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观后感 > 2021电影《希特勒回来了》观后感三篇
 

2021电影《希特勒回来了》观后感三篇

发布时间:2021-05-12 08:56:32 影响了:
  2021电影《希特勒回来了》观后感三篇

  《希特勒回来了》是一部由大卫·韦恩特执导,奥利弗·马苏奇 / 法比安·布施 / 克里斯托夫·玛丽亚·赫布斯特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电影《希特勒回来了》观后感三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电影《希特勒回来了》观后感1

  我认为这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喜剧,讽刺异味尤其严重,表现了导演个人的政治态度有点传道的意思。穿插了大量官方吐槽,自带鬼畜简直(出现美妆博主发仿妆视频我也是笑抽了),还有估计在九十分钟左右出现的引用帝国的毁灭那一段,布景、打的光、分镜几乎都是一样的。这些都让政治这种比较凝重的话题变的轻松起来,不那么压抑。

  后来的结尾我觉得很妙,天台上走火开的那一枪是开在脸上的,打脸啊,哈哈哈开玩笑的。元首倒下去的时候尸体消失,呼应了元首的突然出现,结合现实来讲,会不会是导演隐晦的在告诉我们元首之死扑朔迷离?

  重新出现也就是再次复活后的元首给我的感觉,气场隐隐就变了,可以说我感觉整个电影的氛围都变了。男主最后在精神病院是有深意的,男主在嗅到阴谋的味道(后面会提到)明白真相以后,冲进医院乱砸一气,这是他在拼命的挣扎和反抗,不仅是和元首更是他自己的内心。最后他出现在精神病院,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是因为男主元首才会“走红”的这么快)还是被“精神病”“疯”了,我们不得而知。男主只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一个生活中的小角色,象征了大部分的“小透明”们,别忘了希特勒只是希特勒,是被人民选出来才成了元首,是人民和那个社会时代背景早就了希特勒。

  说到阴谋,仔细回忆整个电影的内容,元首从凭空出现的碌碌无为到开始小有名气,可是莫名其妙的玩脱了(被光头黑了),生活又开始无比凄惨,呆在一个小房间里写书,后来书火了,元首卷土重来势头更劲,四处演讲做宣传。说到这里,咝,是不是有点熟悉?不得不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啊。

  元首最后坐在车里,换上的是黑色皮质的制服,异味着元首的地位已经大不同与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了,增加的黑色色块也给人无形之中的压抑感。开车的时后经过的人给了不一样的态度,比中指挥棍子的给我影响尤为深刻。这难道不是举着反对希特勒反法西斯旗帜,结果自己暴力无礼的要死吗?

  一味的批判希特勒无疑分三种情况,胜利者的歌功颂德,失败者的推脱责任,受害者的歇斯底里。任何发生的事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大环境里,都是找的出来发生的道理的,真的很讨厌过分妖魔化希特勒(并不代表要给谁洗白或者忽视对犹太人的迫害)。我觉得我们应该正视历史,去客观的评价,承担好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一味的给自己开脱。还是那句话,希特勒只是希特勒,被人民选出来才会成为元首。

  电影《希特勒回来了》观后感2

  《希特勒回来了》被定义为喜剧,其实不科学。

  不过在前面的部分,是有这种感觉,首先从主角富有争议的特殊身份看,就很有戏剧效果,尤其是当他碰上穿越这种小说惯用的手段以后。顶着标志性胡子军装形象的希特勒走在当代德国街头上,起初的茫然和并非群众演员的真实路人的好奇与惊讶形成鲜明对比,还有希特勒在任何时候都极具激情的演讲节奏,都不禁让作为局外人的观众能会心一笑。

  然而当希特勒入戏以后,整部电影也就恐怖起来。

  这位元首本性依旧,他的优势并没有因为对时代的不适应产生半点偏移,仍然具备大规模杀伤性,那种气场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抗拒的。希特勒善于利用环境,他更是一个心理大师,无论民众还是阴谋家都有专门的针对方案,因此能畅通无阻地迅速接近自己的目标。而当代背景也为希特勒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德国各种危机造成的民众情绪几乎就是几十年前的翻版,再结合娱乐至死的社会氛围,都让这位上世纪支配世界的超级恶魔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复活。

  人民反感希特勒吗?恰好相反,电影角色里,每个人物都想通过希特勒来谋取私利。落魄的记者、不择手段的电视台副总监、野心勃勃女强人……到后来,都发展成为助纣为虐、狼狈为奸的龌龊地步。从某个层面看,他们都是希特勒再次实现阴谋的帮凶。还有更多的普通民众,他们意识上不承认希特勒,仅仅以此作为休闲对待,却在不知不觉中深深陷入这位元首的现实扭曲力(甚至可以称之为黑暗版“人格魅力”中),成为忠实教徒。

  明明无关政治,却也能成为历史的助推,是无辜民众造就希特勒,也许不止希特勒。

  如果这只是电影虚构的情节,那不过讽刺,及时反思就可以了。糟糕的是,《希特勒回来了》采用大量街拍,效果等同于真实采访。当演员奥利弗·马萨奇扮演的希特勒出现以后,许多德国人都向他“代表”的元首致敬,围观、追捧、合照、拥抱,甚至还有“我们需要集中营”这样的极右翼反动口号出现。马萨奇对这种“就像成为了一位明星”的感觉非常恐慌,他可是希特勒啊!

  对此,德国《柏林早报》摇头,“一个假扮的希特勒,一个小胡子,就很容易让人们不再压抑自己,这深刻揭示了德国的黑暗面。极右势力潜伏到了今天,并且找到了新的形式”。类似的担心,还有很多,专家们怀疑是数十万难民的涌入使得右翼极端势力抬头,这很可能导致德国辛苦打造的趋势毁于一旦。就凭这点,《Er ist wieder da》一书就非常有意义。

  扮演者马萨奇对希特勒崇拜非常震惊,好在他仍然有理由相信理智仍然存在,因为拍摄过程中,他经常被揍。而影片里,同样有这些镜头。有一位男士非常讨厌希特勒,当“希特勒”威胁要惩罚他时,丝毫不惧。在“希特勒”卖艺谋生那一段,某位长者勃然大怒,“如果2014年有人来到贝鲁特中心广场模仿希特勒而公众能容忍的话,那这对德国而言,不是什么好事”。这两位应该都是现实中的德国人吧。

  而在中国,民间同样有一大批希特勒拥趸和思想执行者。

  “你摆脱不了我,因为我是你心里的一部分,我来自你们所有人”。

  电影的最后,希特勒意味深长地道出这样一个真相:原来造成超级恶魔的元凶是人性中丑陋一面。这句话高度概括主题,把希特勒抽象化,从而揭开普通民众潜在的邪恶本能。如果我们再联想,这个真相更不遥远,甚至就发生在生活中,比如网络暴力。只要掌握乌合之众的情绪规律,拥有煽动手段,就能够在互联网上兴风作浪,制造片面教主崇拜,聚众反智,成为意见领袖,比如某大型中文问答论坛。虽然从内容表现看,没有国际事件那么庞大,但网络暴力同样影响深刻。回到电影,当小记者被关进精神病院,电视台总监和希特勒深入合作,就已经无法阻止纳粹第二次运动的爆发。

  电影结束了,可故事才刚刚开始。

  或许,每个人都有希特勒。

  电影《希特勒回来了》观后感3

  前面还当做是拙劣的政治喜剧,漫不经心的看着,嫌弃进程太慢,笑点也并不很容易理解,快进了又快进,直到犹太老太太惊恐的愤怒的表情放大,对比希特勒的坦然平静,“他回来了”才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震撼。被看做民主先锋的希特勒,挥手致意的人们,还有最后的一幕幕真实场景,配上“敬请期待”,才觉真是辛辣。

  中文版的简介根本是错的,哪里是希特勒到现代被当做二流喜剧演员的政治喜剧呢。剧中台词明明白白,“那时候,希特勒登台之前也被当做笑话”,而到影片最后,街道上人们都微笑,手微微抬起,向希特勒致意,这分明可以看做政治讽刺片,至少,绝对是一部认真传达什么的正剧。

  最初当做喜剧看得时候,会觉得元首好可怜,看过简介自以为知道他会沦为二流明星后,不由得总觉得替他难过,有英雄末路的意思在。想想也有道理,战争年代已经过去了,在这个风平浪静的时代,人们就是那样看看喜剧或者好莱坞大片,做做梦,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做些螺丝钉似的工作,日子太平的不得了,谁需要一个元首?哪怕真正的希特勒穿越过来又能做什么?想起过去有一个时代人们曾经那么认真的坚持什么、尊敬什么、信仰什么,为什么赴汤蹈火抑或不惜残害生灵,又不禁肃然起敬。那是一个严肃的时代。甚至感到当今世界的自由放任都是对严肃价值的一个亵渎。

  人格在外界环境的突变之中最能彰显。人们看热闹,嘲笑,欢呼……希特勒则除了最初穿越的慌张以外呈现出一种惊人的平静,“我的世界观坚若磐石”,因此哪怕时局转换,希特勒也立刻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对2014年的世界做了判断:绿党可以结盟,抑或帝国可以崛起,等等。然后交谈、行动、说服、写作、宣讲……在普遍的价值空洞之中,他有清晰的价值与判断;他有激情的表达和稳固的人格魅力。他属于政治。

  我的政治素养还是太差,尽管看过很多新闻,知道欧洲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仍旧无从判断,人们是否在期待一个希特勒回归呢?补完课再刷一遍。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