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范文 > 教案下载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免费6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免费6篇

发布时间:2022-07-06 14:09:54 影响了:

对于教案的写作,相信作为教师的你一定十分熟悉吧,只有将教案写得更加出色,才能让课堂更加生动,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免费6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免费6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免费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

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特点,请你回忆一下,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第2张)

(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8)个顶点。

在我们的身边,除了许多长方体的物体,还有许多是正方体。(课件第3张)

比如:骰子、魔方、沙包、积木、礼品盒等,这些都是正方体。

你还能说出生活中的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呢?

生举例说。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引入,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仔细观察课前准备好的正方体,你发现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1)小组合作:

拿一个正方体的物品来观察,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

(2)汇报交流:(课件第6张)

生1: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生2: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

2.总结正方体的特点。(课件第7张)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6个面完全相同。

正方体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有8个顶点。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所有的棱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

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观察实物的过程中发现正方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拿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观察一下: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课件第8、9张)

生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生2:长方体的6个面一般是长方形,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3: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的所有棱长度都相等。

4.列表比较一下:(课件第10、11张)

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课件第12张)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生1: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也是特殊的长方体。

师:特殊在哪里?

生2:正方体可以看做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师:你会用集合图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吗?

6.小结:(出示课件第13张)

(1)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3)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设计意图】

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能查漏补缺,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7.做一做:(课件第14张)

小组活动:小组同学配合,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搭一搭。并思考:

(1)搭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2)用12个小正方体搭一个长方体,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摆法?搭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3)搭一个四个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

8.答案揭晓:(课件第15张)

(1)搭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如下图:

(2)用12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长方体,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摆法?搭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课件第16张)

第一种摆法:

这个长方体的长是12cm,宽是1cm,高是1cm。

第二种摆法:(课件第17张)

这个长方体的长是6cm,宽是2cm,高是1cm。

第三种摆法:(课件第18张)

这个长方体的长是4cm,宽是1cm,高是3cm。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可以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理解的更为透彻,为下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好准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搭一个四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课件第19张)

搭一个四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搭成的长方体其实就是一个正方体。

(三)课堂练习

谈话:同学们,你们学得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到智慧乐园挑战一下自己吧!有没有信心呢?

1.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有几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课件第20张)

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cm。它有6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

【设计意图】

本题的设计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方体的特点,知道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6个面也是完全相同的。

2.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72分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分米?(课件第21张)

正方体12条棱相等,棱长和是72dm,可以求出一条棱的长度。

72÷12=6(分米)

答:它的棱长是6分米。

(四)拓展提高。(课件第22、23、24张)

用铁丝做一个底面周长是56厘米的正方体框架,需要铁丝多少厘米?

(1)小组讨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汇报交流:

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可以先求一条棱的长度,再求12条棱的总长度。

56÷4×12

=14×12

=168(厘米)

答:需要铁丝168厘米。

(3)底面周长就是4条棱长是总和,求12条棱长的总和,就是56厘米的3倍。

56×(12÷4)

=56×3

=168(厘米)

答:需要铁丝168厘米。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交流:

1.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正方体的6个面是正方形,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3.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4.正方体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六)板书设计

正方体

1.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正方体的6个面是正方形,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3.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4.正方体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教学反思】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经验、学习兴趣,恰当地把握教学起点。例如本课在导入时,以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先回忆有关长方体的特点的有关知识,再开门见山设计了辨认生活中那些物体是正方体,然后直接转入正方体特征研究,避免了教学拖沓、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重点。

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

正方体的认识在几何形体知识属于直观几何阶段,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

3、教会知识,更要教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节课的题目是正方体的认识,让学生用类比法参照长方体特征研究过程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最后进行两者之间的异同比较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这种过程的设计既留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又教会了一种知识探究的方法。学生学会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免费2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具学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六一”快到了,老师给大家送来了礼物!(出示百宝箱)大家想要吗?可是这上面有锁,而且是一个密码锁,打不开,怎么办?

师:密码是一个三位数,它既是一个偶数,又是5的倍数;位上的数是9的因数;十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开密码锁吗?

学生质疑:什么是质数。教师引入本节课内容,板书:质数和合数。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认识质数与合数。

师:找因数——找出1到20的各个数的因数,看一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找出之后进行分类。

生:老师,我发现这些数的因数有的只有1个,有的有2个,有的有3个,还有的有4个或更多。

师: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分类,大家把分类结果填在表中。

投影展示学生的分类结果。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找出1~20的因数后总结出特点,为下文概念的出示做准备,使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印象深刻】

师: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都是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15、49都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再举出几个质数和合数的例子,举得完吗?说明了什么?(质数和合数都有无数个)

想一想:最小的质数(合数)是几?的呢?

师:所以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课件出示:可以把非0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以及1,共三类。

2、制作质数表。

投影出示例1。

师:怎样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呢?

生1:可以把每个数都验证一下,看哪些是质数。

生2:先把2的倍数划去,但2除外,划掉的这些数都不是质数。然后划掉3的倍数,但3不划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完成100以内的质数表,使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在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时,我们要抓住质数与合数的本质特点,从因数的个数入手进行判断。在对整数进行分类时,要明确分类标准,不能把质数和合数与奇数和偶数混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免费3

一、学情分析:

《质数和合数》这一课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到本节课为止,已经出现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学生往往把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弄混,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辨析这些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判断质数与合数,能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快速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能运用一定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判断、感悟质数合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找出1~20各数的因数。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1只有1个因数,其余的数都有2个以上因数;2,3,5,7,11,13,17,19这些数的因数都只有1和它本身;……)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有关。

[设计意图说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1~20各数因数的特点,通过观察学生虽然没有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但对这些数已经有了自己的分类与认识,为之后的分类与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授

探究一:认识质数和合数

师:请同学们按照因数的个数,将这些数分分类。

(学生可能回答:将1,2,3,5,7,11,13,17,19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都是1和它自己本身,其余的数分为一类;将1,4,9,16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个数都是奇数个,其余的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个数都是偶数个;……)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请打开课本翻到第14页,请你按照它的方法分一分。

师: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数是质数(素数)?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2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2;3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3;2,3,5,7,11,13,17,19都是质数,它们的因数都只有1和它们本身;……。)

师:1是质数吗?

(学生回答:1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1不是质数,1的因数只有1个,质数有2个因数;……)

师: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数是合数?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4是合数,除了1和4以外,2也是4的因数;6是合数,除了1和6以外,6的因数还有2和3;……)

师:1是合数吗?

(学生可能回答:1不是合数,它只有1个因数1。)

小结: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你还能找出其他的质数和合数吗?

(学生举例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说明: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可以教师直接给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这里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定义,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除了1)是质数还是合数。学生在一开始可能会将1归为质数,这时要提醒学生仔细理解定义中“两个因数”的含义。在小结和板书中也要强调,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探究二: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课本P14例1。)

(媒体出示图表)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回答:先把偶数去掉,它们除了1和本身外,一定还有因数2(教师提示2是质数,不能去掉);除了5以外,个位是5,0的数先去掉;……)

师:利用我们之前学习到的知识,可以先将2,3,5的倍数划掉(不包括2,3,5)。一直可以划到几的倍数?

(学生可能回答:50的倍数,51的2倍是102,超过100了。)

(学生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

[设计意图说明:由于小学用到的质数比较少,所以教材中只要求学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这些质数不必要求学生都背熟,但是熟悉20以内的质数还是有必要的。]

五、练习

(课本P16∕练习四第一、二题。)

六、小结: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

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

3、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免费4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性和性质。

2.难点:

(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

第一课时

课题: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

(1)欣赏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4)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五、练习:

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

轴 对 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第二课时

课题:旋 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例题3:例题4:

先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

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

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一)反馈练习: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 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五、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9页第5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免费5


第一课时

课题: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1、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主题图,找出12的其他因数

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最大的一定是( )。 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独立作业:完成练习二1~4题

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第二课时

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掌握 2 、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重点和难点:

1、是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1、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观察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一)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说明: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二)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五、巩固反馈:

1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 )个,5的倍数数有( )个。 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

3 、个位是( )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 、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倍数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

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

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

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倍数特征

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9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免费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一)长方体的特征。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

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五、巩固反馈: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2、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五、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课后作业:

1、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完成p29的“做一做”。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求长方体正方体棱长和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研究棱长和的计算。

教学重点:

1、长正方体的特征。

2、棱长和计算方法。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研究棱长和的计算

二、计算:

1、小卖部要做一个长2.2米,宽40厘米,高80厘米的玻璃柜台,先要在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

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长方体12条棱,分成3组,4个长、4个宽、4条高。

40厘米=0.4米 80厘米=0.8米

2.2×4+0.4×4+0.8×4还可以(2.2+0.4+0.8)×4

问:根据是什么?

2、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工人叔叔要在工人俱乐部的四周装上彩灯(地面的四边不装)。已知工人俱乐部的长90厘米,宽55厘米,高20厘米,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

问:地面的四边不装,是指哪四条边不装?计算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线,是求几条边的长度和?

三、巩固练习:

1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和72厘米,已知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2学雷锋小组为班里做一个节约箱,箱长5分米,宽长4分米,高长3分米。想一想应该怎样做?至少需要多大的纸板?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