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纪录片《生前》创作手记] 纪录片拍摄心得总结
 

[纪录片《生前》创作手记] 纪录片拍摄心得总结

发布时间:2019-06-25 04:00:40 影响了:

  记录1=2的延续  实话讲,《生前》影像粗糙得像十年前的作品,作者杨乐说,在拍摄时,除了手机、照相机,甚至还用过“大二分之一”进行拍摄。天!在高清影像早已充斥网络的今天,在一本专业杂志上介绍如此画质的影片,简直匪夷所思。但《生前》打动我的,正是他粗糙的简朴。
  在相对的世界,有暗才有亮。不完美的画质却让我的关注更直接地放在他的内容上。
  杨乐说,拍这部影片的目的,只是想知道“姑娘是如何变成妈妈的”。作为纪录片导演,他是幸运的,因为《生前》这个故事不仅仅有话题,而且故事还继续下来了,所谓有看点。但杨乐说,其实过程挺心酸的。
  因此,我想,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电影。
  截止到2012年的9月份,距离我开始动手拍摄纪录片《生前》已经两年零九个月了。如果没《大众DV》的约稿,我可能永远不会去计算这个时间。这部影片的拍摄,已经跳出了“一次创作”的性质,成了类似于“过春节”或“放寒暑假”这样的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今天,也没有要停止下来的想法,我想,至少要等到自己的孩子降生,才可能会有一个休止符吧。可能。
  缘起
  2009年的年末,我的一个太原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到身边几位我认识或不认识的同龄女孩,都已经怀孕,可以以这个题材拍摄一部纪录片。到了“80后”结婚生子的适龄,这样的话题让我感到兴奋,于是一拍即合,我与这位朋友开始了筹划。两个人的袖珍跨省摄制组就这样成立了。我的这位朋友名字叫做孟卉。
  接近2010年元旦的时候,按照约定,我在北京迎来第一位孕妇——小超。小超和孟卉是发小。已经有几个月的身孕,但还没有和男朋友结婚,这次来北京是做一些婚礼的筹划,买些衣服之类。孟卉告诉我说,小超很好相处,这次同意拍摄,也是希望为自己的婚姻、孩子留下一些纪念。小超的男朋友年龄比小超大一些,家庭条件很好,离过一次婚,但与小超感情很好,百依百顺。
  小超和男友在北京的商场中牵手而行,成为了《生前》的第一组素材,温馨而甜蜜,让当时的我感动。再跳回今天,回想一切事情发展的种种,只能叹息。
  小超和男友离开北京后,我也买好了去往山西太原的火车票。孟卉是当地人,负责了我的吃住,并联系了另外的几位身份各异的孕妇,一一进行拍摄和访谈。有我的大学同学,有孟卉的同事、老板等等。最重要的,这第一次的山西之行,记录了奉子成婚的小超的婚礼。
  孕妇,这一个经常出现但从未深切体会的群体,在走近她们的时候,带给我太多冲击,所以当时的我,经常语塞,没有办法把自己调整到最恰当的沟通状态。现在想,当时心里是混乱而且茫然的。
  逆流而上的青春
  离开太原回到北京已经接近农历除夕,我简单整顿一下,就踏上回内蒙古通辽市家里的路。我原本和父母说好,这一次新年要在太原度过,为了拍摄孕妇们的除夕夜。可是计划被我自己改变了,与其说是有了什么更好的方案,不如说是我被第一波庞大的信息量击晕了,急需得到冷却和思考。总之,我又能和父母一起过年,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惊喜。
  回到家中,已经是腊月二十九,父母告诉我,首先是我的姐姐也怀孕了,还有就是爷爷不久前去世了。亲人亡故的消息加上几十天以来接触到孕妇们体内的新生命,让我在这一次与自己母亲共处的时间里思考了很多。之前那些模模糊糊不能具体成语句的思绪也明晰了。
  首先是我,作为一个作者,对孕妇的概念。之前看到孕妇,就是妈妈,我的妈妈,以及和我一样的其他人的妈妈,总之是长辈。而现在这些孕妇,却分明都是我的同龄人,比我大,或者比我小一些的女孩。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母亲就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好奇。妈妈,就是妈妈,从我有感知开始她就是温柔、慈爱、偏胖、市井,并且习惯于忽略自己的。但是那本老相册里,一张张黑白照片上扎着双马尾的少女又是谁呢?那也是我的妈妈。每一位妈妈都曾是娇嫩的少女,一如每一个少女都会变成妈妈一样。可我最不能描摹和了解的,却恰恰是自己母亲的少女模样。这是一种专属于儿子的悲哀。
  于是当第二个本命虎年来临,我再一次登上火车的时候,《生前》这部纪录片已经有了最初的意义——我要拾着女孩们孕育生命过程中的蛛丝马迹,逆流而上,去揣测和描绘我母亲的青春。
  越来越像母亲的女孩
  不知不觉9个月过去了,到了2010年的秋天。我已经选取不同的时间节点去了太原三趟。我所跟拍的孕妇有三名依次分娩。她们的生命都略带交集,但大部分的轨迹独立的延伸着。母亲的身份将她们更多地联系起来,成为她们共同的标签,同时也成为她们生命中最大比重的因素,改变了她们。
  我目睹着这些,躲在摄像机的目镜后面,时而颤抖,时而动容。分娩,这一种人类最原始的动作之一。洗涤了我的灵魂。
  如愿以偿的,我感知了女孩们的改变,不再频繁打理的发型,日益松垮随意的服饰,一秒都离不开婴儿的目光和紧张。她们,越来越像我的母亲。
  我开始觉得柔软,大概是时候结束拍摄,剪辑出片。
  让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变化得如此突然。
  镜头里一切都被搁置了
  某个月份的某一天里,我接到孟卉的电话,小超和丈夫发生了婚变,孩子才几个月大,但她的爸爸却许久未在家中出现。一个家庭的崩塌已经只剩下法律和经济程序的确认。
  像是在最脆弱的状态下突然被偷袭。我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当中,一切瞬间变了味道,每一个镜头,每一段素材,所代表的意义突然从一个方向跳至另外一个极端。
  我没法下手剪辑了,我不能把一个个被镜头记录下来的事实安插在错误的位置,去生硬地表达一个已经确实破碎的美好。
  我也已经没有勇气再拍摄下去,大约是我的情绪已经被完全地带入,没有勇气把镜头再对准深渊之中的小超,没有勇气去想象如果真的那样去做,会带来什么。
  一切就这样被搁浅了,不可触碰。
  拍纪录片是个不断关注她的理由
  几个月后,我还是再次着陆太原,我想抱着一个纯粹朋友的身份去探望小超。
  几天的谨小慎微的交流下来,我发现作为这个事件的当事人和受害者,小超远远比我这个旁观者还要坚强得多。
  她平实地与我交谈着,平实地叙述自己的生活,对许多事情的态度。我对继续的拍摄只字不提。一天在她值班的科室里,她说,你可以继续拍摄,但是我没办法按照你的要求表演。我说,那样也是我最希望的,如果我的镜头对你产生了影响,就不拍了。
  就这样,拍摄继续了。我承受着每一个细节通过镜头传递过来的刺痛。但这应该只是小超无意中泄露出来的零头。
  我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
  致一切平凡的妈妈
  时间慢慢过去,2011年到2012年,拍摄的频率降低了,但从来没有终止和间断,我跟踪拍摄的孕妇们都已为人母。过上分别完全不同,却与前人们分别吻合的生活。与我所熟知的母亲们渐渐重合。
  《生前》之于我的意义,也在不知不觉间丰满,仿佛也成为了我自己的一次“分娩”。从无到有,从鲜明独立,到融入我细微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我已经能够充分地理解我的母亲。从这样的一个侧面,更多了解了许多“80后”们迥异的生活轨迹,他们与前人的传承,相似,和区别。
  小超的故事,也成为了继我的母亲之后,第二次以妈妈这个身份的人带给我的成长。小超的坚强,绝不可能是天生而来。分娩的剧痛,足以让女人变得可以经受一切苦难。而跨越镜头,小超也把这些东西带给了我。
  怀孕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平凡与致神圣的。平凡在几乎每个女人都要经历。神圣于你正活到半路,停下来迎接一个崭新的人来,他不知道这边的一切。而虽然你知道,却对这个新生命本身一无所知。从母亲的身体中,诞生一个与她平等的个体,有她的鼻子或眼睛,像她,却完全不是她。死亡是1=0的过程,而孕育就是1=2,生命就在这样的相似和不同里头延续下来。
  如果有一个词汇,在人类的语言中是恒久、庄正、光明的,毫无疑问,那就是妈妈。
  妈妈,你们好。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