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讲话稿 > 抹茶之都会议领导讲话稿
 

抹茶之都会议领导讲话稿

发布时间:2020-12-01 09:14:39 影响了:

  抹茶之都会议领导讲话稿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职场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抹茶之都会议领导讲话稿材料,提供参阅,欢迎你的阅读。

抹茶之都会议领导讲话稿

  抹茶之都会议领导讲话稿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梵天净土胜友如云,桃源铜仁抹茶飘香。今天,我们与各方宾朋再次欢聚在中国抹茶之都,共品抹茶佳茗、共享抹茶文化、共谋抹茶盛事。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德贵副主任、智明副主任百忙之中亲临现场指导,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省茶文化研究会全力支持、大力推动,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各级媒体主动参与、高度关注,让我们深受感动、倍增动力。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铜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铜仁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国际茶日”贺信中指出,“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近年来,我们紧扣打造“世界抹茶之都”的战略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深耕抹茶产业、丰富抹茶产品、提升抹茶质量,发展抹茶的基础越来越夯实、品牌越来越响亮、市场越来越广阔,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健康生活的新时尚、助农增收的新动力。

  我们坚持绿色发展,全力彰显“抹茶之都”的生态优势。好山好水出好茶,一枝一叶吐芬芳。梵净山、佛顶山山山叠翠,乌江、锦江江江如镜。市域内常年山高雾浓、雨量充沛、空气清新,赋予了梵净山茶“高香鲜郁、味醇鲜美、色纯鲜亮”的独特魅力。我们坚持保护第一,出台《梵净山保护条例》《锦江流域保护条例》,深入实施“六绿”攻坚,全力厚植生态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2%,良好生态已成为铜仁独具特色的靓丽名片。

  我们坚持开放发展,全力彰显“抹茶之都”的政策优势。出台《关于加快生态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以开放的胸怀、优惠的政策、贴心的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贵茶集团、英国太古集团等龙头企业落户铜仁,培育市场主体22家。依托“梵净山珍”展销中心、电商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推动梵净抹茶走出大山、风行天下。

  我们坚持创新发展,全力彰显“抹茶之都”的品牌优势。充分用好“中国抹茶之都”“抹茶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高品质抹茶基地”三块金字招牌,在广州发布梵净抹茶标准体系,填补了抹茶茶园建设、茶园管理、生产加工和审评检验等环节的空白。与江南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成立抹茶联合研究中心,研发抹茶系列产品,不断丰富“梵净抹茶·香溢天下”“梵山净水·泡茶好水”品牌内涵,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

  我们坚持协调发展,全力彰显“抹茶之都”的产业优势。按照打造百亿级产业发展目标,坚持“抹茶+”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整合全市资源,一体推进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全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全市已建成高品质抹茶原料基地10.29万亩,实现抹茶产量1306吨。抹茶冰淇淋、抹茶巧克力、抹茶面膜等成为新的“网红产品”,畅销美国、德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让一片叶子、一抹绿色,成就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我们坚持共享发展,全力彰显“抹茶之都”的文化优势。悠悠茶韵,千古长流,通过大力弘扬抹茶千年古法工艺,强化抹茶文化与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梵净茶苑”,精心打造集博览、创意、研究于一体的“醉”美抹茶文化小镇、抹茶观光园,实现跨区域、跨要素、跨行业融合创新,全力塑造抹茶文化新IP,丰富抹茶文化基因、共享抹茶产业红利。

  一粒绿沫贵于精,一份茶缘贵于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将充分运用这次会议成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借鉴其他兄弟市州宝贵经验,全力推动抹茶文化大繁荣、促进抹茶产业大发展。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铜仁发展。热诚期待各位企业家与我们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世界抹茶之都”,让“梵净抹茶·香溢天下”品牌美名远扬、香飘世界。

  最后,祝这次抹茶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抹茶之都会议领导讲话稿二

  一座城市的幸福感,老百姓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十多年来,新华社瞭望周刊等机构坚持以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标准推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杭州在这个过程中,对什么是幸福、怎样建设人民的幸福城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人民的幸福城市应当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城市

  幸福不仅是常态下的和和美美,而且是危机中的和衷共济。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同心战疫,用“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暖心服务”,让这座城市成为人们安心、放心、舒心的“避风港”。

  除夕之夜,在没有接到任何指令的情况下,杭州对抵杭的新加坡TR188航班乘客提供周到细致服务;复工之初,我们首创数字抗疫“神器”杭州健康码,还开通了全国首趟复工专列,为重点疫区的特殊返程旅客提供定制公交“橙意暖巴”。

  许多人说:“这里就像家一样,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历经这场大战大考,我们深切体会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大家都在共同守护。

  越是走进杭州,就越能感受她的韧性张力,越能读懂“患难见真情、危急显身手”的担当品格。

  二、人民的幸福城市应当是奋斗逐梦、人生出彩的城市

  一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这些年来,我们秉持“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理念,首创“亲清在线”数字平台,率先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去中心化”改革,努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每一个人提供追逐梦想、成就人生的舞台。杭州去年常住人口净增55.4万、居全国城市首位,今年以来又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28万人,人才、海外人才、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连续10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

  在杭州,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每个新来的大学毕业生可连续3年领到1万元住房补贴,每个租房的企业员工疫情期间就能领到500元租房补贴。

  在杭州,每个人的劳动和价值都得到尊重和褒奖,厨师出身的程序员入选全球35位35岁以下青年科技创新人才,90后快递小哥评为高层次人才获得百万购房补贴。

  五湖四海的人们来到杭州、爱上杭州,共同奋斗、亲手创造美好生活,就是对幸福城市最好的“投票”。

  越是走进杭州,就越能感悟她的大气包容,越能读懂“英雄不问出处、人人皆可成才”的宽广胸怀。

  三、人民的幸福城市应当是回归自然、生态宜居的城市

  住得怎么样、环境好不好,是人们对城市幸福感最直观的评价。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我们按照“山水相融、湖城合璧、拥江枕河、人水相亲”的理念,大力实施“万顷湿地、万里碧水”工程,着力打造闻名世界、引领时代、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把杭州最美的基因传承好、把杭州最靓的元素展示好。

  特别是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推进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把景区的功能变成城市的功能,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越是走进杭州,就越能欣赏她的美丽优雅,越能读懂“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的钟灵毓秀。

  四、人民的幸福城市应当是爱心汇聚、彼此温暖的城市

  一个人心里有爱就会温暖身边人,千万人的爱聚在一起就能汇成爱的海洋。

  作为“最美现象”的发源地,杭州坚持把更多善意与温暖体现在城市的每个场景、每个流程、每个细节,努力让这座城市没有一个在局外的人、没有一个掉了队的人、没有一个受冷落的人、没有一个被遗弃的人。

  杭州“春风行动”二十载,5万余家单位、315万人次累计捐款近30亿元,帮助困难家庭200万余户(次)。

  杭州有个名为“弯湾”的托管中心,十年如一日为心智障碍青少年提供独立生活、简单劳动技能培训,使他们像健康孩子那样快乐生活、正常工作、融入社会。

  越是走进杭州,就越能体会她的温情善良,越能读懂“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真谛所在。

  五、人民的幸福城市应当是触摸历史、遇见未来的城市

  幸福不只是感官的愉悦,而且是时空的对话,更是内心的激荡。

  杭州拥有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我们持续深化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保护文化遗存、弘扬传统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努力打造世界遗产群落,用创新创意阐释古老文明、留住城市记忆。

  漫步杭州,你能感受到与白居易徜徉绿杨白堤、与苏东坡共赏映日荷花、与黄公望同绘富春山居的独特韵味。杭州不仅有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厚重底蕴,也能感知数字赋能、未来已来的无限可能。

  这里可以体验万物智联、数字社会,可以感受“一脑治全城、两端同赋能”的城市大脑,可以探索无人驾驶、无人机物流等应用场景,现代化新图景正徐徐展开,向幸福生活“智敬”。

  越是走进杭州,就越能领略她的深邃睿智,越能读懂“历史与现实交汇、现实为未来注解”的别样精彩。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进入新发展阶段,杭州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高水平打造人民的幸福城市!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