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6篇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6篇

发布时间:2023-01-27 09:04:09 影响了:

教案在编写的时候,你们务必要考虑讲授内容要点,教师们在上课之前,都是要将教案准备好的,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6篇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篇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

2、理解怎样正确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3、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

4、理解艰苦奋斗在今天并不过时。

5、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 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应该理智的消费者。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消费原则”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框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 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难点

适度消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的变化,也重点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知道我们的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实,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二、进行新课

(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面面观

教师点拨:我们的消费往往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常常影响到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使消费带有复杂性。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教师点评: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这种消费会受别人行为、别人评价的影响。人们追随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 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来推销总结的商品。所以,我们是否消费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从众。

(2)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教师活动:我们应该看待这种消费行为?

教师点评:青年人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个性的展示往往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体现出来。这虽然推动了新工 艺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教师活动:即在消费时综合考虑商品的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各方面情况,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跟风买,搞攀比。

总之,人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多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当然,不同的消费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常常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使我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教师提问:什么是适度消费?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如何理解?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热烈讨论,回答自己不同的看法

教师总结: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理解这一原则注意:一方面,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 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

(2)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教师活动: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我们在消费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做到合理消费,大家认为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

首先,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

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

其次,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它是个人消费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做出不理智的的消费选择的现象。往往是心血来潮、一时头脑不冷静,事后发现这种消费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需要。因此,在消费时,要注意保持冷静。

最后,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是不断变化与改善的,我们的选择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教师活动:我校餐厅经常使用发泡塑料盒 和塑料袋,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大家对次有何看法?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 :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严重短缺,我们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大家也应该从自身出发,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去从事绿色消费,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希望同学们能真正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做个绿色消费者。

教师活动:大家辩论:我们还应该不应该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观点自动分为辩、反两方,对上述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兴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辩论作点评、总结: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作为精神,它是永远不过时的。特别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还面临人口、资源等压力,我们更应该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角度讲,有利于个人优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当然,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

总之,以上四个原则,是科学消费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并用他们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既有益于个人,也有益于社会,将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人们消费的几种消费心理和几种科学的消费观。

四、实例探究

[例1] 目前,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们崇尚绿色消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具有仿 效性和盲目性

b. 绿色消费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

c. 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的质量,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推广和提倡

d. 人们对绿色消费的崇尚具有从众性,不可能是基于对科学认识的统一性而引发的

答案:c

[ 例2] 有位准备买汽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开始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 )

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

c.适度消费 d.盲目从众

答案:b

[例3] 近几年来,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这主要表明( )

a. 生活消费必须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b.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c. 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方式、观念,提高消费合理性

d.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大吃大喝

答案:c

[例4]近几年来,在许多大城市居民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念夜大、电大,给自己充电蔚然成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大幅增长。城市居民的这种消费趋势( )

a、 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b、 看到了知识就是力量,是发财致富的根本途径

c、是从众心理的体现,具有盲目性

d、懂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答案: d

五、课余作业

1、深入社会实际,写调查报告: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

2、撰写小论文: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适度消费之我见等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

板书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篇2

投出理性的一票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的问题涉及学生具体的-活动实践,建议多引入、创设具体的政治活动情景等辅助学习、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

(二)进行新课

四、-选举面面观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的方式。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缺点: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为等额选举。

优缺点:能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为差额选举。

优缺点: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但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

可见。各种选举方式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6-18页内容,结合我国并不同时期选举方式的变化,了解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来确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素养不高,我国只在乡镇-代表选举中实行了直接选举。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增强,政治参与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级-代表选举,并实行了差额选举。

(2)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18页,说明为什么要重视自己的选举权利?如何重视并使用好自己的选举权利?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

(1)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选民参与-选举的素养,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标志。

教师活动: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那么,怎样才能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

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

(1)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选出切实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2)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3)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在理性判断基础上,郑重投出自己的一票。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选举方式以及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应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自觉珍惜并运用好选举权,以促进我国的-政治建设,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实例探究

[例1]下列选举方式属于间接选举的是()

a.全班同学投票选举自己的班长b.县-代表选举市-代表

c.某村村民选举村委会主任d.某乡镇选举本乡镇-代表

答案:b

[例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1)物质生活条件(2)国家性质

(3)选民文化水平(4)候选人的结构构成()

a.(1)(2)b.(1)(3)c.(1)(2)(3)d.(1)(2)(3)(4)

答案:c

[例3]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宜采用的选举方式是()

a.间接选举b.差额选举c.直接选举d.等额选举

答案:a

[例4]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一个重要尺度是()

f.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各方面的-权利多少

g.选民参与-选举的能力高低

h.选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文化知识的多少

i.是否积极参加选举,并认真行使选举权

答案d

★课余作业

作业:比较几种不同的选举方式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主要的消费心理,并理解应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②学生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

③运用所学知识,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③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克服消极的消费心理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原则

难点: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的的不同表现及危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导入课我通过歌曲进行导课,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要消费,我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应树立起怎样的消费观?从而导出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样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授新课

(1)消费心理面面观

?生活观察】手机购买指导

1.购买品牌最流行,最时尚,大家都在买的苹果4.(从众心理)

2.尽显自我,有个性的手机(求异心理)

3.买高档的,最新的如:苹果6(攀比心理)

4.根据实力,买实用性的(求实心理)

探究活动一:这些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什么特点,评价(利,弊),态度?

经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争先发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了这个表格。

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相信你一定行!

消费心理

特点

评价及态度

[在讲到消费心里面面观的内容时,主要采取例子,让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归纳的方式来进行。并由这些消费心理引出我们应如何去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做理智的消费者

材料:小明的父母都是政府工作人员。最近他们家有了新房,圆了全家人多年的梦想。现在,围绕新房的话题,全家人都各抒己见,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景??

小明:老爸,我同学家在买了新居之后就马上配了家庭影院、笔记本电脑和进口音响。

爸爸:儿子,你放心,我们家决不会比他们差。

妈妈:我看你们俩兴奋过度了吧,这房子的贷款还有10万没还呢!哪还有余钱买这买那的。

爸爸:哦!

小明:欠这么多啊?那我们为什么又要贷款买房呢?

探究活动二:

问题1、小明和他爸爸在购买家庭影院、笔记本电脑等方面时反映了什么消费心理?会给他们家庭带来什么影响?

问题2、小明家贷款购房的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情景二

妻子:老公,同事们都说,现在装修流行“欧洲”样式,很有异国风味。

丈夫:那就听你的吧,反正一切跟着“流行”走。

小明:妈,不对吧,我同学上网看过了,说明年将流行“澳洲”样式。

丈夫:那我们家要怎么装修好啊?

探究活动三:

问题1、小明和他父母在装修款式上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

问题2、你给他们家出出主意,应该怎么装修?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情景三

小明:爸,我们新房旁边怎么有好多塑料饭盒?

爸爸:哦,可能是装修工人吃完饭扔的。

小明:我们国家现在不是有规定不准使用塑料饭盒?

爸爸: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使用它啊!

小明:那是他们还不清楚它的危害。

爸爸:这饭盒还有危害啊?

探究活动四:

问题1、你知道白色垃圾的危害吗?

问题2、请为解决“白色污染”出谋划策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情景四:

小明:爸爸,我们搬了新家,去饭店庆祝一下吧。

爸爸:好啊。不过这次要少点些菜,上次剩太多了,多浪费。

妈妈:还说呢,让你们打包回家还不肯。

爸爸:剩菜还打包回家,太丢脸了吧!

探究活动五:

问题1、你怎样看待“打包”这一现象?

问题2、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为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小结反思

知识归纳(要求:学生谈谈你今天学到的什么,独立完成本课知识框架)

(四)课堂练习(小试牛刀)

1.“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a.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c.适度消费d.盲目从众

2.泡沫塑料餐盒和塑料方便袋的大量使用,严重污染了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启示我们,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循的原则是()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五)课后作业(课后拓展)

总结一段时间内自己的消费情况,结合课本知识制定一份科学的个人消费计划。

具体要求:

①记录和分析总结一段时间(一周或一个月)内自己可支配的收入情况、支出方向。

②分析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③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消费计划。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篇4

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理论评析

(一个原理、一个理论依据、一个首要问题、一对关系、一个要求)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举例】我国近几年的四次-:

a、1988年-:为"私营经济"正名;11条增加: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b、1993年-:为"富强"奋斗;国家的奋斗目标由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一词入宪,"计划经济"一词淡出;

c、1999年-:为"法治"鼓与呼;增加了"依法治国"四个字,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2004年-:"三个代表"成为国家指导思想;私有财产保护力度加大;非公经济地位获得提高;更加明确地表明"保障人权";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扩大;"政治文明"首次被建议入宪;国家主席职权有所扩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国家目标。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统??

(1)含义: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关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举例】讲真话要有"五气":勇气、正气、底气、锐气、大气;

?举例】不求真务实的几种表现:

反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作风漂浮,急功近利,随心所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心态浮躁,追名逐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明哲保身,患得患失;高高在上,脱离群众;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第二课第四框题的教学内容。监督权是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之一,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也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主要学习民主监督权利的具体内容,进行民主监督的渠道、意义,使学生正确行使监督权。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同时又为后面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做好必要的铺垫,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学生思维活跃、理解能力较强,因此本课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在交流中获得新知、在思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树立正确参与民主监督,共同守望公共家园。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公民监督权的内容;明确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途径和方式;理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懂得公民要负责任的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2、能力目标

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归纳;对进行民主监督的行为能进行正确的分析,作出正确的选择;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民主监督的意义,珍惜自己享有的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加强法制观念,养成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方式、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意义

2、教学难点:正确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

五、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探究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

2、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篇6

一、课改的必要性:

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

1、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

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2、时代的要求:主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二、新的体系:

1、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

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

各课程模块均为36学时,经考核合格,可获2个学分。

课程模块的开设顺序应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

本课程必修部分每周2学时,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

1、经济生活一个基础:即是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

2、必修:2、政治生活—对应:一个要求: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3、文化生活明协调发展的要求。

4、生活与哲学三个内容: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

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贯彻了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将成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科学会主义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3、选修:经济学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三、《生活与哲学》模块:

1、学习哲学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

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明确该门课程不是一般的哲学概论。通过学习,使学生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3、《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为统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到了社会生活、实践的主题之中。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哲学模块的基本内容。把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全书从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探求、生活的方法、生活的选择四个方面展开,即四个单元,每单元突出一个核心问题。如此层层递进,大问题套小问题,全书形成一个“树”形的问题串。

4、《生活与哲学》模块四单元之间的逻辑联系:

生活、实践的观点(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认识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意识·实践)——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联系·发展·矛盾·创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5、《致同学们》:一共有六个自然段:

(1)、引入:由书名引入到了哲学与生活之间是否存在在一定的关系这个问题。

(2)、回答:生活与意识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由此而肯定了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因为生活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递进:仅仅有生活还不足以形成哲学,因为哲学是在生活与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思索而形成的。

(4)、递进:任何哲学不管是还是错的,它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升华,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正确的,因为它能够正确的探究到自然、人类社会与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

(6)、热情的口吻号召大家学习哲学。

四、我们如何阅读这本教材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本教材分为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

◎单元是构成本教材的基本单位,每单元由单元导语、课文、综合探究三部分构成。单元导语简要地告诉我们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意义。

◎课文是我们学习的主体内容,每课由课文导语和框构成。课文导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课的目的、意义。

◎框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它由若干目构成。作为量化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每框大体按1学时安排。

◎目既是构成框的基本单位,也是展示课文的基本步骤和环节。它主要由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构成。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正文和辅助文具有不同的功能。

◎正文是我们学习的主体内容。从形式上看,它由仿宋字和宋体字组成;从内容上看,它由探究活动和原理两部分组成。探究活动是我们学习原理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路径,它往往通过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思考,使我们在思维中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辅助文,设三个栏目:“相关链接”是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述;“名言”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专家点评”是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对相关原理作拓展性说明。

最后,我们应该注意,综合探究是单元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由探究活动目标、探究活动建议、探究路径参考和理论评析四部分构成。综合探究具有体现本单元相关知识的联系的功能,具有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功能,是我们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每一综合探究可安排1学时。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