水沟、集镇防洪抗旱工程、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铁佛塘镇地南部县境南部,距离城区25公里,辖区面积53.25平方公里。全镇辖10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居住着28953人。,耕地面积20850亩,灌溉面积11020余亩,其中1.1余亩靠松林水库灌溉,另外8千余亩靠西河、西紫河灌溉。

  自4月以来,我镇遭受短期干旱。小春农作物受旱已达3750亩,经济作物:花椒轻旱800亩,柑橘 4460亩,全镇因干旱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约20.6万元。

  二、防汛指挥体系和责任体系建设情况

  针对我镇进入汛期情况,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由政府镇长李成强任指挥长,分管安全副镇长张斌、分管大农业副镇长赵培任副指挥长,成员由相关站所负责人及各村支书组成,下设领导组办公室在镇党政办。镇防汛指挥部负责指导开展全镇各项抗大旱保防汛的各项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三、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1、水库水电站检查情况:3月22日对松林水库、铁佛塘电站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安全标识模糊、堤坝长有小灌木。当时安排辖区村书记组织去杂、俺安办及水务工作人员换新标识.

  2、山洪灾害危险区检查情况:3月25日汇同 镇国土农业、安全相关人员辖区地质灾害点全面排查对杏儿村铁佛塘村等存在潜在隐患的跟国土、安全分别记录在案,向相关单位立项申请整改到位。

  3、江河堤防检查情况:3月27日汇同镇河长办、农业对西河、西紫河流域我镇境内进行防汛度汛检查,发现后地村河道渡口及黄桷店村漫水桥等安全标识不全及不清晰,当日与村书记及安办主任交办,要求在3月29日整改到位。

  四、度汛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及时调整镇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小组人员,负责组织领导、督促检查和指挥协调全乡汛期防汛工作。同时,调整充实了镇防汛抢险队伍和人员,落实了抢险物资储备,确保了防汛抗旱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

  (二)以防为主,做好防汛预案

  为使汛期全乡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减少洪涝灾害损失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制定了《乡防汛抗旱预案》,确保大洪来临能实现有效调度,人、财、物齐全,最大限度降低人民群众的损失,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做好值班安排,及时沟通信息

  为保证防洪信息及时传递,落实了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每一轮值班均有值班领导带班,要求值班人员坚守岗位,不擅自离岗。做到密切监视水情、雨情、灾情及天气形势,一旦发生灾情,第一时间上报。灾情发生时,立即疏散安置灾民。

  五、存在的困难和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镇水流域较长、农渠跨域较长等实际情况,防汛度汛及抗旱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石桥铺农渠隧道损毁严重,每天都有垮石落下,必须进行隧道土方清理,现因需资金不足失修,石桥铺村靠天吃饭,人畜饮水的困难大。

  二是我镇面积较广,困难多,开展防汛抗旱工作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

  三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少部分村农业基本处于靠天吃饭。

  四是部分群众防汛抗旱自救观念淡薄,总是等靠要,缺乏主动性。

  万源市魏家镇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防汛抗旱的工作预案

  各村(居)委会、镇级各部门:

  为加快我镇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努力实现主要河流、水库、交通干线、房屋、电力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度汛的目标,确保全镇社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国家防总办公室制定的《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的有关规定,本着“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协同作战”的原则,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编制目标、原则

  为把各类可能发生的洪灾损失减轻到最小限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我镇地理位置、现有防洪工程等实际情况,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并在抗洪抢险中分解抗洪救灾中各项工作任务,明确承担各项任务的单位及其责任,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及时地落实到实处。防汛工作,实行行政首长制,以防为主抗洪。各单位、部门在防汛抗洪工作中必须服从镇防汛指挥,防抢结合,全面布置,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部的统一指挥。

  二、全镇概况

  万源市魏家镇位于万源市西南方向,渠江水系喜神河干流上游的支流上,处于大巴山弧形构造体系,西部北西向疏缓构造,草坝向斜的南、西翼,岩层走向118°-298°,节理裂隙比较发育。全镇的集雨面积达5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750.7㎜,多年平均气温14.7℃,风向呈西南向,风力最大6级,水土流失严重。

  三、全镇防洪预案

  (一)、汛情通告发布过程

  洪水公告发布以气象、水文部门提供的实时信息为依据。进入汛期,镇所有防汛任务的单位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当汛情出现时,镇防汛指挥部正、负指挥长莅临防洪现场,防洪指挥部发布第一号汛情通告。各单位、部门主管、分管领导紧急布置各自的抢险准备和物质转移工作,部门自救抢险队伍整装待命。

  (二)、不同洪水时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确定

  全镇防洪抢险指挥工作由镇防汛指挥部负责,当汛情出现时,镇防汛指挥部进入戒备状态,及时与气象、水文部门取得联系,以最快速度获取汛情资料,并将汛情通告各有关部门,协调做好各部门的抢险组织工作,及时收集上报洪灾损失。

  1.抢险力量

  按照自救为主,外援相助的抢险原则,各单位、部门、村、社把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抢救方案,抢险力量不足时,可报请镇防汛指挥部支援。防汛抢险是每个单位和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镇防汛指挥部专业抢险队伍由镇干部组成。后备抢险力量由各部门、村、社干部组成。抢险队伍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灾民,抢救和保护国家重要设施,设备和物资,协助完成灾区泄洪排涝,帮助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专业抢险队伍由镇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必须在30分钟内到达指定地点。

  2.灾民受灾物质的转移安置

  当灾情出现时,救灾抢险工作十分繁重,人员物资转移安置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这项工作。

  3.交通运输

  抢险交通运输工具,主要由镇政府安排落实。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抢险队伍和抢险材料的运输,负责灾区生产必须品运输及其他抢险运输。凡调用的抢险车辆均设专门标志,标志为白底黑字纸标,贴于汽车挡风玻璃右上方,标志内容为“防洪抢险专用车”。

  4.治安保卫、交通秩序、消防

  灾区的治安保卫、消防以及主要路段的临时交通管制,由综治办负责。主要任务是:维护灾区的治安秩序,负责镇政府、部门重要设施、受灾物资的保卫工作,及时平息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灾区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趁洪灾捞取私利和干扰救灾工作的违法行为。

  5.医疗救护、防疫

  镇卫生院负责医疗救护和灾后的防疫处理。救援分队的人员、器械配置以抢险治疗外伤、溺水为主。要求救援队伍做到能全天施行各种治疗手段,并能及时与区卫生院、市卫生局取得联系。

  6.电力保障

  抢险期间的供、断电由供电所按照供电区域负责,要求供电线路、设备运行正常。汛情、灾情出现时,要力争做到淹区全部及时停电,非淹区正常供电,要保证指挥机关、医院、灾民聚集点、救灾人员集结点、救灾现场的正常供电。

  7.公益设施

  镇供水、危房等安全保障措施由镇综治办负责,要认真进行排查,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并组建相适应的抢险队伍。

  (三)、水工程及滑坡地段

  辖区内的三个小(二)型水库已专门做了防洪预案上报。全镇地质灾害点三个,已分别分落实了监测人员并鉴定了监测责任书。

  (四)、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防洪就急的一切决策问题,必须经“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讨论,达成可行性一致意见方可进行上传或下发,签发人一律由总指挥负责签字。

  在决策形成过程中,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不得夸大,缩小,必须反映的是事件的真实。决策一经宣布,涉及的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准时完成。

  (五)、应急指挥机构及分工

  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根据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全镇成立了相应的“防洪指挥部”,其成员安排和分工情况如下:

  指 挥 长:张鸿翔 负责指挥部的总的决策、指挥

  副指挥长:张文军

  参谋组长:李军国

  参谋副组长:詹操、蔡锷

  成员: 刘国圣、蒲志斌、冯贵华、蔡绍荣、裴 进

  秦钰淮、陈武斌、刘雄圣、郑吉应、张坤博、胡大学

  后勤组长:赵翠英

  后勤成员:秦 霞、简 萍、曹文碧

  后勤部全面负责应急抢险所必备的抢险物资、食品、通讯、电力、车辆、宣传工作。

  (六)、信息量传递和报告工作

  此工作由办公室同志负责,作好上传下达的专项工作。该人员必须随时掌握本区的气象、气温、雨情、水情状况。根据实情准时无误地将上传下达到位。联系电话:0818--8806004。

  (七)、抢险队伍

  1.全镇防洪的抢险由魏家镇成立的专业抢险队伍,由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组成 。

  2.镇、村、社,组建一支有防洪抢险经验的群众抢险队伍。

  3.镇武装部由部长李君国同志专门组建一支民兵抢险队伍。通过组织、培训、强化一支能拼善打的精兵力量,并能与市人民政府和武警部队保持联系。

  (八)、抗洪、抢险、救灾是每个单位和个人应尽的社会义务

  一旦灾情发生,各单位要通力合作,顾全大局。服从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全力以赴投入抢险工作,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成果。

  附件1:抢险队伍人员名单

  万源市魏家镇人民政府

  2021年3月25日

  万源市魏家镇2021年防洪抢险队伍名单

  抢险队伍人员名单

  一、专业抢险队伍

  队 长:张鸿翔

  副队长:张文军詹 操

  成 员:李军国蒲志斌赵翠英秦 霞张坤博

  冯贵华刘雄圣郑吉应裴 进蔡绍荣

  裴 进陈武斌刘 浩 秦钰淮袁 松

  二、群众抢险队伍

  队 长:贺先勇

  副队长:冯跃身孟全文

  成 员:石 耒周仕国孟德春向 荣向 继

  向良贵冯兵身冯跃身张晓容郭定州

  刘华圣张行生张 勇郭中仕李华忠

  许明科谢开文李宣昌赵星中赵德华

  李华俊孟付贤陈建学孟付华刘继成

  伍云宪任正平刘华圣景 波陈 涛

  李成建李中伟王小林王月良赵春光

  冯斌身冯必身刘泽坤王守华石庆勇

  蔡兴中苟于富郑思刚

  涡阳县防汛抗旱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1、雨情。今年1-7月份,我县累计降雨量909.5毫米,较常年同期(538.5毫米)偏多371.0毫米,偏多68.9%(2018年同期为742.0毫米,2019年同期为486.0毫米)。其中6月份降雨量达320.2毫米,较常年同期(115.6毫米)偏多204.6毫米,偏多177.0%(2018年6月份187.8毫米,2019年6月份227.5毫米)。7月份降雨量395.3毫米,较常年同期(227.6毫米)偏多167.7毫米,偏多73.7%(2018年7月份254.1毫米,2019年7月份123.0毫米)。

  今年6-7月份共出现4次暴雨和2次大暴雨天气过程,4次暴雨过程分别是6月27-29日85.2毫米、7月17-19日75.9毫米、7月21-23日105.2毫米和7月30-31日53.6毫米;2次大暴雨过程分别是6月15-18日186.0毫米和7月11-13日135.9毫米。其中6月17日单日降雨量达153.4毫米,突破6月份历史极值(原纪录为1998年6月29日147.6毫米),(2018年6月份单日最大雨量128.5毫米,出现在6月19日;2019年6月份单日最大雨量151.0毫米,出现在6月6日)。

  2.水情。2020年5月,上游最高水位29.25米,最低水位28.91米,平均水位29.10米。同比2019年5月份平均水位28.98米,水位偏高0.12米。下游最高水位25.04米,最低水位24.71米,平均水位保持24.85米。同比2019年5月,平均水位保持25.35米,水位偏低0.5米。

  2020年6月,上游最高水位29.25米,最低水位28.90米,平均水位保持29.10米。同比去年6月份平均水位保持29.05米,水位偏高0.05米。下游最高水位25.68米,最低水位24.43米,平均水位保持25.00米。同比去年6月份,平均水位保持24.95米,水位偏高0.05米。

  2020年7月,上游最高水位29.39米,最低水位28.65米,平均水位29.02米。同比2019年7月份平均水位29.09米,水位偏低0.07米。下游最高水位26.93米,最低水位25.14米,平均水位保持26.04米。同比2019年7月,平均水位保持24.87米,水位偏高1.17米。

  3.灾情。全县受灾人口4345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553.03公顷,成灾面积2702.12公顷,绝收面积473.24公顷,其中包含新兴镇蔬菜大棚受灾面积10.3公顷。因灾造成涡北街道牛庙行政村邹凤荣、邹配修等10户/30间农房一般损坏,曹市镇德富养鸡场倒塌4个养鸡棚(1600平方),砸死种鸡和肉鸡1.5万只、曹市镇城东养猪场倒塌养猪棚1200平方。全县直接经济损失2067.49万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

  2020年4月25日,县政府120次政府常务会议和10次县长办公会议专题听取县防汛抗旱工作汇报,传达4月2日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4月23日全省、全市防汛抗旱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全县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6月13日县委书记胡明文专程赴应急管理局调研防汛准备工作,6月15日召开了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7月10日召开乡镇防汛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应对7月12日强降雨工作。7月19日和20日分别召开了县安全全体成员(扩大)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扩大)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重要批示批示,安排部署当前全县防汛工作。

  (二)分析研判形势,及时启动防汛Ⅳ应急响应。

  自进入主汛期以来,根据天气形势,县应急局加强与县气象局联合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重要天气预警信息7期,转发省、市防指关于做好防汛工作的通知、文件等14件,以防指、防指办文件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新一轮强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关于清除河道阻水障碍物的通知》、《关于严明防汛工作纪律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排涝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启动涡阳县防汛Ⅳ级响应的通知》等17个通知。

  (三)成立组织,修订完善预案方案。

  及时调整充实了《涡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和县领导防汛抗旱责任分工》,制定了《涡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明确了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防汛抗旱工作机制。重新修订了《涡阳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涡河、西淝河、北淝河、包河四大水系专项防汛应急预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各镇、街道、开发区,县直有关单位分别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

  (四)突出重点,加强汛前安全隐患排查。

  5月上旬,县防办对各单位的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汛前检查,重点检查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风险隐患排查、工程管理度汛措施、预案方案制定修订、物资储备队伍建设等方面。汛前,对全县124座大、中、小型涵闸和涡河堤防(110公里)、西淝河堤防(8.7公里)进行了维修养护和查险;完成了城区19个路段约15.5公里的雨污分流工程;对地势低洼地、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了检查,共排查隐患157处,已全部完成整改,确保达到度汛要求。

  (五)加强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针对机构改革后的人员变动情况,4月28日,县水利局举办了由防汛抗旱责任人、专业干部和基层一线人员参加的防汛抗旱知识培训班;7月3日,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牵头,县人武部、县水利局配合的全县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在涡河枢纽实施,通过培训演练,将进一步建立各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提高防汛抗旱指挥决策和应对处置水平。

  (六)加强物资储备,满足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需要。

  目前,县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储备了排水机械53台套、编织袋1.5万条、铁丝700斤、铁锨、铁锹200把、移动泵站1台、运输设备2辆、发电机组3台、木材600根,结合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项目,购置了冲锋舟2艘、应急照明设备5套、强光电筒30个、手持喊话器10套、万用军产200把、防寒雨衣50套、雨具100套等物资。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还同2家供应商签订了50000条编织袋、0.8万立方米砂石料、3000块砼预制块、5吨钢管、200立方米木材代储协议,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随时调用黄砂、水泥等应急物资用于抢险,基本满足水旱灾害防御需要。

  (七)加大投资,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建设。

  县财政今年将140万元水旱灾害防御资金列入预算,用于涵闸、堤防等重要水工程运行及维护。完成县城25条道路52.5公里雨污管网分流;完成涡楚河等8条黑臭水体截污、清淤;投资29亿元的黑臭水体PPP项目幸福河等11条水系治理正在加快建设,计划9月份完成。

  (八)落实值班制度,加强队伍建设。

  严格执行防汛期间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督查,严肃防汛纪律,确保各项指令快速落实。加强防汛抗旱队伍建设,各镇、街道和住建局、城市管理局、水利局、交通局、公安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均组建了不少于50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县人武部组建200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

  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极端天气增多,防汛形势严峻。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当前主雨带逐渐北抬到江汉-黄淮、江淮一带,并南北摆动,我县多阵雨或雷雨天气过程,并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加之近期几次强降雨浸泡,土壤墒情差,沟河水位高,当前我县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2.防汛抗旱工程标准不高。由于多年没发生水旱灾害,全县主要河流提防特别是中小河流堤防标准低;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存在无法预料风险;排水泵站建设先天不足,设计标准低,设备老旧,难以满足大流量强排需要;全县抗旱设施建设滞后,抗旱水源不足,抵御旱灾能力较弱。

  3.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不足。我县防汛物资分部门采购存贮,由仓库容量有限,资金预算不足,常备物料储备普遍不足,且更新不及时,社会代储物资数量、质量不精准。

  4.抢险救援能力待提升。一是快速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尚未建立。当前我县的防汛抗旱指挥仍沿用原有的会议、电话、传真、短信、微信等手段,自上而下层层下达工作指令,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扁平化、交互式的现代指挥模式还没普及。二是防汛队伍人员不稳定,专业知识不足,实战演练不足,组织调度难度大。三是专业抢险救援装备缺乏。如应急通讯保障、生命搜救、大功率抽水设备、救援冲锋舟等专业救援装备较少。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压实防汛抗旱责任,做好水旱灾害防范准备。强化危机意识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加大督查力度,细化防御措施,压实防汛责任制。加大气象、水文预报和综合会商,科学调度,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确保防汛抗旱两不误。

  2.加快涉水工程进度。对于水利重点工程以及影响度汛安全的在建涉水工程,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抢抓进度,争取主汛期前完工,无法完工的,要完善抢险应急预案,加强监管和实时调度,落实应急抢险措施和防守力量。

  3.加快隐患治理和“回头看”工作。对于新发现的易旱、易涝点,按照全覆盖的要求建立台账,一地一策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对已完成整改隐患点要逐一检查整改效果,确保实效。

  4.加强防旱抗早工作。加强气象会商预判,分析今年夏秋旱情形势,科学优化用水调度,有序做好蓄水保水工作,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适时实施人工增雨,做好抗旱工作准备。

  5.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进一步落实各镇(街道)、防指成员单位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掌握汛情、旱情、险情和洪旱灾害突发事件信息,并按规定上报、处置,切实履行值班职责。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单位沟通协调,确保信息畅通,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乌兰浩特市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9月22日,按盟防汛办通知2020年防汛工作正式结束,现将我市2020年防汛工作总结如下:

  一、水雨情和灾情

  1月到9月22日,乌兰浩特市地区降雨量为721.1毫米,降雨量比上一年多257.9毫米,汛期以来,多数降雨都集中在5、6、8月份,其中7月份降雨35.4毫米,6月末7月初到8月初因旱造成农作物受旱面积32.85万亩,其中:轻旱7.65万亩,重旱24.6万亩,干枯0.6万亩。灾情发生后,市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上报国家灾情统计平台,并深入一线查灾核实,为年底国家下发救灾补助提供重要依据,市水利局、市农科局积极组织各镇、园区开展生产自救。

  8月下旬至9月22日,我市遭遇三次台风侵袭和强降雨天气,各部门联动配合,我市辖区内没有发生灾情,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圆满的完成了防汛工作任务。

  二、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

  (一)汛前检查。2020年6月1日至6月5日,由市应急管理局及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成检查组,对我市7个镇(园区)、办事处的汛前准备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各项防汛责任落实情况、各类应急预案修订完善情况、应急准备情况。

  (二)预案修订完善情况。我们认真研究、修改完善了2020年《防洪抗旱应急预案》;乌兰浩特市人民政府于7月14日对预案作出了批复(乌政字【2020】151号),并对各相关单位、各镇(园区)、办事处下发了《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的通知》(乌汛字【2020】1号),要求各部门防洪预案于6月1日前上报市防汛指挥部备案,这些预案的制定完成,为全市抗洪抢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建立了防汛工作会商制度。按照防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要求,通过会商分析研判,确定洪涝灾害防御和救援工作的关键点、薄弱点,指导督促各相关单位按照任务分工抓好防汛责任落实,制定了乌兰浩特市防汛会商制度,在主汛期(6月15日至9月15日),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召开防汛会商会议,由应急管理局分管副局长主持会议,每逢重要天气预报和台风预警信息发布时,及时召开防汛会商会议,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四)防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建了以基干民兵为骨干的抗洪抢险队伍。抗洪抢险队伍是抗洪抢险的主要力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人力保障。全市组建以基干民兵组成的抢险队伍4500人,主要用于应对全市性的重大、突发性的抢险任务。抢险队伍人员落实到人头,登记造册,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今年7月20日在我市东包达力干嘎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与内蒙古绰勒水利水电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防汛防洪应急综合演练,此次演练提高了我市抢险救援队伍抵御洪水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确保人民财产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积极争取、储备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市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拨款10万元用于储备防汛抢险物资,分别采购了皮划艇、救生圈、救生衣、应急照明灯、帐篷等防汛应急物资,补齐了短板,增加了应急救援基础保障。(六)建立了信息报送制度。各防汛成员单位按照“即改即报、即有即报、按要求报送”的原则,灾情、雨情的信息及时、有效、快速的上报,上级单位能准确、及时掌握情况,做出相关部署,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七)各类档案规范化。在2020年汛期期间共上传下达了各类文件22个,向市政府上报了12期防汛简报。涉及到重点防汛的各镇(园区)、办事处分别建立档案,把上报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防汛抢险预案、值班名单和带班领导名单等文件分别归档,上述电子版档案也分别归档。

  三、存在的问题及明年工作的重点

  我市防汛抗旱工作还有一些短板和隐患。一是防汛的主要隐患为山洪灾害,我市境内多条山洪沟,每逢汛期发生暴雨就产生山洪,山洪所经过之处,不仅农田被毁、房屋受淹,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同时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现急需工程治理的主要山洪沟有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和平、五丰和义勒力特镇民生山洪沟,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地区安全及人民财产生命安全;二是由于缺乏资金,全市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数量有限,不适应防大汛、抗大旱的需要;三是缺乏专业的抢险救灾队伍。

  结合我市目前防汛抗旱工作现状,明年我市防汛抗旱工作将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加强防洪防汛宣传,普及洪水和自救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洪水的认识,强化自救技能。

  (二)做好组织准备,全面落实好防汛抗旱责任。加强与各镇(园区)、办事处和各成员单位的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会商会议做到汛期统一调度,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确保信息报送畅通。

  (三)做好应急物资准备,为防汛抗旱提供基础保证。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积极支持、全力配合,扎实搞好应急抢险物资的储备。

  (四)做好抗旱准备,提高防汛抗旱的成效。在全面做好防汛准备的同时,不忽视抗旱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抗旱预案及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大力推动群众抗旱组织建设,最大程度的缓解旱情。

  (五)成立一支专业抢险队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成立一支专业的抢险救援队伍是必然趋势,加大对抢险队伍建设投入,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提升专业知识储备,汛前组织开展防汛抢险演练,提高实战经验。

  下两镇2021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建立和完善防汛抗旱工作体系,提高指挥决策、预报预警、社会动员、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防汛抗旱应急处置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基本原则

  防汛抗旱工作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全面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灾,全力确保标准内洪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减轻超标准洪水灾害损失。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的抗旱原则,全力保障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促进抗旱工作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推动抗旱工作规范化,提高抗旱救灾处置能力,发挥最佳抗旱效益。

  (三)工作目标

  在水旱灾害形成前,通过严密的组织和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避免灾害发生;在灾害发生时做到心中有数,临危不乱,科学有序地指挥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减轻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全镇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

  (四)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四川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四川省水利工作安全管理条例》《巴中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南江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国家、省、市、县相关法规、政策编写。

  (五)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镇村(社区)组、镇级各单位范围内突发性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水旱灾害包括: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由由洪水、地震、恐怖活动等引发的水库垮坝等次生、衍生灾害。

  二、基本情况

  1.镇辖区基本情况:下两镇位于南江县城南部,素有“南门第一镇”之称,四周与高桥、仁和、元潭、云顶、红光、赤溪等乡镇接壤。距南江县城45公里,南距巴中市区23公里。全镇辖13个行政村,4个社区,5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756户,总人口30215人。耕地面积13458亩(其中田10118亩,地3340亩)。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750米,年平均气温16.2℃,平均降雨量1387毫米,年均日照1593小时,森林覆盖率67.5%。

  2.主要河流及水利工程情况:下两镇境内现有3条河道:南江河、神潭河、长征河(南江河长9公里,神潭河长4公里,长征河长0.66公里)。南江河与神潭河在钟咀漫水桥交汇,取名两河口。全镇有山坪塘171口,蓄水池140口,分布在各村内。有小二型水库3座(落山坪水库、碓盘窝水库、青龙咀水库)。落山坪水库位于下两镇乐山村,坝长82米,高27米,总库容22.94万方,下游村3个,总人口1070人,有效灌溉面积820亩。坳盘窝水库位于下两镇乐山村,坝长72米,高26米,总库容15.7万方,下游村3个,人口4800余人,有效灌溉面积2700亩。青龙咀水库位于下两镇江口村,坝长75米,高25米,总库容量14.78万方,下游2个村,人口800人,有效灌溉面积700亩。

  3.主要山洪灾害类型及灾害易发区情况:下两镇主要是洪灾,其次是山洪引发的滑坡等地质灾害,洪灾易发区主要是3条河道上,较为严重的是下两河下游的下两街道(老街、新街)及阳光社区、阳光村河道沿线,涉及3个社区(下两社区、东河社区、阳光社区)、3个行政村(双坪、两河、阳光村),4188人。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下两社区上河街、两河村1社、3社,黄坪村白石岩、李子坪,东垭村的碾子塝,乐山村的宋家咀、杨家扁、雷家塝、张家扁、等地泥石流。

  4.历史山洪灾害情况:2011年7月6日,下两镇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洪灾,相继2015年6月28日发生了较“7.6”次之的洪灾。两次较大的洪水淹没了下两河沿线大部份房屋,居民财产不同程序受损。因山洪引发的地质灾害也发生了两起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情况(原瓦坪村一农户房屋侧塌伤亡1人,钟咀村一农户房后倒塌死亡一人)。

  5.山洪灾害防御情况:近年来,因山洪灾害频发,镇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防灾减灾。下两河街上游处于滑坡地段,市县国土部门已进行了治理,下两社区老街沿河进行了加固治理,居民户组织了搬迁;下两社区老街部分、新街、阳光社区段防洪堤建设正在组织设计。农村建房严格审批程序,避免了在岩边、滑坡点、河边建房。部分病塘及水库也陆续得到整治。江口村青龙咀水库,县水务局投资130万元进行了整治,安装了防御系统。

  三、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镇政府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和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在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统一领导和指导全镇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和救灾等日常工作。指挥部由镇长任指挥长,各村(社区)和镇级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防汛抗旱办公室于党政办,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防汛抗旱工作。

  (一)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

  指 挥 长:石睿德 党委副书记、镇 长 (电话:18090202603)

  副指挥长:张国琼 党委副书记(电话:15328290909)

  佘小龙 纪委书记(电话:18782731698)

  陈 卓 人大主席(电话:13551783651)

  杨光宗 宣传政法委员(电话:15390117305)

  刘天军 副镇长(电话:18382780829)

  贾有为 副镇长(电话:13350936011)

  熊春平 副镇长(电话:18981696133)

  黄 岳 组织统战委员(电话:15982791723)

  成 员: 全体镇干部、全体村(社区)干部及单位负责人。

  指挥部的工作职责:负责对全镇防汛抗旱工作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和部署。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负责指导抢险救灾,安置疏散灾民,设置避难场所,做好疏散点食宿物品的供应工作。负责发布灾情信息,组织查灾、核灾向上级报告灾情,接收调拨救灾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于党政办,由饶友军同志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值班电话:08278611147

  办公室职责:收集灾情信息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做好下情上报。及时将上级要求向指挥部和主要领导汇报,做到上传下达。为抢险救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负责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各村各单位的防汛工作。落实指挥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二)成立六个工作组

  1、指挥调度组

  组 长:石睿德

  成 员:陈卓、张国琼、佘小龙、杨光宗、刘天军、贾有为、熊春平、黄岳。

  职 责:负责防洪度汛的应急调度,抢险人员和物资的调配。

  2、信息监测组

  组 长:熊春平

  成 员:饶友军、张钊辉、王涛、姚友博、何正斌、张忠诚(电站)、刘凌云、易亮、胡秀琴、各村支部书记。

  职 责:负责辖区内雨量、水位、工程险情等监测,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及时上传下达,根据预警指标和防汛指挥部指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安排布置防汛值班工作。

  3、后勤保障组

  组 长:张国琼

  成 员:蔡玉玲、杜成志、周杨梅、吕彩霞、饶芩瑕、高经敏、童燕、丁小燕。

  职 责:负责协调提供交通、电力、通信等保障,确保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医疗。

  4、人员转移组

  组 长:陈卓

  副组长:杨光宗、黄 岳

  成 员:杨俊、黄敏、尹婷 、李登文、代燕、何春莲、李雪芹、谢蓉、廖玉珊、王星文、黎玲、何宣静、岳鹏程(中学)、赵小强(小学)、吴东(信用社)、王义强(法庭)、何卫东(司法所)、钱峰(血浆站)、杨春蓉(邮政)、各单位职工、各村(社区)干部及群众。

  职 责:根据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组织危险区所有人员,按照预定路线,疏散群众,确保受灾人员安全转移。

  5、抢险组

  组 长:刘天军

  副组长:贾有为

  成 员:王浩、张成伍、曹小平、廖超、冉荣祥、朱远东、黄强、吴九州、杜成志、王涛、姚友博、邓科、石毅、李书勋、谢明雄(供销社)、杨海才(供水站)、程锡刚(地税所)、赵良明、徐世奇(派出所)、董伟(供电所)、张雪峰(电信)、何军(医院)、何仁通(燃气公司)、袁均平(移动公司)、单位职工、各村(社区)干部及群众。

  职 责:负责现场警戒维护正常秩序,负责灾区的抢险救灾工作。

  6、督查督办组

  组 长:佘小龙

  成 员:周慧敏

  职 责:督查各组人员到位情况,监督各组履行职责情况,及时向指挥部反馈督查情况。

  (三)各办公室和成员单位救灾职责:

  1.派出所、集管办、安办负责维护安全监管秩序,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重点目标安全,做好交通管制、疏通以及救灾物资保障等工作。

  2.民政办、应急办负责救灾物资的筹集和储备,制定救灾物资分配方案,组织救灾捐赠工作,做好救灾及捐赠物的接收使用管理工作,开展救灾政策宣传,提高社会的防灾和减灾意识。

  3.供电所、电信负责组织灾区供电、通讯设施的抢险工作,保证灾区供电和通讯畅通。

  4.农业服务中心负责组织灾民开展自救,指导灾民搞好抢种、补种的等灾后生产,做好灾区的种苗供应和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

  5.卫生院负责对灾区防病治病和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护和卫生监督工作,报告疫情信息负责疾病防治药品器械的管理,使用和救灾药的质量监督。

  6.财政所做好灾区经费的下拨工作,保证救灾款及时到位。

  (四)村社区两委的主要职责

  1.根据镇抢险预案,制定本村的防汛抗旱预案并报镇备案,在汛期来临之前按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要求对防汛抗旱工作全面细致的摸排确定第一责任人和分片包干责任人。

  2.各村防汛抗旱第一责任人,要对辖区的防汛抗旱工作负总责。

  3.防汛抗旱分片包干人员要坚决服从第一责任人的命令按照要求包干,分村进行认真的汛前、汛期、汛后三个环节的检查和工作督查,将检查情况及时上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不留后患。

  4.对辖区内的河道、沟渠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与重点地段进行详细排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

  5.对阻碍防汛抗旱工作的违章建筑物要依据《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坚决制止。

  四、应急预案启动与应急反应和行动

  根据上级启动的预案相应级别或接到险情报告,由指挥部指挥长宣布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指挥部工作人员立即通知相关工作组负责人,相关单位责任人进入工作状态。

  (一)报警和组织避险。

  启动应急预案后,由各重点防防汛抗旱区域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到负责的区域采取广播、口哨、铜锣等方式向群众报警,同时组织群众有序转移和安全避险。

  1、山洪灾害预警

  山洪灾害预警等级分为三级(Ⅲ、Ⅱ、Ⅰ)

  预警等级ⅢⅡⅠ

  预警颜色黄色橙色红色

  危险程度可能严重特别严重

  范围事例暴雨天气预报警戒雨量或警戒水位危险雨量、危险水位或有泥石流、滑坡征兆

  响应等级三级响应二级响应一级响应

  ⑴黄色预警——三级应急响应的启动与应急措施

  预警等级:黄色预警

  响应等级:三级应急响应

  启动条件:

  ①接到通知将有暴雨发生时;

  ②收到暴雨黄色预警时;

  ③收到本地区发生地质灾害风险高的通知或通报时。

  响应措施:

  即通过各种途径向相关责任人员、危险区群众发布预警,提醒注意做好山洪灾害防范准备。

  ②各类山洪灾害监测人员迅速到岗到位,加强监测。

  ⑵橙色预警——二级应急响应的启动与应急措施

  启动条件:

  ①降雨强度加大,暴雨黄色预警时;

  ②上级部门启动相应响应时;

  ③当某一较大危险区(雨量、水位)达到准备转移指标时,或某几个影响较小危险区(雨量、水位)达到准备转移指标时;

  ④当累计降雨达到某个危险指标时,且降雨仍在持续;

  ⑤当接到通知上游某个危险区达到准备转移指标时;

  响应措施:

  ①向相关人员通报水情、雨情,提醒加强监测和巡查;

  ②已达到“准备转移”指标的危险区域做好转移准备;

  ③防汛指挥部全体集合待命,各工作组、应急抢险队做好抢险准备;

  ④向下游通报情况,并上报县防汛指挥部。

  ⑶红色预警——一级应急响应的启动与应急措施

  响应等级:一级应急响应

  启动条件:

  ①暴雨红色预警;

  ②上级防汛指挥部启动相应应急响应时;

  ③当某个较大危险区(雨量、水位)达到立即转移指标时;当某个几个较小危险区(雨量、水位)达到立即转移指标时;

  ④当此轮降雨过程累计降雨达到某一指标时;

  ⑤当某一个地灾隐患点出险滑坡迹象时;

  ⑥当某一水库大坝出现滑坡、漫坝等险情时。

  响应措施:

  ①向辖区所有村社通报水雨情及灾情信息,要求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和信息反馈;

  ②防汛抗旱指挥部由指挥长主持会议,安排部署人员转移、抢险、救灾工作;

  ③要求各村(社区)立即转移危险区群众;

  ④应急抢险队全体集结,适时奔赴抢险一线;

  ⑤将情况通报给下游乡镇并报告上级指挥部。

  (县防办电话:8222444)

  2、应急响应的终止

  终止响应条件:

  ①河流水位下降到灾害水位线以下;

  ②水利工程险情缓解,且不会扩大险情;

  ③降雨停止;

  ④地灾隐患点险情缓解,经专家鉴定灾害不会扩大时;

  ⑤收到上级关于终止响应的指令后,镇防指会商决定可以终止应急响应时,终止应急响应;

  ⑥镇防指会商后,确定终止响应的其他情况。

  终止发布方式:

  ①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到辖区各预警范围内的村、社;

  ②利用无线预警广播对发布终止响应命令。

  3、不同预警设备的预警信号(准备转移信号、立即转移信 号)

  预警设备准备转移信号立即转移信号

  无钱预警广播发布准备转移语音发布立即转移语音

  手摇报警器无快速摇动

  锣慢敲锣快速敲锣

  鼓慢敲鼓快速敲鼓

  号断续鸣声连续鸣声

  (二)灾情收集、报告与核查。各村社区要保证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宿,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漏岗。要做好值班值宿记录,遇有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预案启动后,各村及有关部门要及时收集、上报灾情,对灾害造成的损失及社会影响进行评估,为救灾决策提供依据。各村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要立即上报镇政府。灾情稳定之前,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每天中午12时前向镇政府报告情况,有灾报灾,无灾报安。灾情报告的内容要规范,主要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影响范围、人口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倒塌和损坏情况、农作物受灾情况、救灾工作情况、灾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初次报告情况不必求全,了解多少报告多少,灾情发展变化情况要随时报告,要严肃灾情统计上报工作纪律,对统计报表实行审查、签批制度、层层把关。对漏报、迟报、瞒报和虚报灾情的,镇将予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灾情稳定后,各村要及时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灾情核查工作,确保灾情数据准确、详实。要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核对灾情数据,避免数出多头。对于倒塌房屋和因灾死亡人口情况,要掌握到户、到人,并建立倒房户、死亡人员花名册。

  (三)为灾区提供应急保障。1.灾民生活障碍。预案启动后,民政部门及时为转移的灾民提供临时住所、应急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须物资,确保灾民得到妥善安置。2.交通、通讯保障。预案启动后,交通、通讯部门要及时抢修道路和设备,通过维护和加固等措施,保证灾区交通、通讯畅通。同时交通部门要为紧急救援工作组织调度车等必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3.抢险救灾保障。各村及有关部门要为参加抢险救灾的预备役民兵准备必要的专用物资、器材,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4.医疗保障。预案启动后,卫生院要根据紧急救援工作需要,组织医疗队深入灾区,帮助灾区对因灾伤病人员进行紧急救治。5.社会治安保障。预案启动后,镇派出所要根据需要,帮助各村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维护社会治安,保证灾区社会稳定。

  (四)组织开展救灾应急捐助活动。民政办要根据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适时组织开展救灾应急捐助活动,广泛募集紧急救援和救济灾民所需资金和物资。

  (五)预防次生灾害。在开展紧急救援工作的同时,水利、国土与建管所等部门要密切注意灾情的发展,提前做好次生灾害的预报和预防工作。卫生院对饮水和食品卫生进行检验,确保饮水食品安全,做好灾区疫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六)灾后恢复与重建。帮助灾区修缮、重建因灾倒塌和损坏的居民住房;修复因灾损毁的交通、水利、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帮助灾区修复或重建中小学校舍,恢复正常的教学活动。

  五、救援措施

  (一)转移安置灾民。1.转移安置对象根据汛情需要转移时,具体转移的住户和单位去向如下:社区居委会及各村随时注意本地灾情,出现情况及时以村民委员会和镇防汛指挥部为单位各自负责处理,并及时上报。2.转移安置办法:镇政府统一指挥,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坚持安全可靠,就地就近的原则妥善安置灾民。各村成立抗洪抢险队,每村抢险队10人组成,每个村民小组设专人打更巡逻,发现险情及时报告。转移方式:一是预先转移。根据水情,有命令、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地将老弱病残人员和贵重物品撤离,并安置到预定安全地带;二是正式转移。接到命令后,除抗洪抢险和留护守卫人员外,其他人员按指定路线转移到安置地点。转移后的安置采取三种方法:一是投亲靠友;二是在镇政府内部安置;三是在镇中学、中心小学以及其它小学进行集中安置。

  (二)查灾、核灾、报灾。灾情发生后,发生地防汛抗旱指挥部要迅速组织人力搞好灾情的调查、统计和上报工作,灾情发生后按程序立即上报,并根据灾情发展趋势,做到每日定时报告,紧急时随时报告。民政办公室负责灾情核查工作,必要时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联合核查小组进行核灾,准确及时报灾,加强同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并争得款物支持。

  (三)加强救灾物资的储备与调度。搞好救灾物资的储备,加强管理,落实制度,确保救灾储备物资存放、合理使用。增加物资储备的品种和数量,为灾害紧急救援做好充分准备。救灾过程中,对救灾物资进行合理调配,充分发挥储备功能。

  (四)落实生产自救等措施。灾后有关部门和各村要根据镇里统一要求,通过清淤排涝、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开展群众互助互济活动、组织社会捐助、进行劳务输出、发展畜牧业、减轻农民负担,以及搞好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措施,以减少和控制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六、工作要求

  (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灾情发生后,各村、各单位和个人都要无条件地服从救灾应急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命令,顾全大局,执行调度。对拒不执行命令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各村一把手负总责,安全区要有专人做好灾民的接收安置工作。

  (二)尽职尽责,工作到位。发生灾情后,救灾应急总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各村要恪尽职守,及时掌握情况,按预案要求将转移安置灾民的组织、调度、指挥等措施向领导小组汇报,并组织实施。

  (三)先人后物、紧急行动。在灾民紧急转移过程中,要坚持“救人第一”,先保人身安全,后抢救财产。力争确保不出现一人因工作失误死亡或失踪。如情况发生变化与应急预案的规定不符时,要及时报告。

  (四)强化宣传、推动工作。加强对易受灾区域内群众应急转移的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积极主动服从指挥,配合工作,保证转移安置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 五 )严肃纪律,强化责任。

  1.汛期,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通讯畅通;各防汛责任人手机必须24小时畅通。

  2.暴雨天气,镇主要领导、驻村干部和村两委负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

  3.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不听指挥的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2020年度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水旱灾害防御的双重压力,全市水利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严明纪律,细化措施,坚持水旱灾害防御“两手抓、两手硬”,早准备、强应对,各类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运行平稳,稳定发挥减灾兴利效益,没有出现大的水毁或险情,为推进“六稳”工作,完成“六保”任务作出应有贡献。现将今年以来防汛抗旱工作总结如下:

  一、汛情灾情

  (一)降雨形势

  今年我市气候形势总体偏差:1-4月降雨略偏多,5月偏旱,6月中旬出现旱涝急转。据气象部门统计,截止9月14日,全市平均降雨937.8mm,较多年同期多31.3%,较去年同期多103%,降雨最多的为谷城1086.7mm、最少的为宜城836.1mm。其中,全市入汛以来共发生12场大范围的强降雨过程,(入梅以前1场、梅雨期间8场、梅雨期过后3场)。

  今年的梅雨期入梅时间早,持续时间长。6月8日入梅,较常年偏早9天。7月21日出梅,历时43天,较多年梅雨期长度(24天)偏长19天。梅雨期全市平均降雨443.9mm,为去年梅雨期雨量(114.3mm)的3.88倍,为历年梅雨期雨量(151.6mm)的2.93倍,梅雨期各场强降雨对全市各县市区几乎是全覆盖,有的甚至覆盖至乡镇村,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2倍。全市梅雨期内共发生了8轮强降雨过程,暴雨中心大多数集中在襄城、樊城、襄州、枣阳、宜城一带,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4个地区梅雨量较少。今年的梅雨期雨强大、致灾性强。典型暴雨有“6·15”、“6·27”两轮。

  其中“6·15”暴雨主要特点是强度大,体现在“点”,暴雨发生在两个时段,前个时段主要集中在襄阳市区及襄州,后一个时段主要集中在枣阳,樊城区余岗站最大1小时降雨量达123.5mm,经分析重现期达300年一遇。此次暴雨强度之大,实属罕见,并刷新了襄阳有水文历史记录以来的最大值。

  “6.27”暴雨特点是总量大、站次多,体现在“面”。此次降水时段均匀,暴雨中心主要集中在市区及襄州、宜城、南漳、枣阳一带。一是持续时间长,集中发生在27日13:00~28日6:00之间,前后持续17个小时;二是覆盖面广,覆盖了除老河口之外的其它8个县市区;三是过程雨量大,27日全市面平均降雨量达62.9mm;四是暴雨量级大、站次多、强度大,过程降雨超过100mm的大暴雨达56处,1小时最大雨强达73.0mm。

  (二)江河水情

  今年6~8月,我市江河汛情较之往年比较突出,多条河流发生了近3~11年以来较大洪水,其中受河南暴雨影响,7月23日小清河超设防0.23米,唐河埠口水涨6米,董坡站涨2米,形成近10年以来最大洪峰。

  (三)蓄水情况

  6月初入梅前,全市水库蓄水11.4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少19%、较去年同期少27%,最多时有346座水库低于死水位,其中101座水库干涸。经过入梅以来多轮降雨的补充,我市水库蓄水得到较好补充,9月初全市水库蓄水19.02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多53%、较去年同期多95%,最多时430座水库满蓄泄洪,其中大中型水库20座。

  (四)旱涝灾情

  1.旱情方面。今年开年至5月中旬夏插开始前,我市旱情相对平稳,未发生春旱。5月中旬后受高温少雨影响,旱情初显,出现轻旱。夏插开始后,气象部门6月3日起发布高温预警,连续高温天气造成土壤失墒严重,旱作物旱情抬头、部分地区缺水插秧。6月8日高峰时,襄州、襄城、枣阳、宜城、老河口、南漳20.6万亩水田缺水、24.6万亩旱地却墒、旱作物受旱50万亩。

  2.洪灾方面。虽然入梅后发生11轮降雨过程,但由于提前准备、有力应对,我市仅在6月27日~28日强降雨过程中发生多地受灾,8月8日~9日、8月28日~29日两次降雨分别造成枣阳市、保康县局部较小灾情。

  6月27日0时至28日7时,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枣阳市、宜城市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谷城县、保康县、老河口市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全市场次平均降雨60.1mm(其中200mm以上站点1个,150~200mm站点15个,100~150mm站点147个, 50~100mm站点98个),场次最大点降雨量为枣阳市徐寨站269.7mm,最大1小时降雨量为枣阳市郝店站75.5mm(27日6:00~7:00)。强降雨造成我市襄州区、襄城区、樊城区、枣阳市、宜城市5个县(市、区)41个乡镇发生洪涝灾害,据各地统计,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3010.1万元,护岸受损6处、塘坝受损634座、损坏灌溉设施609处、水闸28座、水文测站1座、机电井14眼、机电泵站38座。

  8月8日8时至8月9日8时,襄阳市大部分地区中到大雨,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枣阳市、老河口市局部暴雨,枣阳市局地大暴雨,全市日平均降雨量15.8mm。最大点日降雨量为枣阳市小黄河站108mm。本次降雨历时短,雨量大,加之近期枣阳市遭遇连续降雨,土壤含水量饱和,降雨汇流加快,强降雨造成枣阳市七方、杨垱、太平、鹿头、刘升镇、环城办事处遭受洪涝灾害。水利设施损毁130万元,渠道水毁12处820米,渠道建筑物损坏8处,堰塘水毁 85座。

  8月28日夜至8月29日凌晨,保康县遭局部强降雨袭击,造成5处渠道及灌溉设施受损,损失金额190万元。

  二、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情况

  面对先旱后涝、旱涝急转等不利条件,水利部门超前部署、落细措施,有效应对,各类水库、堤防没有出现大的水毁或险情,全市水利工程运行平稳。具体抓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重点抓备汛

  面对不利的气候条件,水利部门坚持防大汛、抗大旱的思路,超前部署、落细措施,认真抓好各项备汛工作。

  一是压实防汛责任。汛前明确了全市水库、重点水电站和重要河道堤防责任人,并分级进行公示;印发了3000多册《水库责任人履职手册》,组织3405名小型水库责任人完成了水利部在线培训,力保责任人“有名、有实、有能”。

  二是动态查险除患。建立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动态开展隐患排查,通过局领导分片包保、挤出20万元专项经费聘请第三方机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暗访、抽查等方式,边查边改、边改边查,汛前发现的552处各类隐患全部完成整改或落实了应急度汛措施。

  三是多方储备物资。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储备、分级管理”的原则,备齐备全总价值5970万元的各类防汛物资,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

  四是全面修编预案。对所有水库和重点水电站预案进行了修编和批复,完成了唐白河、蛮河、南河和城市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分级组织开展预案的演练。

  五是完善预警预报体系。我们组织各地对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进行排查整治,数据到报率由过去的70%提升到98%,超过水利部90%的标准,对1000余座水库的水雨情系统进行维修养护,确保准确可靠。同时我们加强水文、气象部门的联动,争取掌握防汛抗旱主动权、提前量。

  (二)科学调度抗大旱

  为切实做好抗旱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安全,全市各级水利部门积极行动,密切跟踪气候变化,及时研判旱情趋势,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开展抗旱减灾工作。

  一是做好旱情监测预警,提前安排部署。春节前,我局就开始密切关注蓄水和天气变化情况,3月份就蓄水形势对生产生活影响分析及有关工作形成了建议报市政府,提前发布信息,引导各级政府和群众抓好蓄水保水及干旱防御各种准备。5月下旬,市政府召集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对蓄水形势和农业生产进行分析,及时调整种植计划。由于提前向群众发布信息,引导群众改变种植结构,夏插夏种期间我市水稻插秧有序推进,缺水地区也结合实际调整了种植种类,夏粮生产总体平稳,水稻插秧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310万亩任务。

  二是科学调度现有水源,发挥大型水利工程抗旱骨干作用。科学调度引丹灌区、大中型水库、骨干泵站,采取蓄引提等多种措施全力提供水源,保障夏插抗旱用水和农村安全饮水用水。引丹灌区去年汛后在停水施工前,抢抓时机为灌区水库补水近1亿立方米,3月份开闸后又累计供水3亿多立方米,全力保障灌区120万亩水稻、40万亩旱地,132万人、180万头大牲畜的用水。三道河水库抢抓前期降雨,利用灌渠引水将1座中型、3座小(一)型结瓜水库充满,自身也通过停止发电等方式将蓄水提升至5月初的7200多万立方米,为保障灌溉用水高峰打下了基础。枣阳市积极启动大岗坡(4月12日启动)、石台寺(4月15日启动)两座大型泵站,提唐白河水灌库灌堰,为灌区农作物用水、群众饮水、生态用水提供保障,已累计提水5059万立方米。5月29日,枣阳市水利局投资140余万元,在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刘桥分水口处架设临时应急泵站,向东输水31公里缓解农业生产用水,特别吴店集镇近7万人群众吃水问题,6月7日上午8时开机,先后提水1个月总量约2000余万立方米;投资88万元,在离新市镇较近的大黄河水库(中型)坝东头建临时应急水质过滤厂,通过新建泵站提水,与新市水厂管网并网,每天供水3500立方米,临时解决新市集镇3万群众饮水问题,保障新市集镇半年供水;6月2日,在清潭水库建围堰,将清潭水厂提水泵房向库内延伸12米,以保证清潭集镇2万人饮水安全。襄州区大岗坡泵站从3月下旬开始开机提水,为官沟水库充库近1500万方,保障了双沟农业示范园区抗旱用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王锏泵站建成后,连续三年为峪山镇水利死角地区提水灌溉,保障该地区近3000亩耕地抗旱灌溉。宜城市对荣河泵站进行电力增容升级(增设350KVA变压器),提高二级提水效率,并对取水口进行深度清淤疏浚,以应对汉江水位持续走低的困境,为长渠灌区持续供水。

  三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职能作用,全力做好抗旱应急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组织职能作用,带动群众全面开展抗旱减灾工作。全市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劳力20余万人,启动机井3041眼,机动抗旱设备2.8万台套,全力开展抗旱保插秧、保饮水行动,

  基层水利管理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察看旱情,指导抗旱。水管单位职工为提高灌溉用水效益,顶着烈日巡查维护灌溉设施,全天候在渠道查漏、堵冒,将“及时水”送到田间地头,保障了农业抗旱灌溉用水需求。由于唐白河水位下降严重,石台寺零级泵站取水口位置不能满足提水要求,为了解决灌区杨垱、太平两镇干旱用水问题,6月3日上午,枣阳市水利局调动两台钩机,杨垱镇组织百余名群众在石台寺零级泵站取水口位置拦河筑坝抬高水位,满足石台寺泵站为灌区提水,解决群众农业抗旱和人畜饮水吃水问题。襄州区各镇(办、区)干部群众不等不靠,投资140余万元提前购置抗旱机具设备,并开启机井580多眼,投入抗旱工作。宜城市各镇(办)积极自筹资金,采取打机井、清渠道、架设临时抽水设施等措施,共新增抗旱机井148眼、清淤渠道20Km、架设临时抽水设施3500余套,拓宽抗旱取水途径,缓解用水困难。老河口市将人畜饮水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水厂水源地保护,做好应急水源准备,无水源的地区组织车辆拉水,满足群众生活需要,保证人畜必需的饮用水。襄城区组织各责任单位、包村干部全部下到一线,了解旱情,指导救灾,协调水库堰塘放水、机井泵站提水、河流渠道输水,全区新打机井94眼,清淤渠道20Km,架设临时水泵1550台套,开启抗旱机井1056眼,最大限度减少农作物因灾造成的损失。

  (三)压实责任防大汛

  6月上旬入梅后,全市出现旱涝急转,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防汛形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乐成,市长郄英才多次就防汛工作批示指示。我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意见和要求,提前发出《关于做好水库和山洪灾害防御强降雨工作的紧急通知》等5份通知,安排强降雨防范工作,各地进一步加强值班值守,克服厌战、疲劳思想,做好强降雨应对工作;紧急派出8个暗访督导组赴各地核实小水库、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度;和水文、气象等部门24小时不间断在线联系,提前对所有水库、重要堤防电站的2000多位防汛责任人发送短信预警共计3000多条次;通过逐级短信通知、微信网络通知等方式,向各级、各地山洪防御和受山洪影响区域的人员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共计10000多条次;部分水库提前预泄,降低水位,加大了抗雨能力;组织各地提前调集防汛物资,特别是水位较高的水库将防冲彩条布、木桩、铁丝、压重块等防御超标洪水物资就近储备,并保证数量足够、随用随到,满足应急抢险所需。经过全市各级全力防御,我市经受住了梅雨期以来多轮次大范围强降雨考验,未因洪涝灾害垮坝溃堤,有力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正常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一)防汛抗旱机制体制方面

  2020年5月市防指发出《襄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调整襄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和工作机构的通知》,明确了双指挥长、双防办主任的体制,各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成功应对了多轮次的洪涝和干旱灾害,防汛抗旱工作应对有力。但是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在防汛抗旱体制调整后具体执行机制中还有不够顺畅的地方需要调整完善。

  (二)防汛抗旱工程方面

  从近年强降雨防御、干旱抗御的具体工作中看,我市汉江及重要支流、重点中小河流、病险水库(闸)、信息化建设、水资源配置等防汛抗旱能力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新一轮补短板等建设项目,系统治理汉江干流河道,加快襄东、襄西等分蓄洪民垸建设和优化调整,加强中小河流灾害有效防御,全面开展病险水库水闸泵站除险加固及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不断完善智慧水利体系,全面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新集镇2020年防汛抗洪工作总结

  面对雨情、水情、汛情、灾情明显超过2007年的较大洪水,新集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防汛工作会议精神,依法防洪,科学调度,坚持人民至上,确保落实防汛应急响应措施,“外防堤坝、内防内涝”,确保淮河新集段堤坝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电力电信安全、生产安全、可能受影响的人员安全,做好民生保障,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突出重点、责任到位。

  在4月22日,镇党委及时调整成立以党委书记朱爱为指挥长,镇长赵亮为副指挥长,水利、国土、执法等部门为人员的防汛抗旱指挥部,研究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对全镇险工险段安排镇、村两级专人包保,抽调50人镇直精兵强将成立防汛应急小组并专门培训,为防汛抗洪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6月中旬,召开全镇防汛工作大会,面临梅汛期长、雨量大、淮河水位高的不利影响,全员动员、密切关注水情,同时全面落实“领导包干”制度和应急单位值班值守制度,完善防汛指挥体系运作,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及时有效救援。同时充分准备好应急物资,做好防汛人员后勤保障,保证持续战斗力。

  二、靠前指挥、调度到位。

  汛期来临前,我镇范围内的中小水电站全部排除故障。加大防汛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微信QQ、广播等多种形式,提高全民的防灾避灾能力。镇、村两级对防汛物资储备做出充分的安排,准备救生衣30套、救生圈50只,雨衣400套,雨靴400双,探照灯100个,编织袋8000条,木桩30根等防汛物资储备。严格汛期值班制度,6月中旬起开始汛期值班,确保24小时有人值班,值班电话、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的电话均保证24小时畅通,确保了信息的及时传递,确保水雨情、工情和灾情能及时处理和传递反映,加强了信息的收集和甄别,做好信息的把关工作,确保了各类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避免了出现迟报、漏报和错报现象。为领导的指挥决策依据提供充分的保障。

  汛期来临时,6月27日,淮河水位上涨明显,河头生产圩有漫堤现象,镇防办立即组织三岔村民对生产圩农作物进行抢收,并要求新集渡口及时停渡。由于雨量连天增大,淮河上游水逐渐增高。

  7月18日淮河新集段水位已到设防水位,镇防办召开防汛工作会议,淮北大堤新集段设立6个防汛巡逻点,24小时巡堤值守。

  7月19日组织民工80人对三岔河头生产圩进行破险加固。20日晚水位已达18m以上,镇防汛办要求淮北大堤新集段增设值守点达到14个,党政班子成员带队,明确分工,要求严格网格化管理,镇党委书记亲自督导,亲自抓落实,技术员24小时进行全方位巡堤检查,并将分管领导、技术员姓名、电话号码在每个帐篷公示牌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责任明确。遇到问题报告及时,明确镇管理泵站、穿堤涵管理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等人必须听从防汛指挥所安排并认真履职。

  7月21日,我县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全镇上堤参加防汛410人。按照每个值守点不少于10人的标准,进行轮流值班,每小时巡堤一次并做好巡堤记录,如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镇技术员及镇防汛指挥所,如有重点隐患的段点,立即上报县防汛指挥所。

  22日至25日水位不断上涨,县防汛抗旱指挥所宣布自7月25日12时起,我县淮河干流要按照防汛Ⅰ级应急响应要求上足巡堤查险人员,每公里60-100人,防汛工作形势严峻,新集镇防汛指挥所按当前实际情况,调整防汛巡堤查险力量,调动所有力量,增加巡堤人员,镇党委书记和村负责人24小时吃住在防汛一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对防汛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亲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防指的指导下,经过20多天的努力奋战,目前已经安然渡汛。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镇地理位置特殊,有河道两条(淮河、怀洪新河),和三岔村生产圩,防汛难度较大。

  2.缺乏资金投入,在应急抢险物资、人员培训方面力度不够。

  四、今后工作打算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继续完善好防汛工作预案,落实好防汛责任制。

  2.实行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级,实行群防群治。

  3.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加大对防汛物资的筹备,完善各种防汛设施。

  4.加强对防汛抢险队伍的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防汛队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5.防汛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实,工作到位、责任到人。

  兴安盟2020年度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2020年汛期,按照自治区防指的统一部署,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兴安盟防办坚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两个转变”,统一指挥,科学调度,确保了我盟主要河流、各类水库和主要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确保了无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

  一、雨水情及其特点

  (一)雨情

  今年入汛以来,盟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总体看,除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降雨偏少外,6月、8月中下旬、9月中上旬降水偏多。其中,6月份降水80.5~128.3mm,主要是扎赉特旗西部、阿尔山市、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科右中旗东部地区偏多1~5成左右;7月份降水14.6~96.7mm,主要是扎赉特旗东部、科右前旗中部偏少4成左右;其它地区偏少5~9成左右;8月份降水145.2~302.3mm,主要是突泉县、科右中旗西部偏多2倍以上,科右前旗西南部、科右中旗东部偏多1~2倍之间;其它地区偏多5~9成左右;9月份上、中旬降水量86.9~153.8mm,盟内各地偏多2~6倍左右。

  (二)水情

  受降雨不均影响,今年汛期,各河流来水相对平稳,洮儿河、归流河、蛟流河、霍林河共出现了6次5年一遇以下小洪水。受9月15~16日强降雨过程影响,归流河出现了5年一遇的中洪水。具体如下:各河流来水量较历年同期相比,5月份,绰尔河偏少3成左右、洮儿河偏多1成左右、归流河偏少1成左右、蛟流河偏少3成左右、霍林河偏少6成以上;6月份,洮儿河、归流河偏多4成左右,蛟流河基本持平,绰尔河偏少7成、霍林河偏少5成左右;7月份,绰尔河偏少9成以上,洮儿河、归流河偏少4成左右,蛟流河偏少9成左右,霍林河偏少8成左右;8月份,绰尔河偏少4成左右,洮儿河偏多1成左右,归流河、蛟流河偏少2成左右,霍林河偏少近7成;9月份上、中旬,绰尔河偏多3倍左右,洮儿河偏多2倍左右,归流河、蛟流河偏多2倍左右,霍林河偏少近2成。

  (三)汛期雨水情特点分析

  一是强降雨出现早,雨量大。5月17日我盟迎来今年首场暴雨天气,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出现最早一次,暴雨区域面积近40%,降雨量在420毫米到717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多3~9成。乌兰浩特市和阿尔山降水分布排在有气象记录以来第3为和第1位。

  二是降雨集中,强度大。6~9月份,绰尔河共出现3次较明显的洪水过程;洮儿河共出现7次较明显的洪水过程;归流河共出现5次较明显的洪水过程;蛟流河出现了5次较明显的洪水过程;霍林河出现了4次较明显的洪水过程。

  三是降雨突发性强,时空分布不均。正常年份我盟主要降雨发生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而2020年汛期大部分地区前期干旱少雨,后期雨水充沛,5至6月降雨均偏多,8至9月份降雨明显偏多,7月全盟没有出现有效降雨,平均降雨量49.9毫米,有气象记录以来排位第2少,科右中旗巴彦胡舒站只有14.3毫米。出现不同程度干旱。降雨量8月以后强降雨形成旱涝急转的严峻形势。另外,正常年份在9月份后汛期,发生日雨量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可能性小,而8月末到9月初台风形成的暴雨及洪水,其量级,发生时间和数量上均为历史同期少见。

  四是台风活动频繁,破坏性大。今年影响我盟的台风有3个,分别是台风“巴威”、台风“美莎克”和台风“海神”。受三次台风影响,绰尔河、雅鲁河、嫩江流域持续降雨,水位不断上涨,加之9月15日夜间至9月16日持续降雨,江水倒灌加上内涝,至使扎赉特旗嫩江右岸努文木仁乡、好力保镇、音德尔镇等三个乡镇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二、灾情及调查情况

  (一)干旱灾害

  3月至7月上旬,我盟降雨偏少,特别是7月下旬至8月中旬,旱情急剧发展。7月21日至8月19日我盟科右中旗、突泉县、扎赉特旗遭受不同程度干旱灾害,据统计受灾人口99629,受灾面积95612.3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6405万元。

  (二)洪涝灾害

  截至2020年9月18日,洪涝灾害共造成全盟6个旗县市36个苏木乡镇28.42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03.44 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98.65 千公顷、绝收面积44.63千公顷;倒塌房屋2户4间,严重损坏房屋1户2间,一般损坏房屋76户223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57亿元。其中:三次洪涝灾情最为严重。一是6月20日至6月25日,科右中旗、突泉县受灾,受灾人口1791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018.5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3196.885万元。二是8月2日至8月6日,乌兰浩特市、突泉县受灾,受灾人口3406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614.56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2964.06万元。三是9月15日至9月18日,扎赉特旗受灾,受灾人口2564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168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约1200万元。

  三、扎实开展防汛抗旱工作

  今年的防汛抗洪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考验了应对突发性灾害的能力,各项防灾抗灾措施有力、有效,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各类责任制落实到位

  盟委、行署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先后召开全盟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全盟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安排防灾抗灾救灾工作。汛前,按照防汛责任制的要求,明确盟领导及盟直有关部门防汛分工,盟防办落实重要防洪工程和行蓄洪区防汛行政、技术责任人,调整盟防指机构及其组成人员,修订印发盟防指成员单位职责。全盟设防的河流、水库和有防洪任务的城市,特别是绰尔河、洮儿河、霍林河及重点水库都已落实了防汛责任人,明确了任务、目标、职责,并在兴安日报公布,各旗县市也在主流媒体上公布防汛责任人;各地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为重点,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以防为主,突出重点,防汛抗旱工作准备充分

  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抗灾工作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防汛抗旱准备工作,为迎战水旱灾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月份,协调相关部门,对6个旗县市开展了5次防汛抗旱工作督查检查,按照度汛要求,逐项对水库、堤防、山洪、城市内涝以及旗县市办工作开展进行了再督促再落实。全盟完成了水库、城市内涝、山洪灾害防御等预案修订,山洪易发区监测设备维修养护,自动水文站监测设施维修养护等工作,山洪、水文雨量监测站上报率均达95%以上;盟委行署派出专项督查组对各地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专项深入督查;5月上旬,各旗县市提早对重要防洪堤防、闸涵、水库等防洪重要设施进行了度汛检查;应急部门也完成了应急救援队伍建档造册等工作。驻地部队心系地方发展,从思想、人员、物质上都做了精心的准备,随时可投入抢险救灾,发挥生力军、突击队的作用;并先后派出30余人次的多个技术检查组,对各地落实防汛措施、重要工程度汛准备、违章设障清除等进行检查、抽查,督促限期解决度汛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会商,优化调度,实现防洪减灾效益最大化

  为提高盟防指与各成员单位间信息沟通联络,6月中旬正式启动了气象、水文、水利、应急四部门防汛会商周例会制,为便于降雨期实时沟通,建立了微信共享信息群,同时建立了日信息报送机制和险情灾情实时信息报送机制,汛期共召开会商会14次,收发信息300余份;为全盟防汛抗旱科学研判、合理调度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减少台风对我盟带来的不利影响,盟防办审时度势,科学判断,加强防汛指导、超前调度、提前预泄、腾出防洪库容,牢牢把握防洪主动权,同时充分利用水库联网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库库区降雨、水位变化,综合分析各类防洪因素,联合运行,增强水库调度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地应对了突发性暴雨灾害。

  (四)抓牢队伍,备足物资,扎实做好抢险救灾准备

  持续深入与解放军、武警部队的沟通协调,建立长效联络机制,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加强沟通联系;旗县市完善了针对本地区实际建立的网格化应急救援运行机制,以社区为单位,组建以党员为先锋队的应急救援队伍,村屯建立以村干部为主党员为辅的应急救援队伍,使社区与社区之间、村屯与村屯之间应急救援力量达到交叉互补、互相支援的目的,有效提高应急救援效率;7月20日组织内蒙古绰勒水利水电有限责任公司乌兰浩特区域项目部、乌兰浩特市应急管理局开展了“2020防汛抢险综合演练”;同时,在全盟范围开展了防汛物资调查统计工作,加快各行业物资储备调拨体系的建立,摸清防指成员单位防汛物资的数质量情况,遇有灾情可以就近、就需调拨防汛抗旱物资,尽最大努力减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始终将群众生命安全摆在防汛抗洪的首位,及时转移低洼区临时居住群众,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秋汛期间绰尔河、雅鲁河、嫩江流域不断降雨,水位不断上涨,江水倒灌加上内涝,至使扎赉特旗嫩江右岸努文木仁乡、好力保镇、音德尔镇遭受洪涝灾害,在抗御扎赉特旗地区洪涝灾害期间,迅速组织工作人员赶往受灾地区安抚受灾群众,帮助受灾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自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四、经验总结与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防汛救灾理念为指导,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继续完善好防汛抗旱工作预案,落实好防汛责任制。

  (二)基层组织抓措施落实是防灾抗灾的关键。在防御扎赉特旗嫩江段严重洪涝灾害过程中,采取“分片包组、查户盯人、先人后物”等措施,极大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村、镇基层组织是落实各项部署的最终主体,只有做到快速反应、组织有力,迅速将各项具体防御措施落实到千家万户,才能有效减少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发挥防指整体效能是取得抗灾成效的保证。防汛抗旱工作涉及面广,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独立完成,各成员单位必须在统一指挥下,按既定的工作部署,主动配合,高效完成本部门的任务,才能发挥应急管理的整体效能。今年我盟多灾并发、灾情持续时间长,防汛抗旱形势严峻。防汛、应急、水利、农牧业、交通等部门相继启动本部门专业应急预案,所有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挥了整体应急管理效能,保证了防灾抗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信息化建设是实施科学调度的重要技术支撑。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尤其是信息采集系统、水库信息采集系统、重要水文和雨量站点遥测系统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对及时掌握各类信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防洪调度决策更具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必须加快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建立科学的调度决策体系。针对今年防汛救灾工作的实际,盟防办与气象部门加强雨情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逐步加大对山区、库区雨水情站点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进一步补齐监测盲区。

  (五)实行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级,实行群防群治;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加大对防汛物资的筹备,完善各种防汛设施;加强对防汛抢险队伍的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应急救援队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防汛抗旱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实,工作到位、责任到人。

  兴义镇防汛减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进入汛期以来,按照区防汛办工作部署,我镇结合实际情况,全力预防化解汛期重大洪涝灾害风险,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汛期值守。落实防汛减灾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各级责任人监测预警、人员转移、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机制,贯彻落实上级防汛减灾防治工作各项安排部署,坚持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时刻保持战时状态。

  二、做好防汛抗洪筹备工作。一方面做好人员力量准备,成立镇级防汛抢险突击队共20人,各村、社区组织干部、民兵成立防汛抗洪小组共100余人,并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基层防汛抗洪工作队伍。另一方面抓好物资筹备,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补充防汛物资,提前落实机械和运输设备。

  三、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各村、社区分段面和点位落实专人排查,对重点区域加大巡查频次,建立隐患动态管理台账,确保全覆盖、不留死角。近期我镇共排查出各类防汛安全隐患11处,目前均已整改完毕。今年7月上旬,我镇田渡村巡查发现金马河河堤出现安全隐患,经上报区防汛办、水务局及时处置维修,该段河堤安全隐患已排除。

  四、抓好防汛险情应急处置。8月11日以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我镇西河、金马河、羊马河、石鱼河水位持续上涨,羊马河、石鱼河部分河段出现险情,其余河道及区域暂未发现重大隐患。11日23时许,石鱼河纪碾村段田桥出现河道堵塞,存在河水漫堤隐患,镇、村已组织人员进行抢险;12日10时,羊马河右岸登攀桥下游150米的岷江村处出现长100余米、宽近2米的河堤被大水冲垮,已向区防汛办上报险情,拉起安全警戒线,并安排镇村两级24小时值班巡查。目前我镇密切关注汛期,加强巡查频次,镇村干部、抢险突击队均处于待命状态,民兵应急分队共出动26名人员参与区应急抢险任务,出现险情立即赶赴现场处置。

  沂水县水利局重点水利工作完成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县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治水兴水思想,按照县委县政府“走在前列,争创强县”目标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水利事业成就辉煌。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掀起新高潮。一是实施水库塘坝除险加固工程。累计投资1.22亿元,对全县18个乡镇街道的81座小型水库、120座塘坝实施了除险加固和维修养护工程,极大提升了水库、塘坝的防洪保障能力。投资1.31亿元,实施跋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使水库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达到万年一遇,防洪效益、社会效益显著。二是实施农田水利项目县工程。2016至2018年,累计投资6000万元实施农田水利项目县工程,新增高标准农田5.44万亩,极大增强了全县农业灌溉水平。三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7至2018年,投资2258万元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61个村,40841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940万元实施贫困村通水工程,解决了30个村43017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四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投资9.95亿元,通过新建高庄镇陈家林、圈里乡许家庄、诸葛镇葛庄等3座水厂,新建水源工程261处、机房259处、蓄水池317处等解决全县912个行政村、1281个自然村,53.6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由于我县水利行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被市委表彰为“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先进单位”。五是实施沭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投资4.6亿元,通过实施河道清淤疏浚、河道治理等工程,提高沿岸村庄的防洪标准,确保治理范围内的洪水安全下泄,保护两岸地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财产的防洪安全。目前已完成工程方案编制工作。六是实施沂河堤防加固工程。规划投资3.52亿元,在现有防洪工程的基础上,通过新建及加高培厚堤防、险工险段防护、穿堤建筑物及堤顶防汛道路建设等工程措施,使沂河上游地区的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保障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投资1.86亿元的移民安置补偿工作有序开展,施工企业已进驻工地。七是实施水库移民扶持项目。累计投资1.5亿元,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项目、“美丽移民村”工程等移民扶持项目,完成对龙家圈镇南黄家庄村等15处“美丽移民村”建设,切实提高了库区移民村的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其中,投资500万元在龙家圈街道南黄家庄村建成的沂水县库区移民史展览馆分别被省水利厅、临沂市委宣传部、市水利局、中共沂水县委党性教育工作办公室确定为“山东省水情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和“教学基地”。

  (二)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持续立新功。一是打赢防台风攻坚战。近年来,面对台风“温比亚”“利奇马”造成的严峻防汛形势,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层层落实责任制,全县水利系统闻“汛”而动,按照“台风不过、人员不退”的要求,坚守在抗击台风第一线,加大排查修复力度,科学精准调度蓄水。同时,充分发挥水库塘坝拦洪、削峰、错峰作用,落实好人员转移应急预案,将台风影响降到最低。2018、2019年,我局有1人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抗击台风抢险救灾先进个人”并荣记一等功,2020年有4人被市委宣传部、市水利局等多家部门(单位)联合授予首届“沂蒙水利奖章”。二是严格落实防汛责任。立足于机构改革后新的职能定位,成立了沂水县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挥部,进一步强化对全县水利工程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测防报”各环节责任,加强雨情、水情、工情监测和信息报送,及时发布水库、河道洪水预报预警。严格落实水库“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强化小型水库和堤防巡查排险,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早预警。三是备足防汛料物认真组织演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积极做好防汛抢险料物储备。按照省市要求,每年组织开展了143座水库的防汛演练和山洪灾害防御演练,进一步检验了防汛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战性,提高了突发洪涝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锻炼了防汛抢险队伍。其中,2020年6月5日,全市小型水库防御洪水调度演练在我县举行,进一步提升了我县抢险队伍应急抢险水平。

  (三)水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新辉煌。一是创建国家级沂河水利风景区。2017年,以大小沂河水利枢纽、沂河堤防工程以及沂河景观为主体,创建了“一河三园两湿地”的国家级沂河水利风景区,为我县水利事业新添一项“国字号荣誉”。二是创建国家级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2017年,在巩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科学构建管护体系,创新建管机制,创造性地提出了“六个一”标准,打造小型水库管理“沂水样板”,被评为全省小型水库管理标准化示范县。沂水经验在全省全国得到推广,分别被《中国水利报》、《人民网》、《学习强国》等权威媒体报导宣传。以全省第1名顺利通过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省级验收。2019年11月,在全省4个创建国家级示范县的县区中,我县以全省第1名的成绩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为迎接国家级评估的代表县区。由于淮委考核组人员注重了水库的标准化管理而忽视了对病险水库安全政策的掌握,在抽查我县3座水库中,抽到了1座病险水库(高桥镇梨园沟水库,已列入2021年除险加固任务),尽管我县的考核成绩全省第一,最后在水利部复核中被一票否决。三是全面实行河湖长制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自2017年全面实行河长制以来,我县设立了县级河长13名、湖长3名,乡镇级河长254名、湖长143名,村级河长854名、湖长214名,聘用“荣誉河长”76名,选聘“河道管理员” 355名、水库管理员160名,构建起覆盖全县303条河道、143座水库的的河湖长体系。通过开展河湖长巡河巡湖,实施清河行动、清肠行动、清违整治等专项行动,有效解决了1000余处河道突出问题,打造了“上善若水,以河为贵”的沂水品牌。在全市率先启用移动轨迹动态管理平台,为全县355名河管员配发手机,将河湖日常管理、问题发现上报、传达工作要求、河管员工作考核等纳入平台管理,做到河道巡河轨迹可查、问题及时上传、问题整改落到实处,极大提升了河湖管护能力。2020年5月,沂水县因河湖长制工作成绩突出,被国务院授予激励示范县,全省唯一,获得奖金1000万元。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河湖长制工作,严格落实河湖长巡河,完成33条县级以上河道及140座小型水库确权划界及270条乡镇级河道划界工作。同时,完成温凉河省级美丽示范河湖以及马莲河、峙密河市级示范河湖创建工作。投资650万元,建设智慧河湖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将水利系统内饮水安全、防汛抗旱、水库管理等平台进行融合,并在30条河道、90座水库安装河湖监控终端,实现对全县水利工程的远程管控,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鱼跃、人和”的水生态环境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水利行业监管不断加强。一是最严格水资源制度落实到位。切实强化水资源管理,创建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开展水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辆等方式,使全县群众节水意识显著提升。严格执行用水定额管理、计划用水管理,农业节水灌溉、工业节水增效、城市节水节约,在全县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于2018年顺利创建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为我县水利事业再添一项“国字号荣誉”。“十三五”期间,共征收水资源费(税)9346.95万元,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713.83万元。加快推进节水型机关建设,顺利通过节水型机关建设市级验收。投入资金8973万元,实施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平方公里。二是河砂开采工作稳步推进。全力打好河道采砂管理“首长+河长”、“规划+治理”、“政府+社会”、“天眼+地网”四大组合拳,编制了《沂水县河砂开采实施方案》,完成25处河道水库清淤疏通工程规划,完成了沂河跋山水库上游、沙沟水库增容工程以及沭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并列入“十四五”规划,有效缓解砂石供需矛盾,使河砂开采逐步走上依法、科学、有序的轨道,确保河湖有生命、市场有秩序、财政有收益。省水利厅《山东水利信息》第1期头条发布《沂水县疏堵并举专项整治河砂乱象》,对沂水县河砂管理开采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三是水利文化持续传承和提升。为传承治水历史、弘扬水利文化,用近三年的时间,编纂出版了《沂水县水利志》,全面记述了我县从公元前48年到2018年,纵贯2066年的治水历程,是山东省第一部体系完备、贯通古今的水利通史。目前,《沂水县水利志》已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大学等国家级图书馆和院校收藏,被省委党史研究院、地方史志研究院评为全省史志优秀基层(专门)志。投资100多万元,打造了沂水县水利局党员教育活动中心,中心总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包括党员活动中心和水之源、水之魂、水之梦等4个展厅。该中心被省水利厅评为“山东省水情教育基地”。

  银川市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2020年,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自治区应急厅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防汛抗旱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超前谋划、科学防控,汛期成功应对了4轮区域性强降水和黄河3次洪水过境,实现了零垮坝、零决堤、零伤亡,全市安全度汛。

  一、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

  (一)雨情、水情、灾情

  截止9月30日,我市累计降水量为180.5毫米,降水较常年同期相比偏多8.1%,共出现11次较强降水天气过程。汛期,黄河1--3号洪水平稳过境,最大流量3540立方米/秒,未发生汛险灾情;局地短时强降水导致贺兰山永宁段、西夏段形成3次洪水过程,未形成洪灾险情;市区出现暴雨3次,但历时较短,局部街道形成积水,没有发生大面积内涝;全市无旱情发生。

  (二)强化担当,压紧压实防汛抗旱工作责任

  及时召开全市防汛工作会议,精心部署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依法健全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体系,把重点区域、重点河段、重要水库的防汛抗旱责任落实到各级行政首长,将市县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黄河银川段防汛行政责任人、全市21座中小型水库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在政务网站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全面落实分级负责制、部门负责制、技术负责制、防汛岗位责任制等各项防汛责任制,做到职责到位、指挥到位。汛期,各级行政首长密切关注汛情态势,深入防汛一线,靠前指挥,身体力行,将责任制贯穿到工程建设、汛前准备、队伍组织、物资储备、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等关键环节。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分别深入防汛防洪一线,专题调研贺兰山防洪、黄河防汛和城市内涝等工作,现场办公解决物资储备、资金筹集、抢险队伍建设等问题。

  (三)突出重点,健全防汛抗旱应急保障体系

  一是开展防汛应急培训实训演练。采取“培训+实训+演练”方式,举办全市防汛应急能力提升培训班1期,开展全市防洪防汛应急实训演练1次,各县(市)区开展防汛应急演练6次,参训参练人员及群众千余人,用实战演练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举办全市防汛应急抢险装备培训班,对冲锋舟、抛投器、移动泵站等40余种防汛应急装备进行实操培训,培训市县防汛业务骨干、专业抢险队伍、消防队员、预备役民兵、军区直属队、全市救灾物资保障管理人员及乡镇信息灾害员等近700人。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培训防汛行政责任人、重点水库“三个责任人”700余人次,不断提高履职能力。编制印发《银川市防汛救援工作手册》100本,做到各级行政首长、分管防汛工作市县领导、成员单位负责人及业务骨干人手一册,抢险物资、机械、队伍、风险隐患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加大物资储备力度。备足补齐防汛料物、更新配备抢险器材、增储充实救灾物资,全市85个防汛物资储备库,共储备无人机、冲锋舟、移动水泵、帐篷等防汛抢险救灾物资70余种,总价值1500余万元,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三是落实防汛抢险救援队伍。全市落实专业抢险、消防救援、武警、预备役民兵等防汛应急抢险救援队伍109支近9000人,落实挖掘机、推土机、自卸车等机械900余台,确保关键时刻 “拉得出、用得上、顶得住”;四是编制修订防汛预案。结合机构改革后防汛抗旱工作新形势、新变化及我市防汛抗旱工作实际,充分运用最新风险隐患排查、调查评价成果,及时修订完善了市县防汛抗旱、超标准洪水防御、黄河防洪防凌、贺兰山山洪、重点水库安全管理等防汛应急预案,在预警响应、洪水调度、部门联动、应急抢险、社会动员、应急保障等内容上,细化决策、指挥、响应、处置等环节的具体流程,形成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预案体系;五是严格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处突。严格执行24小时值守、领导带班和雨水情、险情灾情周统计报告等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水情发展趋势,遇强降雨预报预警时,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提前布控、现场值守,及时果断处置突发事件,第一时间上报有关情况,确保信息上传下达,确保指令畅通无阻。

  (四)加大投入, 狠抓防汛薄弱环节建设

  一是加快智慧防汛建设,开发制作了集“防汛责任落实、抢险物资队伍保障、洪水风险管控调度、交通管制、群众预警转移及安置”五大目标功能于一体的银川市防汛应急抢险救援指挥调度电子图,完成永宁县、西夏区、贺兰县山洪灾害防御监测系统项目,实现贺兰山银川段来洪、蓄洪、泄洪、雨水情的全过程适时远程监测监控全覆盖、黄河塌岸险段和城市易积水点的适时远程监控全覆盖,利用银川市应急指挥调度分中心天地一体通信指挥网络,以最精准的雨情水情数据,最科学的洪水调度方案、最快捷的转移抢救速度,为领导科学决策,指挥调度提供高效、精准的依据,实现一张图指挥调度全市防汛抢险救援工作;二是完成黄河永宁县东升段,灵武市北滩、河忠段及兴庆区月牙湖泵站河岸坍塌等一批水毁工程修复工程,确保黄河安全度汛;三是实施了甘沟银西村段导洪沟防洪堤加固工程,永宁县中干沟、桑园沟,贺兰县沙井子沟,灵武市沙沟等一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提升防洪重点区域沟道行洪能力;四是实施了兴庆区西北部、金凤区西北部雨污分流管道工程,解决上海路北塔巷口、宜居巷等路段汛期易积水问题;五是清淤疏浚了四排沟、陈家圈沟及主要节点街巷排水主管道,清掏、维修市区雨水井、检查井,检修、保养、更换了22个泵站的供电、控制、泵组等设备,确保了城市排水沟道、管网通畅、泵站运行正常。

  (五)多措并举,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常态化气象灾害分析研判等汛情会商机制。市气象、水务等部门加强雨水情监测预警工作,在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上下功夫,加大滚动预报预测频次,实时与应急管理部门共享数据,既为防汛指挥提供有效参谋,又为群众安全转移提供依据。主汛期,我市启动《银川市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全市防汛抗旱暨气象灾害防御会商研判联席会议,通报防汛工作情况,分析研判汛情形势,联合开展会商,超前防御部署,提前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增强防范应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建立健全常态化隐患排查整改机制。汛前汛期先后开展安全隐患排查20余次,共查出安全隐患33处,已整改31处,2处正在整改中。对全区防汛工作督查反馈的5个方面12个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形成责任清单,细化整改任务,明确责任单位,限定整改时限,全部整改落实到位;三是建立健全常态化自查检查督查机制。在各县(市)区市自查的基础上,市应急办、防汛办采取联合检查、暗访督查等方式,开展防汛检查5次,黄河汛情检查3次,排查整改风险隐患24处;四是建立健全抢险物资调拨机制。制定了《防汛应急物资管理制度》《防汛应急物资调拨制度》,加强物资管理保养,严格调拨调用程序,优化配送流程,今年汛期向市市政管理局、西夏区调拨应急移动式柴油排水泵3台,向市园林局调用应急移动式柴油排水泵2台,将防汛应急物资装备用在了防汛防洪防内涝的最前沿;五是建立健全常态化防汛减灾宣传教育机制。利用多种媒体持续不断宣传防汛防洪减灾救灾知识内容,部门、县区联动开展防汛减灾宣传“进景区、进校园、进村镇、进社区、进机关、进军营”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在重点部位设置警示宣传牌300余块,普及山洪、河洪、城市内涝等洪灾避险自救常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一是全市整体的防御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防洪工程标准较低。黄河局部控导工程受冲刷影响极易出现塌陷和脱落,贺兰山沿山原有防洪工程抵御大洪水的能力不足,行洪空间不足;二是城市防洪排涝设施较为薄弱,城市内涝风险较大。城市管网排水能力不足,积雨排放容量有限,遇到强降雨,市区街道、低洼地区易积水内涝;三是防汛抗旱能力仍需提升。防汛抗旱体制改革后,上下之间、部门之间的工作机制、职能分工、协调配合等仍在磨合当中,防汛抗旱专业救援队伍数量和人力不足,防范大事故、处置大风险的应对能力较弱。

  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加强防汛工程薄弱环节建设、提升防汛信息化水平、强化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加大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力度,加强防汛宣传培训应急演练、完善联防群防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奋力开创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新局面。

  长兴县2020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在省市防指的统一部署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力做好防汛防台抗旱各项工作,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工作目标。现将2020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汇报如下:

  一、汛情概况

  (一)梅汛期

  今年,我县梅雨特点可以归纳为“一长一多一大”。梅雨期超长。今年5月29日入梅,7月18日出梅,梅雨期50天,比常年22天明显偏多,创历史新高(1996年45天)。总雨量偏多。梅雨期我县面雨量723.3毫米,为历史第二,仅次于1999年梅雨期903.3毫米。降雨强度大。梅雨期系统性降雨明显,梅雨带南北来回摆动,先后出现8轮集中降雨过程,其中有3轮较明显,分别为6月21日、7月6~7日和7月15~16日,过程面雨量分别为79.6毫米、69.6毫米、176.9毫米。受梅雨期集中降雨影响,全县平原河网水位普遍超保,其中,太湖夹浦站水位从6月28日起开始超警,直至出梅时仍超保证水位0.38米;水库基本满蓄,其中:合溪水库最高水位25.04米(16日16时),创历史新高。

  受今年梅雨期集中降雨和太湖高水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9611.49万元。

  (二)台汛期

  今年,我县未启动防台应急响应。第4号台风“黑格比”成为首个登录浙江的台风,受其外围影响,我县有过程性降雨,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旱情

  8月份,我县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未出现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二、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情况

  全县上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以及省、市领导的批示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了“零伤亡”的目标,取得了防汛防台抗旱的全面胜利。

  (一)夯实基础,全面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1.全面落实各级防汛责任制。长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调整了以县长石一婷为指挥的防汛指挥部成员;县委书记周卫兵、县长石一婷等四套班子领导多次组织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压实各方责任,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安全度汛。各乡镇(街道、园区)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及时调整各类防汛责任人,定人定岗定职,全县共落实水库山塘、河道堤防、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等各类防汛责任人2700余人。针对今年防汛责任人变动大的实际,及时组织所有265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村级防汛防台形势图的修编完善工作,进一步明确危险区域、转移对象、转移责任人、转移路线、避灾安置地点等,实现村级防汛预案的“图表化”,有效增强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全面开展汛前大检查。1月中旬,县防指印发通知,组织开展“乡镇自查、联合督查”形式的防汛大检查。各乡镇(街道、园区)按照县防指的要求,早研究、早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今年的汛前检查的自查工作。针对已建和在建涉水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易洪易涝区、景区及农家乐等领域,全县累计共出动检查人员2364人次,检查排摸各类场所1828处,发现各类隐患106处,均已整改或落实管控措施。

  3.全面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全县各乡镇(街道、园区)及县商务局、供销社、水利局等防指成员单位积极落实资金,对防汛物资进行补仓和更新,目前,我县抢险物资储备实行县、乡镇、村(斗)三级储备,通过直接储备、委托储备等方式储备了必要的防汛物资。据统计,全县共储备抗洪抢险袋类225万条、桩木2300余方、排水泵1396台、分别布设在防洪重要地段,落实发电机47台、卫星电话42部,做好充足的物资准备。

  4.全面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出台《长兴县乡镇综合应急力量体系建设方案》,强化自然灾害抢险队伍建设,各乡镇(街道、园区)均落实30~50人的民兵应急分队,各村也相应成立了抢险组织,全县共落实了各类抢险队伍5000余人积极统筹应急抢险力量,人武、公安、综合执法落实1000余人县级综合抢险队伍,协调社会救援力量民安、公牛等4支救援队200余人,参与全县防汛抗洪工作,有效提升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同时,全县共落实防汛抢险技术支撑专家37人,确保险情发生时物资、技术力量到位。

  5.全面提升台风洪涝灾害科学防控能力。紧紧围绕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汛防台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防指《〈台风洪涝灾害科学防控能力专题调研综合报告〉任务落实工作方案》,加快建立识别一张图、研判一张单、管控一张表、指挥一平台、应急一指南、案例一个库“六个一”工作机制,健全与“两个高水平”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基层防汛防台工作体系。紧盯自然灾害风险“识别一张图”建设,狠抓预警信息的融合互动,借助县大数据局统一建立的CIG平台,汇总各涉灾部门的信息数据,组建统一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梳理应急减灾资源“管控一清单”建设,推动全领域应急救援资源管理,各部门、各乡镇,共录入涉灾仓库137个,各类物资153万余件,避灾安置场所188处。狠抓应急救援行动“指挥一平台”建设,纵向贯穿全县应急可视化指挥调度,已配备了工业级无人机3台、星光级布控球3台、车载云台1套、可视化单兵20套、天通卫星电话43部,实现了各类语音、视频、数据业务的无线互通,确保了在断网断电等极端情况下的保底通信手段。完成县防汛预案修订发布,积极组织开展培训演练50余次、警示宣传教育30余次。

  (二)突出重点,全力做好应急处突防御工作

  1.领导重视,靠前指挥。面对梅雨期太湖流域超标准洪水的严峻形势,国家防总及省、市防指专程派专家组来长指导,并会商防汛形势。省委书记车俊一行到我县太湖沿线乡镇视察汛情并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国家防总工作组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副省长彭佳学等相关领导来长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市委、市政府对我县防汛抗洪工作非常关心,市长王纲、市委副书记夏文星、市纪委书记梁雪冬、副市长夏坚定等市领导来长检查指导我县防汛工作。县主要领导周卫兵、石一婷第一时间赶赴太湖沿线防汛抗洪一线,其他县四套班子领导分赴各联系乡镇现场指导防汛工作。各级领导的重视为我县取得防汛抗洪工作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密切会商,研判到位。梅汛期间,坚持县防指 “牵头抓总”,强化联合会商,分析研判,科学防御。一是会商联动到位。县防指召集有关防指成员单位,成立汛情联合会商组,研判每一轮强降雨对我县的影响,商议防御重点及对策,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累计组织防汛会商13次,下发工作通知11份,发布防汛简报17期。梅雨期间,全县共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2次、防汛Ⅲ级应急响应2次、防汛Ⅱ级应急响应1次。二是科学研判到位。面对多轮强降雨,及时分析全县水情、雨情、工情,研判东部平原河网及太湖水位形势,当判断太湖水位可能超过2.81米时,及时向全县发出太湖超标准洪水紧急通知,先后2次向乡镇、部门下发防汛综合风险管控督办通知单,为及时抗洪抢险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三是精准部署到位。在防范第7轮、第8轮集中强降雨期间,召集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建设、农业农村、交通、文广旅体等部门入驻县防指,加密会商频次,实行每天一会商,第一时间给出重点防御建议,提前部署各乡镇(街道、园区)、有关防指成员单位做好相关防范工作,为应对强降雨争取更多时间,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4.紧盯重点,管控到位。各乡镇(街道、园区)、有关防指成员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按照各自职责、各就各位,紧盯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城镇内涝等重点区域,全力以赴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是严防地质灾害。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的高陡边坡、重要风险防范区和重点区域的滚动巡查、排查、监测,累计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21次,检查风险防范区1167次,转移78点次267人次。二是严防山洪内涝。重点关注遇强降雨极易发生小流域山洪区域,特别是西北部山区、南部山区,充分发挥已建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的作用,做好巡查、监测和预警等工作,对可能受影响区域的群众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加强城市排水管网、排涝泵站、城区河道等巡查排查,及时疏通清淤,开展应急抢排,防止持续强降雨造成大面积城市内涝。强化全县187个物业小区的指导,调用排水设备377台次,排除积水处962处;三是抓好农村防汛。重点关注农村内涝灾害,加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及时关闭防洪河道沿线闸门,防止倒灌,同时,及时开启排涝设施,减少内涝影响,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损失。加强对水利设施的日常管理,发现问题的要迅速检修保养,确保随时关得上、排得出,发挥其防洪排涝的作用。

  5.属地负责,全面防御。降雨防御期间,各乡镇(街道、园区)立足“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乡镇(街道、园区)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下沉一线,严密组织。围绕“自然灾害人员转移精准管控”,全面开展基础信息排查,共完成“浙江安全码”赋码人员3624人,累计转移人员1222人次,其中危房955人次、地质灾害267人次。各乡镇(街道、园区)在险情面前,行动迅速,及时开展自救,及时投入排涝泵站405座、临时水泵1300台套,24小时不间断抢排,最大程度减少内涝影响;针对受损的泵站、灌溉等水利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检修,确保强降雨期间正常运行;针对过水受淹损坏的道路、公共设施及时进行抢修,第一时间恢复畅通运行;针对洪涝灾害影响区域,组织镇村干部会同有关部门技术骨干进村入户,积极组织抢收抢种补种等农业生产恢复,指导农户及时做好保险理赔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三、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防汛防旱是一项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共同协同的工作,需进一步磨合,尽最大可能地缩短过渡期,以最好的姿态、最硬的作风,构建我县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的能力。

  二是基层防汛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去年以来,基层干部仍有较大变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侥幸麻痹思想,实战经验缺乏,防汛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能力有待提高。同时,有些地方基层防汛体系责任人网格还存在盲点盲区,部分基层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不高,乡镇亟需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汛宣传培训,切实增强应急处置和自防自救能力。

  三是乡镇应急救援能力及防汛物资储备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乡镇对可能发生的灾情预想不充分,储备的应急物资还不够齐全,物资供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应急工作的开展,防汛物资仓库仓储面积不足、种类单一、缺乏规范管理等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着力健全防汛防台机制。认真总结改进防汛防台机制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防汛防台预案,明确各防指成员单位具体责任。进一步强化信息交互机制,规范对上沟通、对下指挥、情况上报收集等席位设置,改变单一的信息应对局面。

  二是着力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始终坚持“一个目标、三个不怕”的防汛防台理念,立足防大灾、抗大灾,牢固树立“防灾减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防范意识、联防意识,进一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科学调度能力。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微博、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切实提升公众防灾意识,形全民防灾的良好氛围。

  三是着力做好基层长效管理。按照乡镇“七个有”(办事机构、应急预案、值班人员、值班记录、信息系统、抢险队伍、防汛物资)、 村(社区)“八个一”(一张责任网格、一本预案图表、一套简易监测预警设备、一个避灾场所、一批防汛救灾物资、一套警示牌、一套宣传资料、一次培训演练)要求,继续抓好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的建立完善,确保充分发挥“乡自为战、村自为战”作用。

  四是着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积极组织开展预案演练,加强防汛防台抗旱责任人及抢险队伍的培训。进一步落实责任,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水情、雨情、工情的监测,一旦发现险情,妥善处置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