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陕北的波浪谷 陕北波浪谷在哪
 

陕北的波浪谷 陕北波浪谷在哪

发布时间:2019-06-30 04:08:43 影响了:

  关于波浪谷  为了对波浪谷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搜寻了许多关于波浪谷的介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北部朱红悬崖的帕利亚峡谷(Paria),一些岩石的上面有着像波浪一样的纹路,所以这个地方被叫做“The wave”。
  关于波浪谷这种奇怪岩石的形成,据有关记载称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波浪谷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在那个时候,这里的地貌好像撒哈拉沙漠一样,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
  这种古老的沙丘最后形成了被地理学家称为“纳瓦霍(Navajo)沙岩”的地貌。后来,随着科罗拉多平原的上升,加上漫长的风蚀、水蚀,峡谷里砂岩的层次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平滑的、雕塑感的砂岩和岩石上流畅的纹路创造了一种令人目眩的三维立体效果。
  纤细的岩石纹路实际上是清楚地展示了沙丘沉积的运动过程。纹路的变化反映出每一层砂岩随着沉积矿物质的含量不同而产生的颜色深浅差异。红色主要是由铁和锰的氧化而产生,这些颜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在交错处和角落里形成更加复杂与抽象的图案。
  我看到了一些拍摄于靖边波浪谷的照片:鲜红的石头,奇观的造型,流水般的线条,层次分明的肌理,虽然从整体上感觉似乎没有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大,但还是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在陕北这个黄土覆盖的地方能有这样的石头景观真是个奇迹了,我在陕北拍摄十来年,靖边周围跑了不下十余次,也算是个陕北通了,可竟然不知道靖边还有如此大面积鲜红色的石头山。一种急切想亲眼印证靖边波浪谷的欲望促使我尽快出发。
  先说龙洲堡
  靖边县属于陕西榆林市,距延安市163公里,距榆林市130公里,都是全程高速,交通非常方便。
  靖边的经济发展很快,县城的食宿条件很不错。当地的影友王军在安排了我们的食宿后,主动担当了第二天的向导工作。
  所谓的波浪谷位于距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俗称闫寨子。
  清晨4点半我们从靖边县城出发,用了半个小时就到了龙洲。从山上往下观望,龙洲处于一个低洼地带,远处晨雾缭绕犹如大漠长烟,陕北明长城38营堡之一的龙洲古堡静静地躺在那里。明长城从身边穿过,一座水库像镜子一样镶嵌在旁边,四周被群山环绕,就像一个巨大的聚宝盆。远处的山顶上十几个风力发电机在缓缓地转动。
  龙洲堡的修建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叫石堡寨。宋代,为抗击西夏,陕西经略副使范仲淹曾亲临抗击前线,石堡寨又名范仲淹哨马营。到了后来的明朝、清朝,均对龙洲堡进行过维修。1935年靖边解放,而龙洲则被民团凭借闫寨子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直占据着,到了1941年,龙洲解放。
  原以为找这些隐藏在深山里的红石头会费尽周折,要不靖边的影友就不会怕路途不好而提前一天去踩点了。等车到了龙洲才发现精明的龙洲人早已把这些红石头作为宣传龙洲的一张名片了,路边竖起了高高的指示牌,上面清楚地写着“波浪谷摄影创作基地”。去往波浪谷的路上遇到一些人在给土路铺砖,非常友好地让出道,还微笑着给我们指路。
  黄土地红石头
  龙洲乡距山脚下的波浪谷约1.5公里,路很好走,车直接开到一块巨大的红色石头跟前。
  太阳还未上山,但天已经大亮了,远处天地间仍然是蓝紫为主的冷色调。四周是黄土覆盖的高原,和其他处并未有什么区别,而眼前的山峁、沟壑却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景观。一块巨大的石头呈三角形状把一个角插入红土之中,另一面酷似一个人抬头仰视的面部,后面拖着长长的头发,就像这一片红石头的守护者,显得非常突出。红色石头像泥石流一样呈现出一种流水状,一圈圈、一坨坨、一弯弯地向沟壑中涌去。这种石头类似一种沙岩,风化脱离很严重,在上面行走一不留神就会被附在表皮上的红色细沙滑倒。
  沿着沟边的红色石头一直往下走,在宽阔之处看到很大的且平整的石壁,从上到下均为红色,而且颜色基本一致。在狭窄之处,红色石头呈现出一种流水状,就像红色的泥浆一般纷涌汇聚,向沟底流淌。
  靖边“波浪谷”这一名称是来这里的摄影者取的,它与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是有一定区别的。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在红色之间加有白色线条,红白相间;而靖边的波浪谷则以红色为主。
  这种红色的石头在学术上被称为“砒砂岩”,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这是地球历史中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每一代、每一纪,气候、生物、地壳的风云际会,都在砒砂岩的岩层中绘上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色彩:红色的泥岩和碎屑岩,是古海洋封闭为内陆盆地、大地上以蕨类植物为主时沉积而成;同是红色的陆相红泥岩,是气候更趋干旱炎热时,继续沉积的巨厚岩层;砒砂岩区是自然界中风蚀与水蚀的过渡区,再加上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各种侵蚀力不仅在空间上复合作用,而且在时间上交替影响,一年中每一季节都有较强的侵蚀现象:春季万物解冻,岩体的水分不断蒸发,冷热变化,裸露砒砂岩的斜坡岩体不断剥落;夏、秋季时水蚀又开始发挥作用,尤其是7—9月,水力和重力二者合力,在坡面上切出一条条沟壑,而侵蚀下的泥沙又在沟坡上重新堆积;冬季至第二年春季植被覆盖度低,狂风就像一把刻刀一样直接在裸露的岩面上雕刻,尤其是4—5月,风力侵蚀最为严重。不断的侵蚀“雕琢”,使得砒砂岩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
  顺着泥浆般红石头的流向我向沟底慢慢走,艰难异常。与其说是走,倒不如说是连溜带滑。这里根本没有路,开始还能看到的一点点泛白小径是羊走出来的,到后来就看不到任何羊走过的踪迹了。
  沟底有一条小河,水不大,四周却都是泥泞的湿地。挽起裤子趟着泥泞向前一直走,淤泥很深,几次陷入至大腿部。后面赶来的朋友看见旁边我沾满泥水的鞋而不见我的人,担心地给我打电话,以为我陷入泥潭。
  两岸满是红色的峭壁,脚下的泥水也是一样的红。
  远处飞出两只大鸟,腿很长,疑是天鹅或鹤之类。顺着鸟飞出的地方继续寻觅,鹅鹤全无。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