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范文 > 教案下载 > 马和驴教案模板8篇
 

马和驴教案模板8篇

发布时间:2023-05-21 11:01:20 影响了:

写教案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前的重要准备任务,制定教案是提高我们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马和驴教案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

马和驴教案模板8篇

马和驴教案篇1

教学设计

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不长,却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语言精粹,形象性强。教学本诗,要注重诵读,同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来引导学生鉴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整体感知诗歌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合作、探究及教师点拨,能用最恰当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三副画面,能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步骤】

一、课前

听钢琴名曲《秋日私语》。

二、导入课文

由几幅秋景图导入。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点评,并说说朗读本诗歌要把握的基调。

2、学生自荐配乐朗读。

3、全班齐读,说说诗歌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表现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四、合作鉴赏

1、全诗共有三节,你能用恰当、简练的语言给每节取个名字吗?

2、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句子,为什么?你能把它展示的意境描绘一下吗?

3、你还有其他的疑惑吗?

4、菊花节马上就要到了,你能不能给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一下我们桐乡的秋景?

五、提示背诵

看投影提示:

1、“农家丰收图”

2、“霜晨归渔图”

3、“少女思恋图”

六、仿写练习

诗人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其实,秋天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空间里,请你以“秋天……在……里(上、间)为形式,仿写一、两句诗。

马和驴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指导粮食来之不易。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米饭的图片(白米饭、南瓜饭、菠萝饭等)

经验准备: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

2、引导幼儿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引导幼儿自由说说,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

3、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4、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马和驴教案篇3

【学习目的】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揣摩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品创设的意境。

4、在诵读中深入体味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赞赏之情。

【学习重点】

课文诵读,文意疏通,语言品味,感受体验。

【学习时间】

二课时。

【学习准备】

熟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作者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三峡风光,感受引读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长江三峡的风景图吧!

同学们,我们看了长江三峡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是啊,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作者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⑴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⑵学生学读古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中停顿:

⑶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⑴略无阙处(毫无)

⑵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⑶夏水襄陵(漫上)

⑷不见曦月(阳光)

⑸或王命急宣(有时)

⑹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⑺不以疾也(认为,觉得)

⑻绝周谳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⑼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⑽飞漱其间(冲刷)

⑾良多趣味(很)

⑿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⒀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⒁林寒涧肃(寂静)

3、背一背: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4、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1、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 美,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吗?

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山──奇险

水──急流回旋

夏──急猛水──春冬──清幽

秋──凄凉

2、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四、体验,比较拓展

1、联想体验: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展开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峡美景,并用我们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2、比较拓展:

⑴同学们,小学里我们一定学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⑵同学们,三峡工程正在实施中,有人认为这将会破坏三峡的美,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课外延伸:

⑴背诵翻译课文。

⑵做好《语文作业本相关练习》

⑶尝试写一篇游记散文。

马和驴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的韵律美。

2。培养幼儿从小懂得爱惜粮食,珍惜成人的劳动。

二、活动准备:

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观察图片,猜图意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请幼儿说说图上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师;这幅图可以用一幅图来表达,他的名字叫《悯农》。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太阳红红照在地上,农民在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禾苗下面的土地里,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2、教育幼儿要懂得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

提问;

听了这首古诗后你有何感想?小朋友以后进餐时该如何做?

我们今天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出力、流汗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热爱农民伯伯。

3、学习依据对古诗的理解,用不同的声调、语气朗诵古诗

1。根据图片,幼儿跟着教师朗诵。

2。幼儿有感情地、完整的朗诵古诗。

3。请部分幼儿表演朗诵古诗。

(三)结束部分

分析人物行为,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出示图片二,观察图上小朋友的行为,说一说她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幼儿讨论)

小结: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

比一比以后谁吃饭最干净,不浪费粮食?比一比以后谁洗手不浪费水?

马和驴教案篇5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

●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并写出调查报告

科学知识:

●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体验到制定计划在调查活动中的作用。

●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2)有提示语的记录单。

●学生准备: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谈话:我们来猜猜,这种动物是什么?讲述“斯芬克司之谜”。

2、学生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有哪几个时期。

谈话: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如果要你把人的一生划分为若干时期,你准备怎样划分?

学生活动。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此时教师可以把人的各个时期的图片发给他们,帮助他们思考。同时可提供一份记录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每种结果只要大家同意划分依据就可通过。之后,可以一起看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

4.讨论交流:说说你看到婴幼儿是怎样被照料的?老年人是怎样生活的?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怎样做?

5、指导怎样写调查报告。

(1)通过谈话向学生讲明活动为什么要做访问。“科学家有时会利用一些沟通技巧来收集信息。对可能会提供有用信息的人进行采访是科学家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采访中,通常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问一些和某个主题相关的问题。”

(2)步骤:(要提供给学生)

①想出一位你要采访的人,可以是你的父母、叔叔、阿姨、祖父母,或者是熟悉的邻居;

②询问对方是否愿意接受你的采访,记住交流的时候要表达清楚,约定一个采访时间;

③在采访开始之前,先要把你要问的问题列出来;

④在问完对方所有的问题之后,要向对方表示感谢。

(3)整理采访资料,完成调查报告。

可以针对以下几项来完成。

①调查对象;②调查人数;③调查内容;④调查时间;⑤调查问题;⑥调查结果;⑦其他。

调查活动结束后,通过交流,让学生们谈谈感受。

此项调查活动建议每个小组只调查一组人群。

马和驴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并会口头组词,会写4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1、“农”、“当”的写法

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稻穗图、小黑板、磁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向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

(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向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师出示“辛苦”,教读。

你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听录音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追问一句:“你从哪里学会的?”提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学习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

2.过渡:由于这首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所以直奔本课的生字。这首诗你们会背了,里面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词,看谁学得又对又快。

(二)认读生字

1.下面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手指指着课文,圈出带红色音节的生字。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学习生字的主要方法:你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问同学、问家长、问老师。)

3.小朋友们归纳得真好,那就请你赶快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吧。(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播。)

4.学习完生字以后,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5、抽生教读生字。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语:悯农 日当午 谁知 汗滴 粒粒 辛苦)

抽生读,齐读。

7、在词语中你认识了生字,那么老师把生字单拿出来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说出来。(当读到“午”时进行扩词,从而理解“日当午”。)

8、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9、齐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

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4、师范读全诗。

5、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一)捡稻穗游戏,复习生字

1、秋天来了,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你们看: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摆,好象在向人们微笑。收割后,还有一些稻穗遗留在了田地里,下面咱们一起去捡稻穗。你可以任选一颗,读出后面的生字,然后放到篮里。(师贴稻穗图,画篮子)

2、抽生上台拾稻穗,然后反过面贴于篮子里。

3、你打算把带哪个字的稻穗送给谁?为什么?

(二)指导写字

(出示“农、当、汗、午”)

1、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2、重点指导“当”,认识小字头,学生认真观察书上的笔顺,然后书空。

指导“农”,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笔?

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4.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同桌互评,然后再写一个。

五、总结全文

(板书)

悯农

辛苦

教学点评: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两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因此,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教师在设计时可以围绕一个“辛苦”,从帮老师解决难题引出“辛苦”,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句感受“辛苦”,从而把学生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1、开头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乐于去解决。

2、现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生字的学习,诗句的感悟,全是学生自主观察,学习。

3、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

4、如果能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照片,录象资料,或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将更能从心灵上让学生受到教育。

5、朗读的指导还要更细致。

马和驴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凌晨、蔷薇、绽开、暮色、昙花、干燥、灼伤、淡雅、花蕾、昆虫、传播、吻合、修建、花圃、大致、欣然怒放”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点: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难点:对开花的时间不能机械理解,注意用词的准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学生自由说)

2、 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和神奇吧!(课件出示:花的图片,配轻音乐)

3、 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吗?(学生自由说)

4、 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老师先说,然后出示这句话。愿意读读这句话吗?(指名读,齐读)

5、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啊!知道么,这么美丽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花的文章。板书课题。

6、当你第一次朗读课题时,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理解课文内容

那就让我们先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接读课文。一人一句。之后评价。

3、 轻声朗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4、 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他们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花钟是什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人们是怎样知道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呢?(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板书)

三、体会用词准确

(一)师:“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几点钟了”,这句话对吗?

生:错,应该是“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几点钟了”,是不确定的。 师:你很会发现,这句话里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

师:去读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几点了”,现在对了吗?

(生还是说对)

师:(范读第3自然段)发现了吗?

生(豁然开朗):错,应该是“你只要看到花刚刚开放,就大致知道几点钟了。” 师:是啊,作者用词是非常准确的。(板书:用词准确)

(让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辨别,并让学生自行发现句子中的错误、知识点的不科学。)

(二)理解、运用“大致”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用的准确的词。并读读那句话,想想用在这为什么准确。 学生找出“大致”“左右”“有??危险”“往往”。

2、“大致”可以换成“大概”“也许”“可能”“大约”“左右”。自读两句话,区分的“大致”“左右”用法。

师:我们把刚才说的连起来就是,(课件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七点左右,月光花开了;晚上八点夜来香开了;九点左右,昙花开了。)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怎样?

生1:“开了”一词用得太多了。

生2:“开了,开了”, 一点儿也不美。

师:课文是不是跟老师这样写的?(生答不是)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

四、指导朗读,愉悦的情感流淌

1、 想象练读。

师: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请挑其中一句,反复朗读,想象一下这花的样子?

2、 想象展示读。

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牵牛花还真像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儿。

生:“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就是这样(他用双手捂着脸,再打开,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

生:“万寿菊欣然怒放。”(边做动作边说)就像过年时放烟花一样,“嘭──啪”,很快地向四面八方绽放,五彩缤纷。

生:昙花含笑一现。

3、 欣赏图片,激发感情读

4、 老师和学生合作读

五、布置观察日记

1、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花,应该感谢谁?(作者)感谢作者把自己留心观察到的有关花的知识写出来,与我们分享。我知道咱班的同学也特别善于观察和发现。你能说说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吗?(指名说)

2、把自己平时观察的事物情况记录下来,就是一篇观察日记。希望同学们平时多观察,多记录。

《花钟》教学反思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对于三年级上期这个特定的年龄段,根据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我确定了这篇课文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发挥的具体作用。根据文本的特点,结合课后的生字和练习,我对本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理解“欣然怒放、芬芳迷人”等词语的意思。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第一自然段。学生自主读书,了解“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感悟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初步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周围景物的方法。仿照课文表达方法,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陶冶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其中,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本课的不足之处有很多,如施教过程中,曾有学生说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他把蔷薇说

得很美,美在把蔷薇比作了笑脸。在学生的理解水平说把蔷薇比作了笑脸未尝不可,但是从老师的经验来说这就是错误的,因为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拟人句,那这就要想是不是需要把这个修辞手法告诉学生呢?如果不告诉那万一考试时碰到又怎么应对呢?告诉吧,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他们能接受吗?犹豫不决,课堂时间可是有限的,只有含糊其辞课后再说。

不足之二:每次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难度之时,学生们就睁大眼睛看着我,其时我心里也急呀,于是乎急着想给学生一些启发,急着想看到学生举手,话不知不觉就多了起来,于是乎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来说少了许多,他们只是围着我的思路在转,思维空间也少了许多,所以得到的答案也就单一了许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以后即使冷场也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

马和驴教案篇8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悯农》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教学重点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借助画面,引入课题

孩子们,我们今天吃的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齐读课题,解题义。悯:哀怜。悯农:同情农民。

二、教师范读,学生看书听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三、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句,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1、不认识的字,请大家帮帮忙(抽学生上台展示)。

2、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教一教大家。

3、教师检查,注意指导读准“谁”、“知”、“辛”、“农”的读音。

4、你用什么好办法把这些生字娃娃给记住。

(1)注意区别“午—牛”的字形。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光字头)这个偏旁。

(3)鼓励学生用联系生活实际和“合一合”的方法记忆生字。

5、这些生字娃娃都有好朋友,它们手拉手就成了朋友,你愿意给它们找几个朋友组成词吗?

生生、师生交流,学会积累词语。

教师总结:平时注意从生活中、课外读物中积累词语。

四、再读诗句,注意读通顺、流利

1、听朗读录音带。

2、读给同伴听。

3、读给老师听(跟录音带)。

五、借助画面了解古诗的意思

1、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锄禾日当午)

2、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表达?(汗滴禾下土)

3、孩子们,农民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啊!请听朗朗的妈妈是怎样对朗朗说的(录音):朗朗,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一定要爱惜粮食啊!你能把朗朗妈妈的话用诗句表达出来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六、美美地朗读诗句,要注意读出感情

朗读停顿参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采用多种形式美读。采用多种形式抽背。

七、你学了诗句,明白了什么

八、自主探究,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怎样写才漂亮。

2、生生、师生交流,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自己写。

4、评价。

(1)自评:在你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下画颗星,以表鼓励。

(2)互赏、互评。抽生上台展示,评好在哪儿。

九、教师推荐古诗,欣赏古诗

1、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悟)

2、出示李绅另一首《悯农》诗,小组讨论学习,熟读成诵。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课外你还读过哪些诗?全班交流。

十、作业:(任选)

1、写写生字或背背诗歌

2、收集古诗。

《悯农》教学反思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二、三岁的小孩就能倒背如流,因此,今天教学这首古诗,对于中班幼儿要求背诵并不难,能作过多的要求。于是,教学中关键重点引导小朋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珍惜粮食。为此,我从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感受“辛苦”来展开教学活动。

1、让小朋友感受“辛苦”:幼儿教学要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所有的教学活动不能凭空开展,一定要在幼儿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他们做弯腰姿势保持五分钟来感受“辛苦”,他们个个都觉得累。这种亲身体验比凭空解释效果好。另外,为了让幼儿真正了解粮食,特准备了水稻,让幼儿进行实物观察。看到幼儿脸上摆出好奇和惊喜,我别提有多高兴。我讲解了水稻的生长过程到收获,再到稻谷变成米饭的漫长经历以及期间的农民伯伯的付出等,小朋友们都听得很认真,并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2、看图了解“辛苦”: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实现早期阅读教学的自主化、个性化。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时,我不作任何要求,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空间。在他们充分交流的基础,再让他们举手发言。有个孩子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那就是蔡均易,他说:“我知道这是夏天,很热很热的,我外公去种田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图上有太阳的。”这时,妞妞也说是夏天,我也要她说明理由。她说:“那农民伯伯都流汗了。”我便问:“农民伯伯这么热,还在干活。那你们觉得怎样的太阳好一点?”这一问,激发了孩子热情,课堂就热闹了。在孩子们讨论的基础上,我重点引导孩子们对比春天与夏天的太阳。孩子们就更加了解了农民伯伯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劳动的辛苦。

3、以朗读感受“辛苦”: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师生合作读,引读,范读等,让幼儿从朗读中体会劳动的辛苦。如,“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这种表示劳动艰辛的句子,我作了重点引导。更是提醒他们中午用餐时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里面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孩子们爱惜粮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不足之处,在看图讨论和观察实物水稻的环节花得时间太多,留给朗读的时间就不够了。所以,朗读指导不很到位,应该分为两课时效果比较好。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