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范文 > 教案下载 > 中班语言雨的教案通用7篇
 

中班语言雨的教案通用7篇

发布时间:2024-04-07 12:01:17 影响了:

一个灵活的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师所写的教案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语言雨的教案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语言雨的教案通用7篇

中班语言雨的教案篇1

?数字歌》是一首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童谣。童谣以十个数字贯穿其中,九种小朋友们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成了小配角,读来琅琅上口。为了调动一年级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朗读教学中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图文结合,数字相辅。

这首童谣的插图与课文内容一一对应,而小朋友们也已学完了1到10的十个阿拉伯数字,有了这些基础,在出示挂图后,我让学生找出农场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数出业后用阿拉伯数字标在小动物的旁边。小朋友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快就溶入到课文中的学习中来。有不少小朋友边数数还边读起《数字歌》来呢。

二、多形式变换朗读方法。

朗读小朋友们喜欢做的一件事。可是要让他们一遍遍地朗读同一首童谣直到会背,又不失去学习兴趣,那可就是件难事了。在指导小朋友朗读这首童谣时,我采用了跟录音轻声读,同桌练读,全班拍手读,做动作读,有表情地读,看提示背诵,看图背诵等形式,学生在读读、拍拍、比比、跳跳中快乐地完成了对这首童谣的背诵,特别是在做动作读这一环节,小朋友们觉得还不过瘾,争先恐后地想到台上来表演表演。

三、结合生活,寻找“语文”。

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我们的身边也随处可见许许多多能用数出来的物体。在学生学会背诵这首童谣后,我及时地提出了:小朋友们,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数字宝宝,你看,老师手中有一支粉笔,我们都有十个手指头。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东西是可以数出来的,小朋友们也学着老师的样,认真地找一找,数一数,然后告诉大家。小朋友们纷纷拿出手指笔来认真地数起自己见到的物体的数量。这样,小朋友们在数数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十个数字的认识,并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可以结合身边的一点一滴。

存在的困惑:面对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好动而又不懂事的一年级的小朋友,教学中,特别是在纪律方面,如何做到既让小朋友们适当的时候静下心来认真听课,又不扼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中班语言雨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故事,能独立阅读,有较浓的阅读兴趣。

2、能感受兔爸爸和小兔之间浓浓的爱,浓浓的情。

3、养成安静倾听、大声朗读的习惯,丰富表达爱的语言活动准备挂图、音带、故事读本人手一册头饰(大兔子、小兔子)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线上活动:

幼儿随音乐拍手,感受歌曲《亲亲我的宝贝》带来的美好情感,营造温馨充满爱的氛围教师发书

二、感知活动

1、说一说你是谁的宝贝?小兔子是大兔子的宝贝,听听他们在睡觉前说了些什么?教师播放故事音带,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听听故事里面都讲了些什么

2、幼儿自主阅读仔细观察画面,幼儿互相交流感受

三、理解活动

1、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猜猜他们在说些什么

(1)教师在音乐伴奏下有感情的朗读故事

(2)讨论:小兔子是真阳对大兔子说我爱你的?大兔子有多爱小兔子?

2、分节边看边讨论交流

(1)小兔子睡觉前对大兔子说什么?大兔子怎样回答

(2)小兔子怎样表达自己对大兔子的爱?为什么小兔子觉得爸爸的爱最多?

(3)小兔子又用什么动作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

(4)最后小兔子又想到什么能表达他的爱有多少?大兔子呢?

四、完整欣赏

1、随录音故事,老师做大兔子,小朋友做小兔子,一起表演故事

2、师幼大声阅读故事,注意阅读常规五、结束活动教师整理物品

中班语言雨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作品的神奇情节,感受小熊和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3、感受关心亲人,朋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生日快乐”的音乐。《会唱歌的生日蛋糕》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

1、师播放“生日快乐歌”。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听一段美妙的音乐吧!(生日快乐歌)

师:什么时候我们会唱这首歌呢?(过生日的时候)

2、师:过生日的时候我们会唱生日快乐歌,还会吃什么呢?(生日蛋糕)

师:有一只小熊,他做了一个生日蛋糕,不过这个蛋糕可神奇啦!下面就请你们听一听这个故事吧!

二、完整欣赏故事。

1、师讲述故事:《会唱歌的生日蛋糕》。

师:故事听完了,谁来告诉我:

(1)故事里都有谁?

(2)他们在干什么呢?

(3)他们是为谁做的生日蛋糕?

2、师:小动物们吃了蛋糕以后,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肚挤眼里飞出了“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

师:小朋友的小耳朵听得可真仔细啊!那现在我们再一一看这个故事吧!

三、分段欣赏故事。

1、欣赏故事前面一段。

教师结合画面讲述故事第一段。

师:谁来学一学小熊做蛋糕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是棒极了!小熊把蛋糕放进了烤箱,不一会儿,烤箱里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这个“诱人”的意思就是闻到了香味,特别想尝一尝,谁来做一个“诱人”的样子看呢?(这个小朋友表演得特别像一个小馋猫)

师:小熊吃了生日蛋糕,从肚挤眼里冒出了好听的歌,他的心情怎样呢?

师:他的心情很好,瞧瞧他鼓着肚皮,快乐的音乐从他肚挤眼里冒了出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熊的样子。

2、师继续结合画面讲述故事第二段。

师:接下来我们瞧一瞧小熊把蛋糕分给了谁呀?(小狗、小羊、小猪)

师:你们说,他为什么要把蛋糕分给小猪,小狗,小羊呢?(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分享)

师:大家高兴的吃着生日蛋糕,然后怎么样啦?(三个小伙伴的肚挤眼里也都飞出了“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

师:这可真是妙极了!于是,小熊又想了一个什么主意呢?(他想邀请好朋友和他一起做蛋糕),那小熊会怎么说呢?

师:那小动物们帮助小熊了吗?他们为什么要帮小熊?(因为好朋友就要互相帮助)

师: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帮助小熊做了一个大蛋糕,那如果你的好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们会怎么做?(帮助他)帮助他之后你们的心情会怎样呢?(很快乐)

师:所以我们要学会关心别人,同时快乐自己!

3、师继续结合画面讲述故事最后一段。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故事,瞧,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大蛋糕终于做好了,他们把蛋糕送给了外婆,外婆一边吃着美味的蛋糕,一边听着动听的歌声,猜猜看外婆心里会想着什么呢?

师幼互动。

四、活动拓展。

师:小熊送给外婆一个会唱歌的生日蛋糕,那你们有什么祝福要送给小熊的外婆呢?最后,我们也一起用我们最美妙的声音,唱响生日快乐歌,送给小熊的外婆吧!

师幼同唱“生日快乐歌”,活动结束。

中班语言雨的教案篇4

活动名称:

认识夏天

活动前言:

走在田山的小路上,看到了金黄黄的麦子,一大片一大片的,就像是汪洋的大海,被风一吹,一浪接着一浪,还不时的能够看到割麦子的老农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虽然是顶着火红的太阳,可是却看不出他们有丝毫的疲惫,这是他们的收获!通过此活动,考察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通过比较让孩子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四季的特点!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二、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当地的气温、天气、河湖、池塘、植物生长情况、动物的出没、农业生产、人的衣着等,与春天相比有什么变化。

2.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三、活动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谁能说一说春天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歌谣回答。)

2.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

3.讲述: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夏天有什么特征。(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比较图中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春天、夏大

(2)分组观察、讨论: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认识夏天的一般特点,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夏天的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认识当地夏天的特征。

①天空有什么不同?(夏天的天空多云。)

②树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树叶茂密,桃树结出了桃子。)

③田野里的庄稼有什么变化?(玉米长高,小麦成熟,开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么变化?(河岸长满绿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开放。)

⑤人的衣着有什么变化?(换了夏装。)

⑥孩子们在户外玩什么?(游泳)这说明夏天的天气怎样?(变暖。)

(4)观察课本第18和48页的图。

(5)分组讨论:每幅图说明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6)教师小结:夏天与春天的不同。(可参照下表中的内容进行小结。)

2.比较当地的夏天与春天的不同

(1)讲述:课前,你们观察了我们这个地方在这个季节的自然情况,下面来汇报一下

(2)汇报观察结果:

认识当天夏天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①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个同?

②我们这个地方的夏天与图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以上两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系统进行比较,可以分别提出一些问题──天气、河水、树木、庄稼、鸟、昆虫、农业生产等进行比较。)

(3)教师小结: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征是相似的,但具体的特征(例如天气热的程度、什么树开花、什么庄稼和果实成熟、什么鸟飞来等)有所不同,夏天到来的早晚、延续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国,一般来说,南方夏天到来的早,延续的时间长,天气特别热;北方夏天到来的较晚,延续的时间较短,天气也没那么热。

这个问题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学的局限性。

(三)巩固练习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夏天的特征。

2.学习歌谣──夏天

此歌谣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点,教师可以参照此歌谣,根据当地夏天的特点重新编写。这样,学生学起来更亲切,更有意义。

夏天天气好炎热,

天气多雨河水多。

柳叶茂盛桃子熟,

野草开花满山坡。

布谷鸟在树上啼,

蝉在树上高声歌。

玉米长高麦收割,

小孩游泳乐呵呵。

(四)布置作业

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大自然,随着季节的推移有什么变化。

四、教学参考知识

夏天的特征:

(1)夏天天气炎热,有时会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长,夜晚短;

(2)夏天,各种昆虫,小动物都出来活动,许多鸟开始脱羽毛,有许多兽的毛也脱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长十分茂盛;

(4)夏天是农民最忙的时期,他们要进行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劳动;

(5)夏天,人们穿浅色和单薄的衣服,许多人都积极参加游泳活动。

总结:记得小时候,到了麦子收获的季节,我就会常常跟着爷爷奶奶去地里割麦子,爷爷奶奶在地里割麦子,我就常常跟在后面捡那些掉了的小麦穗,那时奶奶还夸我懂事呢,想想小时候,真是幸福!

中班语言雨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喜欢阅读活动。

2。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动词“拉”“推” “搬” “抬” “撑”和“摇”的含义。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准备:

1。课本中动词的卡片

2。大书和小书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请小朋友听童谣《蚂蚁搬豆豆》。然后和幼儿分享交流:你们见过小蚂蚁吗?在哪儿?长什么样儿?喜欢吃什么?它们是怎样搬东西的?

2。图画阅读

(1)观察封面:请幼儿观察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封面信息,画面上有谁?在干什么?并请幼儿猜一猜这可能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观察第1页:请幼儿从左至右仔细观察画面,说说这些蚂蚁分别在哪里,在做什么?

(3)观察第2—5页:引导幼儿观察小蚂蚁在做什么?学一学它们的动作,尝试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来讲讲画面内容,并请幼儿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蚂蚁的动作,教师把幼儿说到的书中动词贴在黑板上。

(4)观察第6—7页: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样躲雨的?右上角的那些人是谁?他们可能是来干什么的?你怎么知道的?雨停后,它们又怎么把饼干运回家的?

3。阅读文本

教师逐页展示图画,引导幼儿边观察图画,边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接着教师出示文字让幼儿跟读。

4。亲子阅读

教师发小书请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指着小书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小蚂蚁》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一群小蚂蚁勤劳快乐的生活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蚂蚁可爱,勤劳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蚂蚁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读本的重点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并学习利用图画线索预测故事内容。难点是通过仔细观察图画中蚂蚁的动作并结合肢体演示、游戏等手段学习和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摇的含义。

中班语言雨的教案篇6

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 初步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 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 挂图15号;

2. 活动前幼儿向家长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活动过程:

1. 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与分享。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引导幼儿讲述、分享。

2. 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嫦娥奔月》。

提问:

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3. 阅读《小朋友的书 我的家》第17~22页“嫦娥奔月”。

4. 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故事。

5. 关于中秋习俗的交流与分享。

活动结束:

说一说人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人们一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中班语言雨的教案篇7

设计意图:

先有生活,才有教材的需要。因此我选取了令幼儿感到十分亲切的星星、月亮、雨点、乌云、露珠、小草、蝌蚪、青蛙等形象,让幼儿在游乐中驰骋想象,将两组有从属关系或相关关系的物体用可爱的“泡泡”连接起来,通过建构句式“xx是xx吹出的泡泡”,情景有机交融,勾画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通过幼儿组建、仿编儿歌,感受大自然意境美的同时,又给予幼儿拓宽视野和启发想象的鼓励,感到周围生活的事物是这样的美丽而又丰富多彩,经过想象以后的事物,是格外地动人漂亮,旨在激发幼儿去观察去想象。

教学目标:

1、学习建构句式“xx是xx”吹出的泡泡,并展开想象仿编儿歌。

2、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懂得自然界有许多事物存在着从属关系和相关关系。

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泡泡液若干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1、听着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吹泡泡,玩泡泡,体验快乐情绪。

2、教师:我们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幼儿:圆圆的,有大,有小,五颜六色的)

3、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泡泡,和刚才吹的泡泡不一样,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泡泡?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1、出示泡泡图,这些是特殊的泡泡,里面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个泡泡(出示星星图片)你们知道这个泡泡是谁吹出的么?强调幼儿回答问题要完整。

2、让幼儿说出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

3、同上:

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

鸡蛋是母鸡吹出的泡泡。

蝌蚪是青蛙吹出的泡泡。

4、幼儿根据图片把四句儿歌连贯起来。

5、吴老师要在最后再加上两句,使这首儿歌变成一首完整的儿歌。

吹呀吹,吹泡泡,

我吹的泡泡是一首首歌谣。

6、我们大家真棒,一起创编了一首儿歌,那哪位小朋友能给这首儿歌想一个名字呢?

7、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我们就用一个既简单又好听的名字吧-----吹泡泡。

8、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读儿歌,并聆听歌曲。

9、老师这还有一个大泡泡,它会是什么呢?又是谁吹出的泡泡呢?幼儿思考并回答。

10、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什么吹出来的泡泡呢?幼儿思考并回答。(分小组讨论,并组合成一首新的儿歌)

三、结束

今天我们跟着泡泡学习了好多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到户外和泡泡做游戏吧!师生一起到户外吹泡泡!

活动反思

?吹泡泡》这首诗运用了孩子们特有的眼光,描述出泡泡与其他自然的联系,让大家感受到童趣的魅力,诗歌的画面形象,从中洋溢着明快、活泼有趣的情感基调。

在多次吹泡泡的游戏活动后,引导幼儿接触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加深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口语表达能力,是顺其自然而又非常必要的。让他们自由吹泡泡并互相交流发现了什么,比比哪组小朋友说的最好,孩子们对这项活动特别的感兴趣,都积极参与进来,接着两遍儿歌下来,孩子们已经基本能完整的把儿歌复述出来了。并且孩子们意犹未尽,直嚷嚷着要再来一遍。可见孩子们对活动投注的热情。通过教学实践,使我获得以下几点体会:

1、 根据实际,随机调整教育方案 。

2、 善于利用,充分寻找结合点。

3、 融入生活,增强练习的密度。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