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卢沟桥烽火教案7篇
 

卢沟桥烽火教案7篇

发布时间:2022-10-26 16:01:52 影响了:

教案在撰写的时候,老师需要注意与时俱进,通过写教案,教师从而明确新一学期的教学目标,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卢沟桥烽火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卢沟桥烽火教案7篇

卢沟桥烽火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各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人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敬重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教学重点]

目标中的2、3,目标1中的造句。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

[主要板书计划]

卢沟桥烽火

敌军 我军

7月7日深 全副武装 喝 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

第二天凌晨 人仰马翻 同仇人忾

狼狈 举、冒

当天晚上 逃之夭夭 悄悄

可耻下场 英勇顽强

[作业设计、布置]

[课内]

1、誊写词语。

2、填写成语。

3、造句。

4、组词、多音字组词。

[课外]

1、抄默词语

2、把课文复述给家长听

3、完成练习册。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2、检查预习情况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4、指导同学书写词语。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2。揭题质疑

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同学提问,比方“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

解决问题:

事先请同学预习,搜集有关历史资料,这时可请同学自身汇报预习效果,并和时褒扬这些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和华北局部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二、初读指导

1. 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同学字词,划分段落。

2. 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 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2)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1)誊写词语

(2)解释加点字

同仇人忾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如火如荼 猝不和防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第一、第二段,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人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敬重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第二段。

3、能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一、复习

出示词语,指名读。

1. 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同学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2、学习第二段。

(1)读每二段,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交流并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3、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

按三个时间,分别交流圈画的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交流并相机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日军 我军

全副武装 喝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

通过理解这些词语,让同学体会这显然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行为”

指导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妄自菲薄。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计划的。

第二天凌晨

日军 我军

人仰马翻 同仇人忾

狼狈 举、冒

通过理解“震耳欲聋”“吼叫”和联系电视、电影、书报的画面来体会日寇的残酷。

通过理解我军的表示,体会我国守军不怕强敌的英雄气概。

通过理解“人仰马翻”等词语来体会在我军面前,侵略者必定遭到的惨败的下场。

当天晚上

日军 我军

逃之夭夭 悄悄

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我军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和敌人的可耻下场。

指导朗读

(5)换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听录音,加深印象

看板书,同桌互相复述

指名复述

(6)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第三、第四段。

2、指导造句。

一、复习

1.指名说说“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局势和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2.指名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过渡:日寇岂肯就此罢休?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联系前文谈谈自身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急之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和声援

(3)指导朗读好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读不懂的做上记号。

(2)同学质疑、解疑。

(3)你们知道,中国军民是怎样英勇的抗击侵略者的呢?

(4)讨论,引导同学体会抗击侵略者战斗的激烈。

三、指导造句

1.逐步

(1)指名读带有“逐步”的句子

(2)这里的“逐步”是什么意思?

(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么样?

(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2.万籁俱寂

四、延伸作业

搜集一个战争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其他同学听,从中体会军队的善战和战士的英勇。

教后感:

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一重点组织教学。而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所以我重视了同学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实践证明,朗读确实是学习此类教材的好途径。

卢沟桥烽火教案篇2

教材分析

?卢沟桥烽火》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起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径,歌颂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的顽强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应以分析来代替。尤其是这篇属于情感护强烈的文本,更应学生自读自悟。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处在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和情感活动中。

一、让课堂书声琅琅

?语文标准》特别强调加强朗读。那种只听教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生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教师在让学生感悟到卢沟桥的重要战略地位后,让他们通过读来表现卢沟桥的重要性,这样的读悟交融,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更明白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的原因。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次的朗读,在学生悟到一定感情的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有意要学生突出表现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的词语,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内容,体验内容,从中受到情感的撞击,获得思想的启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学习本课9个生字,理解词语,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五自然段,通过作者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体会日寇的疯狂与可耻下场,感受我国军民的团结、机智与英勇。

教学难点:事件本身对中国抗战的意义学生在认知上可能是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质疑:

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比如“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

2.解决问题:

学生将搜集到的有关历史材料进行交流。

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二、初读指导

1. 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 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词语。相机理解部分词语。

(2)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 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2)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5、卢沟桥烽火

1、生字 生词

2、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习字册上习字。抄写词语

(2)解释加点字

同仇敌忾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如火如荼 猝不及防

教学反思

了解事变意义,讲述英雄故事。试图通过许多的故事,激起孩子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并让我们的孩子为之鼓掌,并真正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1. 自由朗读最后一段。

2. 在八年抗战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组内说说课余自己从课外书中读到或从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抗日英雄的感人故事。

3. 小组推荐代表讲述英雄故事。

卢沟桥烽火教案篇3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和七十年前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那段震惊世界的历史有关,边板书边说:卢沟桥烽火 齐读课题

2、揭题质疑: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比如“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

解决问题:事先请同学预习,搜集有关历史材料,这时可请学生自己汇报预习成果,

3、师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4、语言引入:这是一段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历史,可惜不幸的是近年来,日本有一部分人却在歪曲历史事实,不承认他们的先辈曾经在我国犯下的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甚至还美化他们的侵略战争,把他们无耻的侵略行为说成是正义的。事实到底是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卢沟桥烽火。

二、检查预习

1、词语:烽火 妄图 伪军 咽喉 凌晨 呐喊 歼灭 震耳欲聋 哭爹喊娘

2、理清课文脉络:出示预习导航2按时间加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研读第一节: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卢沟桥事变?出示第一节

●蚕食

(1)什么意思?(就是说日本要把我们像蚕吃桑叶一样一点点吃光。)(这是个比喻的说法。)

(2)出示图片,日本侵略军就是这样蚕食着我国的领土,从1931年“9.18”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从东北三省到华北地区,遭受着日军铁蹄的践踏。

●咽喉要道

(1)什么意思?(本来是人体的器官,关系到人的性命,从这里可以看出卢沟桥的重要性。)

(2)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还有哪里,你能看出卢沟桥的重要?

(出示句子:至1937年上半年,……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3)(图)是的,卢沟桥沦陷,北平就是当时的北京、天津都会失守,战争的烽火将燃遍神州,生灵涂炭!短短的一句话,包含的是民族存亡的忧思,请同学们读好这句话。

四、研读课文2—5节。

过渡:在这样的形势下,卢沟桥烽火点燃了。请大家默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词句,并作好批注,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1、交流:请同学们看看故事开头2-3自然段,敌我双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日军:

(1)蓄谋已久是什么意思?这代指什么?

(2)从哪些细节你看出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是敌人蓄谋已久的阴谋?交流【预习导航】题3。

a.“星光暗淡”、“万籁俱寂”、“深夜”、“偷偷地摸来”引:真要寻找失踪的士兵,也该在白天,这样寻找也方便,而日军偏偏选择在——“星光黯淡、万籁俱寂”的“深夜”。由此可见,日军的举动十分——可疑,更让我们感受到日军——奸诈狡猾,诡计多端。这是明显的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指名朗读,读出日军的奸诈狡猾。

b.“全副武装”(引:找人需要带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来吗?全副武装只能让我们觉得日军这是——有备而来,蓄意挑衅。)

“气势汹汹”(引:从中看出了日本侵略者蛮横霸道。)

“恼羞成怒”(引:为什么恼羞成怒?因为他们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没有得逞,日军是——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守军开起火来。)

守军:

a.敌人的无理要求,遭到了守桥的中国士兵的——严词拒绝。不严词拒绝行吗?(不行!这关系到全中国的存亡。)指导朗读,读出坚定的语气。

在这场战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敌人?怎样的守军?

总结:

敌人:蛮横无理,不可一世。

守军:不畏强敌,开枪还击。

让我们再一次认清日本侵略者的的侵略本质,齐读2、3自然段。

2、面对日军丧心病狂的侵略,中国士兵是怎样做的呢?出示4、5节你们勾画了哪些词句?

a.“早有防备……,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仿佛看到了我国守军奋勇抗击侵略者的情景。

指导朗读,突出“同仇敌忾”、“奋起反击”时守军的英勇无畏。

b.“英勇的中国守……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举起、冒着、冲出、砍去”四个动作,感受到大刀队员们英勇无畏,与敌人殊死搏斗。

引:大刀队员们所面对的敌人是怎样的?用炮火疯狂地进攻宛平城,敌人的武器十分先进,而我军只有大刀,武器很落后,但是这更显出了我军战士视死如归,奋勇杀敌的大无畏精神。

指导朗读。

c.“悄悄地进发”“齐声呐喊”“两面夹击”守军将士足智多谋,充满智慧,成功收复了卢沟桥。指导朗读。

d.在整个第4、5自然段中,这些大刀队员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面对如此英勇的大刀队员,日寇是——被杀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抱头鼠窜。你想对这些大刀队员说些什么?

让我们将他们的这种英雄气概,深深记在心中,一起怀着对他们的无比敬意,再读一读课文第4、5自然段。

3、同学们谈得真好,你能够抓住刚才交流的词语,把卢沟桥事件的经过讲一讲吗?

老师将刚才大家交流的词语放在这里,供你选用。

时间 敌军 我军

1937年7月7日深夜 全副武装 气势汹汹 大声喝问 严词拒绝

恼羞成怒 首先开火…… 立即还击 ……

第二天凌晨 人仰马翻 吼叫 疯狂扑来 同仇敌忾 奋起还击

哭爹喊娘 狼狈而逃 …… 举起 冒着 冲出 砍去……

当天晚上 猝不及防 鬼哭狼嚎 手握 腰佩

抱头鼠窜 …… 悄悄进发 齐声呐喊 两面夹击……

4、总结场面描写

刚才大家抓住了特定的时间里,我军与敌军交战时双方神态举动的关键词语复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像这样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就是场面描写。

a. 我们抓住哪些词语就能理清“卢沟桥事变”的发展脉络?

要交代场面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环境

b. 描写场面既要有对场面的总体描写,还要在此基础上有具体描写。比如日军的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文章第二节中哪里是总体描写,哪里是具体描写?

c. 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内好内容先后顺序。文章第四节写第二天凌晨敌我双方的交战场面是如何安排内容的先后顺序的?

d. 场面描述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先总述再分述的方法。

五、作业

仿照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描写一个场面:劳动、比赛、课件活动、辩论等。

卢沟桥烽火教案篇4

本节课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结合课文语言环境理解部分字词:万籁俱寂挑衅众寡悬殊

猝不及防抱头鼠窜震耳欲聋同仇敌忾夜以继日恼羞成怒如火如荼

2、理清课文条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5卢沟桥烽火。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结合课文语言环境理解部分字词。

2、理清课文条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

揭题质疑: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指名读"烽"(feng),注意读准后鼻音。

学生提问:"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

媒体导入:播放"九一八"事变故事片断,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挑衅烽火妄图伪军咽喉凌晨歼灭狼狈震耳欲聋

哭爹喊娘众寡悬殊

硝烟呐喊慰劳序幕万籁俱寂全副武装恼羞成怒蓄谋已久

严词拒绝同仇敌忾人仰马翻猝不及防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生死存亡夜以继日如火如荼

指名读词语,重点读准:呐、妄

2、结合课文语言环境理解部分字词:万籁俱寂挑衅众寡悬殊猝不及防抱头鼠窜

震耳欲聋同仇敌忾夜以继日恼羞成怒如火如荼

3、指名读课文,正音。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一)理清课文写作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依次写了什么?

(2)讨论交流:

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

(二)讲读第一部分

1、自主学习第一段,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讨论质疑。

①"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

出示地图,帮助学生理解"东北三省"及"华北"的位置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东部。

华北:我国北部河北,山西、北京市、天津市一带,教案《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5卢沟桥烽火》。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通过看地图、朗读,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

指导朗读。

②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出示卢沟桥地图等资源。

学生指出人体中"咽喉"的位置。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

看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

(3)这一段写了什么?

(4)齐读第一段,小结: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补充习题》一、二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本节课目标:

1、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的崇敬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你们明白了什么?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在书上写出自己的读书感受。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回答。

2、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

3、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一)学习第4、5节:

1、理解"震耳欲聋"、"吼叫"、"疯狂"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上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2、通过理解"同仇敌忾"、"冒着炮火"来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3、"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二)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

①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指名读,体会形势之危急。

②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指导朗读:"天津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连用三个"!"?

③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自由读,齐读。

重读"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大批"

体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三)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序幕:本指多幕剧第一幕前的一场戏,用以介绍剧中的主要故事。

(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样?

(逐步提高,逐步开展工作)

(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1)指名说说"万籁俱寂"的意思。

(2)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万籁俱寂"?

(3)用"万籁俱寂"说一句话。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补充习题》三、四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历史和剧情发生的原因。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残败。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卢沟桥烽火

敌军我军

7月7日深全副武装喝问

气势汹汹严词拒绝

首先还击

卢沟桥烽火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介绍你家乡中造型美观的建筑物。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

2、教师进行简介。

3、过渡: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师生共同检查认字、识字情况,出示本课生字,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三、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四、课堂练习

郊( )坦( )攻( )设( )检( )记( )

效( )担( )功( )没( )俭( )纪( )

五、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

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卢沟桥 郊区 反抗 平坦 纪念馆 完好无损 姿态各异

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

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

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最佳答案。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

1、细读思考:

(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3)这一段(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2、交流、品读

(1)写卢沟桥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体现了卢沟桥气魄的雄伟,设计的合理科学;

(2)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

(3)“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它们是总分关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找出评价卢沟桥的词句来。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是否正确、流利。是否读出卢沟桥的特点来。

(3)解释词语:独一无二、奇观 你知道这是谁的评价吗§、全班一起来朗读本段,读出卢沟桥的闻名世界的豪迈来。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余思考:卢沟桥有什么历史象征意义?

(2)为什么称它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里程碑呢?

(3)解释词语:缅怀、悼念

5、总结全文。

(1)学到这儿,谁能说一说卢沟桥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有哪两点?

(2)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二的写法你有什么感受?(总分)

今后在写作上的写法运用。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根据课后“指南针”中的提示,收集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

卢沟桥烽火教案篇6

学习重难点:

了解“卢沟桥事变”之前的背景。

学习准备:

先学后教

流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件发生在抗战时期非常重要的事件——卢沟桥烽火(板题)。

二、出示目标。

师:请大家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为什么“卢沟桥”会成为咽喉要道。

师:有信心达到目标吗?

生:……

师:接下来的学习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读准课文,掌握生字。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学习生字把课文读准确)

(一)、自学提示:给你们3分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划出生字组成的词和第一次见到的新词,多读几遍。(发现不会读的字词可以问同桌。)

(二)、先学

学生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后教

1、出示生字新词:烽、妄、伪、凌、歼

1)、你能给生字注上拼音并组词吗?

2)、你如何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咽喉要道”、“蓄谋已久”、“众寡悬殊”、“同仇敌忾”

2、指名读课文,其他人注意听,有错的及时停下来,及时纠正。

3、还有谁想读?(多给学生机会)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了解“卢沟桥事变”之前的背景。)

(一)、自学提示:给你们5分钟,轻声读课文,重点读第1自然段,能否结合你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说一说为什么“卢沟桥”会成为咽喉要道?

(二)、先学

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整理收集的资料。

(三)、后教

1、师:“卢沟桥”会成为咽喉要道,你觉得应该先从哪说起?(“九一八”事变)

2、师:“九一八”事变是怎么回事?(学生发言)

3、师:还有什么原因让“卢沟桥”成为咽喉要道?(老师可以适时指导)

卢沟桥烽火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准确体会文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3、能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拟清文章结构思路。

4、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方法:

1、利用互联网搜索查阅的方法,通过一些图片和视频,再现实历史,帮助加深学生理解。

2、自主探究,抓住关键词语,进一步领会理解文章内容。

3、合作交流,深化学生的情感认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

1、观看卢沟桥图

?网络搜索】

过渡:这就是卢沟桥,它历尽风雨沧桑,见证了一段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抗战历史。

2、板书课题:卢沟桥烽火

释题:烽火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比喻什么?

?网络搜索】

3、简介《卢沟桥烽火》背景:

?网络搜索】“九一八事变”:

配乐:《松花江上》(片段)

过渡:“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蚕食、扩张,把魔爪伸向全中国,妄图以泸定桥为突破口,继续扩张势力,将祸及全国……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学课文

要求:读通句子,读顺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划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点。

2、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a)指名读,集体帮助纠正读音

b)再读,读出韵味,读出情感

c)齐读词语

3、质疑:说一说在预习中有没有遇到的疑难问题?

4、学生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历史事件?

5、学生读课文后议一议,然后指名概括文章大意。

6、根据下列小标题,试一试给课文划分段落。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