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事迹材料 >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

发布时间:2019-08-04 04:23:52 影响了: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_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答案)

试卷名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交日期:2018-05-08 考试得分:70.0 答对试题数:14 单选题:共 10 题,正确 7 题 判断题:共 5 题,正确 4 题考试用时:19 分钟 9 秒 未评分试题:0 正确率:70% 多选题:共 5 题,正确 3 题 问答题:共 0 题,正确 0 题1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 )。(分值:4.0/得分:4.0) A.实体经济风险B.金融风险C.房地产风险D.地方债务风险 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要包括( )(分值:4.0/得分:4.0) A.京津冀协同发展B.长江经济带发展C.“一带一路”建设D.其它三项均对 3( )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分值:4.0/得分:4.0) A.进中求稳B. 稳进协调C.稳中求进 D.稳进统筹 4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 )上下功夫。(分值:4.0/得分:4.0) A.“破”、“立”、“改”B.“破”、“立”、“降”C.“破”、“提”、“降”D. “立”、“提”、“改” 5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发挥好消费的( )作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 资合理增长。(分值:4.0/得分:4.0)A.决定性B.拉动性C.推动性D.基础性 6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在( )上进一步拓展。(分值:4.0/得分:0.0) A.开放的范围和层次B.开放的思想观念C.开放的结构布局D.开放的体制机制 ( ),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分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值:4.0/得分:0.0)A.是 5 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 B.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D. 其它三项均对 8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推动( )做强做优做大。(分值:4.0/得分:0.0) A.国有企业B.民营企业C.外资企业D.国有资本 9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建立( )、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分值:4.0/得分:4.0) A.多主体供应B.多渠道保障C. A、B 两项均对D. A、B 两项均不对 10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 )。(分值:4.0/得 分:4.0)A.绿色兴农B.增收兴农C.增产兴农D.节能兴农 11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值:6.0/得分:6.0) A.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B.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C.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D.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122018 年我们要打赢( )三大攻坚战。(分值:6.0/得分:6.0) A.防范化解重大风险B.精准脱贫C.污染防治D.供给侧改革 13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 )。(分值:6.0/得 分:0.0)A.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B.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C.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D.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变 142018 年中央要统筹各项政策,加强政策协同,包括( )。(分值:6.0/得分:0.0) A.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B.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 C.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D.社会政策要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 15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引导( )、个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金投入,加快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分值:6.0/得分:6.0)A.国企B.民企C.外企D.集体 16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分值:6.0/得分:6.0)否是17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 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 强考核监督。( )(分值:6.0/得分:6.0)否是18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速发展 阶段。( )(分值:6.0/得分:6.0)否是19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不 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 )(分值:6.0/得分:6.0)否是20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 障碍。( )(分值:6.0/得分:0.0)否是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_何立峰: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何立峰: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 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 经济体系,这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 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和使命感,锐意进取、 真抓实 干,打好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 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跨越 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要深入学习领 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 发展的自觉性和使命感,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打好三大攻坚 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

准确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质量发展, 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 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面对新时期的新要求,推动高质量发 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 革、动力变革,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坚持质量第一, 实现高水平经济循环。

当前,我国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变化的 矛盾凸显,经济循环不畅问题较为突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 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优质高 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 断升级的需求,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畅通。同时, 坚持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 性不断增强,使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经济发展更加平稳,更可持续。

坚持效益优先,实现要素高效 配置。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 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由于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我 国劳动力、资源、土地等各种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日渐减弱, 长期积累的环境欠账亟待解决,经济发展必须在提质增效上 取得实质性突破。

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 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实现投资有 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坚持绿色发 展,着力提高土地、矿产、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减少资 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减少生态破坏。

坚持创新驱动,实 现活力充分释放。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产业变革方兴未艾、 多点突破,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 转换的攻坚期,必须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深刻变革的历 史性机遇,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 置。

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管理革新,扭转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 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加速向主要依靠知识积累、 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更加重视体 制机制创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实现产权 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 企业优胜劣汰,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

坚持共创共享,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惠民举措 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但也要看 到,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 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必须坚持共享发展,尽力而 为、量力而行,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顺 应消费升级需要,不断推动经济转型,提供更多高质量产品和 服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决打好防范 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完善公 共服务体系。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认真 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党中央对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出了明确部署,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稳 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建设现代化经 济体系,从六个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并扎实推进具体实施。

建 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目标是实现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筑牢实体经济的 基础地位,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 合,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产业新体 系,打造世界一流品牌。进一步破除无效供给,建立化解产能 过剩矛盾的市场化法治化长效机制,着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贡献份额,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进一 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 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优化人力资源的支撑作用,有效 调动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目标是实现市 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着力补齐产 权制度短板,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完善物权、 债权、 股权等各类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甄别纠正社会反映 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深化劳动 力、土地、资本、技术、资源等领域市场化改革,健全适应高 质量发展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 深入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放宽民 间资本准入领域,建设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建设体现效率、 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目标是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 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持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升 初次分配公平程度,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 稳定增长,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全面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 体系,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妥有序提高公共服务 发展质量。确保完成并巩固深化脱贫攻坚任务,深入推进产 业、教育、健康、生态和文化等扶贫,强化对特定贫困人口的 精准帮扶,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

建设 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目标是实现区域 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着眼于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 平大体相当,完善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进一步增强东中西 部和东北这“四大板块”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 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战略的协同实施,努力体现各战 略推进的精准化、 差别化导向,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 突出问题。坚持陆海统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扎实有序推进 乡村振兴,引导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推进城乡建设统一规 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合理布局融合互促。全面提升 城镇化发展质量,持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 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建设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目标是形成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 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 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加 大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坚决打赢蓝天保卫 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 动计划。

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构 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目标是发展更高层 次开放型经济。加强对外投资有效引导、投资保护和风险防 控体系建设,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推动国际产能合作, 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资和生产服务网络。创造更有吸引力 的投资环境,扩大金融、电信、教育等领域对外开放,全面实 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鼓励外资进一步融 入我国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

加强多边经贸合作,推进贸易强 国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妥善应对贸易摩擦。

坚定支持多边主义, 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切实筑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 个系统工程,必须结合实际,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市场机制 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加快探索 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 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新和完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 求的制度环境。

强化指标导向。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 新发展理念,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兼顾宏观和微观,涵盖 总量、增量、结构等多个维度,构建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 系,具体可包括投入产出、质量效益、结构动力、风险防控、 民生福祉等多个领域。适时将具备条件的指标纳入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年度计划,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指标 对各项工作的“指挥棒”作用。

强化政策护航。以提高发 展质量、改善经济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增强可持续性为取 向,形成以财政、货币政策为基础,以产业、区域政策为引领, 以消费、投资、社会等政策为支撑,各方面政策协同配合、良 性互动的高质量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强化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更 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规划体系。

强化标准引领。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建 立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 的新型标准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全面提升 标准化水平,着力完善产品标准、工程标准、生产和生活服务 标准、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严格生态环保标准。

结合我国实际, 加快将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内标准,同时推动中国 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和推广应用。

强化统计监测。对照高 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借鉴国际统计先进经验,推进统计标准 化、规范化,逐步完善统计分类。健全统计监测制度,及时反 映幸福产业、数字经济、现代供应链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发展情况。

强化统计调查实施和执法监督,完善部门统计数据 共享机制,全面提升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

强化 评价考核。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探索建立覆盖各部门和各地 区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及其他事业单 位的分级分类绩效评价制度,实行差别化与综合性相结合、 定 量与定性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一 步完善政绩考核,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年度评价作为各级 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设 置指标权重,完善分类差异化考核机制,引导各级政府在推动 高质量发展上下硬功夫。

强化人才支撑。坚持人才是第一 资源,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 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弘扬科学家、企业家和 工匠“三种精神” 。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着力 破除制约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的思想束缚和 制度藩篱,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形成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_心得体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作出的战 略决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生动体现,是遵循经济规律 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推动高质 量发展,关键是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 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就要学懂弄通并贯彻好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推 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 现。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和问题的深刻 回应,是党中央在深刻洞察国内外变化大势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的基本遵循。

坚持创新发展,解决好发展动力问题。从全球整体发展趋势上看,新一轮科 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综合判 断,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但同建设世界科 技强国的目标相比,科技基础仍然薄弱。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创新发展理念来 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使创新成 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 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战略。但必须清醒看到,我国发 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 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还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这 些问题若不得到解决,高质量发展就难以真正实现。这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 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 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实现更加公平、更为协调的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走的是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路子,造成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在警告我们,在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发 展,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坚持开放发展,解决好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从发展趋势看,世界多极化、经 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将会继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 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将会进一步加深。在此大背景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 通过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 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努力把我国开放型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高水平 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 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实现 高质量发展,就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广大群众对高品 质生活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 稳步前进。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经济工作的主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要通过提高供 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通过提高供给体 系质量,使中国质量同中国速度一样享誉世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打赢这场硬仗,就要着力深化要素市 场化配置改革,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要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 “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 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大力降 低实体经济成本,尤其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降低用能、 物流成本。同时,还要做好去杠杆、补短板等方面的工作,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 的根基。

以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保障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有效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的制度环境。构建推动经济高 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在于通盘考虑、着眼长远,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首先,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 意识、看齐意识,确保中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在经济工作中,既要防止不 切实际地定目标,也不能搞选择性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 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硬本领。

其次,发挥好市场、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实现体制突破,必须处理好政 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持 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创新各级政府的监管机 制。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促进各类要素资源有序流动、高效配置。

同时,还要在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构建开放 型经济新体制、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科学 设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考核目标和具体考核办法,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 基调,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