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观后感 > 关于防汛救灾思政课观后感
 

关于防汛救灾思政课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9-30 16:44:10 影响了:
  每一次大灾大难来临时,中国人所爆发出来的凝聚力总是让人感动与震撼。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防洪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防汛救灾思政课观后感》,以供参考。

  
  七月份的夏天已到了末尾,而秋天马上就要赶来。在夏秋之交这个平常的日子里,我的家乡郑州发生了很不平常的事情。事情刚开始,我以为这是一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雨天,之后雨就越来越不对劲,慢慢的变得越来越大,持续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从路上开始有了积水,发展到把车变成了舟。各种新闻接踵而至,求救人员日益增多。天变得灰蒙蒙的,重压之下的郑州没有了往日的繁荣生机。雨还在下。我看到了五号线里被困人员的境遇,也看到了京广隧道不断上涨的水位;看到了从橙变红的暴雨预警,慢慢的,我的手机接不到任何信息了,郑州大部分地区没有了信号,我开始陷入了慌张之中。设身处地的去想,如果是困在地铁里的人,手机没有了信号,他们的恐慌程度又该到了什么地步?我无法去想象,只希望在大灾之下,我们每个人都能互相帮助,在微弱之处寻找到新的生机,而我现在能做的也就是不出门,不去给救援任务增加难度。
  
  一段时间过后,我的手机恢复了信号,打开看到的第一条视频就是解放军驰援郑州,就觉得国家始终关心着我们,看到一条条不顾自己安危去救人的新闻和视频,我那颗紧张的心又充满了生的希望,在重压之下的郑州,不仅有党和国家对人民的救助,还有民间自发的自救,更有社会各界的捐助。在那一种环境之中,你不由自主的就会想到这个国家有希望,这个民族有未来!
  
  我自认为自己并不是被各种正能量冲昏头脑的热血青年,我也能做到从正反方向去看待一些事情,可是当我看到了解放军不休不止的去救助,人民之间互相的去救援,身处人民群众之间的我觉得生于中国真的很自豪。我们中国骄傲的带领着古中亚历史,艰难地蹒跚在近代的屈辱之中,而又骄傲的自豪的满怀希望的走在现代的康庄大道之上。我们的历史是值得骄傲的,我们的独立自主是值得让人感动的,我们的发展是值得让人欣慰的,而我们的精神是值得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华人民的儿女不断地继承发展下去。中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各方历史又验证了只有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才适合中国现在的发展,相比于他国的资本主义,在大灾大难之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的淋漓尽致,试问哪个国家可以在如此严重的疫情之中隔离无可计数的患者?再试问哪个国家可以在这种突破历史记录的洪涝事件之中,统筹全局救援到细微,使得受灾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救助,想到此处,我不禁落下泪来。我感动于,虽然我生在不和平的世界,但在中国,我看到了社会可以发展到这种程度,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国家愿意为了人民的幸福而不断的去努力发展,人民愿意为了国家的强盛和繁荣而不断地作出贡献,这就足以载入史册,流传千古。我感动于我国家的前辈,为了我子孙后代的发展而做出的不断牺牲和努力。在这个充斥着混乱与武力威胁的国际社会中,和平与发展本就是不可多得的奢侈,而我国家的前辈为了我国子孙后代的发展拼尽全力,以使我子孙后代永不遭屈辱,这份努力与感情是会传承到每一代的青年的脑中,驱使着我代青年及每一代青年不断向前,不断向上,燃烧自己去照亮整个社会,使我们及他们不惮于在黑暗中行走,因为我们本就是那炬火!这才使我明白,在一百年前,鲁迅先生为何要在黑暗中呐喊。
  
  今日,前仆后继的青年们参与到了洪涝的救援事件之中,有一份力便出一份力,有一份光便发一份光,无论是在互联网还是在现实社会,他们竭尽全力的身影随处可见,我国青年皆如此,中华民族何愁早日复兴?除青年外,那些坚守在岗位上的干部默默地履行着他们自身的责任,就据我自己的所知,在岗位上被洪水不幸卷走的郑州干部就有两名,我无权更没有道理去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指导和评价,我只认为他们的牺牲绝对有意义,人民群众会记得他们,这就是司马迁口中的重于泰山!
  
  写到此处,我忽然更明白了我去入伍的意义。我们在前线千辛万苦,为的就是让人民群众不必千辛万苦;我们在边境线上忍饥挨饿,为的就是人民和群众不必忍饥挨饿,我们在战场上流血牺牲,为的就是人民群众不必流血牺牲。我们就是人民身前的屏障,是人民群众的依靠,是国家在国际外交中的底气。明年三月我就要去参军入伍,我无求于建立不世之功,我只求无愧于我的青春!“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