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认识树教案优质5篇
 

认识树教案优质5篇

发布时间:2022-12-06 09:02:21 影响了:

在写教案的时候,需要遵守考虑变化性原则,写教案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树教案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树教案优质5篇

认识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识技能:

(1)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

(2)进一步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在操作活动中遵守规则,学习整理。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活动重点:

学习5以内的相邻两数,理解相邻两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5以内的大数卡各一张、彩条若干。

学具:5以内的数字花朵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春天来了,我们一起乘汽车去郊游,看看大自然,老师把车票准备好了,每人一张,大家上车前要看着车票对号入座。(幼儿随音乐《小汽车滴滴》进入活动室)(幻灯片出示汽车前进画面)

二、游戏活动准备:

师:小朋友找到座位了吗?大家一起来看看和你相邻的朋友是谁?你前边的小伙伴是谁?他是几号? 你后边的小伙伴是谁?他是几号? (理解“相邻”一词的含义)

不光我们自己有相邻的好朋友,数字宝宝也有相邻的好朋友,大家想不想为数字宝宝找到自己相邻的朋友呢?(理解相邻数的意思)。

三、 游戏活动过程:

1、想一想:

数字2的相邻朋友是几跟几呢?为什么? 2的前边是几?后边是几?

幼儿: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相邻朋友是1和3。

2、 从桔子班开往郊外的火车准备出发,请大家坐好。汽车开到郊外,大家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幻灯片出示郊外美丽的花图片)

幼儿:美丽的鲜花。

师说:鲜花宝宝看到大家很高兴,想和大家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我们一起来做《小花开门》游戏

游戏规则:老师请三个小朋友上来玩游戏,给幼儿按顺序带上小花数字头饰1--3站成一排。

师说:1号小花开门,带有数字头饰1的那个小朋友做开门的动作,向前走一步。

师提问:小朋友看一看1号小花旁边是小花几号?幼儿回答,继续游戏。

3、 田野里的鲜花很美丽,既然我们来了就在田野里再种些花好不好,好咱们来做个种花的游戏。种花了,种花了,我在2号花园种了(2 )朵蓝花, 带蓝花头饰的来2名小朋友站在2号花园;种花了,种花了, 我在3号花园种了( 3)朵黄花,带黄花头饰的来3名小朋友站在3号花园; 种花了,种花了, 我在4号花园种了( 4)朵红花 ,带红花头饰的来4名小朋友站在4号花园。

4、 小朋友们看一看,蓝花和黄花谁多,多几个?红花和黄花谁少,少几个?继续做种花游戏。

四、游戏活动延伸:

游戏“相邻朋友在哪里”。

师出示数字卡片,嘿嘿小朋友,我问你3的相邻数是几和几?

是3相邻数的小朋友请起立,说嗨嗨我是数字4,我是你的好朋友 ,说嗨嗨我是数字5,我是你的好朋友 ,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

五、 活动结束:

我们度过了愉快的一天,现在该回家休息了。小朋友们上车了,我们回家喽。(幻灯片出示汽车前进画面,播放音乐《小汽车滴滴》)(幼儿随音乐带出活动室,结束课堂)

认识树教案篇2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93页例2及做一做。

在直观理解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例2通过比较四名男生跳高成绩的活动,教学一位小数的比较大小。教材在呈现成绩表后,利用师生对话图,提出“排名次”的要求,引出了比较的需求,并通过男生和女生的对话,给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二)核心能力

经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过程,能正确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体会小数比较大小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多角度思考的意识。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填数,猜数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四)学习重难点

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五)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小数的大小比较》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1)举例说明整数比较的方法。

(2)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中分别表示出0.3和0.6,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引入

(1)比较每组数的大小,再说一说比较整数的方法。

16○1228○38286○3841029○978

(2)整数有大小,小数也有大有小,在生活中经常要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

出示课件,学校的运动会上,小明,小强,跳高场地上激烈的角逐,他们使出浑身解数,都想为自己的班级争得荣誉,班里的同学们也在为他们呐喊助威。比赛结束成绩如下:

姓名 小明 小刚 小强 小林

成绩(米) 0.8 1.2 1.10.9

(2)你能排出他们的名次吗?

?设计意图】呈现四位同学跳高的成绩,都是以米做单位的一位小数,读取信息的过程,也是认读小数的复习过程。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排列的?为什么这样排列?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在学生回答时注意收集信息,并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方法。

①小刚第一。因为1.2米是1米2分米,1.1米是1米1分米。所以1.2米比1.1米高。

②在米尺上1.2米是120厘米,1.1米是110厘米,120大于110。

③验证,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拉住米尺,请全班同学观察,找到1.2米,和1.1米进行比较。

小结: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转化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经常用到。

[设计意图]:米尺的设计使比较既直观可视,又能够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一步小数的含义。让学生先将这些以米为单位的量化成以分米或厘米为单位的量,并在米尺上找到他们的位置,便于学生直接看出数的顺序,比较出大小

(5)还可以怎样比,能快速得出结果呢?

先观察整数部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1.1和1.2比,1.2大于1.1,再观察0.9和0.8,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比较出0.9大于0.8,这是四个数的排列顺序:1.2>1.1>0.9>0.8。

教师适时板书:

0.8

0.9

1.1

1.2

这种排列方法有什么特点和好处?(小数点对齐了,同一数位上的数字比较时看的更清楚了)

他们的名次应该是: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姓名 小刚 小强 小林 小明

成绩 1.2 1.1 0.9 0.8

总结:比较时把小数点对齐,先比较整数,整数部分大的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这样比较更简便。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整数大小的比较经验,很容易迁移到小数大小的比较中,在师生对话中掌握比较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3.巩固练习。

(1)看图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2)这三种茶叶,最贵的是茶,的是()茶。

(3)在下图中找到8.5和9.2的位置,并比较它们大小。

(4)请把这些小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4.课堂总结

一位小数比较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的数,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随堂小测

1.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答案:>,

解析:[考查目标一]-----利用面积模型为比较两组小数的大小提供直观支持,同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小数的表象。

2.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是1.4米、1.7米、0.3米、1.5米。已知甲比丁高,但又比丙矮,丁比乙矮,甲比乙高。你知道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分别是多少米吗?

答案:甲1.5,乙1.4,丙1.7,丁0.3.

解析:【考查学习目标一二】----根据甲比丁高,甲比乙高,但又比丙矮,可以判断出丙是的,其次是甲,再根据丁比乙矮可以知道丁是最低的。

3.用数字卡片、、、和小数点卡片可以组成哪些没有重复数字的一位小数(每张数字卡片都要用到)?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答案:75.1>71.5>57.1>51.7>17.5>15.7

解析:要有顺序地思考,先确定位上的数7,再确定个位上的数5,然后把1放在小数点后第一位,接着位不变,调换5和1的位置;依次类推。

75.1

71.5

57.1

51.7

17.5

15.7

认识树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圆规,所以用圆规画圆是难点,掌握圆的特征是重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指名回答)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圆形,如有的钟面是圆形的,当然钟面也可以做成方的;现在的硬币有多边形的,也有圆形的。唯独车轮子,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不管是大车还是小车的车轮子,为什么都要做成圆的呢?

(产生疑问,引起争议,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想画一个比较标准的大圆,可以怎么画?(指名回答)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用绳子画圆)先取一段绳子,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另一端套在石头和棍棒上,然后拉紧绳子,绕着这个固定的点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老师刚才画圆时,中间的点怎么样?(中间的点不动。)

我们把这个不动的点叫定点。(板书:定点)

粉笔画出的线为什么能首尾相接呢?

应该说圆上任意一点到定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我们把这段相等的距离叫定长。(板书:定长)

如果我们在本上画圆,用我们刚才画圆的方法方便吗?(不方便)那可以怎么画?

(出示圆规)这是我们画圆的工具圆规。圆规有两个脚,一脚带尖,另一脚带笔。认真看老师怎样用圆规画圆。画圆时,先定好一点,然后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的距离,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这点上,把带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老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你们会用圆规画圆吗?

请你在本上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边画边想,画圆时要注意什么?(指名回答)

画圆时,要先定点,再定长,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圆时哪是定点?哪是定长?

(先让学生动手画圆,边画边体会出哪是定点,哪是定长。先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

定点,用数学语言说叫圆心。(板书:圆心)

什么叫圆心?(指名回答)

哪儿是定长?老师在圆上画出这段定长,观察这条线段两端在什么地方?这条线段叫半径。(板书:半径)

谁说说什么叫半径?(指名回答)

(老师再在圆上画出直径。)老师边画你们边观察,这条线段通过哪儿?两端在哪儿?

像这样,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板书:直径)

谁再说说什么叫直径?(指名回答)

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书上对这些概念做了准确的叙述,同学们打开书,看看我们刚才概括的跟书上完全一样吗?有没有补充?

(学生补充: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用字母r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

(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出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这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再通过看书,使总结出的结论更准确,更完善。)

老师想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概念。

练一练

(1)判断这几条线段中哪一条是半径?

(2)判断哪条线段画的是直径?

(3)这四条线段中哪一条是半径?哪一条是直径?(学生举数字卡片判断)

同学们对于半径、直径的概念掌握得很好,我们继续研究圆还有什么特征?

2.研究圆的特征。

用我们准备好的学具转动a面,你发现半径有什么特征?转动b面,你发现直径有什么特征?

(学生分小组讨论。)

(老师再在幻灯上演示一遍,提问讨论结果。)

(板书) 无数条 相等

刚才同学们自己发现了直径、半径有这些特征。在下面两个圆中:(出示)

甲圆的半径和乙圆半径相等吗?

甲圆直径是乙圆直径的2倍吗?

那么圆在什么情况下才存在这些特征?(板书:同一圆里)

练一练(正确画,错误画。)

(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

(3)在同一圆里,半径是4厘米,直径一定是2厘米。 ( )

(4)圆心在圆上。 ( )

同学们判断得都很正确。老师想让同学们用直径、半径的倍数关系来计算下面几道题:

同学们对于半径、直径的倍数关系掌握得很好,如果老师给出半径和直径的数据,你们会画圆吗?小组讨论一下,半径2厘米的圆怎么画?直径6厘米的圆怎么画?(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把半径2厘米的圆画在本上,要求标圆心、半径。边画边想,什么决定圆的位置?什么决定圆的大小?直径6厘米的圆请同学们回家画在本上。

刚才同学们画了半径是2厘米的圆,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的?圆的大小呢?

(板书) 位置 大小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画圆时要先点圆心。

(老师举起一个圆)有一个同学是个小马虎,他在画完这个圆后,忘了点圆心了,你能帮助他找到圆心吗?

如果这个圆画在黑板上或本子上忘了点圆心,怎么找到它的圆心呢?

(指导学生说出用直尺在圆面上从下往上推,推到最长的一段,就是直径。)

(三)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能用我们刚学的圆的知识来解答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世界上的车轮子都是圆的吗?(指名回答,前后呼应,用刚学的圆的知识来回答刚才上课时提出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树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8——p39例1、例2,p40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尺、尺子、小棒、活动角、圆形纸片、角操作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那么你能用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摆好了吗?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正方形),如有学生说是长方形强调四根小棒同样长意味着这个图形的四条边同样长所以只能是正方形。

现在拿走一根小棒,请你用三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接着再拿走一根,你们看看现在的图形是怎样的,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稍顿)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体验

1、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地就热闹起来。(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

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指名学生说,课件闪烁出角)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吸管、水龙头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课件显示:从主题图中放大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美丽的外衣,角就是这样的。(课件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三个不同的角的图形。)大家看清楚了吗?

3、这张纸上有角吗?(师出示圆纸片)那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来?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纸片试一试。

折好的同学把角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你是怎样折的?(指名说)

我们用手摸一摸找的角,有什么感觉?

(师示范摸,学生摸,指名说)你摸的是哪个地方?

师:先摸摸角的头,有什么感觉?

生1:痒痒的。

生2:有点痛。

生3:尖尖的。(板书:尖尖的)

师:再压压边,有什么感觉?

生1:滑。

生2:温柔。(课堂上出现一阵笑声)

生3:舒服。

师:为什么会舒服?

生:平平的。

生:直直的。(板书:直直的)

角和同学们的身体一样也有自己个部分的名字,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请同学们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找角,我们根据角的特点找找在我们的教室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呢?

把你找到的角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举例)

课桌上有几个角?

5、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课件出示4个图形,说说不是角的理由)

6、(老师拿出活动角)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玩一玩,好玩吗?(好玩)我们先做一个角,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些吗?再大一些。你能让角变小些吗?再小一些。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比它大一些的角吗?(互相看看)你做的角真的比老师的大吗?(师生比较活动角的大小)

强调:角的大小只和角的张合程度有关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7、我们会折角,会比角,那你会画一个角吗?

你认为角是怎样画的?

请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确定角的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师边说边示范画: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最后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另一条边。)

说说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请同学们按老师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画完后在小组里互相欣赏。

谁愿意把你画的角给同学们欣赏一下。(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画的角,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三、应用拓展

想一想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四、课堂小结

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有关角的知识: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和谁有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再打开书第38—39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并指给爸爸妈妈看。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首先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开始,用三根小棒摆出三角形,再拿走一根小棒是什么图形了呢?这就是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以次导入课题。接着让学生从熟悉的校园生活找角,并且放大物体从中找角,然后用圆形纸片做角,摸角,从而找到角的特点尖尖的叫顶点,平平的叫边,引导学生让他们找到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在教室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出示多媒体,学生观察四个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说理由,接着用小棒做角,画角。

整节课感觉自己比较累,是因为害怕被学生牵着跑,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牵着自己跑,因此老师自己在讲,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性,并且在有些教学设计中衔接不自然,例如,在脱去角的外衣后应给学生时间观察,这方面我没有给学生足够时间,应该注意课堂生成直接接着再去掉两个角,然后让学生观察剩下的角,也可以找到角的特点尖尖的,直直的,我讲的时候用的是平平的这里不对。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先用圆形纸片折角,但没有注意学生的基础,这个时候学生还没认识到角的特点。让学生找角时,我犯了一个错误,课桌上的不是角它们的定点没有尖尖的,但我不仅说那是角还让它们数数目。用小棒拼角时,我没有注意学生的自主性,没有让他们自己拼角,而是我说要求他们拼,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失去了自己探究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张合程度有关的知识。

整堂课不足的地方很多,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加强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

认识树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水的流动性。

2、知道珍惜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一盆水、沙漏、拧紧盖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绵。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发现问题

1、游戏:水站搬家,引发幼儿玩水的兴趣。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个桶里?

二、猜想、探索

提问: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来运?

三、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提问:猜一猜这里的那些工具可以让你成功?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四、通过操作、进行验证

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体验运水的乐趣与水是流动的这一特性。

试验后一同总结哪个工具成功了为什么?

2、提问:有孔的工具水在里面怎么样了?

3、进行游戏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让瓶子飘到对岸。

进一步感受水流动的特性。

五、活动延伸

水对我们有那些用处?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