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事迹材料 > 铺路道路养护工人事迹材料三篇
 

铺路道路养护工人事迹材料三篇

发布时间:2020-05-13 08:58:35 影响了:

铺路道路养护工人事迹材料三篇



 

  下面职场范文网的小编就给大家分享的关于铺路道路养护工人事迹材料,欢迎阅读!

  道路养护工人事迹材料篇一

  29日下午3时,市殡仪馆内,老母妻儿来了,昔日的领导和同事来了,市委、市政府领导了,素不相识的人们也来了。翠柏拥着鲜花依偎,泪水伴着哀乐奔流,“半百年华堪典范,一生奉献留英名”、 “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一副副挽联,寄托了人们对同志无限的崇敬与哀思。

  一、勤奋的人总有机会得到认可

  1958年,出生在山下一户普通的农家,小时候贫寒淳朴的农家生活,造就了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也成就了他胸怀坦荡、好学上进的品质。

  1976年,高中毕业的被推荐到区水利站当了一名技术员,两年后,又被推荐到道班,成了一名临时养路工。从此,这个农村孩子的人生就和脚下的公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养路工赵继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在道班,每天都是第一个起床上路的,扫路面、清边沟、补坑槽,从不间断。会做的,他一声不吭主动做完;不会做的,他嘴不住口虚心求教。收工的时候,别人是工具一背,拔腿就走,而他总是留下来,先帮助还没有完成任务的工友把工作做完,再认真清理好现场,最后一个收工下班。由于有文化,脑子活,工作又肯吃苦、肯用心,干起活来有章有法,加上他为人直率,乐意帮人,工友们都喜欢和他一起工作,听他拿主意,所以进步很快,时间不长身为临时工的他就赴了班长的岗位。

  1984年农历正月初六,是道班工人报到上班的第一天,原孝感地区公路总段段长江朴生、县公路段书记王清光等领导到基层道班调查走访。因为是新年,很多工人报到后就去继续走亲访友了,根本没想到总段领导这时候会下来检查工作。领导们跑了一大圈,一连在好几个道班都吃了“闭门羹”。当来到道班时,同样是“铁将军”把大门,领导们很失望,正准备转身离开时,却发现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如果有事请到后山找”。一行人

  将信将疑,悄悄地来到后山,远远地就看见正带着全班工友挥锄舞锹,干得热火朝天,虽然在大冬天,虽然他们却都脱掉了棉衣,但一个个仍然汗流浃背,身边筛好的沙子、石料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原来,是想抓住公路养护的淡季空档,提前备好料子,以弥补养护资金的不足……得知情况后,领导们非常感动,当即通知县所有基层道班负责人到道班来开现场座谈会。会上,江段长对道班这种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敬业精神大加赞赏,并号召全地区养护工人都来向同志学习。

  在任道班班长期间,每个星期都要对辖区的公路巡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经常和工友们一起加班加点。饿了,就啃几口干硬的馒头;渴了,就在附近的塘堰里捧几口水喝;天黑了看不清路面,就把马灯绑在板车上当路灯。有一次,他带领工人们筑路面磨耗层,一直干到深夜11点多钟,因为备好的材料用完了,整个工程仅剩十几米路面未铺,怎么办?再看工人们经过几天的连续奋战,人人早已疲惫不堪。他实在不忍心让大家再继续干下去,就对工人们说,剩下的等到明天再铺,你们都回去休息吧!然而,等工人们走远了,他却独自一人推着人力板车,连夜赶到十几公里外的道班借来料子,在马灯微弱的照耀下,一个人铺完了剩余的路面。第二天一早,当工人们来到工地时,发现路面已全部完工,路边正蜷缩在板车上睡得正香呢!

  1986年,干了八个年头临时工的终于被县公路段录用为正式职工。此后,他先后被调到李店、草店、方店等基础薄弱的道班任负责人。他走到哪里,哪里的工作很快就被盘活了。1990年,他调任养护工区工区长,负责整个片的养护工作,担负起了更重的担子。

  二、干工作不能没有责任心

  常说,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责任心强才会爱岗敬业,才能认认真真地把工作干好。1991年的阴历年底,方店道班接到了绿化107国道的任务,带领工人们加班加点地给公路两旁植树,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九全部栽完后才放假。当天晚上,突然刮起了大风。第二天天还没亮,担心了一夜的就从家中急匆匆地来到工地上,发现很多树苗都被大风刮歪了,他连忙找来附近的几名工人,一起把歪了的树苗一一扶正、培土,直到下午五点多才完工。此时,他们已是饥肠辘辘、浑身僵硬,而远处的农户却是对联高挂、爆竹声声,早已沉浸在新年的喜庆氛围中去了……

  原孝感公路总段领导江朴生曾感慨地说,的队伍是铁打的队伍。的确,无论在哪里工作,总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最苦最累的活,他总是一马当先;危急时刻,他总是自己冲锋在前。

  在工区工作时,李店街上还是一条土路,成天人来车往,尘土飞扬,养护任务较重,他就主动承担了这段公路的养护任务,而让其他工人去养护条件较好的路段。后来,有了油路养护任务,当时烧油还是土法子,在路旁砌个大灶,支口大锅,架上柴禾烧。这活儿又累又脏,油烟子还有毒,这份谁也不想干的工作,又一个人全包了。有一年的冬天,一名工人驾着养护拖拉机时,不小心翻进了路旁的水塘。虽然工人及时跳车脱险了,但车也是工区的“宝贝”呀,必须捞上来。可望着结冰的池塘,大家都露出了畏难的情绪,赶来后,二话没说,甩掉袄子,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摸索着将钢丝绳套住车斗,硬是把拖拉机拉上了岸。

  他调到工区任工区长后,有很多工人认为当“大官”了,坐“机关”了,以后肯定不会再上路干活了,朴素的工人们悄悄地开始与他保持一定“距离”。发现了这些情况后,便主动找到老工友们交心谈心,他诚恳地对大家说,我无论走到哪里,都永远是一名养路工人!他主动给自己划了责任路段,只要一有空,就上路和工人们一起同吃同劳动,工人们感动地说:“老左没有变,老左还是那个老左!”每逢大型养护检查,工人们都得加班加点地工作,而且没有任何额外报酬,但哪怕是吃冷饭、喝生水,大家都没有一句怨言,因为有老左和他们在一起。

  一直很消瘦,这是常年野外工作、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的结果。在道班工作的时候,工人们给取了个绰号,叫“半夜鸡叫”。因为他总是思考着工作,生怕出什么纰漏,常常半夜三更就起床开展工作。当时基层道班为了弥补养护资金的不足,都养了猪,喂了鱼,种了菜。他晚上不是去鱼塘查看情况,就是到猪圈看猪栏栓紧了没有;刮风了,他又担心路旁树木被刮倒折断,挡了道;下雨了,他就背把铁锹,提着马灯,独自一人上路巡查,水沟积水了,他及时排堵疏导;护坡出现了险情,他及时进行排除,如果一个人实在干不了,就在天亮后喊来工人一起干,直到险情排除为止。工人们心疼地劝他:“老左啊!长期这样熬下去会搞垮身体的!”他总是笑着说:“不怕,我的瞌睡少。”其实,他不是瞌睡少,而是晚上不出去转一转,看一看,他心里总象差点什么,放心不下!

  三、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

  还有一个外号,叫“旗手”,他走到哪里,就把红旗扛到哪里。道班曾经是当时全县最偏僻、工作最落后的道班,担任班长以后,短短几年就把道班建设成了原孝感地区交通系统的先进道班。

  有句顺口溜这样说道:“养路工人真造孽,蚊帐破了用纸贴,脸上起皮两脚泡,堰里洗澡庙里歇。”这首顺口溜正是当时大多数道班养路工人工作、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那时侯基本上没有什么施工机械,工人工作是上路靠走、养路靠手,劳动强度非常大,生活条件特别艰苦,社会地位低,住的是几间破瓦房,吃的是自种的粗菜饭。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的情绪、道班的各项工作可想而知。担任方店道班班长后,积极向上级争取了一辆旧四轮、一台拖拉机,这才改善了一下工作条件。他还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工人们大搞第三产业,建起了猪舍,喂了几十头猪,养了几塘鱼,利用菜地种上了蔬菜、葡萄,还尝试着养过狗和鸽子。辛勤的劳动最终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工人的生活逐步得到了改善,三层的办公、宿舍楼盖起来了,篮球场也建起来了,工人们的脸终于绽开了笑颜。这一年,方店道班荣获了“全国百佳道班”光荣称号。

  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旗手,而且他还是一面鲜艳的旗帜。1993年9月的一天,原孝感公路总段举办了一次全市公路养护技术大比武,作为队队员之一参赛。在比赛中,他拿出在平时工作中练就的绝活和认真劲儿,挖盒子用尺子量了又量、修了又修,配料子是算了又算、用秤秤了又秤,力求剂量最佳、数量最准,真正做到了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比赛结果是获得了个人第一名,市公路段夺得团体第一名。

  跟一起共过事的人都说,老左是个聪明人。其实,他是好学肯钻、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人。他是一名出色的业余电工,工区里一些电线线路安装、维护,总是他一手承担。他还学会了机械修理。中午,别人在树荫下休息,他总是趴在施工机械下面鼓捣着,一来二去,竟摸索出了门道,成了有名的“左师傅”,连地方上的车辆坏了,有时也来请他帮忙维修,他总是乐呵呵地热心相助。他还无师自通,学会了开车,像拖拉机、四轮车、卡车他都不在话下。在工作中,他的这门手艺救了不少急,解了不少困,经常代替有事的司机开车施工。

  为了实现公路常年“畅通、清洁、绿化、美化、安全”的目标,结合工作实践,逐步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公路养护方法。一是狠抓预防性养护,抑制路面各种病害。他领导着工人经常上路,做到路面日常清理,破损及时修补,病害及时处理,达到路面平整无病害、路肩整洁无堆积、边坡稳定无堵塞、标志齐全无短缺、绿化到位无空白的省级标准。二是狠抓及时性养护,提升公路路况质量。他经常上路巡查,随时备好路用材料,一旦发现路损病害,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抢修,迅速处理到位,确保道路平安、畅通。他的这套“未病先防”的公路养护方法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予以推广。

  四、舍小家爱大家,本质还是爱国家

  家在农村,结婚后也是“半边户”,上有一对年迈的父母,下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家大口阔,日子总是过得紧紧巴巴的。由于他一年四季都在工地上忙活着,家里的6亩田地全靠父母和患有类风湿的妻子耕种,只有在农忙季节,他才在下午收工后骑着自行车回家帮忙,摸黑收割、栽种,第二天天还没亮又骑车赶到工地上班。有一年秋收时节,恰好要迎接上级公路大检查,一直没有时间回家看,等他忙完了工作冒雨赶回家里,才发现妻子病情发作,已卧床多日,年迈的父母望着屋外连绵的雨水唉声叹气。到了田里,望着熟落满地的粮食,既心疼又内疚,心疼的是到手的粮食没有收到,全家的口粮都成问题;内疚的是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却不能为家庭分忧解难,愧对家人。回到家里,他几乎不敢面对妻子哀怨的眼睛,倒是父亲开明地说:“孩子,家里的日子总还是能过的,你回去上班吧,工地上少不了你。”

  是啊,工地上少不了他,可家里又何尝少得了他呢?

  家庭的困难他从不向领导说起,更不提任何要求和条件。一到工地,他又风风火火地忙开了,似乎忘掉了一切。

  儿女们经常说:“我们小的时候一年见不了几次父亲的面,平时不用说,就是农忙的时间回来稍微多一点,但也是晚归早走,还是很难碰面。”在儿女们的印象中,全家人几乎没有在一起吃上几顿团圆饭,因为每逢过年,多有雨雪天气,总是让工人们回家团聚,只留下自己一人在道班值班。

  回家做给工人们吃,说吃了能去灰、能洗肺。

  时光流逝,青山依旧。

  养路工走了,操劳一生的他,回归故乡山的怀抱,倾听着万顷松涛,终于得到安歇!

  养路工其实没有走,那黄杨线路两旁的行行白杨,仍在春风里传唱着他高亢的劳动号子,107国道路旁的块块里程碑,仍在记录着他坚实的脚步……

  公路养护工人甘当“铺路石”篇二

  公路是城市交通的动脉,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然而道路的畅通离不开养路工辛勤的劳动,他们挥洒汗水,在公路上清障、保洁、垫水毁、修路尖、补油、灌缝,让一条条公路变得更平坦,为城市创造了更加优美舒适的交通环境。

  这是一群工作在最平凡岗位上的人,他们守护的是公路,清洁的是公路,扮靓的也是公路,而他们留给人们的只是橘黄色的身影。

  4月8日中午,黄石气温升至33℃,仿佛已经进入盛夏。在106国道新下陆段,交通公路部门养护中心下陆公路管理站的养路工人午间仍然在抢修路面坑槽。为了保证坑槽填补作业顺利完成,他们的午餐就只能坐在马路边的树荫下交替吃完。

  “我们的工作计划要看天气预报,气温越高,我们的工作量就越大。”该站站长李国良擦着脸上的汗水说道,修补坑槽只能在大太阳天进行,只有地面温度上来了,填补的沥青才能更好地和地面结合,补得牢固。

  今年51岁的李国良在公路上工作已经有34个年头了,扎根基层的他从当年的“小李”变成了如今同事们口中的“劳模老李”,去年他获得了市“五一劳动奖章” 。同事卫冬明说,养路工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别看他是站长,每天要在第一线参与养护任务,大家身上脏,他比大家身上还要脏。他带这支8个人的团队,有困难自己带头上,用实际行动来感染身边的人,全部心血、汗水都倾洒在了公路养护事业上。

  “除了穿不上干净的衣服,还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另一名同事胡雨生在一旁说道,路面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接到电话后,大家必须立即赶往现场处理,保证交通畅行。

  公路清障、保洁、除草、灭虫害、修整路肩……一年四季周而复始,重复枯燥,平凡而执着!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感人肺腑的壮举,却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和热血献给公路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铺路石”精神。

  公路分局张志勇先进事迹篇三

  张志勇,是一名养护工、技师,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出生在肥东长乐,工作在肥东县城,足迹踏遍了肥东大街小巷,你们要是问,肥东公路有多少公里?每条路的分布情况和路况?他可以毫不谦虚的一一告诉你,这些对他而言烂熟于心的数字,是他用脚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凝聚了他对肥东公路建设的心血、汗水和责任。他常想:“来到公路部门,就要干出实绩,就要对得起头顶上熠熠闪光的路徽”。30多年来,风里来,雨里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83年冬天,他参加工作,来到肥东县公路站的店埠道班,成为一名筑路工人,由于工作努力,1986年后重新上学深造。中专毕业后,他回到县公路局但任技术员,肩上的担子也沉重了起来。

  回到县公路局后,赶上肥东县城的几条主干线公路拓宽。他所参加的第一战役便是红绿灯到包公像段的龙泉路拓宽,整整一年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在工地现场,初生牛犊不怕虎,作为一名技术员,他要掌握着工程建设的第一手资料,于是他随身带着皮尺,从天还未见亮就出门,饿了啃几口冷馒头,渴了喝几口清水,从路线的制定和土方量的多少他都一尺一尺测定、记下,累了就在树下靠一靠,晚上回来又把测量的数据一一分析整理,直至深夜,这一干就是连续几个月,脸晒黑了,肩头的皮也掉了,人也消瘦了许多,用汗珠形成长达上百页的技术报告,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如期开展,完工后,他参加了店撮路拓宽改建,那一年,江淮之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为了赶工期进度,筑路大军一边抗灾,一边修路。由于受到水灾的影响,运输不畅,工地上的石灰用完了,必须尽快补充原料,否则,将影响工程进度。那时也没有电话,无法联系,为了尽快采购石灰,他从店埠赶往撮镇的一家石灰厂。行至马桥村时,路面被水淹没,汽车不能通行,只有通过水路前往石灰厂。走水路非常危险,他顾不得这些,从马桥坐小船去撮镇方向。仅仅3公路的路程,他从上午9点到下午2点,坐了5个小时的小船才到达石灰厂。夏日的太阳在水光照耀下明亮的晃眼,他坐在小船上衣服汗透了,头发变潮了,浑身上下都是灰尘,但唯独没有吃的和喝的。到达目的地后,他忍着饥渴饿,把事情办成后,已无法赶回县城,在附近老百姓家讨了口井水后,又步行6公里,回到自己的老家长乐。此刻,已经是下午5点了,此时的他饥肠辘辘。由于材料供应及时,不但没有耽误工期,还确保了工程提前完工。

  之后1992年,他又参加了梁园路拓宽工程。这段工程是从人民商场到镇北的三轮车站。由于工期紧,就连春节期间也不休息。那年整个春节期间,虽然离家只有五六百米,他都是在工地上度过,就连大年初一也在工地上值班,与大家一起在工地上吃了年饭。

  在县城公路拓宽期间,他作为技术员,主要负责工程质量问题,那时候,工地上施工没有机械,全部是人工操作。在技术管理方面,如果不指导和督促到位,就会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他宁愿做“恶人”,不做“罪人”。一些项目参与方认为他管得太严,多方找人打招呼都被他无情的挡回,因为他知道现在当“恶人”,以后才不会被老百姓指着背脊骂。筑路期间,他虽然有自己的办公室,但他总是出现在施工现场,一线指挥,筑路工在哪,他就在哪,现如今,县城内宽阔的公路,每条道路都浸透着他的汗水和心血。

  县城的公路拓宽工程结束后,他又开始参加县里的集资修路战役。自93年开始,他负责店白路工程,整个工程战线长,环境艰苦。作为技术员的他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全身心投入,全过程鏖战,从来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1996年,会战梁界路。整条战线分为三段,他为梁园到黄疃段的负责人,承担10公里的修建任务。那时候,他的孩子小,爱人在收费站也常上夜班。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他只得把孩子带到工地上。

  这之后,他又先后参加了合蚌路治超站迁址、西山驿大街路面拓宽、肥东县城国道出路面拓宽、合蚌路大修、合徐路修建等多条公路修建的任务。2000至2001年,他参加了合青路修建,负责青龙到同心这段工程,担任生产经理。在修建这条路的时候,市里下达任务,要求在当年的5月30日完工,时间紧任务重,就连市里的指挥部都认为这项工作难以完成,但他立下军令状,一定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期完成任务。经过了40多天的紧张奋战,不但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还将工期提前了3天,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嘉奖。

  在肥东公路分局,人们都知道他是个善于攻克难点和打硬仗的人。不管任务多么艰巨,只要他承担下来,一定会保质保量地能完成任务。他是一位铁打的汉子,为了攻克难关抢工期,他常率领自己弟子们把一天当作24小时干。不分白天黑夜,经常干通宵。2001年,在合青路会战过程中,他在公路上遭遇车祸,左脚受伤,腰椎也受损,无法行走,工友们都劝他回家好好疗养,但他哪能躺的住,闲得住。为了完成任务,不能走,他就坐在车上指挥、办公,一坐就是半个月,从而确保了工期提前完成,但他的脚却落下了病根,一到刮风下雨,就开始钻心的疼。

  2004年之后,他及所在的队伍被收编到合肥虹达公司。2007年,他承担了合马路拓宽工程建设,担任项目经理。这是合肥市的大建设项目,所处地段是合肥城郊结合部,不仅工程难度大,且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取土困难,给工程带来了极大难度。为做到取土和工程进度两不误,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后,就赶到工地察看情况,然后安排一天的工作。每天晚上加班到深夜,他坚持在工地上,终于如期完成任务,给合肥市的大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抢险,确保每条道路畅通

  2008年,他从合肥虹达公司回到了肥东公路分局,先后担任分局养护公司副经理、经理、总支委员。10年来,面对所有的险情和突发事件,从来没有耽误过一次,遇到任何险情,他能沉着应战,化险为夷。

  2011年的春节期间下大雪。大年三十晚上,雪还在不停地下着,为了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夜间12点刚到,他与儿子一起放炮竹开大门后,召集应急人员,就赶往肥东县三十埠大桥、包公桥等几处桥面上撒盐除雪,确保每一辆车在道路上行驶安全。抗雪期间,他坚守在全县各地的路面现场一个多星期,起早抹黑奋战在一线。

  2017年8月19日,正值星期六,合相路遭遇台风袭击,大雨倾盆,路边的大树被台风挂倒,挡在路上影响车辆运行。当时,他身体不适在医院里吊水,凭着多年的经验,公路上一定有险情发生,他立即拔掉针头,召集应急人员赶往抢险现场,直到晚上9点多钟才从抢险现场回来。回来后,因为淋雨,感冒发烧,病情加重,但他从没要求请假休息,白天正常上路巡查,晚上去医院吊水治病。

  2018年1月3日起,合肥地区的一场暴雪来得既突然又凶猛。暴风雪席卷江淮大地,局部地区出现暴雪和大暴雪,全省多处公路路面出现结冰现象,交通通行面临巨大压力。望着窗外纷纷扬扬落下的雪花,他拿出手机,翻看近日的天气,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他认为,应急中心虽储备200吨应急物资和百余台套应急设备标志牌,但不能掉以轻心。凌晨3点,在值班室里的他,穿上棉衣和运动鞋,出门跑进了雪中,观察雪情之后,立即布置任务,在电话中布置完任务后,他已在风雪中跑了三公里。就这样,他一直忙到4日晚上8时。一天当中,他头发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只有羽绒服和鞋子一直是湿的。回家脱下鞋子,脚已经被泡得发白。到家时,劳累了一整天的他已经筋疲力尽,可刚进门就被妻子劈头盖脸地埋怨。他父亲已经87岁了,因为哮喘住院已经5天了,因为抗雪,他抽不开身到医院照顾和看望。

  5日早上5:30,他又上路了。为了保障道路畅通,他每天要接打近百个电话来调度,因为高速公路前期封闭的原因,普通干线公路畅通显得非常重要,他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奔走在路上,保障了所管辖的5条169公里道路的畅通。许多司机感叹地说:封门大雪竟然封不了肥东的公路,他们纷纷为肥东公路人点赞!

  对于众多人的表扬和点赞,他说:“只要群众们出行的顺心,他就安心了”。可是一想起87岁的老父亲还躺在医院里,他的心有不安起来。此刻,他又自他安慰道:“父亲是位老养护工,他会理解我的”。

  30多年来,哪里有公路建设,哪里就有责任,哪里就有他的足迹,哪里有硬骨头,哪里就有他战斗的身影,他只是众多铺路石中平凡的一颗。受上级领导关心,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生产者”。近年来,他又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继2014年度被授予“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之后,2018年1月份,当选敬业奉献类“合肥好人”,8月,当选肥东县第二季度“肥东好人”,并入选“肥东县第五届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候选人。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